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手机移动微站
  
转繁体
首页   跨境金融  
英国的逻辑
   日期 2023-10-28 

英国的逻辑

卢克文2023-10-28 云阿云智库•国际金融

导读:英国还会利用自己的海外领地,在金融上做文章,比如避税天堂开曼群岛,一堆中国公司注册的地方,很多人不知道,其实那是英国人的海外领地。只有有钱人,才懂英国的好。

2023年10月18日晚,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和王后卡米拉,一同抵达伦敦金融城官邸,参加金融城传统仪式。

从17世纪以来,英国君主都有在加冕当年,拜访伦敦金融城,并在城中官邸过夜的传统,用来表彰伦敦金融城民间机构和伦敦各行会的工作。

活动的重点叫“珍珠剑仪式”,他们那有一柄镶嵌着2600多颗珍珠的宝剑,代表着伦敦金融城市长的权威,查尔斯王子......啊不,国王,叫了69年叫顺嘴了,查尔斯国王会拿起这柄珍珠剑,将它递还给市长,以确定市长权威。

这柄剑有老多年历史了,最初是1392年金融城市长送给英国国王的,1641年查理一世将剑又还给了金融城市长,多少年来,历任英国国王,都对金融城话事人客客气气的。

在英国,唐宁街10号代表着最高政治权力,而金融城,则代表着最高财富权力。

从白金汉宫到金融城,相距四五公里,一路上红绿灯贼多,但开车只需要二三十分钟,每个国王登基后,还非得在这住一晚,就是为了显示其在英国的重要性。

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伦敦金融城是一个陌生的地方,并不知道其蕴含着巨大能量。

现在,我将从伦敦金融城开始,一点点为大家深扒今日英国的政治、金融、法律、文化,让我们从顶层结构开始俯视英国、解构英国。

两千年前,古罗马人打到大不列颠岛,在泰晤士河旁边建了个贸易点,叫Londinium(伦丁尼姆),就是今天金融城的位置,也是整个伦敦的前身,这个地名也是今天LONDON的由来。

因为古罗马人在这里做买卖,所以伦敦城内许多街道名字古朴,什么牛奶街、面包街、铁器巷、家禽街,透着一股上古时期的尘粉味。

古代西方人取名字没那么多花花肠子,伦敦一堆平底锅弄(Frying PanAlley)、缝纫店街(Haberdasher Street)、蜂蜜巷(Honey Lane)、鱼街丘(Fish Street Hill),名字一个比一个朴实,当然也有一些不正经的狎亵巷(Gropecunt Lane),一听就知道是干什么的。

把欧美人的地名翻译得那么好听,是民国时的一股歪风邪气,什么“翡冷翠”“香榭丽舍”“温莎堡”等等,都是源于生产力低下时,中国文人对欧美世界自卑的仰望态度,才诞生的一堆花里胡哨的中文译名。

人欧美以前可朴实呢,非把人家整得这么面目全非。

罗马崩盘后,日耳曼人入关,征服者威廉一世杀到岛上,老哥没打算蛮干,软硬兼施,跟Londinium的话事人谈判,只要他们承认自己这个新国王,就给他们过去所拥有的特权,所以算起来,这个伦敦金融城的面子已经有一千年了,哪个君主都得卖,查尔斯王......那个国王,他要死要活也非得去睡一晚不可。

英国发展起来的顺序,是先搞殖民地,再搞工业革命,这个千万不能乱。

因为搞殖民地搞得火热,需要大量人口从事国际贸易,伦敦市聚集了百万人,这么多人冬天要烧煤取暖,就得去挖煤,挖煤就得抽水,要抽水就得研究蒸汽机,这才搞出了工业革命。

也因为殖民地搞得火热,全球大量热钱都涌向伦敦,使伦敦最古老的Londinium区域,这2.6平方公里的地方,专注于做最赚钱的金融生意,这门生意做了几百年,越做越顺手,就形成了今天伦敦市里头贼有钱的金融城。

金融城这块地,重要到官方叫它“City of London”,英国佬平时聊天,简称它“The City”,比如平时会说“我们一会去The City 干啥干啥”,就是特指金融城,能用“The City”代指,跟红脖子叫特朗普“The One”一个意思,可见它在英国人心目中的重要性。

