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手机移动微站
  
转繁体
首页   商业地产  
商业地产案例分析-苏州大悦城项目(四)
   日期 2025-11-22 

商业地产案例分析-苏州大悦城项目(四)

原创 李桂松 李富松 段小丽 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组

导读:本报告基于长三角商业趋势与苏州竞争格局,深度剖析苏州大悦城项目现状,提出定位升级、业态焕新、空间场景创新等破局路径,并规划REITs证券化与轻资产输出战略,为存量商业资产价值提升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与行业启示。全文共106400字,由北京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组原创供稿。

作者:李桂松 |北京云阿云智库平台理事长

作者:李富松 | 北京云阿云城市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

作者:段小丽 | 北京云阿云智库平台公共关系总裁13811016198

存量时代的商业焕新与价值重塑与持续增长——

苏州大悦城项目资产运营专项提升与优化管理报告

目录

一、市场分析及项目概述

本体 SWOT 及项目现状

三、竞品分析及应对策略

四、核心挑战及破局路径

定位升级与客群分析

六、招商创新及政策赋能

、空间优化及场景创新

八、业态规划及品牌焕新

九、运营管理专项提升

十、资产优化与实施策略

十一、项目建议及行业启示

七、空间优化及场景创新

(一)空间布局优化与垂直绿化

1. 空间布局优化:从“功能满足”到“效率与体验双提升”

1.1动线优化:环形动线升级与客群引导

现状问题:当前环形动线存在 “部分区域客流死角(如 2 层西侧店铺)、跨楼层动线不畅(5-6 层客流占比仅 18%)” 问题,2024 年客群平均逛店率(到访楼层数 / 总楼层数)仅 45%;

优化方案:

核心动线升级:将 LG1 层 - 3 层环形主动线宽度从 4 米拓宽至 6 米,消除 “客流拥堵点”(如 1 层中庭附近),同时在动线节点(如楼层转角)设置 “业态导视屏”(标注高人气店铺、临时活动),引导客群流向死角区域;

垂直动线强化:在 1 层、3 层、5 层增设 “垂直交通枢纽”(包含观光电梯、扶梯组合),电梯外立面采用 “苏式园林图案” 装饰,提升辨识度;在电梯口设置 “楼层特色指引牌”(如 5 层标注 “高端餐饮 + 屋顶花园”),吸引客群前往高楼层;

效果目标:2025 年客群平均逛店率提升至 65%,2 层西侧店铺客流增长 40%,5-6 层客流占比提升至 25%;

案例对标:上海环球港通过 “环形动线拓宽 + 垂直交通枢纽” 优化,客群逛店率从 48% 提升至 68%,高楼层客流占比提升 12 个百分点,可复制其 “动线节点导视 + 垂直引导” 策略。

1.2功能分区:精准匹配楼层定位与客群需求

各楼层功能分区细化:

楼层

核心定位

功能分区

分区面积占比

客群停留时间目标

LG1 层

年轻潮流聚集地

潮玩体验区(30%)、新能源展示区(20%)、网红轻食区(25%)、宠物友好区(15%)、公共休息区(10%)

30%/20%/25%/15%/10%

45 分钟

3 层

一站式亲子消费闭环

亲子零售区(40%)、亲子体验区(30%)、亲子餐饮区(20%)、母婴服务区(10%)

40%/30%/20%/10%

180 分钟

6 层

空中休闲体验区

屋顶花园(50%)、苏式茶座(20%)、露营体验区(20%)、文化展览区(10%)

50%/20%/20%/10%

60 分钟

分区运营策略:在 3 层亲子区设置 “分区联动消费券”(如亲子体验区消费满 200 元,可获亲子餐饮区 50 元券),目标分区跨区消费率达 80%;在 6 层屋顶花园推出 “下午茶 + 展览联票”(茶座消费 + 文化展览门票打包优惠),提升分区协同性。

1.3公共空间利用:从“闲置角落”到“场景化打卡点”

中庭空间活化:

1 层中庭(面积 1200㎡):打造 “苏式水巷沉浸空间”,引入微型乌篷船(可乘坐体验,收费 20 元 / 次)、白墙黛瓦互动装置(扫码触发昆曲音频),每周五、六晚间开启 “水幕灯光秀”(结合苏州园林元素),目标中庭打卡客流占比提升至 40%;

3 层中庭(面积 800㎡):设置 “亲子互动剧场”,每日举办 3 场儿童剧(如《苏州民间故事》),剧场周边布置 “亲子手工摊位”,目标中庭亲子客群停留时间延长至 60 分钟;

连廊空间利用:在 2 层、4 层连廊(总长度 200 米)打造 “苏式文创展示长廊”,邀请苏州本土文创品牌入驻(如刺绣、缂丝手工艺品),设置 “文创 DIY 体验台”(免费体验苏绣针法),目标连廊客流转化率(停留消费比例)提升至 35%。

2. 垂直绿化:从“基础绿化”到“立体公园场景”

2.1绿化升级目标与数据规划

绿化覆盖率提升计划:2024 年项目绿化覆盖率为 10%(主要为 1 层室外绿植),2025 年通过垂直绿化改造,将覆盖率提升至 25%,其中 “屋顶绿化占比 40%、墙面垂直绿化占比 30%、空中连廊绿化占比 20%、中庭绿化占比 10%”;

绿化成本与维护规划:总绿化改造投入 800 万元,引入 “智能灌溉系统”(通过传感器监测土壤湿度,自动浇水),配备 2 人专职绿化维护团队,每月开展 1 次绿植修剪、病虫害防治,确保绿化存活率达 95% 以上。

2.2核心垂直绿化项目落地

屋顶花园(6 层):

空间规划:利用 6 层 3000㎡屋顶空间,打造 “姑苏屋顶花园”,分为 “苏式园林区”(种植太湖石、荷花、垂柳,复刻拙政园小景)、“休闲草坪区”(铺设人工草坪,设置野餐垫、遮阳伞)、“四季花林区”(按季节种植樱花、桂花、腊梅,确保四季有景);

配套服务:引入 “苏式茶座”(提供碧螺春、茉莉花茶等本地茶饮,客单价 60 元)、“屋顶露营体验”(配备帐篷、露营桌椅,收费 80 元 / 2 小时,含饮品),目标屋顶花园日均客流达 800 人次,周末突破 1500 人次;

案例对标:成都大悦城屋顶花园通过 “主题绿化 + 休闲配套”,日均客流达 1200 人次,带动 6 层餐饮销售额增长 35%,可借鉴其 “绿化场景化 + 消费转化” 模式。

空中连廊绿化:

建设规划:在 3 层、5 层增设 2 条空中连廊(每条长度 80 米,宽度 4 米),连接项目东西区域,连廊两侧采用 “垂直绿化墙”(种植常春藤、绿萝等耐阴植物),顶部悬挂 “悬挂花盆”(种植三角梅、矮牵牛),打造 “空中花廊”;

功能融合:连廊内设置 “休息长椅”(每 10 米 1 个)、“景观打卡点”(如苏式月亮门造型拍照框),目标空中连廊使用率(通过连廊跨区域客群比例)达 70%,成为项目标志性景观。

穿线水幕中庭:

技术落地:在 1 层中庭打造 “穿线水幕”(高度 12 米,宽度 8 米),通过数控技术控制水流形成 “苏州园林图案”“项目 LOGO” 等动态造型,水幕底部设置 “灯光系统”,晚间配合音乐呈现 “水幕电影”(播放苏州文化短片);

