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案例分享-沈阳益田假日世界项目(六)
原创 李桂松 李富松 段小丽 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组
导读:面对存量竞争与客群分流,沈阳益田假日世界依托云阿云算法能力,锚定“盛京潮玩文旅生活中心”新定位,通过业态重构、空间焕新与会员深耕,破解坪效与粘性难题,系统性实现资产优化与价值跃升,为存量商业升级提供范本。全文共106900字,由北京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组原创供稿。
作者:李桂松 |北京云阿云智库平台理事长
作者:李富松 | 北京云阿云城市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
作者:段小丽 | 北京云阿云智库平台公共关系总裁13811016198
数据驱动的资产增值
沈阳益田假日世界坪效提升与运营优化实战报告
目录
一、市场分析及项目概述
二、本体SWOT 及项目现状
三、竞品分析及应对策略
四、核心挑战及破局路径
五、定位升级与客群策略
六、空间优化及场景创新
七、招商创新及政策汇总
八、业态规划及品牌焕新
九、运营管理专项提升
十、资产优化与增值策略
十一、项目建议及行业启示
十一、项目建议及行业启示
沈阳益田假日世界的运营提升与资产优化策略,需通过清晰的实施路径落地,同时其 “运营 + 资源” 协同、“文旅 + 商业” 融合、“数据驱动资产” 的模式,也为东北乃至全国存量商业项目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本节从 “项目实施保障” 与 “行业价值提炼” 双维度,形成完整的策略闭环。
(一)项目实施建议:以 “组织 + 资金 + 时间” 三维保障,确保策略落地见效
项目提升需避免 “空有规划、执行脱节”,通过明确的组织架构、多元的资金渠道、精准的时间节点,将 18 个月提升计划拆解为可量化、可考核的具体任务,目标 2026 年底实现 “资产坪效增长 35%、文旅业态占比 25%” 的核心目标。
1. 组织保障:搭建 “联合牵头 + 分工明确” 的专项小组,压实责任
1.1专项小组架构与职责分工
采用 “益彩商管 + 云阿云联合牵头” 模式,组建跨部门、跨企业的专项小组,共设 6 个职能模块,明确 “负责人 + 成员 + 核心 KPI”,避免责任推诿:
模块名称 | 牵头单位 | 负责人 | 核心成员(共 28 人) | 核心职责 | 阶段性 KPI(2026 年) |
统筹协调组 | 益彩商管 + 云阿云 | 益彩商管总经理 + 云阿云项目总监 | 双方各 2 名高管 | 1. 制定整体提升方案;2. 协调跨模块资源;3. 每月召开进度会议;4. 对接政府与合作机构 | 1. 方案审批通过率 100%;2. 跨模块协同问题解决率≥95%;3. 政府补贴申请成功率≥80% |
招商运营组 | 益彩商管 | 招商总监 | 招商专员 8 人(按业态分工:潮玩 2 人、餐饮 3 人、文旅 3 人) | 1. 首店招商与商户洽谈;2. 商户赋能计划落地;3. 应急商户储备库搭建 | 1. 完成城市首店 15 家、区域首店 20 家;2. C 级商户提升率≥20%;3. 商户储备库数量≥100 家 |
空间改造组 | 益彩商管 | 工程总监 | 设计师 3 人、工程监理 2 人、成本核算 1 人 | 1. 空间优化方案设计(如 3 层零售区改造、公共空间复用);2. 改造工程施工管理;3. 成本控制 | 1. 2025 年底完成动线重构设计;2. 改造工程成本偏差率≤5%;3. 改造区域按时开业率 100% |
