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案例分享-沈阳大悦城项目(三)
原创 李桂松 李富松 段小丽 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组
导读:本报告以“资产价值最大化”为核心目标,深度融合全球商业趋势与沈阳大悦城15年实战经验,针对项目体验同质化、坪效不均、数字化滞后等痛点,提出“空间、招商、业态、资产”四维提升方案,为项目突破区域竞争、实现年增值10%+提供可量化、可追溯的行动指南。全文共98400字,由北京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组原创供稿。
作者:李桂松 |北京云阿云智库平台理事长
作者:李富松 | 北京云阿云城市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
作者:段小丽 | 北京云阿云智库平台公共关系总裁13811016198
沈阳大悦城项目资产运营专项提升实施报告
目录
报告前言
一、市场分析及项目概述
二、本体SWOT 及项目现状
三、竞品分析及应对策略
四、核心挑战及破局路径
五、定位升级与客群策略
六、招商创新及政策汇总
七、空间优化及场景创新
八、业态规划及品牌焕新
九、运营管理专项提升
十、资产优化与增值策略
十一、项目建议及行业启示
六、招商策略创新及政策汇总
(一)招商策略创新:构建 “数字化 + 生态化 + 全球化” 三维招商体系 —— 从“被动招商”到“主动精准匹配”
1. 数字化招商:打造“品牌资源云库 + 智能匹配系统”,招商效率提升 50%
传统招商存在 “品牌资源分散、匹配依赖经验、沟通成本高” 三大痛点,数字化招商通过 “数据整合 + 算法赋能 + 线上工具”,实现招商全流程提效,具体落地路径如下:
(1)搭建 “全球品牌资源云库”:整合 2000 + 品牌资源,实现 “资源可视、需求透明”
资源整合范围:
依托北京云阿云全球商业资源网络,2025 年 3 月底前完成 “全球品牌资源云库” 搭建,涵盖四大类核心品牌:
潮流零售类:200 + 国际潮牌(如 Off-White、We11done)、300 + 国内新锐潮牌(如 Randomevent、SMFK)、150 + 设计师品牌(如 Labelhood 蕾虎旗下品牌);
沉浸体验类:100+VR/AR 体验品牌(如 TeamLab、The Void)、80 + 亲子体验品牌(如奈尔宝、meland club 高端线)、50 + 文化艺术品牌(如诚品生活、UCCA Lab);
特色餐饮类:300 + 微醺经济品牌(如精酿酒吧 “京 A”、日式居酒屋 “鸟屋”)、200 + 潮流主题餐饮(如潮牌联名餐厅 “Supreme Café”)、150 + 小众轻食品牌;
生活服务类:100 + 职场社交服务品牌(如共享办公 “裸心社”)、80 + 自我提升品牌(如瑜伽馆 “Pure Yoga”、手作工坊 “木墨”)。
核心数据维度:
为每个品牌标注 12 项核心数据,确保招商团队精准匹配:
数据类别 | 具体内容 |
品牌基础信息 | 品牌定位、目标客群、客单价、开店面积需求(如 Off-White 单店需 150-200㎡) |
拓展需求 | 2025 年拓展城市计划(如 “计划进入东北 3 个核心城市”)、首店意愿(如 “优先开设东北首店”) |
合作条件 | 租金模式偏好(如 “纯租金 / 租金 + 扣点”)、装修补贴需求(如 “需 500 元 /㎡装修补贴”) |
过往业绩 | 同类城市项目坪效(如 “在成都 IFC 坪效 12000 元 /㎡/ 年”)、复购率(如 “会员复购率 45%”) |
更新机制:
安排 5 人专项团队负责云库维护,每月更新品牌拓展动态(如 “某潮牌新增东北拓展计划”)、业绩数据(如 “某亲子品牌上月坪效增长 20%”),确保资源时效性,避免 “无效对接”。
1.2开发 “智能匹配算法”:输入参数自动匹配最优品牌,减少人工误差
算法核心逻辑:
基于 “项目需求 + 品牌需求” 双向匹配,设置三大核心匹配维度,权重占比分别为:坪效匹配度(40%)、客群契合度(35%)、合作可行性(25%)。
示例:若需为 A 馆一层(150㎡,目标坪效 10000 元 /㎡/ 年,客群为 Z 世代潮流客群)匹配品牌,算法会自动筛选 “坪效≥9000 元 /㎡/ 年、客群重合度≥80%、愿意入驻沈阳核心商圈” 的品牌,最终输出 3-5 个最优选项(如 Off-White 东北首店、We11done 沈阳首店、Aime Leon Dore 沈阳首店),并生成 “合作方案建议”:
租金模式:建议 “租金 + 扣点”(基础租金 15 元 /㎡/ 天,扣点 8%,取高者);
装修补贴:结合品牌需求与项目预算,建议补贴 600 元 /㎡(高于市场平均 500 元 /㎡);
开业支持:提供首月营销推广资源(如项目 LED 屏广告、KOL 探店)。
效率提升测算:
传统人工匹配需 “筛选品牌(3 天)+ 分析需求(2 天)+ 制定方案(3 天)”,共 8 天;智能匹配算法仅需 “输入参数(10 分钟)+ 算法输出结果(30 分钟)+ 方案微调(1 天)”,共 1.17 天,招商效率提升 50% 以上,2025 年目标通过算法完成 60% 的品牌匹配工作。
1.3推出“云招商平台”:线上线下无缝衔接,降低沟通成本
平台核心功能:
VR 场地展示:对项目所有空置铺位进行 360°VR 拍摄,标注 “面积、层高、客流数据、周边业态”,品牌方可在线查看场地细节,无需实地考察即可初步评估;
客群数据可视化:通过图表展示 “目标铺位周边客群年龄、消费频次、消费偏好”,如 “A 馆一层周边 Z 世代客群占比 75%,潮牌消费占比 65%”,增强品牌入驻信心;
合作案例库:上传 “已入驻首店品牌开业数据”(如 “某潮牌首店开业首月销售额 120 万元,坪效 11000 元 /㎡/ 年”)、“场景改造后坪效提升案例”,为品牌提供参考;
在线对接功能:品牌方可通过平台发起 “在线咨询”,招商团队 1 小时内响应;可预约 “线上会议”,同步演示项目规划、洽谈合作细节,减少异地品牌差旅成本。
案例参考:
北京朝阳大悦城通过 “云招商平台”,2024 年异地品牌招商沟通成本降低 40%,品牌考察决策周期从 3 个月缩短至 1.5 个月,可借鉴其 “VR 展示 + 数据可视化” 功能设计。
