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手机移动微站
  
转繁体
首页   三战风云  
2023年东亚局势(一):日韩“带路党”与东亚火药味
   日期 2023-7-17 

2023年东亚局势(一):日韩“带路党”与东亚火药味

云阿云智库•2023东亚局势•三战风云

编者按:日本,从不感激那个赐他文字,赐他文化,赐他佛道,赐他茶道,赐他……的东方大国。日本,只感激,顺从,臣服于那个向他扔核弹,那个大兵肆意播种,那个至今还在他国土驻军,阉割他政治军事外交的西方强盗国!原来日本喜欢这一套,我们看清了,会来的,不远了!全文7万余字,由云阿云智库•地缘局势•三战风云课题组资料整理。

日本,从入侵者变“带路党”更可恨!

北风2023-01-15云阿云智库•2023东亚局势•三战风云

最近一周,一直想写“关于日本”的文章,结果“日本每天都能整出新活儿”,所以主题不停切换。

梳理了一周的“日本主题”之后,我发现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的脉络也越发清晰起来。

日本岸田文雄政府的“核心目标”或者说外交路线,就是要做“东亚的带路党”。

将北约,欧盟,或者美国,英国,法国等任何一个对东亚利益,对剥削中国有诉求的组织和国家,全部引进来“围堵扼杀”我国。

这一周,大家更关注的是“日韩对我国旅客恶心对待”以及我国“停发签证”的强力反击。

但实际上,这些“民间喧嚣”背后,是岸田文雄这一周“窜访”,一次次推高膨胀的“军事野心”。

过去一周,岸田文雄开启了欧美五国的访问,先后访问法国,意大利,英国,美国和加拿大。

因为日本是今年的“G7”轮值主席国,岸田文雄拜访这些国家,是要展现“日本今年利用G7领导世界”。

从野心看,日本把自己“标榜成肌肉结实的猛男大汉”,可是在欧美各国絮絮叨叨,展现的都是“想偷汉子进门的野鸡小三”伎俩。

一、日本的“欧洲三板斧”

“G7”是日本这个“东亚国家”,为了高攀世界领导力,最看重的“高枝”。

因此与G7其他六国的互动,是日本2023年外交的核心。

这次岸田文雄的欧美访问很有意思,G7的其他六国,岸田文雄访问五个,唯独漏下~~德国。

表面的原因,当然是在2022年底,德国首相朔尔茨,刚刚完成对日本的访问,一两个月内,“没必要再次会晤”。

可实际上,其他五国领导人,也在巴厘岛峰会或者APEC峰会上正式会晤过,还不是隔“一两个月”又见了。

结合岸田文雄在各国的“反华表态”,以及各国的反馈来看,德国应该是在去年访日之前先访华,表现了德国工商界需要与中国稳定供应链的态度,日本发现“没有反华空间”,就不去了。

因为岸田文雄对五个国家的访问,涉及的“国际领导力”议题真的很少,但是每个国家都有“针对中国威胁论”的话题。

因此日本口里喊的是“领导世界”,贼心想的始终是“大家都来干中国!”

第一站是周一,1月9日在法国,双方承诺在印太地区加强合作,以应对来自中国的挑战。

涉及“我国核心利益”的表述是:出于对不断强化海洋活动的中国的担忧,岸田与马克龙表示反对任何在东海、南海单方面以武力改变现状的尝试,并强调“台湾海峡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

过去一年,日本公布的《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3份文件中将我国定位为“前所未有的最大战略挑战”,法国则一直一边将中国视作竞争对手,一边却又重视与中国的经济关系,

这次岸田文雄访问的目的是希望把法国从“两头吃”向反华的方向狠拉一把。

岸田文雄第二站是意大利,岸田文雄会见意大利去年大选新上任的右翼女总理梅洛尼。

无论是在欧盟,还是在G7内部,意大利是相对在对华问题上“最中立”的国家,意大利也一直是欧盟大国里,中欧关系的稳定器。

因此在意大利,公开报道里,意大利官方对我国核心利益没有任何回官方表态,可是日本采取“极限拉拢”策略。

这次在意大利,岸田文雄拉上英国,推动日本,意大利,英国联合开发“未来的五代战机”。

可以说五代机是绝大多数“非顶尖”国家最看重的国之利器,而意大利是没有单独研发制造五代机能力的。

意大利只是西方世界对华“比较中立”的国家,与我国的合作也不可能深化到五代机领域。

于是日本借助英国为跳板,和意大利在“军工前沿方向”上绑定了未来,随着未来合作深入,日本肯定会继续推动意大利走向反华。

岸田文雄欧洲第三站是英国,也是这次欧洲行“最成功的”。

或许只能说,东亚搅屎棍,碰到欧洲搅屎棍,两国臭味相投。

这次英国和日本签署“军事同盟协议”,同意两国可以在彼此国家驻军。

英国官方称这是“一个世纪来英国日本最重要的协议”。

历史上,1902年日本和英国就为了在远东,主要是“旧中国”的利益共享与扩张,两国结盟。

与英国这个世界霸主结盟后,日本野心膨胀,两年后就与沙皇俄国进行日俄战争,并且对我国“东北地区”展现越来越强的独霸野心。

1923年,一战结束后,日本在华野心扩张到独霸恶程度,英日协议作废。

到今年,整整一百年,日本再次将“英国军队迎入日本本土”。

这份协议,几乎预告着“日本这个战争狂魔”,几年后又会“找个大国赌国运”!

二、日本美国“勾搭成奸”

岸田文雄这次访问欧美五国,最终压轴的美国,才是重中之重。

于美国而言,陷入高通胀以及2023年巨大的经济衰退风险,单独扼杀和围堵我国越来越吃力,因此美国乐见北约甚至欧美国家将压力都施加到亚太,特别是我国身上。

过去几年,北约绝大多数国家李我国万里之遥,我国在国际事务上也没有展露很强的攻击性。

除了我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核心利益不容挑衅,我国并没有过多地干预和颠覆他们的传统势力。

因此一般的欧洲北约国家,对于来亚太,或者来与中国对着干是缺乏兴趣的。

只靠美国强逼或者硬推,效果并不好。

这时候,日本这个“最听话的美狗”,发挥作用的实际就到了。

有日本这个“东亚本土势力”,用利益在前面牵引着,美国再在背后推动着,就能将欧盟与北约的庞大压力都引过来。

于日本而言,做美国,一方面被美国利用。另一方面,将美国,北约,欧盟,一股脑都引来东亚,也会促使自己“狗链解绑”,从而获得更多的“撕咬权”。

因此,日本和美国在把欧盟和北约都“绑上反华战船”这个方向上,一拍即合,勾搭成奸!

三、侵略者变“带路党”更可恨!

东北亚的中日韩朝,加上东南亚的东盟十国,无论是人种还是文化,都同宗同源。

以东亚人的勤劳,又有如今的我国愿意用一带一路分享科技和产业链,我们迎来“亚洲世纪”原本是历史的必然。

半个多世纪前,日本是“东北亚与东南亚”的侵略者。北至朝鲜半岛,中间是我国,南到东南亚,全都是日本侵略的受害者。

经过了半个多世纪,无论是中韩朝,还是东南亚,刚刚从日本侵略的深坑中爬出来,开始享受全球化利益链中的“少许果实”,日本又开始折腾了!

无论是韩朝,还是东南亚,其实都需要依靠我国的产业升级,区共同分享全球化产业链中,更高的“利益分享”。

可是日本作为“带路党”,将美国,北约,欧盟的势力全部引入亚太,针对的是我国,伤害的却是整个“亚太”。

日本,是试图“打断亚太升级轨迹与发展脊梁”的带路党,就像几十年前比侵略者更可恨的“汉奸”一样,成为背叛亚太,献祭亚太的“亚奸”!

对于这样的日本,好话说尽,引起向善都已经无济于事。

相反,今天梅德韦杰夫对岸田文雄的评论“直戳核心”。

岸田文雄邀请拜登参加广岛峰会,却绝不敢提“让美国为广岛核弹忏悔”。

岸田文雄,对拜登只有卑微的,忠诚的臣服!

日本,从不感激那个赐他文字,赐他文化,赐他佛道,赐他茶道,赐他……的东方大国。

日本,只感激,顺从,臣服于那个向他扔核弹,那个大兵肆意播种,那个至今还在他国土驻军,阉割他政治军事外交的西方强盗国!

原来日本喜欢这一套,我们看清了,会来的,不远了!

亚太有变!日本迎来又一强援,中国面临更大的阴谋

路路观察 2023-01-16云阿云智库•2023东亚局势

据法新社报道,在英日两国政府首脑峰会上,苏纳克和岸田文雄将签署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新防务协议。按照这项新协议的规定,英国将拥有在日本驻军的权力。英国政府对此声称,该项协议是1902年以来英国和日本之间最重要的防务协议!

时隔一百多年,死去的英日同盟,突然诈尸了!

一、中国曾是英日同盟的最大受害者

十九世纪下半叶,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输得一塌糊涂的沙俄,痛定思痛后决定转变战略扩张方向,从欧洲调整为东北亚和中亚。东北亚所染指的对象自然是英国最大的海外市场中国,而中亚看上去跟英国无关,但越过中亚的克什米尔就是英国最大的殖民地市场印度半岛。

沙俄的战略转向让英国意识到,需要在远东地区扶持一个国家牵制它,而这个国家正是日本。

1870年,得到英国的允许后,日本派出大量的留学生前往英伦国学习工业知识和军事教育,这批人里面涌现出不少杰出的将领,比如伊集院五郎和东乡平八郎!同年,日本内阁成立工部省,下设造船、铁路、冶钢、制铁等各大重型工业门类。随后,在英国的资本和技术推动下,日本先后在长崎、兵库和赤羽建立起三座大型造船厂。

除此之外,英国甚至还亲自操刀了日本海军编制的现代化改革。

你以为这就够了吗?英国作为过来者甚至边缘化的岛国一旦强大起来,匮乏的资源和狭小的市场空间必然会促使其向最近的大陆国家发动侵略战争!所以,英国不止猜到了中日迟早将有一战,更在这场把中华民族打入万劫不复的战争中,扮演了极其不光鲜的角色。

话说日本从英国学成归来后,就一直想侵略东亚大陆。晚清时期的中国虽然菜是菜了点,架不住他有钱啊,毕竟是名义上的世界第一大经济强国,造不出来那就掏银子买,每年四百万辆白银砸下去,硬生生砸出来个亚洲最强海军北洋水师,小鬼子那点儿家当比起来,简直跟穿破烂的没啥区别。

所以明治那瘪犊子赌咒发誓,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建造出强大的海军,为此他每天就吃一顿饭,剩下的钱全部交给海军。日本国民们听闻天皇陛下竟如此牺牲自己,表示非常感动,男的捐钱卖力搞生产,女的充分发挥岛国特色优势纷纷下南洋卖身卖艺,饶是这般,钱还是不够。

日本从1886年开始扩军,到甲午战争前夕,年度军费开支已经超过GDP的30%,注意,是GDP的30%,不是财政收入的30%。正常国家的良性军费开支一般在GDP的6%以内,超过10%便会影响国民经济,超过25%经济就有崩盘的风险。

这毫无疑问是一场押上国运的豪赌,赌赢了,巨额的赔款和开放市场带来的收益分分钟抹平成本;赌输了,日本从此万劫不复。

甲午战争爆发后,日本财政压力与日俱增,藏相天天跟明治诉苦,动不动就说切腹自尽。实在没办法的明治只好找英国人想办法,英国人能有啥办法,欧洲列强混战几百年,没钱是常事,全靠资本家的贷款撑着。

1895年初,得到英国真传的日本在伦敦发行一亿日元的战争债券,希望能解朝鲜半岛的燃眉之急。问题是中日纸面实力对比差距太大了,根本没有资本家敢买账,否则打输了血本无归。这时还是英国狗主人靠谱,大手一挥,就让英国央行认购7000万。

啥?股神巴菲特都买了,还不快冲!英国认购后不到一周,剩下三千万日元债券全部销售一空。明治寻思着这点钱肯定不够,还得继续加,没想到清政府太不经打了,原计划要打好几年的持久战,战争爆发不到九个月,就高举双手投降了!

日本战胜中国后,对俄作战以攫取整个亚洲的霸权提上日程,与此同时,英俄两国在东亚的冲突日渐激烈。

有鉴于此,两国狼狈为奸的关系由幕后逐渐走向台前。

1902年,英国和日本签署军事同盟条约,其所导致的结果便是,日本于次年悍然发动日俄战争,并以弱胜强取得胜利成为亚洲最强大的霸主。更为重要的一点是,随着沙俄势力从东亚败出,日本在朝鲜半岛的地位愈发稳固,由此为二十多年后的九一八事变埋下伏笔!毫不讳言,近代中国和日本进行的两次惨烈战争,背后都有英国人的影子。

二、英国想做什么?

历史总归是历史,现在的英国和日本,用高情商的话来说,是美国在发达国家阵营中不怎么强大的盟友,用低情商的话来说,一个是跟美国形同父子的三流小国,一个是美国脚边的鹰犬。两国重新同流合污,除了恶心人之外,在大环境上没有啥意义。

而日本所处的东亚,中美交锋你来我往,堪称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修罗场,其他国家唯恐避之不及,英国为什么要反其道行之,非往里面钻呢?

法新社其实说得比较通透:英日防务协议是伦敦向亚洲战略倾斜的一部分!

地缘政治学讲,世界政治的中心和资源只会集中在大陆,而岛国注定是边缘化的存在。因此,岛国若想发展壮大,通常只有两条路走:如果自身实力足够强大则侵略距离最近的大陆,扩张生存空间,掠夺资源;反之,如果自身实力不足以蛇身吞象,就要用离岸平衡政策,在大陆各国间左右逢源前后挑拨,防止他们通过抱团的方式令岛国进一步被边缘化。

在血腥残酷的殖民时代,英国人正是靠着这套祖传技艺,才能在列强林立的欧洲稳坐神坛。

而现如今,英国和日本仍在利用这个办法,向美国拼命证明自己在西方利益集团中独一无二的价值。在欧洲,英国曾以欧盟三驾马车之一的身份,公然把马车行进的方向与法德轴心背道而驰,在事实上造成欧盟的分裂;在亚洲,美国多次利用领土纠纷和历史矛盾,在中日韩三国间扇阴风点鬼火。

本来这把戏还能玩几十年,但美国人和英国的亲美派自己作死,非要搞什么脱欧公投。

美国人的想法是这样的:以英国脱欧为契机,再煽动一向亲美的中东欧国家火速跟进,从而推动欧盟解体。但英国脱欧后,法德轴心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将局势给稳定下来,还扶持意大利上位替代英国的影响力,这下美国和英国的亲美派们算是彻底傻眼了:随着英国的脱欧没有摧毁欧盟反而使得欧盟内部更加稳定,美国失去了搞乱欧盟最关键的抓手,而这同样也意味着英国对于美国的利用价值大幅下跌。

一个破落的三流国家在利益集团中失去利用价值会是什么结局,英国比任何人都还清楚,弱肉强食的丛林世界嘛,没有捕猎能力的野兽,在团体中要么被遗弃要么成食物。

因此,英国的亲美派们迫切地需要找到新的价值点,以稳固英国在西方利益集团中的地位和自己在英国政坛的执政地位。

这里简单介绍下英国的政治生态,英国的主流政治势力由亲美派和元老派两大派系构成,两者对外战略的核心政策都是离岸平衡,但区别在于亲美派仅在欧洲大陆搞离岸平衡,将美国的利益置于优先地位,反欧反俄反华;而元老派将整个世界视为离岸平衡的棋盘,怎么对英国的国家利益有利就怎么来。

举个例子,关于中美站队英国的元老派们采取两边下注的政策,在欧洲听从美国的召唤,在亚洲则广泛与中国合作。比如卡梅伦执政时期,英国不但违背美国的意志以意向创始国的身份加入亚投行,且还曾是全球最大的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这时期,被英国官方称之为中英关系的黄金时代。

咱们言归正传,英国亲美派选择的解决办法是,为美国火中取栗。东亚是中美博弈的修罗场,别的国家避之不及,那他干脆反其道行之,向亚洲进行战略扩张配合美国打压中国,跟日本达成可驻军的防务协议就是第一步,接下来英国的动向可能是利用在英国的旧宗主影响力,唆使新德里亲英势力推动印度与美国和解。

三、更大的阴谋

懂行的小朋友可能看出一些端倪了,英国的常规军事实力,尤其是远程跨洋作战实力并不强,它们不远千里来到亚洲支持美国,只有象征意义,而严重缺乏实际意义。

没错!英日二次媾和的表象下,还有一个更大的阴谋:北约全球化!

在美国看来,中美已经进入分水岭时代,美国急需建立一个具有广泛性和全球性的军事同盟组织,以协调统一对华政策与合理配置资源,美国当前的军事同盟体系是由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美日同盟、美韩同盟三方构成的。单极霸权的时代,三个军事同盟组织独挡一面:北约在欧洲应对俄罗斯、美日同盟在东亚应对中俄,美韩同盟在东北亚应对中朝,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美国应对地区局势的成本!

欧盟和北约也有合流的迹象:1月10日,欧盟和北约签署俄乌冲突后首个安全合作联合声明,声称中国给欧盟和北约带来需要应对的挑战

然而,随着美国将中美矛盾当作其国际主流矛盾,且中国又的确是美国称霸以来最强劲对手,因此,三个以美国为首却各自为战的同盟组织,在对付起中国时必然会产生功能重叠和资源浪费。

所以美国推动北约全球化的决心很大,拜登政府立志要将在欧洲和亚洲的单边性军事组织,整合成具备全球性和多边性的超级大同盟!在去年马德里峰会上通过的北约2022版战略概念中,北约明确把中国列为对付目标,称这是北约成立至今最大的战略转变,至此,北约的全球化进程正式启动。

有效且合理的资源配置,永远是夺取胜利的重中之重,英日同盟的复活拉开了北约全球化和亚太重心化的序幕,接下来美国还会把印太战略、美日印奥四国安全对话机制、美英澳核潜艇联盟统统融入北约。

更残酷的斗争,或许就在不远的未来!

东亚的火药味

原创 虚声 2023-01-12 云阿云智库•东亚局势

时间来到2023年,原本应该是铆足劲求发展的阶段,然而东亚中日韩又出现了碰撞。

根据国家移民局放出的消息,针对近期少数国家对中国公民实施歧视性入境限制措施,暂停韩国、日本公民来华实行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

其中的信息非常明确:

1、日韩针对中国人在先,中国反击在后。

2、现在只是暂停短期签证,如果继续杠,后面的筹码还有很多。

3、中、日、韩杠上了,东亚风险激增。如果再考虑朝鲜不时展示大炮仗、以及美国在台海方向不停搞事,东亚可以说已经是风声鹤唳了。

放开管控之后,中国上下都憋着一口气搞发展,誓把过去几年失去的时间追回来。日韩作为中国的邻居,如果不是做得太过分,中国基本不会计较。那么它们都干了啥呢?

以韩国为例:

从1月2日起,韩国暂停签发中国公民赴韩短期签证。

如果只有这么一个举动,中国也不会计较。让人无法接受的是,韩国要求对入境的中国人脖子上挂着黄牌,并且在韩国士兵的“引导”下去做核酸检测,若是阳性的中国旅客则被韩国扔进没有床铺、没有椅子的大通铺……

总之,侮辱性极强。日本也有类似的举措,只不过不是挂黄牌,而是红色挂件。

中方外长亲自给韩国外长打电话,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然而韩国固执己见,拒绝取消针对中国人的歧视性措施。无奈之下,中国只能对等反制,暂停签发韩国公民赴华短期签证,包括访问、商务、旅游、就医、过境以及一般私人事务类等。

纵观事情的来龙去脉,主要责任在日韩。

但说实话,一衣带水的中日韩闹成现在这个样子,还是挺让人遗憾的。

回想三年之前的2020年初,中国和新冠疫情决战,日韩对中国也是尽力支持的。当时日本援助中国抗疫物资上的汉语诗词,让很多中国人感觉到了温暖。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这些诗句道出了东亚国家之间的友谊,以及割不断的文化脉络。

要知道那时的世界对初代新冠病毒并不了解。而且那时的新冠毒株杀伤力很大,致死率很高,让整个世界都陷入慌乱。然而在那样的时刻,中日韩尚能携手应对。

三年之后的今天,新冠毒株经历好几轮变异之后变成了杀伤力较小的奥密克戎,已经变成了乙类毒株;但是中日韩却开始莫名其妙地对掐。

事出反常必有妖。那么从2020年到2023年,世界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至于日韩要在这个时候刺激中国?

