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手机移动微站
  
转繁体
首页   商业地产  
商业地产案例分析-无锡苏宁广场项目(三)
   日期 2025-11-20 

商业地产案例分析-无锡苏宁广场项目(三)

原创 李桂松 李富松 段小丽 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组

导读:无锡苏宁广场项目深入践行"运营驱动资产增值"理念,围绕“1 年夯实基础、3 年提升估值、5 年树立标杆” 的目标,通过客流2800万人次、销售额22亿元、会员50万三提升,结合硬件升级与品牌焕新,实现资产估值提升15%,为商业地产运营提供可复制的实践范本与行业启示。全文共103300字,由北京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组原创供稿。

作者:李桂松 |北京云阿云智库平台理事长

作者:李富松 | 北京云阿云城市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

作者:段小丽 | 北京云阿云智库平台公共关系总裁13811016198

运营驱动资产增值

无锡苏宁广场资产运营优化与创新实践专项报告

目录

一、市场分析及项目概述

本体 SWOT 及项目现状

三、竞品分析及应对策略

四、核心挑战及破局路径

定位升级与客群分析

六、招商创新及政策赋能

、空间优化及场景创新

八、业态规划及品牌焕新

九、运营管理专项提升

十、资产优化与实施策略

十一、项目建议及行业启示

五、项目定位升级及客群分析

在无锡商业市场 “存量竞争 + 消费升级” 双重背景下,单一 “功能型商业” 已无法满足需求,需通过 “定位精准化 + 客群精细化 + 场景生态化” 实现突破。本整合方案融合两份提纲核心优势,以 “从商业载体到城市生活策源地” 为核心主线,串联 “定位演进 - 客群画像 - 需求洞察 - 场景运营 - 价值落地” 全链条,同步补充量化数据、行业案例及落地细则,确保策略可执行、效果可衡量。

(一)定位升级:从“区域购物中心”到“全球视野下的无锡城市生活策源地”

定位升级并非割裂过往,而是基于 “历史演进 + 市场趋势 + 城市使命” 的渐进式提升。本部分整合两份提纲的定位逻辑,明确 “全球潮流与在地文化融合、功能服务与情绪价值并重” 的核心方向。

1. 定位演进三阶段:从“功能满足”到“价值创造”的跨越

基于定位历史的梳理,将项目定位演进划分为 “基础服务 - 区域枢纽 - 城市策源” 三阶段,清晰呈现升级逻辑:

演进阶段

时间跨度

核心定位

核心价值

业态特征

现存短板(驱动升级原因)

行业对标差距

第一阶段

2014-2018 年

无锡区域购物中心

基础商业服务(购物 + 餐饮 + 娱乐)

传统零售占比 60%、餐饮 25%、娱乐 15%,依赖苏宁自有生态

功能单一,无文化元素,与城市连接弱

坪效 1.2 万元 /㎡,低于上海 TX 淮海(2.8 万元 /㎡)43%

第二阶段

2019-2022 年

梁溪区生活中心

区域消费枢纽(覆盖周边 3km 客群)

零售占比 50%、餐饮 30%、体验 20%,新增亲子业态

业态老化(传统零售占比仍高)、体验同质化(缺乏独特 IP)、客群粘性弱(复购率 42%)

年轻客群(25-35 岁)占比 30%,低于行业优秀项目(55%)45%

第三阶段

2023-2025 年

全球视野下的无锡城市生活策源地

城市文化引擎 + 全场景生活枢纽

文化体验 20%、零售 40%、餐饮 25%、商务 / 社交 15%

需突破 “区域局限”,承担无锡 “江南文化之都” 建设使命

目标坪效 2.25 万元 /㎡,追赶东京涩谷 Scramble Square(8.2 万元 /㎡)的 27%

升级核心逻辑

无锡《2024-2026 城市更新规划》明确 “打造 10 个城市文化生活节点”,项目作为梁溪区核心 TOD(地铁 1/2 号线交汇处),需以 “全球潮流为表、无锡文化为核”,填补市场 “文化体验 + 全时段生活” 的空白 —— 既区别于海岸城(家庭亲子)、恒隆广场(高端轻奢)的单一定位,又超越传统商业 “卖商品” 的逻辑,转向 “卖场景、卖情绪、卖文化”。

2. 新定位五大核心维度:全球视野与在地文化的深度融合

整合对“美学、文化、科技、社交” 的核心诉求,形成 “五维一体” 的定位内涵,每维度均明确 “差异化亮点 + 落地场景 + 数据目标”:

定位维度

核心内容

差异化亮点(区别于竞品)

落地场景示例

2025 年数据目标

全球潮流枢纽

引入 15 家国际新锐首店(如韩国 Ader Error、日本 Comme des Garçons 支线),同步全球趋势

要求品牌推出 “无锡限定款”(如运河纹样服饰、惠山泥人元素配饰),避免 “千店一面”(恒隆无限定款)

L1 层 “全球潮流馆”、L4 层 “新锐设计师快闪区”

国际品牌占比从 5%→18%,年轻客群占比 55%

无锡文化客厅

深度植入非遗(惠山泥人、精微绣)、江南文化(运河、园林),转化为可体验场景

文化 “体验化” 而非 “陈列化”(如 AR 扫描观看精微绣制作,万象城仅静态展示)

中庭 “江南水幕投影”、B1 层 “非遗手作工坊”

文化体验参与率从 22%→35%,游客客群占比 8%

数字智慧空间

部署 AI 导购、AR 美学导览、元宇宙社交系统,实现 “线上线下无缝衔接”

数字技术 “服务体验” 而非 “炫技”(如 AI 导购推荐无锡文化相关商品,海岸城仅基础导航)

AR 江南美学导览、元宇宙潮流派对

顾客决策时间从 45 分钟→30 分钟,线上预约占比 35%

全时段生活场

覆盖 “早咖 - 午食 - 亲子 - 夜娱” 全时段,打造 “烟火气 + 美学感” 融合场景

突破 “10:00-22:00” 传统时段(如 24:00 深夜食堂,宜家荟聚 21:00 闭店)

B1 层 “烟火实验室”(早咖 + 轻食)、L4 层 “微醺夜市”

夜间客流占比从 20%→35%,全时段客流均衡度提升 35%

商务社交枢纽

优化共享会议室、高端简餐、文化沙龙配套,打造 “美学化商务空间”

商务场景 “社交化” 而非 “刻板化”(如联名三凤桥的蟹黄商务套餐,恒隆仅常规简餐)

L2 层 “美学商务中心”、L3 层 “商务下午茶区”

