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案例分享-沈阳盛京大奥莱项目(三)
原创 李桂松 李富松 段小丽 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组
导读:本报告基于北京云阿云与沈阳盛京百货的五年合作积淀,以“资产增值、运营创新”为核心导向,深度融合国际经验与本地特征,为项目实现从传统奥莱到“体验+折扣”城市商业标杆的转型,提供可量化、可执行的系统策略与行动框架。全文共100900字,由北京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组原创供稿。
作者:李桂松 |北京云阿云智库平台理事长
作者:李富松 | 北京云阿云城市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
作者:段小丽 | 北京云阿云智库平台公共关系总裁13811016198
目标导向,路径破局
沈阳盛京大奥莱资产运营专项提升实施报告
目录
报告前言
一、市场分析及项目概述
二、本体SWOT 及项目现状
三、竞品分析及应对策略
四、核心挑战及破局路径
五、定位升级与客群策略
六、招商创新及政策汇总
七、空间优化及场景创新
八、业态规划及品牌焕新
九、运营管理专项提升
十、资产优化与增值策略
十一、项目建议及行业启示
十二、风险评估与应对预案
六、招商创新及政策汇总
(三)招商创新与政策应用保障措施:确保策略落地,避免 “纸上谈兵”
1. 组织保障:成立专项执行团队,明确责任分工
联合北京云阿云与盛京百货成立 “招商与政策应用专项小组”,设置 4 个职能模块,确保招商创新策略与政策申报有序推进:
职能模块 | 核心职责 | 责任人 | 时间节点 |
品牌招商组 | 完成 12 家首店引进、20 家配套品牌签约,落地 “品牌生态图谱” | 云阿云招商总监 + 盛京招商经理 | 2025 年 Q2 完成锚点品牌签约,Q4 完成配套品牌招商 |
政策申报组 | 申请政府补贴 360 万元(首店 100 万 + 体验业态 200 万 + 数字化 60 万),确保补贴到账 | 盛京财务总监 + 云阿云政策专员 | 2025 年 Q3 完成体验业态补贴申报,Q4 完成首店补贴申报 |
运营支持组 | 落地联营托管模式,为 10 家中小潮牌提供运营服务,保障首店营销活动 | 云阿云运营总监 + 盛京运营经理 | 2025 年 Q2 启动联营托管,每月开展 1 场首店营销活动 |
数据监测组 | 跟踪招商进度、政策补贴使用效果,每月输出 “招商与政策效果报告” | 云阿云数据分析师 + 盛京数据专员 | 2025 年每月 5 日前输出上月报告,及时调整策略 |
建立 “双周例会 + 季度复盘” 机制:双周召开专项小组例会,解决招商谈判难点、政策申报问题;季度进行效果复盘,对比 “招商目标与实际签约数”“补贴申请金额与到账金额”,调整策略细节(如优化首店孵化政策、补充备选品牌)。
2. 资源保障:整合内外资源,为招商赋能
内部资源倾斜:盛京百货优先划拨 5000 万元作为招商启动资金,用于首店装修补贴、数字招商平台搭建;北京云阿云开放全球品牌资源库权限,安排 2 名国际品牌对接专员,协助洽谈 Tory Burch、Kate Spade 等国际品牌;
外部资源联动:与沈阳商务局、浑南区政府建立 “政策对接绿色通道”,安排专人对接政策申报,确保补贴材料一次性通过审核;与沈阳本地媒体(如沈阳日报、抖音本地生活)合作,为签约首店提供免费宣传资源,提升品牌入驻意愿。
3. 风险防控:预判潜在风险,制定应对预案
针对招商与政策应用中可能出现的 “品牌签约后违约、政策补贴未到账、联营托管效果差” 等风险,制定专项应对措施:
风险类型 | 风险描述 | 应对预案 |
品牌签约违约风险 | 首店品牌签约后因战略调整拒绝入驻(如 Tory Burch 放弃沈阳奥莱布局) | 签订 “违约赔偿协议”(品牌方需支付首年租金 20% 的违约金);提前储备 2-3 个备选品牌(如 Michael Kors、Coach),确保 30 天内完成替补招商 |
政策补贴延迟风险 | 政府补贴申请通过后,资金延迟到账(如体验业态补贴延迟 3 个月) | 设立 “补贴垫付资金池”(500 万元),先由企业垫付品牌补贴,待政府资金到账后返还,避免影响品牌装修与开业进度 |
联营托管效果差风险 | 中小潮牌通过联营托管后,月销售额仍低于 10 万元 | 分析原因:若为货品问题,协助品牌调整货品结构(引入爆款单品);若为运营问题,更换专业运营团队,增加直播频次(从每周 1 场增至 3 场);若连续 3 个月不达标,终止合作并引入新品牌 |
(四)招商创新与政策应用效果预估:2025 年核心目标达成
通过 “品牌生态图谱招商” 创新与 “政策组合应用”,预计 2025 年项目招商与运营指标将实现显著提升,具体目标如下:
1. 招商指标:构建差异化品牌矩阵
招商核心指标 | 2024 年现状 | 2025 年目标 | 提升幅度 | 支撑策略 |
首店品牌数量 | 0 家 | 12 家(国际 2 家 + 国内 10 家) | - | 首店孵化计划、政府首店补贴、全球资源联动 |
核心锚点品牌数量 | 3 家(NIKE、adidas、兴隆超市) | 8 家(Lululemon、Tory Burch、奈尔宝等) | 167% | 品牌生态图谱招商、租金弹性机制 |
铺位出租率 | 85% | 95% | 11% | 联营托管模式、低效铺位优化 |
品牌生态圈数量 | 0 个 | 3 个(运动轻奢、亲子体验、潮牌社交) | - | 品牌生态图谱构建、配套品牌招商 |
2. 政策应用指标:最大化政策红利
政策应用核心指标 | 2024 年现状 | 2025 年目标 | 支撑策略 |
政府补贴到账金额 | 0 万元 | 360 万元(首店 100 万 + 体验业态 200 万 + 数字化 60 万) | 政策申报组专项跟进、政府绿色通道 |
企业政策投入金额 | 0 万元 | 1200 万元(品牌合作基金 1000 万 + 首店补贴 200 万) | 内部资源倾斜、资金池保障 |
品牌成本降低金额 | 0 万元 | 平均每家首店降低成本 80 万元,12 家合计 960 万元 | 政策组合包应用、租金弹性机制 |
3. 运营带动指标:从 “招商” 到 “增收”
运营带动核心指标 | 2024 年现状 | 2025 年目标 | 提升幅度 | 支撑策略 |
国际品牌销售额占比 | 18% | 25% | 7 个百分点 | 国际轻奢首店引入、全球资源联动 |