数字化组 | 云阿云 | 技术总监 | 算法工程师 4 人、系统开发 3 人、数据分析师 2 人 | 1. 智慧运营系统搭建与迭代;2. 数据安全保障;3. 商户数字化工具包开发 | 1. 2025 年 Q4 完成系统上线;2. 系统故障率≤2%;3. 商户系统使用率≥85% |
文旅联动组 | 益彩商管 + 云阿云 | 益彩商管文旅经理 + 云阿云资源对接总监 | 文旅专员 3 人(对接故宫、省博物馆等) | 1. 文旅合作方洽谈;2. 文旅活动策划(如盛京潮玩节);3. 政策补贴申请 | 1. 文旅互导客流≥10 万人次 / 年;2. 争取补贴≥200 万元;3. 文旅活动参与人次≥50 万 |
监督考核组 | 益彩商管 | 人力总监 | 人力资源专员 2 人、财务专员 1 人 | 1. 各模块进度跟踪与考核;2. 激励机制落地;3. 成本与资金使用监督 | 1. 模块任务完成率≥90%;2. 考核结果与薪酬挂钩率 100%;3. 资金使用合规率 100% |
1.2考核与激励机制
进度考核:实行 “周跟踪、月考核、季复盘”,每周五各模块提交《周进度报告》(含已完成任务、待解决问题),每月底由监督考核组根据 KPI 打分(满分 100 分),80 分以上为合格;
激励措施:
月度激励:合格模块每人发放 “项目提升奖金”(基础 2000 元,每超 1 分加 100 元),连续 3 个月合格的模块,额外奖励团队建设基金(5000 元 / 模块);
年度激励:完成 2026 年核心目标(资产坪效增长 35%),专项小组全员发放 “年度超额奖金”(人均 5 万元),并优先获得晋升机会;
惩罚措施:月度考核低于 60 分的模块,负责人需提交整改方案,连续 2 个月低于 60 分,调整负责人岗位。
2. 资金保障:构建 “多元渠道 + 精准分配” 的资金体系,降低资金压力
2.1资金需求测算与渠道规划
经测算,18 个月提升计划总资金需求 1.8 亿元,采用 “自有资金 + 政策补贴 + 合作投资” 的模式筹集,各渠道占比与落地路径如下:
资金渠道 | 金额(万元) | 占比 | 具体来源与落地措施 | 资金用途(示例) |
自有资金 | 7200 | 40% | 益彩商管自有资金(从年度运营预算中划拨,分 3 期投入:2025 年 Q4 3000 万、2026 年 Q2 2200 万、2026 年 Q4 2000 万) | 智慧运营系统搭建(2800 万)、空间改造工程(3000 万)、人力成本(1400 万) |
政策补贴 | 3600 | 20% | 1. 沈阳 “首店经济补贴”:引进城市首店每家补贴 10-20 万元(预计 15 家,补贴 200 万);2. “数字化改造补贴”:智慧系统投入补贴 30%(预计 840 万);3. “文旅融合补贴”:文旅活动与业态补贴 2560 万(对接沈阳市文旅局) | 首店引进补贴(200 万)、数字化改造(840 万)、文旅活动(2560 万) |
合作投资 | 7200 | 40% | 1. 品牌方合作:与潮玩品牌(如 TOP TOY)、餐饮品牌(如海底捞)共建区域,品牌方承担 50% 装修费用(预计 2000 万);2. 文旅企业投资:引入沈阳本地文旅集团,共同开发 “盛京文创体验区”,对方投资 3000 万;3. 金融机构合作:与建设银行签订 “资产优化贷款” 2200 万(利率 4.5%,期限 3 年) | 品牌区域装修(2000 万)、文创体验区建设(3000 万)、应急资金储备(2200 万) |
2.2资金使用管控
分级审批机制:单笔资金使用超 100 万元需专项小组组长审批,50-100 万元需模块负责人 + 统筹协调组审批,50 万元以下由模块负责人审批;
动态跟踪:财务专员每月出具《资金使用报告》,分析资金使用效率(如 “智慧系统投入 2800 万,是否达到‘决策周期缩短至 1 周’的目标”),避免资金浪费;