商务客群单次消费从 450 元→600 元,VIP 客户消费占比 35%

(二)客群精细化画像:四类核心客群的 “需求 - 行为 - 策略” 闭环

整合客群划分逻辑,细化 “基础画像 + 需求痛点 + 专属策略 + 案例佐证”,避免广谱覆盖,实现资源精准投放。

1. 核心客群:25-35 岁 Z 世代新锐白领 / 潮流青年(占比 50%)

基础画像:无锡本地 / 新市民,本科及以上学历,月均收入 8000-15000 元,日均刷小红书 / 抖音 2.5 小时,追求 “社交认同 + 情绪价值”,对价格敏感度低但对 “独特性” 要求高。

需求痛点:现有商场 “内容同质化”(76% 认为 “打卡点重复”)、“数字体验浅”(68% 希望 “元宇宙社交”)、“夜间场景少”(82% 偏好 “22:00 后微醺社交”)。

专属运营策略:

潮流内容矩阵:每月 1 场 “国际潮牌快闪”(如 Comme des Garçons 无锡限定展),L4 层 “新锐设计师集合店” 每月更新 1 个品牌,同步推出 “潮牌 + 非遗” 联名款(如惠山泥人元素潮玩);

数字社交体验:开发 “潮流美学护照”—— 线上完成 “无锡潮流地标打卡”(如南长街 + 商场快闪店)可兑换线下折扣券,线下消费满 1000 元解锁元宇宙 “无锡限定皮肤”;

夜间社交场景:L4 层 “微醺夜市” 引入精酿酒吧、Livehouse,每周五 - 周日举办 “Z 世代主题派对”(如复古 disco、潮玩交换会),配套 “星空观景台” 打卡点。

数据目标:2025 年月均到访 2.5 次,消费额占比 60%,社交媒体分享率 40%。

案例佐证:上海 TX 淮海通过 “潮流内容 + 数字社交”,25-35 岁客群占比 65%,坪效 4.8 万元 /㎡,是传统商场的 2 倍。

2. 重要客群:35-45 岁中高端家庭 / 商务人士(占比 30%)

基础画像:无锡本地家庭(孩子 3-12 岁)/ 企业中高管,家庭年收入 25-50 万元,注重 “亲子质量 + 商务效率”,单次家庭消费 8000-12000 元,商务客群单次消费 600-1000 元。

需求痛点:亲子活动 “缺乏文化内涵”(72% 希望 “非遗亲子课”)、商务空间 “缺乏私密性”(65% 需要 “专属洽谈区”)、服务 “缺乏定制化”(58% 期待 “VIP 专属顾问”)。

专属运营策略:

亲子文化体验:L3 层 “亲子美学工坊” 每周开设 “惠山泥人亲子课”(198 元 / 家庭)、“精微绣体验课”(298 元 / 家庭),周末放映 “无锡文化主题动画”(如《运河故事》),消费满 500 元免费观影;

商务效率服务:L2 层 “美学商务中心” 设 5 间共享会议室(10-20 人容量,300 元 / 小时,会员 8 折),配备视频会议系统 + 茶歇服务,引入上海 “沃夫冈” 无锡首店,推出 “商务套餐”(198 元 / 份,含简餐 + 咖啡,支持线上预约、到店即取);

VIP 定制服务:年消费 10 万元 + 客户享 “专属美学顾问”(定制穿搭、非遗体验预约)、“商务接待专属空间”(免费使用会议室 2 小时 / 月),家庭 VIP 享 “儿童托管”(消费满 2000 元免费 2 小时)。

数据目标:2025 年家庭客群复购率 42%→60%,商务客群单次消费 450 元→600 元,VIP 消费占比 35%。

案例佐证:深圳万象城 “家庭 + 商务” 双场景运营,35-45 岁客群消费占比 40%,VIP 年复购率 75%,人均消费 1.2 万元 / 年。

3. 潜力客群:18-24 岁学生 / 年轻情侣(占比 15%)

基础画像:无锡高校学生(江南大学、无锡学院等)/ 刚入职年轻人,月均消费 1500-2500 元,对价格敏感(偏好 50-300 元单品),追求 “平价潮流 + 社交打卡”,夜间出行频率高(20:00 后占比 60%)。

需求痛点:潮流单品 “价格高”(85% 希望 “平价潮牌”)、夜间场景 “缺乏烟火气”(78% 偏好 “文创市集 + 小吃”)、打卡点 “不够独特”(68% 期待 “无锡主题打卡墙”)。

专属运营策略:

平价潮流供给:B1 层引入 “名创优品全球潮流联名款”“UR 青春线”,单品价格 50-300 元,凭学生证享 9 折;

夜间烟火场景:每周五 - 周日开放 “夜间文创市集”(30 个摊位,50 元 / 天扶持学生创业),售卖手作文创、平价饰品;B2 层 “深夜食堂区” 引入无锡本土小吃(清水油面筋 10 元 / 份、玉兰饼 8 元 / 个),营业至 24:00;

社交打卡设计:屋顶 “星空观景台” 设 “爱情打卡墙”(印无锡情话)、“星座灯串”,情侣拍照分享社交平台赠 “运河主题钥匙扣”,每月 15 日 “学生日” 消费满 200 元抽奖(奖品含市集摊位免费使用权)。

数据目标:2025 年夜间客流占比 20%→35%,人均消费 180 元→250 元,学生客户年增长率 40%。

案例佐证:成都建设路夜市 “平价 + 夜间场景” 运营,18-24 岁客群占比 70%,日均客流 5 万人次,夜间收入占比 60%。

4. 长尾客群:旅游客群 / 银发族(占比 5%)

基础画像:外地来锡游客(以长三角为主,占比 70%)/ 无锡本地银发族(60 岁以上,月均消费 1000-2000 元),游客追求 “无锡记忆 + 特色伴手礼”,银发族注重 “便捷 + 性价比”。

需求痛点:旅游客群 “找不到无锡特色”(82% 希望 “非遗文创”)、银发族 “设施不友好”(75% 需要 “无障碍通道 + 休息区”)、服务 “不够贴心”(65% 期待 “旅游咨询 + 健康服务”)。

专属运营策略:

旅游客群引流:与无锡文旅集团合作,将项目纳入 “运河文化 - 非遗体验 - 美学消费” 一日游路线,文旅大巴直达商场;L1 层 “无锡文化体验区” 售卖惠山泥人摆件(50-200 元)、精微绣丝巾(198-398 元),提供 “伴手礼定制”(如印字运河糕点),凭景点门票享非遗课 9 折;

银发友好服务:增设无障碍通道、电梯座椅、休息区(配充电插座 + 放大镜),餐饮区提供 “软烂餐食”(如无锡酱排骨软食版,38 元 / 份);每月 1 次 “银发美学课堂”(免费教插花、书法),消费满 300 元赠 “无锡人民医院体检优惠券”;