2. 生态化招商:从 “单个招商” 到 “品牌矩阵招商”,构建 “消费闭环” 提升坪效
传统 “单个品牌招商” 易导致 “业态零散、客群割裂”,生态化招商通过 “围绕核心客群需求,组合关联业态”,形成 “1+1>2” 的协同效应,具体分为三大矩阵:
2.1潮流生态矩阵:围绕 Z 世代客群,打造 “潮牌零售 + 潮玩体验 + 潮流餐饮 + 潮流服务” 闭环
矩阵构建逻辑:
Z 世代客群 “潮流消费” 需求具有 “关联性、场景化” 特征 —— 购买潮牌后,可能产生 “潮玩收藏、潮流社交、潮流造型” 等衍生需求,通过业态组合满足全场景需求,提升客群停留时间与消费金额。
具体品牌组合案例:
为 E 馆(定位 “未来潮流馆”)引入 “Supreme 授权店(核心潮牌零售)” 时,同步匹配以下品牌:
潮玩体验:POP MART 全球限定店(面积 200㎡,引入独家潮玩款式,与 Supreme 推出联名款)、VR 潮流体验馆(面积 300㎡,开发 “虚拟潮牌试穿” 游戏);
潮流餐饮:藤原浩联名咖啡馆(面积 150㎡,推出潮流主题饮品,店内设置涂鸦互动墙)、潮牌主题汉堡店(如 “Shake Shack×Supreme 联名店”);
潮流服务:潮流理发馆(面积 100㎡,提供 “街头风发型设计”)、潮牌护理店(面积 80㎡,提供限量球鞋清洗保养服务)。
预期成效:
该矩阵预计 2025 年 6 月落地,目标 E 馆潮流区日均客流提升至 8000 人次(较改造前增长 50%),客群停留时间从 60 分钟提升至 90 分钟,整体坪效从 12000 元 /㎡/ 年提升至 15000 元 /㎡/ 年,高于行业潮流区平均坪效(12000 元 /㎡/ 年)。
2.2家庭生态矩阵:针对家庭品质客群,打造 “亲子零售 + 亲子体验 + 亲子餐饮 + 家庭服务” 闭环
矩阵构建逻辑:
家庭品质客群核心需求是 “亲子互动 + 便捷消费”,家长带孩子参与亲子体验时,可能产生 “儿童购物、家庭用餐、育儿服务” 需求,通过业态组合减少 “动线折返”,提升消费便利性。
具体品牌组合案例:
为 B 馆二层(定位 “家庭品质区”)引入 “奈尔宝沈阳首店(核心亲子体验,面积 5000㎡)” 时,同步匹配以下品牌:
亲子零售:Bonpoint 儿童服饰(高端童装,面积 150㎡)、乐高教育旗舰店(面积 200㎡,提供亲子乐高课程)、儿童潮牌集合店(如 “Mini Peace× 巴拉巴拉潮流系列”,面积 180㎡);
亲子餐饮:亲子烘焙工坊(面积 120㎡,家长与孩子共同制作蛋糕)、健康儿童餐厅(如 “Little Caesars 儿童餐”,提供营养搭配套餐);
家庭服务:母婴护理中心(面积 100㎡,提供婴儿 SPA、育儿咨询)、家庭摄影工作室(面积 150㎡,提供亲子写真拍摄)。
配套优化:
优化 “亲子动线”,设置从 B 馆一层直达二层亲子区的专用扶梯,在亲子区周边设置 “家长休息区”(配备充电插座、饮品吧台),解决 “孩子游玩时家长无休息空间” 的痛点;
预期成效:
该矩阵预计 2025 年 9 月落地,目标家庭客群复购率从 35% 提升至 45%,亲子区整体坪效从 8000 元 /㎡/ 年提升至 10000 元 /㎡/ 年,高于沈阳龙之梦亲子区坪效(6000 元 /㎡/ 年)。
2.3跨界生态矩阵:打破业态边界,打造 “功能复合 + 场景创新” 的跨界空间
矩阵构建逻辑:
都市新锐客群需求具有 “多元化、个性化” 特征,单一业态难以满足 “职场社交、自我提升、休闲消费” 的复合需求,通过 “业态跨界融合”,提升空间利用率与客群吸引力。
具体品牌组合案例:
“运动 + 体验” 跨界:为 D 馆三层引入 “Nike 体验店(面积 300㎡,提供运动装备销售)” 时,同步引入 “室内攀岩馆(面积 500㎡,与 Nike 合作推出 “运动挑战活动”)”,消费者购买 Nike 运动装备后可免费体验攀岩,带动运动消费转化;
“文化 + 消费” 跨界:为 C 馆一层引入 “诚品生活沈阳首店(面积 800㎡,书店 + 文创销售)” 时,同步引入 “精品咖啡馆(面积 200㎡,与诚品联名推出 “阅读主题饮品”)、本土文创工坊(面积 150㎡,展示沈阳非遗文创产品)”,形成 “阅读 + 咖啡 + 文创” 的文化消费场景;
“职场 + 社交” 跨界:为 C 馆二层引入 “裸心社共享办公(面积 1000㎡)” 时,同步引入 “轻食餐厅(面积 300㎡,提供商务套餐)、精酿酒吧(面积 200㎡,晚间营业,满足职场社交需求)”,形成 “工作 + 餐饮 + 社交” 的职场生活闭环。
预期成效:
跨界生态矩阵预计 2025 年全年分阶段落地,目标跨界区域坪效提升至 11000 元 /㎡/ 年,客群跨业态消费占比(如 “在共享办公消费后去精酿酒吧”)提升至 30%。
3. 全球化招商:聚焦 “首店经济 + 海外小众品牌”,打造差异化品牌壁垒
首店品牌与海外小众品牌是 “东北潮流生活枢纽” 定位的核心支撑,通过 “专项团队 + 资源倾斜 + 政策绑定”,实现品牌差异化突破:
3.1首店招商:成立专项小组,2025 年首店占比提升至 20%
专项小组配置:
成立 10 人 “首店招商专项小组”,成员包括北京云阿云品牌顾问 3 人(负责对接全球品牌总部)、沈阳大悦城招商经理 4 人(负责项目需求匹配)、市场专员 3 人(负责首店营销规划),小组直接向项目总经理汇报,确保决策高效。
首店引入重点方向:
2025 年计划引入 50 家首店品牌,其中东北首店 30 家、沈阳首店 20 家,重点覆盖三大品类:
首店品类 | 目标品牌案例 | 数量目标 | 落地场馆 | 预期坪效 |
国际潮牌首店 | Off-White 东北首店、Aime Leon Dore 沈阳首店、We11done 沈阳首店 | 15 家 | A 馆、E 馆 | 12000-15000 元 /㎡/ 年 |
体验业态首店 | TeamLab 无界美术馆沈阳首店、Topgolf 拓高乐沈阳首店、奈尔宝沈阳首店 | 20 家 | B 馆、D 馆 | 9000-12000 元 /㎡/ 年 |
特色餐饮首店 | 京 A 精酿东北首店、鸟屋居酒屋沈阳首店、Shake Shack× 潮牌联名沈阳首店 | 15 家 | C 馆、E 馆 | 8000-10000 元 /㎡/ 年 |
首店招商策略:
高层对接:由项目总经理带队,每季度拜访 1-2 家全球品牌中国区总部(如 LVMH 集团、开云集团),介绍沈阳大悦城 “潮流枢纽” 定位与客群数据,争取首店资源;
