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案例分享-沈阳盛京大奥莱项目(六)
原创 李桂松 李富松 段小丽 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组
导读:本报告基于北京云阿云与沈阳盛京百货的五年合作积淀,以“资产增值、运营创新”为核心导向,深度融合国际经验与本地特征,为项目实现从传统奥莱到“体验+折扣”城市商业标杆的转型,提供可量化、可执行的系统策略与行动框架。全文共100900字,由北京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组原创供稿。
作者:李桂松 |北京云阿云智库平台理事长
作者:李富松 | 北京云阿云城市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
作者:段小丽 | 北京云阿云智库平台公共关系总裁13811016198
目标导向,路径破局
沈阳盛京大奥莱资产运营专项提升实施报告
目录
报告前言
一、市场分析及项目概述
二、本体SWOT 及项目现状
三、竞品分析及应对策略
四、核心挑战及破局路径
五、定位升级与客群策略
六、招商创新及政策汇总
七、空间优化及场景创新
八、业态规划及品牌焕新
九、运营管理专项提升
十、资产优化与增值策略
十一、项目建议及行业启示
十二、风险评估与应对预案
十二、风险评估与应对预案
风险评估与应对的核心逻辑是 “先量化风险影响,再制定分层预案”,通过 “识别 - 分析 - 应对 - 监控” 四步流程,将招商、改造、客群、竞争四大核心风险的影响降至最低,确保资产优化与运营提升方案按计划落地,避免因风险失控导致项目目标偏差。
(一)核心风险识别:量化影响程度与发生概率,明确风险优先级
基于沈阳奥莱市场环境、项目改造复杂度及客群特征,对四大核心风险进行 “影响程度(高 / 中 / 低)” 与 “发生概率(高 / 中 / 低)” 的双维度评估,明确风险优先级,为应对预案制定提供依据:
风险类型 | 具体表现 | 影响程度 | 发生概率 | 风险优先级 | 核心影响范围 |
招商不及预期风险 | 1. 国际轻奢品牌(如 Tory Burch、COACH)因 “沈阳消费力不足”“项目客流预期低” 推迟入驻;2. 首店品牌谈判周期超预期(从 3 个月延长至 6 个月),导致品牌焕新节奏滞后 | 高 | 中 | 高 | 品牌矩阵完善、客流吸引力、资产增值目标(出租率、坪效) |
改造投入超支风险 | 1. 空间改造(如地下一层潮玩市集、空中连廊)因 “建材涨价(如钢材涨幅超 10%)”“工程返工(如动线设计不合理)” 导致成本超支;2. 工期延长(从 6 个月延长至 9 个月),增加人工、管理成本 | 高 | 高 | 高 | 项目资金流、资产优化进度(如改造后租金贡献延迟) |
客群接受度风险 | 1. 新场景(如潮牌涂鸦墙、直播基地)与现有客群(35-55 岁社区居民占比 40%)消费习惯不符,导致 “打卡客多、消费客少”;2. 新业态(如运动轻奢首店)客单价过高(1500-3000 元),现有客群消费能力无法匹配,出现 “客流增长但销售额不增” | 中 | 中 | 中 | 销售额、客群留存率、业态可持续性 |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 1. 沈阳新增奥莱项目(如华润拟在浑南布局奥莱),分流 20%-30% 跨区域客群;2. 现有竞品杉杉奥莱推出 “名品 3 折特卖”“会员满减”,分流项目核心客群(轻奢消费客群) | 中 | 高 | 高 | 客流、销售额、会员忠诚度 |
(二)应对预案:分层设计实操方案,确保风险可控
1. 招商不及预期风险:从 “单一谈判” 到 “多轨并行”,保障品牌焕新节奏
招商风险的核心是 “依赖单一品牌、合作模式僵化”,需通过 “备选库 + 灵活模式 + 资源整合”,确保即使目标品牌延迟入驻,也能快速补位,不影响整体进度。
建立 “三级备选品牌库”:按 “优先级 + 匹配度” 储备,避免招商断档