体验业态销售额占比 | 15% | 25% | 10 个百分点 | 奈尔宝亲子乐园、运动体验区落地 |
年轻客群(25-35 岁)占比 | 42% | 50% | 8 个百分点 | 潮牌首店、社交场景打造 |
品牌续约率 | 70% | 85% | 15 个百分点 | 租金弹性机制、运营支持服务 |
(五)总结:招商创新与政策应用的核心价值
本次招商创新并非 “单一策略调整”,而是通过 “逻辑升级 + 工具创新 + 模式优化”,构建了 “从品牌引进到生态构建” 的完整体系;政策应用也并非 “被动申请”,而是通过 “精准匹配 + 组合应用 + 专项保障”,将政策红利转化为 “品牌吸引力与项目竞争力”。两者结合将实现三大核心价值:
品牌价值:引入 12 家首店、8 家核心锚点品牌,构建 “运动轻奢 + 亲子体验 + 潮牌社交” 的差异化品牌矩阵,彻底摆脱 “品牌层级低于竞品” 的被动局面;
成本价值:通过政府补贴与企业政策,为品牌降低成本超 960 万元,提升品牌入驻意愿,同时降低项目招商与运营投入,实现 “低成本招商”;
运营价值:品牌生态圈与首店引流将带动国际品牌销售额占比提升 7 个百分点、年轻客群占比提升 8 个百分点,为项目定位升级提供 “品牌支撑”,最终推动 2025 年总销售额突破 20 亿元,实现 “从招商到增收” 的闭环。
综上,“品牌生态图谱招商” 与 “政策组合应用” 是盛京大奥莱实现 “东北首个运动轻奢体验型奥莱” 定位的关键抓手,通过系统化落地与保障,必将推动项目在沈阳奥莱市场竞争中实现 “弯道超车”。
七、空间优化及场景创新
(一)空间优化:从“功能分区”到“无界动线 + 场景集群”,激活每一寸空间价值
空间优化的核心逻辑是 “打破物理壁垒、聚焦价值提升”,通过动线重构解决 “客流死角”,通过场景集群提升坪效,通过业态创新激活闲置资产,最终实现 “空间利用率从 85% 提升至 95%、整体坪效增长 30%” 的目标。
1. 动线重构:破解“客流断层”,实现“全域引流”
传统动线存在 “垂直动线阻断、跨座动线割裂” 问题,导致边缘区域客流不足。通过 “空中连廊 + 主题通道 + 指引系统” 三重改造,构建 “无界动线网络”:
1.1垂直动线优化:破解 A 座 4 楼“死角问题”
核心改造:新增“空中连廊 + 主题电梯”
在 A 座 1 楼名品区与 4 楼潮牌区之间,加装 2 条 “空中连廊”(宽度 3 米,长度 15 米),连廊内部采用 “潮牌涂鸦 + LED 动态屏” 包装,播放潮牌新品视频与活动预告;同时改造 2 部 “潮牌指引电梯”,电梯门贴满潮牌 LOGO 贴纸,内部设置 “网红打卡镜”(带潮牌滤镜功能),乘客可拍照分享至社交平台兑换 “潮牌 10 元券”。
工程细节:连廊采用钢结构 + 玻璃幕墙设计,成本约 300 万元,施工周期 2 个月(2025 年 Q2 实施),避开节假日高峰;电梯改造成本 50 万元,包含内饰更换与智能指引系统安装。
效果测算:改造前 A 座 4 楼客流仅为 1 楼的 20%(日均 420 人次),改造后通过连廊与主题电梯引流,预计 4 楼客流提升至 1 楼的 60%(日均 1260 人次),客流转化率提升 200%,参考上海 TX 淮海垂直动线改造案例(边缘区客流提升 180%),该目标具备可行性。
辅助指引:全楼层“视觉引导系统”
在 A 座各楼层扶梯口、走廊转角设置 “潮牌主题指引牌”(如箭头形灯箱,标注 “4 楼潮牌区→空中连廊直达”),同时在 1 楼名品区安排 “潮牌导览员”(每日 11:00-19:00 在岗),引导客群前往 4 楼;在 4 楼设置 “潮牌打卡地图”,标注必逛店铺与打卡点,延长客群停留时间(从 30 分钟至 1 小时)。
1.2跨座动线优化:打破 A、B 座物理壁垒
核心改造:打造“双主题连接通道”
在 A 座(奥莱)与 B 座(购物中心)2 楼、3 楼分别搭建 “运动主题隧道” 与 “亲子森林通道”,实现 “购物 - 体验 - 日常消费” 无缝流转:
运动主题隧道(2 楼):长度 20 米,宽度 4 米,墙面采用 “运动场景壁画”(如马拉松跑道、篮球赛场),地面铺设 “仿真跑道材质”,顶部悬挂运动品牌旗帜,通道内设置 “运动互动屏”(可测试反应速度、卡路里计算),吸引运动客群跨座流动;
亲子森林通道(3 楼):长度 20 米,宽度 4 米,墙面装饰绿植与卡通动物造型,顶部悬挂 “仿真树叶 + 萤火虫灯”,地面设置 “踩踩发光地砖”(儿童踩踏后发出彩色光芒),通道两侧摆放 “亲子休息凳”(造型为蘑菇、大树),提升家庭客群跨座意愿。
工程成本:双主题通道改造合计投入 200 万元,施工周期 1.5 个月(2025 年 Q3 实施),采用模块化设计,减少对现有运营的影响。
效果测算:改造前 A、B 座跨座客流转化率仅 15%(日均 315 人次),改造后通过主题通道吸引,预计跨座客流转化率提升至 35%(日均 735 人次),带动 B 座超市、亲子业态销售额增长 25%,参考沈阳万象城 “主题连廊” 改造案例(跨区客流增长 220%),该目标可实现。
2. 坪效提升:聚焦“核心区提质、边缘区激活”,分层制定优化策略
针对不同区域的坪效差距,通过 “品牌调整、场景改造、业态创新”,实现 “核心区更优、边缘区突围”:
2.1核心区域(A 座 1 楼名品区):压缩低效面积,引入高价值品牌
现状问题:A 座 1 楼现有 12 个品牌,其中 3 家本土淑女装品牌坪效仅 1.2 万元 /㎡/ 年(低于核心区平均 2.5 万元 /㎡/ 年),占用 150㎡优质面积,拉低整体收益。
优化措施:
淘汰 3 家低效品牌,释放 150㎡面积,引入 2-3 个国际轻奢首店(如 Tory Burch、Kate Spade),单店面积控制在 50-75㎡,店铺采用 “开放式设计 + 艺术展陈”(如 Tory Burch 店铺设置粉色主题拍照墙),提升品牌调性;
对保留的 9 家品牌(如 GUCCI、ARMANI)进行 “店铺形象升级”,增加当季款占比(从 10% 提升至 30%),设置 “VIP 专属试衣间”(提供饮品、化妆补妆服务),提升单店销售额。
坪效测算:改造前核心区整体坪效 2.5 万元 /㎡/ 年,改造后引入的轻奢首店坪效预计达 4 万元 /㎡/ 年(参考杉杉奥莱 COACH 首店坪效 3.8 万元 /㎡/ 年),保留品牌坪效提升至 2.8 万元 /㎡/ 年,整体坪效提升至 3.5 万元 /㎡/ 年,年新增销售额约 1500 万元(150㎡×4 万元 /㎡/ 年 + 850㎡×2.8 万元 /㎡/ 年 - 1000㎡×2.5 万元 /㎡/ 年)。
2.2边缘区域(A 座 4 楼潮牌区):场景化改造,提升空间利用率