定制化方案:针对高价值首店(如 TeamLab),提供 “装修补贴 + 租金减免 + 营销支持” 组合方案,如 TeamLab 沈阳首店计划补贴 1000 元 /㎡装修费,首 6 个月租金减免 50%,同时提供项目全年 20% 的广告资源用于推广;
首店营销联动:首店开业时举办 “首店专属活动”,如 Off-White 东北首店开业举办 “限量款发售 + 潮牌主理人见面会”,目标单店开业首月客流突破 5 万人次,销售额突破 100 万元。
3.2海外小众品牌招商:引入 “差异化品牌”,吸引全国潮流客群
资源获取渠道:
依托北京云阿云海外资源网络,通过三大渠道引入海外小众品牌:
海外展会合作:参与 “巴黎时装周”“东京潮流展” 等国际展会,筛选 “未进入中国或仅进入北上广深” 的小众品牌(如日本潮牌 Kapital、英国设计师品牌 A-COLD-WALL*);
海外买手店合作:与全球知名潮流买手店(如 Dover Street Market、GR8)合作,引入其代理的小众品牌,开设 “海外小众品牌集合店”;
跨境电商联动:与天猫国际、京东全球购合作,筛选 “线上销量高、线下空白” 的海外小众品牌(如韩国美妆品牌 3CE 旗下潮流线),推动其开设线下体验店。
落地模式:
考虑到海外小众品牌 “对沈阳市场不熟悉”,采用 “联营模式” 降低品牌风险 —— 项目与品牌共同承担装修成本,按 “销售额扣点” 分成(扣点率 15%-20%),同时提供 “本地运营支持”(如店员培训、库存管理);
预期成效:
2025 年计划引入 20 家海外小众品牌,开设 5 家 “海外小众品牌集合店”,目标集合店坪效达 10000 元 /㎡/ 年,吸引 “全国潮流客群专程到访” 占比提升至 10%(2024 年为 3%)。
(二)政策汇总与应用:最大化政策红利,降低招商与运营成本
1. 国家及地方核心政策梳理:明确可落地政策与补贴标准
沈阳大悦城可申请的政策涵盖 “首店经济、步行街改造、绿色商业、数字化转型” 四大类,具体政策内容与申请条件如下:
政策类别 | 政策名称 | 补贴标准 | 申请条件 | 申请周期 | 数据来源 |
首店经济政策 | 《沈阳市促进首店经济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 | 1. 东北首店:最高 50 万元 / 家(按装修费用的 30% 补贴,不超过 50 万);2. 全国首店:最高 100 万元 / 家(按装修费用的 40% 补贴,不超过 100 万);3. 国际首店:最高 200 万元 / 家(仅限全球 TOP500 品牌,按装修费用的 50% 补贴) | 1. 品牌需在沈阳注册独立法人机构;2. 首店需在沈阳大悦城经营满 1 年以上;3. 东北首店需为 “品牌首次进入东北三省”,全国首店需为 “品牌首次进入中国大陆” | 30 个工作日 | 沈阳市商务局官网 |
步行街改造政策 | 《中街国家级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 1. 空间改造补贴:最高 2000 万元(按改造投资额的 20% 补贴,重点支持 “潮流场景、亲子空间” 改造);2. 数字化升级补贴:最高 500 万元(按数字化项目投资额的 30% 补贴,支持智慧运营云平台、VR 招商系统建设) | 1. 项目需位于中街步行街核心区域;2. 改造方案需通过 “中街步行街改造领导小组” 审批;3. 资金需用于指定改造方向(空间优化、数字化升级) | 60 个工作日 | 辽宁省商务厅官网 |
绿色商业政策 | 《辽宁省绿色商业体系建设行动计划》(2024-2025) | 1. 节能改造补贴:按项目投资额的 10% 补贴,单个项目最高 300 万元(支持 LED 照明、空调系统节能、光伏屋顶建设);2. 绿色认证奖励:获得 “国家绿色商场” 认证,一次性奖励 100 万元 | 1. 节能改造项目需通过第三方节能评估;2. 绿色认证需符合《绿色商场评价规范》(GB/T 38750-2020);3. 项目需在 2025 年底前完工 | 45 个工作日 | 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网 |
数字化转型政策 | 《沈阳市商贸流通数字化转型专项扶持政策》 | 1. 数字化平台建设补贴:按平台投资额的 25% 补贴,最高 800 万元(支持智慧运营云平台、云招商平台建设);2. 数字营销补贴:按年度数字营销费用的 20% 补贴,最高 200 万元(支持 KOL 推广、直播招商等) | 1. 数字化平台需具备 “数据整合、智能分析” 功能;2. 数字营销需与 “招商、运营” 直接相关;3. 需提供平台建设合同、费用发票等证明材料 | 30 个工作日 | 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官网 |
2. 政策申报实施:成立专项小组,确保补贴 100% 落地
成立 “政策申报专项小组”:
组建 8 人专项小组,成员包括沈阳大悦城财务总监(组长,负责预算与资金对接)、招商经理 2 人(负责首店政策申报材料准备)、工程经理 2 人(负责改造项目政策申报)、IT 经理 2 人(负责数字化政策申报)、行政专员 1 人(负责政府对接与流程跟进),明确分工如下:
成员角色 | 核心职责 | 时间节点要求 |
财务总监 | 制定政策申报预算,审核补贴资金使用计划,对接政府财务部门 | 每月 5 日前审核上月补贴资金使用情况 |
招商经理 | 收集首店品牌材料(营业执照、装修合同、首店证明),填写首店政策申报表 | 首店开业后 15 日内完成材料提交 |
工程经理 | 整理改造项目材料(改造方案、投资额证明、第三方评估报告),填写改造政策申报表 | 改造项目完工后 30 日内完成材料提交 |
IT 经理 | 准备数字化平台材料(平台建设方案、功能说明、投资额发票),填写数字化政策申报表 | 平台上线后 20 日内完成材料提交 |
行政专员 | 对接政府部门(商务局、发改委等),跟踪申报进度,反馈审批意见 | 申报材料提交后,每周跟进 1 次审批进度 |
申报流程标准化:
制定 “政策申报四步流程”,确保无遗漏、高效率:
政策解读与匹配:专项小组每月初梳理最新政策,结合项目进度(如首店签约、改造启动),确定可申报政策(如 3 月签约 Off-White 东北首店,同步启动首店政策申报);