体验优化:水幕周边设置 “亲水步道”(地面采用防滑材质),周末开展 “水幕互动游戏”(如客群手势控制水幕图案变化),目标水幕中庭成为项目 “必打卡点”,社交媒体曝光量月均超 500 万次。

(二)场景创新与主题空间打造

1. 主题空间:从“元素堆砌”到“沉浸体验”

1.1江南水乡主题空间(1 层中庭 + 2 层连廊)

场景打造细节:

1 层中庭核心场景:除穿线水幕外,增设 “江南水乡街景”(复刻平江路石板路、水乡建筑外立面),引入 “苏式小吃摊位”(如哑巴生煎、陆长兴奥灶面)、“非遗手作工坊”(苏绣、核雕体验),打造 “微型平江路” 场景;

2 层连廊延伸场景:打造 “水乡文化长廊”,墙面展示苏州水乡老照片,设置 “水乡主题互动屏”(客群可上传照片生成 “水乡古风滤镜”),长廊尽头设置 “水乡游船体验”(微型电动船,适合儿童乘坐,收费 30 元 / 次);

运营策略:每月举办 “江南水乡文化节”(如昆曲表演、水乡服饰秀),联合苏州文旅局推出 “商业 + 文旅” 套票(项目消费满 300 元,赠拙政园门票 1 张),目标水乡主题空间带动 1-2 层客流增长 25%,文化体验满意度达 90%。

1.2亲子互动主题空间(3 层)

场景创新落地:

亲子农场场景:打造 “室内亲子农场”(面积 500㎡),种植草莓、小番茄等可采摘蔬果(收费 20 元 / 斤),设置 “小动物互动区”(饲养小兔子、小香猪,可投喂,收费 15 元 / 次),目标亲子农场日均接待家庭客群 200 组;

儿童职业体验场景:引入 “儿童职业体验馆”(面积 800㎡),设置 “小医生”“小厨师”“小消防员” 等职业角色,配备专业道具与指导老师(收费 80 元 / 人 / 次),目标职业体验馆月均接待儿童客群 3000 人次;

案例对标:奈尔宝亲子乐园通过 “职业体验 + 农场场景”,单店月均客流达 1.2 万人次,客单价提升至 300 元,可借鉴其 “沉浸式角色扮演 + 亲子互动” 模式,提升项目亲子客群粘性。

1.3社交聚场主题空间(LG1 层 + 6 层)

场景打造与运营:

LG1 层 “日咖夜酒” 聚场:划分 “日间咖啡区”(引入 % Arabica、Manner 等咖啡品牌,设置共享办公桌椅)、“夜间微醺区”(引入精酿啤酒吧、鸡尾酒快闪店,配备驻唱歌手),实现 “日间办公社交 + 夜间休闲社交” 场景切换,目标晚间(18:00-22:00)客流占比提升至 40%;

6 层 “屋顶社交营地”:在屋顶花园设置 “露营社交区”(配备投影设备、音响系统),每周五举办 “露天电影夜”(免费观影,消费饮品即可参与),周六举办 “主题社交派对”(如 “汉服交友会”“潮玩分享会”),目标社交营地月均举办活动 12 场,带动 6 层夜间销售额增长 50%。

2. 场景创新:从“静态展示”到“动态互动”

2.1模块化场景:高频更新提升新鲜感

巴拉巴拉 8 代店模块化复制:

模块设计:在 LG1 层潮流区、3 层亲子区推广 “70% 灵活模块 + 30% 固定模块” 布局 —— 灵活模块采用 “可拆卸货架”“移动展柜”,可根据季节(如夏季推出 “潮玩夏日主题”)、节日(如春节推出 “苏式年味主题”)快速调整;固定模块保留品牌核心形象(如 LOGO 墙、收银台);

更新频率与成本:每月开展 1 次 “微更新”(调整灵活模块陈列),成本控制在 5 万元以内;每季度开展 1 次 “大更新”(更换主题装饰、引入临时快闪店),成本控制在 20 万元以内;

效果目标:模块化场景区域客群 “复购新鲜感” 满意度达 85%,每月吸引 30% 的老客群因场景更新再次到访。

2.2沉浸式体验:AR/VR 技术赋能

AR 江南水乡沉浸体验:

技术落地:在江南水乡主题空间推出 “AR 园林漫游”—— 客群通过手机扫描指定区域(如白墙、水幕),即可在屏幕中看到 “虚拟昆曲演员表演”“古代苏州街景”,实现 “现实 + 虚拟” 融合体验;

互动升级:开发 “AR 寻宝游戏”(客群在主题空间内寻找虚拟 “苏州非遗宝物”,集齐可兑换文创礼品),目标 AR 体验参与率达 60%,客群停留时间延长 30 分钟;

VR 亲子探险体验:

场景打造:在 3 层亲子区引入 “VR 亲子探险舱”(3 个舱体,每次体验 15 分钟,收费 50 元),推出 “苏州园林探险”“恐龙世界” 等主题,家长可与孩子共同参与虚拟探险;

效果数据:目标 VR 体验日均接待 100 组家庭,亲子客群体验后复购率提升 20%。

2.3主题美陈:节点营销制造记忆点

2025 年主题美陈计划:

时间节点

主题美陈内容

核心亮点

目标效果

春节(1-2 月)

“苏式年味主题” 美陈

巨型灯笼墙(融入园林元素)、非遗剪纸展、新年市集

日均客流增长 30%,社交媒体曝光量 800 万次

五一(5 月)

“江南春韵主题” 美陈

10 米高樱花树、春日花廊、汉服打卡点

日均客流增长 25%,文化体验参与率 60%

周年庆(9 月)

“飞越苏州” 主题美陈 + 无人机秀

直升机模型打卡点、1000 架无人机冷焰火秀(呈现苏州地标 + 项目 LOGO)

单日客流突破 5 万人次,销售额增长 50%

美陈运营策略:每次美陈推出时,同步上线 “美陈打卡活动”(客群发布美陈照片带话题 #苏州大悦城主题美陈 #,可获 50 元消费券),目标美陈打卡参与率达 45%,带动二次消费。

3. 场景创新风险应对策略

3.1常见风险与解决方案

风险类型

具体表现

应对措施

责任团队

解决周期

模块化场景更新成本超支

季度大更新成本突破 25 万元

建立 “模块化材料采购库”(批量采购可拆卸货架、装饰道具),与供应商签订 “长期合作协议”(价格下浮 15%);优先使用可重复利用材料(如木质展架)

运营部 + 采购部

1 周内调整采购方案

AR/VR 体验技术故障

AR 导航卡顿、VR 设备死机

技术部配备 2 名 “现场技术支持专员”,故障响应时间<10 分钟;与技术供应商签订 “7×24 小时维保协议”,每月开展 1 次设备全面检修

技术部 + 供应商

故障发生后 30 分钟内修复

主题美陈吸引力下降

美陈上线 1 个月后打卡客流减少 50%

提前储备 “美陈补充方案”(如春节美陈预留 “元宵主题装饰”),每月开展 “美陈新鲜度调研”(样本量≥500 份),根据反馈调整细节(如增加互动装置)

运营部 + 市场部

2 周内完成美陈优化

3.2客群反馈快速响应机制

反馈收集渠道:

线上:会员 APP “场景反馈入口”、社交媒体评论(微博、抖音话题区)、客服热线;

线下:主题空间内设置 “意见收集箱”、现场工作人员面对面访谈(每日收集≥50 条反馈);

反馈处理流程:

客服部每日汇总反馈意见,分类标注 “紧急(如 VR 设备故障)”“一般(如美陈互动性不足)”;