便捷配套优化:提供 “行李寄存”(免费 2 小时,超时 5 元 / 小时)、“旅游咨询台”(提供景点攻略 + 交通指引),银发族凭老年卡享餐饮 8.5 折。

数据目标:2025 年旅游客群占比 5%→8%,银发族复购率 30%→45%,游客单次消费 500 元→700 元。

案例佐证:苏州平江路 “文旅 + 银发服务”,旅游客群占比 30%,银发族消费满意度 90%,单次消费 600 元 +。

(三)需求洞察与场景化运营:从“客群需求”到“全时段生态”

整合对 “情绪价值、社交归属、便捷效率” 的需求挖掘,以 “场景化” 为核心,覆盖 “早、中、晚、夜” 全时段,实现 “客群需求 - 场景服务 - 价值转化” 的闭环。

1. 四大核心需求的场景落地

核心需求

场景化解决方案

落地细节

数据目标

社交归属感

线上社群 + 线下主题活动

建立 “无锡生活圈” 微信社群(分亲子、潮玩、商务、银发 4 个细分群),每月组织 1 场线下活动(如亲子非遗日、潮玩交换会);L2 层设 “社交咖啡角”(免费 Wi-Fi + 充电站),定期举办 “无锡故事分享会”

社群活跃度 60%,社交活动参与率 50%

情绪价值

文化体验 + 美学装置

L3 层 “无锡文化客厅” 设非遗手作区、江南美学展区,中庭 “江南水幕投影” 每晚 7-9 点播放《运河四季》动画;引入 “艺术快闪展”(如无锡本土画家作品展),免费开放

情绪体验参与率 45%,顾客满意度 85%+

便捷效率

智慧系统 + 线上预约

开发 “苏宁生活” 小程序,支持餐饮 / 会议室 / 非遗课预约,AI 导览系统提供 “个性化路线推荐”(如亲子客群推荐 “非遗工坊→亲子影院”);停车场设 “反向寻车” 功能

线上预约占比 35%,决策时间≤30 分钟

文化认同

城市 IP + 在地内容

与无锡文旅集团联合开发 “运河小匠” IP(惠山泥人形象),推出 IP 文创产品(如文具、玩偶);每月举办 “无锡文化节”(如运河美食周、非遗技艺展演)

文化认同度 70%,IP 产品销售额占比 10%

2. 全时段场景运营:打破“商业时间壁垒”

参考上海 TX 淮海 “全时段运营” 经验,针对四类客群的时段偏好,设计差异化场景,实现 “客流全天均衡”:

时段

核心客群

场景主题

服务内容

数据目标

差异化亮点

早晨(7:30-10:00)

商务白领

早咖时光

B1 层 “烟火实验室” 提供精品咖啡(如联名 Manner 的 “运河拿铁”,28 元 / 杯)+ 轻食(三明治、可颂,15-30 元),配套 “无锡文化报纸”(免费取阅,含非遗知识、城市新闻)

早晨客流占比从 5%→12%,商务白领晨间消费率提升 40%

区别于宜家荟聚(9:30 开业),更早承接通勤客流;咖啡杯印无锡元素,强化文化记忆

中午(10:00-14:00)

商务白领 / 学生

高效午餐 + 轻社交

L3 层 “商务简餐区” 推出 “15 分钟快速午餐”(如沃夫冈商务套餐,198 元 / 份,含牛排 + 沙拉 + 咖啡);B1 层 “平价美食区” 针对学生推出 “双人套餐”(如无锡酱排骨饭 + 玉兰饼,58 元 / 套),配备共享充电桌

中午时段客单价从 320 元→380 元,翻台率提升 30%

商务简餐 “美学化摆盘”(用江南园林纹样餐垫),学生套餐 “性价比 + 社交属性” 双兼顾

下午(14:00-18:00)

中高端家庭 / 游客

亲子体验 + 文化打卡

L3 层 “亲子美学工坊” 开展 “惠山泥人 DIY”“精微绣小课堂”(198-298 元 / 家庭);L1 层 “无锡文化体验区” 提供 AR 江南美学导览(免费,扫描装置即可观看运河历史动画),游客可领取 “文化打卡地图”(集齐 3 个打卡点赠非遗小礼品)

亲子客群停留时间从 2.2 小时→2.8 小时,游客文化体验参与率提升至 35%

亲子活动 “文化教育 + 动手体验” 结合(区别于海岸城单纯游乐);AR 导览植入无锡方言解说,增强在地感

晚上(18:00-22:00)

Z 世代潮流青年 / 家庭

夜娱社交 + 家庭观影

L4 层 “微醺夜市” 引入精酿酒吧(如 “运河精酿”,35-68 元 / 杯)、Livehouse(每晚 8 点演出,免费入场,消费满 100 元可占座);L3 层 “家庭影院” 放映亲子动画(如《惠山泥人奇遇记》,消费满 500 元免费观影,单独购票 30 元 / 人)

晚间客流占比从 35%→45%,Z 世代夜间消费额占比提升至 55%

夜市设 “潮玩交换角”(可置换二手潮品),家庭影院影片含无锡本土 IP,区别于普通商业影院

深夜(22:00-24:00)

Z 世代 / 年轻情侣

深夜食堂 + 私密社交

B2 层 “深夜食堂区” 保留无锡本土小吃(清水油面筋、玉兰饼),新增 “微醺小食”(如卤味、烤串,10-25 元);屋顶 “星空观景台” 增设 “双人私密卡座”(免费预约,配暖灯、毛毯),提供 “情侣特调饮品”(如 “江南烟雨” 鸡尾酒,48 元 / 杯)

深夜客流占比从 2%→8%,年轻情侣深夜复购率提升 35%

无锡首个营业至 24 点的商业体深夜食堂,卡座设 “爱情盲盒” 互动(可写下心愿卡交换),强化社交属性

(四)定位与客群运营的协同保障:三大支撑体系

为避免策略 “空转”,确保定位落地与客群运营见效,整合资源、技术、团队优势,构建 “资源 - 技术 - 团队” 三位一体的保障体系,明确责任主体与执行细则:

1. 资源支撑:全球品牌与在地文化的双重赋能

全球品牌资源:依托北京云阿云“国际品牌资源库”(含 100 + 国际新锐品牌合作渠道),成立 “首店招商专项组”,2024 年 Q4 前完成 15 家首店签约(如韩国 Ader Error、日本 Comme des Garçons 支线),要求每家首店推出 1-2 款 “无锡限定款”(如运河纹样服饰、惠山泥人元素配饰),签订 “限定款销售占比不低于 15%” 的合作条款。

在地文化资源:与无锡文旅集团、惠山泥人非遗传承人、精微绣大师建立 “长期合作机制”,每月邀请 1 位非遗大师到店开展 “非遗体验课”;联合无锡文旅集团将项目纳入 “运河文化旅游专线”,争取政府 “文化商业融合项目” 补贴(预计年补贴 200 万元),用于非遗场景打造与文化活动推广。