伦敦是一个大地名,整体格局跟成都有点像,城西住权贵,城东住工人和外来人口,所以东边的治安相对要差一些。

伦敦原本不是这么规划的,伦敦跟世界其他城市不一样,他们明文要求一片建筑群里,有10%-15%的廉租房,一个区隔一条街就有穷人,原本打算将伦敦的富人和穷人融在一起居住,只是东边后来聚集的穷人和移民更多,给玩坏了。

再细分一点,伦敦就是由金融城加32个伦敦自治市组成,一共33个次级行政区,但金融城在行政上是单独拎出来的,向来被特殊对待,它不受市政府直接管辖,而是由伦敦金融政府管理,拥有独立的议政厅、议事厅、法庭和警察,还有自己独立的市长。

整个金融城居民仅9400人,但每天有50万人,在这里的2.5万多家公司里上班,主要都从事金融上下游行业,平均工资是英国普通人的三倍。

在金融城里,你可以见到英格兰银行、巴克莱银行、汇丰银行、伦敦证券交易所、德意志银行、花旗银行、摩根大通、劳埃德银行、渣打银行、保诚保险等3000多家银行金融机构办事处,另有普华永道、安联保险、利安人寿等为金融业提供服务的大公司。

很长一段时间,金融圈常常把“纽伦港”三座城市并称为三大金融中心,但香港一天的日均外汇交易额仅4万亿人民币,因为2019年的香港暴乱,2020年还被新加坡反超,痛失亚洲第一,纽约日均外汇交易量约为9万亿人民币,而伦敦目前日均外汇交易量高达18万亿元人民币。

伦敦日均外汇交易量占全球总量43%、纽约占16.5%、新加坡和香港各占7.6%、东京占4.5%、瑞士苏黎世占3.3%、巴黎占2%、上海仅占1.6%。

在全球商业杂志的排名里,伦敦和纽约,常常为谁是全球金融中心打得难分难解,第三名的新加坡和香港,通常只能在旁边嗑着瓜子看比赛结果。

整个英国的金融行业,每年能创造2780亿英镑的财富,同时为250万人提供就业。

英国的金融独角兽企业——指成立时间不超过10年,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金融企业,英国共有132家,比法国36家、德国63家加起来还多,在欢欢喜喜去工业化的背景下,金融业是英国现在,唯一能大批量提供高薪岗位的行业,也是大英帝国最后的体面,因此欧洲顶尖人才都跑到伦敦金融城来混饭吃,金融城里顶级人才之间竞争极其激烈。

英国脱欧之时,许多人认为,英国一旦跟欧盟失去关联,将失去其在欧洲的金融中心地位,法兰克福将替代伦敦成为欧洲新的金融中心。

这是极其错误的认知,是对当今世界格局缺少宏观理解,才会说出来的孩子话。

一定要知道这个世界的本质,你才懂得伦敦金融城运行的逻辑。

因为伦敦金融城至今还能有今天的地位,说白了,是美国愿意给它这口饭吃。

这个世界二战后大部分的分配体系,是由美国来主导完成的,许多国家或地区是吃肉还是喝汤,一直是美国来决定的。

美国在二战后,先自己吃下了利润最高的产业,再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向全球非苏联掌控区域,完成了金融和工业的双重分配。