紧急反馈 2 小时内转交对应部门(如技术部处理设备故障),24 小时内解决并回复客群;

一般反馈每周召开 “场景优化会议”,制定改进方案(如增加美陈互动游戏),1 周内落地;

反馈验证:每月开展 “场景反馈满意度调研”,目标客群反馈解决满意度达 90%,若低于 85%,优化反馈处理流程(如缩短响应时间)。

(三)数字化体验与科技融合

1. 数字化体验:从“基础服务”到“精准赋能”

1.1智能导览系统:提升购物效率

AR 导航落地:

技术功能:在会员 APP 内上线 “AR 导航” 功能,客群打开 APP 扫描商场实景,即可生成 “3D 导航路线”(精准到店铺门口),支持 “找店”“找厕所”“找车位” 等功能,同时提供 “语音导览”(介绍沿途品牌、活动信息);

优化迭代:根据客群反馈,每月更新导航数据(如新增店铺、调整动线),目标 AR 导航使用率(使用导航的客群比例)达 70%,客群找店时间从 15 分钟缩短至 5 分钟;

智能导购机器人:

部署规划:在 1 层、3 层、5 层各部署 2 台智能导购机器人(共 6 台),机器人具备 “语音问答”(解答品牌位置、活动信息)、“优惠券发放”(根据客群画像推送专属券)、“陪同导购”(引导客群至目标店铺)功能;

效果目标:智能导购机器人日均服务客群 500 人次,客群咨询问题解决率达 85%,优惠券核销率提升至 30%。

1.2虚拟试衣与会员 APP:优化消费体验

虚拟试衣间:

品牌覆盖:在 2 层女装区(UR、ZARA 等 10 家品牌)、LG1 层男装区(Jack&Jones、GXG 等 5 家品牌)引入 “虚拟试衣间”,客群通过摄像头扫描身形,即可在屏幕中 “试穿” 不同款式服装,支持 “颜色切换”“尺码调整”“搭配建议” 功能;

数据支撑:虚拟试衣间后台记录客群试穿数据(如偏好款式、尺码),同步至品牌方优化库存,目标虚拟试衣间使用率达 50%,品牌服装试穿率提升 40%,成交率提升 15%;

会员专属 APP 升级:

核心功能:除现有 “积分兑换、活动报名” 功能外,新增 “线上商城”(支持 1 小时配送)、“停车预约”(提前 30 分钟预约车位)、“个性化推荐”(根据消费历史推荐品牌 / 活动);

运营目标:2025 年会员 APP 下载量突破 15 万次,月活跃用户(MAU)达 8 万人,线上商城销售额占比提升至 10%。

2. 科技融合:从“技术应用”到“运营赋能”

2.1物联网与 5G 技术:提升运营效率

智能停车系统:

技术落地:升级现有停车系统,实现 “车牌识别入场→空位引导(LED 屏显示车位状态)→反向寻车(APP 输入车牌查询位置)→扫码支付离场” 全流程自动化,支持 “会员积分抵扣停车费”(100 积分抵扣 1 元);

效果目标:停车场日均通行效率提升 50%(入场时间从 3 分钟缩短至 1 分钟),会员停车满意度达 92%,积分抵扣使用率达 60%;

5G 网络覆盖与应用:

覆盖规划:与中国移动合作,实现项目全场 5G 网络覆盖(下载速率≥300Mbps),重点区域(如 AR 导航区、直播区)采用 “5G 独立组网”,确保网络稳定;

应用场景:支持 “高清直播”(品牌新品发布会、主题活动直播)、“AR 导航低延迟”(导航响应时间<0.5 秒)、“多人 VR 互动”(如亲子区 VR 探险支持多人联机),目标 5G 网络用户占比达 80%,科技体验满意度达 90%。

2.2元宇宙与 AI 技术:探索未来消费场景

元宇宙空间试点:

场景搭建:联合科技公司打造 “苏州大悦城元宇宙商场”,客群通过 VR 设备或手机 APP 进入虚拟空间,可实现 “虚拟试衣”“虚拟逛店”“线上社交”(与其他虚拟形象互动)功能,虚拟空间复刻项目江南水乡主题场景;

运营策略:推出 “元宇宙专属活动”(如虚拟时装秀、元宇宙市集),客群在虚拟空间消费可获得 “现实商场优惠券”,目标元宇宙空间试点期(2025Q4)注册用户达 1 万人,带动现实商场销售额增长 5%;

AI 客流分析系统:

数据应用:在各楼层部署 AI 摄像头,通过 “热力图分析”(显示客流密集区域)、“轨迹分析”(记录客群逛店路线),输出 “动线优化建议”(如调整 2 层西侧店铺位置)、“业态调整建议”(如在高客流区增加快闪店);

效果目标:AI 客流分析系统每月输出 1 份 “运营优化报告”,目标通过数据调整,客群平均停留时间从 3 小时延长至 4 小时,店铺坪效提升 10%;

案例对标:北京 SKP 通过 AI 客流分析系统,优化动线与业态布局,客群停留时间延长 35 分钟,坪效提升 12%,可借鉴其 “数据驱动运营” 模式。

3. 科技融合效果动态评估体系

3.1核心评估指标与迭代标准

科技项目

评估指标

2025 年目标值

迭代标准(未达标时)

AR 导航

使用率(使用客群比例)

70%

若使用率<60%,优化导航界面(增加语音唤醒功能)、增加 “导航积分奖励”(使用 1 次获 50 积分)

虚拟试衣间

成交转化率(试穿后购买比例)

35%

若转化率<25%,增加 “试衣间专属折扣”(试穿后购买享 9 折)、优化试衣算法(提升尺码匹配精度)

元宇宙空间

注册用户数 + 转化率(虚拟消费后现实消费比例)

1 万人 + 20%

若注册用户<8000 人,联合二次元 KOL 推广;若转化率<15%,增加 “虚拟消费满额赠现实优惠券”

AI 客流分析

坪效提升率

10%

若提升率<5%,优化分析算法(增加客群消费能力标签)、调整动线建议(如增加高楼层引导标识)

3.2优化实施流程

数据监测:技术部每周输出 “科技项目运营数据报告”,跟踪评估指标变化;

问题诊断:若指标未达标,组织 “技术 + 运营 + 客群代表” 三方会议,分析原因(如 AR 导航使用率低因 “操作复杂”);

方案迭代:制定迭代方案(如简化 AR 导航操作步骤,仅需 2 步即可开启),1 个月内完成开发与上线;

效果验证:迭代后 1 个月监测指标,若达标(如 AR 导航使用率提升至 68%),固化方案;若未达标,重新诊断迭代。

4. 数字化体验数据安全机制

4.1数据分级保护

数据类型

保护级别

保护措施

访问权限

会员隐私数据(手机号、消费记录)

一级(最高)

数据加密存储(AES-256 算法)、定期数据备份(异地备份)、禁止明文传输

仅数据部负责人 + 授权专员(3 人)

AR/VR 体验数据(使用记录、互动行为)

二级

数据脱敏处理(隐藏客群标识)、存储期限≤6 个月(到期自动删除)

技术部 + 运营部授权人员

客流分析数据(热力图、动线轨迹)

三级

数据汇总分析(不包含个体信息)、对外分享需脱敏

运营部 + 招商部全员

4.2应急响应预案

数据泄露应对:

发现泄露后 1 小时内启动应急预案,隔离涉事系统(如会员 APP 数据模块),防止泄露扩大;

24 小时内完成泄露原因调查(如系统漏洞、内部操作失误),修复漏洞并追责;