数据支撑:2024 年 Q4 前完成首店签约率 80%,2025 年 Q1 实现非遗大师驻场常态化,政府补贴申请成功率 100%。

2. 技术支撑:智慧系统打通“线上线下数据闭环”

客群数据中台:搭建 “全维度客群数据库”,整合四类客群的消费行为(如 Z 世代偏好潮牌、家庭客群偏好亲子体验)、时段偏好(商务白领晨间消费、学生夜间消费)、互动数据(AR 导览参与率、社群活跃度),实现 “精准画像 - 智能推荐 - 效果追踪” 的闭环。例如:向亲子客群推送 “非遗亲子课预约提醒”,向游客推送 “文化打卡地图”。

智慧运营工具:开发 “苏宁生活” 小程序,集成 “预约(餐饮 / 会议室 / 非遗课)、导航(AI 个性化路线推荐)、支付(会员积分抵扣)、分享(社交平台打卡链接生成)” 四大功能;部署 AR 导览系统,在商场 10 个关键点位(如中庭、非遗体验区)设置 “AR 扫描点”,扫描即可观看无锡文化动画、品牌限定款介绍。

数据目标:2025 年小程序注册用户达 30 万人(覆盖无锡核心客群 30%),客群数据中台准确率达 90%,AR 导览参与率提升至 25%。

3. 团队支撑:专项小组确保“策略落地到人”

客群运营专项组:针对四类客群分别设立 “Z 世代运营组”“家庭 / 商务运营组”“学生运营组”“旅游 / 银发运营组”,每组配备 3-5 人,负责 “需求调研 - 活动策划 - 效果复盘” 全流程。例如:“Z 世代运营组” 每月调研潮流趋势,策划快闪活动;“旅游 / 银发运营组” 对接文旅集团,优化旅游服务。

文化 IP 运营组:专门负责 “无锡文化 IP” 的开发与运营,包括与非遗传承人合作设计 IP 产品、策划文化节活动(如运河美食周、非遗展演)、监督文化场景落地(如水幕投影内容更新),确保文化元素 “不流于表面”。

考核机制:将 “客群指标” 纳入团队 KPI,如 “Z 世代运营组” 考核 “年轻客群占比、社交媒体分享率”,“家庭 / 商务运营组” 考核 “亲子复购率、商务客单价”,季度未达标需优化策略,连续两个季度未达标调整团队配置。

(五)价值落地:量化分析与竞品对比

1. 核心指标量化提升路径

本报告的价值目标,从 “客流、消费、资产” 三个维度,明确 2025 年目标值与实现路径:

指标类型

核心指标

当前值(2023 年)

2025 年目标值

提升幅度

实现路径

客流指标

日均客流

1.8 万人次

2.25 万人次

+25%

全时段场景运营(早晨早咖、深夜食堂)+ 文旅引流(纳入旅游专线)


顾客停留时间

1.8 小时

2.5 小时

+38%

文化体验(非遗工坊、AR 导览)+ 社交场景(微醺夜市、亲子活动)

消费指标

人均消费

250 元

320 元

+28%

高端业态(国际首店、商务简餐)+ 高附加值服务(VIP 定制、非遗体验)


非租金收入占比

12%

25%

+13%

场景收费(会议室租赁、快闪店场地费)+IP 产品销售(文创、限定款)

资产指标

坪效

1.8 万元 /㎡

2.25 万元 /㎡

+25%

业态优化(文化体验占比提升至 20%)+ 客流转化(复购率提升至 55%)


资产估值

80 亿元

100 亿元

+25%

定位升级(城市生活策源地)+ 品牌影响力(长三角商业标杆)

2. 与无锡核心竞品的差异化优势

从 “定位精准度、客群覆盖度、场景丰富度” 三个维度,与无锡主要商业体对比,凸显苏宁广场的核心竞争力:

对比维度

苏宁广场(2025 年)

海岸城(家庭亲子)

恒隆广场(高端轻奢)

万象城(艺术体验)

优势分析

定位精准度

95 分(满分 100)

70 分

75 分

80 分

融合 “全球潮流 + 在地文化 + 全时段生活”,避免单一定位局限,覆盖更广泛需求

客群覆盖度

90 分

75 分

70 分

85 分

四类客群均有专属策略,尤其填补 “Z 世代夜间社交”“旅游客群文化体验” 空白

场景丰富度

90 分

75 分

70 分

85 分

覆盖 “早 - 中 - 晚 - 夜” 全时段,文化、社交、商务场景融合,远超竞品单一购物场景

综合竞争力

92 分

73 分

74 分

82 分

定位差异化 + 客群精细化 + 场景生态化,形成 “不可复制的竞争壁垒”

案例佐证:东京涩谷 Scramble Square 通过 “TOD + 文化 + 全时段生活” 定位,从 “传统购物中心” 蜕变为 “城市生活枢纽”,2023 年资产价值提升 30%,客流转化率达 65%。无锡苏宁广场的整合策略与该项目逻辑一致,且更强化 “在地文化” 特色,有望复制其成功路径,成为无锡商业市场的 “价值标杆”。

(六)小结

无锡苏宁广场整合版定位与客群运营策略,核心是 “以文化为魂、以客群为本、以场景为载体”,实现三大突破:

定位突破:从 “区域购物载体” 升级为 “全球视野下的城市生活策源地”,融合全球潮流与无锡文化,填补市场空白;

客群突破:从 “广谱覆盖” 转向 “四类客群精细化运营”,针对每类客群的需求痛点设计专属策略,提升资源投放效率;

运营突破:从 “10:00-22:00 传统时段” 转向 “全时段场景生态”,结合智慧系统与团队保障,确保策略落地见效。

按此方案执行,预计 2025 年苏宁广场将实现 “日均客流 2.25 万人次、人均消费 320 元、资产估值 100 亿元” 的核心目标,真正成为无锡 “文化传承 + 商业服务 + 城市活力” 三位一体的标杆项目,为长三角存量商业转型提供可复制的 “苏宁方案”。

六、招商创新与政策汇总

针对无锡商业“同质化严重、品牌存活率低、客群匹配错位” 的痛点,整合 “生态共建理念 + 数据驱动模式 + 精准扶持政策 + 全球资源网络” 四大核心,构建 “从理念到落地、从资源到效果” 的全链条招商体系,最终实现 “招商效率提升 40%、品牌续约率提升 35%、坪效增长 25%” 的核心目标。

(一)招商理念升级:从“租户出租”到“生态共建”的系统性变革

1. 传统招商模式的困境诊断

核心指标

苏宁广场现状(2023 年)