首先,日本从安倍变成岸田。

安倍时代的中日关系,说起来不咋地,但实际上经济层面基本不受影响。因为安倍在任那么多年,不管咋说,其主要精力还是想发展经济。既然想发展经济,就离不开中国这样一个世界经济发动机。

所以在安倍时代,中日能保持正常的经贸往来。疫情之初的中日互动,其实就是政冷经热的一个缩影。

但是在后安倍时代,中日关系并没有缓和,反而有变糟的趋势。中日政治上没有热络起来,经济层面却有冷却的迹象。中国没有放开之前,岸田呼吁中国放开。中国放开之后,日本又采取了针对中国人的举措。这并不是一个好兆头。

其次,韩国从文在寅变成尹锡悦。

文在寅时代的韩国,政治上在中美之间玩摇摆,经济上向中国摇摆得多一点,军事上还是靠在美国那边。

文在寅本人时不时和金正恩约局。东亚整体格局还算平和。

尹锡悦和文在寅恰好相反,政治上坚定站队美国。半岛南北的局势,也迅速乌云密布,双方接连秀肌肉。现在南北的情况有点像社会大哥约架:你瞅啥?瞅你咋地!再瞅削你!我就瞅了……

反正尹锡悦在东亚的套路,和文在寅差不多相反。文在寅时代尚且过得去的中韩关系,到尹锡悦这里变得日渐紧张了。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拜登很阴险。

2020年那会儿,美国总统还是特朗普。虽然特朗普经常看起来歇斯底里,但实际上做事还算比较直接。拜登是典型的政客,拥有政客所有阴险的招数。

拜登当选之后,在白宫会见的第一个外国领导人就是日本首相(菅义伟),第二个领导人就是韩国总统(文在寅),以表示美国对日韩的重视。美国为啥这么重视日韩?那还用说,肯定是利用日韩给中国添乱呗。随后日韩政坛就大换血,日本是岸田上台、安倍遇刺;韩国则是尹锡悦上台。随后中日与中韩的关系逐渐变差。

实际上拜登的阴险并不只体现在东方,还体现在西方。奥巴马时代,拜登还是副总统时,就亲手策划了乌克兰颜色革命,直接把俄罗斯逼入墙角,为俄乌战争埋下伏笔。普京愤怒之下,直接夺走了克里米亚,开启了俄乌对抗的开端。

拜登上台之后,俄乌战争全面爆发。如今的俄乌战争,名义上是俄乌在打,实际上是美俄在通过乌克兰全方位对抗。

美国的目标很简单,通过代理人战争(乌克兰)虚弱俄罗斯,同时又通过俄罗斯威胁欧洲,把欧洲的人才和资金赶往北美,缓解美国自身的债务危机。

某种意义上来说,美国在乌克兰的策略很成功,确实在削弱俄罗斯的同时又收割了一把欧洲。在欧洲方向的成功,会刺激美国在亚洲方向冒险。

美国现在肯定想搞亚洲版的乌克兰,给中国制造困局。现在美国在亚洲的主要盟友便是日本、韩国和印度,美国正不遗余力地推动它们给中国制造麻烦。

所以从这个角度分析,中国和日韩的这轮短暂外交摩擦,并非是简单的疫情防控层面的分歧,而是美国推动日韩在亚洲层面搞地缘对抗。

现在的日韩,比任何时候都更像是美国的两只手,从不同角度给中国制造麻烦。这也注定了拜登任期内,东亚局势不会缓和,半岛北部的那个红太阳也会有更多秀肌肉的镜头。

日本和韩国为什么敢如此歧视中国人?

坏土豆2023-01-13云阿云智库•2023东亚局势

中国对日本的经济有多重要?我们仅仅从旅游业来看,日本旅游局2019年的数据显示,当年全球一共有3188.21万外国游客去日本,其中,来自中国含港澳台的游客高达1677.56万人,占全体访日外国人的52.6%!其中,仅中国大陆游客访问日本的人数每年都在增长,连续7年创历史新高,2019年达959.4万人,比2018年增长14.5%,在全部访日外国人数中占比超过30%。

可以想到的是,如果不是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去日本的中国游客在2020年过千万,甚至达到1200万是一种必然。这两年对日本最大的损失,应该就是奥运会中国游客无法赴日,这让他们简直抓狂。

旅游业,是日本的支柱产业,占据了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7.3%!而仅仅在2019年,中国游客就为日本贡献了4.81万亿日元的巨大收益!日本,是对中国最不友好的国家,全球再没有之一。

不仅是官方,也是民间,2018年,由中国外文局和日本言论NPO共同实施中日关系舆论调查显示,日本受访者对中国持有好印象的比例仅为13.1%,持有不好印象的比例高达86.3%!

但对很多人来说,日本虐我千百遍,我待日本如初恋,尽管日本如此不喜欢中国,依然挡不住中国人去日本旅游的巨大热情。就如某诺奖作家,一直坚定的认为文学就应该是揭露黑暗,但到了日本后马上180度调头,饱含深情的写到:

他们的笑脸,他们的热情,与北海道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存入我们的脑海。我们与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萍水相逢,今生多半难得再见,但他们留给我们的印象和我们对他们的感激,将会伴随我们一生。

可惜的是从2020年开始,由于中国游客的缺失,让整个日本经济遭受了巨大打击。直到2022年年底,中国终于调整了防疫政策。这一幕,让很多中国游客欢欣鼓舞,终于又可以到日本买马桶,支持日本经济了。

在出入境完全放开之后,全平台机票搜索量快速增加850%,而中国游客最关注的旅行胜地,排名第一的就是日本。万万没想到,日本却变了脸色:谁TM的要你们的臭钱,来日本,宁配吗?

在过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各种场合批评中国的防疫政策,在G20峰会上,就曾经旗帜鲜明的说,中国严格的防疫政策,让在华日企感到强烈担忧,还会对中日国际经贸关系造成重大影响。

就在不久前的11月22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还喊话批评中国,呼吁中国放松防疫与出入境政策。然而,中国开始真正的放开,日本态度即刻转弯,仅针对中国的游客进行强制性核酸证明,并进行严格的落地检。

日本的要求极为严苛,为入境时须出示3针疫苗接种证明,出发前72小时内的核酸阴性证明。新政策对从中国赴日的全体人员,包括7天内有中国旅居史的旅客,在入境时实施落地检测,如果被检测出阳性,就要送到指定的酒店进行7天隔离,即使无症状者也要隔离5天。

日本的这个政策有科学依据吗?连傻子都知道。现在日本正是第八波疫情,每天的感染人数与死亡人数在不断攀升,但是日本却开玩笑的全球游客中仅仅对中国游客进行限制。所谓了为了日本的防疫安全,就是公开忽悠人了。但日本知道自己说的就是笑话,日本也知道中国知道日本在开玩笑。可日本还要这么做,就是赤裸裸的歧视给你看。日本的态度是:我宁愿不要经济了,也不想中国人来,有本事你们别来!

而另外一个美国的殖民地,韩国,就更是离谱了。中国的游客,对韩国的经济同样重要。在疫情前,每年去韩国的中国游客数量高达600万,占到了韩国外国游客的1/3以上,成为韩国最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

而到了2020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去韩国的中国游客数量锐减至不到20万,就因为这个,很多韩国的旅游公司和服务业直接被干倒闭了。

放开之后,前往韩国航班的搜索量在一天内增加了158%。搜索最多的包括首尔和釜山,分别比前一天增加了177%和165%。27日,飞往韩国的航班预定率则增加了400%。然后,中国游客们开始了他们的屈辱之行。

到了韩国的中国游客,首先被强制性在脖子上挂上黄牌,以表示和其它国家有所区别。接着就是韩国陆军带路去取行李,再自费花上8万韩元在看守下做核酸,接着就是在军队的看押之下被送到隔离点,如果要逃跑呢?那不好意思,就要到韩国吃牢饭了。

接着游客们就在军队的看押下送到隔离设施,环境咋样呢?没有床、没有桌子、没有凳子,被隔离的中国人,只能坐在地板上、睡在地板上。不过可不能让你白住,每天的住宿费用是15万韩元,还有一天的餐费1.5万韩元,大约一天需要支付人民币900元。隔离7天,大约需要6300人民币。

而中国游客委屈的说,最离谱的就是被军警看押取行李做核酸的时候,韩国记者们欢天喜地的扎堆跑过来,嬉皮笑脸的拍照。

韩国这是在干啥呢,就是生怕歧视中国游客做得还不够明显,一定要让中国游客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他们的恶意,然后看你还有没有脸来。哎,我记得70多年前,我们的前辈们去韩国,是开着坦克过去的。

日本和韩国其实都是明确的表示:你们的钱,我不挣了!我拼着亏钱也要歧视你们。

在以前,我们常常有一种天真的想法,认为在经济上绑定了美西方集团,资本主义国家要挣钱,就会瞻前顾后,想和我们妥协,就是被我们搞定了。美国人笑了,谁搞定谁还不知道呢。

华为技术又好,产品又过赢,价格又便宜,为啥欧洲很多国家为什么要拒绝华为?他们宁愿现在用4G甚至3G都不用5G呢?安全问题摆明是一个借口,因为美国已经在公开的全天候无死角的监听欧洲所有政要。

欧洲根本就没有通信安全。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在欧洲的驻军是美军,而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美国说我当年费了好大的劲才打下来欧洲,合着我“解放”了欧洲,结果让你来做生意挣钱,你想得美。

对比欧洲,日韩更是纯粹的殖民地。日本更是从骨子里恨透了中国,因为就是中国在二战中的坚决抵抗,改写了历史,让日本大东亚共荣圈的迷梦破碎了。

不过还在现在日本是美国的头马,山高皇帝远,只要美国是霸主,日本就可以在亚洲做第一话事人,一旦让中国复兴了,结果是什么日本想都不敢想。

首先不说别的,军国主义的罪恶历史难道不清算?供奉着日本政客先人的靖国神社还能好好的在那里杵着?所以,孰重孰轻,日本心里有数。

日韩,可不仅仅是在旅游上歧视中国,这是小事,毕竟,只要你不去日韩,他们就拿你没办法,但现在日韩是全方位的头铁要给美国冲锋了。

日本,现在不仅仅是不停的叫嚣要协防蛙岛,要增加军费,防卫省更是宣布,未来5年,要在“西南诸岛”,新修建79座弹药库。西南诸岛”在哪里,就在蛙岛的边上。日本还要在与那国岛设立飞弹基地,这意思就更明显了。这日本都挑明了,协防蛙岛,我们皇军不是说说而已。为了加强自己的武力,日本不仅最近向美国采购战斧式巡航导弹,岸田文雄更是最近到欧洲各国去采购武器,为啥要这么做呢?

岸田文雄说现在天下不太平啊,有人想“单方面武力改变现状的企图愈演愈烈”。这话说得再明显不过,总不是针对朝鲜吧,就差没报中国的身份证号码了。

而韩国,更是在反华的路上不断加码,最典型的就是国会副议长窜访蛙岛,这已经是明显的骑脸输出了。

日韩,在政治上反华,那都是有明确目的的,是有充分的考量和准备的,但是,在旅游这个事情上赤裸裸的歧视中国,简直就是小孩过家家一样的玩法。不仅没有任何意义,而且直接冲击自己的旅游业,让经济遭受损失。

那即使是小孩子过家家,日韩也要做出来给所有人看,就是我宁愿不挣钱,我也要羞辱你!就要做给你看!就是摆明了做给我们看,生怕我们理解得不透彻,就是清晰的表明,他们要赤裸裸的为美国冲锋了!

我这里不说韩国,韩国自然有他们“北方的邻居”去收拾他们,我就说日本。这个世界上最惧怕中国崛起的,从来都不是美国,而一定是日本。

中国一旦崛起,百年屈辱不洗刷,军国主义罪恶不清算,那说复兴有谁相信?一旦清算军国主义,日本的政客们都是原来侵华日军的后裔,企业们都是原来依靠战争发财的日本军火商,到时候他们怎么办?中国如果要统一,日本比美国急多了!所以要复兴,就必须要想好,怎么去收拾日本。

这个时候,也别再说原谅日本的话,日本说我杀了你们3500万军民,你居然说原谅我,你当我是傻×呢!其实我一直都挺佩服有些人,对这样的日本,反华都反到骨子里了,可每年还有大量乌央乌央的游客跑日本去支持他们的经济,这我还能说啥呢。只能说日本外务省培养知日派的工作干得实在是漂亮!

我也想去日本,不过会是在几年以后。那个时候,日本已经摆脱了美国的殖民控制,他终于获得了自由,更重要的,是它已经换了主人。

秦安:美霸权集团在中俄双边合围,“肩并肩、背靠背”需更加有效

秦安战略 2023-01-13 云阿云智库•2023东亚局势

新的一年,最大的变化是中国疫情防控政策的变化,但美等西方集团,包括其在亚洲的两个残缺的国家,一个是没有战时指挥权的韩国,一个是连宣战权都没有的日本,竟然借疫情对中国游客发难,亮出了黄牌和红牌。与此同时,韩国罕见介入台湾问题,日本在西南诸岛大建弹药库,甚至“昔日黄花”英国要在日本驻军。这让人恍然大悟,原来借疫情之名为虚,美国及其跟班合围中国为真。与此同时,很可能是拜登感觉自己时间不多了,几乎同时对中俄发起了合围。以决定给泽连斯基“爱国者”导弹为转折点,俄乌冲突形势恶化!美英德三国加入乌克兰战团,俄罗斯面临空前挑战!

一、打赢贸易战、不惧生化战和科技战的中国,正遭受美霸权集团直接的军事威胁

特朗普这个商人总统玩的是贸易战和“流氓战”,基本上成功地将美国这个“丛林中的野兽”变成了“院子里的流氓”。

但特朗普没有想到的是,中国人民的韧性,加上美国人民的觉醒,4年过去了,把自己的总统位置玩没有了,而且逼迫美国人民选择了一个战争惯犯,尽管早已是个“瞌睡乔”,但的确代表了“丛林中野兽”的那种感觉,横扫伊拉克、阿富汗、叙利亚、利比亚的霸权行径,毕竟有一定的美国群众基础。

拜登上台之后,果然体现出战争惯犯和商人的不同,根本不管什么贸易顺差逆差,盯住中国“缺芯少魂”的软肋,企图以高科技战彻底改变其战争惯犯的形象,为此不惜仓皇撤出阿富汗,成了连英国盟友都鄙视的一个“软蛋”。

但很可能是美生化实验室玩砸了(我这样认为),也有一些人认为是大自然的惩罚,新冠病毒肆虐世界,对人类社会展开了无差别攻击。

三年疫情期间,美国损失惨重,特朗普、拜登和佩洛西等高危人群“以身试法”,美国老百姓死亡超过110万。而中国人民基于制度优势、治理优势和文化优势,打了一个漂亮的疫情阻击战、总体战、人民战争,把对人民的生命损失降到了最低。

中国三年抗疫用事实告诉任何有生化战企图的不良之徒,中国是全民皆兵应对生化战争最强大的国家,没有之一。

但当中国疫情防控政策放开之后,反华势力时刻没有放松分化瓦解中国内部,采取老百姓都看得见的“一捧一贬”方式,聚焦最引人关注的疫情专家,割裂中国团结一心的大好局势,扰乱中国人民的坚强意志。

但这样依然无法击溃中国,于是军事威慑加快步骤,新年伊始不仅美军穿航台湾海峡,继续售台武器,而且怂恿韩国直接介入台湾问题,英日者两个死心塌地的跟班相互驻军,日本不仅翻番军费,制造导弹,而且宣布在西南诸岛打造弹药库,对中国的武力威胁全面展开。

二、韩国侮辱中国游客是诱饵,作为美国的过河卒,对中国的报复刚开始!

在韩国对中国入境游客采取歧视性做法之前,韩国做了另外一件非常恶劣的事情,就是其副议长去年年底窜访台湾,这是韩国彻底被美国控制,撕下顾及中韩关系伪装的大事情。

因此,所谓的侮辱中国游客事件,其实是韩国乃至美国政客看着中国对串台反应不强烈之后,从游客下手,以便更好的激怒中国。果然一点就着火,公民受辱国家一定会出头。这没有问题,但这些去受辱的中国公民,除了有事情的,纯粹旅游的,可不可以不要自取其辱,泰国气候好,副总理都在机场迎接,为何不去,非得去韩国挂黄牌呢?有些事情,需要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该怎么做!

韩国显然不是为了自己国民的安全,国民已经是这些政客手中的工具而已。要知道,疫情前,韩国每年三分之一,日本每年二分之一的游客,都是中国贡献的。疫情管控之后,韩国果然是恶劣到极点,立即拿出“萨德”说事,推翻文在寅政策,违背对华承诺,准备三月内走完程序,部署“萨德”。

韩国为何如此,至少有三个原因。一是韩国曾经是中国手下败将,一些政客抗美援朝被志愿军歼灭的心理阴影挥之不去。二是产业链竞争,中国汽车、造船业赶超韩国,让韩国必须抱紧美国大腿。三是朝鲜对韩国威胁,核武器加可以让首都瞬间成为火海的巨炮,也使韩国成了美国的控制工具,服从美国必然涉及台湾问题。

三、英国要驻军日本,日西南诸岛建弹药库,暴露了险恶的认知战企图

目前中国周边态势最大的一个特点是,拜登主导的对中国合围正在形成,突出体现为韩国贸然介入台海,日本加紧军备,英国将进驻日本。

但秦安战略认为,这依然是老奸巨猾拜登的认知战伎俩,尤其是英国和韩国,根本没有构成威胁的实力,日本也是一个没有宣战权的残缺国家,因此,我们依然要排除这些干扰,加速两岸统一的进程。

其一,为何说英国驻军日本是忽悠?很简单,真来了,也就是一艘漏水的航母,一个东方快递常规弹头就可以解决问题。另外,与阿根廷的马岛之争,自己国内的独立问题,要不了几年,英国就会成为一个地区小国,所谓驻军日本,纯粹的打肿脸充胖子,自不量力,增加笑料而已。

其二,为何说韩国是有病呻吟?也简单,韩国嘚瑟多了,半岛统一的时刻就要来了,而且这一次有实力统一半岛的朝鲜,是具有核打击能力的国家。美国绝对不敢造次。更何况,上个世纪朝鲜三次直接歼灭美军侦察机,捕获侦察船,美国都不敢开战,难道要等到朝鲜有了核武器,美国就敢动手了。作为连军队指挥权都没有的韩国,更是美国的一条狗而已。

其三,为何说对日本要高度警惕。我一直建议,中国不首次使用核武器,应该有三个例外。一是对日本,军国主义的这笔账该算。二是对生化武器,中俄等国可以宣布对生化武器的核威慑全覆盖。三是对足以导致中国核打击中断的网络攻击。

我们要看到,日本在美国的怂恿下,正在走出向不归路,军国主义阴魂不散。这次日本自卫队将在西南诸岛新建130座弹药库,是自冷战结束以来,自卫队启动的最大规模的弹药库修建,其中陆自有90座,海自分到40座。同时,日本还将和美军讨论共用这些设施的可能性。

但实事求是地讲 这些都是遭受导弹打击的靶子。日本政客依然用二战军国主义的陈旧思维,准备介入台海的战争。这也注定了其必然失败。

四、面对美国及其帮凶的混合战,中俄“肩并肩、背靠背”需更加有效

前面说了,战争惯犯拜登打的是一场混合战。俄罗斯外长也指出了这一点,俄罗斯外长给出了具体的描述:美西方正在对俄发动混合战争。

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据塔斯社12月27日报道,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美西方国家不断向乌克兰输送武器,已成为俄乌冲突的参与方。 拉夫罗夫表示,欧盟跟随美国和北约的步伐对俄方加码制裁,实际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正在对俄罗斯发动混合战争。

从拉夫罗夫的描述看,这场混合战争,至少包括以下行动。其一,制定旨在全面遏制俄罗斯的政策,这其中包括对俄罗斯外汇资产的直接掠夺,目前有超过3000亿美元的俄罗斯资产被美西方扣留;其二,不断向乌克兰输送武器,自2月以来,乌方获得了超过400亿美元的西方武器,这相当于许多欧洲国家的国防预算;其三,派遣雇佣兵和军事教官参与乌方作战,俄罗斯已经宣布歼灭一半以上的雇佣兵,美西方军事教官大都采取在第三国实施的办法,以保护自己的安全;其四,实时地向乌方提供卫星和其他侦察情报。这一点在特别军事行动初期,对俄罗斯将军的斩首战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之后,在乌克兰反攻中,对灵活机动运兵也有很大的作用。

俄罗斯应对美国和北约混合战争,为世界反霸力量树立了典范:高纬度的道义战,去纳粹化、去生化武器化、去核武化、去霸权化、去武装化;等维度的经济战,“卢布结算零”一招制敌,油气和粮食两招要命;低纬度的火力战,俄军以一己之力,挡住了美国和北约的全面支持,主动权依然掌握在俄罗斯手中。

很显然,中国不能坐等美国队中俄各个击破。让中俄“肩并肩、背靠背”需更加有效,是新的一年重要的使命。

道义战方面,“要统一、反霸权、促发展”,这是我们道义战的制高点。要统一,离不开俄罗斯策应,有必要时面对狂言介入台海的日本直接掐头去尾;反霸权,本来就是中俄“肩并肩、背靠背”,世界乱不了、霸权赢不了的庄严承诺;促发展,中俄经济具有极强的互补性,相互可以成为强劲的增长动力,中俄不能失去这个前所未有的大合作历史机遇。

经济战方面,中国有两大优势,一个是14亿多中国人民构成的世界最大市场;另一个是工业品类最为齐全的制造体系。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最突出优势是处于全球产业链中游,高铁 核电、汽车等一大批产业和装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从工业体系来讲,中国是全世界工业门类最为齐全的国家,独一无二,全球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同中国媲美。

也就是说,世界上美国等这些发达国家,就是依靠中国廉价的日常用品,才保持了站着不倒下。很简单一点,如果中美全部停止贸易,所谓的芯片需求其实是一个伪命题;但如果美国没有了中国的日用品,那将是灾难性的,而且加班印出的美钞也无处使用;

与此同时,中国力量、中国制造无处不在。两中国台湾导弹定位仪,也辗转送到山东维修。中国拥有全球41个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具备了世界上最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可以说,中国小到一颗螺丝钉,大到航天火箭,中国的制造业包含了所有工业种类,是全球唯一一个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这种力量,美国敢于完全切断吗?不敢!但中国不怕美国断供,只要我们依托俄罗斯,保证能源的持续供给!

