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解读|金融AMC如何理解和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钟勇 云阿云智库•财政金融课题组
导读: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意义重大,金融 AMC 需准确把握会议精神。本文回顾历届金融会议,解析本次会议要点,并从党建融合、服务实体、化解风险等方面,为 AMC 在金融强国建设中探寻高质量发展之路提供思考。全文4100字,由云阿云智库•财政金融课题组资料整理。
作为近年来金融领域最高规格的重大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以下简称“本次会议”)于10月30-31日召开,对十八大以来的金融工作进行了系统总结,并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本次会议,从主要内容看可以认为是以往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接续,同时在政治定位上又突出了党中央的直接主导,兼顾了金融发展的内在逻辑与时代特征,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和现实作用。作为我国金融组织体系中的独特组成部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AMC”)如何从自身视角准确把握会议精神,在“金融强国”建设大潮中找到高质量发展之路,值得深思。
01历届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简要回顾
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是无法改变和消除的规律。金融业的发展,也总是体现“监管宽容-快速扩张-风险积累-监管收紧-逐步收缩”的周期性循环。为更好提升金融效率、平抑金融波动、化解金融风险,自1997年以来,我国共召开了五次全国性金融工作会议,针对不同阶段金融发展需要,做出了系统化的顶层设计。
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主要内容
第一次1997年11月17-19日亚洲金融危机不利影响、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率高企,主要工作部署:整顿和规范金融秩序,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成立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改革中国人民银行管理体制,严格执行银行、信托、证券、保险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原则,推动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设立信达、华融、长城、东方四家资产管理公司承接银行不良资产。
第二次2002年2月5-7 日加入 WTO 以后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外资进入与内资竞争,主要工作部署:撤销中央金融工委、成立银监会,推进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综合改革、具备条件的银行可股改上市,成立中央汇金公司注资国有大行,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
第三次2007 年1月19-20日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结构不合理、金融风险隐患不少、金融企业治理和经营不完善,主要工作部署:继续深化国有银行改革,稳步推进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推进政策性银行改革,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稳步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加强外汇储备经营管理,成立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第四次2012年1月6-7 日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货币空转现象凸显,主要工作部署:坚决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以钱炒钱,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自我循环和膨胀,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构建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控制和风险预警机制,银行业要建立全面审慎的风险监管体系,稳妥有序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第五次2017年7月14-15日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不通畅、金融脱实向虚、金融创新与监管矛盾突出、分业监管体制与混业经营趋势不适应,主要工作部署:要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控总量的关系严控地方政府债务增量,坚定深化金融改革,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强化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风险防范职责。
02本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点解析
本次会议既立足当前金融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又着眼金融长远发展的目标要求,从组织保障、发展原则、深化改革、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等方面进行了整体安排,突出体现在加强党的领导、服务实体经济和防控重点风险三大方面。
(一)以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加快推进金融强国建设
一是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统一领导,发挥好中央金融委员会和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的作用,以及地方党委金融委员会和金融工委的作用。未来,金融工作的政治属性将会进一步强化,金融机构党建与业务必将深度融合。
二是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以金融队伍的纯洁性、专业性、战斗力为重要支撑;在金融系统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这既是解决“金融乱象和腐败屡禁不止”问题的良方,更是保持金融业稳健发展的法宝。
三是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本次会议首次提出“金融强国”概念,既体现了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也释放了我国开始由金融大国向金融强国转变的积极信号。