材料准备与审核:按政策要求准备材料,如首店政策需准备 “品牌首店证明(由品牌总部出具)、装修合同、租金协议”,材料需经财务总监审核后提交;
政府对接与提交:行政专员携带材料对接政府对应部门(如首店政策对接商务局),提交纸质与电子版材料,获取受理回执;
审批跟踪与资金落地:行政专员每周跟踪审批进度,若需补充材料(如第三方评估报告),3 日内完成补充;审批通过后,财务总监对接政府完成资金划拨,确保补贴 15 日内到账。
案例参考:2024 年首店政策申报实践
2024 年沈阳大悦城引入 “POP MART 东北首店”,专项小组按流程完成申报:
首店开业后 10 日收集齐 “品牌首店证明、装修合同(金额 180 万元)”;
按政策申请 30% 补贴(54 万元),材料提交后 25 日获批;
补贴资金到账后,用于 POP MART 装修尾款支付,降低项目现金流压力,验证了申报流程的有效性。
3. 补贴使用策略:绑定招商与运营,最大化政策价值
首店补贴:降低品牌入驻成本,吸引高价值首店
采用 “政府补贴 + 项目补贴” 组合模式,如引入 TeamLab 沈阳首店(全国首店):
政府补贴:按装修费用(预计 500 万元)的 40% 申请 200 万元补贴;
项目补贴:额外提供 100 万元装修补贴(从招商专项预算中列支);
补贴使用:合计 300 万元补贴直接支付给 TeamLab 装修供应商,品牌无需垫付装修费用,入驻意愿提升 60%;同时约定 “品牌需经营满 3 年,若提前撤店需返还 50% 补贴”,保障项目长期收益。
改造补贴:覆盖空间与数字化升级成本,降低项目投入
2025 年计划申请 “步行街改造补贴 2000 万元 + 绿色商业补贴 300 万元”,具体使用如下:
空间改造(E 馆潮流区、B 馆亲子区):总投资 8000 万元,使用步行街改造补贴 1600 万元(20%),覆盖部分装修与动线优化成本;
数字化升级(智慧运营云平台):总投资 3200 万元,使用步行街改造补贴 400 万元(12.5%)+ 数字化转型补贴 800 万元(25%),合计 1200 万元,覆盖 37.5% 的平台建设成本;
绿色改造(LED 照明、光伏屋顶):总投资 3000 万元,使用绿色商业补贴 300 万元(10%),降低节能改造投入。
数字营销补贴:支持招商推广,扩大品牌影响力
2025 年计划投入 1000 万元用于 “首店开业推广、云招商平台宣传”,申请数字营销补贴 200 万元(20%),重点用于:
首店开业 KOL 推广:邀请全国潮流 KOL(如李佳琦、潮流主理人)探店,费用 500 万元,使用补贴 100 万元;
云招商平台宣传:在抖音、小红书投放 “云招商平台推广视频”,费用 300 万元,使用补贴 60 万元;
海外招商路演:在东京、巴黎举办 “沈阳大悦城招商路演”,费用 200 万元,使用补贴 40 万元。
4. 政策风险应对:提前预判,保障补贴稳定落地
潜在风险 | 风险描述 | 应对措施 |
政策变动风险 | 政府可能调整补贴标准(如首店补贴从 50 万元降至 30 万元)或取消政策,影响成本测算 | 1. 专项小组每周跟踪政策动态,提前与政府沟通政策延续性;2. 制定 “补贴备用方案”,若政策调整,从项目招商预算中调剂资金,确保品牌补贴承诺兑现;3. 优先申报 “长期政策”(如步行街改造政策有效期至 2026 年),减少短期政策变动影响。 |
材料审核不通过风险 | 因材料不完整(如首店证明缺失)、不符合要求(如改造方案未通过审批),导致申报失败 | 1. 建立 “材料审核清单”,明确每类政策需提交的材料(如首店政策需 10 项材料),确保无遗漏;2. 申报前邀请第三方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审核材料,提前发现问题;3. 与政府部门建立 “预审机制”,材料正式提交前先由政府预审,避免审核不通过。 |
补贴到账延迟风险 | 政府审批流程延长(如从 30 个工作日增至 60 个工作日),导致资金无法及时使用,影响项目进度 | 1. 提前 3 个月启动申报,预留充足审批时间;2. 与供应商签订 “延期付款协议”,若补贴到账延迟,可延期支付 30-60 天;3. 项目预留 “政策补贴备用金” 5000 万元,若补贴到账延迟,先用备用金垫付,保障项目正常推进。 |
(三)招商策略与政策协同的预期成效:降低成本 + 提升竞争力,实现招商目标
通过 “数字化 + 生态化 + 全球化” 招商策略与政策红利的深度协同,2025 年沈阳大悦城将实现 “招商效率提升、成本降低、品牌质量提升” 三大目标:
1. 招商效率显著提升
数字化招商:智能匹配算法使招商周期从 8 天缩短至 1.17 天,效率提升 50%,2025 年计划通过算法完成 60% 的品牌匹配,减少人工成本 300 万元;
云招商平台:异地品牌考察决策周期从 3 个月缩短至 1.5 个月,沟通成本降低 40%,2025 年预计减少差旅与沟通费用 200 万元。
2. 招商与运营成本大幅降低
政策补贴覆盖:2025 年预计申请各类政策补贴 4300 万元(首店补贴 2500 万元 + 改造补贴 2300 万元 + 数字营销补贴 200 万元 - 重叠部分 700 万元),覆盖 25% 的招商与改造总投入(1.72 亿元),降低项目现金流压力;
品牌补贴成本:通过 “政府补贴 + 项目补贴” 组合,项目自身承担的品牌装修补贴从 600 元 /㎡降至 300 元 /㎡,2025 年引入 50 家首店,预计减少补贴成本 1500 万元。
3. 品牌质量与差异化优势凸显
首店品牌占比:2025 年引入 50 家首店,首店占比从 8% 提升至 20%,其中国际潮牌首店 15 家、体验业态首店 20 家,填补沈阳潮流与高端体验业态空白;
海外小众品牌:引入 20 家海外小众品牌,开设 5 家集合店,吸引 “全国潮流客群专程到访” 占比从 3% 提升至 10%,提升项目全国影响力;
生态矩阵效果:三大生态矩阵落地后,潮流区坪效提升至 15000 元 /㎡/ 年,亲子区坪效提升至 10000 元 /㎡/ 年,跨界区坪效提升至 11000 元 /㎡/ 年,整体坪效突破 9200 元 /㎡/ 年,高于 2024 年 15%。