现状问题:A 座 4 楼现有 8 家品牌,多为本土潮牌,坪效仅 0.8 万元 /㎡/ 年,且存在 300㎡空白区域,空间利用率低。
优化措施:
改造为 “潮牌集合区 + 直播基地”:划分 “固定品牌区(600㎡)、快闪店空间(300㎡)、直播基地(100㎡)” 三大功能区,固定品牌区引入 INXX、PSObrand 等国内潮牌首店,快闪店空间采用 “模块化设计”(可灵活拆分租赁,租期 1-3 个月),直播基地搭建 3 个专业直播间(配备环形灯、绿幕、高清摄像头);
场景包装:墙面绘制 “街头文化涂鸦”,地面铺设 “工业风地砖”,设置 “潮牌打卡装置”(如巨型球鞋雕塑、镜像互动墙),同时在走廊设置 “潮牌周边自动售卖机”(售卖袜子、贴纸等小物件)。
坪效测算:改造后固定品牌区坪效预计达 1.8 万元 /㎡/ 年(参考北京三里屯潮牌区坪效 1.6 万元 /㎡/ 年),快闪店空间按 “5 元 /㎡/ 天” 租金计算(年租金 54 万元),直播基地年服务费收入 30 万元(按 3 个直播间 ×10 万元 / 年计算),整体坪效提升至 1.5 万元 /㎡/ 年((600㎡×1.8 万元 /㎡/ 年 + 54 万元 + 30 万元)÷1000㎡),年新增销售额约 700 万元(1000㎡×1.5 万元 /㎡/ 年 - 1000㎡×0.8 万元 /㎡/ 年)。
3. 闲置资产激活:地下一层“业态创新”,实现“零收益” 到“高贡献”
现状问题:地下一层 8000㎡闲置空间(原地铁商城),已空置 2 年,年损失租金约 320 万元(按 8 元 /㎡/ 天计算)。
改造方案:潮玩市集 + 亲子卡丁车馆
功能分区:划分 “潮玩市集(5000㎡)、亲子卡丁车馆(2500㎡)、配套餐饮区(500㎡)”,潮玩市集引入 “泡泡玛特折扣店、本土文创集合店、手办定制工作室” 等 20 家商户,亲子卡丁车馆设置 “儿童赛道(1500㎡)、成人赛道(1000㎡)”,配备 15 辆卡丁车(10 辆儿童款、5 辆成人款),配套餐饮区引入 “网红奶茶店(霸王茶姬)、轻食简餐(赛百味)”;
动线设计:从地铁 2 号线奥体中心站 B 口直接连接地下一层入口,设置 “主题指引灯箱”,内部采用 “环形动线”,确保客群可遍历所有区域;
运营模式:潮玩市集商户采用 “租金 + 扣点” 模式(基础租金 3 元 /㎡/ 天,销售额超 20 万元 / 月部分扣点 5%),亲子卡丁车馆按 “单次体验收费”(儿童 68 元 / 10 分钟,成人 88 元 / 10 分钟),同时推出 “亲子套票(128 元 / 20 分钟)”。
收益测算:潮玩市集年租金收入约 540 万元(5000㎡×3 元 /㎡/ 天 ×365 天),亲子卡丁车馆年营收预计 600 万元(按日均接待 200 人次,人均消费 80 元计算),配套餐饮区年租金收入约 55 万元(500㎡×3 元 /㎡/ 天 ×365 天),合计年租金及营收贡献 1195 万元,扣除运营成本(人员工资、设备维护等)400 万元,年净贡献 795 万元,远超原 320 万元租金损失,同时盘活 8000㎡闲置资产,资产盘活率提升至 95%。
(二)场景创新:从“购物空间”到“体验 IP 场景”,打造 “可感知、可参与、可传播” 的消费场景
场景创新的核心是 “以客群需求为导向,将空间转化为 IP 化体验载体”,通过三大主题场景与 IP 化运营,让客群从 “被动购物” 变为 “主动体验”,实现 “客群停留时间延长 50%、体验业态销售额占比提升至 25%”。
1. 运动主题街区(A 座 2 楼):“沉浸式运动体验”,激活运动客群消费
客群需求:25-35 岁运动轻奢客群希望 “线下体验运动装备性能、参与运动社交活动”,调研显示 62% 的运动客群愿意为 “体验 + 消费” 套餐买单。
设计方案(面积 3000㎡):
功能分区:划分 “品牌体验区(1500㎡)、运动互动区(1000㎡)、休息补给区(500㎡)”;
沉浸式设计:品牌体验区模拟户外场景 ——NIKE ACG 区设置 “模拟山地攀岩墙(高 5 米,宽 8 米)”,adidas Y-3 区搭建 “迷你篮球场(半场,配备电子记分屏)”,Lululemon 区打造 “瑜伽体验室(铺设专业瑜伽垫,配备冥想音乐系统)”;运动互动区设置 “智能跑步机体验区(可模拟不同路况,如山地、平原)、运动数据测试区(测试反应速度、爆发力)”;休息补给区采用 “运动帐篷造型”,提供运动饮料、能量棒等补给品,墙面设置 “运动打卡照片墙”(客群体验后可打印照片粘贴)。
运营策略:
常态化活动:每周六举办 “街头篮球赛”(3v3,冠军团队获运动装备礼包),每周日开展 “免费瑜伽公开课”(邀请专业瑜伽教练,限 20 人 / 场,需提前预约);
“体验 + 消费” 套餐:推出 “攀岩体验 + NIKE ACG 装备折扣”(攀岩体验 30 元 / 次,购买 NIKE ACG 装备享 9 折)、“瑜伽课 + Lululemon 服装满减”(参与瑜伽课,购买 Lululemon 满 1000 减 200);
会员专属权益:运动轻奢会员可免费使用运动互动区设备(每月 3 次),生日当月可享 “一对一运动装备搭配咨询”。
效果预估:改造后运动主题街区日均客流提升至 2000 人次(改造前 800 人次),客群停留时间从 1 小时延长至 2.5 小时,运动轻奢品类销售额占比从 18% 提升至 25%,参考北京燕莎奥莱运动主题街区案例(销售额增长 45%),该场景年可带动运动品类新增销售额 1.2 亿元。
2. 亲子森林场景(B 座 3 楼):“沉浸式亲子互动”,打造家庭客群目的地
客群需求:30-45 岁年轻家庭客群希望 “安全、有趣、一站式的亲子体验”,调研显示 78% 的家庭客群愿意为 “沉浸式亲子场景” 支付溢价。
设计方案(面积 10000㎡,含奈尔宝亲子乐园):
主题设计:以 “森林探险” 为核心主题,整体采用 “原木色 + 绿色” 主色调,地面铺设 “防摔软地垫”,墙面装饰 “森林动物壁画”(如松鼠、小鹿),顶部悬挂 “仿真树叶 + 萤火虫灯串”,打造 “白天是森林、夜晚是星空” 的沉浸式效果;
功能分区:奈尔宝亲子乐园(6000㎡,含模拟城市、科学实验室、绘本馆)、儿童教育区(2000㎡,乐高教育、杨梅红艺术)、亲子服务区(2000㎡,含亲子烘焙坊、儿童摄影、母婴护理室);
互动装置:设置 “松鼠喂食区”(投放安全饲料,儿童可互动喂食)、“森林剧场”(每日上演儿童木偶剧)、“植物认养区”(儿童可认养多肉植物,定期到店养护)。
运营策略:
会员体系:推出 “亲子年卡”(1980 元 / 年),包含奈尔宝乐园无限次入场、儿童教育课程 8 折、亲子餐饮 9 折、免费儿童摄影 1 次,预计年售卡 5000 张,锁定家庭客群复购;