行业均值

行业优秀值

差距分析

品牌续约率

55%

70%

85%

单向租赁关系导致商户粘性不足

新品牌引入周期

12 个月

9 个月

7 个月

缺乏数据匹配,人工筛选低效

Z 世代偏好品牌占比

12%

25%

35%

品牌组合与客群需求脱节

空置率

5.8%

7%

3.5%

虽优于均值,但未达最优水平

品牌协同营销参与率

30%

45%

70%

品牌间缺乏联动机制

核心问题分析:

思维局限:将商场视为 “空间出租方”,而非 “价值共创平台”,未深度挖掘品牌与客群的协同价值;

匹配错位:依赖经验招商,如 2022 年引入的 3 家传统零售品牌,因与 Z 世代客群匹配度不足(重合率仅 28%),6 个月内关闭 2 家;

生态割裂:品牌间无资源共享机制,如餐饮区与零售区无联合营销,错失 “消费动线联动” 机会(如餐饮客流向零售区转化仅 8%)。

2. “生态共建”理念的核心内涵与行业验证

理念定义:以 “品牌成长 + 客群价值 + 商场收益” 为三角支撑,将商场打造为 “品牌孵化器”“客群体验场”“生态协同体”,实现三方共赢。

价值主张矩阵:

参与方

核心价值

具体落地形式

品牌方

低试错成本 + 精准流量 + 协同资源

阶梯租金、会员数据共享、联合营销

消费者

个性化体验 + 社交归属 + 文化认同

非遗联名场景、主理人互动、国际文化周

商场方

高粘性品牌组合 + 差异化标签 + 资产增值

首店聚集地、文化 IP 联盟、坪效提升

行业案例佐证:

上海 TX 淮海通过 “生态共建” 模式,3 年内实现:

品牌续约率从 60%→85%(引入 “主理人计划”,提供免租 + 营销补贴);

顾客停留时间从 1.5 小时→2.8 小时(打造跨界体验场景,如 “美术馆 + 轻食”);

坪效从 2.1 万元 /㎡→3.5 万元 /㎡(首店品牌销售额占比达 35%)。

3. 生态共建的三阶段实施路径(含关键指标)

阶段

时间周期

核心任务

关键动作

目标指标

启动期

0-3 个月

构建生态地图

1. 完成四类客群精准画像(25-35 岁 Z 世代占比 42%);2. 梳理无锡文化 IP 资源(惠山泥人、运河文化等 6 项);3. 建立品牌需求数据库(覆盖 2000 + 品牌)

品牌 - 客群匹配度≥80%;文化 IP 合作意向达成率≥60%

深化期

3-12 个月

落地孵化机制

1. 启动 “主理人计划”“首店孵化计划”;2. 搭建会员数据共享平台;3. 开展 4 场跨界联合营销(如 “非遗 + 潮牌” 快闪)

新品牌入驻 20 + 家;品牌续约率≥75%;会员消费转化率提升至 25%

成熟期

12-24 个月

形成生态闭环

1. 建立 “品牌 IP 联盟”(3-5 个核心联盟,如 “国际潮牌 + 非遗”);2. 输出 “无锡生态共建标准”;3. 实现商办联动营收占比 30%

品牌协同效应提升 30%;坪效达 2.25 万元 /㎡;城市商业标杆认同率≥80%

(二)创新招商模式:构建 “数据驱动 + 多元孵化 + 生态联动” 三位一体体系

1. 数据驱动:“三维算法匹配” 招商

核心逻辑:通过 “品牌 - 客群 - 空间” 三维数据建模,替代传统人工筛选,提升招商精准度与效率。

数据基础构建:

客群画像库:基于 2023 年 1.8 万人次日均客流,分解消费特征,如:

Z 世代(25-35 岁):潮牌消费占比 65%,单次客单价 800-1500 元,夜间消费占比 45%;

家庭客群(35-45 岁):亲子体验消费占比 52%,周末客流占比 60%,客单价 500-800 元;

品牌画像库:北京云阿云全球 2000 + 品牌数据,含 20 + 维度(如 Ader Error 的 Z 世代匹配度 85%,坪效 3.2 万元 /㎡);

空间画像库:各楼层动线流量(中庭铺位日均客流 2.8 万人次)、业态适配性(B1 层承重 300kg/㎡,适合轻食文创)。

算法模型与落地流程:

模型公式:

适配度评分 = 客群匹配度(40%)+ 空间适配度(30%)+ 定位匹配度(30%)

示例:韩国 Ader Error 评分 = 客群匹配度 90%(Z 世代重合率 85%)+ 空间适配度 85%(L4 层 100㎡铺位)+ 定位匹配度 95%(全球潮流定位)= 89 分(≥80 分优先引入);

执行步骤:

每月更新数据→算法输出高适配品牌清单→招商团队复核(重点评估合作意愿与谈判条件)→签订入驻协议;

效果量化:

招商效率从 3 个月 / 个→1.8 个月 / 个(提升 40%);

品牌存活率从行业均值 60%→90%(提升 30%),如 2024 年 Q1 引入的 5 个算法匹配品牌,首月客流均超预期(平均 1200 人次 / 天)。

2. 多元孵化:四大计划破解“品牌引入难、存活难”

2.1“主理人计划”:激活本土创意品牌

计划内涵:针对独立设计师、小众工作室,提供 “低门槛入驻 + 全周期支持”,打造无锡本土创意标签。

实施细则:

准入标准:年营收≤500 万元、品牌故事性强(如无锡本土非遗手作品牌)、Z 世代客群匹配度≥70%;

支持政策:首年免租 3 个月,营销费用补贴 50%(最高 10 万元),免费使用 “主理人分享空间”(每月 2 次);

运营机制:每月举办 “主理人市集”(如 “运河文创市集”),每季度开展 “主理人沙龙”,链接媒体与资本资源。

数据目标:

2024 年 Q3 首批招募 10 个本土品牌(如无锡泥人张工作室、运河文创设计品牌);

2025 年实现主理人品牌占比 15%,单店客流提升 35%(参考上海 TX 淮海同类品牌数据)。

2.2“首店孵化计划”:打造长三角首店地标

双轨孵化策略:

类别

目标品牌

数量

核心支持措施

预期效果

国际新锐品牌

欧洲设计师品牌(如 Maison Margiela 支线)、东南亚潮牌(如泰国 Cute Press)

10-15 家

1. 核心铺位优先(L1/L4 层,日均客流 2.8 万人次);2. 装修补贴 500 元 /㎡(最高 50 万元);3. 开业前 1 个月 KOL 矩阵推广(抖音 / 小红书曝光 100 万 +)

首年销售额≥2000 万元 / 店(如 Ader Error 无锡首店);国际首店签约周期缩短至 1 个月

国内独角兽品牌

露营装备(牧高笛生活舱)、网红茶饮(霸王茶姬)

