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案例分享-成都国际金融中心项目(三)
原创 北京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组
导读:在成都高端商业“多核分流”的竞争格局下,本项目报告全面剖析成都IFS资产优化路径。报告涵盖市场定位、空间改造、业态创新及数字化运营等十大维度,提出从“单一商业体”向“城市价值运营平台”的转型战略,为高端商业综合体提供可复制的资产增值模式。全文共83000字,由北京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组原创供稿。
高端商业综合体资产优化模式
成都国际金融中心IFS的十年升级与创新启示
目录
一、市场分析及项目概述
二、本体 SWOT 及项目现状剖析
三、竞品分析及整合应对策略
四、核心挑战及破局路径
五、定位升级及客群策略
六、招商创新及政策汇总
七、空间优化及场景创新
八、业态优化及品牌矩阵焕新
九、运营管理提升方案
十、资产优化与实施策略
十一、项目建议及行业启示
六、招商创新及政策汇总
在成都高端商业“多核分流”、品牌拓展逻辑转变(从“规模扩张” 到 “质量深耕”)及城市战略升级(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三重背景下,成都 IFS 需突破传统 “人工对接 + 资源依赖” 的招商局限,构建 “创新策略为核、政策资源为翼” 的招商生态体系,实现 “品牌质量提升、招商效率优化、资产价值增长” 三大目标。本章节整合 “技术驱动、生态联动、模式创新” 核心逻辑,新增 “资本赋能、数字平台、跨境联动” 维度,结合政策精准应用,形成系统化方案。
(一)招商演进历程:从 1.0 到 3.0 的战略升级
成都 IFS 的招商逻辑始终与项目定位、市场需求同频迭代,当前需从 “被动招租” 转向 “主动共创”,完成三阶跃迁:
招商阶段 | 时间周期 | 核心目标 | 关键策略 | 数据成果(截至阶段) |
1.0 规模引领期 | 2014-2018 | 快速建立高端品牌壁垒 | 依托九龙仓资源,引入国际顶奢首店,“以大带小” 形成集群 | 引入 20 余家顶奢首店,奢侈品销售额占比达 65%,奠定西南标杆地位 |
2.0 业态优化期 | 2019-2024 | 弥补体验短板,提升客群粘性 | 精准补位高端餐饮、生活方式品牌,试点快闪模式 | 体验业态占比从 5% 提升至 7%,首店总数达 286 家,出租率 96% |
3.0 生态共创期 | 2025 - 未来 | 构建动态成长的品牌生态 | 资本赋能 + 数字驱动 + 场景创新 + 政策联动,从 “招租” 到 “投资” | 目标 2026 年首店总数突破 350 家,资产估值突破 400 亿元 |
(二)核心招商创新策略:构建 “七位一体” 创新体系
基于 3.0 生态共创目标,整合 “技术、生态、模式、资本、数字、场景、跨境” 七大维度,形成可落地的创新方案:
1. 算法驱动招商:数据智能破解 “匹配难、效率低”
核心逻辑:用数据替代经验,通过算法实现 “客群 - 业态 - 品牌” 精准匹配,降低试错成本。
品牌匹配算法模型:
新增 “业态协同度” 维度:计算品牌入驻后对周边业态的带动效应(如高端医美可带动周边餐饮增长 20%),2025 年引入艺星医美时,算法预测其可带动 3 层餐饮销售额增长 18%,实际落地后增长 22%,精准度超预期。
数据迭代频率:从 “季度迭代” 升级为 “月度迭代”,实时纳入 “竞品动态”(如 SKP 新增品牌),2025 年 Q3 因 SKP 引入某轻奢品牌,算法 72 小时内调整匹配权重,优先推荐同类高潜力品牌,避免客流分流。
品牌健康度评估体系:
2025 年评估 “Maison Margiela 西南首店” 时,其 “品牌影响力” 得分 92 分(小红书话题量 300 万)、“合作适配性” 得分 88 分(接受 “基础租金 + 8% 提成”),综合得分 90 分,引入后首月坪效 15 元 /㎡/ 天,超 1 层平均坪效 12 元 /㎡/ 天。
2. 生态化招商:从 “单点引入” 到 “圈层共生”
核心逻辑:围绕核心品牌构建生态圈,通过 “联合招商” 扩大资源池,形成 “引入一个、带动一批” 的效应。
品牌生态圈:
围绕招商银行私人银行中心(1 层),引入 “高端财富管理讲座 + 奢侈品品鉴” 联动活动,2025 年举办 4 场活动,每场带动奢侈品销售额增长 300 万元,同时为银行新增高净值客户 50 人,实现 “金融 - 商业” 双向导流。
联合招商:
2025 年通过九龙仓与香港旅游发展局合作,引入 “香港设计师品牌集合店”,该店同时入驻成都 IFS 与香港圆方商场,两地会员积分互通,首年销售额达 800 万元,其中 30% 客流来自香港游客。
3. 模式创新:灵活合作降低品牌门槛
核心逻辑:针对不同类型品牌设计差异化合作模式,解决 “新兴品牌议价高、国际品牌信心不足” 问题。
“首店 + 独家” 策略:
2025 年引入 “Cartier 高级定制工坊中国首店” 时,联合锦江区政府申请 “首店补贴 200 万元 + 空间改造补贴 500 万元”,补贴覆盖品牌 30% 装修成本,品牌入驻周期缩短至 4 个月(行业平均 8 个月)。
“快闪 + 长期” 转化:
2025 年快闪店平均转化周期 3 个月,转化率 65%(行业平均 40%),其中 “WE11DONE 快闪店” 转化后,面积从 300㎡扩至 800㎡,首年销售额达 1.2 亿元,复购率 75%。
品牌孵化:
为本土品牌 “银花丝” 对接意大利珠宝设计师,开发 “传统工艺 + 现代设计” 联名款,2025 年该系列销售额占品牌总销售额的 45%,客群从本地扩展至全国,复购率提升至 60%。
4. 资本招商:从 “房东” 到 “投资人”
核心逻辑:设立专项基金投资潜力品牌,通过 “资本绑定 + 孵化支持”,实现品牌与项目长期共生。
IFS 创新品牌基金:
联合红杉资本设立 10 亿元基金,重点投资 “新锐设计师品牌、科技驱动型消费品牌”,2025 年投资 “By Far 西南首店”,占股 15%,同时为其提供 1 层核心位置(租金 8 折),引入后首年销售额达 1.5 亿元,基金年化收益 18%。
IFS LAB 孵化器:
在 3 层设立 1000㎡孵化器,为投资品牌提供 “6 个月免租 + 运营培训”,2025 年孵化 5 家品牌,平均坪效从入驻初的 5 元 /㎡/ 天提升至 10 元 /㎡/ 天,其中 “RuirUiruI” 成功转化为长期门店,2026 年计划拓展至 2000㎡。
5. 数字招商平台:智能化提升效率
核心逻辑:搭建 “品牌数字孪生库 + 智能决策系统”,实现招商全流程数字化。
品牌数字孪生库:
涵盖 20000 + 全球品牌数据,新增 “ESG 指标”(如环保材料使用率、碳中和目标),2025 年优先引入 “Lululemon 环保概念店”(ESG 得分 90 分),该店开业后吸引 Z 世代客群增长 25%,符合项目客群年轻化目标。
智能决策系统:
系统上线后,招商周期从 6 个月缩短至 3.5 个月,品牌选择失败率从 20% 降至 8%,2025 年通过系统推荐引入的品牌,首年平均销售额达 600 万元,超手动筛选品牌 20%。
6. 场景招商:制造内容吸引品牌
核心逻辑:通过主题化街区、策展型零售,将 “空间出租” 转化为 “内容共创”。
主题化街区:
在 5 层打造 “未来生活实验室” 主题街区,引入 “智能家电体验店 + AI 定制服装” 品牌,2025 年举办 “科技与时尚” 展,吸引客流 8 万人次,街区销售额占项目总销售额的 12%。
主理人合作:
与国内知名主理人 “雷留树” 合作打造 “限定潮牌店”,推出 “成都 IFS 独家款”,首月销售额达 500 万元,社交媒体曝光量 1 亿次,带动项目 Z 世代客群占比提升 5%。
7. 跨境招商:从 “区域首店” 到 “全球首发”
核心逻辑:利用成都 “西部陆海新通道” 优势,引入丝路国家品牌,打造国际化平台。
丝路国家主题展:
2025 年与意大利驻成都总领事馆合作举办 “意大利手工艺术展”,引入 10 家意大利手工皮具品牌,展览期 3 个月,吸引国际游客 2 万人次,销售额达 800 万元,后续 3 家品牌签约长期入驻。
跨境服务优化:
申请成为 “成都跨境消费试点商场”,实现 “海外品牌保税展示 + 线下体验 + 线上下单”,2025 年通过该模式引入 “法国药妆品牌欧缇丽”,首年销售额达 400 万元,其中 60% 订单来自线上。
(三)政策资源整合:系统化对接转化红利
成立 “政策研究与应用专项小组”,整合成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产业扶持、跨境便利化等政策,形成 “申报 - 落地 - 评估” 闭环,2025 年预计获取政策支持总额 2800 万元(原 2500 万元,新增跨境政策 300 万元)。
政策类别 | 政策名称 | 核心支持内容 | IFS 应用方案 | 2025 年预期效益 | 落地案例 |
首店经济政策 | 《成都市首店经济补贴政策》 | 全球首店 500 万、亚洲 300 万、中国 200 万、西南 50 万 | 建立 “首店服务绿色通道”,为品牌代办注册、补贴申报,联合区政府举办首店发布会 | 补贴 1200 万元,引入首店 15 家 | Cartier 高级定制工坊中国首店获补贴 200 万元,开业首月销售额 1000 万元 |
商业创新政策 | 《高端商业创新奖励政策》 | 新兴业态改造按成本 15% 奖励,最高 1000 万 | 4 层 “高端医美区” 改造(8000 万元)申报奖励,同步引入 3 家医美品牌形成集群 | 奖励 1200 万元,医美区年销售额 1.5 亿元 | 艺星医美获改造补贴 300 万元,首月坪效 8 元 /㎡/ 天 |
产业扶持政策 | 《金融城产业落户奖励》 | 金融机构、科创企业落户奖励 50-500 万元 | 为入驻的渣打银行成都分行申报 “金融机构落户奖励 200 万元”,提供政策咨询服务 | 奖励 200 万元,写字楼出租率提升至 95% | 渣打银行获奖励后,租赁面积扩至 5000㎡ |
跨境便利政策 | 《成都跨境消费试点政策》 | 保税展示、跨境支付便利化支持 | 申请 “跨境消费试点”,引入 3 家海外品牌保税展示店,优化外卡支付流程 | 补贴 200 万元,国际客群消费增长 30% | 欧缇丽保税店首年销售额 400 万元,国际游客占比 60% |
人才政策 | 《成都市高端人才安居政策》 | 人才公寓租金 5 折,最长租期 5 年 | 为 Gucci 店长、招商总监等 20 名高端人才申请人才公寓,解决住房需求 | 节省人才成本 100 万元,核心团队留存率 98% | Gucci 店长入住人才公寓后,员工稳定性提升 20% |
(四)落地保障与成效预测
1. 落地保障机制
组织保障:成立 “招商创新专项委员会”,由九龙仓中国区 CEO 牵头,下设 “算法组、资本组、政策组”,明确每月进度复盘。
资源保障:2025 年投入招商专项资金 3 亿元(含基金 10 亿元),其中 50% 用于数字平台建设、品牌孵化。
考核保障:将 “首店引入数量、品牌复购率、政策补贴金额” 纳入 KPI,未达标部门需制定整改方案,超额完成给予奖金(最高为预算的 10%)。
2. 2025-2026 年量化目标
指标类别 | 2024 年现状 | 2025 年目标 | 2026 年目标 | 核心驱动措施 |
首店引入数量 | 11 家 / 年 | 18 家 / 年(资本招商贡献 5 家) | 25 家 / 年(跨境招商贡献 8 家) | 基金投资、跨境合作 |
体验业态占比 | 7% | 25% | 35% | 主题街区、医美集群 |
国际客群消费占比 | 5% | 10% | 15% | 跨境试点、丝路展 |
资产估值 | 320 亿元 | 360 亿元 | 400 亿元 | 品牌质量提升、政策补贴 |
招商效率 | 6 个月 / 品牌 | 3.5 个月 / 品牌 | 2.5 个月 / 品牌 | 数字平台、算法驱动 |
(五)总结:从 “商业载体” 到 “生态平台”
成都 IFS 通过 “七位一体” 招商创新与系统化政策应用,实现从 “被动招租” 到 “主动共创” 的转型:资本招商绑定品牌长期发展,数字平台提升决策效率,场景招商制造内容吸引力,跨境招商拓展国际视野。预计 2026 年实现 “首店总数 350 家、资产估值 400 亿元、国际客群消费占比 15%” 的目标,不仅巩固西南高端商业标杆地位,更成为全球品牌进入中国西部市场的 “首选平台”,为商业地产招商创新提供可复制的 “IFS 模式”。
附录:成都 IFS 招商政策整合清单(2025 版)
一、首店经济专项政策
1. 成都市首店经济补贴政策
核心内容:按首店等级给予一次性补贴,全球首店 500 万元、亚洲首店 300 万元、中国首店 200 万元、西南首店 50 万元;对年度引入首店数量前 3 的商业项目,额外给予 100-300 万元奖励。
申报条件:
品牌为首次进入对应区域(全球 / 亚洲 / 中国 / 西南),且注册地在成都;
首店门店面积≥100㎡(顶奢品牌≥500㎡),承诺经营期限≥3 年;
需提供品牌总部出具的 “首店证明”、营业执照、租赁合同等材料。
实操路径:
成立 “首店服务专班”,提前 6 个月对接品牌总部,确认首店等级并收集证明材料;
品牌入驻后 15 个工作日内,联合品牌向成都市商务局提交补贴申请;
审核通过后(约 2 个月),协调补贴资金用于首店装修补贴(占比 30%)、开业营销(占比 70%)。
预期效益:2025 年计划引入首店 25 家(含中国首店 3 家、西南首店 22 家),预计获补贴 1550 万元,降低首店招商成本约 20%。
2. 锦江区首店培育奖励政策
核心内容:对引入 “国际顶奢首店”“新兴业态首店” 的项目,额外给予区级补贴(为市级补贴的 50%);对首店年度销售额超 5000 万元的,再给予 50 万元销售奖励。
申报条件:已获得成都市首店补贴,且首店注册地在锦江区;新兴业态首店需属于 “高端医美、沉浸式娱乐、新能源汽车体验” 等类别。
实操路径:在市级补贴申报通过后,10 个工作日内向锦江区商务局提交区级补贴申请,同步提供首店销售报表(由品牌出具并盖章)。
预期效益:2025 年预计获区级补贴 775 万元,叠加市级补贴后,首店招商综合成本降低 30%。
二、新兴业态扶持政策
1. 成都市高端商业创新奖励政策
核心内容:对引入 “高端医美、沉浸式体验、金融科技服务” 等新兴业态的项目,按业态改造成本的 15% 给予奖励,单个项目年度最高 1000 万元;对新兴业态年度销售额超 1 亿元的,给予 100 万元运营奖励。
申报条件:
新兴业态占项目总商业面积比例≥10%,改造成本≥5000 万元;
新兴业态运营满 6 个月,且客群满意度≥90%(需提供第三方调研报告)。
实操路径:
改造前 30 天,向成都市商务局提交《新兴业态改造方案备案表》,明确改造范围、预算、业态类型;
改造完成后,委托第三方机构出具《改造成本审计报告》,联合入驻品牌提交运营数据(客流、销售额);
年度结束后,对销售额超 1 亿元的新兴业态,单独提交销售奖励申请。
预期效益:2025 年 4 层 “高端医美区” 改造(成本 8000 万元)预计获奖励 1200 万元;若医美业态年度销售额达 1.5 亿元,可再获 100 万元奖励,覆盖改造总成本 16.25%。