主题活动:每月举办 “森林生日会”(为当月生日儿童举办集体生日派对),每季度开展 “亲子手工节”(如森林主题陶艺制作、树叶贴画);
服务优化:提供 “儿童托管服务”(1 小时免费,超时 20 元 / 小时),设置 “亲子休息舱”(配备沙发、充电接口,家长可休息等待)。
效果预估:亲子森林场景年接待客群 60 万人次,带动 B 座亲子业态销售额从 5000 万元提升至 1.5 亿元,家庭客群占比从 35% 提升至 45%,参考上海奈尔宝亲子乐园案例(单店年带动周边消费 1.2 亿元),该场景年可新增销售额 1 亿元,成为项目 “家庭客群核心引流引擎”。
3. 夜经济场景(室外广场,面积 5000㎡):“年轻化社交体验”,延长运营时长
客群需求:20-35 岁年轻客群希望 “下班后的社交场景”,调研显示 65% 的年轻客群周末愿意参与 “夜间市集、livehouse 演出” 等活动。
设计方案:
功能分区:划分 “星光舞台区(1000㎡)、露营休闲区(2000㎡)、网红餐车区(1500㎡)、潮牌快闪区(500㎡)”;
场景包装:星光舞台区搭建 “LED 大屏 + 专业音响设备”,顶部悬挂 “星光灯串”;露营休闲区摆放 “露营帐篷(20 顶)、折叠桌椅(50 套)”,地面铺设 “草坪地毯”;网红餐车区引入 “手打柠檬茶、美式汉堡、韩式炸鸡” 等 10 辆特色餐车,统一采用 “工业风” 设计;潮牌快闪区设置 “移动售卖车”(售卖潮牌周边、限量款单品)。
运营策略:
活动规划:每周五至周日 18:00-22:00 运营,周五举办 “livehouse 演出”(邀请本地乐队、说唱歌手),周六开展 “潮牌快闪活动”(如 INXX 限量款发售),周日组织 “露天电影放映”(播放经典影片);
消费联动:推出 “夜间消费券”(满 100 减 30,可用于餐车、快闪店消费),凭夜间消费小票可免费停车 2 小时;
时长延长:将项目整体营业时间从 21::00 延长至 22:00,其中室外广场延长至 23:00,匹配年轻客群 “夜生活” 需求;
安全保障:增加夜间安保人员(从 10 人增至 20 人),在广场设置 “应急医疗点”,配备急救箱与应急药品,同时加装 “监控摄像头”(覆盖广场所有区域),确保夜间运营安全。
效果预估:夜经济场景运营后,预计周末夜间客流突破 5000 人次 / 天(占当日总客流的 30%),夜间销售额占比从 5% 提升至 20%,年新增夜间消费收入 8000 万元(按日均夜间销售额 22 万元计算),参考成都远洋太古里夜经济场景案例(夜间销售额占比提升至 25%),该目标具备可行性。
4. 场景 IP 化运营:从“单次体验”到“长期记忆”,强化项目品牌认知
场景 IP 化运营的核心是 “打造专属记忆点 + 跨界资源联动”,通过 “盛京小奥” IP 与本土文化结合,让场景从 “可体验” 升级为 “可传播”,提升项目差异化竞争力。
4.1项目专属 IP “盛京小奥” 打造与应用
IP 形象设计:
以 “运动 + 亲子” 为核心元素,设计卡通形象 “盛京小奥”—— 主体为橙色小熊造型(橙色契合项目活力定位),头戴运动发带,手持潮牌购物袋,身上印有项目 LOGO,同时推出 “运动版”“亲子版”“潮牌版” 三个衍生形象(分别适配三大主题场景)。
设计流程:2025 年 Q1 启动 IP 设计,邀请沈阳本地插画师团队(曾为 “沈阳故宫文创” 设计 IP)参与,设计完成后通过 “项目公众号 + 抖音” 发起 “盛京小奥名字投票”(吸引用户互动),最终确定 IP 名称与形象。
IP 全场景应用:
场景包装:在运动主题街区设置 “盛京小奥运动雕塑”(高 3 米,可拍照打卡),亲子森林场景摆放 “盛京小奥卡通座椅”(供儿童休息),夜经济场景悬挂 “盛京小奥星光灯牌”(夜间发光);
会员体系:将 “盛京小奥” 融入会员礼品(如 IP 定制购物袋、钥匙扣、儿童玩具),会员消费满 2000 元可兑换 IP 周边,同时推出 “盛京小奥会员等级”(普通奥、银奥、金奥),金奥会员可免费获得 IP 定制生日蛋糕;
营销活动:以 “盛京小奥” 为主角制作短视频(如 “小奥带你逛奥莱” 系列,介绍三大主题场景),在抖音、小红书投放;每月举办 “盛京小奥见面会”(IP 人偶与儿童互动、合影),吸引家庭客群参与。
效果预估:IP 相关内容在社交平台曝光量突破 500 万次,会员兑换 IP 周边率达 40%,家庭客群因 IP 活动到店频次提升 2 次 / 月,项目品牌认知度在沈阳奥莱市场从 65% 提升至 85%。
4.2跨界联名:结合本土文化,提升场景文化属性
沈阳故宫文创联名:打造 “文化 + 消费” 场景
与沈阳故宫文创合作,在 A 座 1 楼名品区设置 “故宫元素快闪店”(面积 200㎡),售卖 “故宫文创 + 项目 IP 联名产品”(如盛京小奥故宫主题玩偶、故宫纹样轻奢丝巾);同时在亲子森林场景开设 “故宫文化小课堂”(每周日举办,邀请故宫讲解员教儿童绘制故宫纹样、了解历史故事),参与者可获得联名文创小礼品。
合作细节:合作期限 1 年,项目提供快闪店场地与营销资源,沈阳故宫文创提供产品与文化内容支持,双方按销售额 5:5 分成,预计快闪店年销售额突破 300 万元,文化小课堂参与人次达 1.2 万。
刘老根大舞台联名:打造 “民俗 + 娱乐” 场景
与刘老根大舞台合作,在夜经济场景举办 “东北民俗演出”(每月 1 场),邀请二人转演员表演经典片段,同时推出 “民俗体验区”(设置东北剪纸、糖画制作等体验项目);演出期间,项目餐饮区推出 “东北特色套餐”(如锅包肉、小鸡炖蘑菇),凭演出门票可享套餐 8 折优惠。
效果预估:每场演出吸引客流 3000 人次,带动当日销售额增长 30%,东北民俗体验区参与率达 60%,项目 “文化娱乐属性” 进一步强化,跨区域客群(如长春、哈尔滨)因联名活动到店占比提升 5 个百分点。
(三)空间优化与场景创新保障措施:从“方案”到“落地”,确保目标达成
1. 工程保障:严控施工质量与进度,减少运营影响
施工计划:错峰施工 + 模块化改造
所有改造工程(空中连廊、主题通道、地下一层激活)均安排在非节假日进行,核心工程(如空中连廊搭建)选择在夜间 22:00 - 次日 6:00 施工,避免影响白天运营;采用 “模块化设计”(如主题通道的装饰组件提前在工厂预制),将现场施工周期缩短 30%,确保 2025 年 Q4 前完成所有空间优化工程。
质量管控:第三方监理 + 验收标准
聘请沈阳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作为第三方监理机构,对工程质量全程监督(如空中连廊的钢结构强度、主题场景的消防合规性);制定 “工程验收标准”(如连廊承重需达 500kg/㎡、消防设施需通过消防部门验收),验收不合格的工程需限期整改,确保改造安全合规。