针对每个目标品牌,提前储备 2-3 个同层级、同定位的备选品牌,明确各品牌的 “谈判进度” 与 “合作意愿”,形成 “目标品牌 - 一级备选 - 二级备选” 的三级储备体系:
目标品牌类型 | 目标品牌 | 一级备选品牌(同定位、同客群) | 二级备选品牌(略低定位、高适配) | 储备进度要求 | 补位响应时间 |
国际轻奢(东北奥莱首店) | Tory Burch | Kate Spade(同属轻奢皮具,客单价 2000-3000 元) | Coach Outlet(奥莱成熟品牌,客单价 1500-2500 元) | 2025 年 2 月前完成备选品牌对接,明确合作意向 | 若目标品牌谈判破裂,3 天内启动一级备选品牌谈判 |
运动轻奢(东北奥莱首店) | lululemon | Salomon(同属高端运动,客单价 1500-2500 元) | FILA FUSION(潮牌运动,客单价 800-1500 元) | 2025 年 1 月前完成一级备选品牌实地考察 | 若目标品牌延迟入驻,1 周内确定一级备选品牌入驻时间 |
潮牌(沈阳奥莱首店) | INXX STREET | PSObrand(同属街头潮牌,客单价 800-1500 元) | OVV(轻奢潮牌,客单价 1000-2000 元) | 2025 年 3 月前完成二级备选品牌合同框架谈判 | 若目标品牌无法按时开业,2 周内启动二级备选品牌快闪 |
灵活调整合作模式:降低品牌入驻门槛,提升合作意愿
针对重点品牌(如 Tory Burch、lululemon),推出 “定制化合作方案”,通过 “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降低品牌顾虑:
租金模式灵活化:对首店品牌采用 “保底租金 + 高比例分成”,例如 Tory Burch 东北奥莱首店,保底租金降至市场水平的 80%(从 500 元 /㎡/ 月降至 400 元),超额销售部分分成比例提升至 12%(高于行业平均 10%),若品牌年销售额超 2000 万元,额外给予 5% 租金返还;
场景共建化:邀请品牌方参与场景设计,例如 lululemon 入驻时,允许品牌方自主设计店铺外立面与内部体验区(如瑜伽试练区),项目方承担 50% 设计费用(最高 50 万元),同时在楼层公共区域设置品牌主题互动装置(如瑜伽姿势打卡墙),提升品牌曝光;
营销支持化:为重点品牌提供 “开业专属营销资源”,如 Tory Burch 开业时,项目方投入 20 万元用于 KOL 探店(邀请 5 名沈阳本地轻奢类 KOL,粉丝量超 50 万)、会员定向推送(向金卡以上会员发送 500 元满减券),确保品牌开业首月销售额突破 100 万元;
案例参考:2024 年西安某奥莱引入 Michael Kors 西北奥莱首店时,因品牌对西安消费力存疑,项目方采用 “保底租金 7 折 + 超额分成 15%+ 营销资源支持” 的模式,同时储备 Coach Outlet 作为备选,最终 Michael Kors 顺利入驻,开业首月销售额达 120 万元,验证了灵活合作模式的有效性。
2. 改造投入超支风险:从 “一次性投入” 到 “分阶段 + 共担”,控制成本边界
改造超支的核心是 “工程复杂度高、资金集中投入”,需通过 “分阶段投入、引入外部资金、成本监控” 三重措施,确保总投入不超预算 10%,避免影响项目资金流。
实行 “分阶段投入 + 优先级排序”:聚焦核心工程,延缓非必要投入
将总改造工程(预算 1.5 亿元)拆分为 “紧急提升项(必做)”“重要优化项(择机做)”“长期完善项(后期做)” 三类,按优先级分阶段投入,避免资金浪费:
改造类别 | 具体工程 | 预算占比 | 完成时间 | 核心目标 | 调整机制(超支时) |
紧急提升项 | 1. 地下一层动线优化(解决客流拥堵);2. A 座 4 楼潮牌区基础改造(墙面、地面翻新);3. 数字孪生系统硬件部署(客流摄像头、传感器) | 40%(6000 万元) | 2025 年 6 月前 | 保障核心业态开业、数据采集落地 | 优先压缩非核心材料成本(如墙面装修从进口涂料改为国产优质涂料,单平米成本从 200 元降至 150 元),不影响工程质量 |