长期价值:到 2027 年,通过持续的招商创新与政策应用,沈阳大悦城将形成 “首店集群 + 生态矩阵 + 海外小众品牌” 的差异化品牌组合,首店占比突破 30%,潮流与体验业态销售额占比突破 50%,成为 “东北首店经济标杆” 与 “全国潮流商业目的地”,带动资产估值从 85 亿元提升至 120 亿元,实现资产价值跃升。
七、空间优化与场景创新
(一)空间优化:以“动线重构 + 功能升级” 提升空间价值 —— 从“低效利用”到“价值最大化”
空间是商业项目的核心资产,沈阳大悦城现有空间存在 “动线割裂、死角闲置、功能单一” 三大问题,需通过 “动线重构打通客流、功能升级激活场景”,实现空间价值跃升。以下从 “动线重构”“死角激活”“功能分区” 三大维度细化落地方案:
1. 五馆动线重构:解决“连通性差 + 客流不均”,提升客流互通效率 40%
1.1横向连通优化:打造“立体连通网络”,打破馆间壁垒
空中连廊(B 馆 - C 馆三层):
改造方案:2025 年 Q2 启动建设,连廊长度 80 米,宽度 6 米,采用 “钢结构 + 玻璃幕墙” 设计,内部设置 “潮流展示区”(陈列潮牌限量款、艺术装置)、“休息座椅区”(配备充电插座),外部加装 LED 灯带(夜间呈现动态潮流图案);连廊两端设置 “品牌入口”(连接 B 馆三层亲子业态与 C 馆三层潮牌业态),实现 “亲子客群与潮流客群” 跨馆流动;
成本与周期:总投资 1200 万元,建设周期 4 个月(2025 年 4-7 月),施工期间采用 “分阶段围挡”,确保周边商铺正常营业(影响客流控制在 5% 以内);
预期成效:连廊开通后,B 馆与 C 馆跨馆客流提升 60%,C 馆三层潮牌区坪效预计从 9000 元 /㎡/ 年提升至 11000 元 /㎡/ 年,B 馆三层亲子区坪效从 8000 元 /㎡/ 年提升至 9500 元 /㎡/ 年。
地下通道(A 馆 - E 馆地下一层):
改造方案:2025 年 Q3 启动,通道长度 120 米,宽度 8 米,定位 “潮玩主题通道”,地面采用 “3D 涂鸦地画”(如潮玩角色奔跑轨迹),墙面设置 “潮玩盲盒展示柜”(每月更新 1 个 IP 潮玩系列),顶部安装 “互动投影系统”(消费者走过时触发潮玩动画);通道中间设置 “潮玩自动贩卖机”,售卖沈阳大悦城专属潮玩;
功能联动:通道两端连接 A 馆地下一层 “潮流集合店” 与 E 馆地下一层 “美食广场”,解决 “潮牌消费后用餐需绕路” 的痛点,同时引导 E 馆美食客流向 A 馆潮牌区流动;
预期成效:地下通道开通后,A 馆与 E 馆地下层客流互通效率提升 50%,A 馆地下一层潮流集合店销售额预计增长 40%,E 馆美食广场午间客流高峰延长 1 小时。
1.2纵向动线优化:引导客流向高楼层流动,破解“高楼层冷清”难题
老旧扶梯潮流化改造(A 馆、B 馆):
改造范围:A 馆 2 部垂直扶梯(1-4 层)、B 馆 3 部自动扶梯(1-5 层),2025 年 Q1 完成改造;
改造细节:扶梯侧面加装 “LED 动态屏”,播放潮牌广告、IP 活动预告(如 “Off-White 首店开业倒计时”);扶梯台阶侧面印刷 “潮流标语”(如 “向上探索更潮世界”);扶梯顶部设置 “楼层主题灯箱”(如 4 层标注 “微醺社交区”,搭配酒杯图案);
数据支撑:参考成都 COSMO 扶梯改造案例,改造后高楼层客流提升 35%,沈阳大悦城目标 A 馆 4 层客流提升 30%,B 馆 5 层客流提升 25%。
垂直交通枢纽建设(各馆核心位置):
网红电梯厅打造:在 A 馆一层、C 馆二层、E 馆三层设置 “网红电梯厅”,采用 “工业风 + 潮流涂鸦” 装修,墙面安装 “互动拍照镜”(可生成潮流滤镜照片并分享至社交平台),电梯门印刷 “悦小潮” IP 形象;
智能导视系统:在电梯厅旁设置 “电子导视屏”,实时显示 “各楼层客流热力图、品牌活动信息、空置商铺优惠”,如显示 “3 层客流较少,潮牌区满 1000 减 200”,引导客流均衡分布;
预期成效:垂直交通枢纽启用后,各馆高楼层坪效预计提升 20%,其中 A 馆 4 层坪效从 5000 元 /㎡/ 年提升至 6000 元 /㎡/ 年,C 馆 5 层坪效从 7500 元 /㎡/ 年提升至 9000 元 /㎡/ 年。
1.3死角空间激活:微改造 + 新业态,将“闲置角落”转化为“客流爆点”
D 馆四层西侧改造(2025 年 Q2):
空间现状:面积约 800㎡,因 “动线偏僻、光线不足”,长期空置,年损失租金约 144 万元(按中街平均租金 150 元 /㎡/ 月计算);
改造方案:投入 200 万元进行微改造,分为三大区域:
潮流快闪区(400㎡):配备可移动展架,每月引入 1 个潮牌快闪店(如国内潮牌 “MEDM”“WHOOSIS”);
网红打卡区(200㎡):打造 “东北首个 3D 街头涂鸦墙”(邀请本土涂鸦艺术家创作,每季度更新)、“潮玩巨型装置”(如 10 米高 Bearbrick 玩偶);
休息社交区(200㎡):设置潮流主题沙发、充电桌,提供免费潮流杂志阅读;
运营策略:消费者在打卡区拍照分享至小红书,可获得 “快闪店满 500 减 100 券”,鼓励社交传播;
预期成效:改造后该区域月均客流突破 1.5 万人次,快闪店坪效预计达 8000 元 /㎡/ 年,年租金收益从 0 提升至 76.8 万元。
其他死角空间改造(2025 年全年分阶段):
A 馆二层东侧(300㎡):改造为 “潮牌饰品集合区”,引入 10 家小众饰品品牌,设置 “DIY 饰品工坊”;
B 馆五层北侧(200㎡):改造为 “亲子绘本馆”,搭配 “儿童手工区”,吸引家庭客群;
C 馆三层西侧(400㎡):改造为 “潮流二手交易区”,定期举办 “潮牌二手市集”,吸引 Z 世代客群;
预期成效:2025 年底前完成所有死角空间改造,盘活闲置面积约 2500㎡,整体坪效提升至 7000 元 /㎡/ 年,年新增租金收益约 210 万元。
2. 功能分区升级:打造“主题化 + 场景化”功能区,实现 “一馆一特色”
2.1“悦・潮巷”(C 馆一层):东北潮流第一街,打造潮牌首店集群
定位与主题:定位 “东北潮流消费核心区”,主题为 “未来潮流街区”,2025 年 Q3 完成改造,面积约 3000㎡;
空间设计细节:
地面:采用 “涂鸦艺术地台”,由全球知名涂鸦艺术家 Banksy 团队(合作费用 200 万元)设计,呈现 “东北潮流文化元素”(如沈阳故宫轮廓 + 潮牌图案融合);
顶部:加装 “LED 星空顶”,可根据时段切换 “白天晴空”“夜间星空” 模式,搭配 “动态流星效果”;
