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债行情下,2023年有哪些信用事件?
谭逸鸣 云阿云智库•债券课题组
导读:2023 年 1 - 10 月涉及城投平台非标逾期 81 只、票据持续逾期承兑人 5680 家。1 - 7 月非标逾期集中,山东、贵州突出;8 - 10 月频率降低,区域情况好转,AA 级区县级平台为主。全文5100字,由云阿云智库•债券课题组资料整理。
本文聚焦以下几个方面
2023年以来有哪些城投信用事件?
截至2023年10月31日,2023年以来涉及城投平台的非标逾期共81只(其中为往年诉讼纠纷的有19只),涉及56家城投平台(其中31家为发债平台),有50家作为融资方,6家作为担保方。
若为确保时效性,剔除涉及往年诉讼纠纷的逾期事件,2022年全年涉及25只,今年1-10月达到62只,相比之下非标逾期更为频繁,主要集中在山东及贵州区域。
票据逾期方面:截至10月31日,2023年以来持续逾期名单共披露5680家涉及持续逾期的承兑人,其中108家为发债城投平台;发债城投平台累计被披露313次。
8-10月信用事件有何不同?
2023年1-7月,涉及城投平台的非标逾期共63只(其中为往年诉讼纠纷的有18只),涉及46家城投平台(其中27家为发债平台),有40家作为融资方,6家作为担保方。
对比来看,2023年以来涉及城投平台的非标逾期高度集中于1-7月,较去年同期数量有明显增长。尤其是在山东省,今年1-7月山东省涉及城投平台的非标逾期约有30只,占整体数量的48%,多发生在潍坊区域;贵州省今年1-7月的非标逾期事件数量亦有增长,多发生在遵义区域。
2023年8-10月,涉及城投平台的非标逾期共18只(其中为往年诉讼纠纷的有1只),涉及18家城投平台(其中11家为发债平台),有17家作为融资方,1家作为担保方。
对比来看,2023年8-10月涉及城投的非标逾期事件发生频率较1-7月明显降低,较去年同期数量增长不大。省份分布上,山东区域仍占主流,但就区域逾期发生频率而言有所改善;此外,贵州区域近期非标逾期情况亦有好转。
2023年以来城投平台商票逾期有何特征?
对比2023年1-7月、8-10月的城投票据逾期,我们从结构特征入手:从行政层级分布来看,今年8月前后变化不大,持续逾期的发债城投平台均主要在区县级,占比均为44%;8月以来无省级平台涉及票据持续逾期。从主体评级分布来看,今年8月前后变化亦不大,持续逾期的发债城投平台均集中在AA等级,占比均为66%;高等级AAA平台涉及持续逾期的比例略有下降。
省份分布方面,8月前后均是山东省占最大比例,而贵州省占比在8-10月有所改善。省内行政层级分布方面,山东省内在8月前后均是以区县级平台涉及持续逾期为主,云南省均是以地市级平台为主,未发生显著改变;而贵州省内有结构变化,1-7月贵州省区县级平台有7家涉及持续逾期,数量较多,在8月之后区县级平台票据逾期情况得到改善。
总的来看,今年以来城投负面事件整体有所增加,山东、贵州区域在非标逾期及票据逾期两方面均排名居前,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区域债务压力。
但随着当前化债节奏推进,负面事件集中区域已呈现部分改善的迹象,后续改善情况还需进一步跟踪关注,也是进一步支撑市场行情的重要因素。
风险提示:城投口径偏差;部分数据缺失所导致的偏差;宏观经济、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区域及平台评价的主观性。
报告目录
1 .2023 年以来有哪些城投信用事件?
2. 8-10 月信用事件有何不同?…
2.1 2023 年 1-7 月有哪些城投涉及非标逾期?
2.2 2023 年 8-10 月有哪些城投涉及非标逾期?
3. 2023 年以来城投平台商票逾期有何特征?
4. 小结..
5 .风险提示.
一揽子化债行情演绎得很极致、很迅速,在这期间,即8月以来,哪些区域主体仍有信用事件发生,有何特征,和此前有哪些不同?本文聚焦于此。
一、2023年以来有哪些城投信用事件?
首先,我们对2023年以来整体情况做梳理:
截至2023年10月31日,2023年以来涉及城投平台的非标逾期共81只(其中为往年诉讼纠纷的有19只),涉及56家城投平台(其中31家为发债平台),有50家作为融资方,6家作为担保方。
若为确保时效性,剔除涉及往年诉讼纠纷的逾期事件,2022年全年涉及25只,今年1-10月达到62只,相比之下非标逾期更为频繁,主要集中在山东及贵州区域。
票据逾期方面
2023年1月1日起,上海票据交易所调整了票据持续逾期名单的票据范围与统计口径。在新的统计方法下,截至2023年10月31日,2023年以来持续逾期名单共披露5680家涉及持续逾期的承兑人,其中108家为发债城投平台;发债城投平台累计被披露313次。
2023.7.24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一揽子化债”以来,新一轮化债的帷幕徐徐拉开。
我们进一步以7月底为节点划分,分别观察2023年1-7月、8-10月有哪些城投信用事件,有哪些特点和区别?我们从非标逾期、票据逾期两方面分别入手。
二、8-10月信用事件有何不同?