2. 运营保障:组建专业团队,细化运营流程
场景运营团队:专人专岗,专业分工
组建 “三大主题场景运营组”,每组配备 “场景主管 1 名 + 活动策划 2 名 + 现场服务 5 名”:
运动主题街区组:成员需具备运动相关知识(如瑜伽教练资格证、篮球裁判证),负责活动策划与现场指导;
亲子森林场景组:成员需具备儿童服务经验(如幼教资格证),负责亲子活动组织与儿童安全保障;
夜经济场景组:成员需具备活动执行与安全管理经验,负责演出统筹与夜间安保协调。
流程细化:制定 “场景运营手册”
针对每个场景制定标准化运营流程,如亲子森林场景的 “儿童托管服务流程”(家长登记→儿童健康检查→托管交接→活动安排→家长接领)、夜经济场景的 “演出应急流程”(设备故障→临时节目补位→故障排除→恢复演出),确保运营过程有序高效。
3. 资金保障:多渠道筹措资金,严控成本超支
资金来源:项目空间优化与场景创新总投入预计 1.8 亿元,通过 “盛京百货自有资金(1 亿元)+ 银行贷款(5000 万元)+ 品牌共建资金(3000 万元)” 筹措,其中品牌共建资金来自奈尔宝、Lululemon 等核心品牌(品牌承担部分场景装修成本,换取更长免租期)。
成本控制:建立 “成本台账”,对每项工程、每个场景的投入进行实时监控,设置 10% 的成本备用金(1800 万元),若出现局部超支(如主题通道装修超支),优先从备用金调剂,避免影响整体进度;同时通过 “集中采购”(如 IP 周边统一定制、装修材料批量采购)降低成本,预计采购成本节省 15%。
4. 风险防控:预判潜在风险,制定应对预案
风险类型 | 风险描述 | 应对预案 |
工程安全风险 | 空中连廊施工期间发生坠落事故,或改造后存在安全隐患 | 施工前对工人进行安全培训,配备安全防护设备(如安全带、安全帽);改造后邀请第三方机构进行安全检测,出具检测报告;运营期间每月对连廊、主题通道进行安全巡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
客群不接受风险 | 三大主题场景运营后,客群满意度低于 70%(如亲子客群认为场景趣味性不足) | 场景运营 1 个月内开展 “客群满意度调研”(样本量 2000 份),收集反馈;若亲子场景满意度低,及时增加互动装置(如儿童 VR 森林探险设备)、调整活动频次(从每月 1 次生日会增至 2 次) |
成本超支风险 | 整体改造投入超出预算 10% 以上(如地下一层卡丁车馆设备采购超支) | 严格执行 “成本台账”,超支部分先从备用金调剂;若备用金不足,优先压缩非核心工程成本(如夜经济场景的装饰预算),确保核心场景(亲子森林、运动主题街区)按计划落地 |
夜间安全风险 | 夜经济场景运营期间发生客群冲突、物品丢失等问题 | 增加夜间安保人员与监控设备,设置 “失物招领处”;与附近派出所建立 “联动机制”,突发冲突时 10 分钟内民警到场处理;同时在广场入口处设置 “安全须知牌”,提醒客群注意人身财产安全 |
(四)空间优化与场景创新整体效果总结
通过 “无界动线 + 场景集群” 的空间优化与 “体验 IP 场景” 的创新,项目将实现从 “传统商业空间” 到 “东北体验型奥莱标杆” 的跨越,具体效果体现在三大维度:
1. 空间价值维度:从 “低效利用” 到 “全域激活”
空间利用率从 85% 提升至 95%,8000㎡地下闲置资产年净贡献 795 万元;
核心区坪效从 2.5 万元 /㎡/ 年提升至 3.5 万元 /㎡/ 年,边缘区坪效从 0.8 万元 /㎡/ 年提升至 1.5 万元 /㎡/ 年,整体坪效增长 30%,年新增销售额超 3 亿元。
2. 客群体验维度:从 “单一购物” 到 “多元体验”
客群平均停留时间从 2.5 小时延长至 4 小时,家庭客群、年轻客群占比分别从 35%、42% 提升至 45%、50%;
体验业态销售额占比从 15% 提升至 25%,会员复购率从 35% 提升至 50%,客群满意度突破 85%,成为沈阳 “周末家庭目的地 + 年轻社交聚集地”。
3. 品牌竞争力维度:从 “同质化” 到 “差异化”
凭借 “三大主题场景 + 专属 IP + 本土联名”,项目在沈阳奥莱市场形成独特竞争力,市场份额从 32% 提升至 45%,超越杉杉奥莱成为沈阳奥莱市场第一;
跨区域客群占比从 12% 提升至 20%,年接待东北其他城市客群突破 100 万人次,成为 “东北首个运动轻奢体验型奥莱标杆”,推动沈阳商业向 “体验化、IP 化” 升级。
综上,空间优化与场景创新是盛京大奥莱实现定位升级的 “物理载体” 与 “体验核心”,通过系统化落地与保障,必将推动项目在东北奥莱市场竞争中实现 “质的飞跃”,成为沈阳乃至东北商业的 “新名片”。
八、业态优化及品牌焕新
(一)业态优化:从 “业态堆砌” 到 “效能优先 + 生态闭环”,构建高价值业态矩阵
业态优化的核心逻辑是 “以客群需求为导向,以效能数据为依据”,通过楼层业态重构、效能动态评估,实现 “低效业态淘汰、高价值业态补位”,最终形成 “运动轻奢 + 亲子体验 + 潮牌社交 + 社区便民” 的生态闭环,确保每一层级业态都能精准匹配客群需求、贡献核心价值。
1. 楼层业态重构:按 “客群分层 + 场景联动” 优化,实现 “一层一主题”
基于项目 “东北首个运动轻奢体验型奥莱” 的定位,结合不同楼层客群流量与消费偏好,对 A、B 座各楼层业态进行精细化调整,每个楼层聚焦 1-2 个核心主题,避免业态分散与功能重叠:
1.1A 座 1 楼:国际轻奢主题层(核心客群:28-40 岁轻奢入门客群)
原业态问题:国际名品多为过季款,坪效仅 2.2 万元 /㎡/ 年;低效餐饮(如传统中式快餐)占比 30%,客流贡献低(日均接待 200 人次),拉低整体楼层价值。
优化后业态规划(面积 5000㎡):
业态类型 | 面积占比 | 具体品牌 / 功能 | 效能目标 |
国际轻奢 | 50% | Tory Burch 奥莱首店(800㎡)、COACH 当季折扣店(600㎡)、Kate Spade 奥莱店(500㎡) | 单品牌坪效达 3.8 万元 /㎡/ 年,整体轻奢业态销售额占比 60% |
鞋包配饰 | 20% | Michael Kors 鞋包店(300㎡)、UGG 奥莱店(400㎡)、本土皮具品牌(300㎡) | 坪效提升至 2.5 万元 /㎡/ 年,高于原业态 20% |