(二)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宗旨,统筹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
一是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融资成本持续下降。长期看,资金市场整体将保持相对宽松状态,利率水平保持在相对较低水平。
二是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这意味着经济体系存量资源的盘活处置和二次开发的空间更大,资金供给与使用效率将会提高。
三是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其中:养老金融、数字金融首次提到中央高度,预计后续将会形成一定的市场空间。
四是着力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继续完善债券、股票等资本市场,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
五是完善机构定位,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严格中小金融机构准入标准和监管要求,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强化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定位,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
(三)以防控风险为永恒主题,妥善处置重点领域存量风险
一是及时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这与“严格准入标准和监管要求”相对应,重点防范一些农商行、农信社、村镇银行等存款类地方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同时关注信托公司、金融租赁、汽车金融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经营状态,防止出现风险传染,维护金融安全和经济社会稳定。
二是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优化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结构。总体上看,遏制增量、化解存量仍旧是地方隐性债务管理的核心要求,地方政府要适度举债、控制规模,与地方经济发达程度、财政收入水平应保持整体相符。
三是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健全房地产企业主体监管制度和资金监管,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总体上向市场释放了利好信号。
03关于AMC改革发展的几点思考
本次会议对我国金融体系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整体规划和具体部署,AMC作为以不良资产经营为主业的国有特色金融机构,要在深刻领会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会议要求的基础上,认真思考自身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始终坚持党建与业务经营深度融合
本次会议的召开,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高度重视,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则是主基调,AMC作为国有金融机构,必然要毫不动摇贯彻执行。AMC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作用,确保业务经营走得稳、不偏向;当前要深入推进主题教育活动,全面落实“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不断增强员工队伍的纯洁性、专业性、战斗力。
(二)始终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国家战略
本次会议一以贯之地提出“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并从机构、市场以及对外开放等方面提出了工作要求,同样再次强化了AMC的经营宗旨。金融离不开经济、机构离不开实体,AMC始终要以服务实体为立身之本,既可以通过金融收购、非金收购解决实体企业暂时流动性困难,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也可以通过市场化债转股、夹层投资、阶段性持股支持企业结构调整和并购重组,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转型升级,特别是现阶段央国企“两资两非两金”剥离压降、上市公司破产重整等领域的各类纾困需求。
(三)始终坚持化解金融风险、盘活存量资产
本次会议充分强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性,并对重点领域风险化解工作进行了强调和部署,这正是AMC履行使命的应有之意。当前,AMC要立足于不良资产主业,以金融不良资产收购、问题企业纾困为两大工具,充分利用各类支持政策,积极参与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规范参与地方平台债务风险化解,不得新增地方政府债务,探索采用实质性重组方式,对地方存量资产重组盘活,联动解决地方债务问题;稳健开展房地产风险化解业务,以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为出发点,积极介入一些符合地方“保交楼、保民生”需求、底层资产具有较好开发价值的项目。
(四)始终坚持依法合规和稳健发展
本次会议明确提出要在金融系统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这对于经营不良资产、负有特殊使命的AMC来说,尤为重要。相较于银行、证券等传统金融机构,AMC不良资产主业的“非标”特征更加突出,随着上一轮金融扩张周期的演进,业务发展速度和整体资产规模增长较快,2021年中央巡视则指出了AMC业务经营中存在偏离主责主业、合规意识不强等问题。实践证明,唯有坚持依法合规和稳健审慎的底线,AMC才能够行稳致远。
(五)始终坚持业务经营特色化和专业化
本次会议明确提出要“完善机构定位”,银行、证券、保险应立足主业、发挥功能,虽未明确提及AMC,但其指导意义仍旧深刻。AMC作为聚焦不良资产和问题企业的特色化和专业化金融机构,必须形成符合自身特色的经营优势。目前,银行业法人金融机构4567家、证券公司140家、保险业法人机构237家、信托公司68家,金融机构总资产达到420万亿元1,现有金融体系已不缺以提供融资支持为典型业务的银行、信托等“增量发展型”金融机构,更加需要的是能够盘活社会存量资产、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存量盘活型”金融机构,这正是AMC保持差异化行业发展道路的底层逻辑,也决定了AMC业务经营必须依靠专业化的技术能力和特色化的经营模式,建立具有自身竞争优势的“朋友圈”和“生态圈”,实现可持续发展。
数据来源: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证监会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