墙面:设置 3 块 “互动 LED 屏”,消费者触摸屏幕可查看潮牌新品、参与 “潮流穿搭投票”,屏幕内容实时同步至项目小红书账号;
品牌组合:引入 12 家潮牌首店,形成 “国际潮牌 + 国内新锐潮牌” 组合:
品牌类型 | 目标品牌案例 | 面积需求 | 预期坪效 |
国际潮牌首店 | Off-White 东北首店、Aime Leon Dore 沈阳首店 | 200-250㎡ | 15000 元 /㎡/ 年 |
国内新锐潮牌首店 | Randomevent 沈阳首店、SMFK 沈阳首店 | 150-200㎡ | 12000 元 /㎡/ 年 |
潮牌集合店 | 1626 潮流集合店沈阳首店 | 300㎡ | 10000 元 /㎡/ 年 |
运营活动:每月举办 “潮流主题活动”,如 “潮牌新品发布会”“街头涂鸦大赛”“潮流 KOL 见面会”,目标 “悦・潮巷” 年客流突破 200 万人次,销售额突破 3.6 亿元。
2.2“亲子探索谷”(E 馆二层):森林主题亲子空间,提升家庭客群粘性
定位与主题:定位 “东北高端亲子体验区”,主题为 “森林探险”,2025 年 Q4 完成改造,面积约 4000㎡;
空间设计与功能:
主题氛围:全场采用 “森林主题” 装修,地面铺设 “仿真草坪地垫”,墙面装饰 “仿真绿植”“动物造型装置”(如长颈鹿、小松鼠),顶部悬挂 “树叶吊灯”,播放 “鸟鸣、流水” 自然音效;
核心设施:引入 “室内小火车”(轨道长度 200 米),连接亲子零售、体验、餐饮业态,小火车外观设计为 “森林动物造型”(如小熊火车、兔子火车),儿童可免费乘坐(家长需消费满 200 元);
功能分区:
亲子零售区(1500㎡):引入 Bonpoint、Burberry Kids 等高端童装品牌,以及 “儿童潮牌集合店”;
亲子体验区(1500㎡):引入奈尔宝沈阳首店(面积 1000㎡)、儿童科学实验室(面积 500㎡);
亲子餐饮区(1000㎡):引入 “森林主题亲子餐厅”,提供 “儿童营养套餐”,餐具设计为动物造型;
服务优化:设置 “亲子服务中心”,提供 “婴儿托管(2 小时免费)、儿童理发、亲子摄影” 服务,配备 “母婴室(10 间,含哺乳隔间、婴儿护理台)、儿童卫生间(配备小尺寸洗手池、马桶)”;
预期成效:参考深圳奈尔宝亲子区运营数据(家庭客群复购率 40%),“亲子探索谷” 目标家庭客群复购率提升至 35%,E 馆二层坪效从 8000 元 /㎡/ 年提升至 10000 元 /㎡/ 年。
2.3“都市微醺港”(B 馆四层):沈阳夜生活新地标,聚焦 “夜经济”
定位与主题:定位 “东北高端微醺社交区”,主题为 “城市露台派对”,2025 年 Q3 完成改造,面积约 2500㎡(含 1000㎡户外露台);
空间设计细节:
室内区域:引入 8 家特色酒吧,分为 “精酿区”(京 A 精酿东北首店、鹅岛精酿)、“清吧区”(日式居酒屋 “鸟屋” 沈阳首店、威士忌吧 “单一麦芽”)、“主题酒吧区”(潮牌联名酒吧 “Supreme Café&Bar”);装修采用 “工业风 + 暖光氛围灯”,墙面设置 “动态酒标投影”;
户外露台:配备 “露天吧台、卡座沙发、遮阳伞”,安装 “灯光氛围系统”(日落时段开启 “橙红色日落灯”,夜间开启 “星空灯串 + 月球投影”);露台边缘设置 “观景栏杆”,可俯瞰中街步行街夜景;
运营策略:
时段运营:工作日 17:00-24:00 营业,周末 15:00-2:00 营业,周末推出 “露台 Live 音乐”(邀请本地乐队驻场)、“鸡尾酒品鉴会”;
消费联动:消费者在 “都市微醺港” 消费满 300 元,可获得 “B 馆三层餐饮满 100 减 30 券”,促进跨楼层消费;
会员权益:“新锐生活卡” 会员可享受 “优先预订露台卡座、鸡尾酒买一送一” 权益;
预期成效:“都市微醺港” 目标日均客流突破 2000 人次,夜间(19:00-24:00)客流占比达 70%,B 馆四层坪效从 7500 元 /㎡/ 年提升至 11000 元 /㎡/ 年,带动 B 馆整体夜间客流增长 40%。
(二)场景创新:构建“IP 化 + 沉浸式 + 社交化”场景体系 —— 从“空间体验”到“情感共鸣”
场景是吸引客群、提升粘性的核心抓手,需通过 “IP 联动保持新鲜感、沉浸式体验增强参与感、社交化场景激发传播欲”,构建 “不可复制” 的场景竞争力。
1. IP 联动场景:高频迭代 + 自有 IP,打造 “季度有主题、全年有记忆”
1.1季度 IP 主题展:引入全球顶级 IP,带动客流与消费双增长
2025 年 IP 主题展规划:
季度 | IP 主题 | 合作方 | 展期 | 核心内容 | 预期成效 |
Q1 | 迪士尼 “疯狂动物城” | 迪士尼中国 | 1-3 月 | 1. 1000㎡展区,还原 “动物城中央车站”“朱迪警官办公室” 等场景;2. IP 互动:“动物城角色扮演”“疯狂动物城大冒险” VR 游戏;3. 衍生品店:售卖迪士尼限定潮玩、服饰;4. 主题活动:“朱迪见面会”“动物城巡游” | 单展期客流提升 30%(预计新增客流 80 万人次),衍生品销售额突破 500 万元,带动关联消费增长 25% |
Q2 | LINE FRIENDS “全球旅行” | LINE FRIENDS 中国 | 4-6 月 | 1. 800㎡展区,设置 “巴黎埃菲尔铁塔”“东京樱花街” 等全球地标场景(搭配 LINE FRIENDS 角色);2. IP 互动:“全球旅行打卡集章”(集满 6 章兑换周边);3. 主题餐饮:推出 LINE FRIENDS 联名咖啡、甜品 | 单展期客流提升 28%(预计新增客流 75 万人次),餐饮关联消费增长 30%,社交平台曝光量突破 200 万次 |
Q3 | 村上隆 “太阳花” 限定展 | 村上隆工作室 | 7-9 月 | 1. 1200㎡展区,展示村上隆 “太阳花” 系列画作、雕塑;2. IP 互动:“太阳花 DIY 绘画”“AR 太阳花合影”;3. 限定发售:村上隆 × 沈阳大悦城联名太阳花潮玩(限量 1000 个) | 吸引全国潮流客群(预计占比 15%),单展期客流提升 35%(预计新增客流 90 万人次),联名潮玩发售当日售罄 |
Q4 | 奥特曼 “光之英雄” | 圆谷制作株式会社 | 10-12 月 | 1. 1500㎡展区,展示奥特曼历代角色模型(如迪迦、赛罗);2. IP 互动:“奥特曼变身体验”“怪兽大作战” 亲子游戏;3. 主题活动:“奥特曼见面会”“光之英雄巡游” | 聚焦家庭客群,单展期亲子客群占比提升至 45%,客流提升 32%(预计新增客流 85 万人次),亲子消费增长 35% |