日本、韩国得益于朝鲜战争的工业分配,亚洲四小龙,得益于1965年后的美国工业转移。

伦敦、新加坡、香港三座城市,能在金融行业混到顶级食物链,也是首先得美国同意,美国再根据地理位置与对它有利的国际战略的需要,分配各个城市的金融功能。

所以金融业发达的城市,精英人士无不亲美,因为美国是真的在给他们真金白银,他们也心甘情愿同步美国的意识形态。

在经济利益面前,意识形态就是个小弟弟。

如果不知道事情的真相,我们常常听到纽约跟伦敦争金融业天下第一,但伦敦骨子里是非常清楚的,它压根儿没资格跟纽约争。

顶层金融业的真相是:美国主要吃全球一级市场,也吃部分二级市场,但许多二级市场的大钱,美国不方便拿,便在全球开了个口子,把这笔钱让给了英国吃。

机构投资者和上市公司发生交易的地方,叫一级市场;公司上市后,投资者和投资者之间发生交易的地方,叫二级市场。

比如股票的一级市场,卖方是上市公司,买方是一些符合条件的机构,这些机构以同一价格买入上市公司股票,机构获得公司股权,上市公司拿到现金。

股票的二级市场是股票流通市场,就是我们这些平时傻兮兮的A股韭民,拿着股票软件在那买买买卖卖卖,资金只在投资者之间流动,不会直接流向上市公司,我们这种行为,就是二级市场。

一级市场风险高、收益高,二级市场风险低、收益低。

在赌场里头,赌客有输有赢,做庄的却百年稳赚,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一级市场,作为一个百年老庄家,把股票和债券发行玩得溜熟,看看今天美股美债独步天下的活跃程度就知道了,美国把全球利润最高的产业,死死抓在了自己手心。

但是在二级市场这块,钱生钱与资产管理这块,美国吃不完。

倒不是美国不想吃,而是它号称武林盟主、全球灯塔,灯塔就得有个灯塔的样子,你不能一边说自己是人类榜样,一边公然奸淫掳掠(但可以悄悄的),有些钱来历不明,可能沾着人血,也可能很脏,它不方便收,也不能收。

再简单点儿说,美国它赚了一级市场的钱,就必须放弃部分二级市场,最后美国只好把手一指,让这些钱流向了英国,流向了伦敦金融城。

这世上有部分见不得光的钱,当它们流向美国时,美国会追问钱的来源,毕竟灯塔要脸,不方便明目张胆地收这种钱,但这种钱如果流向“The City”,英国人是真的不问,只安心打理你的财富,一门心思帮你钱生钱。

王健林有个视频,坐椅子上对着镜头说:

英国是全球市场自由度最高的国家,没有任何审批,我在英国做任何事情,我问要不要审批?没有。哎,我觉得奇怪,我说到美国,就号称说最自由国家去了,还这个商务部啊,那个外商投资委员会啊,都要审批的,你如果不审批,他有一条规定,50年内可以随时取替你的经营自由,吓得你更肯定要去审批了是吧。

这个视频在网络上到处都有,大家可以去搜一搜查看原文。

自由这个东西,如果自由到极限,完全放任不管,那一定只对有钱人有利,对普通人则是有害的。

这世上就没有钱,是“The City”不敢收的。

伦敦日均外汇交易量高达18万亿元人民币,钱为什么这么多?因为黑白两道的钱都过来了,这其中包括俄罗斯寡头的钱、西亚石油巨富的钱、中国土豪的钱、墨西哥毒贩的钱、俄罗斯黑帮的钱等等。

英国的自由度是如此之高,以至于打着永久中立旗号来吸引金钱流入的瑞士,他们的瑞银和瑞信,也会让钱再转一手,还是流入到伦敦金融城去搞钱。

英国还会利用自己的海外领地,在金融上做文章,比如避税天堂开曼群岛,一堆中国公司注册的地方,很多人不知道,其实那是英国人的海外领地。

只有有钱人,才懂英国的好。

拿着大笔钱财来到伦敦的人,都喜欢在伦敦置业,比如伦敦贝尔格拉维亚(Belgravia)富人区有个伊顿广场(eton square),五层联排别墅俯瞰着六个修剪整齐的私人公园,这些别墅里头,就聚集着大量俄罗斯过来的寡头,以及其他权贵。

切尔西老板阿布2003年,就在这买下一栋2800万英镑的房子,俄铝业大佬德里帕斯卡(Deripaska)也住在这里,由于在伊顿广场定居的俄罗斯富豪太多,伦敦人戏称这里是伦敦红场。

靠矿产发家的俄富豪乌斯马诺夫,拥有伦敦北部11英亩的比奇伍德庄园;俄铁路公司总裁亚库宁的儿子,住在伦敦圣约翰伍德一处3500万英镑的豪宅里;俄化肥巨头古里耶夫,4.5亿英镑买下了伦敦第二大庄园witanhurst;银行家费里德曼,也在古里耶夫家附近,买下了一栋6500万英镑的二级保护建筑,还花了3000万英镑进行翻新。