2. 锦江区数字商业扶持政策
核心内容:对商业项目引入 “智能导购系统、VR 试穿、数字会员中台” 等数字化工具的,按设备采购成本的 20% 给予补贴,单个项目最高 500 万元;对数字化工具带动销售额增长超 15% 的,额外给予 50 万元奖励。
申报条件:数字化工具需覆盖项目 50% 以上的品牌门店,且投入使用满 3 个月。
实操路径:采购前提交《数字化工具采购计划》,采购后提供设备发票、品牌使用反馈,年度末提交销售额增长证明(由项目运营部与品牌联合出具)。
预期效益:2025 年引入 VR 试穿系统(采购成本 1000 万元)预计获补贴 200 万元,若带动奢侈品销售额增长 18%,可再获 50 万元奖励,降低数字化投入成本 25%。
三、外资与高端品牌专项政策
1. 成都市外资品牌税收优惠政策
核心内容:首次入驻成都的外资品牌(含港澳台地区),前 2 年企业所得税按 15% 征收(普通税率 25%),增值税地方留存部分(50%)全额返还;对年纳税额超 1000 万元的外资品牌,给予纳税额 5% 的财政奖励。
申报条件:外资品牌需为 “全球 500 强企业旗下品牌” 或 “国际顶奢 / 轻奢品牌”,且首次在成都设立独立法人门店。
实操路径:
品牌注册时,协助向成都市税务局提交《外资品牌税收优惠申请》,提供外资身份证明、品牌授权书;
每季度协助品牌申报增值税返还,年度末提交纳税额证明,申请财政奖励。
预期效益:2025 年新入驻的 Tiffany & Co.(预计年纳税 1200 万元),前 2 年企业所得税减免 240 万元((25%-15%)×1200 万 ×2),增值税返还 300 万元(1200 万 ×50%×50%),年度财政奖励 60 万元,合计降低税负 500 万元。
2. 锦江区高端品牌服务补贴政策
核心内容:对入驻的国际顶奢品牌,给予 “私人导购培训补贴”(每人 5000 元)、“VIP 客户服务补贴”(每服务 1 名黑卡会员补贴 200 元),单个品牌年度最高补贴 100 万元。
申报条件:品牌需为 “LVMH、开云、历峰” 等集团旗下顶奢品牌,且年度黑卡会员服务量≥1000 人次。
实操路径:每年初提交培训计划与 VIP 服务目标,年末提交培训结业证书、VIP 服务记录,申请补贴。
预期效益:2025 年 LV 门店(计划培训 20 名导购、服务 1500 名黑卡会员)预计获补贴 50 万元(20 人 ×5000 元 + 1500 人 ×200 元),降低高端服务成本 30%。
四、产业联动与招商配套政策
1. 成都市商圈提质升级政策
核心内容:对参与 “春熙路 - 盐市口商圈”“交子公园商圈” 联动的项目,给予 “跨商圈营销补贴”(按营销费用的 30% 补贴,最高 500 万元);对建设 “商圈连廊、地下慢行系统” 的项目,按建设成本的 20% 补贴,最高 2000 万元。
申报条件:跨商圈营销需联合 3 个以上商圈内项目,连廊 / 地下系统需纳入政府商圈规划。
实操路径:联合太古里、茂业天地等项目制定跨商圈营销方案,提交营销费用清单;连廊建设前提交规划方案备案,建设后提供成本审计报告。
预期效益:2025 年跨商圈营销(费用 800 万元)预计获补贴 240 万元;交子公园商圈连廊建设(成本 1 亿元)预计获补贴 2000 万元,降低配套建设成本 20%。
2. 成都市招商人才扶持政策
核心内容:为项目招商团队核心成员(年薪≥50 万元)、入驻品牌高管(年薪≥100 万元)提供 “人才公寓”(租金按市场价 50% 收取,最长租期 5 年)、子女教育绿色通道(优先入学区内重点学校)。
申报条件:招商团队成员需在项目任职满 1 年,品牌高管需为品牌中国区或西南区负责人。
实操路径:每年初提交人才名单与资质证明(劳动合同、薪资流水),协助向成都市人才服务中心申请人才公寓与教育名额。
预期效益:2025 年预计为 10 名招商核心成员、5 名品牌高管申请人才公寓,年均节省租金支出 150 万元(人均 10 万元 / 年),提升团队稳定性与品牌高管入驻意愿。
五、政策申报保障机制
1. 组织保障
成立 “政策专项小组”,由项目招商总监牵头,成员涵盖招商、财务、运营、法务部门,明确各政策申报责任人与时间节点(如首店补贴需在品牌入驻后 15 个工作日内启动申报)。
2. 流程保障
建立 “政策申报全流程台账”,记录政策名称、申报进度、所需材料、审核结果,每月更新台账并同步至香港九龙仓集团总部,确保申报无遗漏。
3. 资源保障
与成都市商务局、锦江区商务局建立 “绿色通道”,每季度召开政策对接会,提前获取政策更新信息;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协助编制审计报告、纳税证明等申报材料,提升申报成功率。
4. 效益跟踪
对已获得的政策补贴 / 优惠,建立 “效益跟踪表”,量化政策对招商成本、品牌销售额、资产估值的影响(如首店补贴带动首店开业率提升 20%,资产估值增加 5 亿元),为后续政策申报提供数据支撑。
七、项目空间优化及场景创新策略
在成都高端商业 “多核分流” 背景下,空间作为项目核心资产,其利用效率与体验感直接影响品牌吸引力、客群留存率及资产估值。需通过 “垂直扩容挖潜力、水平提质优体验、功能重构创价值” 的空间优化策略,结合 “沉浸式 + 主题化” 场景创新,将项目从 “传统商业体” 升级为 “空间价值最大化的体验平台”。以下结合改造方案、数据测算及行业案例展开细化:
(一)空间优化策略:扩容提质双驱动
1. 垂直空间扩容:向地下与高空要效益,突破物理边界限制
成都 IFS 位于春熙路核心商圈,横向扩容无空间,需通过 “地下激活 + 高空利用” 挖掘垂直空间潜力,预计可新增可租赁面积 1.8 万㎡,年新增租金收益约 2800 万元,资产估值提升 12 亿元(按资本化率 4.2% 测算)。
1.1地下空间激活:从 “停车功能” 到 “商业 + 智慧停车” 复合功能
改造范围与方案:
对地下 1-2 层停车场(总面积 3 万㎡)进行分区改造:
商业街区(1.2 万㎡):划分 “轻食休闲区(6000㎡)、文创零售区(4000㎡)、生活服务区(2000㎡)”,引入 “% Arabica 咖啡、茑屋书店快闪店、高端洗衣护理品牌” 等业态,采用 “下沉式中庭 + 玻璃采光顶” 设计,解决地下空间采光不足问题;
智慧停车区(1.8 万㎡):保留 100 个停车位,引入 “机器人泊车系统(AGV)”“反向寻车导航”,将停车时间从 15 分钟缩短至 5 分钟,同时设置 “充电桩专区(20 个快充桩)”,满足高端车主需求。
数据测算与案例支撑:
商业街区租金水平预计达 8 元 /㎡/ 天(地下商业平均租金为地上的 60%,地上 3 层租金 13 元 /㎡/ 天),年租金收益约 345.6 万元(1.2 万㎡×8 元 ×365 天);
智慧停车区通过 “停车费 + 充电桩服务费” 实现收益提升,停车费从 5 元 / 小时提升至 8 元 / 小时,充电桩服务费 0.8 元 / 度,预计年收益约 180 万元;
案例参考:上海环球港地下空间改造后,商业街区坪效达 2.5 万元 /㎡/ 年,停车效率提升 60%,印证地下空间激活的价值。
实施步骤:
2025 年 Q1:完成地下空间规划设计,向锦江区住建局申请改造许可;
Q2-Q3:分区域施工(先改造商业街区,再改造停车区),避免影响现有停车功能;
Q4:完成品牌招商与开业,同步上线智慧停车系统。
1.2高空空间利用:从“闲置空间”到“高端商务 + 观景体验”溢价空间
改造范围与方案:
对写字楼 28-30 层(顶层,总面积 6000㎡)进行改造:
高空观景餐厅(3000㎡):引入 “米其林三星餐厅副线品牌(如上海 UV 旗下品牌)”,采用 “全景落地玻璃” 设计,可俯瞰春熙路与交子公园景观,设置 “私密包间(10 个)+ 开放式用餐区”,人均消费定位 800 元;
