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手机移动微站
  
转繁体
首页   党政建设  
论党的指导思想的三次飞跃
   日期 2021-12-15 

论党的指导思想的三次飞跃

——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石仲泉 2021-12-12云阿云智库•党政建设

导读: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形成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也是党在百年奋斗中制定的三个“历史决议”都根据不同的历史情况和时代要求着重论述和评价的党的指导思想。不能不说,这在百年党史中具有唯一性。

作者:石仲泉,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原载于《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1年第11期

[摘 要] 100年来,我们党先后形成了三大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制定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对这三大历史性飞跃理论成果进行了新的概括和提升,对毛泽东思想做了新的评述,强调了丰富发展了的毛泽东思想的时代意义;论述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重大成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意义做了定位;阐述了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位为“新的飞跃”的实践依据、理论依据,强调“两个确立”是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需要。

[关键词]《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党的指导思想;三次飞跃

中华民族是富于理论思维的民族,中国共产党是善于理论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政党。100年来,党在艰难困苦的奋斗中不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理论创新,先后形成了三大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制定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第三个历史决议),对这三大历史性飞跃理论成果进行了新的概括和提升。这里,笔者就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发展以及各自所解决的不同时代问题,谈点个人认识。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和时代价值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形成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也是党在百年奋斗中制定的三个“历史决议”都根据不同的历史情况和时代要求着重论述和评价的党的指导思想。不能不说,这在百年党史中具有唯一性。三个“历史决议”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和定位,构成怎样的具体关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出发进行阐释。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第一个历史决议对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决定性作用

毛泽东思想内含毛泽东的个人特质基因和卓越贡献成因。毛泽东思想无疑是党的集体智慧结晶,但由于毛泽东是其主要创立者,它的形成不能不与毛泽东的个人特质有密切关系。毛泽东说过,自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后就没有动摇过。同时,他坚持独立思考,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本本”既有异常超强的领悟能力,又有创造性地运用革命理论进行革命斗争的活动能力。

毛泽东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本本”和上级指示决不简单盲从,而是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革命斗争的方针政策。他领导秋收起义队伍攻打长沙不下,立即掉转枪头带领队伍上井冈山,开辟了党领导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在井冈山斗争一年多后,又下山开辟中国最大的革命根据地——中央苏区,实施了土地革命的许多正确政策,并在严酷的反“围剿”战争中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这条道路的开创,是毛泽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成果,也是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显著标志。可是,毛泽东的一系列正确主张,不断遭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将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中央领导人的反对。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指出:我们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情况”。这样,毛泽东不仅在实际运用而且在理论指导上,初步掌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这一原则。

“左”倾错误使革命事业遭受严重挫折。在红军被迫放弃广大苏区的长征途中,1935年1月遵义会议批判“左”倾错误领导,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从此,党和红军摆脱危亡绝境,中国革命力量才逐渐由小变大、由弱变强。长征胜利结束后,党逐渐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

中国革命经历失败转向胜利,使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的现状和历史、对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形成了更为深刻和完整的认识。延安整风运动批判了以前述“两化”为代表、对党发生过严重危害的教条主义,厘清了历史问题的路线是非,初步统一了全党思想。党的六届七中全会制定的第一个历史决议——《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整风运动的理论结晶。它对党的七大规定百年党史上最早的“两个确立”,即确立毛泽东为全党的核心领袖地位,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地位,产生了决定性影响。在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引下,党不仅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为中华民族在近代第一次打败外国侵略者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辉煌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开启了中国发展的新纪元。

(二)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发展和第二个历史决议对毛泽东思想新概括后的高度评价

在党的七大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后,毛泽东思想在从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和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得到了新的丰富和开拓。与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曲折经历同步,毛泽东思想也经历了曲折发展过程。党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从危难中重新奋起,拨乱反正,揭开了党的百年历史新篇章,也对毛泽东思想做了新的构建。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制定的第二个历史决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将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的晚年错误加以区别后,对毛泽东思想给予新的定义。党的十二大对这个定义概括得更加完整,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新的体系是第二个历史决议的“六+一”格局。所谓“六”,即有六个方面内容: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所谓“一”,即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毛泽东思想的新体系,比党的七大的初始体系更加全面,包括党在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正确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体现革命战争、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的宝贵经验;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学科领域,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军事和国际问题等诸多内容;涵盖治党治国治军兼及内政外交国防各个方面,创造性回答了在中国如何革命、夺取革命胜利和实现革命转变,走向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根本问题。这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将毛泽东思想的内涵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党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境界。党的十五大指出,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三)第三个历史决议强调了丰富发展了的毛泽东思想的时代意义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制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毛泽东思想做了新的评述,指出:“在这个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包括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大关系,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尊重价值规律,在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等。”这些“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方法,体现为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基本方面,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这些独创性理论成果至今仍有重要指导意义”。