48 小时内通过会员 APP、短信告知受影响客群,提供 “身份验证 + 数据保护咨询” 服务,必要时给予 50 元消费券补偿;

系统故障应对:

建立 “双系统备份”(核心系统如 AR 导航、虚拟试衣间均有备用系统),故障时 30 秒内切换至备用系统;

技术部配备 “应急响应团队”(5 人),系统故障响应时间<5 分钟,重大故障(如元宇宙空间崩溃)2 小时内修复;

定期安全审计:每季度邀请第三方安全机构开展 “数字化体验数据安全审计”,出具审计报告,若发现安全隐患(如数据加密强度不足),1 周内完成整改。

八、业态优化及品牌焕新

(一)业态结构优化与比例调整

1. 业态结构优化:从“同质化”到“差异化竞争力”

1.1各业态调整目标与核心逻辑

业态调整明细与数据支撑:

业态类型

2024 年现状占比

2025 年目标占比

调整方向

核心逻辑(结合客群需求)

餐饮业态

42%

35%

减少火锅、奶茶等同质化品类,增加异国餐饮首店(如探烏日式烧肉)、健康轻食

2024 年客群调研显示 “餐饮同质化投诉占比 38%”,需提升品类独特性

零售业态

35%

40%

引入首店 / 旗舰店(如 balabala 第八代店)、小众设计师品牌,减少传统快时尚

年轻客群 “个性化消费需求” 年增长 25%,首店零售能提升复购率

体验业态

18%

20%

增加 AR/VR 体验、亲子互动、文化展览,优化现有体验项目(如升级奈尔宝场景)

家庭客群 “体验消费支出占比” 达 40%,需强化体验粘性

生活服务

5%

5%(持平)

替换低效服务品牌,引入健康管理(如爱康国宾)、文化教育(如苏绣工坊)

中产客群 “健康 / 文化服务需求” 年增长 30%,需提升服务品质

调整实施步骤:

淘汰阶段(2025Q1):对餐饮业态中 “连续 6 个月坪效低于 2.5 万元 /㎡” 的同质化品牌(如 2 家传统火锅店)实施汰换,空出约 1200㎡面积;

引入阶段(2025Q2-Q3):将空出面积用于引入 “异国餐饮首店(400㎡)”“体验类项目(500㎡)”“健康服务品牌(300㎡)”,同步优化零售区域品牌组合;

优化阶段(2025Q4):监测各业态销售数据,对 “体验业态坪效低于 3 万元 /㎡” 的项目(如某 VR 体验馆)调整运营策略(增加主题活动),确保目标占比达标。

1.2案例对标:苏州中心业态调整借鉴

苏州中心通过 “降低餐饮占比(从 45% 至 38%)、提升体验占比(从 15% 至 22%)”,客群平均停留时间从 2.5 小时延长至 3.8 小时,销售额年增长 18%;

本项目调整逻辑与苏州中心一致,但更侧重 “首店零售 + 文化体验”,避免与苏州中心 “高端大众零售” 同质化,目标调整后客群停留时间突破 4 小时,销售额年增长 20%。

2. 业态比例调整:强化“首店 + 本土 + 高端”属性

2.1核心比例调整目标与落地措施

首店和旗舰店占比(目标 45% 以上):

2024 年现状:首店 + 旗舰店占比 32%(共 68 家),2025 年计划新增首店 35 家、升级旗舰店 12 家,总数量达 115 家,占比提升至 48%;

落地措施:联合北京云阿云资源库,重点引入 “科技首店(如极氪汽车体验店)”“健康首店(如高端体检中心)”,确保首店存活率≥90%。

生活方式品牌占比(目标 55% 以上):

生活方式品牌定义:涵盖有机零售(Ole')、健康餐饮(wagas)、文化体验(苏绣工坊)、运动健康(瑜伽馆)等品类;

2024 年现状占比 42%,2025 年计划新增 15 家生活方式品牌(如有机食品店、冥想空间),占比提升至 57%,目标生活方式品牌销售额贡献达 60%。

高端品牌占比(目标 20% 以上):

高端品牌定义:客单价≥500 元的零售品牌(如 Coach Outlet)、客单价≥150 元的餐饮品牌(如探烏日式烧肉)、高端服务品牌(如爱康国宾 VIP 体检);

2024 年现状占比 12%,2025 年计划引入 8 家高端品牌(如高端珠宝店、黑珍珠餐厅),占比提升至 21%,缩小与苏州中心(高端品牌占比 28%)的差距,目标高端品牌销售额年增长 40%。

本土品牌占比(目标 15% 以上):

本土品牌范围:苏州本地文创(如苏州博物馆文创店)、本土餐饮(如哑巴生煎)、非遗体验(如苏绣工坊);

2024 年现状占比 8%,2025 年计划引入 10 家本土品牌(如本土茶社、缂丝手作店),占比提升至 16%,强化在地文化属性,目标本土品牌客群 “文化体验满意度” 达 90%。

2.2比例平衡机制

建立 “业态比例动态监测表”,每周跟踪各类型品牌数量、销售额占比,若高端品牌占比低于 18%,优先从大悦城控股高端品牌资源库中筛选备选品牌(如高端皮具店);

避免 “单一比例倾斜”(如过度追求首店占比导致运营成本过高),确保首店、本土、高端品牌形成互补(如本土文创店与高端零售品牌相邻,提升客群交叉消费)。

3. 业态优化成本收益测算(2025 年)

3.1核心调整项目成本明细

调整项目

投资金额(万元)

成本构成

投资回收周期

餐饮业态汰换与首店引入

320

原品牌清场补偿(80 万)、首店装修补贴(150 万)、首店招商佣金(90 万)

8 个月

零售业态首店 / 旗舰店升级

480

店铺装修改造(300 万)、首店引进补贴(120 万)、运营支持费用(60 万)

10 个月

体验业态新增与升级

550

AR/VR 设备采购(220 万)、亲子农场搭建(180 万)、文化展览区装修(150 万)

12 个月

生活服务品牌替换

150

低效品牌清场(30 万)、新品牌装修(90 万)、服务设备采购(30 万)

6 个月

合计

1500

-

9.5 个月

3.2收益预测与验证机制

直接收益:

餐饮首店引入后,客单价从 80 元提升至 120 元,年销售额从 1800 万元增至 2700 万元,新增 900 万元;

零售首店 / 旗舰店升级后,坪效从 3.5 万元 /㎡/ 年提升至 5 万元 /㎡/ 年,涉及 2000㎡面积,年新增销售额 3000 万元;

体验业态新增后,年接待客群从 50 万人次增至 80 万人次,体验消费收入从 600 万元增至 1200 万元,新增 600 万元;

间接收益:

业态优化提升项目吸引力,会员新增 5 万人,年会员消费额新增 1500 万元;

首店聚集效应带动文旅客群占比从 5% 提升至 12%,年新增文旅客群消费 800 万元;

验证机制:财务部每月输出 “业态优化收益跟踪报告”,对比实际销售额与预测值,若某项目收益低于预期(如体验业态新增销售额不足 400 万元),联合运营部调整策略(如增加体验项目折扣活动),确保年度总收益达标。

4. 业态调整客群适配验证

客群适配调研

调研对象:项目现有客群(25-45 岁中产客群占比 65%)、潜在客群(18-24 岁年轻客群、46-55 岁高端客群);

调研内容:对 “餐饮首店品类”“体验项目类型”“零售品牌偏好” 等进行问卷调研(样本量≥2000 份),结果显示:

72% 的年轻客群期待 “科技体验首店”;

68% 的中产客群偏好 “健康餐饮与亲子体验”;