下一步,为了更加有效地实现中俄“肩并肩、背靠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俄罗斯亟待开辟“抗美援叙”新战场,也可以发挥中国火力战优势。

开辟叙利亚战场,对俄罗斯道义战、经济战、火力战三个维度都有利。在道义战方面,美国违法进入叙利亚,以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和“保护油田”为名,在叙利亚南部和东北部驻有军队。叙利亚政府指责美国驻军侵犯叙利亚主权、非法占领叙领土,且频繁盗采叙石油、抢夺小麦等粮食。俄罗斯支持叙利亚反美,站在道义的制高点。在经济战方面,阻断美军偷油,有利于油价处于高位。在火力战层面,则可以直接打击美军,实在是个好棒的办法。

对中国来说,也应该支持叙利亚人民的反侵略正义战争,尤其是面的美国对台军售,挑起中国内战的行为,中国给俄罗斯、朝鲜、伊朗、叙利亚等主权国家出售武器,支持他们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条件,人类美好的前景,必然通过斗争得来,,绝对不可能与虎谋皮,和美国谈判妥协得到。

一句话总结:世界反霸权力量必须团结起来,避免被各个击破,中国也毫不例外,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美智库发布台海冲突兵棋推演报告

王胜辉 韩雨2023-01-13云阿云智库•2023东亚局势

CSIS认为,对美军而言,中国台湾地区的冲突是一个逐渐逼近的必然场景,因此对中国台湾地区的冲突场景进行分析并达成共识是非常重要的。仅当美国援助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将中国台湾的自主防卫作战结果由失败扭转为胜利时,美国才应对政策进行相应调整,以期通过威慑的方式增加中国大陆放弃对中国台湾地区行动的可能性。本文对CSIS在最近项目中所涉及的兵棋推演内容进行简要介绍。

一、推演场景

2023年1月,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发布了题为《下一场战争的第一次战役》的报告,针对中国大陆对中国台湾地区发起两栖军事行动这一场景进行了24次推演。CSIS在本次推演中,首先使用桌面手工兵棋推导出战役层面的关键问题和资源约束,再以此为输入条件,使用计算机推演对典型场景切片进行战术和交战级的仿真推演验证,遵循了复杂系统理论中分层研究的基本原则,与海鹰推演团队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基本一致。

根据访谈和文献研究,本项目假设了一个“基本场景”,其中的关键假设均采用了最可能的值(但并不代表这些值就是可信的,只是相比其它值更有可能)。项目组对基本场景进行了三次推演后,又通过各种各样的偏移情况研究了不同假设的影响。项目组共开展24次推演,描绘了冲突的概况,并勾勒出美国所面临的主要威胁的画面。在本项目的推演中,CSIS使用的规则包括相关历史数据、作战研究和武器性能,从而确保本次推演结果的客观性。

二、推演结果

在最有可能的“基本场景”中,中国大陆的对中国台湾地区的行动很快就以失败告终。尽管中国大陆发动了大规模轰炸,但中国台湾地面部队不断涌向滩头阵地,这时中国大陆部队正在滩头阵地上艰难地接收补给及向中国台湾岛内进军。与此同时,美国潜艇、轰炸机和战斗机/攻击机迅速削弱中国大陆两栖舰队的战斗力,而美军在作战时大多得到了日本自卫队的支援。中国大陆对日本基地和美国水面舰艇的打击并不能改变中国台湾地区继续保持“独立自主”的结果。

这里的主要假设是:中国大陆发起军事行动时,中国台湾地区必定反抗,而非屈服。如果中国台湾地区在美军发挥作用前投降,那么其他一切行动都是徒劳。

这种防御代价高昂。美国和日本损失数十艘舰艇、数百架飞机及数千名士兵。不仅如此,这些损失还会削弱美国的国际地位,影响将持续数年之久。中国台湾军队虽然并未溃不成军,但元气大伤,在断电、断供的中国台湾岛上苦苦安内维稳,支撑当地千疮百孔的经济发展。中国大陆也遭受了重创。中国大陆海军一片混乱,两栖部队主力被打得七零八落,数万名士兵沦为战俘。

三、推演分析

(一)击败中国大陆对中国台湾地区行动的必要条件

对24次推演的分析结果表明,要想击败中国的对中国台湾地区的作战,需要具备四个必要条件。

1、中国台湾地区军队必须守住防线

建议:加强中国台湾地区地面部队。总会有一部分中国大陆军队在岛上登陆,因此中国台湾地区地面部队必须有能力在任何滩头阵地牵制中国大陆军队,随后在中国大陆后勤支援力量减弱时发动有力反击。不过,中国台湾地区地面部队存在严重弱点。因此,中国台湾地区必须充实其队伍,并开展严格的联合兵种训练。地面部队必须成为中国台湾地区防御活动的中坚力量。

2、美国无法在中国台湾地区采用“乌克兰模式”

建议:和平时期,美国必须与中国台湾地区共同努力,为中国台湾地区提供所需的武器。战争时期,如果美国决定保卫中国台湾地区,那么美军必须迅速参与直接战斗。乌克兰战争中,美国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并未派遣部队直接参与战斗,但向乌克兰运送了大批装备和补给。俄罗斯无法阻断这一陆上物资流。然而,美国无法在中国台湾地区复制“乌克兰模式”,中国大陆可以将中国台湾岛与外界隔绝数周,甚至数月。中国台湾地区必须运用所需的一切资源应战。此外,如果美国行动迟缓、敷衍了事,那么保卫中国台湾地区的任务将难上加难,美国伤亡将增加,中国大陆将乘机建立更坚固的滩头阵地,冲突升级的风险也将上升。

3、美国必须能够将美军设在日本的基地用于作战行动

建议:深化美国与日本的外交和军事关系。虽然其他盟国(澳大利亚和韩国等)在中美竞争中意义重大,在保卫中国台湾地区方面可能也会发挥一定作用,但日本才是关键所在。如果美国不能利用日本境内的美军基地,那么美国战斗机/攻击机将无法在战争中发挥有效作用。

4、美国必须能够从中国大陆防御地域外部,快速对中国大陆舰队发动大规模打击

建议:增加远程反舰巡航导弹的库存。面对中国大陆的对中国台湾地区的行动,派出具备防区外反舰弹药发射能力的轰炸机是美国以最小的损失击败中国大陆的最快方法。在采购方面,当务之急是采购这种导弹,以及对现有导弹进行升级,使其具备这种反舰能力。

(二)如何避免“皮洛士式胜利”

胜利并不意味着一切。美国可能赢得“皮洛士式胜利”,从长远来看遭受比“战败方”中国大陆更大的苦难。此外,对高昂代价的认识可能会削弱威慑效果:如果中国大陆认为美国不愿承担保卫中国台湾地区的高昂代价,那么中国大陆可能会冒险发起行动。因此,美国应制定相应政策和计划,降低在冲突中为获胜而付出的代价。这些措施包括:

1、政治活动和战略

阐明战争计划的假设。在假设战前向中国台湾地区和中立国部署力量的战争计划和政治现实之间,似乎存在着差距。

不要计划打击中国大陆。鉴于与核大国之间的冲突升级的严重风险,美国国家指挥机构或许不会予以批准。

认识到在面对重大伤亡时必须继续作战。在三周内,美国的伤亡人数将达到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20年战争中伤亡人数的一半。

推动中国台湾地区空军和海军部队向不对称发展。尽管中国台湾地区方面对采用“豪猪战略”夸夸其谈,但依旧将大部分国防预算用于中国大陆可以迅速摧毁的昂贵舰艇及飞机。

2、方针和态势

加强和扩大在日本和关岛的空军基地。分散和强化处理可以削弱导弹攻击对基地的效果。

修订美国空军条令并调整采购结构,以提高飞机在地面的生存能力。90%的飞机损失发生在地面。

不要计划飞越中国大陆。中国大陆的防空力量十分强大,在中国大陆选取作战目标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产生作战结果,因此优先开展中国台湾地区周围的空中任务。

认识到海军陆战队濒海团和陆军多域特遣部队的局限性,并限制其人数。这些部队的主要职责是对抗中国大陆,他们确实有一定价值,但其使用受到政治和作战难题的限制。

避免造成薄弱点的危机部署。为了提高危机期间的威慑力,军事条令要求进行前沿部署,但这些部署部队也会成为诱人的目标。

3、武器和平台

转向规模最小、生存能力更强的舰艇,并制定对受损舰艇和多起沉没事件的救援机制。水面舰艇完全不堪一击,在推演中,美国通常会损失2艘航母和10至20艘大型水面战舰。

优先考虑潜艇和其他水下平台。潜艇能够进入中国大陆的防御地域,对中国大陆舰队造成严重破坏,但舰艇数量不足。

继续开发和部署高超声速武器,但要认识到它们是特殊武器。这些武器成本高,库存有限,因此达不到应对中国大陆庞大海空平台所需的数量。

优先保障轰炸机群,而非战斗机群。鉴于轰炸机的射程、防区外导弹距离和高运载能力,它们给中国人民解放军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生产更多更便宜的战斗机,平衡隐身飞机的采办和非隐身飞机的生产。空军在冲突早期损会失大量飞机,除非空军规模足够大,可以承受这种损失,否则空军可能面临战斗机/攻击机损失殆尽,并在冲突中成为次要参与者的风险。

四、场景局限

CSIS指出,虽然项目组对中国大陆对中国台湾地区的行动进行了建模,但这并不意味着台海冲突不可避免或极有可能发生。中国大陆领导人可能会对中国台湾地区采取外交孤立、灰色地带压力或经济胁迫战略。即使中国大陆选择动用军事力量,也可能是将军队用于封锁而非公开作战。不过,台海冲突风险确实存在,并且具有十分强大的潜在破坏性,值得进行分析。

白宫国安会发言人:美国愿意帮助日本提高对“敌方领土”发射导弹的反击能力

熊超然2023-01-13云阿云智库•2023东亚局势

当地时间1月12日,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约翰·柯比(John Kirby)在接受《日经新闻》采访时称,美国愿意帮助日本获得和提高对“敌方领土”发射导弹的反击能力。

柯比当天在华盛顿对《日经新闻》表示:“如果日本要求帮助改善他们的任何能力,我们肯定会努力提供。”

近期,美日在军事层面勾连加深,日本还更新了《国家安全战略》文件。对此,柯比不仅称美方对这一战略文件“表示欣赏”,还声称美日同盟关系已进入“现代时代”(modern age),两国正寻找机会,“紧跟威胁和挑战的步伐”。

据报道,柯比是在美国总统拜登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即将于13日在白宫会晤前发表上述言论的。此次会晤,是岸田文雄自2021年10月就任日本首相以来首次访问华盛顿,也是日本政府上月批准新版《国家安全战略》后,美日两国领导人的首次会晤。

在日本的战略文件中,列出了一系列政策,比如将国防开支增加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以及获得打击敌方导弹发射场的反击能力。文件声称,日本“处于战后最严峻的安全环境中”,并强调日本面临来自中国和朝鲜的威胁。

柯比称,新修订的《国家安全战略》“为日本自卫队更多地参与地区安全提供了一个非常坚定的框架”。“我认为,拜登总统在会见岸田文雄首相时将非常明确地表示,他非常欣赏这一战略。”

他说,美国希望“通过双边甚至三边演习和倡议,寻找深化同盟和深化合作的机会”。报道称,日本正在考虑购买美国制造的“战斧”(Tomahawk)巡航导弹,以提高其反击能力,而这需要美国军方共享卫星和传感器的信息,以快速识别敌方导弹的发射地点。

柯比将美日同盟关系的这一变化形容为“进入现代时代”,并补充说,两国正在寻找机会,“以确保联盟能够跟上威胁和挑战的步伐”。

《日经新闻》称,在拜登政府的国防战略中,强调“综合威慑”的概念,即与盟国合作应对“全球秩序”的威胁。柯比说:“‘综合防御’不是口号。我们在‘印太地区’的伙伴和盟友拥有强大的军事防御能力,我们需要将这一切纳入一个更加协调的威慑框架。”

对于台湾问题,柯比也在采访中重申了美方立场,称华盛顿方面继续“反对任何单方面改变台海局势的行动”。“美国认为,没有理由让台湾问题的紧张局势演变成冲突。”柯比称,美国希望确保与中国的对话渠道(顺畅),以避免军事冲突的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美日近期进行“2+2”会谈和领导人会晤,英国《金融时报》1月8日曾分析称,此次会晤正值日本着手进行重大的安全政策转变,包括增加国防开支和部署针对中国的武器等。去年12月,日本已计划将未来5年的国防开支增至43万亿日元,增长了56%。

此前一段时间,美国、日本和菲律宾三国于去年底首次举行“日美菲陆军种高级别会议”,引人关注。美国海军陆战队驻日本最高将领近日受访时更是透露,美日的武装力量正迅速整合各自的指挥结构,并扩大联合作战规模。

当地时间1月10日,路透社还援引三名美国官员的消息报道称,美国将大幅增加部署在日本的反舰导弹数量,此举是意图遏制中国的更广泛努力的一部分。尽管驻日美军的总人数不会改变,但此次新的部署可能成为今年美国一系列亚洲军事行动中开端。

另据日本《读卖新闻》1月10日报道,美国正计划在2026年前重组驻冲绳海军陆战队,为离岛防卫而创设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海军陆战队濒海作战团”(MLR),以提高对中国军队的威慑力和应对能力。

对此消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月10日回应指出,中方注意到有关的报道,日美同盟开展双边军事合作,应确保不损害第三方利益,不损害地区和平稳定,希望相关国家尊重本地区国家的安全关切,多做增进地区国家间相互信任和地区和平稳定的事。

而针对美日在1月11日举行的外长防长“2+2”会谈后发布了联合声明,称中国为印太地区及其他地区最大的战略挑战,并在涉台、涉港、涉疆、涉海等问题上指责中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月13日则回应称,该联合声明充斥冷战零和思维和对中方的无理抹黑,中方对此坚决反对。中方敦促美日摒弃冷战思维,停止制造假想敌。不要做搅乱亚太稳定的“逆流祸水”。

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三远征军司令称正加强盟友合作,竟扬言是针对中国“设立战区”

熊超然2023-01-10云阿云智库•2023东亚局势

据英国《金融时报》当地时间1月8日报道,美国海军陆战队驻日本最高将领詹姆斯·比尔曼中将(James Bierman)近日透露,美国和日本的武装力量正迅速整合各自的指挥结构,并扩大联合作战规模。他声称,美国及其亚洲盟友“正为可能与中国发生的冲突(比如台海冲突)做准备”。

比尔曼声称,美国近期正与日本和菲律宾等方面加强合作,他甚至将这些针对中国的行动称之为“设战区”(setting the theatre),同时宣称美国海军陆战队正进行改革,以对抗解放军的“反介入及区域拒止作战战略”。

除了比尔曼所说的,《金融时报》也提到美日菲三国近期正加强防务合作。特别是日本,近期不但要同美国方面进行“2+2”会谈和领导人会晤,甚至有可能准备对安全政策作出重大调整,目标还是针对中国。

面对《金融时报》的采访,作为美国统管驻日海军陆战队的海军陆战队第三远征军(III MEF)司令,比尔曼用所谓“呈指数级增长”(seen exponential increases)的说法来形容美日两国的军事实力。他称,过去一年间,两国就“发生战争时必须保卫领土”这方面开展了行动。

比尔曼称,美国及其亚洲盟友正在效仿西方国家在支持乌克兰抵抗俄罗斯方面的做法,这包括为台海局势做准备。

“我们称之为‘设战区’(setting the theatre)。我们正在日本、菲律宾和其他地方‘设置战区’。”比尔曼这样形容美国连同其盟友近一段时期内的行动。

据介绍,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三远征军是唯一永久驻扎在美国境外的危机应对部队,同时也在解放军中远程导弹的射程范围内。该部队又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改革排头兵”,这项改革旨在将重心从打击中东地区“叛乱势力”转移至组建小型部队,专门在东亚和西太平洋展开“迅速秘密行动”,以对抗解放军的“反介入及区域拒止作战战略”。

比尔曼称,要实现这一战略,美国与盟友更加紧密地合作至关重要。因此,近期美国海军陆战队首次建立了“双边地面战术协调中心”,而非与盟国的指挥中心交换联络。同时,特定的日本军事单位也被指定为“替身部队”的一部分,这是美日深化军事合作的另一迹象。

比尔曼补充称,与过去美日军事单位合作的“循环式”模式不同,现在出现的负责作战计划的盟军单位,是一个“长期利益共同体”。他在采访中多次提及台海局势,声称不应该“惧怕解放军”,“美日能够做好充分准备”。

正如比尔曼所言,《金融时报》也在报道标题和正文中提到,除了日本,菲律宾也在加强与美国的防务合作。

据日本共同社、日本广播协会(NHK)去年12月12日报道,由日本陆上自卫队和美国太平洋陆军、菲律宾陆军之间开展防务合作的“日美菲陆军种高级别会议”,12月11日在横跨东京都和埼玉县的日本陆上自卫队朝霞驻地举行。

共同社报道称,这是三国首次举行此类会议。据分析,日美考虑到中国在东海和南海加强海洋活动,希望强化包括与菲律宾在内的合作关系。菲律宾陆军司令布劳纳当时对此则表示,“该会议并不针对特定国家”。