IP 展运营保障:
资金投入:每个 IP 展投入 800-1200 万元(含 IP 授权费、展区搭建费、营销推广费),其中 30% 从 “中街步行街改造补贴” 中列支;
客流疏导:在展区入口设置 “线上预约系统”,消费者可通过大悦城会员 APP 预约参观时段(每 30 分钟一批,每批 200 人),避免现场排队;展区内设置 “单向参观动线”,配备 5 名引导员,实时疏导客流;高峰时段(如周末)在展区外设置 “等候区”,提供 IP 主题互动小游戏(如 “疯狂动物城拼图”),降低等待焦虑;
效果监测:每场 IP 展结束后,通过 “智慧运营云平台” 分析三大核心指标 —— 客流增量(对比展期前后客流)、消费转化(展期内关联业态销售额增长)、社交传播(小红书 / 抖音相关话题曝光量),形成《IP 展效果复盘报告》,为下一季度 IP 选择提供数据支撑。
1.2自有 IP“悦小潮”打造:构建项目专属情感符号,增强消费者粘性
IP 形象设计:
形象定位:“悦小潮” 定位为 “东北潮流文化代言人”,形象融合 “沈阳地域特色 + 潮流元素”—— 头部采用 “沈阳故宫琉璃瓦配色”(红、黄为主色调),身体搭配 “潮牌工装裤 + 运动鞋”,手持 “东北特色潮玩(如迷你雪板、文创糖葫芦)”,整体风格年轻、活力,符合 Z 世代审美;
设计过程:邀请国内知名 IP 设计团队(如吾皇万睡设计团队,合作费用 300 万元),通过 “会员投票” 确定最终形象 ——2025 年 Q1 发起 “悦小潮形象征集”,收集 3 套设计方案,由 82 万会员线上投票,最终选择得票率 65% 的方案;
形象延展:开发 “悦小潮四季形象”(春季樱花潮装、夏季街头短裤、秋季工装外套、冬季滑雪服),适配不同季节场景与活动。
IP 周边与商业转化:
周边产品开发:围绕 “悦小潮” 开发三大类周边 —— 潮流类(玩偶、服饰、潮玩手办)、生活类(文具、水杯、帆布袋)、联名类(与入驻品牌推出 “悦小潮 ×Off-White 联名 T 恤”“悦小潮 × 奈尔宝亲子套装”),定价 29-399 元,覆盖不同消费层级;
销售渠道:在各馆设置 “悦小潮周边店”(面积 50-80㎡),同时在会员 APP 开设 “线上周边商城”,支持 “线下自提 + 快递配送”;会员消费满 500 元可兑换 “悦小潮迷你玩偶”,提升周边复购率;
预期成效:2025 年目标 “悦小潮” 周边销售额突破 800 万元,会员周边兑换率达 30%,通过周边产品增强消费者对项目的情感连接。
IP 互动场景落地:
线下互动装置:在各馆核心位置设置 “悦小潮 AR 合影点”(如 C 馆 “悦・潮巷”、E 馆 “亲子探索谷”),消费者扫描二维码即可触发 AR 效果(“悦小潮与消费者互动拍照”),照片可分享至社交平台兑换积分;在 B 馆 “都市微醺港” 设置 “悦小潮语音互动屏”,消费者可与 “悦小潮” 对话(如询问活动信息、潮流穿搭建议);
IP 主题活动:每月举办 “悦小潮主题日”,如 “悦小潮潮流巡游”(IP 人偶在各馆互动)、“悦小潮 DIY 工坊”(消费者手工制作 “悦小潮周边”);每年 12 月举办 “悦小潮周年庆”,邀请会员参与 “悦小潮新品发布会”,增强 IP 活跃度;
数据目标:2025 年 “悦小潮” 互动装置月均使用量突破 5 万人次,相关社交话题曝光量突破 500 万次。
2. 沉浸式场景:打破 “观看式体验”,实现 “参与式互动”
2.1元宇宙体验场景(D 馆三层):东北首个商业元宇宙空间,打通线上线下
技术方案与空间设计:
技术支撑:联合阿里云、商汤科技打造 “沈阳大悦城元宇宙平台”,采用 “VR+AR + 数字孪生” 技术,1:1 还原项目五馆空间;消费者佩戴 VR 设备(项目提供免费租赁,押金 500 元)即可进入 “虚拟大悦城”;
空间布局:虚拟空间设置三大功能区 —— 虚拟购物区(可浏览品牌新品、下单购买,线下自提)、虚拟社交区(创建虚拟形象与其他用户互动、参与虚拟派对)、虚拟游戏区(开发 “悦小潮潮流闯关” 游戏,通关可兑换线下折扣券);
硬件投入:投入 1500 万元建设 “元宇宙体验区”(面积 800㎡),配备 50 套 VR 设备、20 个 AR 互动屏、10 个虚拟形象创建终端,确保同时容纳 100 人体验;
线上线下联动机制:
消费联动:消费者在虚拟购物区购买商品,可选择 “线下门店自提”(30 分钟内备货完成),并享受 “虚拟消费专属折扣”(如满 1000 减 200);虚拟游戏通关获得的 “虚拟积分” 可兑换线下体验权益(如 VR 体验馆免费门票、餐饮满减券);
活动联动:线下 IP 展同步在虚拟空间举办 “元宇宙分会场”,如 “村上隆太阳花元宇宙展”,无法到店的消费者可通过 VR 设备在线参观,参与虚拟互动;
会员联动:会员在虚拟空间的 “活跃度”(如登录次数、互动频率)可同步至线下会员体系,提升会员等级(如虚拟空间累计活跃 10 次,可升级为银卡会员);
预期成效与案例对标:
对标项目:上海世茂广场 “元宇宙体验区” 运营数据显示,体验者日均停留时间 45 分钟,线下消费转化率提升 28%;
沈阳大悦城目标:元宇宙体验区日均接待 1000 人次,虚拟消费带动线下销售额增长 15%,会员活跃度提升 20%。
2.2主题沉浸剧场(A 馆四层):“沈阳故事” 沉浸式戏剧,打造文化 IP
内容与空间设计:
剧情开发:与国内顶级沉浸式戏剧团队(如《不眠之夜》制作团队,合作费用 500 万元)合作,开发 “沈阳故事” 主题戏剧 —— 以 “中街百年商业历史” 为背景,消费者可扮演 “民国商人”“潮流店主” 等角色,参与 “商业竞争”“文化传承” 等剧情,每场时长 90 分钟;
空间改造:将 A 馆四层 1500㎡空间改造为 “沉浸式剧场”,划分 “民国商业街”“现代潮流店”“文化展馆” 等场景,配备专业灯光、音效、道具,还原不同时代氛围;剧场周边设置 “主题餐饮区”(如民国风格茶馆)、“文创店”(售卖 “沈阳故事” 周边),形成 “体验 + 消费” 闭环;
演员配置:配备 20 名专业演员,每场戏剧设置 50 个 “消费者角色名额”,支持 “单人参与” 或 “多人组队参与”;
运营策略:
票务体系:采用 “分级票价”—— 普通票 298 元 / 人,VIP 票 498 元 / 人(含专属角色、主题餐饮、周边礼品);会员可享受 “8 折购票”“优先选角” 权益;