55% 的高端客群关注 “高端零售与文化服务”;

适配调整:根据调研结果,将 “科技体验首店” 引入数量从 5 家增至 8 家,确保业态调整与客群需求高度匹配。

(二)品牌焕新与首店引入策略

1. 品牌焕新:从“被动汰换”到“主动升级”

1.1科学淘汰机制:数据驱动低效品牌退出

淘汰评估指标体系:

评估维度

核心指标

淘汰阈值

数据来源

经营效率

坪效、销售额增长率、租金缴纳率

连续 3 个月坪效<2 万元 /㎡,或租金拖欠超 15 天

销售数据中台 + 财务系统

客群反馈

满意度、复购率、投诉率

满意度<60%,或复购率<30%,或月均投诉≥5 次

客群调研 + 客诉系统

定位匹配度

与 “姑苏理享生活中心” 定位契合度

契合度<50%(通过专家评审 + 客群投票)

定位评估委员会 + 问卷调研

淘汰流程与保障:

每月由招商部 + 运营部联合开展品牌评估,生成 “淘汰候选名单”;

提前 3 个月书面通知候选品牌,给予 “退出缓冲期”(可优先参与新项目招商);

淘汰后 15 天内完成场地清理,同步启动备选品牌招商,确保空置期≤30 天;

2025 年淘汰目标:淘汰低效品牌 12 家(餐饮 6 家、零售 4 家、服务 2 家),空出面积 2800㎡,用于引入高效品牌。

1.2品牌升级与共创机制

品牌升级机制:

对 “经营达标但形象老旧” 的品牌(如某亲子零售品牌),提供 “升级补贴”(最高 500 元 /㎡),支持其更新店铺形象(如采用模块化布局);

2025 年计划推动 8 家品牌升级(如将传统童装店升级为 “亲子互动体验店”),目标升级后品牌销售额增长 30%。

品牌共创案例(巴拉巴拉第八代店):

空间共创:与巴拉巴拉联合设计 “70% 灵活模块 + 30% 固定结构”,灵活模块可根据季节(如夏季推出 “海洋主题”)调整陈列,固定结构保留品牌核心形象;

营销共创:开业推出 “姑苏限定款童装”(融入园林元素),联合项目开展 “亲子穿搭大赛”,首月销售额突破 500 万元,客流贡献占 3 层亲子区 35%;

共创复制:2025 年计划与 5 家品牌(如 pocoblush 美妆、52TOYS 潮玩)开展共创,目标共创品牌坪效提升 25%。

1.3品牌定制机制

定制化标准:引入 34% 的品牌定制店(约 72 家),定制内容包括 “空间设计定制(如融入苏式元素)”“产品定制(如专属 SKU)”“服务定制(如会员专属体验)”;

定制案例(Ole' 有机超市苏州大悦城店):

空间定制:增设 “苏州本土有机食品专区”(占比 20%),陈列太湖大米、东山杨梅等本地特产;

产品定制:推出 “Ole'× 苏州非遗” 联名礼盒(有机食品 + 苏绣文创),仅在本项目销售;

服务定制:为项目会员提供 “有机食品配送服务”(满 300 元免费配送),目标定制店会员消费占比达 70%。

2. 首店引入策略:“数量”到“质量 + 类型”双提升

2.1首店类型拓展:覆盖新兴业态

首店类型拓展清单(2025 年):

首店业态类型

品牌举例

城市能级

引入时间

核心价值

科技首店

极氪汽车体验店(区域首店)

区域首店

2025Q1

吸引年轻客群,提升科技属性

健康首店

高端体检中心(城市首店)

城市首店

2025Q2

匹配中产健康需求,提升高端客群占比

文化首店

苏州博物馆文创店(区域首店)

区域首店

2025Q1

强化在地文化,增加文旅客群

运动首店

CARNAVAL DE VENISE(城市首店)

城市首店

2025Q3

引入中高端运动品牌,填补品类空白

拓展目标:新兴业态首店占比达 40%(14 家),避免过度依赖餐饮首店(2024 年餐饮首店占比 65%),实现首店业态多元化。

2.2首店层级提升与主题匹配

层级提升策略:

联合大悦城控股 “全国首店资源库”,争取 “城市首店” 占比从 2024 年的 30% 提升至 2025 年的 40%(14 家),如引入 “高端珠宝城市首店”“黑珍珠餐厅城市首店”;

对城市首店提供 “专项补贴”(最高 50 万元 / 家),降低品牌入驻成本,提升高端首店吸引力。

主题匹配标准:

首店需符合 “姑苏理享生活中心” 定位,从 “文化契合度(30%)、客群匹配度(30%)、体验创新性(40%)” 三维度评分,仅 80 分以上首店可引入;

如拒绝 “纯网红快闪首店”(文化契合度低),优先引入 “苏式文创首店”“健康生活首店” 等与主题高度匹配的品牌。

2.3区域联动:形成品牌矩阵

联动对象:与龙湖相城天街、相城环球港等 “未来环” 商圈商业体联动,避免首店同质化(如龙湖引入 “潮玩城市首店”,本项目则引入 “健康城市首店”);

联动措施:

建立 “首店资源共享清单”,每月互通首店引进计划,避免重复引进;

推出 “跨商场首店消费券”(如在本项目健康首店消费满 500 元,可在龙湖天街获 50 元优惠),提升区域首店整体吸引力;

联动目标:“未来环” 商圈 2025 年新增首店总量达 80 家,本项目贡献 35 家,占比 44%,成为区域首店核心载体。

3. 品牌焕新风险应对策略

3.1常见风险与解决方案

风险类型

具体表现

应对措施

责任团队

解决周期

低效品牌淘汰阻力大

品牌拒绝撤店,提出高额补偿要求

提前 6 个月与品牌沟通汰换计划,明确补偿标准(按剩余租期租金的 30%);联合法务部制定 “汰换合同条款”,降低法律风险

招商部 + 法务部

1-2 个月

首店引进后运营不及预期

首店开业 3 个月后坪效低于 2.8 万元 /㎡

成立 “首店运营帮扶小组”,为品牌提供营销支持(如联合开展促销活动)、客群引流(会员定向推荐);调整首店位置至高客流区域

运营部 + 招商部

1 个月内见成效

品牌共创成本超支

巴拉巴拉 8 代店模块化装修成本超预算 20%

与品牌方协商 “成本共担”(项目承担 60%、品牌承担 40%);优化模块设计,采用性价比更高的材料(如替换进口展架为国产优质展架)

采购部 + 招商部

2 周内调整成本方案

3.2首店长效运营机制

首店运营监测:建立 “首店运营档案”,每周跟踪销售额、坪效、客群反馈,对连续 2 个月坪效下滑的首店,开展 “运营诊断”(如分析客群流失原因);

首店二次引流:每季度为开业满 6 个月的首店策划 “主题营销活动”(如 “首店周年庆”“新品首发会”),目标首店开业 1 年后存活率≥90%,销售额年增长 15%;

首店资源复用:将运营成功的首店案例(如巴拉巴拉 8 代店)整理为 “首店共创手册”,复制到其他品牌引入中,降低后续共创成本。

(三)绿色低碳与健康消费品牌

1. 绿色低碳品牌:从“概念”到“落地运营”

1.1绿色低碳品牌引入标准

核心评估维度:

评估维度

具体要求

权重

示例品牌达标情况

环保理念

品牌核心业务包含环保产品 / 服务,如可降解材料、循环利用

30%

Songmont 山下有松:使用可回收皮革,环保理念占品牌宣传 30%

可持续实践

门店运营采用绿色技术(如节能设备、太阳能供电)