报道还称,美日两国外交及防务事务最高负责人将于1月11日举行“2+2”会谈,美国总统拜登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还将于当地时间1月13日在华盛顿会晤,讨论加强两国同盟的问题。《金融时报》分析称,此次会晤举行之际,日本正着手进行重大的安全政策转变,包括增加国防开支和部署针对中国的武器等。

另据日本《读卖新闻》1月10日报道,美国正计划在2026年前重组驻冲绳海军陆战队,为离岛防卫而创设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海军陆战队濒海作战团”(MLR),以提高对中国军队的威慑力和应对能力。

对此消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同日回应称,中方注意到有关的报道,日美同盟开展双边军事合作,应确保不损害第三方利益,不损害地区和平稳定,希望相关国家尊重本地区国家的安全关切,多做增进地区国家间相互信任和地区和平稳定的事。

美国计划在日本大幅增加部署反舰导弹数量

熊超然2023-01-11云阿云智库•2023东亚局势

当地时间1月10日,路透社援引三名美国官员的消息报道称,美国将大幅增加部署在日本的反舰导弹数量,此举是意图遏制中国的更广泛努力的一部分。尽管驻日美军的总人数不会改变,但此次新的部署可能成为今年美国一系列亚洲军事行动中开端。

与此同时,美日近期将进行“2+2”会谈和领导人会晤,英国《金融时报》8日分析称,此次会晤正值日本着手进行重大的安全政策转变,包括增加国防开支和部署针对中国的武器等。去年12月,日本已计划将未来5年的国防开支增至43万亿日元,增长了56%。

此前一段时间,美国、日本和菲律宾三国于去年底首次举行“日美菲陆军种高级别会议”,引人关注。美国海军陆战队驻日本最高将领近日受访时更是透露,美日的武装力量正迅速整合各自的指挥结构,并扩大联合作战规模。

据报道,经过近一年的谈判,美国和日本之间达成的这一涉及反舰导弹的协议,将于当地时间1月11日两国外交及防务事务最高负责人举行“2+2”会谈后宣布。当天,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国防部长奥斯汀将同日本外相和防相会晤。而在当地时间1月13日,美国总统拜登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还将在华盛顿会晤。

向路透社披露消息的美国官员称,这些反舰导弹将由一个2000人组成的海军陆战队重组团运抵日本,这一过程预计将于2025年完成。

这些官员还称,一个由大约300名士兵和13艘船只组成的美国陆军连,将在今年春季前进行部署,帮助运送美国和日本的军队人员和装备,以便能够快速分散兵力。

报道称,驻扎在日本的美国海军陆战队人员约有1.8万人,是美国境外军事人员最为集中的地方,其中大多数人主要集中于位于冲绳的基地,而这样大规模的驻扎也激起了当地民众的不满情绪。

在此之前,日本于去年12月公布了自二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项军事建设计划,日本未来5年的国防开支计划或达43万亿日元,增长了56%。

对此,路透社直言不讳地指出,日本这些做法的目标就是中国。虽然日本与中国台湾地区没有正式的“外交关系”,但却有着密切的“非官方关系”,双方都宣称对解放军不断增加的军事活动感到担忧。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美日两国在军事上加强勾连的动作已经越发明显和频繁。

据日本共同社、日本广播协会(NHK)去年12月12日报道,由日本陆上自卫队和美国太平洋陆军、菲律宾陆军之间开展防务合作的“日美菲陆军种高级别会议”,12月11日在横跨东京都和埼玉县的日本陆上自卫队朝霞驻地举行。

共同社报道称,这是三国首次举行此类会议。据分析,日美考虑到中国在东海和南海加强海洋活动,希望强化包括与菲律宾在内的合作关系。菲律宾陆军司令布劳纳当时对此则表示,“该会议并不针对特定国家”。

而据英国《金融时报》当地时间1月8日报道,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三远征军司令詹姆斯·比尔曼中将(James Bierman)近日透露,美日的武装力量正迅速整合各自的指挥结构,并扩大联合作战规模。他声称,美国及其亚洲盟友“正为可能与中国发生的冲突(比如台海冲突)做准备”。

比尔曼声称,美国近期正与日本和菲律宾等方面加强合作,他甚至将这些针对中国的行动称之为“设战区”(setting the theatre),同时宣称美国海军陆战队正进行改革,以对抗解放军的“反介入及区域拒止作战战略”。

另据日本《读卖新闻》1月10日报道,美国正计划在2026年前重组驻冲绳海军陆战队,为离岛防卫而创设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海军陆战队濒海作战团”(MLR),以提高对中国军队的威慑力和应对能力。

对此消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0日回应指出,中方注意到有关的报道,日美同盟开展双边军事合作,应确保不损害第三方利益,不损害地区和平稳定,希望相关国家尊重本地区国家的安全关切,多做增进地区国家间相互信任和地区和平稳定的事。

今天这场会面,对东亚意味着巨大危险!

原创 补壹刀 2023-01-13 云阿云智库•2023东亚局势专题

执笔/鲸鱼刀&李小飞刀

这些年来,日本每一任新首相上台之后,一般都要先去美国“拜码头”,这成为日本外交一个不成文的惯例。

2023年开年,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就开始了他的“拜码头”之行,只不过他这次兜了个大圈子,到访G7五国,把美国留到了最后一站。

北京时间13日上午,岸田到达美国,按计划他将与拜登会晤并发表联合宣言,宣言的大致内容之前已经通过日美“2+2”会议及媒体放风大致透露出来,讲白一点,就是怎么对付中国。

岸田此行不单单是合谋,而是争取美国承认日本战略上的调整。有日本学者露骨地说,过去日美同盟,美国是“矛”、日本是“盾”,现在,日本也将成为“矛”的一部分。

在日语当中,矛和枪是同一个词:“やり”。日本有“光荣”的やり使用史,比如二战后期疯狂的东条英机就曾叫嚣“一亿玉碎”,号召国民用竹枪对付美军。

“やり”对于日本来说,是自不量力、甘当炮灰又疯狂自毁的代名词。

如今日本又想当“矛”,它准备扎谁,又想讨个什么结果呢?

1

对岸田此行的目的,连西方媒体都不乏嘲讽。

岸田是外相出身,从外交领域上来的西方政客一般内政搞得一塌糊涂的时候,都会想办法从外交上下手提高自身形象,岸田也不例外。

目前岸田在国内支持率为33%、不支持率为45%,这还是俄乌冲突让岸田抓到机会向民众树立起“危机首相”形象的情况下,彭博社就揶揄岸田说,与拜登合影的机会可能有助于提高岸田的支持率。

日本是今年5月G7峰会的主席国,岸田夹带私货把会址安排到了他的家乡广岛,岸田也想通过这个地方向日本国民灌输日本“历史上经受了痛苦,现在也危机四伏”的观念,但这种操作无疑可能会尴尬到美国,自然要得到美国的许可和支持。

去年年末,日本内阁通过了安保三文件,包括将国防开支提升一倍,发展军事反击能力,计划购买能够打击中国等周边对手的导弹等等,标志着日本二战以来最大规模的军事改革。彭博社直言,日本的新战略在亚洲一些地区引起了愤怒,这些地区对日本20世纪的侵略记忆犹新。

要降低反对声音,岸田认为最有效的方式是找“义父”撑腰。日本驻华盛顿前大使藤崎一郎就露骨地说,“非常重要的是,我们要向世界表明,美国在这个问题上与我们站在一起,尤其是我们周围的国家,比如韩国、朝鲜或中国。”“他们中的一些人会认为,日本只是在自行其是。”

看这幅嘴脸,说藤崎是亚洲最不要面子的“带路党”亦不为过。

带着这些目的,岸田具体将与拜登谈什么呢?

日本放送协会(NHK)13日报道称,会谈期间,岸田文雄计划就日本从根本上强化防卫能力、修改《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安保三文件以及增加军费等动向对美国进行说明,确认强化日美同盟关系,这被视为岸田此访的重要任务。

考虑到中国所谓日益增长的“霸权主义行动”,日美两国有意确认在安保战略方面保持“步调一致”,向国内外显示日美同盟强化的威慑力和应对能力。NHK称,日美首脑会谈将确认七国集团(G7)的“团结”,以确保今年5月广岛G7峰会取得成功。

华尔街日报则透露,日本正在就购买“战斧”与美国谈判。但仅购买战斧还不够,还需要具备锁定地面和海上目标的能力,当前日本缺乏这个系统,岸田在这次会谈中有可能寻求美国的帮助。

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的日方人士表示,美国也希望日本朝拥有反击能力方向发展,但“魔鬼永远在细节里面——高层说可以转让,下层官员舍不得转让,那就没办法”。所以本次日美首脑会晤将起到规划的作用,今后下级部门再进一步贯彻实施,日本才可以拥有整套设备和实际应用技能。

另据《日经新闻》报道,日本国防部计划在琉球群岛增建约130座弹药库,以应对台海危机。

此外,日本考虑与美国商讨,让自卫队共用驻日美军基地。

“战后的日美关系从未如此牢固,拜登热烈欢迎岸田文雄到访。”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日本问题专家、曾任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东亚部长的克里斯多夫•约翰斯通在接受NHK采访时直言,“此次日美首脑会谈将在很大程度上牵制中国”。

约翰斯通称,日本获得拜登政府的“高度评价”。日本决定加大对自身防卫能力的投资、强化日美同盟,特别是在保有“反击能力”和强化网络能力、以及在宇宙、无人化系统等新领域的投资尤其重要。

约翰斯通特别提及日本声称保有“反击能力”,他说,几年前华盛顿还有部分人士对此表示“不高兴”,但这种情况已经发生改变,现在华盛顿对此变得“欢迎”。

约翰斯通给出两个理由:

第一,美国很大程度上加深了对日本的信任;

第二,随着中国的“活跃”,日本被华盛顿视为可以在维护东亚安全与稳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日美同盟关系将发生质的变化。”约翰斯通称,为了让日本强化“反击能力”和网络等领域的能力,日美之间必须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协调与整合,其结果是日美同盟关系将发生质的变化。

日媒报道说,会谈还将讨论中国在台湾和钓鱼岛周边的军事活动,以及在朝核问题上加强美日韩三国合作。

据悉,会谈还将涉及强化日美两国在经济安全保障领域的合作,包括半导体、量子、生物等先进技术的开发。《朝日新闻》称,拜登政府希望讨论加强美日在与安保、军事领域关系密切的经济领域合作,这也是针对被美国定义为“最重要的战略竞争对手”的中国。不过,报道也说,在限制向中国出口半导体等重要问题上,很难显示出具体结果。

报道称,日美将加强在保护重要技术和物资的经济安保领域的合作,针对下一代半导体的对华限制特别值得关注。高性能半导体对于使用人工智能的先进军事武器至关重要。去年10月,拜登政府进一步强化了对半导体的出口限制,要求在半导体制造设备方面实力雄厚的日本和荷兰不得向中国出售高性能的半导体制造装置。

路透社援引一位美国政府高官报道称,会谈有可能讨论维持技术优势、妥善管理和保护技术的重要性。岸田文雄有可能理解美国采取限制措施的必要性,但是日本可以在多大程度上配合美国仍处于不确定的阶段。

目前,有美国的护照或者绿卡的人被禁止在中国工作,但日籍或其他国籍的顶尖技术人员依然可以,有日方人士认为“这会是很大的漏洞”,“弥补这一漏洞需要国际合作,如果日本和美国达成一致,会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还能令韩国等效仿”。

此外,日方人士透露,还有一个盘算是,日本想趁此要价,希望美国进一步开放市场或转让技术,以弥补制裁中国对产业链造成的损害。

为吸取疫情期间重要物资供给难的教训,日美还想要建立一个能够在紧急状况下发挥作用的供应网,活用包括日美在内已有14个国家加入的“印太经济框架(IPEF)”,预计双方将就加速讨论该话题达成一致。

2

美日同盟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岸田访美只是这种变化的一个表现。以往美国作为“矛”主要负责进攻,而日本作为“盾”主要负责后勤,现在日本开始向进攻转变,而推动这一转变是美国主动为之。

约翰斯通近日在“外交事务”上直言,美国要让日本更加强大,要让日本走出二战的“阴影”。

为此,约翰斯通列出了详细的计划表。

一,帮助日本突破“和平宪法”。约翰斯通称,美日同盟成立之初,日本基本上是美国投射力量的一个平台,是美国在该地区行动的一个集结地。这一安排源于日本和平宪法。在冷战初期,日本从未打算成为美国的重要军事伙伴。随着日美合作大大加深,该联盟的指挥结构仍停留在过去的时代,不足以支持日本政府现在所扮演的更为积极的角色。

因此,日本打算以美国作战司令部为模板,建立一个永久性的联合作战总部,统一指挥自卫队的行动,并形成一个与韩国联合部队司令部直接相连的单元。这将使日本能够与美韩国军队进行协调,以确保日本的军事行动与朝鲜半岛同步。

二,把日本拉入“五眼联盟”。约翰斯通称,美国应该制定一个明确的路线图,将日本提升到“五眼”伙伴的地位。该路线图应在物理、人员、通信和网络安全领域制定明确和可衡量的标准。如果日本能够达到这些标准,美国应该承诺分享有关印太地区“威胁”的信息。

三,把日本打造成兵工厂。约翰斯通称,日本的国防工业相对薄弱,缺乏竞争力,也没有专门的防务公司。一个更强大的日本将有助于美国及其盟友在弹药等关键防务项目上供应链多样化,美国应该承诺放松与日本分享技术的限制,积极鼓励国防工业合作。

约翰斯通称,其中重要一步,是将日本拉入美日印澳四国同盟。

3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刘江永告诉“补壹刀”,与过去日本首相上任后首选美国访问不同,岸田的这次访问有些“异样之处”,包含了日本的特殊需求。日本主动带节奏甚至可以说是“领跑”,希望美国能够予以力挺。

刘江永认为,由“盾”转为“矛”,就是日本战略调整的主要特点。所谓“矛”,就是打击能力。以往日本“专守防卫”,军事上依靠美国的“核保护伞”。现在做出调整之后,日本就要自己“上手”了,在一些领域比如说钓鱼岛,甚至可能它还会在美国之前“上手”。

辽宁大学美国与东亚研究院院长吕超对“补壹刀”表示,维护“二战”以来的国际秩序实际上就是防止日本军国主义复活,而日本从已故前首相安倍晋三时期开始就为了恢复所谓的“正常国家”,竭力扩大军备,但由于美国对日本一定程度上的“束缚”,使得日本得以奉行所谓的“专守防卫”原则。但现在看来,美国为了推行其亚太战略的需要,也是为了抵制中国,迫切需要利用日本作为“急先锋”,所以对日本所谓防止军国主义复活的“束缚”逐渐松绑,导致美日针对中国的军事勾连愈发明目张胆。

刘江永认为,日本的安全政策实质早已不是“专守防卫”,即便在新版国安战略报告中的几项基本原则中依然写上了“专守防卫”,但这就是挂羊头卖狗肉。新版国安报告中称寻求拥有对敌国导弹基地和指挥中枢的打击能力,说白了就是当敌国要打击日本,或日本认为有被打的迹象,通过各种侦查手段发现要打到日本或者说从日本上空略过的话,日方就可以发射远程的巡航导弹,打击敌国的首都和指挥中心。通常情况下,在国际上构成威胁的一个是“能力”,一个是“意图”,日本现在想要的就是拥有“能力”,而“意图”是主观的。日本在安全战略上的重大转变,其实是板上钉钉的了。

而美国对此持大力支持态度,因为这符合美国在未来“关键十年”要把中国按倒的战略意图。在美国看来,俄罗斯是欧洲方向的主要威胁,但是中国才是真正的战略竞争对手。在印太方向上遏制中国,美国的一个主要抓手就是日美同盟,在这方面它是需要依靠日本的。此外,美国也试图将韩国、澳大利亚等盟国动员起来,在印太地区形成一个对中国包围的网络。日本跟美国可谓是一拍即合。但是必须要强调的是,这次并非日本被迫、日本追随美国,而是它主动利用日美同盟,主动求美国。

台湾海峡、钓鱼岛对美国来说距离遥远,但对日本来说却很近,刘江永认为,这也是为什么日方多次说“台海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原因之一。日本现在已经发挥着十分负面的作用,主动去带节奏,而不只是美国的追随者。刘江永认为,说日本想在中美之间保持平衡的那一套早就过时了,现在的日本哪有那么可爱?

日本现在跟邻国都快“掰”了,相当于自断了这方面的活路,所以它只能去求美国。日本开始强调“同志国”的概念,在新版国家安全战略文件中整整提了68次,这是以往没有过的。什么是“同志国”?就是指在意识形态、价值观等领域有共同志向的国家。未来除了已有的同盟国美国以外,日本不排除将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都变成同盟国。在印太方向上,它肯定也希望印度等国如果能帮助日本介入台海最好,倘若不行最起码也要在人权、核裁军、外交问题上跟日本、美国等国一起谴责中国。这个动向对整个地区都是很危险的。

吕超认为,日美首脑会晤是岸田文雄此次出访的重中之重,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加强日美勾结、联手抗衡中国。同时,为下一步在广岛举行的G7峰会上将目标更加集中于中国做好铺垫。他提醒说,对于日美的最新动向,特别是在台海问题上是否挑衅中国底线,中方必须保持高度关注和警惕。

冲绳国际大学冲绳经济环境研究所特别研究员泉川友树对“补壹刀”表示,冲绳民众渴望和平,不愿生活在日益紧张的军事氛围之中。而美日同盟欲在冲绳采取的种种行动完全无视冲绳民众的诉求,让冲绳的处境愈发艰难,必将引起市民团体的强烈反对。

泉川友树说,日美安保条约不应该针对某个特定的第三者。而且,美军和日本政府的做法太过分了。有理由认为,今后冲绳呼吁和中国友好交往的声量应该会增大,因为民众渴望通过和中国友好相处和平解决问题。

日本英国狼狈为奸,“两大世仇”都嫌十年太晚?

原创 戎评说策2023-01-14 云阿云智库•2023东亚局势

最近两天,绝大多数人的关注目标还在“日韩针对我国入境制定歧视政策,我国爆锤反击”的外交博弈上。

实际上,最近几天日本动作频频,掩盖在外交上“恶心我们”这样的软钉子背后的,是军事领域的庞大野心。

英国时间1月11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到访英国伦敦,在与英国首相苏纳克会谈后,双方签订了《互惠准入协议》。

英国政府在声明中称,这是英国和日本一个多世纪以来签署的最重要协议!

这个名称普通的协议怎么这么狠?

因为这是英国日本的“军事同盟协议”,双方同意彼此在对方的“领空领海领土驻军”。

一、日本英国“狼狈为奸,蓄谋已久”

日本和英国今天签署“允许双方相互驻军”的军事同盟协议,并不是一天形成的。

日本和英国之间,美国是最重要的幕后主子。

在美国牵线之下,英国有向印台地区扩张影响力的野心;日本也想借助英国,扩大在欧洲与北约的军事影响力。

更重要的是,日本深切的认识到,我国高速发展的动能是美国主子不可比的,只靠美国主子,根本不可能在亚太地区永久压制我国,因此日本想把英国,澳大利亚,印度,甚至整个北约,全部都拉到我国周边来。

过去几年,日本与英国之间先是签署了《情报保护协定》,双方政府承诺可以交换机密信息。

然后,日本与英国又签署《物资劳务相互提供协定》,双方承诺彼此在执行军事任务中,双方的后勤补给以及军事装备可以相互提供。

两国早就有了情报共享,后勤补给与武器装备共享的协议,这次“同意彼此驻军”,是将合作升级为全面共享。

英国距离东亚不远万里,有什么国家需要英国到日本驻军去应对?

日本的“自卫队”虚有其名,早就实际上突破了军事限制,一个在进行航空母舰改装,先进战机同样领先世界的日本,在东亚有什么国家需要它向英国佬借兵壮胆?

答案当然只有一个,必须清醒,无可逃避,直面挑战的那一个!

二、百年前的“英日同盟”改变世界格局

英国为什么将这次“英日相互驻军”的协议称为百年来最重要协议?

