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手机移动微站
  
转繁体
首页   人民公社  
供销社体系发展的三大方向
   日期 2022-11-8 

供销社体系发展的三大方向

周君芝、游勇2022-11-06 云阿云智库•供销社专题•人民公社

导读:2022年1月,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第七届理事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指出“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坚持紧紧围绕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刚刚结束的中共二十大上,中华供销社总社理事会主任梁惠玲当选中共中央委员。

作者:周君芝、游勇,来源:宏观芝道

导读:如今供销社有何不同,未来的供销社又将走向何处?

要点

10月17日,湖北日报《湖北基层供销社恢复重建至1373个》的报道重新将供销社系统带入大众视野。在计划经济年代曾经大放异彩的供销社,似乎重新焕发了新生。如今的供销社有何不同?未来的供销社又将走向何方?

1.供销社从未消失,只是随着定位的变化起伏波动。

作为计划经济年代的产物,供销社诞生于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50年7月,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成立。在计划经济年代,供销社主导农村的商业流通渠道。

2.随着行政管理与定位的转变,与商业部门“三合三分”。

早期计划经济特色的底色,也使得供销社随着市场化的推进一度陷入低迷困境。90年代开始,随着计划经济年代农资专营权的失去,加之私营经济对农村商业流通渠道的挤占,供销社系统亏损逐渐扩大。供销社系统也不得不进行市场化改革,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并最终扭亏为盈。

进入21世纪,供销社系统“为农服务”的价值逐渐凸显,国家层面日益支持供销社系统服务乡村振兴。从2006年开始的“新网工程”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部署,均将供销社系统作为重要平台。

3.褪去计划经济底色的供销社,在乡村振兴战略中重获新生。

如今的供销社早已褪去计划经济底色,以市场化方式服务三农。

供销社不再是计划经济年代物资“统购统销”渠道,而是主要以市场化的方式服务三农。

2017年政策文件中对供销社的职能表述第一条即“宣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三农’工作方针政策”。

在市场化改革之后,县及县以上供销社以机关和事业单位为主,而供销社系统内占比超过9成的基层社,大多是市场化经营的企业。

正因如此,近年来加快发展供销社的重点也在恢复发展基层社。县及县以上供销社(各层级供销社)数量保持稳定。

业务范围方面,供销社利用自己的网络渠道优势,主要销售消费品、农产品和农资。

无论是网点数量,还是销售额,消费品、农产品和农资的销售都占主导。金融服务、物流服务、生活服务等服务占比依旧很小,但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

4.展望未来,我们认为供销社发展有物流、电子商务和金融三大方向

政策规划层面,发展流通服务网络一直是供销社发展的重点,2006年开始,“新网工程”上升为国家工程。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成为供销社建设重点。

2017年《中央编办关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要职责和内设机构调整等问题的批复》中强调供销社发展的重点:“电子商务”、“金融合作”、“资产管理”。

根据全国供销合作网的具体案例,我们认为未来供销社至少有三大方向。

其一,物流层面,加快构建现代化的农村物流体系。

其二,金融层面,成立合作平台为三农提供信用支持。

其三,电子商务层面,构建城乡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

我们或可以在上述三个方向寻找相应投资机会。

引言

今年以来,多地报道供销社恢复建设取得明显成果,供销社体系重新进入市场视野。

供销社系统是如何发展演绎而来的,未来将何去何从?

本文重在梳理供销社的历史沿革,结合政策分析及近年发展案例分析,尝试为市场理解供销社体系提供一些启发。

一、中国供销社发展的起伏波动历程

1.1 供销社的起源与国营商业的“三合三分”

供销社是集体所有制合作经济组织,以农民社员为主体,负责城乡商贸流通。

供销社的产品供给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农民提供生产资料和日化用品;二是从农民手中收购农副产品,供给其他地区。

供销社的收入来源主要包括农资销售、农副产品购销、消费品零售和再生资源四大业务。

供销社的发展历史大致是成立到快速发展,随后再经历波动。

1950年7月,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成立,负责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的供销、生产、渔业、手工业、消费、信用合作社。这标志着全国性供销社系统正式成立。

在社会主义改造和计划经济时代背景下,1953年10月开始,国家陆续对粮食、油料、棉花“统购统销”。供销社有“统购统销”的专营权。在国家扶持下,全国供销社快速发展。

供销社定位几经变化,供销社与国营商业经历“三合三分”。

1958年、1970年、1982年三次与商业部合并,又在1962年、1975年和1995年分别从商业部门里独立出来。

1995年2月,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再度恢复成为一个独立的机构直至今日。

1995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明确了供销合作社的宗旨、性质、地位和作用,决定恢复成立“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并提出了支持供销合作社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1.2 1999—2006年:市场化改革扭亏为盈