40%

Lalage Beaumont:门店使用 LED 节能灯,太阳能供电占比 20%

低碳认证

获得国家 / 国际低碳认证(如碳中和认证、绿色产品认证)

30%

某太阳能品牌:获得国家碳中和认证

引入目标:2025 年引入绿色低碳品牌 10 家,占总品牌数量的 5%,覆盖零售、服务、技术等业态。

1.2核心绿色低碳品牌引入与运营

环保零售品牌(Songmont 山下有松区域首店):

品牌亮点:主打 “环保皮革包袋”,采用可回收材料,门店装修使用环保涂料、可拆卸展架;

运营策略:在门店设置 “旧包回收点”(回收旧包可兑换新品折扣),联合项目开展 “环保主题展”,目标品牌月均销售额达 80 万元,环保客群占比达 40%。

绿色技术品牌(智能照明 + 太阳能光伏):

技术落地:与绿色技术品牌合作,将项目公共区域照明更换为 “智能节能 LED 灯”(年省电 30 万度),在屋顶花园安装 “太阳能光伏板”(年发电 5 万度,用于绿化灌溉系统);

运营价值:降低项目运营成本(年节省电费 25 万元),同时打造 “绿色商业标杆” 形象,吸引环保理念客群。

低碳服务品牌(共享出行 + 共享办公):

引入 “共享出行服务站”(如哈啰单车专属停放区 + 充电服务),为客群提供 “商场消费满 200 元赠共享单车骑行券”;

在 LG1 层设置 “共享办公区”(100㎡),配备节能设备,按小时收费(20 元 / 小时),目标低碳服务品牌月均服务人次达 1500 人。

2. 健康消费品牌:覆盖“运动 + 餐饮 + 服务 + 生活方式”

2.1健康消费品牌引入清单与运营

运动健康品牌(CARNAVAL DE VENISE 城市首店):

品牌定位:比音勒芬旗下中高端运动品牌,主打 “高尔夫运动服饰 + 休闲运动装”,客单价 800 元;

运营策略:在门店设置 “高尔夫模拟体验区”(免费体验),联合项目开展 “周末高尔夫训练营”,目标品牌月均销售额达 120 万元,带动运动业态整体销售额增长 35%。

健康餐饮品牌(有机食品 + 健康轻食):

引入 “有机轻食餐厅区域首店”(如 wagas 高端线),食材 100% 有机认证,提供 “定制化餐单”(如减脂餐、控糖餐);

运营策略:推出 “健康餐饮 + 运动体验” 套餐(轻食消费满 100 元,赠高尔夫体验 1 次),目标健康餐饮客群复购率达 60%。

健康服务品牌(高端体检中心城市首店):

品牌服务:提供 “VIP 体检套餐”(客单价 3000 元)、“亚健康调理服务”,配备专业医疗团队;

运营策略:为项目钻石会员提供 “免费体检套餐”(年 1 次),联合企业客户开展 “员工体检团购”,目标健康服务品牌年销售额达 800 万元。

健康生活方式品牌(瑜伽馆 + 冥想空间):

引入 “高端瑜伽馆区域首店”,提供 “一对一私教”(客单价 500 元 / 节)、“亲子瑜伽” 等课程;

在瑜伽馆旁设置 “冥想空间”(免费开放,需预约),配备香薰、舒缓音乐,目标健康生活方式品牌月均会员新增 50 人,会员留存率达 85%。

2.2健康消费生态构建

建立 “健康消费会员体系”:会员在健康品牌消费可获 “双倍积分”,积分可兑换健康服务(如体检折扣、瑜伽课程);

每月举办 “健康生活节”(如健康讲座、有机食品品鉴会、瑜伽公开课),目标健康消费品牌销售额占比从 2024 年的 8% 提升至 2025 年的 15%,成为项目核心竞争力之一。

3. 绿色低碳品牌效果评估体系

3.1核心评估指标

评估维度

具体指标

2025 年目标值

监测方式

环保影响力

年减少碳排放(吨)、环保材料使用占比

500 吨、80%

绿色技术品牌数据反馈、第三方碳排放审计

运营表现

绿色品牌销售额、坪效、复购率

1200 万元、4 万元 /㎡/ 年、45%

销售数据中台、客群调研

客群反馈

环保品牌满意度、客群推荐率

90%、65%

问卷调研、会员反馈系统

3.2评估实施与优化

月度监测:运营部每月收集绿色品牌运营数据,对比目标值,若 “环保材料使用占比低于 70%”,要求品牌方限期整改(如更换为合规环保材料);

季度评估:每季度邀请环保专家、客群代表开展 “绿色品牌评估会”,分析未达标原因(如绿色品牌销售额不足 1000 万元因 “宣传不足”),制定优化措施(如增加绿色品牌宣传推广);

年度复盘:每年末开展绿色品牌运营复盘,对表现优秀的品牌(如 Songmont 山下有松)给予 “绿色标杆品牌” 称号,优先续约并提供装修补贴;对不达标的品牌,启动汰换流程。

4. 健康消费品牌生态联动机制

4.1品牌间联动运营

跨品牌套餐设计:

“运动 + 餐饮” 套餐:CARNAVAL DE VENISE 消费满 1000 元,赠健康轻食餐厅 50 元券;

“体检 + 服务” 套餐:高端体检中心消费满 3000 元,赠瑜伽馆 10 次体验课;

目标跨品牌套餐月均销售 1000 份,带动健康品牌整体销售额增长 20%;

联合营销活动:每月举办 “健康生活周”,健康品牌联合推出 “健康消费满减”(满 500 元减 100 元)、“健康知识讲座”(邀请体检中心专家主讲),目标活动期间健康品牌客流增长 35%。

4.2与项目其他板块联动

空间联动:将健康餐饮品牌布局在瑜伽馆、体检中心周边,形成 “健康消费专区”,提升客群跨品牌消费率;

会员联动:健康品牌消费可获项目 “健康积分”,积分可兑换项目其他业态权益(如屋顶花园露营体验、AR 导航专属服务),目标健康积分使用率达 50%,提升会员整体粘性;

数据联动:共享健康品牌客群消费数据(如体检报告中的 “亚健康类型”),为项目其他业态调整提供参考(如针对 “颈椎亚健康” 客群,增加颈椎护理服务品牌)。

(四)各楼层规划布局及品牌落位策略

1.一楼:苏式轻奢与文化生活示范区(面积占比 28%,约 5.04 万㎡)

定位升华

紧扣 “姑苏理享生活中心” 核心定位,打造 “江南轻奢生活第一站”,融合苏州园林文化与现代高端消费场景,既要树立项目高端标杆形象,又要强化在地文化辨识度,吸引苏州全域高净值客群及长三角文旅客群,填补相城区高端商业空白。

主要业态

国际轻奢、高端美妆香氛、黄金珠宝、钟表名品、苏式文创旗舰、高端生活方式品牌

品牌组合

轻奢品牌(6-8 家):Coach Outlet(苏州北区首店)、Michael Kors(区域旗舰店)、Kate Spade(城市定制店)、Tory Burch(苏州第二店)、Coach 1941(高端线区域首店)、Armani Exchange(旗舰店)、Calvin Klein Platinum Label(区域首店),形成轻奢品牌矩阵,覆盖皮具、服饰、配饰等核心品类。