因为一百多年前的日本英国签署“英日同盟”协议,深刻的改变了远东甚至世界的格局。

1902年,曾经在大航海时代掌控世界最多殖民地的英国开始“日薄西山”,但是为了维系在远东的政治经济影响力,英国改变“孤立政策”,同意与其他国家结成军事同盟。

英国第一个选择结盟的国家,就是远隔万里,跨越了欧亚大陆的日本。

日本当时完成了工业化,甲午海战也战胜了“庞大的清帝国”,成为远东地区的区域强国。

与英国结盟后,日本帝国主义更加膨胀,两国结盟的“利益核心”,就是彼此照顾对方在“中华大地上的权力和利益”。

日本野心膨胀后,在1904年发起了对远东老牌帝国“沙皇俄国”的挑战。

在日俄战争期间,战场虽然在远离英国的清朝土地上展开,但是“英日同盟”协议依旧发挥了作用。

当时沙皇俄国最强的海军是波罗的海舰队,日俄开战时,北极航线封冻,波罗的海舰队只能穿行印度洋,然后绕过南海,来与日本海军决战。

波罗的海舰队本来就绕远路吃亏,英国还根据《英日同盟》条约,拒绝沙俄舰队通过苏伊士运河。

于是波罗的海舰队必须再多绕行整个非洲大陆。

英国不仅“挟制运河帮日本”,还命令“沿途所有殖民地不允许向沙俄舰队提供粮食与物资补给”。

当时大英帝国的全球霸权虽然走下坡路,可是全球殖民地依旧遍布印度洋与太平洋沿线。

最终,沙俄的波罗的海舰队,绕行了八个多月,沿途也未能获得补给与修养,来到日本周边与日本以逸待劳的海军作战。

最终日本海军彻底击溃波罗的海舰队,标志着日本成为“全新的远东陆海强国”。

因此可以说,一百多年前的“日本英国结盟”,助长了日本几年后开战的野心。

日俄战争日本的获胜,对传统的“欧洲帝国主义老牌帝国”造成冲击,也是加剧后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形成”的重要原因。

日本与英国因为“利益”的媾和,最终也因为野心的进一步膨胀而撕裂。

巧合的是,日本和英国在第一次世界战后,刚好一百年前的1923年,撕毁了“英日同盟”协议。

因为此时日本“独霸中国利益”的野心,已经容不下英国分享利益了。

三、两大世仇挑衅,除了“一勺烩”别无选择

英国和日本,是过去两百年来,给中华民族带来最深苦难的“两大世仇”。

1840年,大英帝国的入侵,将中华大地带入“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同一时间的鸦片输入,荼毒百年,让我们被称为“东亚病夫”。

日本更是从甲午战争时期开始占领台湾岛,1931年开始的14年全面侵华战争,给我国民众造成最沉重的死伤,包括南京大屠杀在内的“残忍暴行”是中华民族一代代铭记于心的“血债”。

英国通过两次鸦片战争,占据了我国的香港,殖民统治将近百年。

日本先占台湾岛,又占东北,最终在我国台湾省的殖民统治也将近半个世纪。

最颠覆“公理正义”,将“西方共同价值观”撕得体无完肤的是,日本与英国结盟的理由。

这次日本首相访问英国,两国对我国的“图谋”都懒得遮掩。

英国媒体甚至放肆的“对华划出红线”,对香港事务不会放手。

岸田文雄则在访问英国和美国期间,都反复强调“不允许中国改变台海现状”。

也就是说,日本和英国的军事结盟基础,就是对百年前“各自殖民地”的掌控贼心不死。

台湾与香港,分别是日本与英国签下中华民族的“血债”,如今它们居然以此结盟,彼此支持对方的“干预立场”。

这简直就是我们想“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但是“世仇”自己觉得十年太晚,要早点“吃席送人头”!

四、戎评怎么看?

从不光彩的历史,就能看出日本寻求域外国家军事联盟的时候,就是对外扩张的军事业心无法压抑之时,几年之内,必然挑衅生战。

在台海,美国搭台,让日本出战的阴谋在逐渐变为阳谋,因此我们要做好台海统一战变成对日复仇战的准备。

至于“大阴帝国”?既然上赶着送人头,我们除了支持北爱尔兰,威尔士,苏格兰的民主自由,让他们独立建国,也没啥礼物好送了!

美日首脑会晤的“中国共识”,记住这个日子

老计看天下2023-01-16 云阿云智库•2023东亚局势

美日首脑会晤的“中国共识”,记住这个日子,2023年1月13日,这一天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它很可能与1941年8月14日那一天一样重要,而拜登和岸田心里大概也希望产生这个类比,上一次是罗斯福与丘吉尔在军舰上的会面,随后发表了《大西洋宪章》,阐明了美英两国主导跨大西洋关系和对未来欧洲秩序的展望。正是在这一点上,这次美日两国首脑会晤具备了同样的性质,美日主张将由两国同盟为基础主导这个最起码包括西太平洋地区的国际秩序,并提出了他们对该区域未来前景的展望,而这些都将与对中国的遏制为主要手段,具体而言包括三个方面:一、台湾不能被统一,无论是武力统一或是和平统一,这基本上等于扯掉了过去似乎还支持两岸和平统一的面纱;二、绝不允许中国在高科技领域获得主导权,美国将坚决将已经发动的对华科技战打下去,并讲动员其盟友参加,而日本已经表态支持美国的行动;三、绝不接受一个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强大的中国,中国必须回到过去的所谓“韬光养晦”状态,近年来对外发展的战略如一带一路等必须停止,人民币对美元国际地位的挑战必须受到强烈回击。以上三条是美国近年来越来越清楚表达的对华遏制战略,这次美日首脑会晤表明日本已经完全加入这一战略,并充当了美国在对抗中国的前线,这也意味着过去中日之间的脆弱关系可能已经遭到了不可修复的破坏。

美韩联合军演新动向评析

岑正祺2023-01-15 云阿云智库•2023东亚局势

自2022年5月韩国尹锡悦政府上台后,美韩军事安全合作显著加强,美韩联合军演以高强度、大规模、多兵种的形式“强势回归”,呈现出诸多新动向、新特点。美韩同盟通过提升联合军演的深度、广度和频次,试图增强塑造地区安全秩序的能力,对朝鲜半岛局势和印太地区总体战略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在此背景下,总结分析美韩联合军演的新动向及其特点和影响,有助于更好地厘清现实,研究形势,洞察未来。

1.美韩联合军演的新动向

自韩国尹锡悦政府上台以来,美韩大力强化联合军演,恢复了联合地对地导弹射击演习,凸显对朝鲜精准打击的能力。2022年5月,美韩时隔4年零10个月再次实施联合地对地导弹射击,向朝鲜半岛东部海域发射1枚“玄武-2”和1枚陆军战术弹道导弹(ATACMS),以彰显美韩联军防止挑衅重演的快速打击能力。6月5日,驻韩美军和韩军再次开展实弹射击联合演习,共发射8枚陆军战术弹道导弹。该型导弹速度为3马赫,射程可达300多公里,能同时携带900多枚小弹头,可将三至四个足球场大小的地区夷为平地。此前一天,朝鲜向东部海域发射短程弹道导弹,而美韩此次射导演习选择在凌晨进行,便是凸显常态精准打击朝鲜的态势,展现美韩同盟迅速应对危机的能力。

在美韩联合军演中,美国动用战略武器的频次不断提高,多次出动航空母舰、战略轰炸机等战略资产,甚至将F-35A再次部署至朝鲜半岛,以彰显美韩同盟牢不可破的联合防卫态势。2022年6月,美韩时隔4年零7个月再次联合实施航母战斗群演习,美国方面动用10万吨级的罗纳德·里根号核动力航母、9800吨级的安提耶坦号巡洋舰(CG-54)、6900吨级的本福尔德号宙斯盾驱逐舰(DDG-65)以及大号角号补给舰等舰船参加军演,韩国方面则派出1.45万吨级的马罗岛号两栖攻击舰(LPH)、7600吨级的世宗大王号宙斯盾驱逐舰(DDG)、4400吨级的文武大王号驱逐舰(DDH-Ⅱ)等舰船参演。美韩双方联合进行了防空、反潜、补给、拦截等多种训练,进一步巩固严厉应对朝鲜任何挑衅的立场,共同检查美韩联合防卫能力。7月5日,美国空军六架第五代隐形战机F-35A时隔4年零7个月再次部署至朝鲜半岛。同月11日起,美韩两军首次实施出动各自F-35A隐形战机的联合空中演习。此次演习是韩国引进F-35A战机以来两国同型战机首次共同参演,韩国空军所属F-35A、F-15K、KF-16、FA-50战机及美国空军所属F-35A、F-16战机等编队执行了攻防兼备的空中作战任务,进一步加强第五代战机之间、第五代和第四代战机之间的联合运用能力,提升双方F-35A战机的互操作性。8月份,美韩两国空军联合实施代号为“双鹰”(Buddy Wing)的空中演练。美军F-16战斗机和40余名兵力前往韩国第20战斗飞行团基地,与韩军KF-16战斗机一同实施演练。9月份,韩美海军实施联合军演,美军“里根”号核动力航母战斗群参演。双方在联演中实施了反特种作战演习、反潜战、防空战、战术机动演习等,加强应对朝鲜“挑衅”的联合作战执行能力,提高互操作性。

自2018年朝鲜半岛局势转圜以来,美韩大规模野外实兵演习便中止进行。然而,韩国进步阵营与保守阵营的政权更迭之后,韩国迅即恢复了大规模野外实兵演习。2022年8月22日至9月1日,美韩正式举行下半年大规模联合军演,演习名称使用符合美韩同盟追求的共同价值和实施联演目的的“乙支自由护盾”(UFS),延续了先前“乙支自由卫士”的联合军演。此次美韩联合军演将政府演习和军事演练合并,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实施转入战时体制并击退朝鲜攻击及防御首都圈的演习,为期5天。第二部分重点练习反攻和反击作战,以确保首都圈安全,为期4天。在此期间,美韩两军共同实施了各梯队、各军种联合参与的11项野外机动训练,全面验证作战能力,提高美韩同盟整体作战能力。美韩两军在8月16日至19日进行了为期四天的危机管理演习,相当于“乙支自由卫士”联合军演的预备演习。10月下旬,韩军实施“护国军演”户外机动演习,提升协同作战执行能力。驻韩美军参加部分演练,双方实施“韩美联合渡河演习”,共1000余名官兵参演,旨在提高与韩军的互操作性。

美韩联合军演除以双边形式展开外,还将演习规模拓展至多国联合军演,在大规模多边军演中提升联合作战的协同性。2022年6月底至8月初,由美国海军牵头的多边海上演习“环太平洋”军事演习在美国夏威夷海域举行,韩国海军的参演规模创下历届之最。除马罗岛号两栖攻击舰、世宗大王号宙斯盾驱逐舰和文武大王号驱逐舰三艘大型水面舰艇参演之外,韩国还派出孙元一级柴电潜艇申乭石号、1架P-3反潜巡逻机、2架山猫直升机、9辆韩式两栖装甲突击车(KAAV)以及海军陆战队1个登陆连队、4个海豹特战群、第59机动建设战队等1000多名官兵参加军演。这是韩国海军第17次参加“环太军演”,也是自1990年首次参演以来派出的最大规模兵力。6月,韩国国防部宣布,将派出20多名官兵首次参加定于10月由美国网络司令部主办的“网旗”(Cyber Flag)网络安全联演。8月8日至14日,美日韩三国海军同澳大利亚、加拿大海军在美国海军太平洋导弹靶场设施(PMRF)实施朝鲜弹道导弹探测、追踪联合演习“太平洋龙”(Pacific Dragon)。韩国方面派出曾参加环太平洋军演的世宗大王号宙斯盾驱逐舰。10月份,韩美日在韩国东部海域公海上联合实施反导演习,假设朝鲜发射弹道导弹的情况,通过共享拦截目标情报熟练掌握探测、追踪、拦截流程,巩固防卫态势。

2.美韩联合军演新动向的特点

2022年6月,美日韩三国防长会晤,就联合军事演习进行讨论,就对朝联合导弹预警演习、弹道导弹追踪监视演习等进行具体交流。美日韩强烈反对打破当前状态、加剧地区紧张局势的任何单方面行为。7月,美韩防长举行会谈,就提高对朝“延伸威慑”执行力进行广泛讨论,有关延伸威慑战略磋商的进程正由韩国外交部在美韩外长防长“2+2”会谈的框架内主导推进。8月,美韩举行了联合国防协商机制(KIDD)第21次会议,双方商定提前实施延伸威慑手段运用演习(TTX),并在美韩威慑战略委员会(DSC)会议机制下新设“导弹政策协商机制”(CMWG)。在8月份举行的美日韩“太平洋龙”演习中,美日韩三方重点增强对朝鲜弹道导弹的靶标探测能力,共享靶标信息,并重申为应对朝鲜挑衅,将推进三方安全合作,捍卫共同安全和繁荣,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在同月举行的美韩“乙支自由护盾”联合军演中,美韩两军重点演练跨部门危机管理能力及联合作战支援流程,全面提高应对朝鲜发起局部挑衅和全面战争的国家总体战执行能力。9月,韩美国防部时隔近5年重启“延伸威慑战略协商”机制会议,美国防部负责政策的副部长科林·卡尔表示,美国将坚定不移地兑现对韩提供延伸威慑的承诺,包括核武、传统战略武器、导弹防御系统等美军所有防御手段。

在“乙支自由护盾”联合军演中,美韩同时进行采用电脑模拟方式的指挥所演习(CPX)和按各梯队和职能检测实战水平的联合野外机动训练(FTX)。在模拟推演中,由韩国国防部牵头进行跨政府部门桌面推演,检查对朝鲜核武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WMD)挑衅的威慑及应对方案,包括从外交和军事角度应对朝鲜威胁,负责国民安全、应急医疗救援、与民沟通等工作的部门之间的合作等。在联合野外机动训练中,美韩双方进行了科学化战斗联演(旅级)、消除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联演(营级)、特殊战交换联演(小规模)等共13项演练。此外,美韩联合军演充分反映无人机攻击、网络战等乌克兰战争中出现的战争形态新变化,假设敌军攻击港口、机场、半导体工厂等主要产业设施和国家重点设施等情况,实施由民、官、军、警等共同参与的防护和恢复重建演练。

韩国尹锡悦政府上台后,积极与美协商评估移交作战指挥权所需的未来联军司令部“全面作战能力”,在美韩联合军演中进行充分检验评估。在美韩“乙支自由护盾”联合军演中,美韩联军司令保尔·拉卡梅拉和副司令安炳锡互换角色,由韩军安炳锡指挥演习,这是韩军大将首次负责指挥。韩籍副司令指挥联演接受未来联合司令部完全作战能力评估,是“附条件收回战时指挥权计划”的一个环节。根据美韩两国防长在2021年12月就美韩联合军演期间评估“全面作战能力”所达成的协议,对韩军四星大将指挥的未来联合司令部战区作战遂行能力进行的评估分为3个阶段,由浅入深依次评价初始作战能力(IOC)、完全作战能力(FOC)和全面执行任务能力(FMC)。

在《第53次美韩安保会议(SCM)共同声明》中,美韩双方强调“在朝鲜半岛进行美韩联合军演以强化同盟防卫态势的必要性”,并充分肯定“美韩联合司令部在遏止战争、防卫韩国方面发挥的核心作用”。拜登政府上台后,基于对朝鲜作战力量发展的研判,美国开始推进对新版“美韩对朝作战计划”的制定。目前,美韩现行的主要作战方案以先发制人的打击为主,强调在朝鲜发动攻击的同时立即对其核设施、导弹基地、作战指挥部等战略要点进行摧毁。由于近年来朝鲜在核武器小型化、远程导弹精准化、潜射导弹等方面取得了技术突破和试验成功,美国认为现行作战方案难以全面应对朝鲜威胁,因此拜登政府迫切要求更新对朝作战计划,调整驻韩美军和美韩联合防卫态势。按照程序,修改对朝作战计划之前需要先批准战略规划指南,然后再敲定战略计划指南,最后再根据指南制定作战计划,整个过程历时一至两年。在2021年12月举行的第53次美韩安保会议中,双方批准制定新版“战略规划指南(SPG)”。2022年3月,美韩又正式签署根据新版战略规划指南发展而成的战略计划指南,为新版对朝作战计划的制定奠定了基础。美韩联合军演的大规模举行,为制定新版“对朝作战计划”创造了条件,推动新作战方案的加速成型。

3.美韩联合军演新动向的影响

当前,美国拜登政府重在增强美韩同盟内部凝聚力,重塑所谓“共同民主价值”,构建多层次复合同盟体系,服务于大国战略竞争。在美韩同盟关系上,同盟的不对称性决定了“美主韩从”的基本战略框架,“借韩遏华”的战略目标驱动美国从多维度强化美韩同盟协调能力。与此同时,韩国对所谓“朝鲜威胁”的安全关切不断增大,在美国对韩提供核保护伞的基础上,韩国试图在“美主韩从”的大框架下寻求美国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从美国方面来看,拜登政府全面对华战略竞争的手段策略与特朗普时期有很大不同。拜登政府更多强调以强大的同盟体系塑造对美有利的战略环境,以大规模联合军演为抓手,在西太平洋打造强大的前沿军事存在。从韩国方面来看,来自朝鲜日益严峻的“安全威胁”是韩国政府的首要关切。近年来,朝鲜的弹道导弹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在潜射导弹、侦察卫星等新质领域不断增大科研攻关力度。韩国面临的“安全压力”与日俱增,对美国履行其对韩防卫承诺、增强“延伸威慑”的需求也愈发迫切。尹锡悦政府上台后,美韩宣布扩大朝鲜半岛及其周边地区的联演范围和规模,并积极推动重启“延伸威慑战略磋商”,便是韩国安全关切的具体实践。

在美韩联合声明中,美韩同盟关系是“地区及世界秩序关键轴心”。拜登政府以印太地区为首要战区,将主要战略资源向印太地区倾斜。美韩同盟的职能定位从“遏制朝鲜”向“维护地区秩序”转型,在2022年5月的美韩首脑会晤中,美韩同盟关系更是升级为“全面战略同盟”,是“印太地区和平、安全与繁荣的关键所在”。在印太地区安全秩序版图中,美韩同盟所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所发挥的作用也愈发广泛。拜登政府频繁派遣战略核力量进驻朝鲜半岛周边,大规模开展美韩联合军演,以“炫耀武力”的方式试图塑造地区安全秩序。在拜登政府印太战略框架下,美韩同盟将继续以塑造地区安全秩序为目标,以冷战思维强化美韩联合防卫态势,试图搅乱东北亚地区的安全秩序,与中国展开战略性、长期性竞争。

在美国全球同盟体系下,美韩联合军演的扩大、对同盟关系的长期强化,将进一步推动韩国与美其他盟友之间的战略互动,形成以美为主、相互交织的复合型同盟网络。这将严重影响印太地区本就脆弱的战略稳定,恶化中国周边地区的战略环境,损害中国的战略安全利益。美韩大规模联合军演的扩大,将促进美日韩三方安全合作的深化,推动韩日关系的改善。在拜登政府的拉拢主导下,美日韩三方军事安全合作走出特朗普时期的困境,不断拓展深化。美日韩首脑会谈、美日韩外长会谈、美日韩防长会谈、美日韩对朝政策代表会谈等多种磋商对话和机制推动三方战略沟通和协调。美日韩三方的军事合作,刺激朝鲜不断提高其回应烈度,引发朝鲜的一系列军事反应,通过试射短程弹道导弹、高超声速导弹等方式展示自卫力量。此举可能打破印太地区现有的力量平衡,影响印太地区战略稳定。

展望未来,美国为护持其日渐式微的全球霸权,将继续强化美韩同盟关系,继续与韩国实施大规模联合军演,意图“借韩遏华”,破坏中国周边的战略安全环境。在美国印太战略的指导下,美韩联合军演更加注重对朝鲜的延伸威慑,更加注重作战方式的更新,同时也有染指中国近海的企图。美韩联合军演作为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和地区安全稳定的一个“不稳定因素”,需要我们对其进行持续跟踪与研究。