配套服务 | 30% | 丝芙兰奥莱店(400㎡,提供美妆体验)、轻奢护理店(300㎡,如箱包养护)、网红轻食(400㎡,如 % Arabica 咖啡、Venchi 冰淇淋) | 配套业态客流转化率达 35%,带动轻奢客群停留时间延长至 1.5 小时 |
优化逻辑:以国际轻奢首店为核心引流,配套美妆护理与网红轻食,满足轻奢客群 “购物 + 精致体验” 需求,参考北京 SKP-S 轻奢楼层规划(配套美妆与轻食后,客群停留时间延长 60%),预计该楼层年销售额从 1.1 亿元提升至 2.3 亿元,坪效从 2.2 万元 /㎡/ 年提升至 4.6 万元 /㎡/ 年。
1.2 A 座 2-3 楼:运动轻奢主题层(核心客群:25-35 岁运动轻奢爱好者)
原业态问题:男女装多为传统淑女装 / 商务装,坪效仅 1.5 万元 /㎡/ 年;运动业态分散,缺乏高端线,无法满足客群 “专业运动装备 + 体验” 需求。
优化后业态规划(面积 10000㎡,2、3 楼各 5000㎡):
楼层 | 业态类型 | 面积占比 | 具体品牌 / 功能 | 效能目标 |
A 座 2 楼 | 运动轻奢品牌 | 40% | Lululemon 奥莱首店(600㎡)、NIKE ACG 东北奥莱首店(500㎡)、adidas Y-3 奥莱店(400㎡) | 单品牌坪效达 2.8 万元 /㎡/ 年,运动轻奢销售额占比 55% |
A 座 2 楼 | 运动体验业态 | 30% | 室内攀岩馆(800㎡,高 8 米,设 5 条难度赛道)、运动装备测试区(400㎡,如跑鞋缓震测试)、瑜伽体验室(300㎡) | 体验业态日均接待 300 人次,带动运动品牌销售额增长 30% |
A 座 2 楼 | 配套餐饮 | 30% | 运动主题餐厅(500㎡,如 Subway、能量轻食)、运动补给站(200㎡,如 GNC 健康食品) | 餐饮客单价控制在 60 元,客流转化率达 40% |
A 座 3 楼 | 运动休闲品牌 | 50% | 始祖鸟奥莱店(500㎡)、北面高端线(400㎡)、哥伦比亚奥莱店(300㎡) | 坪效提升至 2 万元 /㎡/ 年,高于原业态 33% |
A 座 3 楼 | 运动周边配套 | 30% | 运动眼镜店(200㎡,如 Oakley)、运动手表店(200㎡,如 Garmin)、装备护理店(100㎡) | 配套业态销售额占比达 20%,增强客群消费粘性 |
A 座 3 楼 | 会员服务中心 | 20% | 运动会员专属服务区(提供装备清洗、维修预约、活动报名) | 会员复购率提升至 50%,高于项目平均水平 10% |
优化逻辑:通过 “运动品牌高端线 + 体验业态” 组合,形成 “消费 - 体验 - 服务” 闭环,参考上海前滩太古里运动主题楼层(体验业态带动品牌销售额增长 28%),预计该楼层年销售额从 1.5 亿元提升至 3.2 亿元,坪效从 1.5 万元 /㎡/ 年提升至 3.2 万元 /㎡/ 年。
1.3 A 座 4 楼:潮牌 + 数字经济主题层(核心客群:20-30 岁年轻客群)
原业态问题:休闲装多为本土小众品牌,坪效仅 0.8 万元 /㎡/ 年;30% 空间闲置,年损失租金约 144 万元(按 5000㎡×8 元 /㎡/ 天计算)。
优化后业态规划(面积 5000㎡):
业态类型 | 面积占比 | 具体品牌 / 功能 | 效能目标 |
潮牌集合区 | 40% | INXX 东北奥莱首店(600㎡)、PSObrand 沈阳首店(400㎡)、Boneless 奥莱店(300㎡)、潮牌集合店(700㎡,如潮玩星球) | 潮牌业态坪效达 1.8 万元 /㎡/ 年,年轻客群占比提升至 60% |
直播基地 | 30% | 专业直播间(5 个,200㎡/ 个,配备高清摄像头、绿幕、灯光系统)、选品中心(500㎡,陈列潮牌、运动周边) | 直播基地年 GMV 突破 5000 万元,带动线下潮牌销售额增长 25% |
快闪空间 | 30% | 模块化快闪店(10 个,50-100㎡/ 个,租期 1-3 个月),引入小众潮牌、设计师品牌、文创品牌 | 快闪空间出租率达 90%,年租金收入突破 200 万元 |
优化逻辑:以 “潮牌 + 直播” 结合数字经济,激活年轻客群消费与社交需求,参考成都 IFS 潮牌直播楼层(直播带动线下销售额增长 32%),预计该楼层年销售额从 0.4 亿元提升至 1.5 亿元,坪效从 0.8 万元 /㎡/ 年提升至 3 万元 /㎡/ 年,闲置空间年新增收益 344 万元(租金 200 万元 + 直播分成 144 万元)。
1.4 B 座 1-2 楼:社区便民主题层(核心客群:35-55 岁社区日常客群)
原业态问题:家电业态坪效仅 0.6 万元 /㎡/ 年,百货业态同质化严重;超市为传统模式,客群复购率仅 35%,无法满足社区客群 “日常刚需 + 便民服务” 需求。
优化后业态规划(面积 8000㎡,1、2 楼各 4000㎡):
楼层 | 业态类型 | 面积占比 | 具体品牌 / 功能 | 效能目标 |
B 座 1 楼 | 会员制超市 | 50% | 升级原兴隆超市为 “盛京优选会员制超市”(2000㎡),增加进口生鲜(占比 30%)、家庭装日用品(占比 25%)、自有品牌商品(占比 15%) | 超市坪效从 1.2 万元 /㎡/ 年提升至 2 万元 /㎡/ 年,会员复购率达 50% |
B 座 1 楼 | 便民服务中心 | 20% | 干洗店(200㎡,如福奈特)、快递代收点(100㎡,如顺丰合作点)、家政服务站(100㎡,如天鹅到家)、药店(400㎡,如成大方圆) | 便民服务日接待 150 人次,社区客群满意度提升至 85% |
B 座 1 楼 | 社区餐饮 | 30% | 早餐店(200㎡,如李连贵熏肉大饼)、社区食堂(400㎡,提供平价套餐)、生鲜卤味店(200㎡,如煌上煌) | 餐饮客单价控制在 30 元,客流转化率达 50% |
B 座 2 楼 | 生活配套 | 60% | 母婴用品店(400㎡,如孩子王折扣店)、家居生活馆(500㎡,如无印良品奥莱店)、宠物用品店(300㎡,如宠物家) | 配套业态坪效提升至 1.5 万元 /㎡/ 年,高于原业态 150% |
B 座 2 楼 | 社区娱乐 | 40% | 棋牌室(200㎡)、老年活动中心(300㎡,提供书法、舞蹈课程)、儿童游乐区(100㎡,免费开放) | 娱乐业态日接待 200 人次,带动社区客群停留时间延长至 2 小时 |
优化逻辑:以 “会员制超市 + 便民服务” 为核心,覆盖社区客群 “吃、穿、用、服务” 全需求,参考北京盒马 X 会员店社区楼层(会员复购率达 55%),预计该楼层年销售额从 1.2 亿元提升至 2.8 亿元,坪效从 1.5 万元 /㎡/ 年提升至 3.5 万元 /㎡/ 年。