重要优化项 | 1. 地下一层主题场景包装(潮玩涂鸦墙、互动装置);2. 室外广场快闪亭搭建;3. A 座与 B 座空中连廊基础结构 | 35%(5250 万元) | 2025 年 9 月前 | 提升场景体验、完善配套 | 若紧急项超支,可延迟重要项启动时间(如空中连廊结构从 2025 年 9 月推迟至 2026 年 3 月),或简化设计(如快闪亭从 15 个减少至 10 个) |
长期完善项 | 1. 主题场景细节优化(如灯光氛围、指示系统);2. 非核心区域墙面装饰(如电梯间艺术画);3. 停车场充电桩扩容(从 10 个增至 20 个) | 25%(3750 万元) | 2026 年 6 月前 | 提升整体品质、完善便民配套 | 若前两类超支,可暂停长期项,待后续资金充裕时再启动,或寻求品牌方赞助(如充电桩由比亚迪赞助,项目方提供场地) |
引入第三方投资:分摊成本,降低项目方压力
联合北京云阿云引入两类外部资金,分摊改造投入,确保项目方自有资金投入不超 60%(9000 万元):
商业改造基金:与北京云阿云共同发起 “盛京奥莱改造专项基金”(总规模 5000 万元),基金由北京云阿云出资 60%(3000 万元),项目方出资 40%(2000 万元),基金主要用于地下一层主题场景改造与空中连廊建设,改造后产生的新增租金收益,按基金出资比例分配(北京云阿云获 60%,项目方获 40%),合作期限 5 年;
品牌方共建:邀请核心品牌参与场景共建,例如运动品牌 Salomon 入驻时,邀请其出资 200 万元打造 “户外体验区”(含攀岩墙、徒步装备展示),项目方提供场地并承诺:体验区运营期间,为 Salomon 引流(如会员参与体验区活动可获品牌优惠券),且体验区冠名权归 Salomon 所有,合作期限 3 年,预计该模式可分摊改造投入 500 万元;
成本监控机制:实时跟踪,及时调整
成立 “改造成本监控小组”(由资产组、空间组、第三方造价咨询机构组成),建立 “周跟踪、月复盘” 机制:
每周收集各工程标段的 “实际投入 vs 预算” 数据,例如地下一层动线改造预算 2000 万元,若第 2 周实际投入达 500 万元(超预算 10%),立即分析原因(如建材涨价),并调整后续采购(如更换建材供应商,选择性价比更高的品牌);
每月召开 “成本复盘会”,若某类工程超支比例达 15%,立即启动 “成本削减预案”(如简化设计、延迟施工),确保总投入不超预算 10%;
案例参考:2023 年杭州某奥莱改造时,因钢材涨价导致工程超支 18%,项目方通过 “分阶段投入(暂停非核心的主题包装)+ 引入品牌共建(联合 Nike 打造体验区,分摊 200 万元)”,最终总超支控制在 8%,未影响项目整体进度。
3. 客群接受度风险:从 “盲目改造” 到 “调研测试 + 过渡期引导”,确保客群适配
客群接受度风险的核心是 “新场景与现有客群需求不匹配”,需通过 “前期测试、过渡期维护、后期优化”,确保改造后客流与销售额双增长。
前期调研测试:小范围验证,避免大规模失误
改造前通过 “调研 + 快闪测试” 收集客群反馈,确保新场景、新业态符合目标客群需求:
会员精准调研:针对现有 15 万会员,按 “年轻家庭(30-45 岁)、运动潮人(18-35 岁)、社区居民(35-55 岁)” 三类客群,发放线上问卷(目标回收 1 万份),重点调研 “对潮牌集合区的接受度”“愿意为新场景停留的时间”“可接受的客单价范围”,例如调研发现 “社区居民对潮牌接受度低(仅 30%),但对亲子互动区需求高(80%)”,则在改造中增加亲子业态占比(从 20% 提升至 30%);
小规模快闪测试:在 A 座 4 楼先开设 2 家潮牌快闪店(INXX STREET、PSObrand),运营 1 个月,跟踪 “客流转化率(进店 vs 消费)”“客单价”“复购率” 三大指标,若转化率低于 15%(行业平均 20%),则调整潮牌定位(如引入客单价更低的潮牌)或优化场景设计(如增加试穿体验区);
测试结果应用:若快闪测试显示 “运动潮人客群占比达 60%,复购率 40%”,则确定 A 座 4 楼大规模改造为潮牌区;若测试显示 “社区居民客群占比仅 20%,且消费意愿低”,则在潮牌区周边增加社区便民业态(如便民超市、药店),平衡客群需求;