1. 2023年1-7月有哪些城投涉及非标逾期?
2023年1-7月,涉及城投平台的非标逾期共63只(其中为往年诉讼纠纷的有18只),涉及46家城投平台(其中27家为发债平台),有40家作为融资方,6家作为担保方。
同比去年同期,2022年1-7月涉及城投平台的非标逾期共16只,涉及17家城投平台(其中10家为发债平台),有10家作为融资方,有7家作为担保方。
对比来看,2023年以来涉及城投平台的非标逾期高度集中于1-7月,较去年同期数量有明显增长。尤其是在山东省,今年1-7月山东省涉及城投平台的非标逾期约有30只,占整体数量的48%,多发生在潍坊区域;贵州省今年1-7月的非标逾期事件数量亦有增长,多发生在遵义区域。
2. 2023年8-10月有哪些城投涉及非标逾期?
2023年8-10月,涉及城投平台的非标逾期共18只(其中为往年诉讼纠纷的有1只),涉及18家城投平台(其中11家为发债平台),有17家作为融资方,1家作为担保方。
同比去年同期,2022年1-7月涉及城投平台的非标逾期共13只,涉及12家城投平台(其中7家为发债平台),有10家作为融资方,有2家作为担保方。
对比来看,2023年8-10月涉及城投平台的非标逾期事件发生频率较1-7月明显低,较去年同期数量增长不大。省份分布方面,山东区域仍占主流,但就区域逾期发生频率而言有所改善;此外,贵州区域近期非标逾期情况亦有好转。
三、2023年以来城投平台商票逾期有何特征?
票据逾期方面,由于2023年1月起,上海票据交易所发布的持续逾期名单开始适用新的统计口径,因此持续逾期的平台数量较难与往年简单同比。
为加强商业承兑汇票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市场化约束机制,保障持票人合法权益,中国人民银行于2020年12月23日发布《关于规范商业承兑汇票信息披露的公告》;2020年12月30日,上海票据交易所发布配套细则《商业承兑汇票信息披露操作细则》。自2021年8月起,上海票据交易所开始公布持续逾期名单。
2022年11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了《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办法》;同日,上海票据交易所公布了《商业汇票信息披露操作细则》。自2023年1月1日起,上海票据交易所将按照新的统计口径发布持续逾期名单,主要有以下新规定:
(1)票据范围:商业汇票,包括但不限于商业承兑汇票、财务公司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等。
(2)持续逾期定义:自2023年1月1日起,6个月内发生3次以上票据逾期,且月末有逾期余额或当月有票据逾期行为发生的,构成承兑人逾期;6个月内发生3次以上承兑人逾期的,构成持续逾期。
可见,在新的统计方法下,票据范围扩大且持续逾期的判定标准收紧。
此外,新的统计口径是自2023年1月1日开始按6个月内发生3次以内承兑人逾期判定持续逾期,因而今年以来的持续逾期名单涉及平台数量在上半年会呈现阶梯式增长的趋势,今年以来月度之间的持续逾期平台数量亦较难简单环比。
因此,对比2023年1-7月、8-10月的城投票据逾期,我们从结构特征入手:
从行政层级分布来看,今年8月前后变化不大,持续逾期的发债城投平台均主要在区县级,占比均为44%;8月以来无省级平台涉及票据持续逾期。
从主体评级分布来看,今年8月前后变化亦不大,持续逾期的发债城投平台均集中在AA等级,占比均为66%;高等级AAA平台涉及持续逾期的比例略有下降。
从省份分布及省内行政层级分布来看:
省份分布方面,8月前后均是山东省占最大比例,而贵州省占比在8-10月有所改善。
省内行政层级分布方面,山东省内在8月前后均是以区县级平台涉及持续逾期为主,云南省均是以地市级平台为主,未发生显著改变;而贵州省内有结构变化,1-7月贵州省区县级平台有7家涉及持续逾期,数量较多,在8月之后区县级平台票据逾期情况得到改善。
在对比年内8月前后票据逾期特征之外,我们亦关注一下截至2023年10月末城投平台票据逾期的整体情况:
聚焦单个平台累计出现在持续逾期名单中的次数,部分平台多次涉及持续逾期。尤其是潍坊高密和贵州遵义的几家平台,自2022年以来累计多个月涉及持续逾期。关注各平台累计逾期金额,亦是贵州省、潍坊高密、青岛李沧的数家平台累计逾期金额较大。
从票据逾期的判定来看,部分逾期或由非承兑人信用原因导致。
由于部分逾期由非承兑人信用原因导致,在上海票据交易所披露持续逾期名单后,部分承兑人会发布关于本公司商业汇兑票据不存在信用风险的公告,并列明导致逾期的原因。
