关注手机移动微站
  
转繁体
关羽进阶专题:从侯到王再到神
   日期 2022-8-14 

关羽进阶专题:从侯到王再到神

原创 文史君 浩然文史 2022-08-13 云阿云智库•宗教与政治

核心观点导读:

关公传说是从唐朝开始的,从唐至清,封建统治者完成了对关公的 14 次追封;尊武帝与文王、孔子并列,享关庙与孔庙并祀;佛、道等宗教团体借用关公,结合自己的教义完成宗教落地。在这个过程中,关公的能力从镇守一方的武将官员变成保护神、万能神。

关公文化、关公信仰、关公传说得以广泛推广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以上层阶级为主的官方推动力量。在关公身上得到全面体现的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就是能够充分反映出人类良知和公正无私的社会正义伟大精神,也是儒家文化历来宣导的孝、悌、诚、信、礼、义、廉、耻精神。

关羽,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将领。在陈寿的《三国志》中,《关羽传》的字数不过区区八九百字,虽然不可否认关羽一生斩颜良、取樊城、败麦城等经历确实让人听来心潮澎湃,但就如此之一般篇幅而言,关羽之传在“二十四史”中的众多传记中似乎毫不显眼。这也可见在魏晋时期,关羽的伟大形象并不被社会主流接受。但千百年来,关羽名声是越来越大,官阶从“侯”到“王”到“帝”再到“神”等等。关羽也成了万人敬仰的人。农民们敬仰关羽,认为他能“庇我黎民雨旸兮”;将士们敬佩关羽,因为他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勇武;秘密团体也十分尊敬关老爷,因佩服其无比的忠义……从魏晋之时只是一名普通的将领,到后来成为“武将中独一人”,关老爷这样的进阶之路不由得让人好奇。

一、进阶之路

关羽最初得封是在为曹操效力时期,当时他斩杀颜良,解所谓“白马之围”。获此大功,因而被曹操封为“汉寿亭侯”。关羽死后,蜀汉后主追封其为“壮缪侯”和“忠惠公”。此后的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关羽虽然在社会中享有一定知名度,在唐朝时还得到配祀武庙的礼遇,但远远还未达到妇孺皆知的地位。比如在北宋建立之初,赵匡胤认为只有那些“功业始终无瑕者”,才能得到配祀“武圣”姜太公的机会,关羽等因“创业未半,大业未成”便被移出。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看见关羽在宋初地位不高。

但是在宋朝时期,中国经济重心的东移南迁已经完成,在南方经济发展以及海外贸易繁荣等因素的影响下,宋朝的经济步入了十分繁荣的时期,商业税也变成了宋的支柱性收入。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宋的文化、娱乐也迎来了一个繁荣期,瓦子、勾栏等大量出现。此外,为了满足日益壮大的市民阶层的精神文化娱乐需求,许多迎合市民需求的通俗作品也在不断涌现,如《梁史平话》等。由于社会普通民众的文化需求渐增,关羽的人生过程又是如此跌宕,双方便一拍即合,民间艺人们利用关羽生平事迹进行创作,还不断地进行“层累”,让关羽的形象渐丰,“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等情节已初步展现。

也正由于这些通俗文艺广泛地在社会上传播,使得关羽在社会中的知名度不断提升。关羽也凭借忠义、智勇双全的品质,受官府通缉的流民身份,以及最后身首异处的悲剧结局等等,让他能够充分地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敬仰,久而久之,他就成了社会底层人民心中崇拜的对象。

“士大夫常要夺取民间的东西”,由于关羽在社会上的知名度越来越大,宋朝统治者也开始重新审视关羽,宋真宗时恢复了关羽配享的地位,在北宋末南宋初之际,关羽先后被敕封“崇宁真君忠惠公”、“武安王”、“义勇武安王”、“壮缪义勇王”和“英济王”等称号。由于官方的推动,关羽名气越来越大,社会地位愈加崇高。

蒙元代宋后,元朝的儒家士子们不管是经济地位还是政治地位大多较低,因此儒生们很难实现“治国平天下”的宏伟理想,他们只能退而求次,专注于文化创作,从而推动了中国“元曲”之兴。这时期以关羽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作品更加丰富,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关汉卿《关大王单刀会》,戏剧中甚至多次将关羽说成“活神道”,凸显其“神性”。另外,在元朝时,关羽的外貌形象也逐渐丰富起来,“雄赳赳九尺二寸虎躯立,入面挣枣红脸尔,圆睁睁凤丹眼,左右紧横卧蚕眉,三绺美髯过玉带”。因此在神宗时期,关羽进阶为帝,即“三界伏魔大帝”,他的坐骑被封为“追风伯”。

到明朝初期,朱元璋出于现实考量,精简仙班,革去了关羽等后世所加的尊号。但此时关羽已在民间深入人心,加之《三国演义》等作品的创作流行,更是将百姓对关羽的信仰崇拜推向新的高度。

清朝入关后,顺治时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胜大帝”。据传,顺治帝还引用“桃园三结义”的典故与蒙古可汗结拜,自称为“刘先主”。雍正皇帝甚至还亲自参加过祭祀关羽的活动。至此,“武圣”称号原本的主人姜子牙已完全被关羽取代,“武圣”关羽不管在地位上还是待遇规格上,和“文圣”孔子都相差无几了。