1.5 B 座 3-4 楼:亲子体验主题层(核心客群:30-45 岁年轻家庭客群)
原业态问题:儿童用品分散,娱乐业态多为传统电玩城,亲子互动性弱;餐饮业态与亲子需求匹配度低(如重口味火锅),家庭客群停留时间仅 1.5 小时。
优化后业态规划(面积 10000㎡,3、4 楼各 5000㎡):
楼层 | 业态类型 | 面积占比 | 具体品牌 / 功能 | 效能目标 |
B 座 3 楼 | 亲子体验 | 60% | 奈尔宝亲子乐园(3000㎡,东北最大奥莱亲子乐园)、儿童职业体验馆(600㎡,如星期八小镇) | 体验业态日均接待 500 人次,年销售额突破 8000 万元 |
B 座 3 楼 | 儿童教育 | 20% | 乐高教育(300㎡)、杨梅红艺术教育(300㎡)、少儿英语(200㎡,如瑞思英语) | 教育业态会员数突破 3000 人,续课率达 70% |
B 座 3 楼 | 亲子餐饮 | 20% | 西贝儿童餐专区(300㎡)、亲子烘焙坊(200㎡)、健康轻食(200㎡,如小南国儿童餐) | 餐饮客单价控制在 80 元(家庭单),客流转化率达 60% |
B 座 4 楼 | 儿童零售 | 50% | 巴拉巴拉奥莱店(400㎡)、安奈儿奥莱店(300㎡)、儿童运动品牌(300㎡,如 FILA kids)、玩具店(500㎡,如玩具反斗城折扣店) | 零售业态坪效提升至 2.2 万元 /㎡/ 年,高于原业态 47% |
B 座 4 楼 | 亲子服务 | 30% | 儿童摄影(300㎡,如小鬼当佳)、儿童理发(200㎡,如南瓜马车)、母婴护理室(200㎡,提供哺乳、婴儿游泳) | 服务业态日接待 100 人次,家庭客群满意度提升至 90% |
B 座 4 楼 | 家长休闲区 | 20% | 咖啡书吧(200㎡,如西西弗书店快闪店)、美容 SPA(300㎡,如克丽缇娜)、亲子等候区(200㎡,配备充电接口、沙发) | 家长休闲区使用率达 70%,带动家庭客群停留时间延长至 4 小时 |
优化逻辑:构建 “亲子体验 + 教育 + 零售 + 服务” 闭环,满足家庭客群 “一站式亲子消费” 需求,参考上海奈尔宝亲子主题楼层(带动家庭客群停留时间达 4.5 小时),预计该楼层年销售额从 0.8 亿元提升至 3.5 亿元,坪效从 0.8 万元 /㎡/ 年提升至 3.5 万元 /㎡/ 年。
2. 业态效能评估:建立 “动态评分体系”,实现 “优胜劣汰”
为避免业态僵化,建立 “业态效能评分体系”,从 “坪效、客流贡献、会员转化” 三个维度对每个业态进行量化评分,每季度开展一次评估,淘汰低效业态、引入高潜力业态,确保业态始终保持高活力。
2.1评分体系设计(满分 100 分)
评估维度 | 权重 | 评分标准 | 数据来源 |
坪效(核心指标) | 40% | 高于项目平均坪效 120% 以上得 40 分,100%-120% 得 30 分,80%-100% 得 20 分,80% 以下得 10 分 | 项目 POS 系统、租金台账 |
客流贡献 | 30% | 日均客流带动率(该业态吸引客流 / 楼层总客流)≥30% 得 30 分,20%-30% 得 20 分,10%-20% 得 10 分,10% 以下得 5 分 | 客流分析系统、现场统计 |
会员转化 | 30% | 会员消费占比≥60% 得 30 分,40%-60% 得 20 分,20%-40% 得 10 分,20% 以下得 5 分 | 会员管理系统 |
2.2评估流程与应用
季度评估流程:
① 数据收集:每季度末由数据监测组收集各业态的坪效、客流、会员数据;
② 评分计算:按评分体系计算各业态得分,生成 “业态效能排行榜”;
③ 结果应用:淘汰评分后 10% 的业态(如 2025 年 Q1 计划淘汰 A 座 1 楼 2 家低效餐饮),同时根据 “高潜力业态清单”(如宠物友好体验区、新能源汽车体验店)进行补位;
2025 年高潜力业态引入计划:
Q2:在 B 座 2 楼引入 “宠物友好体验区”(200㎡),配备宠物美容、寄养、互动游乐功能,匹配年轻家庭客群 “养宠需求”,预计该业态日均接待 50 人次,会员转化占比达 45%;
Q4:在 A 座 1 楼引入 “新能源汽车体验店”(300㎡,如特斯拉奥莱体验店),提供车型展示、试驾预约服务,带动轻奢客群 “高端消费联动”,预计该业态年销售额突破 500 万元,带动周边轻奢品牌销售额增长 15%。
(二)品牌焕新:从“品牌堆砌”到“层级清晰 + 集群效应”,打造差异化品牌矩阵
品牌焕新的核心逻辑是 “以定位为导向,以客群为核心”,通过 “国际轻奢 + 运动轻奢 + 潮牌 + 本土特色 + 配套” 的五层品牌层级重构,形成 “核心引流品牌 + 配套支撑品牌” 的集群效应,彻底解决原品牌 “层级模糊、同质化严重” 的问题,实现 “品牌吸引力从区域级提升至东北级”。
1. 品牌层级重构:按 “客群价值 + 定位匹配” 分层,每一层级聚焦核心功能
基于项目“东北首个运动轻奢体验型奥莱”的定位,结合不同客群的消费能力与需求,构建五层品牌矩阵,各层级品牌既独立满足对应客群需求,又相互联动形成整体竞争力:
1.1国际轻奢层(占比 20%):填补中高端缺口,吸引轻奢入门客群
客群定位:28-40 岁,家庭年收入 50-100 万元,追求 “高性价比轻奢消费”,原项目因缺乏国际轻奢品牌,该客群流失至杉杉奥莱(占比约 40%)。
品牌引入策略:
优先引入“当季折扣 + 首店属性”的国际轻奢品牌,避免传统奥莱 “过季款堆积” 问题 —— 如 Tory Burch 奥莱首店(东北首家奥莱店),承诺当季款占比不低于 30%,折扣力度控制在 5-7 折(高于行业平均 3-5 折,兼顾品牌调性与性价比);
配套引入“轻奢配饰品牌”,形成品类互补 —— 如 COACH 当季折扣店(聚焦手袋、皮具)、Kate Spade 奥莱店(聚焦年轻女性轻奢服饰),单店面积控制在 500-800㎡,店铺设计采用 “开放式展陈 + 艺术装置”(如 Tory Burch 店设置粉色主题拍照墙,增强社交传播性)。
集群运营方案:
联合国际轻奢品牌开展“轻奢品鉴会”(每季度 1 次),邀请会员体验新品、参与搭配讲座,同时推出 “轻奢消费满赠”(满 5000 元赠丝芙兰美妆礼盒);
与银行合作推出 “轻奢分期优惠”(如招商银行信用卡分期免息),降低客群消费门槛;
效果预估:国际轻奢层年销售额突破 4 亿元,吸引沈阳及周边城市(如鞍山、抚顺)轻奢客群,该客群占比从原 12% 提升至 25%,填补项目中高端客群缺口。
1.2运动轻奢层(占比 30%):打造东北标杆,锁定运动轻奢核心客群
客群定位:25-35 岁,家庭年收入 20-50 万元,热爱运动且追求 “专业 + 时尚” 的运动装备,是项目定位的核心客群(目标占比 30%)。