5-8 家

1. 定制化业态设计(如霸王茶姬 “运河乌龙奶茶” 限定款);2. 数字化改造补贴 30%(最高 20 万元);3. 会员数据精准推送(Z 世代会员触达率 80%)

首年存活率≥85%;单店日均客流≥500 人次

行业对标:上海 TX 淮海引入 40 + 国际首店后,首年销售额占比达 35%,成为 “上海首店地标”;无锡苏宁广场可依托 “国际品牌 + 无锡文化” 融合,如引入日本茑屋书店时,设置 “运河文化书籍专区”,差异化竞争。

2.3“快闪 + 常驻” 混合租赁:降低品牌试错成本

机制设计:

快闪区:L2 层 300㎡空间,3-6 个月短期租赁,租金优惠 30%(如周边铺位 8 元 /㎡/ 天,快闪区仅 5.6 元),用于品牌试水;

常驻区:12 个月以上租赁,租金按营收比例缴纳(首年免租 3 个月,次年起按营收 10%-15% 缴纳);

转化路径:快闪期销售额达标(如月均 50 万元)→优先入驻常驻区,额外享受 15% 租金减免。

数据验证:深圳万象天地实施该机制后,品牌试错成本降低 50%,试水成功转化率达 65%,新品牌引入速度提升 40%;无锡苏宁广场 2024 年 Q3 启动后,目标 2025 年快闪转常驻转化率≥70%,新品牌引入周期从 12 个月→7 个月。

2.4联合孵化:与 MCN / 设计平台共建 “品牌试验场”

三方联动模式:

合作方:小红书 MCN(负责内容策划)、站酷设计平台(负责视觉包装)、商场(负责空间落地);

孵化流程:品牌方提出需求→MCN 打造 “网红内容”(如抖音挑战赛)→设计平台优化品牌视觉→商场提供快闪空间→数据复盘调整;

案例:2024 年 Q4 计划孵化 “无锡本土非遗潮牌”,由小红书 MCN 策划 “惠山泥人 DIY 挑战赛”(目标播放量 500 万 +),站酷设计潮牌 LOGO,商场提供 L1 层快闪位,预计首月客流 1.5 万人次。

行业数据:上海新天地与小红书合作 “内容孵化计划”,3 个月内孵化 15 个网红品牌,平均单店客流提升 30%,品牌生命周期延长至 18 个月(行业均值 12 个月)。

3. 生态联动:构建“核心品牌 + 商办协同”双驱动网络

3.1核心品牌生态链:以强品牌带动配套业态

核心品牌选择标准:高客流(日均≥5000 人次)、高联动性(客群覆盖重合率≥70%)、高文化适配度(如凯悦酒店、百丽宫影院)。

配套业态招引案例:

凯悦酒店(高端商务客群):配套 “沃夫冈商务简餐”(客单价 300 元)、“寺库奢侈品护理”(客单价 500 元)、“故宫文创高端礼品店”,目标酒店客流向配套业态转化≥40%;

百丽宫影院(家庭 / 年轻客群):配套 “霸王茶姬”(观影前消费转化≥30%)、“乐高亲子玩具店”(观影后停留转化≥25%)、“良品铺子高端零食区”,目标影院客群消费时长延长 1 小时。

数据目标:核心配套业态首年营收占比≥20%,联合营销活动参与率≥80%(如凯悦酒店与沃夫冈联合推出 “商务宴请套餐”)。

3.2商办联动:激活 5 万㎡写字楼资源

写字楼资源基础:已入驻无锡农商行、科大讯飞等企业,员工约 8000 人,以 25-40 岁商务人群为主(月均消费≥3000 元)。

联动策略:

业态定制:招引 “Manner 职场咖啡”(早间消费高峰 7:30-9:00)、“老乡鸡高端简餐”(午餐客单价 50 元)、“威尔士健身中心”(晚间消费占比 60%);

权益绑定:企业员工凭工牌享合作商户 9 折优惠,商户为企业提供 “员工专属活动”(如健身中心每月 1 次免费团课);

数据目标:2025 年写字楼客群贡献配套业态营收≥30%,企业员工月均到店消费≥2 次。

(三)精准扶持政策工具箱:覆盖“全周期 + 差异化”需求

1. 租金优惠政策:按品牌类型分级让利

品牌类型

优惠内容

实施细则

数据目标

国际首店品牌

免租 3-6 个月(一线品牌 6 个月,二线品牌 3 个月)

免租期内仅付物业费(25 元 /㎡/ 月),免租后按周边竞品 9 折执行(如 L1 层 7.2 元 /㎡/ 天)

签约周期缩短至 1 个月,签约率提升 50%

国内新锐 / 主理人品牌

阶梯递增(首年 8 折,次年 9 折,第三年原价)+ 销售额达标额外免租 1 个月

首年销售额未达 1500 万元,次年按 8.5 折执行;达标则免租 1 个月(可累计)

首年续租率≥80%(行业均值 65%)

跨界联名 / 商办联动品牌

租金比同楼层低 10%+ 联合营销期免租 15 天

跨界品牌需参与 4 场 / 年联合营销(如 “非遗文化节”);商办品牌需提供员工折扣

租金缴纳率≥95%,拖欠率<5%

案例参考:杭州湖滨银泰 IN77 为 LV、Gucci 等首店提供 “免租 6 个月 + 阶梯租金”,首年首店销售额占比达 40%,有效降低品牌入驻顾虑。

2. 补贴政策:降低前期投入,激励业绩增长

补贴类型

适用对象

补贴标准

申请流程

装修补贴

首店、跨界品牌

首店:500 元 /㎡(最高 50 万元);跨界品牌:300 元 /㎡(如 “书店 + 非遗工坊”)

提交设计方案→审核→验收→分 2 次发放(验收后 50%,开业 3 个月后 50%)

数字化改造补贴

所有品牌

补贴 30% 费用(如智能收银、线上门店),单品牌最高 20 万元

提交改造预算→审核→验收→一次性发放

销售达标补贴

新锐、核心配套品牌

年销售额 1500-2000 万元补 5%,2000 万元以上补 10%

提交销售数据→第三方审计→次年 3 月前发放

绿色低碳专项补贴

环保品牌

最高 15% 租金减免(需通过无锡生态环境局认证,如使用环保材料、碳减排达标)

提交认证材料→审核→签订协议→按季度减免

数据支撑: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调研显示,提供装修补贴的项目,品牌装修投入增加 20%,店铺形象提升 30%,顾客进店率提升 15%;北京 SKP “绿色品牌计划” 实施后,环保产品销售额增长 40%,品牌形象评分达 90 分(行业均值 75 分)。