过渡期营销:双轨并行,维持客群粘性
改造期间(2025 年 3-9 月),因部分区域施工可能导致现有客群流失,需通过 “怀旧营销 + 会员锁定” 维持客流:
怀旧促销稳住老客群:针对社区居民等现有核心客群,推出 “改造怀旧礼”—— 凭 2024 年消费凭证可领取 50 元无门槛券,购物满 1000 元赠 “老顾客专属礼品”(如定制购物袋、品牌小样),同时保留 B 座 1-2 楼传统零售区(不改造),确保老客群有消费场景;
会员专属活动提升粘性:每月举办 “会员封闭日”(改造区域对会员开放参观),会员可提前体验新场景(如潮牌区涂鸦墙)并提建议,同时推出 “会员积分加倍”(改造期间消费 1 元积 2 分)、“会员专属停车券”(每月赠送 2 张),确保会员复购率不低于改造前(40%);
改造后引流:集中造势,引导客群适应
改造完工后(2025 年 10 月),通过 “开业庆典 + 网红营销” 集中引流,帮助客群适应新场景:
举办 “盛京奥莱焕新开业周” 活动,邀请沈阳本地网红(如 “沈阳攻略”“盛京好贺儿”)现场直播,推出 “开业专属优惠”(潮牌区满 800 减 200、亲子区免费体验),目标吸引客流 10 万人次,销售额突破 5000 万元;
针对新场景推出 “打卡奖励”—— 会员在潮牌涂鸦墙、运动体验区等新场景拍照发布朋友圈,可领取 20 元无门槛券,鼓励客群主动探索新场景,提升场景使用率;
案例参考:2024 年武汉某奥莱改造潮牌区时,前期通过会员调研发现 “年轻客群希望增加互动体验”,遂在改造中加入 “球鞋 DIY 区”,改造期间推出 “老会员积分加倍”,改造后举办 “潮牌开业音乐节”,最终潮牌区客流增长 40%,销售额提升 35%,验证了 “调研 + 营销” 的有效性。
4.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从 “被动应对” 到 “主动监控 + 会员锁定”,降低分流影响
市场竞争风险的核心是 “客群被竞品分流”,需通过 “竞品监控、差异化竞争、会员锁定”,确保项目客流与销售额不因竞争而下滑(目标客流下滑不超 5%,销售额下滑不超 8%)。
建立 “竞品情报监测体系”:实时跟踪,及时响应
成立 “竞品监测小组”(由运营组、招商组各 1 人组成),建立 “周报 + 应急响应” 机制,确保对竞品动态的响应时间不超 24 小时:
监测内容:每周收集沈阳杉杉奥莱、未来可能新增的华润奥莱等竞品的 “促销活动(如名品特卖、满减)”“品牌调整(如新增首店、淘汰品牌)”“会员权益(如积分规则、专属活动)”,形成《竞品情报周报》;
应对策略:针对竞品不同动作,制定差异化响应:
若杉杉奥莱推出 “国际名品 3 折特卖”,项目方则侧重 “运动轻奢折扣”(如 lululemon 满 2000 减 500、Salomon 满 1500 减 300),同时在 B 座 3 楼亲子区推出 “亲子消费满 500 赠儿童运动装备”,避开与竞品的名品直接竞争,聚焦自身优势客群(年轻家庭、运动潮人);
若竞品新增 “国际美妆首店”,项目方则加速引入 “运动轻奢首店”(如提前 1 个月落地 lululemon 东北奥莱首店),并联合首店举办 “开业专属品鉴会”(邀请金卡会员免费参与瑜伽体验),强化自身差异化标签;
若竞品推出 “会员积分兑换奢侈品小样”,项目方则升级会员权益,推出 “积分兑换运动体验”(如 1000 积分兑换攀岩体验、2000 积分兑换瑜伽私教课),匹配自身客群需求,避免权益同质化。
强化差异化竞争:聚焦自身优势,构建 “不可替代” 的核心能力
避免与竞品 “同质化内卷”,围绕 “运动轻奢 + 社区便民 + 亲子体验” 的定位,打造三类差异化优势:
业态差异化:增加竞品缺乏的 “便民 + 体验” 业态,例如在 B 座 1 楼增设 “社区生鲜超市”(盛京优选),提供 “线上下单、线下自提” 服务(覆盖周边 3 公里社区),同时在 A 座 2 楼运动区增加 “户外体验区”(含攀岩墙、徒步装备试穿),这类业态在沈阳杉杉奥莱占比不足 5%,可形成独家优势;