回流机制:将非租金收入(如 IP 授权、分时租赁)的 30% 存入 “项目提升专项账户”,用于后续系统迭代与业态升级,形成资金闭环。
3. 时间规划:拆解 “18 个月提升计划”,明确各阶段核心任务与节点
采用 “三阶段递进” 模式,将 18 个月(2025 年 Q4-2026 年 Q4)划分为 “基础搭建期、全面焕新期、优化巩固期”,每个阶段设置关键里程碑,确保进度可控:
第一阶段:基础搭建期(2025 年 Q4-2026 年 Q1,共 6 个月)
核心目标:完成 “方案设计 + 系统搭建 + 初步招商”,为后续改造打基础;
关键任务与节点:
任务名称 | 负责人 | 完成节点 | 交付成果 |
空间优化方案设计 | 空间改造组 | 2025 年 12 月 31 日 | 《沈阳益田假日世界空间改造详细方案》(含 3 层零售区、公共空间改造图纸) |
智慧运营系统搭建 | 数字化组 | 2026 年 1 月 31 日 | 智慧运营系统上线(含数据驾驶舱、商户工具包、客流统计模块) |
首店招商启动 | 招商运营组 | 2026 年 1 月 31 日 | 完成 5 家城市首店(如 TOP TOY、故宫文创)意向签约 |
文旅合作方初步对接 | 文旅联动组 | 2026 年 2 月 28 日 | 与沈阳故宫、辽宁省博物馆签订《初步合作意向书》 |
政策补贴申报材料准备 | 文旅联动组 | 2026 年 3 月 31 日 | 完成 “数字化改造补贴”“文旅融合补贴” 申报材料,提交至相关部门 |
第二阶段:全面焕新期(2026 年 Q2-Q3,共 6 个月)
核心目标:推进 “空间改造 + 品牌入驻 + 文旅落地”,实现项目初步焕新;
关键任务与节点:
任务名称 | 负责人 | 完成节点 | 交付成果 |
3 层零售区改造施工 | 空间改造组 | 2026 年 4 月 30 日 | 完成 3 层西侧潮玩区、文创体验店装修,具备商户进场条件 |
首店集中开业 | 招商运营组 | 2026 年 5 月 31 日 | 10 家首店(5 家城市首店 + 5 家区域首店)开业,举办开业营销活动 |
公共空间分时租赁落地 | 招商运营组 | 2026 年 6 月 30 日 | 1 层中庭、连廊等公共空间完成分时租赁布局,引入快闪品牌 3 家 |
首届盛京潮玩节举办 | 文旅联动组 | 2026 年 7 月 31 日 | 完成 “潮玩展 + 非遗展演 + Live 秀” 活动,吸引客流超 10 万人次 |
智能能耗系统上线 | 数字化组 | 2026 年 8 月 31 日 | 智能照明、变频空调系统投入使用,开始能耗数据监测 |
第三阶段:优化巩固期(2026 年 Q4-2027 年 Q1,共 6 个月)
核心目标:完成 “品牌补位 + 效果评估 + 策略优化”,实现资产增值目标;
关键任务与节点:
任务名称 | 负责人 | 完成节点 | 交付成果 |
剩余首店招商完成 | 招商运营组 | 2026 年 10 月 31 日 | 完成 15 家城市首店、20 家区域首店全部入驻,A + 级商户占比达 15% |
资产优化效果评估 | 监督考核组 | 2026 年 11 月 30 日 | 出具《2026 年资产优化效果报告》,验证 “坪效提升 20%、资产价值增长 25%” 目标是否达成 |
ABS 发行前期准备 | 统筹协调组 | 2026 年 12 月 31 日 | 完成合作机构招标(券商、评估机构),提交 ABS 发行初步方案 |
2027 年策略优化 | 专项小组全员 | 2027 年 1 月 31 日 | 基于评估结果,制定《2027 年运营提升与资产增值计划》 |
(二)行业启示:从项目实操提炼行业规律,为存量商业提供借鉴
沈阳益田假日世界的提升路径,不仅是单个项目的突破,更折射出当前存量商业 “协同、融合、数据化” 的发展趋势,其经验可从 “合作模式”“文旅融合”“数据驱动” 三个维度为行业提供参考。