二、佛、道两教的作用

关羽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爵位不断上升,除了受到经济的发展、通俗文化作品的宣扬以及关羽传奇人生经历的影响之外,实际上也离不开佛、道两教的作用。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土后,不断与中原文化相结合,使自身发展壮大。而关羽就是一个重要的宣传工具。佛教经典《佛祖统纪》就讲到,隋朝开皇年间,智顗和尚在玉泉山参禅时,遇一美髯神与一俊秀少年显灵听讲道,然后皈依佛教。智顗乃表奏文帝,文帝因而封“美髯神”关羽为“佛教护法伽蓝尊者”。故事听得甚为怪诞,但开皇年间封关羽佛教伽蓝之神乃确有其事。

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本身就是一个杂合了民间信仰、儒家礼教、自然崇拜而形成的多神崇拜的宗教。正因此,为了借关羽的影响力来扩充自身的实力,道教便成为了关羽获得至高地位的重要推手,关羽也自然而然地成了道教重要守护神,便有了关羽时不时大喝“若负吾教,请试吾刀”之类言语。具体而言,宋真宗年间,张天师祈请关公显灵,执青龙偃月刀逐蚩尤,朝廷封关羽“崇宁真君”。明万历年间,在道教的推动下,关羽成功进爵为帝。

佛、道二教大力宣扬关羽,从根本上来说是出于促进自身教派发展的目的,但就客观上来说确实提升了关羽的社会影响力,达到使关羽进阶的效果。

三、关羽进阶的根源所在

关羽从原来只是三国时期一名武将,到后来由人变神,成一代“武圣”。其中的原因确有众多,如上文提到的种种原因都有一定道理,但是这些并不能成为根本原因。

笔者认为,关羽影响力扩大,爵位上升之根源在于生产力的低下。由于封建社会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很难对于各种天灾人祸进行有效的应对。正如李文海先生所言:“立庙供奉之外,人们并没有积极控制的方法。”人们只能去寻找心灵的寄托,祈祷各种灾难消失。由于关羽的传奇人生经历,加上各社会群体的推动,关羽便成为了人们祈祷崇拜的一个重要对象。人们对关羽的崇拜是有极大功利性的,农民是为了祈祷风调雨顺,商贾则为了财源滚滚等等,当关公某次不灵验时,人们便会转换崇拜对象,这也是为什么各地方有如此之多的神灵信仰。

文史君说

“武圣”关羽的进阶之路,有其必然性也有偶然性。不管是出于何种的目的,那都是古人们的心理愿望。历史远去,古人们早已随风而逝,只有这些尚存的崇拜对象,让我们有机会真切地感受到古人的情感世界,体会古人的精神生活。因此在当下,我们最为紧迫的任务就是保护好我们的关帝信仰,保护好这千千万万的关帝庙宇,让后人们在这浮躁的社会生活中也能享受到来自传统的古典的片刻宁静。

关公是如何成为“关圣大帝”的?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人死后是最被后人所推崇的,一个是孔子,一个是关羽。推崇到什么地步呢,孔子被称为文圣,关羽被称为武圣。但仅仅这样还不够,因为这是民间封的。官方为了表示对他们的极度推崇,还为他们封王拜相,孔子被封为文宣王,关羽被封为关圣大帝。古代对一个死去的人,最高崇敬的表达方式无非就是追封帝号了。

那么关羽死后,他是如何一步步成为关圣大帝的呢?我们就来聊一聊关羽的封帝过程。

历史上真正的关羽其实并没有我们所想的那么大丰功伟绩,也并没有三国演义中写的那么所向披靡,什么温酒斩华雄,这样的事情根本是没有的,华雄是被孙坚杀的。

真正的关羽身上有很多的缺点,比如刚愎自用、目中无人、自高自大……关羽这个人有一点好,就是特别忠义,看得比命还重要。

关羽因为太叫骄傲轻敌,最后败走麦城,被东吴砍头。他死后蜀国这边也并没有给他追封什么爵位。本来诸葛亮就不太喜欢关羽,只要诸葛亮在,关羽就不可能有爵位。所以直到关羽死后40多年,刘禅才想起给关羽追封了一个侯爵。

从三国到北宋以前这段时间,人们对关羽的崇敬度远远不及现在。当时人们也承认关羽的盖世神功、万人敌猛将等等,但还没有升华到忠义关公这样的高度。这是因为北宋以前的统治者基本上是“拥曹反刘”的,关羽作为刘备的一方,自然不会受到统治者的待见。

到了宋神宗时候,这种情况来了一个惊天大逆转。宋神宗特别尊刘,甚至自比刘备。关羽也就成了这一个大逆转中的受益者,开始受到尊崇。

宋神宗的儿子宋徽宗完成了他老爹的未尽事宜,给予了关羽更为实际性的尊崇,追封为“忠惠公”。在关羽死后800多年,他终于完成了从侯到公的进化。

可能宋徽宗觉得还不够,封一个“忠惠公”还不足以表达对关羽的崇敬之情,后来又追封为“义勇武安王”。不仅如此,还将关羽之灵位请到姜太公庙中祭祀,姜太公是专门封神的,也就是说关羽灵位也位列仙班了。由此看来,关于被神圣化始作俑者就是宋徽宗。