场次安排:每周五至周日上演,每天 2 场(15:00-16:30、19:30-21:00),节假日增加 1 场(10:00-11:30);
衍生开发:根据 “沈阳故事” 剧情,开发 “主题研学课程”(针对学生群体)、“企业团建套餐”(针对职场客群),拓展客群范围;
预期成效:
目标剧场首年演出 300 场,场均上座率 80%,年接待观众 4.5 万人次,带动 A 馆四层餐饮、文创销售额增长 35%,将 “沈阳故事” 打造为沈阳文化商业 IP。
3. 社交化场景:打造 “可分享、可互动” 的社交空间
3.1屋顶星空市集(E 馆屋顶):年轻客群周末社交打卡地
空间设计与业态组合:
空间改造:2025 年 Q2 投入 800 万元改造 E 馆屋顶(面积 2000㎡),划分三大区域 —— 市集区(1000㎡,设置 50 个摊位)、休闲区(500㎡,配备露营帐篷、懒人沙发、露天电影屏)、表演区(500㎡,搭建小型舞台);地面铺设 “防腐木地板”,周边种植 “景观绿植”,营造 “城市绿洲” 氛围;
业态选择:市集摊位聚焦 “小众特色”—— 手作类(饰品、陶艺、香薰)、潮流类(潮牌二手、原创服饰)、美食类(特色小吃、网红饮品),每个摊位面积 6-10㎡,每月更新 30% 摊位,保持新鲜感;
配套服务:提供 “免费 WiFi、充电插座、休息座椅”,设置 “市集服务中心”(负责摊位管理、消费者咨询),配备 2 名保洁人员实时清理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运营策略:
时段与活动:每周五至周日 16:00-22:00 开放,周五举办 “手作体验日”(消费者免费参与手作课程),周六举办 “Live 音乐夜”(邀请本地民谣乐队、说唱歌手驻场),周日举办 “潮流交换会”(消费者交换潮牌、潮玩);
社交传播:发起 “屋顶星空市集打卡挑战”,消费者在小红书 / 抖音发布市集照片 / 视频,带话题 #沈阳大悦城屋顶市集 #,点赞超 50 可获得 “市集满 50 减 20 券”;
会员权益:“潮流黑卡” 会员可优先预订 “露营帐篷座位”,“新锐生活卡” 会员可免费获得 “市集限定饮品”;
预期成效:
屋顶星空市集目标日均客流突破 3000 人次,周末高峰客流突破 5000 人次,带动 E 馆周末整体客流增长 25%,市集摊位月均销售额突破 2 万元。
3.2共享社交空间(各馆核心位置):满足 “轻社交、轻办公” 需求
空间布局与功能配置:
共享办公区:在 C 馆二层、D 馆三层设置 “共享办公区”(面积 100-150㎡),配备 “办公桌、会议桌、打印机、高速 WiFi”,提供 “付费工位”(20 元 / 小时)与 “免费休息区”,满足都市新锐客群 “临时办公、商务洽谈” 需求;
潮流沙龙区:在 A 馆一层、E 馆二层设置 “潮流沙龙区”(面积 80-100㎡),配备 “沙发、茶几、投影设备”,定期举办 “小型活动”(如潮流穿搭分享会、小众品牌品鉴会、亲子教育讲座),每场活动限 20-30 人,会员可免费报名;
服务优化:提供 “饮品服务”(如咖啡、茶,可通过会员积分兑换),设置 “储物柜”(免费使用),办公区配备 “静音提示牌”,确保办公环境安静;
运营机制:
预约系统:通过会员 APP 开放 “共享办公区工位预约”“潮流沙龙区活动报名”,提前 24 小时可取消预约,避免资源浪费;
收费模式:共享办公区 “免费休息区” 不限时,“付费工位” 按小时收费,会员享 8 折优惠;潮流沙龙区活动免费,需缴纳 50 元押金(按时到场退还);
数据目标:2025 年共享办公区日均使用量突破 100 人次,潮流沙龙区每月举办活动 10 场,报名参与率达 90%。
(三)空间优化与场景创新的协同保障:组织 + 技术 + 资金,确保落地见效
1. 组织保障:成立专项执行小组
组建 “空间场景专项小组”,成员包括北京云阿云创意总监(负责场景设计)、沈阳大悦城工程经理(负责空间改造)、运营经理(负责场景运营)、技术经理(负责数字化场景落地),小组每周召开进度会议,确保改造与运营同步推进;
2. 技术保障:引入专业技术服务商
与阿里云、商汤科技、吾皇万睡设计团队等建立长期合作,确保元宇宙场景、AR 互动、IP 设计等技术落地;技术团队提供 “7×24 小时运维服务”,场景设备故障率控制在 0.5% 以内;
3. 资金保障:多渠道筹措资金
2025 年空间优化与场景创新总预算 5 亿元,其中 40% 来自项目自有资金,30% 来自 “中街步行街改造补贴”“绿色商业补贴” 等政策资金,30% 来自银行贷款;建立 “预算动态管控表”,每月跟踪支出情况,确保资金高效使用。
(四)预期成效:空间价值与客群粘性双提升
通过空间优化与场景创新,2025 年沈阳大悦城将实现 “客流、坪效、会员粘性” 三大维度突破:
维度 | 2024 年现状 | 2025 年目标 | 2027 年目标 | 核心驱动因素 |
客流指标 | 年客流 2800 万人次,停留时间 88 分钟 | 年客流 3200 万人次(+14%),停留时间 110 分钟(+25%) | 年客流 3800 万人次(+36%),停留时间 130 分钟(+48%) | 动线优化、IP 场景、社交空间吸引客流 |
坪效指标 | 整体坪效 8000 元 /㎡/ 年 | 整体坪效 9200 元 /㎡/ 年(+15%) | 整体坪效 11000 元 /㎡/ 年(+38%) | 功能分区升级、场景创新释放空间价值 |
会员指标 | 会员复购率 28%,活跃度 30% | 会员复购率 32%(+14%),活跃度 40%(+33%) | 会员复购率 40%(+43%),活跃度 55%(+83%) | 沉浸式体验、IP 互动提升会员粘性 |
长期价值:到 2027 年,沈阳大悦城将成为 “东北空间场景创新标杆”,通过 “主题化功能区 + 沉浸式场景 + 社交化空间” 的组合,形成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的核心竞争力,成为沈阳乃至东北的 “商业打卡地标”,带动资产估值从 85 亿元提升至 120 亿元,实现从 “传统购物中心” 到 “潮流生活枢纽” 的彻底转型。
数据来源:北京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