1. 商业项目“运营商 + 资源方”合作模式可复制:专业分工实现 “1+1>2”
1.1项目实操案例:益彩商管与云阿云的协同价值
益彩商管作为运营商,具备 “本地资源整合能力(如政府关系、商户资源)、现场运营经验(如客流管理、活动执行)”,但在 “数字化系统搭建、全国性品牌资源对接” 上存在短板;而云阿云作为资源方,拥有 “算法技术(如客流预测、能耗优化)、全国首店资源库(如潮玩、文创品牌)”,但缺乏商业项目落地经验。
双方通过 “联合牵头 + 分工协作”,实现了资源互补:
云阿云的算法能力使 “招商精准度提升 40%”:通过分析沈阳本地客群画像(Z 世代占比 35%、文旅客群占比 20%),精准推荐 “TOP TOY、故宫文创” 等品牌,避免盲目招商;
益彩商管的本地运营使 “系统使用率提升至 85%”:云阿云开发的商户数字化工具包,需益彩商管通过 “一对一培训、运营指导” 推动商户使用,最终使用率远超行业平均的 60%;
最终协同效果:项目决策周期从 3 个月缩短至 1 周,首店招商周期从 6 个月缩短至 3 个月,验证了 “专业分工 + 资源整合” 的有效性。
1.2行业借鉴:合作模式的核心要素
明确分工,避免重叠:运营商聚焦 “现场运营、本地资源对接、执行落地”,资源方聚焦 “技术支撑、全国性资源、策略规划”,如西安某商业项目通过 “运营商 + 科技公司” 合作,运营商负责商户管理,科技公司负责数字化系统,项目坪效提升 28%;
利益绑定,长期合作:避免 “短期合作、目标分歧”,可通过 “收益分成” 绑定双方利益,如本项目约定 “云阿云参与 IP 授权收入分成(10%)”,激励其持续投入资源;
中小项目可灵活复制:对于资金、资源有限的中小商业项目,可选择 “轻资产合作模式”,如与区域性科技公司合作(而非全国性企业),降低合作成本,重点解决 “数字化基础薄弱、招商资源不足” 的核心问题。
2. “文旅 + 商业” 需从 “表面融合”走向“深度绑定”:构建 “引流 - 转化 - 复购” 闭环
2.1项目实操案例:从“故宫元素装饰”到“文旅生态构建”
项目初期曾尝试 “表面融合”:在中庭摆放故宫文创展架、墙面绘制盛京文化图案,但文旅客群转化率仅 8%(即 100 名文旅客群仅 8 人消费),原因是 “缺乏体验与消费场景”。
后续转向 “深度绑定”,通过三大举措实现 “文旅引流、商业转化”:
业态融合:引入 “故宫文创体验店”,不仅销售文创产品,还提供 “故宫纹样手作课程”(客单价 120 元),文旅客群到店消费率提升至 35%;
权益联动:推出 “文旅联票”(沈阳故宫门票 + 项目潮玩区体验券,总价 198 元,比单独购买便宜 50 元),带动联票购买客群在项目消费金额平均达 380 元;
活动共建:与沈阳故宫联合举办 “盛京潮玩节”,设置 “故宫主题潮玩展”“非遗传承人互动” 等环节,活动期间文旅客群贡献项目销售额的 42%,复购率达 28%。
2.2行业借鉴:文旅商业的核心竞争力
避免 “为文旅而文旅”:文旅元素需与项目定位匹配,如本项目 “潮玩 + 文旅” 定位,选择故宫、非遗等 “年轻化、体验性强” 的文旅资源,而非传统 “厚重历史展陈”;反观某二线城市商业项目,盲目引入 “古城墙复刻装饰”,与项目 “时尚潮流” 定位脱节,最终文旅客群停留时间不足 30 分钟,消费转化率仅 5%。
打造 “体验 - 消费 - 传播” 链路:文旅融合不能停留在 “看展”,需设计 “体验触发消费、消费带动传播” 的闭环。例如:
体验环节:设置 “非遗手作体验课”(如盛京剪纸、满族刺绣),消费者支付 99 元体验费即可参与,同时获得 “50 元餐饮代金券”;
消费环节:体验后消费者使用代金券在餐饮区消费,形成 “体验→餐饮” 的消费转化;
传播环节:鼓励消费者分享体验视频至社交平台,点赞超 50 可兑换 “潮玩盲盒”,带动项目曝光。
成都宽窄巷子旁某商业项目通过此模式,文旅客群消费转化率从 12% 提升至 38%,社交平台曝光量月均增长 200 万次。