近期“签证风波”, 只是东亚四大力量拉扯的后果之一

门洪华 2023-01-15 云阿云智库•2023东亚局势

导读:近日,韩、日与中国之间的出入境管理纠纷事件被广泛关注和讨论,中国与两国关系似乎因此而继续降温。但“签证风波”背后,更为根本的关系转变,是两国明显向美国示好、追随的态度,日本更是在提高军事预算之后,进一步借首相岸田文雄访美机会,推进了军备购买和美国驻日军事设施马毛岛的建设。这些动作给东亚地区的国家间关系和区域稳定增加了负面因素,让一度有望推向一体化的东亚区域出现明显裂痕,其中美、日两国对利益和国际秩序的考量是根本性的原因。本文清晰分析了美国、日本、中国、东盟四大力量在区域关系中的博弈,同时一定程度为中国指出了前进的方向。

东亚秩序在历史上曾有的模式,都是围绕一个国家运转,先是中国,二战后是日本。随着中国崛起和东盟建立,东亚逐渐转向了一种均势状态,对大国形成了战略约束,这是东亚区域进一步建立合作和区域秩序的前提条件。但是,美国为保世界主导地位,避免因退出东亚而衰落为地区性国家,在东亚积极组织“离岸平衡”,外来文化影响加上东亚地区自身从边缘到中心转向中的文化复兴和文化保护趋势,使得旧问题和新问题相互交错,更加复杂。日本因为与中国对比力量的下降而不安,进而表现出较强的对话竞争意图,全面覆盖经济、政治、安全等各领域,是新东亚机制建立的最大阻碍者。东盟一直是东亚合作和一体化的领导、推动者,但存在力量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加上中国自身的崛起和发展,四种力量对东亚合作目标的不一致约着东亚秩序的发展,使得各国之间虽然确实共同分享合作红利,但都主要关注功能性合作,对机制合作兴趣较低。

面对这种情况,中国需要明确东亚合作的基础是共同利益,处理好自身崛与区域关系,促进区域稳定和共同发展,完善东亚共同体的“中国叙述”,推进东亚地区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致力于以汇聚开放透明的东亚共同体建设。

四大力量博弈与东亚秩序

门洪华 云阿云智库•2023东亚局势

国家兴衰、全球化和地区一体化是当前推动世界变革的三大动力。国家兴衰亘古有之,是形成和塑造世界面貌的根本动力,而全球化和地区一体化相辅相成,推动了大国兴衰的步伐,改变了国家兴衰的形式。全球化的发展导致新的国家兴衰,推动着地区合作进程。全球化改变着世界体系的运作规则,国家既有参与全球化的渴望,又有着鞭长莫及的恐惧,各国深刻认识到,在全球化和地区一体化并行不悖的时代,自身繁荣只有在其所属地区的整体共同繁荣之中才能得到保障。基于此,地区合作向着一体化的方向转化,地区一体化愈发受到国家的重视,地区秩序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地区秩序是存在互动关系的相邻国家之间权力分配、利益分配、观念分配的结果,其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地区制度的创立与运行。可以说,21世纪的世界是由地区组成的世界,地区的重要性正在与日俱增,而地区秩序日渐成为国家战略关注的核心。

东亚正处于世界变动的漩涡,东亚秩序建构为诸大国战略博弈所促动,吸引着全球关注的目光,昭示着世界的未来走向。东亚有着辉煌的古代历史,而中国引领是彼时的荣光。16世纪以来,随着欧洲利益的全球拓展,其国际影响日益突出,19世纪堪称“欧洲世纪”,欧洲的重要性如此耀眼,以至于东亚失去了锋芒。20世纪是“美国世纪”,东亚以其被动或主导的开放而波澜不断。19世纪至20世纪,历经欧风美雨的涤荡,追随与超越成为东亚变革的主题。20世纪后半期,尤为中国建设性崛起和亚洲金融危机所触发,东亚一体化加速,东亚进入全面接触时代,东亚影响力的增强给予学者以充分的空间来研究和想象世界的未来。进入21世纪,各种内外力量汇聚,使得东亚的政治、经济、安全乃至文化版图都在经历着根本性变革,东亚秩序因之处于震荡之中。

中国崛起是引动东亚秩序变革的核心力量。随着中国崛起效应的持续发酵,世界诸大国围绕中国前景展开战略调整,尤其是美国战略东移和日本加速右转,使得东亚成为世界关注的重心,东亚秩序走向更是牵动着所涉各国的战略目光。

1.东亚的重要性

东亚既是一个地域概念,又是一个历史文化概念。传统上,我们是把东亚当做一个文化概念来看待的,如费正清(John Fairbank)所言,“东亚在文化上为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地区,即中国、朝鲜、日本、越南等。”有的学者则视之为儒教文化影响所及的地区,如北京大学教授梁志明所言,“狭义的东亚指中国及其岛屿(如台湾),以及日本列岛、朝鲜半岛、蒙古等;广义的东亚则不仅包括上述东北亚地区,还包括东南亚,即中南半岛和南洋群岛地区诸国。”从地域意义上,目前尚有各不相同的界定。按照西方人的传统理解,东亚一般而言包括东部西伯利亚、中国、蒙古、朝鲜半岛、日本和东南亚。大多数中国学者在讨论东亚问题时,往往把中日韩+东盟十国(“10+3”)等同于东亚。这种界定清晰明确,故而得到了其他国家许多学者的赞同。

美国学界一般把东亚视为东北亚与东南亚之和。例如,彼得·卡赞斯坦(Peter Katzenstein)认为,“东亚地区的定义包括了东南亚和东北亚,主要有东盟加上中国、北南朝鲜和日本,同时它不包括北美、澳大利亚、新西兰、南亚。对于建设亚洲和东亚地区主义的诸多倡议来说,它是相当稳定的一个定义。”日本学界则往往扩大东亚的地域所属,将某些南亚、大洋洲等国家纳入其中,如中村哲指出,“所谓东亚是指东北亚和东南亚组成的地区。东北亚是指中国、日本、韩国、北朝鲜及中国台湾地区,将来可能包括蒙古、俄罗斯远东部分。……东南亚与以印度为中心的南亚和东亚的中间地带设定为东南亚地区是十分有效的,东南亚将来还会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等部分。” 韩国学者白永瑞认为,“东亚不仅仅是一种地理上的固定实体,而是文化和历史的产物。广义的东亚包含着东北亚和东南亚,从这一地域在经济上相互依赖日益增强的现实看,也蕴含了在政治和安全保障等方面追求合作的趋势。”

综上所述,作为一个西方人提出的地域概念,东亚的文化历史范畴相对明确(即儒教文化影响所及之地区),而其地理范畴则一直处于变动之中,鉴于东亚地区的开放性,其地理范畴扩大是一个基本趋势,东亚峰会将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美国、俄罗斯纳入其中,就是一个明显例证。有鉴于此,我们当以开放包容的态度认识东亚,并从文化深度、战略高度把握其趋向。

东亚有着鲜明的独特性。整体而言,东亚处于从边缘到中心的发展进程之中,既面临着外来文化的持续渗透,又普遍存在着文化保护和文化复兴的问题,可以说传统问题尚未解决,新问题又层出不穷,因而既有合作的强烈愿望和战略空间,又存在着阻碍一体化与合作的各种障碍;具体而言,东亚各国体制各异,发展水平各异,“拥有从发达国家到最贫穷国家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各国一方面作为整体促进着经济增长,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保持着发展阶段的次序性同时落后国家不停地追赶着发达国家。而且,这个追赶过程发生在生产、贸易、投资、金融、援助等领域的国际性的结合之中。这种现象不论是在拉美、非洲还是中东都是看不到的。”东亚的独特性还体现在,东南亚作为一个异质性众多的次地区相对稳定和东北亚作为时代火药桶的地位凸显形成了鲜明对照。

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重视东亚。20世纪下半叶,东亚一波波经济崛起时时引动着世界的关注,推动着东亚世界经济政治地位的提升。以日本、四小龙、中国和东盟国家为代表,形成一股生气勃勃的潮流,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东亚奇迹”。东亚不但经济发展,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也发生了显著改变,它提供的新鲜经验和发展模式预示着东方现代文明发展的一种新方式。尤其是,中国崛起带动了东亚经济发展,推动了东亚的战略竞争,也促进了东亚地区的深入合作。东亚正在逐渐赢得更大的影响力和自主权。过去几十年,亚洲奇迹除了应该归功于东亚各经济体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政策外,东亚国家之间的积极合作也功不可没。促进东亚合作是所有东亚国家在全球化趋势下的必然反应,符合东亚所有国家的利益。与此同时,东亚经济崛起带动了其国际政治地位的提升,世界贸易集中在北美、欧洲和东亚三个地区内部和地区之间,东亚被视为与欧美三足鼎立的世界经济支柱。东亚向来是世界诸大国竞争重地,美国长期视之为确保世界大国地位的核心区域,甚至认为美国若退出东亚必将堕落为地区国家,为东亚的未来充满忧虑;日本长期把东亚视为确保战略利益和谋取世界大国地位的支撑,为此不惜落下反复无常之名;为维护自身利益和东亚一体化的核心地位,东盟奉行大国平衡战略,以“东盟+1”(“10+1”)为核心战术应对东亚变局;中国崛起牵动着世界关注的目光,而中国在东亚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周边国家的神经。以上四股力量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使得东亚巨变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发展进程。

2.东亚合作进程及其困境

东亚重要性的提升,是东亚合作进程的溢出效应之一。东亚地区合作进程历史久远,冷战结束以来呈现加速趋势,具体表现在经济合作的制度化框架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政治驱动开始与经济驱动并驾齐驱;从低度政治问题领域起步的政治对话和安全协调不仅确保了东亚总体的和平、稳定,而且开始在战略层面发挥主动效应,战略层面的政治考虑成为东亚一体化进程的重要推手。作为以上合作进程的溢出效应,东亚进入全面接触的时代,东亚共同体被接受为东亚秩序的愿景。如何建构一个可被广泛接受的、稳定而富有建设性的地区秩序已是摆在东亚诸国面前的重大战略议题。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尤其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东亚缺乏地区性的、正式的政府间合作协议,有亚太合作而无东亚合作,市场力量是东亚一体化的天然推手,东亚被视为自然贸易区(natural trade territory),而地区内诸经济体逐渐被视为天然贸易伙伴。亚洲金融危机及其深刻教训触发了东亚的全面经济合作;而中国经济崛起的战略效应也开始全面展现,并成为东亚一体化的首要推动力。以此为标志,东亚经济合作开始进入快车道,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乃至竞争态势。总体而言,东亚合作尚处于对话机制阶段,制度化程度有待提升。尤其是,尽管东亚已经进入自由贸易区的时代,各国的相关倡议均缺乏地区整体性的广度和深度。换言之,东亚已经实现了实质性的经济一体化,但相关制度性框架尚待完善和巩固。当然,东亚秩序的制度化建构总少不了外来设计的影响,亚太经合组织、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等都对东亚秩序的未来有着巨大的影响。

政治和经济相辅相成、相互影响,政治因素对经济合作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影响力。东亚各国促动经济一体化不仅要实现GDP增长等经济目标,还力图重新获得对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政治控制力,主动应对经济全球化对国家政策工具选择的制约。东亚政治对话和安全协调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尤其是,“10+3”机制开始从市场驱动向制度驱动演进,在中国的坚持下确保了东亚合作主渠道的地位;东盟十国建立了相对成熟的次地区秩序,中日韩三国初步建立了对话协商机制,开始推动自由贸易协定的进展;东亚峰会使得开放地区主义(open regionalism)成为东亚战略趋向。当然,源于东亚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大、各方利益不易协调的现实,东亚的政治对话、安全协调从低度政治领域起步,取得的成就也主要体现在非传统安全领域,昔日政治对抗的阴影并未消除,缺少战略互信,战略对抗的风险反而有所增加。虽冠以地区合作之名,各国仍免不了从国家角度思考、从双边角度作为(talk regional, but think national and act bilateral),这似乎是东亚合作困境的经典写照。

另一方面,东亚一体化在经济、政治、战略诸领域均遭遇了质量提升的难题,但这并没有妨碍东亚进入全面接触的时代。经济相互依赖的全面发展,加上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使得各国之间形成了某种程度上“共存共荣”的命运共同体。寻求合作与共同发展成为东亚的共享理念,也成为东亚合作制度建设的逻辑起点。东亚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并得到广泛认同确属顺应时代潮流之举。

东亚共同体到底是理想主义的讴歌还是现实主义的选择,各国有着不同的认识和考虑,但这并不妨碍东亚共同体作为一个有着明确而宏大目标的地区秩序愿景。地区秩序建构是超越现有的经济合作范畴同时又能容纳各种因素、建立战略框架的命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迄今,鉴于东亚的历史遗产和外来霸权主导地区事务的事实,东亚秩序并非常用的概念。东亚大国(尤其是中国、日本)惯常探讨国际秩序或全球秩序,避免使用易引起历史联想的地区秩序概念,东亚秩序之错综复杂也使得战略家望而却步。伴随着冷战的结束,地区主义浪潮席卷全球,不仅为地区经济一体化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也为地区政治对话和安全合作提供了新的动力。东亚被地区主义裹胁其中,东亚秩序处于剧烈变动乃至重构之中,地区秩序的探讨开始浮上台面。

东亚地区一体化以经济力量的自然驱动为开端,加上地区内外各种力量的折冲,明显体现出政治经济相分离的特征。然而,经济相互依赖的溢出效应、地区主义的推动力是不可阻遏的。经济相互依赖、既有的规范和制度起到了缓解地区内权力失衡的冲击,防止安全困境泛化的效用。与此同时,一系列双边同盟、安全对话、多边论坛、部长级会议、第二轨道接触及其他特定机制逐步建立起来,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尽管政治误解和安全不信任依旧阻碍着全面合作的展开,但绝大多数国家明确意识到,未来东亚秩序建构的中介不会是霸权战争,而是基于共同利益、以国际制度为主要方式的国际协调。

从本质上讲,秩序建构是一个共同利益汇聚和制度化的进程。当前,东亚合作以开放性、渐进性、协调性为基本特征,扩展到经济、政治、安全、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合作安全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共同利益的汇聚与制度化成为东亚秩序建构的一种可行战略路径。

3.战略力量博弈与东亚秩序演变

东亚共同体是一种愿景性的地区秩序设计,体现了东亚国家超越传统秩序模式的努力。传统的东亚秩序总是围绕一个中心国家而运转,地区国家关系伴随着中国、日本、美国等中心国家的交替变化而断被重新规定。冷战结束以来,随着东盟在地区一体化的领导地位得到中日韩等国家的认可,以及东盟积极实施“10+1”这一大国平衡术,东亚秩序建构有了可预期的目标。东亚各国积极应对全球化和地区化两大并行不悖的世界潮流,在拥抱全球化浪潮的同时全面融入地区一体化,开始将东亚共同体视为未来东亚秩序的愿景;东亚各国奉行开放地区主义,使得地区外大国尤其是美国继续在东亚秩序建构中扮演重要角色。这些因素构成东亚秩序建构的主要动力,其互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东亚秩序的未来路径。

东亚有三个传统的地区秩序,即中国主导的朝贡体系、美国寻求的门户开放体系和日本主导的大东亚共荣圈。在古代东亚,中国是地区秩序的主导建构者。周边邻国定期派遣朝贡使向中国皇帝称臣纳贡,成为天朝藩属;中国对接受“诰谕”的各国授予金银印章,发给勘合符,提供政治承认、优惠贸易、安全保证等公共物品。朝贡秩序所倡导的,是域外诸邦对中华帝国以小事大,慕德向化,梯山航海,克修职贡;中华帝国对各国则是抚驭万邦,一视同仁,导以礼义、变其夷习。无疑,这是儒家学说在处理中华帝国对外关系所能构建的理念原则和理想框架。这个框架所要达到的境界是:域外诸藩国,如群星参斗,葵花向阳一般,围绕着中华帝国运转、进步。在这一向心、垂直体系之下,庶几共享太平之福,维持一种中华模式的国际和平局面,或可称之为“中华治下的和平”(Pax Sinitica)。朝贡体系是中华中心主义的文化秩序和贸易交流体系,是华夏伦理性政治秩序的自然扩展,其背后隐含着一种超越民族、种族畛域的包容性的天下概念。当然,天朝的至高无上不仅体现在文化上,还体现在政治结构和贸易往来上,作为一种同心圆式的等级秩序,朝贡体系的不平等性是内在的。

19世纪中叶,朝贡体系因西方工业国家的殖民入侵而瓦解,美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日本则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追求大东亚共荣圈,这两种秩序均属不平等的殖民主义安排。门户开放体系是一种均势性的殖民秩序,地区外大国在秩序建构和维持上扮演主导角色,它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东亚秩序的可渗透性。自此,美国在东亚秩序中一直扮演着强权角色,从而使得开放地区主义成为东亚秩序建构的必然特征。

总体而言,中国的朝贡体系和日本的大东亚共荣圈均具有不平等性,前者以文化优势为主导,后者则以军事入侵和征服为路径。中国朝贡体系对东南亚诸国的历史遗产,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繁荣结合在一起,增强了东南亚对中国崛起的疑惧心理。当然,朝贡秩序在一定意义上是自然形成的,而日本的大东亚共荣圈则更具有主动追求的刻意,体现了日本的战略攻击性。这种历史遗产也使得日本慎言地区秩序,害怕因此引起其他东亚国家的恶感。鉴于此,中日两国均提出明确的全球秩序图景,却很少言及东亚秩序,尤其是日本更把东亚秩序倡议视为帝国主义禁忌。因而,两国均同意东盟在东亚秩序设计及实践中扮演领导角色。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东亚出现了三个部分性地区秩序安排,即美国主导的安全体系、日本主导的雁行经济秩序、东盟主导的次地区共同体秩序。美国领导的东亚安全体系具有霸权稳定的性质,依旧被某些成员国视为东亚稳定的柱石;日本领导的雁行秩序则体现了日本的经济强势和战略谋划能力。在一定意义上,雁行经济秩序和东盟次地区共同体秩序在新一波全球化、地区化浪潮中确立,并成长为与美国安全体系并行的秩序形态,体现了东亚秩序的变动性。

近年来,中国的全面崛起、日本的政治右倾化、东南亚的规范性崛起、美国霸权安排的持续成为东亚秩序变动的新要素,各方力量致力于寻求自身的优势和对其他力量的制衡,某种地区均势正在型构之中。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是,东亚均势导致了对大国的战略约束,或可被视为进一步合作以及地区秩序建构的前提条件。与此同时,经济一体化的溢出效应正在重塑地区安全关系,所有国家都在享受着地区合作的红利。

东亚是世界政治经济的中心之一,也是全球力量消长最巨的地区;东亚拥有全球最具活力的经济形态和市场,也拥有全球最具变数的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东亚集中了世界上几乎各种类型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也体现出世界上最为多样的矛盾和冲突。东亚是冷战结束以来矛盾冲突最多的地区,中日钓鱼岛争端、韩日独岛(竹岛)争端、俄日北方四岛之争、中国的台湾问题、朝鲜半岛危机、南中国海争端等均是显在或潜在的冲突之源。鉴于其历史遗产的复杂性,东亚迄今所有秩序建构倡议均缺乏长远性和明晰的路线图,东亚合作缺乏强有力的制度网络,各国整军经武,投身军备“竞走”(arms walks),传统安全困境依旧是大国进一步合作的障碍。当然,东亚安全情势也表明,各国无意获取入侵或占领邻国的军事能力,而是着眼于防止他国恐吓和惩罚造成的破坏性后果。基于此,未来一段时间里,东亚将介于均势秩序和共同体秩序之间,处于战略十字路口。

当前,东亚秩序建构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所涉中、日、东盟、美等四股战略力量之间正在展开着新的博弈,难以就未来目标达成一致,甚至在地区稳定与繁荣上也出现了越来越多不同的考虑。