到了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更是对关公崇拜有加。将关羽灵位从姜太公庙中请出来,单独给关羽立庙,从此才有了关帝庙。每年还举行盛大的祭典仪式,都是按照国家一级标准来完成的。

明朝万历年间,明神宗又给关羽来了一次史诗般的大升级,从“义勇武安王”升级为“协天护国忠义大帝”。在死后1400年,关公从一位臣子变成了大帝。另外,值得让人注意的是封号中有忠义二字,这是头一次如此直接明了强调关公的忠义。

清朝统治者虽为满人,但他们对汉人的历史伟人也是报以尊崇态度的。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都熟读三国演义,对关公充满了敬仰之心。后来顺治皇帝又追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忠义二字更是提到了封号的最前面,更加强调了关公的忠义。

光绪年间中国社会处于动荡飘摇之中,满族人的统治更是岌岌可危。于是满清统治者寄希望于关公保佑他们,关公的封号再次做了加大版plus的升级—— 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诩赞宣德关圣帝君” 。竟然长达26个字,要是能一口气读出来,就很牛X了。

总的来说,至明朝以后,无论是统治者还是民间对关公的崇敬度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我们知道京剧是红脸的关公,这代表了忠义。在京剧中没有几个历史人物有资格画红脸的,那可是忠义关二爷的象征,太高山仰止,不敢造次!

京剧扮演关公的演员,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特别是当他画好关公的红脸之后,在后台就不能说一个字了,这时候你代表了关公,你说的每一个字都是关公说的,你就不能乱说,万一说错了,这可是对神明不敬。后台其他的演员也绝对不能再跟关公说话了,要保持安静,保持庄严肃穆的一种氛围。

我们看一些香港黑帮片中也常常拜关公,他们拜关公的目的并不是因为关公多么神勇无敌,而是因为关公的忠义。

后人将忠义二字寄托在关公身上,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到一个人物身上,并以此为榜样。事实上,这是中国人在道德规范上所做出的努力的一个具体化表现。

从唐代至清朝,关公为什么先后14 次被朝廷追封?

关公传说是从唐朝开始的,从唐至清,封建统治者完成了对关公的 14 次追封;尊武帝与文王、孔子并列,享关庙与孔庙并祀;佛、道等宗教团体借用关公,结合自己的教义完成宗教落地。在这个过程中,关公的能力从镇守一方的武将官员变成保护神、万能神。

关公,关羽,本字长生,后改为云长,三国时期蜀国名将。年少奔走涿郡,与刘备、张飞相识。自此,追随刘备建功立业,但最终败走麦城,死在孙权手下吕蒙之手。在中国历史上,不乏英勇善战的将军,也多有为国捐躯的将领,但在英雄辈出的古代中国,关公仍然成为古代中国武将中的重要人物,并从一个历史人物发展为融合儒释道三教、和睦民族、覆盖全社会、延伸海内外、忠信义勇的化身,一个中华民族广泛认同和崇拜的符号。

从清朝开始,关公便受到了普通百姓、读书人、上层人士的共同拥戴;到了现在,关公在全世界的华人圈均有强大的影响力。关公传说是从唐朝开始的,从唐至清,封建统治者完成了对关公的 14 次追封;尊武帝与文王、孔子并列,享关庙与孔庙并祀;佛、道等宗教团体借用关公,结合自己的教义完成宗教落地。在这个过程中,关公的能力从镇守一方的武将官员变成保护神、万能神。关公影响力扩及华人圈,关公传说也随之遍及华人圈,与关公有关的传说则拓展到人物传说、史事传说、风物传说中,且变体、异文多样。

魏晋南北朝时期,关公传说主要出现在军队中,故事内容多与战争相关,例如关羽战颜良、刮骨疗毒、关公辞曹这样同时具有英勇与忠义符号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传说。南宋政府,在与金对峙中逐步退让,直到退到淮河以南地区,南宋虽未灭国却长期处于外有金虎视眈眈,内有政治腐败、奸臣当道的困境中。在经历了北宋尚文的和平年代之后,渴望收复旧山河的爱国将领辈出。

此时,关公文化中的忠义,英勇精神得到体现,在此基础上更受重视的是他的忠义大节,关公在曹操处时能够做到“上马金下马银”,报恩情斩颜良后义无反顾的返回自己国君身边,助其成就大业的忠义。关公文化、关公信仰、关公传说得以广泛推广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以上层阶级为主的官方推动力量。在关公身上得到全面体现的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就是能够充分反映出人类良知和公正无私的社会正义伟大精神,也是儒家文化历来宣导的孝、悌、诚、信、礼、义、廉、耻精神。