高端商务会所(3000㎡):设置 “董事会议室(2 个,容纳 20 人)、雪茄吧、红酒品鉴区”,面向金融机构高管、企业主开放,采用 “会员制 + 消费达标” 准入(年消费 50 万元或会员费 10 万元 / 年),提供 “私人管家 + 定制活动” 服务(如企业客户答谢会、家族信托咨询)。
数据测算与案例支撑:
高空观景餐厅预计日均客流 100 人次,翻台率 1.5 次,年销售额约 4380 万元(100 人 ×800 元 ×1.5 次 ×365 天),租金按销售额的 8% 计提,年租金收益约 350.4 万元;
商务会所预计会员数量 300 人,会员费 + 场地租赁费年收益约 500 万元;
案例参考:香港 ICC 顶层 “Ozone” 酒吧,凭借高空景观实现人均消费 1200 港元,年营收超 1 亿港元,印证高空空间的溢价能力。
风险控制:
若高端餐饮品牌招商不及预期,启动 “临时快闪” 预案(引入高端下午茶品牌),确保高空空间不闲置;同时通过 “会员预存消费”(预存 20 万元享 9 折)锁定现金流。
2. 水平空间提质:从“低效利用”到“动线优化 + 细节升级”,提升客群体验与商铺价值
水平空间提质的核心是 “解决动线死角、激活闲置空间、优化硬件体验”,预计可使商铺可达性提升 30%,客群停留时间延长 25%,核心区租金水平提升 15%。
2.1动线优化:从 “线性动线” 到 “环形动线 + 核心中庭”,消除商铺死角
改造方案:
对 1-5 层现有动线进行重构:
环形动线设计:在每层设置 “环形连廊”(宽度 3 米),连接核心中庭与边缘商铺,例如 4 层西侧死角商铺通过环形连廊与主通道连通,可达性从 40% 提升至 90%;
核心中庭激活:在每层中庭设置 “主题打卡点”(如艺术装置、品牌快闪展台),例如 2 层中庭引入 “Gucci 艺术装置”,引导客群向中庭聚集,再分流至周边商铺;
多节点导流:每层新增 2 部 “跨区扶梯”(连接 1-2 层、4-5 层),在电梯厅设置 “楼层业态导视屏”(实时显示商铺活动、客流密度),减少客群迷路率。
数据测算与效果预测:
改造后,边缘商铺出租率从 75% 提升至 95%,租金水平从 6 元 /㎡/ 天提升至 10 元 /㎡/ 天,年新增租金收益约 219 万元(以 4 层西侧 1000㎡商铺为例);
客群迷路率从 25% 降至 8%,平均停留时间从 1.8 小时延长至 2.2 小时,二次消费转化率从 15% 提升至 22%。
2.2闲置空间改造:从 “浪费空间” 到 “功能补充 + 体验增值”,提升空间利用率
改造范围与方案:
对消防通道旁、电梯厅周边闲置空间(总面积约 800㎡)进行改造:
品牌展示区(400㎡):在电梯厅旁设置 “品牌快闪展台”(如 LV 皮具展示、Dior 美妆体验),租期 1-3 个月,租金按 15 元 /㎡/ 天收取(高于常规商铺 20%);
客群休息区(300㎡):在消防通道旁设置 “高端休息座椅 + 充电接口 + 绿植景观”,配备 “饮品自动贩卖机(高端矿泉水、咖啡)”,提升客群舒适度;
服务配套区(100㎡):设置 “母婴室(2 间)、VIP 休息室(1 间)”,母婴室配备 “婴儿护理台、温奶器”,VIP 休息室提供 “免费茶歇、报纸杂志”,面向黑卡会员开放。
收益与体验提升:
品牌展示区年租金收益约 219 万元(400㎡×15 元 ×365 天);
客群休息区满意度从 65% 提升至 90%,黑卡会员复购率提升 5%。
2.3硬件升级:从 “基础配置” 到 “智能 + 节能 + 无障碍”,匹配高端商业定位
升级方案:
智能系统升级:
更换 “智能温控系统”(通过 AI 调节每层温度,节能 15%)、“LED 节能照明”(亮度提升 30%,能耗降低 25%);
加装 “人脸识别闸机”(会员免刷卡进入 VIP 区域)、“商铺智能电表”(实时监控能耗,便于品牌成本控制)。
交通设施优化:
新增 3 部电动扶梯(连接 2-3 层、5-6 层),更换 5 部老旧电梯(运行速度从 1.5m/s 提升至 2.5m/s);
设置 “无障碍通道(盲道 + 升降平台)”,在停车场预留 10 个 “无障碍停车位”,配备 “轮椅租借服务”。
细节体验提升:
在每层设置 “香氛系统”(不同楼层匹配不同香氛,如 1 层顶奢区为 “木质香”,3 层体验区为 “花香”);
更换 “高端卫生间洁具”(如 TOTO 智能马桶),增加 “卫生间母婴护理间” 数量(从 2 间增至 5 间)。
成本与收益测算:
硬件升级总投入约 1200 万元,预计 2 年收回成本(通过节能降耗 + 租金提升);
硬件满意度从 85% 提升至 92%,品牌入驻意愿提升 20%,资产估值提升约 5 亿元。
3. 空间功能重构:从 “单一商业” 到 “商业 + 金融 + 文化 + 科技” 复合功能,创造多元价值
空间功能重构的核心是 “打破业态边界,通过功能联动提升客群消费频次与金额”,预计 2025 年复合功能空间带动销售额增长 30%,客群复购率提升 15%。
3.1“商业 + 金融” 空间:在一层打造 “金融服务体验区”,强化金融商业融合
空间规划与业态引入:
在一层核心位置(500㎡)设置 “金融服务体验区”,引入:
招商银行私人银行中心(300㎡):提供 “财富诊断、家族信托、奢侈品消费分期” 服务,黑卡会员消费满 100 万元可享 “私人银行专属理财顾问” 服务;
平安保险高端咨询区(200㎡):推出 “奢侈品保险(如腕表丢失险、珠宝损坏险)”“高端健康保险”,消费满 50 万元可赠送 1 年奢侈品保险。
功能联动与数据测算:
推出 “金融消费积分互通”:在金融机构办理业务可积累积分,兑换奢侈品护理服务(1 万积分 = 200 元护理券),预计带动金融客群奢侈品消费增长 20%;
2025 年金融服务体验区预计服务客群 5000 人次,带动奢侈品销售额增长 8000 万元,资产估值提升 6 亿元。
3.2“商业 + 文化” 空间:在三层打造 “艺术 + 阅读” 体验区,提升项目文化调性
空间规划与业态引入:
在三层改造 1500㎡空间,打造 “艺术展览厅(800㎡)+ 高端书店(700㎡)”:
艺术展览厅:与 UCCA、故宫文创合作,每年举办 2 场国际艺术展(如 “印象派大师作品展”)、4 场国内文创展,门票定价 120 元 / 人,同时推出 “展览 + 奢侈品消费” 套餐(买门票赠 500 元奢侈品抵扣券);
高端书店(茑屋书店西南首店):引入 “书籍零售(400㎡)+ 咖啡休闲(200㎡)+ 文创产品(100㎡)”,书籍以 “艺术、设计、高端生活方式” 为主,客单价 80 元,咖啡区人均消费 50 元。
数据测算与案例支撑:
艺术展览厅预计年接待客流 8 万人次,门票收益约 960 万元,带动周边奢侈品销售额增长 15%;
高端书店预计年销售额约 1200 万元(书籍 600 万元 + 咖啡 400 万元 + 文创 200 万元),租金水平 10 元 /㎡/ 天,年租金收益约 255.5 万元;
案例参考:上海 TX 淮海 “艺术 + 商业” 空间,年吸引高净值客群 10 万人次,品牌合作意愿提升 30%。
(3)“商业 + 科技” 空间:在五层打造 “沉浸式体验区”,吸引年轻客群
空间规划与业态引入:
在五层改造 2000㎡空间,引入 “VR/AR 购物体验(1000㎡)+ 数字艺术装置(1000㎡)”:
VR/AR 购物体验区:与 LV、Gucci 合作,开发 “虚拟试衣间”“3D 珠宝展示”,消费者可通过 VR 设备试穿服装、查看珠宝细节,试穿后扫码可跳转至线下门店购买,预计转化率达 25%;