定居伦敦的俄国人高达15万,拥有价值80亿英镑的房产,于是英国人,又把整个伦敦戏称为伦敦格勒。

中国土豪们也特别爱在伦敦置业,许家印2015年就在伦敦买了一套2.1亿英镑的豪宅Rutland Gate,这套房子在海德公园旁边,占地5600平方米,拥有45个房间,已经有270多年历史,上任房主还是沙特王储。

2015年《伦敦旗帜晚报》报道,王健林也在伦敦花了8000万英镑买下一幢顶级豪宅,并交了950万英镑的购房印花税,跟阿布做起了邻居。

伦敦海德一号公寓,号称全球最贵公寓,每平方米高达58万人民币,根据美国媒体Bisnow的统计,佳兆业集团的郭英成、北京耀莱集团的綦建虹、台塑集团王永庆长子王文洋等都在这拥有房产。

2018年,一名没有透露名字的中国富豪,花了1.05亿英镑,买下了One Grosvenor Square的一栋顶屋公寓和另一个公寓。

中国涌入的富商,一般在伦敦购房的起步价在1500万英镑,通常喜欢在骑士桥、梅菲尔、圣约翰伍道、贝尔格莱威亚购房,价格通常在2500万至2亿英镑左右。

也有个人或公司喜欢买写字楼的,购房集中在金融城以及兴起的“新金融城”金丝雀码头,比如李锦记买下对讲机大楼、陈红天买下金丝雀20 CandaSquare、香港某富豪买下70 Gracechurch Street、君豪集团买下Bavaria House大楼等。

英国这样一个去工业化的国家,为什么到今天还能这么富有?

是美国允许英国,去赚它不能赚、不方便赚的钱,给了英国一定政治和金融特权,使全球富豪的财富大量涌入英国,而英国则在当中练就了一套二级市场的生存手段,一是不过问别人财富的来路,一切来去自由,二是精于帮助全球富豪理财,让他们钱生钱,于是财富越聚越多,英国人从中揩油,赚得盆满钵满。

伦敦的物价那么贵,而伦敦的服务业又那么差,就是全球富人来得太多,哄抬价格造成的。

“在伦敦金融城,白人占84.6%、南亚裔占6.8%、黑人占2.6%、混血占2.3%、华人仅占2%”,一位在伦敦金融圈身居高位的英国人告诉我,“华人在这里很难接触到真正的上流社会,就算接触到了,因为他们是利益集团的一部分,也会闭嘴不说当中的秘密。”

“一般的华人,只看得到伦敦的街道、剧院、超市、餐厅,他们没有玩游戏的入场券,不可能看到伦敦金融圈的顶层架构。”

“很多华人富商则不愿意说,因为他们的钱,多多少少有点不太干净。”

最后,这位英国人还告诉我:“其实在纽约从事金融业或者相关产业,收入还是比在伦敦高20%-30%,美国才是真正的金融霸主,英国是美国赏饭吃,美国从来都不信任德国跟法国,不会给法兰克福和巴黎这个权力,它跟英国之间才是真正的同盟关系,有这一口金融红利,也只会让给英国人吃。”

金融,是英国的第一权重,而文化、商业、法律、保险,是服务于金融业的,他们属于第二权重。

走在伦敦的街头,你会找到大小100所剧院,著名的有皇家歌剧院、英国国家剧院、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维多利亚宫剧院、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上演着各种各样不同的音乐剧、话剧、歌舞等,伦敦西区是剧院主战场,流行的包括《汉密尔顿》《歌剧魅影》《悲惨世界》《来自远方》《 致埃文汉森》《六位皇后》《摩门经》等,常常抢不到票。

伦敦还有92座博物馆,到处是英国人从全球抢来的文物,包括大英博物馆、英国国家美术馆、自然博物馆、科学博物馆、泰特现代美术馆、凯文葛罗夫艺术博物馆等。

伦敦还拥有17支足球队,其中有六支在踢英超,包括切尔西、阿森纳、热刺、西汉姆联、水晶宫、布伦特福德。

伦敦还拥有众多优秀的餐厅、酒店、大学、商场、交响乐团、机场、画廊,具体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衣食住行、吃喝玩乐全部世界一流。