随着市场化改革推进,供销社逐渐失去了“核心资产”——农资的专营权以及,农村商业流通渠道专营权,供销社因此亏损日益严重。

8、90年代开始,受市场体制改革的影响,价格形成机制逐渐市场化。农产品与农资不再“统购统销”,供销合作社失去专营权。

放开私营经济后,农村私营商店开始冲击、抢占之前供销社的经营渠道,供销系统开始亏损。1992年至1999年供销社累计亏损近450亿元,系统各种负债接近1400亿元。1997 至 2003 年,供销社销售量下降 40%。

1999年开始,国家层面推动供销合作社市场化改革解决亏损问题。

1999年,《国务院关于解决当前供销合作社几个突出问题的通知》正式出台,供销合作社的工作重点转向了扭亏增盈。2000年全系统扭亏为盈,当年系统汇总实现利润13.77亿元。2001年,情况进一步好转,汇总实现利润16.39亿元,2002年达到28.6亿元。

供销社系统市场化改革主要措施有两个方面:社企分开,在供销社系统中引入现代企业制度;以发展现代物流网络为核心,拓展供销社业务范围。

核心内容包括“四项改造”,即以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改造基层社,以实行产权多元化改造社有企业,以实现社企分开、开放办社改造联合社,以发展现代经营方式改造经营网络。

1.3 2006—2012年:重点发展流通服务网络

在供销社扭亏为赢解决了“生存”问题后,2006年开始,中央层面推动支持供销社系统重点发展流通服务网络。

供销社面临流通设施亟需升级、系统网络不够健全等问题。市场化私营经济兴起,取代了原有供销社在农村的商业流通渠道,然而市场化私营经济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例如假冒伪劣商品。

2006年开始中央出台文件支持“新网工程”。

“新网工程”即建设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2006年5月,时任副总理回良玉听取了供销合作总社领导关于供销合作社建设“新网工程”的汇报。随后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国阅[2006]52号”文件予以确认。后续多年中央一号文件均予以强调。

文件明确了“新网工程”建设的“四大网络”:建设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

2007年开始中央财政设立“新网工程”专项资金。截止2012年底,中央财政共投入专项资金47.5亿元。供销合作社系统“新网工程”建设在促进农村商品流通、引导农民消费、增加农民就业等方面作用日益体现,成为地方政府“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

借助流通合作网络,供销社成为各级政府积极扩大内需、强化“三农”工作的重要平台。供销合作社网络在“农超对接”、各地“菜篮子”建设,包括在商务部“万村千乡”、“双百”工程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4 2013年至今,加速发展服务乡村振兴

2013年后,供销社定位更为突出“为农服务”,逐渐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供销社系统获得大量政策文件关注与资金支持,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要求继续办好供销合作社,发挥其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强调“供销合作社要坚持从“三农”工作大局出发,牢记为农服务根本宗旨……加快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努力为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2014年和2015年,基层社网点同比分别增长14.6%和11.2%。2016年,供销社系统财政拨款增速高达206.6%。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就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全面部署,明确提出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支持供销、邮政及各类企业把服务网点延伸到乡村,健全农产品产销稳定衔接机制。

2022年1月,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第七届理事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指出“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坚持紧紧围绕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刚刚结束的中共二十大上,中华供销社总社理事会主任梁惠玲当选中共中央委员。

二、“非计划”时代下供销社发展定位

2.1 职能上,重点服务三农导向

1995年至今,有两个文件描述了全国供销合作社总社的职能定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组建方案〉的通知》(国办发〔1995〕39号)与《中央编办关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要职责和内设机构调整等问题的批复》(中央编办复字〔2017〕101号)。

对比职能表述,我们不难发现如今供销社职能发生了三大转变。

其一,顶层设计上更突出服务“三农”工作方针。2017年版文件第一条职责就明确指出“宣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三农’工作方针政策”。

其二,服务上增加“公益性服务和其他服务”。在各级供销商的职能方面指出“承担政府委托的公益性服务和其他服务”。

其三、具体落实上指明了“电子商务”、“金融合作”、“资产管理”三大方向。2017版职责规划了供销社的未来发展大方向“支持供销合作社发展电子商务和开展农村合作金融服务”。2017版职责增添了一条“指导社有资产运营,确保社有企业为农服务方向,履行社有资产监管职责,落实社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安全责任”。

2.2 组织上,重点发展基层社

根据机构性质划分,全国供销社系统可分为两类,县及以上供销社(各层级供销社),基层社。

县及以上供销社(各层级供销社)占比近1成,近年来数量保持稳定。它们主要是政府部门与事业单位,经费主要来自财政拨款。

全国供销社系统上设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由国务院领导,属于正部级单位,实行理事会主任负责制。

2019年,总社下设 32 个省社、340 个市社、2389 个县社,32465 个基层社;2020年,总社下设 32 个省社、344 个市社、2412个县社,37652 个基层社。