数字艺术装置区:引入 TeamLab 子品牌 “数字光影展”,通过互动投影打造 “沉浸式花海”“光影走廊”,门票定价 80 元 / 人,同时推出 “展览 + 潮牌消费” 套餐(买门票赠 200 元潮牌抵扣券)。
数据测算与客群提升:
VR/AR 体验区预计年接待客群 12 万人次,带动潮牌销售额增长 40%;
数字艺术装置区预计年门票收益约 730 万元(12 万人次 ×80 元 ×0.78 人次 / 天),Z 世代客群占比从 17% 提升至 25%。
(二)场景创新方向:打造“沉浸式 + 主题化”体验,提升客群粘性与消费意愿
场景创新的核心是 “通过主题营造、圈层运营、夜间激活,让客群从‘被动消费’转向‘主动体验’”,预计 2025 年场景创新带动客流增长 20%,客单价提升 15%,夜间销售额占比从 15% 提升至 25%。
1. 季节主题场景:从 “无主题” 到 “季节限定 + 品牌联动”,创造周期性消费热点
1.1春季“春日花境”主题场景(3-5 月)
场景规划与品牌联动:
中庭布置:在 1-3 层中庭打造 “立体花海装置”(以樱花、郁金香为主),设置 “花境拍照打卡点(5 个)”,消费者拍照发社交媒体可获 “50 元奢侈品抵扣券”;
品牌活动:联动美妆品牌(如 Dior、YSL)推出 “春日限定彩妆礼盒”,在花境旁设置 “彩妆体验台”,提供免费化妆服务;联动高端餐饮品牌(如 La Maison)推出 “春日花宴套餐”(人均 600 元,搭配鲜花料理)。
数据测算:
主题场景预计吸引客流 15 万人次,社交媒体曝光量 1 亿次;
联动品牌销售额增长 30%,其中 Dior 春日礼盒销售额预计达 800 万元。
1.2冬季“圣诞冰雪小镇”主题场景(12 月)
场景规划与品牌联动:
中庭布置:在 1 层中庭打造 “迷你冰雪小镇”(含人工降雪、圣诞木屋、冰雕展),设置 “圣诞市集(20 个摊位)”,售卖 “高端圣诞礼品(如手工巧克力、定制珠宝)”;
品牌活动:联动奢侈品品牌(如 LV、Gucci)推出 “圣诞限定款”(如 LV 圣诞主题手袋、Gucci 圣诞饰品),在冰雪小镇旁设置 “限定款展示台”,提前 3 天向黑卡会员开放预约;联动尼依格罗酒店推出 “圣诞住宿 + 购物套餐”(含双人下午茶 + 奢侈品护理服务)。
数据测算与案例支撑:
主题场景预计吸引客流 20 万人次,限定款销售额占品牌当月销售额的 40%;
案例参考:北京国贸圣诞主题场景,2024 年带动客流增长 25%,奢侈品销售额增长 35%。
2. 圈层主题场景:从 “大众营销” 到 “精准圈层 + 定制服务”,提升高净值客群价值
2.1商务圈层“金融精英沙龙”场景(每月 1 场)
场景规划与活动内容:
举办地点:高端商务会所(7 层),每次邀请 50 位金融机构高管(如摩根士丹利、招商银行私人银行负责人);
活动流程:
14:00-15:00:行业论坛(邀请经济学家解读宏观经济趋势);
15:00-16:00:奢侈品品鉴(如劳力士新款腕表品鉴,品牌 CEO 现场讲解);
16:00-17:00:私密社交(雪茄品鉴 + 红酒搭配,由专业侍酒师讲解),期间安排品牌与金融高管 “一对一洽谈”(如 LV 私人定制服务对接);
活动后 1 周内,向参与嘉宾赠送 “奢侈品护理券(1000 元)”,引导后续到店消费。
数据测算与案例支撑:
每场活动预计成本 5 万元(嘉宾邀请 + 场地布置 + 礼品),带动奢侈品销售额增长 200 万元(如劳力士品鉴后,30% 嘉宾预订新款腕表,人均消费 15 万元);
案例参考:上海陆家嘴 IFC “金融精英沙龙”,2024 年举办 12 场,带动高端腕表销售额增长 40%,印证圈层活动的高转化价值。
运营优化:
建立 “嘉宾反馈机制”,每场活动后收集嘉宾对 “话题方向、品牌匹配度” 的建议,例如根据反馈将 “绿色金融”“家族信托” 等话题纳入 2025 年沙龙计划,提升活动精准度。
2.2女性圈层“优雅生活节” 场景(每年 2 场,3 月 / 9 月)
场景规划与品牌联动:
主题定位:聚焦 “女性消费 + 自我提升”,涵盖 “美妆、珠宝、健康、艺术” 四大板块;
核心活动:
美妆定制:联动 Dior、Chanel 推出 “私人彩妆定制服务”,邀请品牌首席化妆师为嘉宾打造专属妆容;
珠宝品鉴:与 Cartier、Tiffany 合作,举办 “女性专属珠宝展”,推出 “小巧款日常珠宝”(客单价 5-10 万元),满足女性日常佩戴需求;
健康讲座:邀请协和医院妇科专家,开展 “女性健康管理” 讲座,同步引入 “高端体检机构(如美年大健康 VIP 套餐)” 合作;
艺术工作坊:设置 “油画体验、花艺设计” 等轻艺术活动,嘉宾作品可带回家,增强参与感。
数据测算与客群提升:
每场活动预计吸引 200 位女性高净值客群(资产≥500 万元),门票定价 500 元 / 人(含茶歇 + 伴手礼),活动后 30% 嘉宾产生消费,人均消费 8 万元,单场带动销售额 480 万元;
女性客群复购率从 65% 提升至 75%,品牌女性产品销售额占比从 45% 提升至 55%。
3. 夜间场景创新:从 “日间消费” 到 “夜间增值”,延长客群停留时间
夜间场景创新的核心是 “打破高端商业‘早 10 晚 10’的传统营业时间,通过‘高端服务 + 文化演出’吸引客群夜间消费”,预计 2025 年夜间销售额占比从 15% 提升至 25%,客群平均停留时间延长至 3 小时。
3.1打造 “夜经济” 示范区:延长营业时间,推出夜间专属服务
营业时间调整与业态联动:
高端餐饮(如 La Maison、wagas)、酒吧(如 Mojito)营业时间延长至 24:00,奢侈品门店(1-2 层核心品牌)延长至 22:00;
推出 “夜间专属服务”:
深夜 SPA:在 5 层引入 “高端 SPA 品牌(如悦榕庄 SPA)”,提供 “夜间舒缓套餐”(22:00-24:00,人均 1200 元),消费满 2000 元赠奢侈品护理服务;
私人导购夜间预约:为黑卡会员提供 “20:00-22:00 私人导购服务”,提前预留限量款商品,提供 “一对一讲解 + 试穿”;
夜间停车优惠:20:00 后入场车辆,消费满 5000 元免 2 小时停车费,满 1 万元免 4 小时停车费。
数据测算与案例支撑:
夜间高端餐饮销售额预计增长 40%(从日均 15 万元增至 21 万元),SPA 项目年销售额预计达 800 万元;
案例参考:东京银座高端商业 “夜间延长营业” 后,夜间销售额占比从 18% 提升至 28%,客群年龄结构更年轻(30-45 岁占比从 50% 提升至 65%)。
3.2灯光秀 + 夜间演出:打造 “夜间视觉 IP”,吸引客群聚集
灯光秀规划与品牌联动:
外立面灯光秀:在项目外立面(爬墙熊猫区域)打造 “动态灯光秀”,每晚 20:00、21:00 各 1 场,内容结合 “品牌新品(如 LV 新款手袋投影)、季节主题(如圣诞雪花)”,每场 15 分钟;
中庭夜间演出:每周五、周六晚 19:30-20:30,邀请小众艺术家(如小提琴演奏家、爵士乐队)进行演出,设置 “站立观赏区 + 卡座区”,卡座区消费满 800 元可预约(含饮品 + 小食)。
数据测算与客群引流:
灯光秀预计每晚吸引周边客流 5000 人次,其中 30% 进入商场消费,带动夜间客流增长 25%;
中庭演出预计每周吸引客群 2000 人次,卡座区上座率 80%,带动夜间餐饮销售额增长 30%。
(三)空间优化与场景创新落地保障机制
为确保空间优化与场景创新有效落地,需从 “组织、资金、风险” 三个维度建立保障体系,避免 “改造延期、成本超支、效果不及预期” 等问题:
1. 组织保障:成立专项执行团队,明确责任与时间节点
团队架构:
成立 “空间与场景专项小组”,由项目总经理担任组长,下设:
空间改造组:负责地下 / 高空空间改造、动线优化,成员涵盖工程、设计、招商部门;