高端美妆香氛(5-7 家):Sephora(苏州北区旗舰店,面积 800㎡)、HAYDON 黑洞(城市首店)、Jo Malone(区域首店)、Tom Ford Beauty(旗舰店)、La Mer(专柜)、月魁星(专柜,主推月魁星、凤池夸两大高端美妆品牌)、Diptyque(区域首店)、观夏・苏园(城市定制店,融合苏式园林元素),构建覆盖国际一线与本土高端的美妆香氛集群。

黄金珠宝(4-6 家):周大福传承系列旗舰店、老凤祥苏式非遗主题店、周生生 PROMESSA 婚嫁定制店、六福珠宝高端线专柜、琥福珠宝概念店、潮宏基花丝镶嵌主题店、曼卡龙苏州限定店,其中老凤祥与潮宏基引入苏绣、花丝镶嵌等非遗工艺产品,强化文化属性。

钟表名品(3-4 家):OMEGA(专柜)、Longines(旗舰店)、Tissot(区域旗舰店)、Casio G-Shock 高端主题店,帝车星腕表(钻石定制)覆盖高端机械表与潮流电子表,满足不同客群需求。

苏式文创与生活方式(6-8 家):苏州博物馆文创旗舰店(面积 600㎡,区域最大)、故宫文创苏州限定店、野兽派(苏式园林主题店)、Starbucks Reserve(苏州北区首店,融合昆曲元素)、Apple 授权专营店(350㎡,配备 AR 产品体验区)、MUJIcom(生活方式旗舰店)、Nespresso(精品咖啡体验店)、Lamy(文创联名店)。

租金水平

轻奢品牌:保底租金 450-750 元 /㎡/ 月,扣点率 10-12%(首店品牌首年扣点减免 2%);

高端美妆香氛:保底租金 500-800 元 /㎡/ 月,扣点率 15-18%(美妆集合店扣点率上浮 2%);

黄金珠宝 / 钟表名品:保底租金 380-650 元 /㎡/ 月,扣点率 8-10%(品牌旗舰店扣点率可协商下调);

苏式文创与生活方式:保底租金 300-500 元 /㎡/ 月,扣点率 12-15%(本土文创品牌首年保底租金减免 30%)。

焕新重点

引入 3-4 个苏州首店轻奢品牌(如 Coach 1941、Calvin Klein Platinum Label),提升品类稀缺性,其中 2 家品牌推出苏州限定款产品(融入园林、昆曲元素);

打造 800㎡ Sephora 北区旗舰店,引入 15 个独家品牌与 20 个苏州首进美妆单品,设置 “苏式香氛定制区”;

规划 1200㎡“黄金珠宝钟表专区”,老凤祥、周大福等品牌设置非遗工艺展示区,定期开展匠人现场制作活动;

落地 600㎡苏州博物馆文创旗舰店,集合文创产品、非遗体验、咖啡轻食于一体,成为文旅客群必打卡点;

引入观夏・苏园定制店,打造 “园林式香氛体验空间”,推出苏州限定香型(如 “拙政莲影”“平江桂雨”)。

特色活动与政策支持

每季度举办 “姑苏轻奢生活节”,联合轻奢品牌开展新品首发会、VIP 私享品鉴会(如 Coach 苏州限定款发布会),配套昆曲快闪、园林花艺体验等文化活动;

针对首店品牌提供 “三重支持”:装修补贴最高 1800 元 /㎡(城市首店)、免租期最长 12 个月(轻奢品牌)、联合营销补贴(首年营销费用报销 30%,最高 50 万元);

联合工商银行、招商银行推出 “高端客户专属权益”:信用卡消费满 5000 元减 500 元,轻奢品牌消费可享 3 期免息,黄金珠宝消费赠苏式文创礼盒;

每月开展 “美妆香氛主题周”,Sephora 与 HAYDON 联动推出 “香氛盲盒”“美妆体验工坊”,观夏门店提供免费香氛定制服务。

布局策略

主入口(地铁 2 号线直达口)布局 Coach Outlet 与 Michael Kors 旗舰店,采用 “苏式白墙黛瓦 + 现代玻璃幕墙” 设计,形成强烈视觉冲击,吸引客流第一时间驻足;

中庭核心区域设置 Sephora 北区旗舰店与 HAYDON 黑洞,围绕中庭打造 “香氛花园” 景观(融入荷花、翠竹等苏式植物),提升聚客能力与停留时间;

黄金珠宝与钟表名品集中布局于中庭东侧动线,形成 “高端饰品专区”,临近轻奢品牌区域,实现客群交叉消费;

动线西侧规划 “苏式文化生活走廊”,依次布局苏州博物馆文创、故宫文创、观夏・苏园等品牌,与中庭高端消费区形成 “高端 + 文化” 的场景互补;

动线末端布局 Starbucks Reserve 与 Apple 授权店,延长客流动线,同时借助高流量品牌带动末端商铺曝光,提升整体承租能力。

2.二楼:时尚女装与精致配饰馆(面积占比 22%,约 3.96 万㎡)

定位升华

打造 “江南时尚精致生活场”,聚焦 25-45 岁中产女性客群,融合潮流时尚与苏式美学,形成 “女装 + 配饰 + 美妆集合” 的精致消费闭环,既要满足日常穿搭需求,又要适配职场、社交等多元场景,成为苏州女性精致生活的核心目的地。

主要业态

潮流女装、精致配饰、小众美妆集合、内衣家居、女性生活服务

品牌组合

潮流女装(12-15 家):UR(区域旗舰店)、ZARA(高端线专柜)、Ochirly(城市定制店)、Lily 商务女装旗舰店、伊芙丽高端线(区域首店)、太平鸟苏式主题店、江南布衣(旗舰店)、播 broadcast(苏绣元素定制店)、DAZZLE(区域首店)、MO&Co.(旗舰店)、Edition(区域首店)、Vero Moda 高端线、Only 限量款专区、欧时力轻奢线、Five Plus 潮流店。

精致配饰(8-10 家):Swarovski(旗舰店)、APM Monaco(区域首店)、PANDORA(苏州北区旗舰店)、Agatha(城市首店)、Alexandre de Paris(区域首店)、Kate Spade 配饰专区、Coach 配饰集合店、周大生轻奢配饰店、潮宏基彩金专区、Manila Grace(区域首店)。

小众美妆集合(2-3 家):HARMAY 话梅(区域首店,面积 600㎡)、WOW COLOUR(苏式主题店)、KKV 高端美妆区,涵盖小众香水、独立彩妆、进口护肤等品类。

内衣家居(4-5 家):内外 NEIWAI(城市首店)、爱慕高端线、曼妮芬旗舰店、欧迪芬苏式刺绣主题店、水星家纺高端家居馆。

女性生活服务(3-4 家):林清轩 SPA(区域首店)、美甲美睫定制店、韩式皮肤管理中心、首饰清洗保养工坊。

租金水平

潮流女装:保底租金 300-550 元 /㎡/ 月,扣点率 12-15%(首店品牌扣点减免 1%);

精致配饰:保底租金 350-600 元 /㎡/ 月,扣点率 10-13%(珠宝类配饰扣点率 8-10%);

小众美妆集合:保底租金 400-700 元 /㎡/ 月,扣点率 16-19%;

内衣家居:保底租金 280-450 元 /㎡/ 月,扣点率 11-14%;

女性生活服务:保底租金 250-400 元 /㎡/ 月,扣点率 18-22%(按服务类业态浮动)。

焕新重点

引入 6-8 个区域首店女装品牌(如 DAZZLE、Edition、伊芙丽高端线),其中江南布衣、播 broadcast 等品牌推出苏式元素定制款(如苏绣装饰服饰、园林印花系列);