3. 资源与服务支持:全周期赋能商户

3.1流量与数据资源

线上流量:北京云阿云矩阵(抖音 300 万 + 粉丝、小红书 200 万 + 粉丝)为品牌免费曝光,如首店开业直播(目标观看量 100 万 +)、每月 1 篇种草笔记;

会员数据:开放 30 万会员数据库(2025 年目标),提供脱敏标签(如 “25-35 岁 Z 世代 + 潮牌偏好”),精准推送活动(如向亲子会员推送 “泥人 DIY 体验”);

案例:2024 年 “无锡文化节” 期间,联动非遗联名品牌开展 DIY 活动,通过会员推送触达 10 万 + 客群,活动期间品牌日均客流提升 200 人次。

3.2专项服务

工商税务代办:与本地机构合作,办理周期从 15 天→7 天,首店 / 跨界品牌免费,其他品牌仅收 500 元 / 次;

金融支持:与无锡农商行合作,提供最高 500 万元经营贷,利率比市场低 10%,新锐品牌可享 “无抵押信用贷”;

人才招聘:每季度举办 “商户专场招聘会”,联合江南大学推荐 “非遗工艺”“零售运营” 专业人才,降低商户用工成本。

(四)全球资源池与文化融合:打造 “国际 + 本土” 差异化标签

1. 全球品牌资源池构建(聚焦日韩、东南亚)

市场需求:2024 年艾瑞咨询数据显示,Z 世代对日韩、东南亚品牌接受度达 68%,无锡作为 “江南文化之都”,需通过 “国际品牌 + 本土文化” 融合形成差异化。

资源池分类:

品牌类型

目标市场

代表品牌

无锡融合点

引入优先级

日韩美妆

日韩

花西子、Jill Stuart

江南美学包装(如锡绣纹样口红管)

东南亚美食

东南亚

泰国奶茶店、越南米粉店

本地化口味(如减辣版冬阴功汤)

日韩文创

日韩

日本茑屋书店、韩国 K-POP 馆

运河文化专区、惠山泥人潮玩区

生活方式品牌

东南亚

泰国香氛、马来西亚手作

无锡非遗技艺融合(泥人造型香薰)

2. 实施路径与效果预期

2024 年 Q3:与日本、韩国、泰国驻华商务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品牌沟通机制;

2024 年 Q4:引入 3-5 个试点品牌(如日本茑屋书店、韩国 K-POP 体验馆),设置无锡文化专区;

2025 年 Q2:举办 “无锡国际文化周”,如 “韩国 K-POP + 无锡锡剧” 跨界演出、“泰国美食 + 运河游船” 体验;

2025 年目标:国际品牌占比从 5%→15%,人均消费从 250 元→300 元,文化融合项目参与率从 20%→45%。

案例参考:东京原宿通过 “国际品牌 + 本土文化” 融合,客流提升 35%,人均消费提升 25%,品牌复购率达 65%;无锡苏宁广场可复制该模式,如引入泰国奶茶店时,推出 “运河主题杯套”,增强本地认同感。

(五)实施保障与效果评估:确保体系落地见效

1. 组织保障:成立“招商生态执行组”

团队构成:招商总监(组长)+ 招商经理 3 人 + 运营经理 2 人 + 财务专员 1 人 + 法务专员 1 人,职责分工:

招商经理:政策解读、品牌对接;

运营经理:活动落地、会员数据共享;

财务专员:补贴核算、费用管控;

法务专员:合同审核、数据保密。

沟通机制:每月召开 “生态例会”,汇总商户反馈(如简化补贴申请流程),每季度调整政策细则。

2. 流程保障:数字化简化申请

以 “装修补贴” 为例,优化流程:

线上申请:商户通过 “苏宁商户小程序” 上传租约、设计方案;

快速审核:3 个工作日内反馈结果;

进度追踪:小程序实时显示 “审核中 / 待验收 / 补贴发放中”;

兑现效率:验收后 10 个工作日内发放 50% 补贴,避免商户资金压力。

3. 效果评估体系(2025 年目标)

评估维度

核心指标

目标值

评估方式

招商效率

政策驱动签约品牌占比

≥60%

统计因补贴 / 孵化政策签约的品牌数

政策落地

补贴兑现及时率

≥95%

验收后 10 个工作日内兑现比例

商户满意度

政策满意度评分

≥85 分

季度小程序调研

经营效果

政策受益商户增长率

≥20%

对比受益与非受益商户销售额

生态价值

品牌协同营销参与率

≥70%

统计联合营销活动参与品牌数

(六)协同价值与目标总结

1. 协同价值逻辑:

理念为魂:“生态共建” 指引模式与政策方向,避免资源浪费;

模式为骨:“数据匹配 + 多元孵化” 确保品牌质量与差异化;

政策为血:“租金补贴 + 资源支持” 降低品牌门槛,保障落地;

资源为翼:“全球品牌 + 本土文化” 提升项目标签,实现资产增值。

2. 2025 年核心目标:

维度

具体指标

提升幅度

招商效率

新品牌引入周期:12 个月→7 个月

-42%

品牌质量

品牌续约率:55%→75%

+35%

业态结构

Z 世代品牌占比:12%→35%

+192%

客群价值

顾客停留时间:1.8 小时→2.5 小时

+38%

资产收益

坪效:1.8 万元 /㎡→2.25 万元 /㎡

+25%

3. 项目定位升级:从 “区域商业体” 蜕变为 “无锡城市生活策源地”,成为长三角 “生态共建 + 文化融合” 的商业标杆。

(七)风险防控机制:保障招商体系稳定落地

在 “生态共建” 模式推进中,需提前预判 “品牌孵化失败”“政策兑现风险”“文化融合偏差” 等潜在问题,建立全流程风险防控体系,确保招商目标稳步实现。

1. 品牌孵化风险防控(针对首店、主理人品牌)

风险类型

风险表现

防控措施

责任主体

首店经营不达预期

国际首店因本地客群接受度低,首年销售额未达 1500 万元(如某东南亚潮牌首月客流仅 300 人次 / 天)

1. 孵化前期:签订 “销售额对赌协议”,约定若连续 3 个月销售额低于目标 60%,调整铺位或缩减面积;2. 运营中期:派驻 “首店运营顾问”,每月分析客流与消费数据,优化产品组合(如增加无锡本土元素单品);3. 退出机制:若 6 个月仍未改善,协助品牌转型快闪模式,降低双方损失

招商执行组 + 品牌方

主理人品牌履约能力不足

部分小众工作室因资金链断裂,无法完成装修或拖欠物业费(如 2023 年某文创品牌装修进度滞后 4 个月)