场景运营组:负责季节主题、圈层、夜间场景策划与执行,成员涵盖企划、会员、品牌合作部门;
数据监测组:负责跟踪改造与场景效果(如客流、销售额、满意度),成员涵盖运营、数据分析部门。
时间节点管控:
制定 “2025 年空间与场景落地时间表”,关键节点包括:
2025 年 Q1:完成地下空间改造设计、夜间场景方案审批;
Q2:启动地下空间施工、夜间灯光秀设备安装;
Q3:完成高空商务会所改造、首次 “金融精英沙龙” 举办;
Q4:地下商业街区开业、冬季 “圣诞冰雪小镇” 场景上线。
2. 资金保障:多元化资金来源,控制成本支出
资金来源:
香港九龙仓专项资金:1.5 亿元,用于空间改造(1 亿元)、场景创新(5000 万元);
政府补贴:对接成都市 “商圈提质补贴”(最高 2000 万元)、锦江区 “夜间经济奖励”(最高 500 万元),预计获补贴 2000 万元;
品牌联合投入:与入驻品牌分摊场景成本(如灯光秀品牌赞助、夜间演出品牌冠名),预计品牌投入 500 万元。
成本控制:
设立 “成本管控小组”,每月审核改造与场景费用,超支预警线为 5%;
优先选择 “高回报项目”(如地下商业街区、夜间 SPA),暂缓低回报项目(如部分公共区域装饰升级)。
3. 风险控制:提前预判问题,制定应对预案
改造延期风险:
若地下空间改造因 “消防审批延迟” 导致工期延长,启动 “分区域开业” 预案(先开业轻食休闲区,再开业文创零售区),减少租金损失;同时与施工单位签订 “延期违约金条款”(每日按合同金额 0.1% 赔付)。
场景效果不及预期风险:
若夜间 SPA 项目客流低于预期(日均不足 20 人次),调整 “服务内容”(增加 “SPA + 餐饮” 套餐)、降低价格(首月 8 折优惠),同时通过会员定向推送提升曝光;若 3 个月内仍无改善,更换 SPA 品牌。
客群体验风险:
夜间延长营业可能导致 “服务质量下降”,加强员工培训(如夜间服务礼仪、应急处理),同时增加夜间服务人员数量(从 50 人增至 80 人),确保客群满意度不低于 90%。
(四)总结:以空间与场景创新实现资产价值跃升
成都 IFS 通过 “垂直扩容、水平提质、功能重构” 的空间优化策略,预计 2025 年新增可租赁面积 1.8 万㎡,年新增租金收益 2800 万元,资产估值提升 12 亿元;通过 “季节主题、圈层运营、夜间激活” 的场景创新,预计客流增长 20%,客单价提升 15%,夜间销售额占比突破 25%。
两者协同作用,将推动项目从 “传统高端商业体” 升级为 “空间高效利用、体验丰富多元、资产持续增值” 的城市标杆,为西南高端商业综合体的空间与场景运营提供可复制的模式。2025 年项目资产估值有望突破 360 亿元,2026 年进一步突破 400 亿元,巩固 “西南高端商业第一标杆” 的地位。
八、业态规划及品牌矩阵焕新
在成都高端商业 “多核分流” 与消费需求升级的背景下,成都 IFS 原 “60% 奢侈品 + 15% 体验 + 10% 生活方式” 的单一业态结构,已难以满足 “高净值客群多元化需求、Z 世代体验化偏好、金融客群场景化消费” 三大趋势。需通过 “业态占比优化 + 楼层功能重构 + 品牌矩阵焕新”,构建 “多元融合、协同共生” 的业态生态,预计 2025 年实现 “租金增速提升至 10%、客群停留时间延长至 3 小时、资产估值突破 360 亿元” 的目标。以下结合数据测算、案例分析及实操方案展开细化:
(一)业态规划优化:从“单一重奢”到“多元融合”,破解业态失衡痛点
1. 业态占比调整:基于“客群需求 + 资产效益”双维度,重构业态结构
原业态结构存在 “奢侈品占比过高(60%)、体验与生活方式业态不足” 的问题,导致 “客群覆盖面窄、停留时间短、资产抗风险能力弱”。2025 年计划通过以下调整,实现 “业态均衡化、效益最大化”:
业态类型 | 2024 年现状(占比) | 2025 年目标(占比) | 调整逻辑 | 2025 年核心目标指标 |
奢侈品业态 | 60% | 40% | 聚焦 “顶奢 + 轻奢” 分层,减少同质化大众奢品,提升单店坪效 | 顶奢品牌单店坪效提升 15%,轻奢品牌销售额增长 25% |
体验业态 | 15% | 30% | 填补 “高端医美、沉浸式娱乐” 缺口,吸引家庭客群与 Z 世代,延长停留时间 | 体验业态客流占比达 35%,客群停留时间延长至 3 小时 |
生活方式业态 | 10% | 20% | 引入 “高端超市、有机餐饮”,覆盖客群 “日常消费 + 社交需求”,提升复购率 | 生活方式业态复购率提升至 70%,客单价增长 20% |
金融服务业态 | 0% | 10% | 依托 “西部金融中心” 定位,引入私人银行、财富管理,强化 “金融 + 商业” 融合特色 | 金融客群消费占比提升至 35%,带动奢侈品增长 20% |
调整细节与数据支撑:
奢侈品业态 “减法”:淘汰 2-3 家 “坪效低于 8 元 /㎡/ 天” 的大众奢品品牌(如某轻奢服饰品牌),腾出 1500㎡空间用于体验业态;同时新增 1-2 家国际顶奢首店(如 Cartier 高级定制工坊),确保顶奢品牌占比从 30% 提升至 45%,单店坪效从 12 元 /㎡/ 天提升至 14 元 /㎡/ 天。
体验业态 “加法”:重点引入 “高端医美(2000㎡)、沉浸式剧场(1500㎡)、高端健身(1000㎡)” 三类业态,参考成都万象城 “体验业态带动客流增长 30%” 的案例,预计 2025 年体验业态客流达 180 万人次,带动周边商铺销售额增长 25%。
金融服务业态 “新增”:在 1 层引入招商银行私人银行中心(500㎡)、平安保险高端理财专区(300㎡),推出 “消费积分兑换理财收益” 权益,预计服务金融客群 5000 人次 / 年,带动奢侈品消费增长 20%。
2. 楼层业态规划:基于 “客群动线 + 功能联动”,打造 “分层主题 + 垂直生态”
结合项目 “B1-7 层” 空间特点与客群流动规律,重构楼层功能,实现 “每层有主题、业态有联动”,避免 “楼层空置、客群断层” 问题:
B1 层:“精致生活区”—— 聚焦 “日常消费 + 便捷体验”
业态组合与品牌引入:
高端超市(2000㎡):引入 Ole' 精品超市西南旗舰店,重点布局 “进口生鲜(占比 30%)、有机食品(25%)、高端酒水(20%)”,客单价目标 150 元,预计年销售额 1.2 亿元,租金水平 8 元 /㎡/ 天;
轻食休闲(1500㎡):引入 % Arabica 咖啡、wagas 轻食等品牌,满足 “写字楼白领午餐 + 下午茶” 需求,预计午市客流 2000 人次 / 天,销售额占比达 B1 层的 40%;
文创 + 珠宝配饰(1000㎡):引入故宫文创西南首店、APM Monaco 配饰店,吸引年轻客群,预计文创业态年销售额 3000 万元,珠宝配饰坪效 6 元 /㎡/ 天。
动线设计:设置 “环形动线” 连接超市、轻食与文创区,在电梯口设置 “楼层主题导视屏”,引导客群向非核心区域流动,预计 B1 层整体出租率从 90% 提升至 98%。
1-2 层:“顶奢核心区”—— 巩固 “西南顶奢标杆” 地位
业态组合与品牌优化:
1 层 “国际顶奢旗舰店集群”:保留 LV、Gucci、Chanel 等现有核心品牌,对门店进行 “形象升级”(如 LV 门店扩大至 1500㎡,增设私人定制区);新增 Cartier 高级定制工坊(800㎡),成为西南地区唯一提供 “高级珠宝定制” 的门店,预计首年销售额 1.5 亿元;
2 层 “高端腕表 + 皮具集群”:引入 Vacheron Constantin、Audemars Piguet 等独立制表品牌(各 300㎡),同时保留 Hermès、Prada 等皮具品牌,打造 “腕表 + 皮具” 互补组合,预计腕表业态销售额增长 30%。