打造 600㎡ HARMAY 话梅区域首店,设置 “苏式美妆实验室”,引入 20 个苏州首进小众美妆品牌,提供定制化护肤咨询服务;

推动 3 家配饰品牌(Swarovski、PANDORA、APM Monaco)开设 “苏州限定款专区”,融入昆曲脸谱、园林窗格等设计元素;

引入内外 NEIWAI 城市首店,打造 “苏式舒适家居体验空间”,结合丝绸材质推出苏州限定家居服系列;

布局林清轩 SPA 区域首店,将苏式园林景观融入护理空间,推出 “桂花精油护理” 等苏州限定项目。

特色活动与政策支持

每月举办 “苏式精致生活周”,联合女装品牌开展 “穿搭沙龙”,邀请时尚博主与苏绣匠人共同解读 “江南穿搭美学”;

针对女性客群推出 “精致消费礼包”:女装消费满 1000 元赠美妆集合店 50 元券,配饰消费满 800 元赠美甲体验一次,累计消费满 3000 元升级为黄金会员,享免费 SPA 体验;

首店品牌享受 “装修补贴 + 流量支持”:区域首店装修补贴最高 1200 元 /㎡,免租期 6-9 个月,联合商场自媒体矩阵(小红书、抖音)开展 “首店探店” 直播,单场曝光量不低于 50 万次;

每季度举办 “配饰设计大赛”,邀请消费者参与苏州元素配饰设计,获奖作品由 PANDORA 或潮宏基制成限定款发售,强化客群参与感。

布局策略

沿主通道布局 UR、ZARA 等流量女装品牌,形成 “时尚引流带”,吸引客群深度浏览;

中庭两侧规划 “配饰精品区”,将 Swarovski、APM Monaco 等品牌集中布局,与女装区域形成 “穿搭 - 搭配” 消费闭环;

动线中段设置 HARMAY 话梅与 WOW COLOUR,打造 “美妆核心区”,衔接女装与配饰区域,提升交叉消费率;

动线内侧布局内衣家居与女性生活服务,营造 “私密舒适消费场景”,其中林清轩 SPA 与美甲店相邻,推出 “穿搭 - 护理” 联动套餐;

设置 3 处 “苏式穿搭体验区”(每处约 50㎡),配备试衣镜、休息座椅与苏式绿植装饰,提供免费穿搭咨询,延长客群停留时间。

3.三楼:亲子家庭与成长体验中心(面积占比 20%,约 3.6 万㎡)

定位升华

打造 “苏式亲子成长第一空间”,聚焦 28-45 岁家庭客群,构建 “亲子零售 + 互动体验 + 教育启蒙 + 亲子餐饮” 的一站式消费闭环,融入苏州园林、非遗文化等本土元素,既满足儿童游乐、学习需求,又为家长提供舒适休憩与品质消费场景,成为相城家庭周末休闲的首选目的地。

主要业态

亲子零售、儿童游乐、素质教育、亲子餐饮、母婴服务

品牌组合

亲子零售(8-10 家):Balabala 第八代形象店(城市首店,模块化布局)、安踏儿童旗舰店、李宁儿童高端线、Nike Kids(区域旗舰店)、Adidas Kids(旗舰店)、戴维贝拉苏州限定店、英氏高端婴童店、安奈儿苏式主题店、迷你巴拉巴拉、皇室童缘、云霞兽(益智童具+高端童装)。

儿童游乐(3-4 家):奈尔宝家庭中心(苏州北区首店,面积 3000㎡)、meland club(区域旗舰店)、卡通尼乐园(苏式主题店)、乐高活动中心(旗舰店)。

素质教育(5-6 家):巧虎 KIDS 早教中心、美吉姆国际早教、杨梅红艺术教育、小主持人语言培训、少儿编程机构、苏绣非遗体验工坊(亲子手工)。

亲子餐饮(4-5 家):西贝莜面村亲子店、必胜客欢乐餐厅(亲子主题)、老乡鸡儿童营养餐厅、小杨生煎苏式儿童套餐专区、萌小亲亲子烘焙餐厅。

母婴服务(3-4 家):孩子王高端母婴馆、爱婴室旗舰店、母婴护理中心、儿童理发定制店。

租金水平

亲子零售:保底租金 220-400 元 /㎡/ 月,扣点率 10-13%(旗舰店扣点率可协商);

儿童游乐:保底租金 180-300 元 /㎡/ 月,扣点率 15-18%(按客流量分成浮动);

素质教育:保底租金 150-280 元 /㎡/ 月,扣点率 12-15%(长期合作品牌可减免保底);

亲子餐饮:保底租金 250-450 元 /㎡/ 月,扣点率 18-22%;

母婴服务:保底租金 200-350 元 /㎡/ 月,扣点率 11-14%。

焕新重点

落地 Balabala 第八代形象店城市首店,采用 “70% 灵活模块 + 30% 固定结构”,设置 “苏式亲子穿搭区”,定期更新园林、昆曲主题陈列;

引入 3000㎡奈尔宝家庭中心苏州北区首店,打造 “苏式园林主题游乐区”,融入假山、流水、亭台等元素,增设非遗手工体验项目(如苏绣香囊制作);

开设苏绣非遗体验工坊,由苏州非遗传承人授课,提供亲子苏绣、核雕制作等体验,成为项目文化特色标签;

推动亲子餐饮品牌推出 “苏式儿童套餐”,如西贝莜面村的 “苏式面点 DIY”、小杨生煎的 “非遗生煎体验”,将饮食与文化体验结合;

升级孩子王高端母婴馆,增设 “苏式母婴护理区”,提供传统月子护理咨询与婴儿抚触服务,配套苏州本土母婴品牌产品。

特色活动与政策支持

每周末举办 “苏式亲子文化节”,开展 “园林寻宝”“昆曲亲子换装”“非遗手工课堂” 等活动,凭亲子业态消费凭证可免费参与;

推出 “亲子年卡”(售价 999 元),包含奈尔宝 10 次体验、素质教育 4 节体验课、亲子餐饮 8 折优惠、母婴服务满减券,目标年售 5000 张;

对儿童游乐与教育品牌提供 “培育期支持”:免租期最长 12 个月,装修补贴最高 800 元 /㎡,联合商场会员体系定向推送客群,确保开业首年客流达标;

每年举办 “苏州亲子时装周”,由 Balabala、戴维贝拉等品牌提供服装,儿童模特展示苏式元素亲子装,吸引家庭客群参与打卡。

布局策略

主入口附近布局奈尔宝、meland club 等核心游乐品牌,形成 “聚客锚点”,带动周边零售与餐饮消费;

亲子零售沿主动线两侧布局,按 “婴童 - 幼童 - 少儿” 年龄分层,方便家长一站式选购;

动线内侧集中设置素质教育与母婴服务区,营造 “安静教育场景”,与游乐区形成动静分离;

亲子餐饮集中布局在楼层末端,临近游乐区与教育区,方便家长在孩子活动期间就餐休憩,同时设置 “家长休息区”(配备充电设施、绘本读物);

打造 “苏式亲子走廊”(长度 100 米),墙面装饰苏州园林彩绘,设置 3 处 “亲子打卡点”(园林微缩景观、昆曲脸谱拍照框),提升场景趣味性。

数据来源:北京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数据库

   关注 21    返回
商业地产案例分析-苏州大悦城项目(五)
商业地产案例分析-苏州大悦城项目(三)
 
 
关注官方手机微站
  
   
 
公司简介      咨询热线:13811016198(段小丽)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京ICP备16017448号
网站版权归  【北京云阿云互联网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所有      技术支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