我们常常看到黑色幽默的一幕,两个深仇大恨到不共戴天的俄罗斯寡头,突然在伦敦Harrods百货撞上,两边各自带着的长腿美女,还互相跟死对头处过一段,四个人打个照面,都要站在商场里一愣,穿着西装的保镖赶紧上前分开两队人马,场面常常挺尴尬的。

伦敦搞这么多文娱类东西,大部分都是为全球各地的有钱人服务的,是为了让土豪们来到伦敦,有得吃、有得玩、有得看、有得买,给他们最好的生活享受,让他们从物质到灵魂,都不寂寞。

文化和商业是这样,法律和保险也是这样。

伦敦完善的法律和保险业务,说穿了就是为金融做配套服务的。

从13世纪开始,伦敦就有林肯舍、内殿、中殿、格雷舍律师学院四大非公司性律师社团,合称律师协会,批准给予学生律师资格。

这些律师又组成伦敦五大律所,包括安理国际(Allen&Overy)、高伟绅(Clifford Chance)、富而德(Freshfields Bruckhaus Deringer)、年利达(Linklaters)、司力达(Slaughter and May)五家,号称是伦敦法律界的魔术界(Magic Circle)。

五家律所全在东一区,所在位置全部环绕着伦敦金融城。

很好地体现了法律为金融服务这个要素。

随便抽一个律所出来,讲讲他们的数据,你们就知道金融行业对他们有多重要了。

安理国际律师事务所,服务对象全是金融城里的公司,2019年为客户服务的交易总额,达到了1.16万亿美元,是全球唯一两家交易价值超过1万亿美元的律师公司之一。

大家看看香港那些律所的名字,其实都是在极力模仿英国人,他们的大律师,也跟英国老师一样从金融业赚钱,那些搞刑事、搞离婚的律师,都是混口饭吃,不挣钱的。

金融、法律、保险往往是一环套一环,所以伦敦还有英杰华保险、保诚集团、RSA保险、安盛保险、苏黎世保险等,性质也跟律所一样,给金融业打打下手,吃点上游指缝流出来的大额钱财。

文化、商业、法律、保险这四大行业,他们见到了金融,都得毕恭毕敬,大声喊爸爸。

无论在美国还是英国,亚洲男性,尤其是中国男性,其实都处于鄙视链的底层。

因为讲究男女平权,亚洲女性多多少少会给她们一点指定的生存岗位,而亚男是一直被直接忽略的群体,许多优秀华人男学霸修得一身好本事,却只能去对冲基金这种唯业绩论的行业找生存空间,在这种短期、高频、淘汰率残酷的行业寻找自己的存在感。

在英美留学的华人高知男性,通常需要面临两大选择,一是能否打入英美金融上下游高薪圈,比如做一个华尔街的律师;二是能否在国内新兴行业凝固前,快速回国卡位,比如带着光环回国拉投资搞互联网项目。

由于国内横卷竖卷、卷上加卷,国内新兴行业在这两年几乎凝固完毕,在英美留学归来的高知华人男性,越来越难完成历史卡位,留在英美常常只能死磕码农和对冲基金,其品牌价值也在逐年下降。

中底层白男日子也不好过,他们现在被统称为“白泥”,光听这名字,都能感觉全社会对他们充满了鄙夷。

但凡是发达社会,女性都不太好搞,女性天生向往更强大的伴侣,因此中底层欧美白男和港男,都难以应付同级社会的女性。

为了拯救他们的婚姻生活,稳定社会秩序,美国绿卡除了给科学家开特权,就只给跨国婚姻开特权,这也造成了为了拿绿卡,部分华人年轻女性不择手段嫁给老白男,拿到绿卡后再马上离婚的离奇事件。