品牌引入策略:
升级现有运动品牌:将原 NIKE、adidas 门店升级为 “高端线专区”,NIKE 引入 ACG 系列(东北奥莱首店)、adidas 引入 Y-3 系列,高端线产品占比从 10% 提升至 40%;
新增稀缺运动轻奢品牌:引入 Lululemon 奥莱首店(东北首家)、始祖鸟奥莱店(沈阳南部首家),Lululemon 店设置 “瑜伽体验区”,始祖鸟店配备 “户外场景模拟展陈”(如山地、雪地场景,展示服装功能性);
配套运动周边品牌:引入 Oakley(运动眼镜)、Garmin(运动手表),形成 “运动装备 + 配件” 的完整消费链。
集群运营方案:
打造 “运动轻奢文化节”(每年 2 次,春季、秋季),举办 “户外徒步活动”“瑜伽公开课”,联动品牌推出 “活动专属折扣”(如参与徒步活动可享始祖鸟 8 折);
建立 “运动会员专属社群”,定期推送品牌新品、活动预告,提供 “装备清洗、维修预约” 等专属服务;
效果预估:运动轻奢层年销售额突破 7.5 亿元,占项目总销售额的 30%,成为东北运动轻奢品牌最集中的奥莱,该客群跨城市占比从 12% 提升至 20%(吸引长春、哈尔滨客群)。
1.3潮牌层(占比 20%):激活年轻客群,打造社交打卡地标
客群定位:20-30 岁,学生或初入职场,追求 “个性、小众” 的潮牌消费,原项目潮牌多为本土小众品牌,年轻客群占比仅 42%(低于行业平均 50%)。
品牌引入策略:
引入 “国内知名潮牌首店”:如 INXX 东北奥莱首店(聚焦街头潮牌)、PSObrand 沈阳首店(聚焦简约潮牌)、Boneless 奥莱店(聚焦国潮设计),单店面积控制在 300-600㎡,店铺设计采用 “工业风 + 涂鸦元素”,设置 “网红打卡点”(如巨型球鞋雕塑、镜像互动墙);
打造 “潮牌集合店”:引入潮玩星球集合店(面积 700㎡),集合 20 + 小众潮牌、设计师品牌,定期更新品牌组合(每季度调整 30%),满足年轻客群 “新鲜感” 需求;
联动数字经济:在潮牌区设置 “直播选品区”,品牌可通过项目直播基地开展 “线上带货”,实现 “线下体验 + 线上成交”。
集群运营方案:
每周举办 “潮牌快闪活动”(如限量款发售、设计师见面会),采用 “线上预约 + 线下核销” 模式,吸引年轻客群排队打卡;
与抖音、小红书合作,邀请本地潮牌 KOL(粉丝量 10 万 +)到店探店,发布 “潮牌打卡攻略”,带动社交平台曝光;
效果预估:潮牌层年销售额突破 5 亿元,年轻客群(25-35 岁)占比从 42% 提升至 55%,潮牌区日均客流突破 3000 人次,成为沈阳年轻客群 “社交打卡地标”。
1.4本土特色层(占比 15%):增强在地属性,吸引本土客群
客群定位:35-55 岁,沈阳及周边本土客群,注重 “本土文化认同 + 实用消费”,原项目本土品牌占比低,本土客群复购率仅 35%。
品牌保留与引入策略:
保留优质本土品牌:如萃华金店(沈阳百年金饰品牌),升级店铺形象(融入东北民俗元素),增加 “奥莱专属款”(如古法金吊坠,价格比门店低 20%);
引入本土文创品牌:如沈阳故宫文创店(面积 300㎡),售卖 “故宫元素 + 东北民俗” 的文创产品(如故宫纹样丝巾、东北秧歌娃娃玩偶);
新增本土特色餐饮:如老边饺子奥莱店(沈阳非遗餐饮)、西塔大冷面快闪店,满足本土客群 “家乡味” 需求。
集群运营方案:
举办 “东北民俗文化节”(每年春节前 1 个月),邀请本土非遗传承人现场表演(如剪纸、糖画),联动本土品牌推出 “民俗限定款”;
针对本土客群推出 “会员乡情福利”(如沈阳本地会员生日当月享本土品牌 9 折);
效果预估:本土特色层年销售额突破 3.75 亿元,本土客群复购率从 35% 提升至 50%,增强项目 “在地性”,避免与其他奥莱同质化。
1.5配套层(占比 15%):提升客群体验,延长停留时间
客群定位:全客群,核心功能是 “服务支撑 + 体验补充”,解决原项目 “配套不足、停留时间短” 的问题(原客群平均停留时间 2.5 小时,低于行业平均 3.5 小时)。
品牌引入策略:
体验配套:引入奈尔宝亲子乐园(东北最大奥莱亲子乐园,面积 3000㎡)、丝芙兰奥莱店(提供美妆体验)、运动攀岩馆;
餐饮配套:引入网红餐饮(茉酸奶、霸王茶姬、% Arabica 咖啡)、主题餐饮(Subway 运动主题店、西贝儿童餐专区),餐饮品牌更新率每季度 10%;
便民配套:引入福奈特干洗店、顺丰快递代收点、成大方圆药店,满足社区客群日常需求。
集群运营方案:
推出 “配套体验套餐”(如亲子乐园 + 亲子餐饮套餐,优惠力度 15%)、“购物 + 体验联动”(如购物满 1000 元赠丝芙兰美妆体验券);
依据客群停留数据优化配套布局(如在亲子区周边增加家长休闲区,在潮牌区周边增加网红餐饮);
效果预估:配套层年销售额突破 3.75 亿元,客群平均停留时间从 2.5 小时延长至 4 小时,体验业态销售额占比从 15% 提升至 25%,成为项目 “留客核心”。
2. 品牌焕新节奏:分阶段、分重点落地,确保焕新有序推进
品牌焕新并非 “一蹴而就”,而是按 “短期突破 + 中期完善 + 长期优化” 的节奏推进,每个阶段聚焦核心楼层与核心品牌,确保焕新过程不影响现有运营,同时快速看到成效:
2.1短期(2025 年 Q1-Q2):聚焦 A 座核心楼层,实现 “开门红”
核心目标:完成 A 座 1 楼国际轻奢层、A 座 4 楼潮牌层的品牌焕新,品牌焕新率 30%,快速吸引中高端客群与年轻客群。
关键任务与责任分工:
任务内容 | 责任部门 | 时间节点 | 验收标准 |
完成 Tory Burch、COACH 当季折扣店签约入驻 | 招商组(云阿云 + 盛京百货) | 2025 年 Q1 末 | 签订正式合作协议,确定装修方案 |
A 座 1 楼轻奢区装修施工 | 工程组 | 2025 年 Q2 初 - Q2 中(45 天) | 装修完成,通过消防验收 |
完成 INXX、PSObrand 潮牌首店签约 | 招商组 | 2025 年 Q1 中 | 签订合作协议,确定店铺位置 |
A 座 4 楼潮牌区 + 直播基地改造 | 工程组 + 运营组 | 2025 年 Q2 中 - Q2 末(30 天) | 潮牌店开业,直播基地投入使用 |
阶段效果预估:短期焕新完成后,A 座 1 楼轻奢区日均客流提升至 3000 人次(原 1800 人次),A 座 4 楼潮牌区日均客流提升至 2500 人次(原 800 人次),项目总销售额环比增长 20%。
数据来源:北京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