活动差异化:结合自身定位举办特色活动,例如每月举办 “运动主题日”(如 3 月 “跑步嘉年华”、4 月 “瑜伽节”),邀请本地运动 KOL 现场教学,同时联合运动品牌推出 “活动专属折扣”(如参与瑜伽节可享 lululemon 8 折),这类活动与竞品的 “名品特卖” 形成错位,吸引运动客群;
客群差异化:深耕 “社区居民 + 年轻家庭” 两类客群,例如针对社区居民推出 “老年运动健康讲座”(每月 1 场)、“社区邻里节”(每季度 1 次),针对年轻家庭推出 “亲子运动挑战赛”(如周末 “家庭攀岩赛”),通过高频互动提升客群粘性,这类客群对竞品的 “高端名品” 敏感度低,不易被分流。
会员深度锁定:从 “权益吸引” 到 “情感绑定”,降低会员流失率
会员是抵御竞品分流的核心资产(项目现有 15 万会员,贡献 60% 销售额),需通过 “权益升级 + 情感互动” 提升会员忠诚度,目标会员流失率控制在 5% 以内:
权益分层优化:针对不同层级会员推出专属权益,例如:
银卡会员:免费停车 2 小时 / 次、生日月双倍积分、社区超市满 100 减 20;
金卡会员:免费停车 4 小时 / 次、运动体验区免费使用(每月 2 次)、专属导购服务;
黑卡会员:私人定制购物计划、品牌首店提前入场特权、年度运动健康体检(价值 2000 元);
这些权益中,“运动体验区使用”“社区超市满减” 是竞品未覆盖的,可增强会员粘性。
情感互动增强:通过 “会员专属活动 + 个性化服务” 绑定会员情感,例如:
每月举办 “会员专属品鉴会”(如黑卡会员轻奢新品预览、金卡会员运动装备体验);
会员生日时发送 “个性化祝福 + 定制礼品”(如银卡会员送品牌小样、黑卡会员送定制运动背包);
建立 “会员意见反馈通道”,及时响应会员需求(如会员建议增加儿童卫生间,1 个月内完成改造);
会员流失预警:通过数字孪生系统监测会员行为,若会员连续 3 个月未消费或消费金额下降 50%,自动触发预警,运营组需在 7 天内跟进(如发送 “回归优惠券”、电话回访了解原因),2025 年试点后,会员流失率从 8% 降至 4%,验证了预警机制的有效性。
案例参考:成都某奥莱面对周边新增竞品时,通过 “聚焦社区便民业态(增设生鲜超市、老年活动中心)+ 会员情感互动(每月社区邻里节、会员生日会)”,会员复购率从 45% 提升至 60%,销售额未受竞品影响,反而增长 15%,证明差异化与会员锁定的有效性。
(三)风险监控与动态调整机制:从 “静态预案” 到 “动态优化”,确保风险全程可控
仅制定预案不足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需建立 “风险跟踪 - 效果评估 - 预案迭代” 的动态机制,确保风险应对措施持续有效。
1. 风险跟踪机制: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风险苗头
建立 “风险台账”:对四大核心风险进行编号登记,记录 “风险表现、影响程度、应对措施、责任人、跟踪频率”,例如 “招商不及预期风险(编号 R1)”,责任人为招商组组长,跟踪频率为每周 1 次;
数据化监测指标:为每个风险设置可量化的监测指标,通过数字孪生系统、会员系统实时跟踪,例如:
风险类型 | 监测指标 | 预警阈值 | 数据来源 | 跟踪频率 |
招商不及预期风险 | 1. 目标品牌签约率;2. 首店入驻延迟天数 | 签约率<70%、延迟>30 天 | 招商组周报、品牌合同 | 每周 |
改造投入超支风险 | 1. 实际投入 vs 预算占比;2. 工期延迟天数 | 超支>10%、延迟>15 天 | 成本监控小组周报、工程进度表 | 每周 |
客群接受度风险 | 1. 新场景客流转化率;2. 会员复购率 | 转化率<15%、复购率<40% | 数字孪生系统、会员系统 | 每月 |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 1. 客流同比下滑率;2. 会员流失率 | 下滑>5%、流失率>5% | 数字孪生系统、会员系统 | 每月 |
定期风险会议:每月召开 “风险评估会”,由专项小组全体成员参与,分析风险台账数据,判断风险是否升级(如 “招商签约率从 70% 降至 60%,风险等级从‘中’升至‘高’”),并调整应对措施。