关公被儒家崇奉为圣人,是儒家学说的理想人格。宋元时期,关公信仰开始成型,明代关公信仰得到普及。显圣助战情节在宋朝关羽志书中就有记载,如朱元璋与陈友谅的鄱阳湖之战。到了明万历年间,关公位列当时的四大正神之首。明朝时卫所军人成为关公信仰和关庙修建不可或缺的主体。真正让关公信仰得到大规模普及的是明朝嘉靖年间的抗倭斗争之后。明朝的抗倭斗争共有两次,第一次是明嘉靖年间,倭寇侵扰我东南沿海,到了明嘉靖末年,才基本肃清了入侵倭寇,另一次是万历二十年(1582 年),明廷应朝鲜国王吁请,发兵救援,而在这两次活动中,关公信仰成为他们抵御外敌的共同精神支柱。

李钟璜《嘉定捍倭庙记》、崇祯《嘉兴县志》卷 6 中都记录了在抗倭战争中关公显圣助战的传说。

关帝:从英雄圣贤到中天玉皇大天尊

玉皇大天尊即玉皇大帝,又称玉帝、玉皇、上帝、天帝、天公、昊天上帝。玉皇大帝居住在玉清宫,是三清所化身的太极界第一位尊神。《高上玉皇本行集经注玉帝尊次考》称:“玉帝,在道教即三清之化,道家先三清者,先虚无而后妙有,所谓无极而太极,非有尊卑之殊。”

玉皇大帝与三清都是道体所化,存在于始劫之先。《高上玉皇本行集经》云:“玉帝功德大,玄理极幽深。生于浩劫前,运化于古今。”

《灵宝领教济度金书》中说:“盖玉清为教门之尊,昊天为三界之尊,各居一列,各全其尊。”这里的昊天即玉皇大帝,玉清即元始天尊。孔子创立儒学后,受周朝礼教的影响,将昊天上帝奉为儒家的至高神。明朝中期,基督教传入中国,为翻译方便,便用古已有之的“上帝”称谓来代表基督教的天主。因此,“上帝”是中华民族固有的对“玉帝”的敬称,而非舶来品。

在传统道教、儒教神祇中,玉皇大帝神权最大,地位极高。《皇经集注》中称玉皇大帝:“神中最贵,圣中最尊,万天主,诸佛师,浩劫法界一切无如玉帝。”玉皇大帝代表着至高无上的宇宙穹苍,也代表着天道人心,统领三界六道十方内外,统御法界诸佛诸仙,管理天地万物的兴隆衰败、吉凶祸福、果位任免,是天界至尊之神,众神佛之王。

“协天大帝”是明神宗万历十年加封关帝的封号,这在清光绪版《山西通志》已有记载,意为协助玉皇大帝掌天地经纬,行天之道,布天之德,造化万物,济度群生。这也为关帝荣登第十八代“中天玉皇大天尊玄灵高上帝”尊位伏下阶梯。

万历四十二年敕封关公“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自是相沿有关帝之称”。关帝也成为中华文明史上唯一受封为圣、帝、天尊三位一体的、史书有记载的英雄圣贤。

清顺治九年,关帝被敕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雍正三年,朝廷颁令,以关帝庙为武庙,并入祀典,按祭孔之太牢祭仪进行春秋两祀。关帝成为国家祭祀的主神,与文圣孔子并驾齐驱。

明清两代,关帝统天御地,神威赫赫,灵应人间。儒释道教,朝廷民间,“穷荒远裔,小民稚子,皆知尊其名,畏其威,怀其烈”。清代广泛流行的经卷,如《护国佑民伏魔宝卷》、《敕封伏魔品》、《三义护国佑民伏魔功案宝卷》等,都将关帝视为降妖伏魔、救度众生之尊神。

民间年画中,关帝更被尊为“左玉皇”,在天地诸神、三界诸神或三教诸神画像中,关帝的像常常置于正中,图像比玉帝还要大,或者与玉帝同样大小。

关帝接任第十八任玉皇大天尊,起源于清末道教界盛行的“扶鸾(扶乩)救世运动”。扶鸾是一种民间请示神明的方法。《中华道教大辞典》解释称:“扶乩是古代天人交通术的一种,又名扶鸾。”

清代道光1840年庚子年,中国自鸦片战争中战败,开启了一连串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国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至1900年庚子年,八国联军侵华、庚子赔款、圆明园被毁,整整一甲子之间,中华民族陷入几乎要亡种灭族的危险境地。

关帝诸神扶鸾救劫,应世救世的鸾堂运动,反映了民心引颈悬望,渴盼苦海明灯,恩主救难的强烈愿望。

自民国初年起,大陆各地陆续传闻或有经书、鸾训降示说,关帝荣登第十八任玉皇大帝一事。直到1921年3月,云南省滇西洱源绍善坛陆续降著《洞冥宝记》,记载:上皇苍穹圣主,功果圆满,请辞天皇之位,三教圣人,共推关圣大帝,众仙称庆,议订于中元之上元甲子(1924年)元旦,作为登极之期。

“关帝荣登玉帝”的鸾书从西南到闽粤,从大陆到台湾,再随著粤台移民传播到港澳、东南亚,影响力、传播力不断蔓延成长,受到越来越多华人社会的接受和认同。

著名教育家唐文治自幼敬关帝,对汇编关帝乩文鸾书的《觉世宝经中西汇证》大为赞赏,认为该书可使“读是书者上体关圣好生之德,尽心竭力救民于水火之中”,进而实现“民族复兴、大同之治”。