与底层华人男性和白泥相对应的,站在整个英美世界鄙视链顶端的,是英国王室。

英国王室是英美世界逼格之集大成者,是整个英美世界逼格权力的锻造者和分配者。

保留英国王室,是英美对自我文化的强烈认同,是两国惺惺相惜的重要纽带。

英国王室有给英美世界各行各业赋能的特殊职责,尤其是金融业需要他们的赋能,所以本文开篇,才会有国王赐予金融城城主珍珠剑的古老仪式。

不是英美人,根本无法理解英国王室对他们的吸引力,贝克汉姆一代足球巨星,想封爵想得鬼迷心窍,在王室面前处处表现得跟条舔狗似的,为了亲近王室特意住在治安不太好的伦敦城,房子被盗了三次也死不搬家。

英国王室也知道自己就剩这个大IP可卖,这是他们最后的腔调,因此王室有句重要格言,面对指责或非议,“永远不抱怨、永远不解释”,维护王室形象第一重要。

戴安娜王妃就是个好例子,她不是死于绯闻太多,而是死于口没遮拦,实在有损皇室形象,1995年戴安娜私自接受媒体采访,大庭广众之下砸王室招牌,简直就是在断王室财路,离婚后又多少次不知收敛,才被安排做掉。

明明在说英国金融,怎么突然又说起了英国王室?因为这里头,藏着美国允许英国赚钱的文化逻辑。

当年最早从英国跑去北美的那一拨人,是英国底层最穷苦的泥腿子,他们在北美大陆跟野兽搏斗、跟印第安人火拼、被水土不服搞得上吐下泻的时候,英国贵族们,已经在大城堡里享受了几百年的幸福生活,在北美野外玩生存游戏的英国泥腿子,对贵族老爷的生活充满了向往和妒忌。

中国平民受不了贵族压迫时,通常来一场毁天灭地的血洗贵族战争,直接将贵族们铲平,而英国平民受不了贵族压迫时.......就再忍受几百年呗,再羡慕几百年呗。

英国平民对老贵族们始终充满了自卑感,他们在北美几乎杀光印第安人、骗华人建铁路再把华人杀掉埋在斯坦福大学下面,眼睛都不眨一下,一切都干得心安理得,唯独一看到贵族老爷,几百年祖上被贵族抽过的自卑感,就战战兢兢满溢而出。

那毕竟是老爷们的土地啊,那是出过牛顿、狄更斯、莎士比亚的地方,那里的人才是真有品位有文化,伦敦腔比老北京胡同味可冲多了,只有那种高贵的地方,才会出披头士乐队、皇后乐队、约翰·列侬,我们这些土包子,给他们提鞋都不配,要是英国国王的长剑可以放在我肩膀上,我这辈子也算光宗耀祖了。

美国人对英国王室那种狂热的爱,是被驯服了上千年的英国平民,对贵族阶层的臣服欲,是一种难以割舍的主仆之情。

1981年,查尔斯和戴安娜的世纪婚礼,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之一。

1997年戴安娜的葬礼,又有3000万美国人同时观看。

2011年威廉王子跟凯特结婚,2300万美国人起了大早看婚礼转播。

在英国人气不高,负面新闻不断的哈里王子老婆梅根,就是随便穿了件白衬衫出街,这件白衬衫在美国销售额就会增长30倍。

英国王室的招牌是这么好使,以至于美国著名皮条客爱泼斯坦,也常常拉着伊丽莎白的二儿子安德鲁王子到美国混圈子,介绍安德鲁跟美国有头有脸的人物相识。

爱泼斯坦做什么营生过活,英美权贵个个心头有数,这种人查尔斯王子是肯定不碰的,但安德鲁王子因为没有继承权,需要在美国拓宽人脉捞油水,因此他才愿意弯下腰,跟爱泼斯坦这种老龟公做朋友。

英国到现在还有1000多名贵族,他们从中世纪开始,就一直是嫡长子继承制,查尔斯王子身为嫡长子,将来是要做国王的人,将来要继承的是国家脸面,所以他才没兴趣勾搭爱泼斯坦。

而安德鲁不同,他是二儿子,他长大后只有一个王室名号以及小部分财产,所以豁得出去,跑美国跟下九流为伍。

英国的嫡长子可以获得家族世袭贵族头衔(现在有终身贵族,不可以传下一代),还可以继承庄园、土地及其他资产,一般家里要是有三兄弟,那么通常长子承祖业,老二去当兵,老三进教堂当牧师。