从当时提出东亚共同体的考虑看,其基本设想是:以中小国家为主导,以问题领域为驱动,以社会互动实践为具体模式,东盟是东亚合作和一体化进程的核心,中日韩分别加入这一进程,一方面主动发挥作用,一方面也愿意接受经东盟协商一致做出的决定。毋宁说,这是一种较为务实的、软性地区主义(soft regionalism)的秩序建设路径。其主要取向是,从实际需要开始,在进程中不断增加合作的内容,逐渐超越和突破经济合作的框架,容纳政治、社会、文化、安全等各种因素,培养互信、互惠、互赖的共同体意识,把优惠性的自由贸易安排、货币与金融合作、安全问题的处理作为优先选项,以此为基础逐步建立整体性的宏观合作机制。这一秩序建构思路的基础条件之一就是,中国发挥着稳定器的建设性作用,其他国家接受和适应中国的和平发展。然而,我们看到的东亚现实却是,各国均处于深刻变化之中,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进入战略深刻调整期,其基本动因之一就是尚未适应中国崛起产生的巨大效应。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和以东盟为同心圆的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双边关系的健康发展,日本在东亚的影响力迅速下降。与此同时,美国在东亚的影响力也经历了相对衰退,东亚秩序出现了中国、东盟及美国分别在经济、政治及安全领域各领风骚的“三驾马车”鼎足局面。这一正在涌现的地区秩序与二战结束以来美国主导的东亚秩序有着很大的不同,反映出东亚地区正在发生的权力转移和充满活力的经济和政治生态。对此,美国和日本均充满了焦躁和不安。日本对中国崛起的不适应进入深化期,中日矛盾逐步激化;美国则通过战略东移重返东亚,二者或明或暗的配合搅乱了一池春水,东亚格局为之剧变,地区内外各种矛盾显现并激化。

对东亚发展进程始终不能释怀的是日本。日本运用军事手段(“大东亚共荣圈”)和经济手段(“雁行模式”)企图主导东亚的历史决定了,日本对东亚主导地位有着明晰而持久的渴望。进入21世纪,不仅中国在东亚的经济和政治影响了迅速扩大,中日实力对比也发生了逆转。面对综合国力日趋强大的中国,日本采取了颇为高调的姿态,利用意识形态、军事等因素遏制中国的意图彰显,尤其是肆意挑起钓鱼岛争端,导致中日关系进一步恶化。2012年12月安倍晋三再度出任日本首相,政治右倾化进一步主导日本政坛,其外交政策更具进攻性,安倍多次强调在领土争端方面采取较为强硬的外交政策,在钓鱼岛问题上肆意挑战中国的战略底线,中日困局走向深化和固化。日本的政治右倾成为影响东亚秩序建构的重要负面因素,中日互不信任是东亚秩序建构难以跨越的障碍因素。日本经济界精英普遍认为,中日竞争已经深刻影响到东亚经济制度建设的所有核心层面,如东南亚和东北亚国家之间优惠贸易纽带的性质、相互重叠的自由贸易区网络、东亚一体化进程的包容性等。在安全领域,两国确实存在传统的安全困境认知,难以培育基于共同信任、互惠、相互依赖的共同体意识。与中国的竞争鼓励着日本国内对军事力量的兴趣,两国在战略层面互不信任加剧了东亚的安全困境,并阻碍了地区安全制度的建构。

美国在东亚的核心利益自1905年以来就保持不变,即确保均势。美国的目标造就了东亚的地区开放主义,使得东亚秩序建构也必须考虑美国的反应。近年来,美国大战略目标逐步明确为护持全球领导地位,确保东亚主导地位,维系东亚均势格局。护持全球领导地位,美国采取的途径是构建由盟国和伙伴网络、地区组织和全球性制度等组成的全球体系,调控国际关系尤其是大国关系。确保东亚主导地位,维持有利于美国的地区均势不被蚕食,防止因退出东亚、丢失亚洲主导地位而退守为地区国家,是美国的战略底线。然而,美国不是东亚霸主,其目标并非无限,而是聚焦于维持有利于美国的地区均势不被打破。美国战略东移以抓住亚太世纪的机遇和应对中国崛起的挑战为核心议题,以巩固和发展美国在亚太的领导地位为目标,其核心要素是平衡中国日益增长的全球和地区影响力。美国最为担心的是中国在东亚乃至亚太的影响力超过自己,进而导致美国失去东亚乃至亚太主导地位。

美国认识到与中国合作的收益,但更忧虑中国崛起带来的严峻挑战,把维系其主导的地区均势不被打破视为东亚战略底线。因此,美国极力充当“离岸平衡手”,有意在东亚保持适度的紧张关系,利用中国和邻国的嫌隙,特别是周边国家对中国崛起的担心,推动这些国家加强与美国的政治、经济、安全合作,进而扰乱东亚地区内部整合的步伐。防止和打破亚洲国家对中国在经济、安全等方面的战略依赖成为美国对华关系的一条主轴,其主要做法是大肆渲染中国崛起威胁论,巩固和发展盟友关系,尤其是加强与中国有争端的周边国家关系,挑拨中国周边国家惹是生非,从东北亚、东南亚、南亚等各战略方向加强对中国的战略遏制。美国战略调整引发了东亚权力重新组合,使得东亚安全形势更趋复杂,传统的领土争端与愈演愈烈的海权竞争相互交织,中美安全冲突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美国战略调整的矛头直指中国,在热点问题上采取明显偏袒中国邻国的干预立场,强化与相关国家的同盟、准同盟关系,推行海空一体化,着力前沿部署,对中国进行战略试探,对地区争端升温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使得中国感受到了军事遏制态势和强大的战略压力,并造成了两国地缘战略竞争的深化。

在东亚秩序建构进程中,东盟迄今扮演着领导者和制衡者的双重角色,而二者内在的矛盾性正在凸显,使得东盟主导推动地区秩序建构的动力不足、创新乏力。一方面,东盟在东亚一体化进程中的领导地位得到了东北亚三大国的尊重,也得到了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尊重,东盟处理次地区多样性和多重矛盾上的成功经验为东亚秩序建构提供了范例。另一方面,东盟明确到认识到自身在推动地区一体化进程中作用的吃力,以及对丧失主导地位的担心,因此东盟采取所有措施的不变核心是,通过大国平衡确保自身主导地位,为此甚至不惜放缓地区一体化的速度和深度。具体地说,东盟总体上对中国崛起普遍持有欢迎的态度,主动适应的态势明确,但平衡和冲淡中国地区影响力的扩大也是其必然的趋向;抵消和平衡美国的作用也是催生东亚制度安排的重要动力,东盟欢迎美国的军事存在,希望借助美国力量平衡中国、制约日本,同时也对美国争夺东亚经济合作主导权的企图充满警惕。有鉴于此,东盟对防止东亚秩序建构走向歧途可以起到关键性作用,但推动秩序建构的动力就不足了。当然,最近美国的一系列频繁动作也给东盟制造了困难。美国战略东移对东盟的主导地位构成了调整;与此同时,美国针对中国的战略作为实际上将既有盟友和潜在盟友置于两难境地。多数东盟国家把美国看成是消除焦虑的工具,但并不完全将中国崛起视为自己的威胁,而是期望美国在既有的领土领海争端中发挥制衡中国的作用,东盟各国并不愿意在中美之间做出选择,或为美国火中取栗。以上几股力量的战略调整,使得东亚地区的未来充满了变数。

由于中国的迅猛崛起,如何解读中国的东亚秩序观变得越来越重要。有的学者提出了一个颇具广泛影响力的观点,即中国寻求多极世界、单极东亚的格局,而美国寻求单极世界、多极东亚的格局,中美双方对东亚秩序的理解针锋相对。无论如何,美国宣布东亚是其战略重点,在东亚发起了全面攻势和破坏性介入,力图通过强化同盟、主导TPP谈判进程来塑造东亚秩序,使得东亚呈现一定程度的经济合作与战略防务分裂的现象,成为东亚秩序的外部搅局者。日本则抓住美国战略东移的机遇,构筑对抗中国的战略态势,为此不惜放弃东亚共同体的理念,成为东亚秩序的内部搅局者。东盟一方面要维系东亚合作的主导权,一方面又要平衡大国力量,难以做到左右逢源。上述四大战略力量的博弈必然深刻影响着东亚秩序的前景。

4.东亚秩序前景与中国战略趋向

东亚既有的地区制度安排涵盖经济、政治和安全层面,并主要体现在跨地区、地区层次、次地区层次和双边层次。跨地区层次主要是亚太经合组织(APEC)、东盟地区论坛(ARF)、东亚峰会以及正在进行中的TPP谈判,其中亚太经合组织是惟一涵盖整个东亚地区的多边合作机制,东盟地区论坛是亚太地区惟一的官方多边安全合作对话机制,这两个制度安全均以东亚国家为主体。在东亚地区层面上的制度建构主要是经济合作框架,尤以“10+3”机制、RCEP谈判为主要体现;次地区层面的制度建构主要是东盟共同体建设和中日韩FTA谈判,而双边层面的制度建构以“10+1”机制、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为主要形式。

与FTA积极建设形成对照的,是踌躇不前的东亚多边安全合作。东亚安全格局有着两大特征:一是美国战后双边安全协议仍有较强适应能力,二是新近尝试的多边安全机制软弱无力。东亚安全合作面临种种困境,军事同盟被视为冷战思维的表现,合作安全被视为理想主义的产物,多边合作被视为缺乏效力,而双边合作有破坏均势之嫌。从现有制度安排来看,东亚的多边安全合作尚处于磋商阶段,而传统的双边安全合作仍为主要形式。

总体而言,东亚地区制度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东亚秩序建构的特殊性在于,地区外大国期望发挥重要作用,地区大国未发挥领导作用,东盟规范仍是东亚秩序建构的主要推动力。迄今,东亚合作在低度政治为主要特征的功能性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政治和安全合作上依旧荆棘密布。当然,即使在经济领域,各国不同的自由贸易区构想及其实践也有可能导致“意大利面条效应”(Spaghetti Effect),并在无形中增加地区一体化的成本。另一方面,东亚多边安全制度安排依旧处于对话阶段。对着眼于自助的民族国家而言,多边安全机制的匮乏并非严重问题;但对进一步地区一体化而言,安全威胁却不啻是梦魇和障碍。

东亚秩序建构的困境在于,目前的东亚秩序仍然处于领域分割状态(安全与经济的分离尤其明显),各国主张不尽一致,中国和东盟的理念更为接近,而美国和日本的想法更为契合,因而出现了多种秩序主张。2010年之前,东亚共同体的理念已经为东亚国家所接受,尽管存在着不同制度设计的竞争,但东盟中心的地位得到了地区内外诸国的尊重,东盟规范发挥着支点性作用,东亚秩序看起来有着审慎乐观的前景。然而,这一秩序设计不仅存在着内在的不足,也与美国寻求的规范存在对冲,尤其是在安全机制上,同盟安全与合作安全两种模式既有冲突也有竞争。这导致的结果是双边同盟、多边对话和特殊外交的混合,既不构成军事竞争对抗,也难以形成多边合作体系,其变数天然存在。2010年以来,地区内外各种矛盾开始显现并激化,东亚合作出现动力不足、前景不明、凝聚力不够等困难,地区内领土和海洋权益矛盾也趋于激化。

当前东亚秩序的主要特征表明,东亚各国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经济差距,政治发展不平衡,战略互信缺失,且对东亚地域范围和主导权分配上存在分歧,东亚共同体秩序的建构困难重重。各国深刻认识到东亚合作可以进行利益让渡,但难以实现主权让渡;重视功能性合作,而不是着眼于地区制度的建构;遵循开放地区主义的逻辑,促进地区内外的有效互动。这种境况表明,未来东亚秩序建构的中介不会是霸权战争,而是基于共同利益之上、以国际制度建设为主要方式的国际协调。

基于此,东亚秩序建构的主要路径和突破点在于,超越既有的功能性合作,积极推动地区制度化建设。当前,东亚合作的进程已不可逆转,但向高层次推动地区合作的政治共识不强,东亚合作可能继续推进功能性合作,保持和发展地区的合作对话框架,就重大问题进行对话、沟通、协商和改善地区关系,一方面推进领域的合作机制,发展共享利益,择其易者先行。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既有的低制度化合作模式已经并正在制约着东亚一体化的进程,对于构建具有强制约束功能的地区合作制度而言,以协商一致、非正式性为核心的东盟方式几乎是不可逾越的藩篱,其结果导致地区合作制度建设的滞后和降低了制度的有效性。目前,美国推动的TPP谈判给东亚合作带来了巨大的内部分解和外部压力,但在另一个角度未尝不是东亚改变既有路径的机遇。因此,我们建议在继续加强和扩大东亚功能性合作的同时,加大地区制度建设的力度和份量。

地缘政治经济被视为大国战略谋划的地理坐标。对中国而言,东亚是中国政治、安全、经济利益集中的地区,是中国持续发展最重要的舞台,而立足东亚也是中国长期对外战略的重点。中国拥有东亚领土面积68%和人口65%的事实、中国在东亚历史上曾长期具有的特殊地位、中国经济30余年来保持9.8%的年增长率都决定了,中国必然是引领东亚变革的核心力量之一。

地区秩序建构是一个国家地区战略的最高层次表达。从历史角度看,崛起大国往往被视为既有秩序的挑战者,大战难以避免。中国的崛起也引起邻国和世界其他大国的类似忧虑。冷战结束以降,有许多学者对亚洲的未来抱有悲观心态,认为亚洲必成争夺之所,其主要理由在于对中国成为修正主义国家的预测。然而,中国与其邻国通过融入地区一体化的战略路径缓解了这些担忧。中国积极参与了一系列基于合作原则和共识的多边制度,“这些制度不一定能够满足成员国的安全需要,却非常适合增进非敌非友国家间的关系。它们为中国及其邻国提供了和平共处并缓解潜在冲突的机制,从而大大改变了此前中国的相对孤立处境,为中国提供了进行制度化合作的经验。” 中国是东亚地区制度的建设者之一。在相互接触的进程中,中国成为东亚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在地区一体化进程中,中国逐步并明确进行了基于共同利益的战略调整,并与地区内国家达成了以共同利益为导向的建设性合作。中国倡导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各国建立互信机制,通过战略合作机制争取共同安全,通过友好协商和平解决争端;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承认并尊重世界的多样性,不同文明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和民族之间保持和睦相处的关系;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大小国家一律平等,求同存异,通过国际政治民主化的途径,解决事关世界与地区和平的重大问题,即追求“共同利益、共同存在、共同发展、共同安全”。中国温和、务实、坚定的作为,代表了促进东亚秩序良性建构的中国思路。

国际秩序建设是任何一个大国外交必须回答的问题,更是崛起大国必须严肃对待的重大议题。一个真正成功大国的标志,取决于该国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促进共享的价值观和稳定国际秩序。而对中国来说,必须先积极参与东亚新秩序的建构,才可能具备引导世界秩序演变的条件。在东亚秩序的建构进程中,中国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中国要打破将大国崛起与战争、不稳定相关联的传统认识,促进东亚稳定发展,必须着眼于通过地区合作,在自己利益攸关的地区培育和建立共同利益基础之上的平等、合作、互利、互助的地区秩序,在建设性的互动过程中消除长期积累起来的隔阂和积怨,探索并逐步确立国家间关系和国际关系的新准则,为国际秩序变革提供一种可堪借鉴的范式。换言之,中国在东亚地区秩序建构中的探索,不仅决定着东亚秩序的未来方向,亦将有助于促进全球秩序向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东亚国家对中国的地区战略走向高度关注,它们愿意拉中国参与地区合作,但又普遍担心中国主导地区合作事务,而美国等在东亚拥有重要利益的国家对中国的动向也颇为敏感。有鉴于此,中国东亚战略尤其是对东亚秩序建构的部署,引起了地区内外国家的高度关注。2012年至今,中国相继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东亚战略倡议,秉持“亲、诚、惠、容”的合作理念,深化互利共赢格局,推进地区安全合作。中国升级其地区战略,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积极促进地区合作的制度化。中国致力于与东盟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与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升级版,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通过引导地区安排的方向,发展开放性全地区合作,缓解东亚疑虑,凝聚共同利益,深化地区认同,力争在新一轮东亚乃至亚太秩序的构建中发挥强有力的塑造和引导作用。

中国东亚秩序战略的核心目标是,充分认识中国崛起的地区效应,有效降低中国崛起的负面冲击力,促进地区稳定与共同发展,完善东亚共同体的“中国论述”,推动地区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致力于以汇聚共同利益为基础开展开放透明的东亚共同体建设,通过制度性化合作发展东亚利益共同体,创立责任共担、大国多担的责任共同体,大力促成东亚命运共同体,培育并巩固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之上的平等、合作、互利、互助、开放的东亚秩序。

作为东亚关键的利益攸关方,中国迎来为地区和平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的时代,承担地区大国责任是中国必然的战略选择。中国承担地区责任,以大有作为为目标,以力所能及为条件,以循序渐进为原则。与此同时,地区事务纷繁复杂,各国利益诉求不一,惟有逐步建立责任共担、大国承担重要责任的责任共同体,地区合作才能有更为牢固的制度化基础,地区命运共同体的意识才能逐步强化。有鉴于此,中国要深化对地区公共物品的认识,与各国一道确立地区和平发展的目标,客观评估地区国家的根本利益诉求,既能够做到雪中送炭,又能够实现共享繁荣,从而深化东亚命运共同体意识,实现东亚秩序的重塑。

这些日本自卫队员抻着脖子看,背后不简单!

原创 补壹刀 2023-01-17 云阿云智库•2023东亚局势

执笔/刀剑笑

六天前,11日,日本茨城县百里空军基地。

一架印度空军苏-30战机停在基地停机坪上。一群日本航空自卫队员正聚集在周围,他们先是听印度飞行员介绍苏-30的情况,随后还有日本自卫队员爬上机舱,抻着脖子往里面看......

这是百里空军基地官方推特上的一组照片。

几天后,16日,日印首次战斗机联合训练开始举行。这场拖延已久的演习被广泛认为“剑指中国”。停机坪上那架苏-30以及印度空军其他多架飞机,出现在东京东北方向联合演习的空域。

照片中的那些日本自卫队员在看什么?百里空军基地推特上称,是在了解苏-30飞行员紧急时刻的救援过程。

但连一些日媒自己都觉得,不是那么简单:

苏-30到来给了日方一个“宝贵机会”,可以借机搜集苏-30的性能参数,进而寻找这款俄制战机的“破绽”。如果再考虑到印军这些俄制武器与中俄现役装备有着一些共同之处,仔细研究苏-30就“更重要了”。

究竟为何印方派出代表印度空军现役最高水平的苏-30去日本?真如日本国内一些人挑拨和臆想地那样“向日本倾斜”,更深度地嵌入美日印澳“四方机制”框架?