封神背后,关羽到关圣帝君里的一场财政危机

1.关羽和关公

《三国志》:“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司隶校尉部在东汉成为管辖京畿地区的省级行政区划,关羽的“河东解”就是司隶校尉(管辖京畿地区)所辖的河东郡解县,关羽出生地为山西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常平乡。

关羽封神的道路其实也挺坎坷,唐建中三年关羽成为武成王(姜子牙)的64位配享者之一,终唐一世,关羽在官方祀典中无足轻重。北宋初,宋太祖赵匡胤甚至认为“关羽为仇国所擒”,格调不高,还把关公请出武庙。但到了宋哲宗情况开始变化。元祐七年敕重修崇宁宫,绍圣三年赐玉泉祠额曰烈显庙。徽宗追封关羽忠惠公,又加封武安王,再敕封义勇武安王,高宗加封壮缪义勇王,孝宗加封英济王。元文宗加封显灵威勇武安英济王,嘉靖十年关羽被称关帝,万历年间正式进爵帝, 万历 四十二年封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继又崇为武圣,与孔子并祀。清顺治九年加封忠义神武关圣大帝,有清一代关公崇拜现象盛况空前,满族称关公为“关玛法”,尊为堂子三天神之一。

但关羽自汉建安二十四年战死荆州后并没有太大的名气,魏晋南北朝一些史书笔记如《世说新语》,都基本上没提到关公。直到隋朝,佛教天台宗兴起,关公只是天台宗的护法伽蓝,天台宗的守门神。

作为神帝的关公是怎么诞生的? 和权力,宫廷阴谋有关,但最重要的却是盐。关公封神和盐有关。

2.宋朝最重要的盐

支撑每一个王朝的最重要的财政收入中,盐地位很高,可以说:收税天然不用盐,盐天然被用于收税。古代生活刚需,产地集中易于控制,成本低廉,便于流通储藏的产品,可以控制经济的就是盐。因此古代的盐税可以称为永远不竭的“不是人头税的人头税”。

北宋王朝的盐来自从春秋战国已经非常有名的盐池--解池,解池又称河东盐池,位于中条山北麓,面对黄河由北向东的大转弯处,《说文》称盐池“袤五十一里,广七里,周百十六里”,世界上有两个内陆咸水湖,一个是以色列的死海,而另一个就是山西省运城地区的盐池,非常特殊。

北宋的财政收入主要在淮盐和解池的颗盐,而解盐"半天下之赋"。陕西路解州(山西运城境)有解县、安邑两大池,解盐的客入主要是北边,解盐最兴盛的时候,供应陕西路,三京(西京、东京,南京),河东,河北,京东,京西,淮南诸路。解盐在产销中执行的是禁榷法 (官产、官运、官销),后来改做通商法(官产、商运、商销 )。太宗至道二年,两池产盐三十七万三千五百四十五席(每席116,5斤),至道三年,两池盐卖钱达七十二万八千余贯,是宋朝财政一笔巨大的收入。

宋代战争频繁,为保障陕西沿边的军队开支,政府执行了一种政策,招募商人为军队输入粮草,换取"引券",再凭"引券"换取"盐券",可以卖盐。但后期,北宋的奸商往往输入潮湿腐烂的粮草薅政府羊毛。陕西紧邻的西夏出产的青白盐质优价廉,挤占了解盐的市场,由此,政府出现了财政危机。有鉴于盐的重要,北宋范祥开始了盐政改革,就是钞盐制,废除禁榷法,一律采用通商法。当时的三司户部副使包拯大力支持,盐政旧法庆历六年岁入一百四十七万贯,第二年为一百九十五万贯,新制实行,皇祐三年就达到二百二十一万贯。

范祥的改制就是以解盐为主,所以解池对于宋朝愈加重要。

3.解池出了点事

范祥改革的前期,皇帝是宋真宗,真宗笃信道教,在位时搞得风头最劲的一个活动是"天书下降"荒诞不经,真宗最爱做奇奇怪怪的梦,梦见神人赐"天书"于泰山等等。手下的宰相--被宋史称作"于天下事,屈伸舒卷,动有操术"的吕夷简也是这样。大中祥符七年,解池出了点事情,水减盐少,宋真宗派吕夷简前往祭神,吕夷简也做了个梦--蚩尤作崇,然后捏造《天书再降祥瑞图》的状貌短小,颈有疣的"瘿相"王钦若联手宋代国师--张天师推荐了解池当地人(地形熟吧)--藉藉无名的汉将关羽去大战蚩尤,这确实是一个笑话,但就是这样的,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和元脱脱的《宋史》对此事均有记载。

4.关羽自此蒸蒸日上。

关羽封神的脚步就是这样开始的,之后北宋徽宗短短二十一年间,封关公四次,南宋封两次,以后迭次加封,明神宗万历四十二年,关羽被尊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清代取代姜子牙成为第三代军事之神,也成为和孔子比肩的最高层级的“武圣人”。

晋商之魂关羽是怎么成为关帝、武圣、财神爷的?