在英美世界,老贵族的嫡长子最为抢手,是真正的婚姻市场硬通货,比互联网新贵、财阀家的傻儿子还好使。

除了平民们疯狂热爱英国,每年有近4-500万美国人去英国旅游,其实美国的知识分子,对英国也有自卑感。

因为英国最先有大学,牛津、剑桥俱乐部,是哈佛、藤校俱乐部的鼻祖,每次搞聚会时,英国老牌大学有自己的着装,有特定的仪式流程,整得跟地下党接头一样,氛围感特别强,美国人被这套文化弄得五迷三道,就认他们做祖师父,要供起来拜的那种。

美国的高级分子,通常为了让自己显得再高级一点,读完哈佛耶鲁,还会选择来英国的牛津和剑桥继续进修,因为只有这里,才是他们学院派的最高逼格。

英国还有很多私人俱乐部,神神秘秘弄得跟黑社会组织一样,常常在没有空调的古代城堡里聚会,每次着装都要求严格肃穆,夏天一个个被闷得汗流浃背,还要挺直着腰板在那听古典乐。

英国的老贵族以及伦敦金融城装逼分子,他们爱听古典乐,就跟中国老派文人爱听昆曲一样,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常常拉朋友去那正襟危坐地听,我这种没文化没品位的湖南粗鲁汉子,估计听到五分钟就会睡着,还得很大声地打呼噜,以表明我的粗鄙之情。

美国人从上到下都爱死了英国人这种装逼情绪,伦敦的Mayfair有条街叫萨维尔街(Savile Row),专门定制男士服装,其实裁缝能有多大的技术含量?但因为丘吉尔、拿破仑三世都在这下过订单,美国有钱人就非要跑这来订做衣服不可,穿一套伦敦萨维尔街裁缝亲手制作的衣服,才有机会在上流社会显摆显摆。

这一段写这么长,是想告诉大家,英美之间有着特殊的文化传承关系,最早来到北美开枝散叶的英国底层贫民,以及后来被迫讲英语,基本去德国化的数量巨大的在美德裔,都深深并入了英国文化,他们对英国有着难以言喻的仰视之情,当他们手中有了赚钱的机会,自己又不方便赚的时候,就只会让给英国人,至少英国人跟他们文化上同根同源,要是伺候得好,说不定还赏他们一个爵位,让美国平民们祖坟喷烟。

而德国和法国,是给予不了美国人这种认同感的,是游离在美国主流文化之外的。

这就是伦敦金融城发达的秘密。

时至今日,整个英国除了伦敦,其他城市都在快速凋谢。

曾经靠汽车、机械、造船、飞机、纺织品闻名的曼彻斯特、利物浦、伯明翰、谢菲尔德等,因为制造业的离去,正在走向衰落,只能承接伦敦外溢的金融、科技、新媒体、创意等服务行业。

实在承接不了的城市,就开启老牌帝国的逼格加成,对全球各地招募一年制硕士生,靠赚高额学费钱续命,并由此引发了中国“一年英伦水硕”的通货膨胀,国内企业也逐渐对英国的一年水硕提高了警惕。

毕竟18-19世纪,英国人统治地球大部分区域两百年,并将伦敦城锻造得美轮美奂,帝国余威犹在,所产生的品牌外溢效应,还可以深深影响着美国与中国。

不过靠私生子美国保护,才获得全球金融特殊地位的伦敦,一旦私生子自己走下坡路,伦敦最后的好日子也不远了。

英国的繁荣建立在金融业的昌盛之上,是金融业夸张的业绩,带动了文化、法律、保险、科技、创意行业的发展,给大英帝国续命至今。

英美同气连枝,利益绑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美国全球势力节节退守的今天,金融业,也不过是大英帝国最后的余晖了。

它离太阳落山的日子,已经不太远了。


   关注 2042    返回
2024中国的突围年
海外金融风险及对中国的影响:硅谷银行、瑞信之后
 
 
关注官方手机微站
  
   
 
公司简介      咨询热线:13910949198(李桂松)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京ICP备16017448号
网站版权归  【北京云阿云互联网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所有      技术支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