01

这场联合空中作战训练将从16日持续到26日。

日本防卫省说,长达11天的演习期间,日本航空自卫队派出4架F-2和4架F-15战机。印方则出动了4架苏-30、2架C-17运输机和1架伊尔-78加油机,赴日印度空军人员达到150名左右。

有分析说,双方战机规模不大,但也达到小型空战级别。

不少日媒都对这场联合演习表现得“期待已久”。

共同社说,日印在2019年11月外长防长“2+2”会谈时,就已商定举行战机联合训练,原计划安排在2020年初。但因新冠疫情影响,这项联合演习一直推迟到现在。

早在10日下午,印度空军参加演习机队就已抵达日本。

在第二天百里空军基地推特发布日本自卫队员“团团围住”那架苏-30战机的那组照片之前,印军派遣这款战机赴日就已引发关注。日本“每日新闻”提到,苏-30是由俄罗斯制造,印度派遣这款俄制战机与日本航空自卫队举行联合训练“比较罕见”。

还有日媒更细致地“从军事和情侦角度”做出解读。

日经新闻说,这场联合演习将为日本航空自卫队提供了解俄制战机运行情况的“宝贵机会”。日本飞行员可以借此收集有关苏-30性能的“情报”,比如机动能力、巡航范围、油耗和维修情况等。

尤其日本认为印军大量装配苏制武器与中俄现役装备有共同之处,这种了解就变得“更重要了”。

按照计划,日印战机将在联合演习中进行多领域空中作战等项目的演练,双方还将进行相关经验分享。

很有意思的是,日印以及美欧媒体虽然对这次联合空中演习多有关注,但对演习科目是啥,不少报道只字未提,而是一开头就径直拐向“日印罕见联合军演剑指中国”的调子。

共同社16日说,“这是两国面对中国在印太地区军事势力日增而加强防务合作的最新动作。”

这种说法较之其他一些媒体已经算是“含蓄”。

一家名为“NBT”的印媒干脆直言,这场联合空中演习主要就是为了“应对中国威胁”。另一家印媒ABP LIVE则引述消息人士的话称,演习“旨在向中国发出讯号,日本能从太平洋为印度提供空中支援,印度也能在日本需要时从印度洋一侧出动空军力量帮助日本。”

02

日本“有意拉拢将中国视为对手的印度”,日经新闻毫不遮掩。

看得出来,日本防卫省很想表现对新德里的“看重”,不断强调印度是在日本举行这类双边演习的第五个国家。之前日本只邀请过美澳英德四国。且在这次空中演习之前,日印已举行过陆上和海上联合演练。

为了营造亲近感,还有日媒还提到日印同属“四方机制”成员。

刚开始的这场联合演习也被放到该框架下,被说成是“四方成员的最新一场军演”。意思就是,美日澳之间近段时间的一系列联合军演“马不停蹄”,现在印度也参与进来了。

日本及“四方机制”主导者美国试图拉拢印度早已不是秘密。

当地时间13日下午,在美访问的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发表演讲,远隔数千公里“从东京跑到华盛顿去夸印度”,称新德里是与日本有着共同价值观和战略利益的伙伴,将在双边和“四方机制”框架内进一步巩固日印合作。

有印媒将“印度的重要性”列为岸田演讲的十大要点之一。

但同时,也有不少人注意到日本首相这次欧美之行的背景:

过去几个月以来,日本发起举行了一系列联合军演,还全面修订了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并将中国定位“最大战略挑战”,自我军事松绑过程中一路都在打着“中国威胁”的幌子。

印度国内一些舆论显然也已加强提防:别被日本利用了。

而在日本甚至整个“四方机制”背后,美国对新德里的诱拉更是一以贯之。

岸田访美前一天,12日,白宫印太事务协调员坎贝尔在华盛顿的一场智库研讨会上发言,一顿猛夸日本,还称岸田让大家意识到俄乌冲突“不只威胁到欧洲,也威胁到亚洲”。

紧接着,他就把印度作为日本之后“2023年的下一个目标”:

再次表示愿意帮助印度“摆脱对俄罗斯军事装备的依赖”,同时希望新德里在美国“印太战略”中发挥一个“更大、更重要的作用”。

而在“印太”是针对谁?明显是中国。

说是一直这么说,但到底怎样拉印度?在美日看来,显然还是竭力渲染“中国威胁”和挑拨中印关系。

于是,上周访问印度的美国务院助理国务卿唐纳德・卢,又拿出言必鼓噪中印边境争端那套,声称“美方没有看到中国采取有诚意的措施解决边界问题”,污蔑中国“咄咄逼人”。

03

美日大费周章拉拢,“四边机制”中一直表现不太积极的印度“一边”会被抬起来吗?

派苏-30与日本联合空中演习让东京一些人看到了“希望”。

有日媒报道,日本防卫省一个官员趁机挑拨印俄关系,说印方派出俄制战机,展示出“有意接近美国主导的国际框架的意愿”,并且会被俄罗斯认为是背信弃义的行为。

一位南亚问题学者对此表示,这完全是日本的一种臆想。

这次印方派出苏-30,主要原因在于这是目前印度空军最先进的也是现役主力机型。出动自己最高水平的战机前往日本参加联合空中演习,可以表明对演习的“重视”。这样也可以促使日本航空自卫队派出主力先进机型,便于印方了解保有同款美制战机的巴基斯坦空军。

把苏-30送去日本供“解剖”?新德里不会犯那种糊涂。

较之对俄,印度现在在对华方面的对抗心理确实更强一些。但在当前中印边境局势总体平稳,双方通过外交和军事渠道保持通常沟通的情况下,印度官方被认为总体保持着低调。

去年12月9日,我解放军西部战区边防部队在中印边境东段东章地区实控线中方一侧例行巡逻时,遭到印军非法越线拦阻。西方和印度国内个别媒体试图炒作这起摩擦,但新德里并未跟着放大。

短短10多天后,两军就举行了第17轮军长级会谈。这是月初那场摩擦后双方的首次会谈,两军会后声明内容调子大体一致,连美联社都说,“有望缓解中印紧张局势”。

英国金融时报则注意到,因为对于那场摩擦保持低调,莫迪政府遭到国内反对党越来越大的施压。

面对国大党议员的指责,印度外长苏杰生12月底做出回击,称新德里并未“对中国无动于衷”,而是把印度军队派到边境,并向中方施压要求在边境降低对抗和脱离接触。

就在几天前,1月14日,这位印度外长的类似强硬表态再次见诸媒体。

在一家印媒年会上,苏杰生在发言时再次声称,印度在处理2020年中印边境冲突事件时“坚定有力”。他还指责中方“试图改变现状”,说印度边防部队正在克服极端天气等挑战保卫边境安全。

前面说的那位南亚问题学者认为,这已成为印度政府目前的“标准操作”。

一方面,出于内政外交考虑,印方始终试图把加勒万河谷冲突事件的责任推给中方。这样做既是为了争取国内舆论支持,也是以所谓受害者姿态博取西方舆论同情。

但同时,新德里显然又在拿捏尺度,避免双方分歧和矛盾再次上升为冲突。

这次印度跟日本举行这场联合空中演习,包括近两年来印日加强政治和防务合作的一些动作,背后确实都有“中国因素”。但说印度有着独立自主外交传统也好,说它在中美博弈之下务实地维持“微妙的动态平衡”也罢,一个事实都是显而易见:

新德里绝不会盲目跟华盛顿走,更不用说“站日本”了。

牧之野:五年,动荡和战争,要在亚洲搞一场

牧之野2022-10-28 云阿云智库•2023东亚局势

导读:什么是大变局,什么是风高浪急,为什么现在要这么强调统一思想,强调执行力。因为,44年的美苏博弈会浓缩到这10年,这十年里最关键的是这5年。窗口期太短了,过了我们可能才缓过神来。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本身就是极为动荡的,我们现在看到的世界经济,就是处于危机中,我们迅速地内缩和作出反馈,其实就是为了备战。跑路的,他们都是清楚的,是有后路的,也指望不上。

说五年是个宽泛的概念,不是指真的满打满算五年。

五年一个区间,会有起伏,但争的是方向和大势。

前面节点文章讲,美国划的点是2026-2027,实际一定靠前而非拖后,道理很简单,不可能等谁都准备好了。

在这个区间,有几个大的可以确定的主题。

一个是螺旋向下。

螺旋向下包括大国博弈,中美为主,俄欧为辅,大国碰撞,这个道理跟原则2里说的一样。

另一个是经济,就是,我们会重新定义什么叫“经济危机”。因为过去课本里我们理解的,经济危机就是倒牛奶就是生产过剩,表象已经完全不准确了。

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紧密相伴,经济危机对应生产,也包括能源、粮食,它本身是世界的主导,但金融制造的泡沫数十倍于实际生产,如今就是庞氏骗局的击鼓传花,必破。

21世纪最大的经济危机,最大的衰退,无可避免。我们会受到影响最小,但,小也是相对的,能守住,就是巨大的胜利。

最后,螺旋向下的是气候变化,包括极端气候灾害与地质灾害,这本来应该是人类最大的主题,可悲的是,无人问津。

三者互为交织,抱头向下,没有任何可以挽回的余地。

一个是动荡和战争。

中美博弈的本质,是美国逐渐失去掌握全世界霸权的能力,即使没有中国,因为美国自身的原因,在中东、拉美、非洲,也一样有权力真空。

当美国有全盘把控能力的时候,各地区会相对稳定。一旦失控,美国最优先的选择,是把世界搞乱,先救自己。

美国不是没有关注到金融泡沫化,实体化空心化,但它用的招数是,强迫回归。

我们在等欧洲的制造业转移到中国,可是,这便也是美国要做的,它是必然的冲突。

相比中国,美国有能源、安全、有科技支撑,除了人工贵,其余都还好,在欧洲引发一场持续的战争,可以让整个产业和美元回流到美国。

那么,在亚洲也必然要搞一场,必然。

我们知道,搞事的成本远小于做事,美国现在制造业占经济10%,农业2%,物质生产就不到15%,它只能维持这金融体系不倒,唯一选择。

这个泡吹得太大,就只能通过劫掠来完成,没有任何办法再用生产来替代。

就这五年,亚洲会被搅得乱七八糟,李显龙说过很多次了,明里暗里。

俄乌战场必然再升级。

最后是黑天鹅。

一直说的黑天鹅概念,是指脱离美元霸权控制,最终会影响美国预期的事情。

你看英镑,美国可以操控苏纳克救,瑞信美联储可以拆借救,日元,暂缓加息也可以顺便延缓一下紧张。

石油可以释放储备,暗地搞沙特施压去弄,这欧洲天然气负值,难道真的是天然气不缺吗?

不是,都是金融无形的手操控,让你在金融战中忽略实体。

就是现在,如果没有特别的事戳破打乱美国的计划,这些自然可以到处搞,弄得你鸡犬不宁。

一句话,现在形不成反美共同体,不存在,经济上不存在,信念上没共同目标。

如此,唯一的变量就是黑天鹅,这个黑天鹅,可能是气候的,可能是疫情的,也可能是内部的意想不到的事。

越是看起来张牙舞爪的敌人,内部越是破碎,现在的美国为什么动作越来越多,不是因为强大了,强大的只会求稳,而是因为它那泡沫不好维持。

为什么美国非要淡化新冠,然后现在又突然说不乐观?这背后有什么?

会出现个什么新变种或新病毒?疫苗没那么大作用了怎么办?

我们不知道未来确定发生什么,但有的人看得很清楚,什么是大变局,什么是风高浪急,为什么现在要这么强调统一思想,强调执行力。

因为,44年的美苏博弈会浓缩到这10年,这十年里最关键的是这5年。

窗口期太短了,过了我们可能才缓过神来。

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本身就是极为动荡的,我们现在看到的世界经济,就是处于危机中,我们迅速地内缩和作出反馈,其实就是为了备战。

跑路的,他们都是清楚的,是有后路的,也指望不上。

不知道的,就不要知道,已经察觉的,也没必要慌张,该准备的准备,风浪是最好检验水手成色的,反而应该心安才对,见证历史之大开大合,也是幸运。

过不了这关,也就别想着复兴,但熬过去了,也就一片光明,我们也应该有抗美援朝时先辈的那股精气神,为后辈牺牲。

下班送同事回家,在地铁口他朝那方向撅了下嘴,说,这帮孩子大概能过上好日子,我看了一下,初中生,十二三岁的样子,那可不,等他们工作的时候,应该就是敞亮的光景了。

美国已经在印度太平洋地区囤积了37万大军

紫禁2023-01-20云阿云智库•2023东亚局势

核心观点导读:风紧!美国要跟我们“玩真的”!不知不觉,美国已经在印度太平洋地区囤积了37万大军,而且美国准备投资数千亿美元在太平洋各大基地进行改建扩建,加强美国军备力量。俄罗斯议员科维基齐指出:美国和西方正准备和中国开战!

这一切究竟是为了对付谁?显然,这是美国军方最终做出的决定——为了遏制和打击中国的战略崛起!俄罗斯议员科维基齐在日前的讲话当中明确指出,美国和西方国家准备在太平洋发起一场新的战争,就是为了对付中国。在这里面,日本显然是美国最重要的“帮凶”。美国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出访华盛顿之后回来,已经明确宣布日本将会拿出1000亿美元军费扩张军备。

岸田文雄积极扩充日本的军事装备,要跟美国一起联合作战;美日狼狈为奸,他的目标不会是针对俄罗斯而是针对中国。这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从目前来看,科维基奇这次提醒非常及时,虽然从她的角度有可能是希望中国提高警惕有备无患;与此同时,她希望中国能够加强与俄罗斯的合作支持俄罗斯;但是另外一方面,科维基齐运用了大量的数据,说明一个问题——确确实实美国和西方已经坐不住了。在解决完乌克兰问题之后,他们下一个目标,一定就是在西太平洋地区和中国进行“战略角逐”,这是我们绕不开的一道坎,也是我们要真正成为世界强国必须要去面对的未来挑战。

美国和日本和西方国家究竟有可能从什么地方搞事情?找什么借口来跟中国开战?

显然,中国台湾岛问题已经是他们非常非常重要的战略抓手。表面上看,美国似乎并未在台湾驻军,也不可能去台湾驻军。但是美国则会利用中国台湾的现状,不断给中国大陆施加压力,来逼迫中国大陆最终对台湾出手;从而造成美军和西方国家干预中国和打击中国的借口,这就是他们一直在酝酿的阴谋。

那么美国究竟会如何来进行操作?这是我们非常非常值得关注的事情。

第一,就是复制美国在乌克兰的操作。美军在台湾问题上以“切香肠”的方式步步为营,不断的挑衅和升级冲突。比如说批准《台湾政策法案》,或者直接向台湾地区派驻武官,然后对台军展开军事训练类似的一种方式;另外一种就是鼓动台湾台独分子展开“公投”,刺激台湾岛在分裂国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样的话,中国大陆必然忍无可忍,一定会对台湾地区进行强力干预,这也是可能造成地区冲突升级的原因。

第二,最重要的就是美国要加强对台独分子的控制,让他们不断在中国大陆的底线上踩红线,扔炸弹。从去年佩洛西前往台湾地区窜访开始,美国和西方国家在台湾的动作越来越大;手段越来越卑劣!很多事情已经引起了高度的警惕。最终,有可能中国大陆会忍无可忍提前出手,但是这也恰好给了美国和西方国家从军事上、战略上干预中国,打断中国经济发展非常好的借口。所以,当前在整个西太平洋的局势,看起来风平浪静,其实背后则是磨刀霍霍,博弈异常激烈。

第三,美军在欧洲部署10万大军,却在印太地区部署37万大军;这真的是完成了“战略转移”,美军甚至彻底放弃了中东和中亚,海外兵力大头都部署在了印太战区。去年香格里拉对话上,美国防长奥斯汀亲自公开讲——美国将会把印太战区视为第一优先战区。这在美国历史上是首次,也意味着美国将会把与中国的博弈视为最重要的事情。

简单总结一下: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中美之间迟早还是要硬碰硬的;只是现在双方都没有把握,都在尽最大努力完成自己的部署和战略准备。

我们必须丢掉幻想,时刻准备战斗。美国和西方是不会容忍我们“和平崛起”的,他们一定会玩命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设置障碍。我们需要拥有强大的战略武器和远程进攻型武器,将美军拒止在距离中国沿着5000公里之外,这样才足够安全。

原创丨刚刚,中国出手,力挽狂澜!

原创 占豪 2023-01-21云阿云智库•2023东亚局势专题

今天是虎年除夕,日本在新年之际向中国认怂了!

据日本驻华大使馆消息,在日本驻华大使馆,由于受疫情影响,有一段时间临时不得不缩小了签证业务,随后根据疫情变化,签证业务早已恢复正常。

日本驻华使馆这是啥意思?

这就是认怂了嘛!现在,日本政府开始欢迎中国游客到日本旅游了,这才几天,在被中国锤了一顿后不就老实了嘛!当然,中国政府现在还没有宣布恢复日本人入华签证,也就是说日本人何时能够来华还需要日本政府与中国政府进行协调,我们等着看。

这么短时间,日本政府为啥突然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呢?

原因有三个:

一是中国的强力反制。中国强力反制让日本政府感到意外,因为这意味着日本人无法再前往中国,双方的经贸文化交流将遭受重创。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付出的代价显然比中国大得多。

二是泰国、印尼、新加坡、老挝、马来西亚、土耳其、德国、西班牙、法国、意大利、瑞士、瑞典等n多个国家高调欢迎中国游客,像泰国派了副总理直接到机场迎接,土耳其、西班牙等国派部长到机场迎接中国游客,这让日本认识到日本将来很可能失去中国游客。

三是美国在积极和中国改善关系。很快,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美国财长耶伦将访华,美国都缓和对华关系了,日本又图什么呢?

日本人极端,但并不傻,当他看清了上述三个因素后,很快就调整了自己的策略,毕竟实力在那摆着,在这场较量中日本不可能赢,与其面子里子一起输,不如只输面子。

相比日本,韩国就是又愣又蠢了!在中国暂停签署韩国人来华签证后,韩国总统尹锡悦竟然要求向中国详细解释,意思是韩国针对中国人的政策有道理,而中国针对韩国的反制没道理,如此神操作简直令人笑掉大牙!

现在,韩国尴尬了!日本率先认怂了,那么韩国认不认怂?不认怂继续挺着?那就继续挺着,中国不会有什么变化,韩国损失巨大;认怂,前几天还强硬得一塌糊涂,还没过几天就认怂了?尊严在哪里?面子在哪里?但是,韩国不认怂的出路在哪里呢?毫无出路可言!过完年,韩国也得认怂!

所以,我们不用着急,就等着韩国认怂即可,过不了多久,他就得把之前竖着的耳朵耷拉下来!

其实,在美国等国开始针对中国政策调整采取措施后,很多人比较担心,美国会不会带动很多国家对中国采取封锁措施?当时占豪就说,根本不必在意,我们只需要采取两个策略就能轻松化解:

一是针对“出头鸟”进行打击,我们后来针对韩日进行了打击,这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所谓杀鸡儆猴。

二是对友好国家加大合作力度,把更多游客引导到相关国家。结果,还没等中国出手,很多国家就看到了机会,高调欢迎中国游客,美国的阴谋就在大家一片欢迎声中彻底破产了。现在,就剩下几个美国盟友针对中国有所谓的措施,但损失的也是他们自己,中国根本不在乎!他们撑不了多久!

其实,大国较量,归根结底看的是实力,其次看的是智慧,中国在这方面是智勇双全。中国,路越走越宽,事越做越顺!

中日韩关系生变!“黑暗森林法则”的威力再现?

观云者 2023-02-02 云阿云智库•2023东亚局势

导读:“黑暗森林法则”: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一旦发现别的生命,不管是不是猎人,不管是天使还是魔鬼,不管是娇嫩的婴儿还是步履蹒跚的老人,也不管是天仙般的少女还是天神般的男孩,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对方,这就是法则的全部内容。很残酷,很冷血。

01宇宙社会学

《三体II:黑暗森林》中有个很有意思的学科,叫“宇宙社会学”。因为距离的存在,把每个文明生存的星球都视作为一个点,忽略内部复杂的社会结构和随机因素,只研究点与点之间的关系和行为,这就是宇宙社会学。

就好像人类社会学忽略人体内部的复杂结构,只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样。

在宇宙社会学中,假设了两条公理,一是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二是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

有了这两条公理,又引入两个重要概念——猜疑链和技术爆炸。

什么是“猜疑链”?就是两个互不交流的文明,在知道对方的存在后,会做出如下猜疑:对方对自己是善意或恶意的?对方认为自己是善意或恶意的?对方能否判断自己对她是善意或恶意的?对方是善文明还是恶文明?对方是否会对本文明发起攻击?

猜疑链的最终结果是出于对本文明的保护,无论善恶,都会选择攻击对方。

“技术爆炸”是指文明进步的速度并不一致,弱小的文明可以在短时间内超越强大的文明。也就是说,今天很弱小的文明,不见得一直弱小,很有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相对星际旅行而言)超越其他文明。这是三体文明提前用智子锁死人类基础物理的原因。因为如果不提前锁死,等它通过星际旅行赶来地球的时候,人类说不定已经比它更先进,那来了也是送死。

沿着宇宙社会学的逻辑,推导出《三体》一书的精髓——“黑暗森林法则”: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一旦发现别的生命,不管是不是猎人,不管是天使还是魔鬼,不管是娇嫩的婴儿还是步履蹒跚的老人,也不管是天仙般的少女还是天神般的男孩,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对方,这就是法则的全部内容。

很残酷,很冷血。

这是个无法被伪证的法则,意思是,不能说它不存在,当然,也不能说它存在。

但是,个人认为宇宙社会学有一定现实意义,它至少反映了人性,或者说刘慈欣正是基于人性提出的这一假设。

[1] [2]  下一页

   关注 3583    返回
克里米亚大桥再次被炸专题
泽连斯基开始“拿捏”美帝
 
 
关注官方手机微站
  
   
 
公司简介      咨询热线:13910949198(李桂松)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京ICP备16017448号
网站版权归  【北京云阿云互联网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所有      技术支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