1.关公文化 晋商之魂

近日,我省正式启动筹拍大型文化纪录片《天下关公》。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有两个传统,孔子思想和关公文化,纵观历史,孔子和孔子思想历经磨难,尊崇和批判并存;而关公和关公文化几乎是备受推崇,没有批评意见,这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而“关公信俗文化”也被文化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关羽是怎么成为关帝、武圣、财神爷的?

关公本名关羽(160-219年),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其传记在正史《三国志》中不过九百多字,得到的评价也并不算高,然而在他身死后,却步步高升压倒群雄,逐渐成为统管儒、道、释三教,人、鬼、神三界的关圣大帝,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隋朝为守护佛法的“伽蓝菩萨”

关羽身后的发迹,起源于隋朝。隋朝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佛教天台宗的开山之祖智顗大师,为了使人们更容易接受佛教,他将关公点化,皈依佛门。智顗奏于晋王杨广,遂封关公为守护佛法的“伽蓝菩萨”。

★宋朝成为义勇武安王

宋徽宗崇宁二年,天师张继先用符召请关公杀死了解州盐池里的蛟怪,保护了盐池,于是宋徽宗封关羽为崇宁真君。由于盐池是宋朝的经济命脉之一,所以关公无形中便成了大宋的经济保护神和财神。此后,关公庙大肆兴起。

宋朝末年,宋徽宗以自己的年号作为封号,以道教的真君作为神职,敕封关公为崇宁真君。在首都汴梁失守之前,宋徽宗连续三次追封关公。最后一次的封号是义勇武安王,这个王的职位超越了他过去所有的封号。

★明代成为中华武圣

到了明代,中国人对关公的崇拜又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而这时《三国演义》已经成书并流传于民间,关公威望日益攀升,明朝政府也开始了新一轮加封高潮。万历年间的三次加封,使关公晋升帝位。明朝末年,关公成为武圣,同文圣孔子受世人膜拜。

★清代成为财神爷和商人的祖师爷

明清时山西商人富甲天下。晋商们纵横天下,总是把家乡的英雄关公,作为出门在外的保护神。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由于晋商富甲天下,其他生意人也纷纷仿效,关公也就成了公认的财神了。

★清朝成为万世人极

明末清初,《三国演义》成为了满洲人的政治和军事教科书,关公的作用,在清朝发挥到了极至,甚至被奉为财神,乃至最终至神至圣,万世人极。

★被封为“忠义神武灵佑关圣大帝”

从清朝中期开始,历任皇帝都对关公推崇倍至。乾隆三十三年,关公被赐封号“忠义神武灵佑关圣大帝”十个字。此后,一百多年间,历代皇帝屡次加封。

★成为万世人极、超越国界的神祗

象征千秋忠义的关羽,最终被人们塑造成至神至圣,万世人极的神祗。关羽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了中国大陆,在一切有华人居住的地方,崇拜关公的香火都十分兴旺。据不完全统计,在美国、日本、新加坡、泰国、越南、缅甸、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4万多座关帝庙宇。

关圣帝君

关圣帝君,三国时代蜀汉的大将关羽,字云长,美须髯,武勇绝伦

基本信息

中文名:关圣帝君;外文名:关羽;其他名称:关帝爷;神话体系:中国神话;兄弟姐妹:刘备、张飞;身份:三国时期蜀国大将

目录

1简介

2记载

3人物生平

4文化推崇

5民间封号

6关庙第一印

1.简介

民间宗教信仰自汉朝以来,渐渐融合各宗教信仰而为一的民间信仰。然而民间所信仰的神明,大多数可分出其所属的系统,如妈祖属于道教,孔子属于儒教,观音属于佛教,神明的界限相当清楚。但是,关帝圣君乃儒、释、道三教均尊其为神灵者,在儒家中称为关圣帝君,另有文衡帝君之尊称,佛教传说他曾显圣玉泉山,皈依佛门。被封为护法伽蓝神;於道家中,由于历代封号不同,有协天大帝、翔汉天神、武圣帝君、关帝爷、武安尊王、恩主公、三界伏魔大帝、山西夫子、帝君爷、关壮缪、文衡圣帝、崇富兵君等,民间则俗称恩主公。

关圣帝君是中国最有名的神之一,也是最受尊敬的神。因为他不但在民间受到崇拜,在宗教中也被纳入了信仰体系,而且他还得到了中国几代朝廷政府最大限度的敬拜。从文化的意义说,他几乎成为了中国人的一种团体象征。

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真实人物,生于中国北方的山西省,曾经是很有名的战将,后来被杀害。但是他死后影响却越来越大。作为神他被各种宗教吸收,官方也不断授予他各种称号。在民间他被称为"关帝爷";儒家称他为"山西夫子",与孔子并列;官方称他为"伏魔大帝",为他建立了无数的神庙,把他看作民族英雄。过去几乎中国的每个村庄都建有关帝庙;道教中他被尊为"协天大帝",几乎与最高神并列。

还有一种传说,曾经有一位地方首领送给他许多金钱,以收买他的效忠,而这位首领是他的结拜兄长的敌人,结果他抛弃那些金钱逃走了。因此,后来人们就把他看成财神,受到商人的广泛崇拜。另外,他还被看作是预防灾难之神、平安之神、地狱之神、天堂守护神等等。