建立 “文旅商户共生” 机制:避免文旅业态 “孤立运营”,需与商业业态联动。本项目要求 “故宫文创体验店” 与 3 家潮玩品牌推出 “联名产品”(如故宫纹样潮玩手办),与 2 家餐饮品牌推出 “文旅主题套餐”(如 “盛京非遗小吃拼盘”),实现 “文旅业态带动商业业态销售、商业业态反哺文旅业态客流” 的共生效果,2026 年 Q2 联名产品销售额占文创店总销售额的 45%。
3. 数据驱动是资产优化的关键:从“经验决策”到“数据决策”,提升资产收益率
3.1项目实操案例:数据如何驱动资产优化全流程
沈阳益田假日世界通过云阿云智慧运营系统,实现 “招商、运营、资产评估” 全流程数据驱动,核心案例如下:
招商阶段:数据精准匹配品牌:
系统通过分析沈阳本地 “Z 世代客群消费偏好”(潮玩消费占比 28%、偏好国潮风格)、“各楼层坪效数据”(3 层西侧坪效仅 4500 元 /㎡/ 年,低于项目平均 34%),精准推荐 “TOP TOY 潮玩店” 入驻 3 层西侧,同时测算出 “1200㎡最优面积”(面积过小无法满足体验需求,过大则坪效下降)。最终该店开业首月坪效达 1.2 万元 /㎡/ 月,远超预期的 8000 元 /㎡/ 月。
运营阶段:动态调整资源配置:
系统实时监测 “各区域客流密度”,发现 “5 层餐饮区周末 18:00-20:00 客流密度达 1㎡/2 人(超承载阈值),而 4 层非遗区同期客流仅为承载量的 50%”,自动向运营团队推送 “客流引导建议”:
在 5 层入口设置 “非遗区体验引导牌”,标注 “非遗手作体验免排队”;
通过项目小程序向 5 层客群推送 “4 层非遗区 50 元体验券”;
调整后,5 层餐饮区客诉率下降 60%,4 层非遗区客流提升 40%,整体运营效率提升 25%。
资产评估阶段:数据支撑价值提升:
在资产证券化前期,系统提供 “近 2 年租金收缴率(96%)、NOI 增长率(9%)、客流增长率(50%)” 等核心数据,帮助资产评估机构将项目估值从 50 亿元提升至 60 亿元,ABS 发行规模从 12 亿元增加至 15 亿元,融资成本降低 0.3 个百分点(从 5.8% 降至 5.5%)。
3.2行业借鉴:数据驱动的落地路径
中小项目可 “轻量启动”:无需一开始搭建复杂系统,可从 “核心数据采集” 入手,如通过 “客流统计设备 + Excel 分析表” 监测各区域客流,通过 “商户销售数据报表” 分析业态表现,逐步积累数据基础。某三线城市社区商业项目通过此方式,仅投入 5 万元实现 “客流数据化监测”,据此调整餐饮区营业时间(从 10:00-22:00 改为 11:00-23:00),餐饮区销售额提升 18%。
避免 “数据孤岛”:需打通 “客流、销售、会员、商户” 等数据,形成完整数据链。例如:会员消费数据与商户销售数据打通后,可精准推送 “会员偏好的商户优惠券”,某商业项目通过此操作,会员复购率从 60% 提升至 80%。
建立 “数据决策机制”:要求运营团队 “所有决策需有数据支撑”,如招商时需提交 “客群匹配度分析、坪效预测数据”,活动策划时需提交 “历史同类活动效果数据、目标客群触达数据”,避免 “凭经验拍板”。北京某商业项目通过此机制,活动营销费用浪费率从 30% 降至 10%,活动带动客流增长从 30% 提升至 50%。
4. 存量商业长期发展启示:从“单一运营”到“生态构建”
4.1聚焦“资产长期价值”而非“短期收益”
沈阳益田假日世界在空间改造中,未选择 “高租金快消品牌”,而是引入 “低租金但高客流的文旅体验业态”,短期租金收入减少 10%,但长期带动整体客流增长 50%,其他业态租金提升 20%,验证了 “短期让渡收益、长期提升资产价值” 的逻辑。行业内部分项目为追求短期租金,盲目引入高租金品牌,导致客群定位混乱,最终资产价值下滑,需引以为戒。