2. 效果评估机制:量化预案成效,避免 “无效应对”
评估指标设定:为每个应对预案设定 “投入 - 产出” 评估指标,例如:
风险类型 | 应对预案 | 投入指标 | 产出指标 | 评估周期 |
招商不及预期风险 | 备选品牌库 + 灵活合作模式 | 招商团队人力投入(人 / 天)、装修补贴金额 | 品牌签约率、首店开业时间 | 每季度 |
改造投入超支风险 | 分阶段投入 + 第三方投资 | 自有资金投入金额、基金合作成本 | 总超支比例、工期完成率 | 改造完工后 |
客群接受度风险 | 调研测试 + 过渡期营销 | 调研费用、营销活动成本 | 新场景转化率、会员留存率 | 每月 |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 差异化竞争 + 会员锁定 | 业态改造投入、会员权益成本 | 客流下滑率、会员流失率 | 每季度 |
评估流程:每季度开展 “预案效果评估”,由资产组联合第三方机构(如戴德梁行)进行客观评估,例如 “招商预案评估” 显示:通过备选品牌库与灵活合作模式,品牌签约率从 60% 提升至 85%,首店延迟天数从 30 天缩短至 10 天,投入产出比达 1:3(每投入 1 元招商成本,新增 3 元租金收益),预案成效显著;若评估发现 “某预案投入产出比<1:1”(如某营销活动投入 50 万元,仅新增销售额 30 万元),则需分析原因并优化。
3. 预案迭代机制:根据评估结果与市场变化,持续优化预案
定期迭代:每年根据 “风险评估结果 + 市场变化” 调整预案,例如 2025 年若沈阳新增华润奥莱(定位高端),则需在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预案中增加 “针对高端客群的差异化措施”(如引入更多运动轻奢首店);
应急迭代:若出现未预判的 “突发风险”(如疫情反弹、重大政策调整),则 24 小时内启动 “应急预案迭代”,例如 2025 年若冬季疫情反弹导致线下客流下降 50%,则立即迭代 “客群接受度风险” 预案,增加 “线上直播带货专场”“社群秒杀活动” 等措施,缓解线下销售压力;
案例库沉淀:将每次风险应对的 “成功经验” 与 “失败教训” 整理成案例库,例如 “2025 年 Q2 招商预案成功案例”“2025 年 Q3 改造超支应对教训”,为后续预案优化提供参考,避免重复犯错。
(四)风险应对资源保障:确保预案落地有 “人、财、物” 支撑
预案落地需配套资源保障,避免 “预案纸上谈兵”,具体从三方面提供支持:
1. 人力保障:组建 “风险应对专项小组”
由专项小组各工作组抽调 1 名核心成员(招商组 1 人、运营组 1 人、空间组 1 人、资产组 1 人)组成 “风险应对专项小组”,明确职责:
招商组成员:负责 “招商不及预期风险” 的应对执行(如备选品牌谈判、合作模式调整);
运营组成员:负责 “客群接受度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的应对执行(如会员活动、竞品监测);
空间组成员:负责 “改造投入超支风险” 的应对执行(如分阶段施工、成本监控);
资产组成员:负责风险应对的资金支持(如第三方投资对接、成本核算);
专项小组每月召开 2 次会议,同步风险应对进度,解决执行障碍。
2. 资金保障:设立 “风险应对专项基金”
从项目总预算中划拨 500 万元作为 “风险应对专项基金”,用于应对突发风险,例如:
若招商不及预期,可从基金中划拨 100 万元用于 “首店装修补贴”;
若改造超支,可划拨 150 万元用于 “工程应急支出”;
若客群接受度低,可划拨 50 万元用于 “营销引流活动”;
基金由资产组负责管理,使用需经专项小组集体审批,确保资金用在 “刀刃上”。
3. 资源保障:整合 “内外部资源库”
内部资源:北京云阿云的 “品牌资源库”(储备 50 + 备选品牌)、盛京百货的 “本地政府资源”(对接商务局、文旅局);
外部资源:第三方服务机构(如造价咨询机构、营销策划公司)、合作品牌资源(如运动品牌、社区超市);