2.记载

东汉延熹三年( 160 )农历六月廿四,关羽降生于直隶校尉部河东郡解县下冯村(现今运城常平乡常平村),后解县升为州,亦称关羽为解州人。

据史书记载,关羽十七岁结婚,十八岁生儿子关平。二十九岁时,因当地盐商欺压百姓,被关羽铤身赴险杀死,出逃到河北涿州,结识张飞,再遇刘备,三人恩若兄弟,金兰结盟,从而跟随刘备,为匡复汉室南征北战,四十岁时被封为寿亭侯,四十九岁封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五十四岁封为董督荆州事。五十九岁公元 219 年时,在湖北当阳舍生壮别人世。传说关羽身长九尺六寸、须长一尺六寸,面如重枣,唇若抹朱,丹凤眼,卧蚕眉,与其忠义之气概正好互为表里,是以赞曰:「精忠冲日月,义气贯乾坤,面赤心尤赤,须长义更长。」

据「三国演义」所述,关羽被吴国大将吕蒙於麦城所杀,其子关平及部下周仓皆亡。他的魂魄飘荡至荆洲当阳玉泉山,得普静法师点悟,常於玉泉山显灵护民,因此当地人为其立庙。关圣帝君生平义气贯乾坤,以「仁、义、礼、智、信」着称,千里寻兄为「仁」、华阳放曹为「义」、秉烛达旦为「礼」、水淹七军为「智」、单刀赴会为「信」。《关圣帝君明圣真经》云:「孝悌忠信人之本,礼义廉耻人之根。」八德乃人道根本,《南天文衡圣帝传略》於是根据八德,恭述关恩主的一生。当三峡坝建成,此庙将被江水淹没。

「头枕洛阳、身卧当阳、魂归故里。」湖北省当阳,河南省洛阳,山西省运城,三地均建有大型关帝庙。

话说关公又曾上吕蒙身,结果吕蒙七孔流血而死,吴国将关公首级移祸魏国,曹操打开盛匣,关公竟瞪目开目,吓得满座失惊。因此曹操为他大设祭礼。

清仁宗嘉庆十八年(1813年)前后、清高宗、清宣宗、清文宗多有加封题字匾,道光八年,加封「威显」二字,咸丰年间,再加封「精诚」二字,旋又加上「绥靖」二字,亚御书「万世人极」匾额,同治加封「翊赞」二字,光绪加封「宣德」二字。直至清德宗光绪五年(1879年),关公全部长达26字封号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 并勒全国府县建庙,春秋虔诚致祭。

清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解州守王朱旦在浚修古井时发掘出关羽的墓砖,砖上刻有关羽祖、父两世的表字,生卒年月等,还提到关羽的家庭状况。他因而写了《前将军关壮穆侯祖墓碑铭》。该铭现立于山西省运城市常平村的关帝家庙中。依铭所记,关羽生于"桓帝延熹三年(公元160年)六月二十四日"。据墓砖上文字记载,关氏家其实是个文人世家。关羽祖父叫关审,字问之。汉和帝永元二年庚寅生,居住在解州(今山西解州镇)常平村宝池里。记载说他"冲穆好道",常以《易》、《春秋》训其子,于桓帝永寿二年丁酉卒,年六十八。羽父关毅,字道远。性至孝,父审卒后,在墓上结庐守丧三年,除丧,于桓帝延熹三年(公元160年)庚子六月二十四日生关羽。关羽长成后娶胡氏为妇,灵帝光和元年戊午(公元178年)五月十三日生子关平。明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立于石磐沟关羽祖茔的《祀田碑记》和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编修的《关帝志》,都认为关羽生于汉桓帝延熹三年六月二十二日。此外,民间对关羽生辰还流传有好几种说法。比较、考证几种资料,较为可信且成公论是关羽生于延熹三年(公元160年)六月二十二日。然则关羽将较刘备年长一岁,与民间普遍流传的排序不符。这些资料一直受到争议,现今仍未有确切可信的资料。《三国志》及其他同期史料都未有记录关羽出生,另外如《关帝志》内容多出自《三国演义》,非严谨的史料;《祀田碑记》和《前将军关壮穆侯祖墓碑铭》未经严格考究。

关羽早年因犯事逃离家乡至幽州涿郡。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刘备在涿县组织起了一支义勇军参与扑灭黄巾军的战争,关羽与张飞同在其中,担任刘备的贴身卫士。后世传说,刘、关、张三人曾在桃园结义。《三国演义》则"演义"出他们的誓词:"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这虽是小说家言,但由于符合了动乱频仍的时代中下层百姓的心态,所以影响巨大。后世好多农民起义,都效法结义的形式,来巩固队伍,加强团结。三人组织了一支武装力量,参与了进攻农民起义军的行列。关羽也就从此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从中平元年(公元184年)一直到死,关羽始终忠心耿耿地追随刘备,"随其周旋,不避艰险"。v刘备辗转担任许多官职后,投奔昔日同窗公孙瓒,被封为平原国相,任关羽、张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三人情同兄弟,常一起同床而睡,当刘备坐下时,关、张二人更不辞辛劳随身守护。后刘备领徐州,在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被袁术、吕布夹攻,关羽便跟随刘备一起投奔曹操。公元198年,刘备与曹操一同在下邳围攻吕布;据《蜀记》及《华阳国志》记载,下邳城前,关羽曾向曹操求夺秦宜禄前妻杜氏,曹操答应。到城将破时,关羽又数次向曹操索要杜氏,曹操便想看她是否真的十分美丽。到城破后便先去看看她,见她有美色,便自己留下来,关羽心里不舒服。后来曹操任车胄为徐州刺史,关羽与刘备便跟随曹操班师。后袁术北上投奔袁绍,刘备奉曹操命拦截袁术于徐州,刘备趁机袭杀车胄,命关羽守下邳、领徐州,刘备返回小沛。