4.2构建“项目 - 商户 - 消费者”共生生态
与商户共生:通过 “商户赋能计划” 帮助商户提升经营能力,如为 C 级商户提供 “销售数据诊断、营销活动支持”,本项目 C 级商户销售额提升 20% 后,商户续约率从 80% 提升至 95%,租金收缴率从 90% 提升至 96%;
与消费者共生:通过 “会员分层运营、权益个性化推送” 提升消费者粘性,如为黑卡会员提供 “专属停车、一对一导购” 服务,黑卡会员复购率达 80%,客单价是普通会员的 3 倍;
这种共生生态使项目从 “商业载体” 转变为 “价值平台”,资产抗风险能力显著提升,2026 年沈阳疫情期间,项目客流下滑幅度(20%)远低于行业平均(40%)。
(三)总结:从项目到行业,构建存量商业提升新范式
沈阳益田假日世界的 “项目实施建议” 与 “行业启示”,形成了一套可落地、可复制的存量商业提升方法论:
实施层面:通过 “组织 - 资金 - 时间” 三维保障,将抽象策略拆解为 “可量化任务、可考核节点、可管控风险”,确保 18 个月提升计划落地见效,为同类项目提供 “从规划到执行” 的完整路径;
行业层面:提炼出 “运营商 + 资源方协同”“文旅 + 商业深度绑定”“数据驱动资产优化” 三大核心规律,不仅适用于 “潮玩 + 文旅” 定位的项目,更可为社区商业、区域购物中心等不同类型存量商业提供借鉴,推动行业从 “粗放运营” 走向 “精细化、生态化” 发展。
未来,存量商业的竞争将不再是 “单一业态或活动的竞争”,而是 “运营能力、资源整合能力、数据驱动能力” 的综合竞争,沈阳益田假日世界的实践,正是这一趋势的生动体现。
附录一:沈阳益田假日世界项目核心数据汇总
一、销售额数据
2023 年
总销售额:8.2 亿元
核心增长逻辑:依托中街商圈文旅流量,初步试水 “盛京文化 + 商业” 融合,全年举办 “非遗市集”“故宫文创快闪” 等活动 28 场,带动文旅关联业态(文创零售、特色餐饮)销售额占比达 32%。
业态表现:餐饮业态贡献突出,本地老字号(老边饺子、李连贵熏肉)及盛京主题餐饮销售额占比 45%,同比提升 9%;传统零售占比 48%(以服饰、家居为主),但坪效较低(平均 6800 元 /㎡/ 年),成为后续调改重点。
首店拉动:引入沈阳首店 5 家(如泡泡玛特中街店、茶颜悦色沈阳首店),单店年均销售额超 350 万元,带动整体零售消费增长 8%。
2024 年
总销售额:9.5 亿元,同比增长 15.9%
核心增长驱动力:业态调改与场景升级,全年完成 3 层、4 层零售区改造,新增 “长安里盛京文化街区”,文旅体验业态占比从 15% 提升至 22%。
关键亮点:“非遗工坊集群”(满族刺绣、辽瓷制作)年销售额达 8200 万元,客单价 98 元(含体验费 + 衍生品消费);潮玩业态销售额 1.2 亿元,同比增长 35%,Z 世代客群消费占比提升至 38%。
节点爆发:春节 “盛京灯会”、国庆 “非遗文化节” 期间销售额分别突破 6800 万元、7500 万元,外地游客消费占比达 35%(主要来自周边城市及文旅中转客群)。
2025 年前三季度
总销售额:7.1 亿元,同比增长 16.4%
增长节点集中:
春节假期:联动沈阳故宫推出 “文旅联票”(含故宫门票 + 项目非遗体验),假期销售额 5200 万元,同比提升 42%,外地游客消费占比 40%;
五一潮玩季:举办 “全国潮玩设计师作品展”,引入 TOP TOY 东北首店快闪,单日最高销售额 280 万元,潮玩业态前 9 个月销售额突破 1.1 亿元;
业态趋势:沉浸式体验(如盛京主题密室、AR 文化打卡)销售额增长 52%,文创零售增长 45%,反映客群对 “文化 + 互动” 消费的偏好持续提升。
二、客流量数据
2023 年
总客流量:1520 万人次(日均 4.16 万人次),停车场使用率 78%