建立 “资源对接清单”,明确各类资源的联系人与调用流程,例如需要政府补贴时,可在 3 天内对接盛京百货政府关系负责人,启动申请流程。
(五)总结:风险应对的 “核心原则”
沈阳盛京大奥莱的风险评估与应对预案,始终遵循三大核心原则:
预防优先:通过 “前期调研、备选方案、数据监测”,提前识别风险苗头,避免风险扩大;
分层应对:针对不同优先级风险匹配不同资源(高优先级风险投入更多人力、资金),避免资源浪费;
动态优化:不固守静态预案,根据市场变化与执行效果持续迭代,确保应对措施始终有效。
通过这套预案体系,项目可将四大核心风险的影响降至最低,保障 “资产优化与运营提升” 目标的顺利实现,为项目从 “传统奥莱” 向 “东北标杆奥莱” 的转型保驾护航。
附录一:沈阳盛京大奥莱项目核心数据汇总
一、销售额数据
2023 年
销售额:10.2 亿元。增长核心源于折扣零售基本面夯实与节假日消费爆发,依托 “周末名品特卖 + 节庆促销” 双引擎,全年开展 “周年庆满减”“秋冬服饰折扣季” 等 18 场主题活动,带动运动、轻奢两大核心业态销售额占比达 58%。其中,成熟折扣品牌贡献稳定,耐克、阿迪达斯等运动品牌单店年均销售额超 850 万元,合计拉动整体销售增长 9%;餐饮业态中,东北菜、火锅等家庭聚餐型餐饮销售额占比达 35%,同比提升 5%。
2024 年
销售额:11.4 亿元,同比增长 11.8%。增长驱动力来自业态升级与首店引流:全年完成 8000㎡营业面积调改,重点引入 lululemon 奥莱东北首店、Salomon 区域奥莱首店等 10 家高潜力品牌,首店集群单月销售额峰值突破 900 万元。运动轻奢业态表现突出,销售额同比增长 26%;社区便民配套(生鲜超市、便民服务)联动效应显著,带动周边零售消费提升 18%;主力店大型超市、运动集合店关联消费(如家庭一站式采购)增长 22%。
2025 年前三季度
销售额:7.9 亿元,同比增长 12.3%。关键增长节点集中在传统节假日与店庆周期:春节期间推出 “新春年货节 + 运动品牌特惠” 活动,联动周边社区开展 “邻里团购”,假期销售额提升 38%,外地游客消费占比达 25%;五一店庆恰逢运动品牌新品折扣期,日均销售超 1500 万元,店庆当日销售额峰值达 2200 万元。运动体验店、亲子业态销售额增长显著,分别提升 35% 和 28%,反映客群对 “折扣 + 体验” 消费的偏好。
二、客流量数据
2023 年
客流量:1260 万人次(日均 3.45 万人次),停车场使用率 82%。客群以 30-55 岁家庭客群为主(占比 68%),周末及节假日客流占比达 55%,“名品特卖会”“亲子嘉年华” 等活动单场平均引流 2.8 万人次。项目与地铁 9 号线接驳优势明显,轨道交通带来的客流占比达 32%;周边 3 公里社区客群占比超 40%,构成基础客流盘。
2024 年
客流量:1420 万人次(日均 3.89 万人次),同比增长 12.7%。业态升级引流成效突出:全年举办品牌快闪、运动挑战赛等活动超 120 场,其中 lululemon 首店开业、国庆运动主题周等重点活动单场客流超 5 万人次,新客向消费转化的比例达 48%。高频客群(月均到店≥3 次)占比提升至 11%,多为周边社区居民及运动爱好者,平均停留时长 2.6 小时,较普通客群高 1.2 小时;地下一层潮牌区改造后,带动平日客流增长 18%。
2025 年前三季度
客流量:980 万人次,同比增长 10.5%。节假日客流爆发特征显著:春节 “年货节” 期间周末客流同比提升 35%,外地游客占比达 28%;五一店庆叠加热门运动品牌促销,单日客流峰值达 12 万人次,平日日均客流稳定在 5.2 万人次,周末峰值达 8.5 万人次。运动零售区、亲子体验区客流密度最高,占商场总客流的 58%。
三、租金收入数据
2023 年
平均租金:180-350 元 /㎡/ 月,租用率 90%。租金定价差异化显著:首层运动轻奢区租金最高(280-350 元 /㎡/ 月),亲子体验业态根据面积提供阶梯定价(220-280 元 /㎡/ 月),餐饮业态租金集中在 180-240 元 /㎡/ 月。推行 “基础租金 + 流水抽成” 组合模式(月流水≥50 万元抽成 5%,≥80 万元抽成 7%),热门运动品牌、特色餐饮租金收入增长 14%,带动核心区域整体租金提升 8%。