截至2023年10月31日,2021年8月以来共有59家涉及持续逾期的城投平台发布共计72条声明逾期商票不存在信用风险的公告。公告中的逾期原因可归纳为开户行系统原因、承兑人系统原因、清算方式不符、工作人员失误、节假日原因及其他原因。
分逾期原因来看,非承兑人信用问题导致逾期的原因主要是开户行系统存在问题。关注各省份承兑人公告次数/总披露次数,山东、贵州涉及商票逾期的平台较多,且发布承兑人公告的次数占比较低,或更需重点跟踪关注。
在59家发布不存在信用风险公告的平台中,有20家平台不止一次出现在持续逾期名单中,有15家平台被披露为持续逾期平台累计4次及以上。
总的来看,今年以来城投负面事件整体有所增加,山东、贵州区域在非标逾期及票据逾期两方面均排名居前,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区域债务压力。
但随着当前化债节奏推进,负面事件集中区域已呈现部分改善的迹象,后续改善情况还需进一步跟踪关注,也是进一步支撑市场行情的重要因素。
四、小结
1. 2023年以来有哪些城投信用事件?
截至2023年10月31日,2023年以来涉及城投平台的非标逾期共81只(其中为往年诉讼纠纷的有19只),涉及56家城投平台(其中31家为发债平台),有50家作为融资方,6家作为担保方。
若为确保时效性,剔除涉及往年诉讼纠纷的逾期事件,2022年全年涉及25只,今年1-10月达到62只,相比之下非标逾期更为频繁,主要集中在山东及贵州区域。
票据逾期方面:截至10月31日,2023年以来持续逾期名单共披露5680家涉及持续逾期的承兑人,其中108家为发债城投平台;发债城投平台累计被披露313次。
2.8-10月信用事件有何不同?
2023年1-7月,涉及城投平台的非标逾期共63只(其中为往年诉讼纠纷的有18只),涉及46家城投平台(其中27家为发债平台),有40家作为融资方,6家作为担保方。
对比来看,2023年以来涉及城投平台的非标逾期高度集中于1-7月,较去年同期数量有明显增长。尤其是在山东省,今年1-7月山东省涉及城投平台的非标逾期约有30只,占整体数量的48%,多发生在潍坊区域;贵州省今年1-7月的非标逾期事件数量亦有增长,多发生在遵义区域。
2023年8-10月,涉及城投平台的非标逾期共18只(其中为往年诉讼纠纷的有1只),涉及18家城投平台(其中11家为发债平台),有17家作为融资方,1家作为担保方。
对比来看,2023年8-10月涉及城投的非标逾期事件发生频率较1-7月明显降低,较去年同期数量增长不大。省份分布上,山东区域仍占主流,但就区域逾期发生频率而言有所改善;此外,贵州区域近期非标逾期情况亦有好转。
3. 2023年以来城投平台商票逾期有何特征?
对比2023年1-7月、8-10月的城投票据逾期,我们从结构特征入手:从行政层级分布来看,今年8月前后变化不大,持续逾期的发债城投平台均主要在区县级,占比均为44%;8月以来无省级平台涉及票据持续逾期。从主体评级分布来看,今年8月前后变化亦不大,持续逾期的发债城投平台均集中在AA等级,占比均为66%;高等级AAA平台涉及持续逾期的比例略有下降。
省份分布方面,8月前后均是山东省占最大比例,而贵州省占比在8-10月有所改善。省内行政层级分布方面,山东省内在8月前后均是以区县级平台涉及持续逾期为主,云南省均是以地市级平台为主,未发生显著改变;而贵州省内有结构变化,1-7月贵州省区县级平台有7家涉及持续逾期,数量较多,在8月之后区县级平台票据逾期情况得到改善。
总的来看,今年以来城投负面事件整体有所增加,山东、贵州区域在非标逾期及票据逾期两方面均排名居前,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区域债务压力。
但随着当前化债节奏推进,负面事件集中区域已呈现部分改善的迹象,后续改善情况还需进一步跟踪关注,也是进一步支撑市场行情的重要因素。
风险提示
1、城投口径偏差。本文所采用的城投口径系非传统产业类的广义城投口径,较传统意义上的城投,口径更为广泛。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2、部分数据缺失所导致的偏差。由于部分城投公司历年年报数据缺失,或会导致相关指标计算有偏差。
3、宏观经济、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区域及平台评价的主观性。债务风险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宏观经济下行或导致各地偿债压力超预期抬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