1. 准入审核:增加 “履约能力评估”,要求提供近 6 个月营收流水(月均≥5 万元)及第三方信用报告;2. 资金监管:设立 “装修保证金”(按 5000 元 / 品牌收取),装修完成后返还;3. 帮扶措施:联合无锡农商行推出 “主理人小额应急贷”(最高 10 万元,利率 5%)

财务专员 + 法务专员

2. 政策兑现风险防控(针对补贴、租金优惠)

资金流动性风险:若同时兑现多家品牌装修补贴(如 2025 年 Q1 预计发放补贴 800 万元),可能导致项目现金流紧张;

防控措施:建立 “补贴预算池”,按年度招商计划预留 30% 备用金(2024 年预算 2000 万元),分季度拨付,避免集中支出;同时与银行签订 “短期授信协议”(额度 500 万元),应对临时资金缺口。

政策套利风险:部分品牌虚假申报销售额以获取补贴(如某零售品牌伪造会员消费数据);

防控措施:引入第三方审计机构(如普华永道),每季度核查品牌营收数据,对比 POS 机流水与会员消费记录;对造假品牌,取消补贴资格并追偿已发放资金,纳入 “招商黑名单”。

3. 文化融合风险防控(针对国际品牌 + 本土文化)

文化适配偏差:国际品牌与无锡文化融合生硬,引发消费者抵触(如某日韩美妆品牌用惠山泥人元素包装口红,因设计粗糙被吐槽 “违和”);

防控措施:成立 “文化融合评审委员会”,由无锡非遗传承人、文化学者、消费者代表组成,对联名产品 / 场景设计进行审核;如审核不通过,要求品牌修改方案(如联合无锡泥人张工作室优化设计),直至满意度≥80%。

(八)政策动态优化机制:适配市场变化与商户需求

招商政策需避免 “一成不变”,建立基于 “数据反馈 + 商户调研” 的动态调整机制,确保政策始终贴合品牌与客群需求。

1. 季度微调机制(针对租金、补贴标准)

调整触发条件:当以下任一指标偏离目标值 10% 以上时,启动政策微调:

品牌签约率:若季度签约率低于目标(如 2024 年 Q3 目标签约 8 家,实际仅 4 家);

商户满意度:某类政策(如数字化改造补贴)满意度评分低于 75 分;

市场行情:周边竞品租金下调 15%(如 L1 层竞品从 8 元 /㎡/ 天降至 6.8 元)。

调整案例:若 2024 年 Q4 发现 “绿色低碳补贴” 申请品牌仅 3 家(目标 10 家),调研后发现 “15% 租金减免” 吸引力不足,可将补贴标准提升至 20%,同时简化认证流程(从 15 个工作日缩短至 7 个),刺激更多品牌参与。

2. 年度优化机制(针对招商模式、资源池)

更新依据:每年 12 月开展 “招商体系复盘”,结合以下数据制定下一年度方案:

行业趋势:如 2025 年 “国潮 + 科技” 成为商业热点,可新增 “国潮科技品牌孵化计划”;

商户需求:若 80% 主理人品牌反馈 “营销资源不足”,可增加 “主理人品牌联合直播”(每月 1 场,由北京云阿云提供流量支持);

客群变化:若 Z 世代客群占比从 42% 提升至 50%,可扩大 “潮玩、电竞” 类品牌招商比例。

(九)跨行业标杆案例延伸:验证模式可行性与创新方向

除商业地产案例外,可借鉴 “产业园区孵化”“文旅 IP 运营” 等跨行业模式,为招商创新提供更多思路。

1. 苏州工业园区 “品牌孵化 + 产业联动” 模式

核心做法:园区为科技初创品牌提供 “免费办公空间 + 产业链资源对接”,如帮助 AI 零售品牌对接供应链企业,降低研发成本;

借鉴点:无锡苏宁广场可针对 “零售科技品牌”(如智能导购、无人货架),联动写字楼内科技企业(如科大讯飞),提供 “技术合作 + 场景落地” 支持,如在商场内设置 “AI 零售体验区”,帮助品牌测试市场反应,同时提升商场科技感。

2. 西安大唐不夜城 “文化 IP + 商业招商” 模式

核心做法:以 “唐文化” 为核心,招引 “唐装体验、非遗手作、文化餐饮” 等业态,如 “长安十二时辰” 主题街区,将文化场景与商业消费深度融合,2023 年客流超 3000 万人次;

借鉴点:无锡苏宁广场可深化 “运河文化” IP,如打造 “运河非遗主题层”(L3 层),招引 “锡绣体验店、运河船点餐厅、古船文创店”,并推出 “运河文化护照”(消费者打卡不同业态可兑换礼品),提升客群停留时间与复购率。

(十)长期价值升华:从“商业招商”到“品牌资产与城市价值共建”

无锡苏宁广场的招商创新不应局限于 “短期营收增长”,更需通过长期运营,构建 “项目品牌资产” 与 “无锡城市商业价值” 的双向赋能。

1. 项目品牌资产构建(2025-2027 年)

品牌标签打造:通过 3 年运营,形成 “长三角首店高地”“无锡非遗商业融合标杆” 两大标签,目标 2027 年国际首店数量突破 50 家,非遗联名业态达 15 个;

会员资产沉淀:建立 “生态会员体系”,将商户会员与商场会员打通(如在沃夫冈消费可累计商场积分,积分可兑换凯悦酒店住宿),目标 2027 年会员量突破 50 万人,会员消费占比达 60%;

数据资产积累:构建 “无锡商业消费数据库”,整合客群消费偏好、品牌运营数据,为后续招商与政策调整提供支撑,同时可向无锡政府提供 “商业消费趋势报告”,提升项目城市影响力。

2. 城市商业价值共建

带动区域经济:预计 2025 年项目开业后,可带动周边写字楼租金上涨 15%(如从 2.5 元 /㎡/ 天升至 2.88 元),周边社区商业客流提升 20%,创造就业岗位 1500 + 个;

提升城市商业能级:通过 “国际品牌 + 本土文化” 融合,填补无锡 “高端首店 + 文化商业” 空白,吸引苏州、常州等周边城市客群(目标跨城客群占比达 30%),助力无锡从 “区域商业中心” 向 “长三角商业副中心” 升级;

文化传承创新:与无锡文旅局合作,将商场打造为 “无锡非遗活态传承基地”,如定期举办 “锡绣大师课”“惠山泥人设计大赛”,让商业空间成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实现 “商业价值 + 文化价值” 双赢。

数据来源:北京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数据库

   关注 17    返回
商业地产案例分析-无锡苏宁广场项目(四)
商业地产案例分析-无锡苏宁广场项目(二)
 
 
关注官方手机微站
  
   
 
公司简介      咨询热线:13811016198(段小丽)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京ICP备16017448号
网站版权归  【北京云阿云互联网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所有      技术支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