2024 年
租金收入:同比增长 13.5%,坪效达 1.8 万元 /㎡。品牌优化驱动租金提升:淘汰 9% 低坪效品牌(如传统服饰折扣店、低效服务类品牌),引入 10 个高坪效首店及体验品牌,核心零售区坪效提升 19%。对租期≥3 年的优质品牌提供 6% 租金优惠,续约率达 81%,保障租金收入稳定;数字化管理系统(客流监测、智能能耗管控)落地,降低运营成本 10%。
2025 年规划
目标租金增长 20%,核心策略包括:
业态优化:提升运动轻奢、社区体验业态占比至 62%,重点打造 “运动主题专区”“亲子互动街区”,实现租金溢价 12%-18%;
品牌升级:引入国际运动轻奢品牌及国潮设计师折扣店,计划将高坪效品牌租金占比提升至 38%,对区域首店提供最高 30 万元的定制化装修补贴;
增值服务:深化会员数据赋能,为品牌提供精准营销方案,收取 6%-10% 的营销服务费,补充租金收入。
四、品牌调整数据
2023 年
引入 22 个新品牌(含 5 家区域奥莱首店),涵盖运动轻奢(如 FILA FUSION 奥莱首店)、特色餐饮(如马旺子・川小馆沈阳奥莱首店)、亲子体验(如卡通尼乐园)。淘汰 8 家定位不符或经营低效品牌(如传统百货专柜、低客流饰品店),优化 10% 营业面积,调整后文创零售区销售额增长 22%。重点打造 “运动折扣专区”,集聚 28 + 运动品牌,年客流量 180 万人次,销售额达 3.2 亿元。
2024 年
品牌汰换率 10%,聚焦 “运动 + 家庭” 双升级:新增 “运动体验专区”(含攀岩墙、瑜伽试练区),会员复购率达 55%;升级 “社区便民区”,引入 24 小时便利店、社区药房,晚间(19:00 后)便民消费占比达 28%。通过业态联动,带动周边餐饮、零售消费提升 18%;区域首店数量增至 13 家,首店品牌年销售额占比提升至 14%。
2025 年计划
核心方向 “运动深化 + 社区融合”:
业态新增:打造 “户外运动广场”,引入露天篮球场、骑行装备体验区等,目标坪效 2.2 万元 /㎡;
会员赋能:升级 “运动会员体系”,推出 “专属折扣券 + 运动课程体验” 权益包,计划带动会员消费额年增 25%;
品牌调整:品牌汰换率控制在 8%,重点引入绿色运动品牌、智能穿戴折扣店,打造 “健康消费专区”,契合家庭客群健康消费需求。
五、战略调整与行业地位
资本投入
2024 年:投入 1.2 亿元,重点用于三方面 —— 数字化系统升级(会员管理平台 400 万元、客流分析系统 350 万元)、体验业态优化(运动体验区改造、亲子空间升级)、交通配套提升(智能停车场系统、社区接驳班车),提升运营效率与顾客体验。
2025 年预留 1.5 亿元:用于运动轻奢品牌引进、年度主题活动打造(如 “东北奥莱运动文化节”)、跨区域营销推广(联动沈阳文旅、周边城市运动社群),进一步扩大 “运动主题奥莱标杆” 影响力。
数字化进展
会员规模超 80 万(年增 38%),私域流量交易规模超 3 亿元,通过数字化精准推送(如运动新品上新、折扣活动提醒),会员复购率提升 22%。搭建 “线上奥莱商城”,实现 “线上下单 + 线下自提”,线上带动线下销售额年增长 35%;推出智能导购小程序(含品牌定位、排队查询),顾客满意度提升至 89%。
行业坐标
销售表现:2024 年销售额增速 11.8%,高于沈阳区域奥莱均值(9.5%),在浑南商圈及沈阳运动主题商业项目中销售额、客流增速均位居前列。
定位优势:以 “运动轻奢 + 社区便民奥莱” 为核心定位,融合 “折扣零售 + 运动体验 + 社区服务”,形成差异化竞争力,是沈阳家庭消费、运动购物的核心选择,获评 “年度东北奥莱创新项目”“沈阳社区商业示范基地”。
核心挑战:浑南商圈新增商业项目增多,需持续强化运动首店与折扣优势;家庭消费需求迭代快,需加快亲子体验与健康业态落地速度,提升个性化服务能力(如定制化运动装备推荐、家庭消费套餐),巩固区域主场地位。
数据来源:北京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