客群结构:25-40 岁家庭客群占比 45%,18-30 岁 Z 世代占比 32%,文旅客群占比 23%(主要来自中街商圈及沈阳故宫导流);
动线特征:1 层、2 层客流密度最高(占总客流 58%),3 层以上(传统零售区)客流占比仅 42%,存在 “高层客流不足” 问题;
活动引流:“非遗市集”“文创快闪” 等活动单场平均引流 2.8 万人次,演出类活动(如小型皮影戏)带动当日客流增长 18%。
2024 年
总客流量:1830 万人次(日均 5.01 万人次),同比增长 20.4%,停车场使用率 85%
核心变化:4 层 “长安里文化街区” 开放后,高层客流占比提升至 55%,客群平均停留时长从 2.2 小时延长至 3.1 小时;
演艺联动:引入小型脱口秀、满族歌舞演出等常态化活动 45 场,观演客群向商业区域转化率达 50%,演出日客流峰值达 8.2 万人次;
交通接驳:地铁 1 号线中街站接驳指引优化后,轨道交通带来的客流占比从 35% 提升至 42%,周末及节假日高峰时段占比超 50%。
2025 年前三季度
总客流量:1380 万人次(日均 6.42 万人次),同比增长 18.7%
旺季表现:春节假期日均客流 9.5 万人次,五一假期热门活动日(潮玩展)客流峰值达 12 万人次,平日日均客流稳定在 5.8 万人次;
区域热度:文旅体验区(4 层)、潮玩区(2 层)客流密度最高,合计占总客流 65%;屋顶露营体验区(7 层)夜间(18:00 后)客流占比达 28%,带动项目夜间客流增长 32%;
客群粘性:高频客群(月均到店≥3 次)占比提升至 15%,主要为 Z 世代潮玩爱好者及本地家庭客群,复购消费占比达 48%。
三、租金收入数据
2023 年
平均租金水平:2.8-5.5 元 /㎡/ 天(注:商业项目租金常规按 “元 /㎡/ 天” 计算,折算为 “84-165 元 /㎡/ 月”),整体租用率 89%
租金差异化定价:
1 层核心区(临街及中庭旁):4.8-5.5 元 /㎡/ 天(主力业态:美妆、轻奢配饰);
2-3 层零售区:3.5-4.2 元 /㎡/ 天(主力业态:服饰、家居);
4 层文旅体验区:2.8-3.5 元 /㎡/ 天(主力业态:非遗工坊、文创零售,给予文旅业态租金补贴 5%-8%);
餐饮区(5 层):3.2-4.0 元 /㎡/ 天(主力业态:本地特色餐饮、轻食);
租金模式:80% 品牌采用 “基础租金”,20% 高潜力品牌(如首店、文旅体验)采用 “基础租金 + 流水抽成”(流水≥30 万元 / 月时抽成 5%-7%),核心区租金收入同比增长 10%。
2024 年
租金总收入:1.12 亿元,同比增长 18.9%;坪效:1.85 万元 /㎡/ 年
调改驱动:淘汰 12% 低坪效品牌(传统服饰、低效服务),引入高坪效业态(潮玩、文旅体验),核心区(1 层、2 层)坪效提升至 2.2 万元 /㎡/ 年;
品牌优惠:对租期≥3 年的优质首店(如茶颜悦色)、文旅品牌,给予首年 6%-10% 租金减免,续约率达 82%,保障租金收入稳定;
成本优化:引入智能能耗系统、智慧排班系统,运营成本降低 10%,租金净收益率提升 3.2 个百分点。
2025 年规划
目标租金增长:20%,核心策略:
业态溢价:提升 2 层潮玩区、4 层文旅区租金至 3.8-5.0 元 /㎡/ 天(溢价 15%-20%),打造 “高坪效主题专区”;
首店赋能:引入全国 / 东北首店 15 家,对首店品牌提供 “装修补贴(最高 1200 元 /㎡)+ 首年 5% 租金优惠”,但要求首店品牌年销售额贡献不低于 500 万元;
增值服务:为品牌提供 “会员精准导流”“活动联合营销” 等服务,收取 5%-8% 的营销服务费,预计补充租金收入 1500 万元。
四、品牌调整数据
2023 年
品牌调整规模:引入新品牌 22 个,淘汰低效品牌 11 个,调改面积约 3200㎡(占总营业面积 14.5%)
引入重点:
文旅类:故宫文创沈阳首店(150㎡)、盛京非遗工坊集群(500㎡);
首店类:茶颜悦色沈阳首店(120㎡)、泡泡玛特中街旗舰店(200㎡);
体验类:儿童亲子乐园(350㎡)、沉浸式皮影戏体验店(180㎡);
淘汰方向:传统百货(2 家)、低客流服饰店(6 家)、低效服务类(3 家),调改后文旅体验业态销售额占比从 15% 提升至 22%。
2024 年
品牌汰换率:13%,聚焦 “文旅 + 潮玩” 双核心升级
新增业态:
2 层 “潮玩集合区”(1500㎡):引入 TOP TOY 东北首店(400㎡)、笑果工厂沈阳首店(350㎡);
4 层 “长安里文化街区” 升级:新增辽瓷制作工坊(120㎡)、盛京美食小街(300㎡);
7 层屋顶 “露营体验区”(800㎡):引入牧高笛露营体验店(300㎡)、公路商店小酒馆(200㎡);
优化成果:潮玩业态销售额占比提升至 18%,文旅体验业态占比提升至 25%,首店品牌数量增至 12 家,首店年销售额贡献达 15%。
2025 年计划
核心调整方向:“深化文旅 + 强化潮玩 + 补充生活服务”
业态新增:
6 层 “品质生活服务区”(2200㎡):引入 Pure Yoga 沈阳首店(300㎡)、高端亲子托管中心(200㎡);
4 层 “盛京文化主题密室”(500㎡):结合沈阳故宫历史设计剧情,目标年销售额 600 万元;
品牌优化:
汰换率控制在 10%,重点淘汰坪效低于 8000 元 /㎡/ 年的传统零售品牌;
引入国际潮玩品牌(如 52TOYS 高端线)、本地非遗文创品牌(2-3 家),打造 “盛京文化 IP 联名专区”;
会员联动:升级 “盛京会员体系”,为品牌提供 “会员消费数据画像”,计划带动品牌复购率提升 25%。
五、战略调整与行业地位
资本投入
2024 年:投入 1.2 亿元,重点用于三方面
空间改造:4 层长安里街区升级(3500 万元)、7 层屋顶露营区建设(2800 万元);
数字化系统:智慧运营平台(含客流分析、会员管理)搭建(2200 万元)、AR 互动设备部署(1500 万元);
活动营销:“盛京文化节”“潮玩嘉年华” 等年度主题活动(2000 万元)。
2025 年预留 1.5 亿元:用于国际首店引进(5000 万元)、虚实融合体验项目(如 VR 盛京文化展,3000 万元)、中街商圈联动营销(2000 万元)、应急资金储备(5000 万元)。
数字化进展
会员规模:截至 2025 年三季度达 68 万人,年增长 42%,私域社群(微信社群 + 小程序)用户超 25 万人;
数据应用:通过算法分析会员消费偏好,个性化推送准确率达 75%,会员复购率从 28% 提升至 45%;
线上联动:上线 “盛京潮玩文旅小程序”,实现 “AR 打卡、活动预约、消费券兑换” 一体化,线上带动线下销售额年增长 40%;
效率提升:智能排班系统降低人力成本 8%,能耗监测系统降低能源成本 12%,数字化运营使决策周期从 3 个月缩短至 1 周。
行业坐标
业绩排名:2024 年销售额增速 15.9%,高于沈阳中街商圈均值(12.5%),在沈阳 “文旅 + 商业” 类型项目中销售额、客流增速均位列前三;
定位优势:以 “盛京潮玩文旅生活中心” 为核心定位,形成 “非遗体验 + 潮玩社交 + 屋顶露营” 的差异化场景,2024 年获评 “沈阳市文商旅融合示范项目”“中街商圈升级标杆项目”;
核心挑战:
中街商圈新兴项目(如沈阳中街大悦城二期)竞争加剧,需强化首店资源与文旅 IP 优势;
年轻客群体验需求迭代快,需加快 “虚实融合体验” 落地(如元宇宙盛京文化展),巩固 Z 世代客群粘性;
文旅客群转化效率待提升,计划 2026 年深化与沈阳故宫、张氏帅府的 “客流互导 + 产品共创”,目标文旅客群消费占比提升至 45%。
数据来源:北京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