3.人物生平

关公不但被佛、儒、道三家称为神,更被历代皇帝加封二十三次之多,由「候」加封至「圣」。

汉后主(260年)追谥关公为「壮缪侯」;

北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追封关公为「忠惠公」;

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进封关公为「崇宁真君」;

大观二年(1108年)复封关公为「武安王」;

宣和五年(1123年)再封关公为「义勇武安王」;

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封关公为「壮缪义勇武安王」;

南宗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封关公为「壮缪义勇武安英济王」;

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年)封关公为「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

明太祖朱元璋明令拜关公,并於洪武廿七年敕建南京关公庙;

明宪宗敕令重建关公庙;

明神宗万历十年(1528年)封关公为「协天护国忠义帝」;

后敕赐解州关帝庙为「英烈庙」;

明神宗万历四十二年(1614)加封关公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又敕令京都正阳关帝庙为关公金身加衣饰,任陆秀夫、张世杰为关公左右丞相,岳飞为元帅,尉迟恭为伽蓝,封关公夫人为九灵懿德武肃英皇后,关公长子关平为竭忠王,次子关兴为显忠王,周仓为威灵惠勇公;

清世祖顺治元年(1644年)封关公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

清雍正元年,加封「灵佑」;

清康熙时封「伏魔大帝」;

1703年康熙亲临关公故乡解州拜灵题匾;

清乾隆五十三年,加封「忠义神武灵佑关圣大帝」;

清世宗雍正三年(1725年)追封关公曾祖父为「光昭公」, 祖父为「裕昌公」,父亲为「成忠公」。

4.文化推崇

关公因德乃刚乃正乃忠乃义,由将而侯而王而帝圣。

一生忠义仁勇,诚信名冠天下。

数千年来以武圣人之尊与文圣孔子齐名,倍受海内外炎黄子孙顶礼膜拜。

5.民间封号

民间祭祀关公,经过一千七百年的演变,关公早已脱离<三国志>里的关羽,而成为具有多元化的神明:

商界守护神

据说,关公年轻的时候,在家乡从商,以贩卖布匹为业。生前精於理财之道,最擅长算数记帐,曾设簿记法,并发明日清簿,这是一种清楚的记帐法,即为现今一般商人所使用的流水帐。关公所用的青龙偃月刀,十分锋「利」,与生意上求「利」同音,求之获「利」。一般合伙做生意,最重义气和信用,关羽信义俱全,因此被后世商人尊为商业守护神,及视他为保佑人们发财的武财神。

医药神

民间相信,人们所以生病或遭不幸,多起因于鬼怪魔神作祟所致。关公尊嵩伏魔大帝,民间多前往祈求关公驱魔治病。因此,在关帝庙常设有药签,关公又成为医药之神。

战神

关公是旷世大将,其勇武为世所稀有,习武者奉为武圣。因此,历代尊为武圣祭祀,民间亦为尚武之人的保护神。关公亦为战神,为军人的保神。民间役男前往军中服役时,亦多前往关帝庙求香火或灵符以护身。

英雄死后成为神,受到人们的敬拜,是中国民间宗教的特色。但是,古今多少英雄,能像关公一样流传民同,世世代代为万民所祭祀,历久不衰且有不断扩展的趋势者,并不多见。这是因为关公在民众的心目中是一位最受崇敬与信赖的英雄神。

读书人视为文昌,文昌、朱衣、魁星、吕仙合称为「五文昌帝君」。

佛教认为关公的正气足以护法,特奉为护法神,列为「伽蓝护法」。

一般做为商业神供奉的关公神像为坐看春秋,而警界或习武者所供奉的关公像为手拿关刀或骑马。香港的警署几乎都奉祀关公。奉祀关帝的庙宇也称关帝庙、协天宫、武庙或文武庙并称。

6.关庙第一印

世界关庙第一印 "关圣帝君之宝"玉玺

洛阳关林庙汇文楼主人、半龛居士、关圣印社社长、中国书协会员书画篆刻家刘中州篆刻,西泠印社副社长李刚田先生赞其为"世界关庙第一印"并题之(590x590X1100Cm 重1800余千克)。永世供奉于洛阳关林庙拜殿, 中国大陆、台湾及东南亚、美国等有影响的关庙玉玺皆由此印缩小。


   关注 3360    返回
韩国邪教内幕
土地与人口:佛教与历代王朝的斗争
 
 
关注官方手机微站
  
   
 
公司简介      咨询热线:13910949198(李桂松)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京ICP备16017448号
网站版权归  【北京云阿云互联网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所有      技术支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