结合近几年的数据来看,各层级供销社数量则基本稳定,基层社数量呈明显增长趋势。

2020年当年,基层社数量增长16%。

2020年,各层级供销社经费主要来自财政拨款。财政全额拨款的2517个,占90.2%;差额拨款的93个,占3.3%;财政定额补贴的44个,占1.6%;实行自收自支的135个,占4.8%。

基层社占比超过9成,近年来数量呈明显增长趋势。它们主要是企业,集体企业占比约2/3。

2020年公报未发布基层社具体企业结构。根据2019年公报,截止2019年末,全系统有基层社32465个,较上年增加673个。其中:集体企业20503个,有限责任公司3753个,股份有限公司764个,股份合作公司1395个,农民合作社3317个,其他2733个。

就业方面,供销社系统就业人口接近两百万,其中县及县以上供销社(各层级供销社)占主导,基层社就业人数较少。

2020 年末全系统共有职工 326万人,其中,实际从业人员 208.1万人。各级联合社机关4.8万人,企业114.1万人,事业单位1.4万人,基层社69.4万人,社团组织18.5万人。

2.3 业务范围上,消费品、农产品和农资为核心

供销社系统主要经营生活消费品、农产品与农资,2020年三者销售占比分别为34%、42%和16%。

2020年,全系统实现销售总额5.3万亿元,同比增长14.2%。其中:农业生产资料类销售额8667.1亿元,增长10.1%,农产品类销售额22205.3亿元,增长19.5%,消费品类零售额18234.5亿元,增长14.8%,再生资源类销售额2824亿元,增长21.8%。

近年来,供销社系统销售额的增长主要来自农产品与日用消费品。对比2013年、2019年和2020年的供销社全系统销售情况,农业生产资料占比变化不大,主要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的占比扩大。

金融服务、生活服务、物流服务等服务销售占比虽小但增速较快。2020年,全系统金融服务营业额987.6亿元,同比增长39.5%;居民生活服务业营业额350亿元,同比增长105.2%;物流业营业额116.3亿元,同比增长70%。

三、供销社发展的三大方向:物流、电子商务和金融

政策规划层面,发展流通服务网络一直是供销社发展的重点,2006年开始“新网工程”上升为国家工程。

2017年《中央编办关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要职责和内设机构调整等问题的批复》中强调供销社发展的重点:“电子商务”、“金融合作”、“资产管理”。

“支持供销合作社发展电子商务和开展农村合作金融服务”。“指导社有资产运营,确保社有企业为农服务方向,履行社有资产监管职责,落实社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安全责任”。

结合全国供销合作网的具体案例,我们认为未来供销社未来至少有三大方向。

其一,物流层面,加快构建现代化的农村物流体系。

物流网络建设一直以来都是供销社体系发展的重点。以广西为例,广西区社按照“1个县级冷链物流集配中心+N个产地保鲜仓(地头冷库)+N个移动冷库”模式,引导冷链物流经营主体在每个县(市、区)至少建设1个具备加工、质检、分级、包装、冷储、冷运等功能的县级冷链物流集配中心,打造衔接县乡村、兼顾淡旺季的公共型基础冷链物流体系。大力推广“气调包装+冷藏”等冷链保鲜技术模式,推动冷链配送服务网络向乡镇、农村下沉,打通高品质生鲜消费品下乡进村通道。以冷链物流为代表的现代化物流或是未来供销社发展的发力点。

其二,金融层面,基层社成立合作平台为三农提供信用支持。

2006年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提出建立供销合作、信用合作、农民专业合作的“三位一体”农村新型合作体系的构想。2017年和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均提出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信用合作是其中重要一环。

浙江省温州市社成立了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内首家农信担保公司,该公司建立收益共享机制,在基层社建立办事处,赋予代办点金融支农功能,从“供销贷”收取的小额担保费中,返还50%至基层社,缓解基层社发展的资金困难。该公司还推出了“政银担”金融支农合作模式,最显著的特色就是发挥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功效,首期注入省、试点地财政风险补偿金400万元,建立政府、省市担保公司和合作银行四方共担的增信分险机制,地方政府通过“风险共担、财政补助”联合金融机构,对“政银担”业务实行优惠利率,让农民的融资成本比以前下降了近40%,形成了省、市、县高效联动的三级协同支农生态圈,撬动更多金融资本下沉乡村。这种模式可能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

其三,电子商务层面,构建城乡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

重庆市社牵头建设的市级农村电商综合服务平台“村村旺”上线三周年,通过社区拼团、企业团购、电商代运营、直播带货等多种营销方式,联结1800家企业用户、7万多个人用户及20多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购正宗农特产品,上村村旺平台”的态势已逐步形成。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电商平台或是未来各地供销社的工作重点之一。


   关注 2878    返回
供销社与全国统一大市场
毛主席开辟的金光大道:略论人民公社的十大好处!
 
 
关注官方手机微站
  
   
 
公司简介      咨询热线:13910949198(李桂松)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京ICP备16017448号
网站版权归  【北京云阿云互联网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所有      技术支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