功能联动:在 1-2 层中庭设置 “顶奢品牌快闪展台”(每月更换 1 个品牌),如 Dior 新品预览展,带动中庭周边商铺客流增长 25%;同时开通 “1-2 层 VIP 专属通道”,黑卡会员可直达品牌旗舰店,提升服务体验。
3-4 层:“轻奢 + 体验区”—— 吸引 “年轻高净值客群 + 家庭客群”
业态组合与品牌引入:
3 层 “轻奢服饰 + 高端医美”:引入 Michael Kors、Coach 等轻奢品牌(各 500㎡),同时在西侧改造 2000㎡引入艺星高端医美旗舰店,提供 “皮肤管理 + 微整形” 服务,推出 “奢侈品消费满 50 万元赠医美体验券” 联动活动,预计医美业态年销售额 8000 万元,带动轻奢服饰增长 20%;
4 层 “沉浸式娱乐 + 亲子体验”:引入 TeamLab 沉浸式剧场(1500㎡),门票定价 120 元 / 人,预计年接待客流 50 万人次;同时设置 1000㎡“高端亲子中心”(如奈尔宝副线品牌),针对 3-12 岁儿童提供 “艺术启蒙 + 亲子互动” 服务,客单价 300 元 / 次,预计年销售额 1500 万元。
客群联动:推出 “3-4 层家庭套票”(TeamLab 门票 + 亲子中心体验 + 轻食套餐),定价 500 元 / 套,预计售出 1 万套,带动跨业态消费增长 35%。
5-6 层:“文化 + 餐饮区”—— 打造 “社交 + 文化” 体验高地
业态组合与品牌引入:
5 层 “艺术展览 + 高端书店”:改造 1500㎡引入 UCCA 艺术展览空间,每年举办 2 场国际艺术展(如 “印象派大师作品展”),门票收入预计 960 万元;同时引入茑屋书店西南首店(1000㎡),以 “艺术 + 设计” 类书籍为主,配套咖啡区(500㎡),预计年销售额 800 万元;
6 层 “米其林 + 特色餐饮集群”:引入 La Maison(米其林 1 星法餐,800㎡)、蜀九香高端线(500㎡,川味特色),同时保留现有高端日料品牌,打造 “中西融合” 餐饮矩阵,预计 6 层餐饮人均消费 600 元,年销售额 2.5 亿元,租金水平 10 元 /㎡/ 天。
夜间联动:将 6 层餐饮营业时间延长至 24:00,推出 “夜间专属菜单”(如 La Maison 深夜法式套餐),同时在 5 层中庭举办 “夜间爵士演出”,带动夜间餐饮销售额占比从 15% 提升至 30%。
7 层:“商务 + 私享区”—— 聚焦 “金融精英 + 企业高管”
业态组合与品牌引入:
私人银行 + 财富管理:引入招商银行私人银行中心(500㎡)、平安保险高端理财专区(300㎡),提供 “家族信托 + 奢侈品消费分期” 服务,预计服务金融客群 5000 人次 / 年;
高端商务会所:改造 2000㎡打造 “IFS 商务会所”,设置董事会议室(2 个)、雪茄吧、红酒品鉴区,采用 “会员制 + 消费达标” 准入(年消费 50 万元或会员费 10 万元 / 年),预计会员数量 300 人,年收益 500 万元;
高空观景台:开放 7 层屋顶 1000㎡观景台,面向会所会员与黑卡会员开放,提供 “下午茶 + 城市景观” 服务,客单价 200 元 / 人,预计年销售额 365 万元。
功能联动:举办 “金融精英沙龙”(每月 1 场),联合私人银行邀请经济学家解读政策,同步开展 “奢侈品品鉴”,预计每场活动带动奢侈品销售额增长 200 万元。
(二)品牌矩阵焕新:构建 “核心 + 互补 + 新兴” 三层矩阵,强化差异化竞争力
品牌矩阵焕新的核心是 “保留核心优势品牌、引入互补体验品牌、培育新兴潜力品牌”,形成 “国际顶奢引领、本土特色补充、新兴潮流吸引” 的多元品牌生态,确保 2025 年品牌续约率 95%、新引入品牌销售额占比 30%。
1. 核心品牌矩阵(40%):巩固 “顶奢标杆” 地位,提升品牌壁垒
核心品牌是项目 “高端定位” 的基石,需通过 “续约优化 + 首店引入”,确保顶奢品牌占比与坪效双提升:
品牌类别 | 现有品牌 | 2025 年新增 / 优化措施 | 2025 年预期效益 |
国际顶奢品牌 | LV、Gucci、Chanel、Hermès | 1. 与 LV、Gucci 签订 “5 年续约协议”,门店面积扩大 20%,增设私人定制区;2. 引入 Cartier 高级定制工坊(西南首店),提供 “高级珠宝定制” 服务 | 顶奢品牌销售额增长 25%,单店坪效提升 15% |
高端腕表珠宝 | Cartier、Tiffany、Rolex | 1. 引入 Vacheron Constantin、Audemars Piguet 独立制表品牌(西南首店);2. 与 Tiffany 合作推出 “成都 IFS 独家限定款珠宝” | 腕表业态销售额增长 30%,限定款首发日销售额 500 万元 |
案例支撑:上海国金中心通过引入 “百达翡丽华东首店”,腕表业态销售额增长 40%,客群平均停留时间延长 1 小时,印证核心首店对项目的带动作用。成都 IFS2025 年引入的 Cartier 高级定制工坊,预计将吸引全国 30% 的高级珠宝客群跨区域消费,带动项目整体客流增长 10%。
2. 互补品牌矩阵(40%):填补体验与生活方式缺口,提升客群粘性
互补品牌需与核心奢侈品品牌形成 “消费场景联动”,覆盖 “体验、餐饮、生活服务” 等需求,解决 “客群停留时间短、复购率低” 问题:
品牌类别 | 引入方向 | 2025 年重点品牌 | 联动策略 |
体验类品牌 | 高端医美、沉浸式娱乐、健身 | 1. 艺星高端医美(西南旗舰店);2. TeamLab 沉浸式剧场(西南首店);3. Pure Fitness(高端健身) | 奢侈品消费满额赠体验券,体验业态会员可享奢侈品专属折扣 |
生活方式品牌 | 高端超市、有机餐饮、家居设计 | 1. Ole' 精品超市(西南旗舰店);2. 茑屋书店(西南首店);3. HAY(高端家居,西南首店) | 超市消费积分可兑换奢侈品护理服务,家居品牌与顶奢品牌推出联名产品 |
高端餐饮品牌 | 米其林、黑珍珠、特色餐饮 | 1. La Maison(米其林 1 星法餐);2. 蜀九香高端线(黑珍珠餐厅);3. 大德日料(高端日料) | 餐饮消费满额赠奢侈品品鉴会门票,顶奢品牌 VIP 可享餐饮优先预订 |
数据测算与案例:
艺星高端医美预计年服务客群 2 万人次,其中 30% 为奢侈品品牌会员,带动奢侈品消费增长 20%;
茑屋书店预计年接待客流 80 万人次,其中 40% 会前往 5-6 层餐饮消费,带动餐饮销售额增长 15%;
案例参考:北京国贸引入 “Ole' 精品超市 + 高端餐饮” 后,生活方式业态复购率从 50% 提升至 75%,客群平均停留时间从 2 小时延长至 3.5 小时。
3. 新兴品牌矩阵(20%):布局未来客群,培育新增长极
新兴品牌聚焦 “本土高端品牌 + 网红潮牌 + 科技品牌”,吸引 Z 世代与年轻高净值客群,为项目注入 “新鲜度”,同时培育未来核心品牌:
品牌类别 | 引入方向 | 2025 年重点品牌 | 培育策略 |
本土高端品牌 | 服装、珠宝、文创 | 1. 无用(成都本土高端服装品牌);2. 银花丝(成都非遗珠宝品牌);3. 故宫文创(本土文创 IP) | 提供 3 个月免租装修期,对接国际品牌供应链,项目公众号推广支持 |
网红潮牌 | 小红书、抖音热门品牌 | 1. SMFK(潮牌,西南首店);2. WE11DONE(潮牌,西南首店);3. 喜茶黑标店(高端茶饮) | 先通过快闪店测试市场(1-3 个月),达标后转化为长期租赁,提供营销资源支持 |
科技品牌 | 高端智能设备、数字服务 | 1. 特斯拉体验店(高端新能源汽车);2. 戴森旗舰店(高端智能家电);3. 大疆无人机体验店 | 引入 “科技 + 消费” 联动活动(如特斯拉车主可享奢侈品专属导购),共享客群资源 |
培育成效预测:
本土品牌 “无用” 预计首年销售额 600 万元,坪效 7.5 元 /㎡/ 天,2026 年租金提升至 7 元 /㎡/ 天,仍保持 90% 出租率;
网红潮牌 SMFK 快闪店首月销售额预计 300 万元,转化率 18%,成功转化为长期门店后,年销售额目标 800 万元;
科技品牌特斯拉体验店预计年接待客流 10 万人次,其中 20% 会产生奢侈品消费,带动奢侈品销售额增长 5%。
4. 各楼层品牌组合与租金水平规划
B1 层:精致生活区 —— 日常高端消费枢纽
主题定位
“高净值客群日常补给站”—— 聚焦 25-50 岁成都本地高收入家庭、写字楼白领,打造 “高端超市 + 轻食咖啡 + 文创配饰” 的一站式日常消费场景,填补区域高端生活配套空白,强化 “高频消费 + 复购留存” 核心价值。
品牌组合
品类 | 品牌清单 | 品牌级别特色 | 面积需求(㎡) | 核心价值 |
高端超市 | Ole' 精品超市(西南旗舰店)、City'super(高端进口食品专区) | 高端超市标杆,Ole' 含有机食品 / 进口酒水专区 | 2000(Ole')、800(City'super) | 提供高端日常采购,年客流预计 120 万人次 |
轻食咖啡 | % Arabica(西南首店)、wagas 轻食(成都高端线)、Manner 咖啡(精品店)、Le Pain Quotidien(比利时轻食品牌) | 网红咖啡 + 国际轻食,% Arabica 为区域首店 | 150(%Arabica)、300(wagas)、80(Manner)、200(Le Pain Quotidien) | 覆盖白领午市 / 下午茶,日均客流 2000 人次 |
文创配饰 | 故宫文创(西南首店)、APM Monaco(轻奢配饰)、Swarovski(高端水晶配饰)、MUJIcom(精品生活杂货)照天印红色潮品 | 文创 IP + 轻奢配饰,故宫文创为独家合作 | 600(故宫文创)、200(APM Monaco)、150(Swarovski)、300(MUJIcom) | 吸引年轻客群,提升楼层文化属性 |
生活服务 | 奈瑞儿高端 SPA(轻享店)、LVMH 集团旗下 La Prairie Care(奢侈品护理)、华为售后体验中心 | 高端护理 + 科技服务,La Prairie Care 为西南首店 | 400(奈瑞儿)、300(La Prairie Care)、200(华为售后) | 解决奢侈品售后 / 日常护理需求,提升客群粘性 |
租金水平
品类 | 保底租金(元 /㎡/ 月) | 扣点率(%) | 租金模式说明 | 溢价逻辑 |
高端超市 | 300-350 | 5-7 | 长期租赁(5 年以上),前 2 年保底租金下浮 10%,按年销售额超额部分额外计提 1% 扣点 | 客流引擎型业态,牺牲短期租金换整体楼层价值 |
轻食咖啡 | 450-600 | 12-15 | % Arabica 等首店品牌前 6 个月保底租金下浮 20%,采用 “保底与扣点取高”,月销超 80 万元免 10% 保底 | 高频消费、高客流,通过扣点实现租金溢价 |
文创配饰 | 400-500 | 8-10 | 故宫文创等 IP 品牌给予装修补贴(500 元 /㎡),租金按季度支付,逾期违约金 0.5%/ 天 | 文化属性强,提升楼层差异化竞争力 |
生活服务 | 350-450 | 10-12 | La Prairie Care 等奢侈品护理品牌,绑定奢侈品消费(如护理满 5000 元赠奢侈品抵扣券),租金递增 3%/ 年 | 服务客群与核心奢侈品客群重合,抗风险强 |
关键策略
空间布局:主通道连接 Ole' 与 % Arabica,中庭设置故宫文创 “蜀地特色展区”(如川剧元素文创),搭配 LED 屏展示产品故事;
首店扶持:联动锦江区 “首店补贴”,对 % Arabica、La Prairie Care 给予 1500 元 /㎡装修补贴 + 6 个月免租期;
运营联动:推出 “超市 + 咖啡” 套餐(Ole' 消费满 500 元赠 Manner 咖啡券)、“护理 + 配饰” 优惠(La Prairie Care 护理满 3000 元享 APM Monaco 9 折)。
1 层:顶奢核心区 —— 西南高端商业标杆
主题定位
“全球顶奢西南首站”—— 聚焦 35-60 岁全国高净值人群(资产千万以上)、国际游客,打造 “国际顶奢旗舰店集群”,强化 “西南唯一、全球同步” 的高端定位,成为品牌新品首发、高净值客群消费的核心阵地。
品牌组合
品类 | 品牌清单 | 品牌级别 / 特色 | 面积需求(㎡) | 核心价值 |
国际顶奢 | Louis Vuitton(西南旗舰店)、Gucci(全品类旗舰店)、Chanel(美妆 + 成衣旗舰店)、Hermès(皮具 + 家居专区)、Dior(全品类旗舰店)、Prada(2025 形象升级店) | 全球顶奢头部品牌,均为西南标杆门店 | 1500(LV)、1200(Gucci)、1000(Chanel)、1100(Hermès)、1000(Dior)、800(Prada) | 年奢侈品销售额占项目总销售额 40%,全球新品同步率 100% |
高端珠宝 | Cartier(高级定制工坊西南首店)、Tiffany & Co.(高端珠宝专区)、Van Cleef & Arpels(世家珠宝店)、Boucheron(法国皇家珠宝品牌)琥福珠宝(钻石定制) | 国际顶级珠宝,Cartier 定制工坊为西南唯一 | 800(Cartier)、600(Tiffany)、500(Van Cleef & Arpels)、400(Boucheron) | 承接高净值客群婚庆 / 收藏需求,客单价超 20 万元 |
顶奢美妆 | Chanel 美妆(全球旗舰店)、Dior 美妆(西南首店)、La Mer(高端护肤专区)、Guerlain(法国皇室美妆)、月魁星、凤池夸高化品牌 | 顶奢品牌美妆线,均为全品类门店 | 300(Chanel 美妆)、250(Dior 美妆)、200(La Mer)、150(Guerlain) | 吸引年轻高净值女性,日均客流 1500 人次 |
租金水平
品类 | 保底租金(元 /㎡/ 月) | 扣点率(%) | 租金模式说明 | 溢价逻辑 |
国际顶奢 | 1800-2500 | 2-4 | 长期独家租赁(5-8 年),LV、Gucci 等品牌给予 “保底租金 + 销售额超额奖励”(超预期部分返还 1% 扣点),首年免租期 3 个月 | 品牌壁垒高,为项目核心价值载体,租金溢价能力强 |
高端珠宝 | 1500-2000 | 3-5 | Cartier 定制工坊等首店品牌,前 2 年保底租金下浮 15%,绑定奢侈品消费(如珠宝消费满 100 万赠 LV 皮具抵扣券) | 客单价高、消费周期长,租金稳定性强 |
顶奢美妆 | 1200-1500 | 8-10 | 采用 “保底与扣点取高”,美妆品牌月销超 500 万元免 15% 保底租金,支持 “美妆 + 成衣” 联动营销 | 高频消费、引流能力强,带动楼层整体客流 |
关键策略
空间布局:1 号门两侧布局 LV、Gucci 旗舰店,形成 “顶奢第一眼印象”;中庭预留 500㎡用于品牌新品首发(如 Dior 春夏成衣秀),搭配全息投影装置;
首店扶持:对接成都市 “国际首店补贴”,Cartier 定制工坊获 200 万元补贴,用于定制设备采购;
运营联动:推出 “成衣 + 珠宝” 定制套餐(Gucci 成衣消费满 50 万享 Cartier 定制珠宝优先服务)、“美妆 + 护理” 权益(Chanel 美妆消费满 3000 元赠 La Prairie 护理体验)。
数据来源:北京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