怎样认识第三个历史决议对毛泽东思想意义的强调呢?不可否认,由于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一些人对毛泽东思想还存在这样那样的困惑。笔者以为,第二个历史决议和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仍然对我们认识这个问题很有启迪。第二个历史决议指出: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因为毛泽东同志晚年犯了错误,就企图否认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否认毛泽东思想对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作用,这种态度是完全错误的。对毛泽东同志的言论采取教条主义态度,以为凡是毛泽东同志说过的话都是不可移易的真理,只能照抄照搬,甚至不愿实事求是地承认毛泽东同志晚年犯了错误,并且还企图在新的实践中坚持这些错误,这种态度也是完全错误的。”习近平进一步指出:革命领袖是人不是神。不能因为他们伟大就把他们像神那样顶礼膜拜,不容许提出并纠正他们的失误和错误;也不能因为他们有失误和错误就全盘否定,抹杀他们的历史功绩,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潭。“毛泽东思想以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它培养的大批骨干,不仅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挥了重要作用。邓小平同志说,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丢不得,丢掉了实际上就否定了我们党的光辉历史;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的原则,我们将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前进。”这是我们党对待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态度。用广大老百姓更接地气的话说,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守护神”,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基、是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长治久安之根。那种贬低、诋毁毛泽东思想的言论是完全错误的。毛泽东思想与党的生命同在,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始终坚持与党共存的毛泽东思想。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和时代价值

第三个历史决议的一个重要新论,就是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是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指导思想的定位新评价。怎样认识这个新的定位呢?笔者有以下三点看法。

(一)邓小平理论的提出和党的十五大对邓小平理论的定位

邓小平理论与其他党的指导思想有一个不同,就是邓小平在生前并不知道这个称谓。邓小平是1997年2月去世的,这个称谓是在这一年9月党的十五大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时才加以概括的。邓小平是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这是他自己讲的。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就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新思想、新政策、新战略,在党的十三大上被概括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1992年邓小平发表的南方谈话,集他的思想理论之大成,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诸多理论问题做了比较全面的论述,及时明确地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在党和国家历史发展再次处于向何处去的紧要关头起到了拨正航向的指针作用。特别是提出“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新思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这篇著作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将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是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到新阶段的标识性著作。随后召开的党的十四大便将党的十三大的称谓冠名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并对这一理论的内容做了新的概括。邓小平去世后召开的党的十五大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进一步概括为我们现在所说的邓小平理论,并且提升了其理论定位。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邓小平理论“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讲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最早是党的十三大。那时从实践层面提出: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党的十五大则从理论层面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这就是现在我们讲理论飞跃的由来。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个新形态,在党的十五大对邓小平理论进行定位之后仍在发展。如第三个历史决议指出的,“党深刻认识到,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必须以理论创新引领事业发展”。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开创了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七大鉴于党的指导思想不断创新,为了便于说明这些创新理论的关系,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理念。胡锦涛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个新的理论体系的构建,既是对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的科学表述,又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的与时俱进。

(三)第三个历史决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定位的时代意义

习近平在介绍第三个历史决议关于论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34年重大成就时指出: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作出的历史贡献,“从党领导全面开展拨乱反正、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容应对关系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一系列风险考验、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开创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等方面,展现新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和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第三个历史决议对这个时期的重大成就展开论述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意义做了定位,指出,党“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涵的新概括,也是对它的意义的新定位。怎样看待这“两新”呢?

第一,这个“新的飞跃”定位,进一步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性。党的十七大报告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包括”在一起了,没有对这个理论体系内涵展开论述。第三个决议将三个创新理论打通了,第一次按照党的十四大报告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的表述方式做了概括,其论列方面的顺序有所调整,也增加了内容,逻辑更为清晰。为什么采用党的十四大报告的论列表述,就是因为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源头在这里。采用这种论列表述是回归原创。

第二,这个“新的飞跃”定位,进一步体现了对党的指导思想定位的平衡性。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如上所述,此前对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都有党的十五大做的“历史性飞跃”定位。党的十九大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后,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对其定位为“又一次飞跃”或“第三次飞跃”的呼声很高。笔者就始终认为是“新的飞跃”或“又一次飞跃”。这次决议将其明确为“新的飞跃”,是顺应了党心民意。如果不同时将没做“飞跃”级定位的创新理论进行定位,显然就存在不平衡。第三个历史决议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地位做了新的提升,把指导思想的定位“摆平”,其依据何在?笔者以为,能否这样认识:既然邓小平理论是第二次飞跃,那么以邓小平理论作为本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就自然属于“飞跃”级了。或者说,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硬核,其他是邓小平理论的延伸和发展。这样,整个理论体系就都属于“飞跃”了。这个逻辑顺理成章,可以说得通。这可能是第三个历史决议决议将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明确为“新的飞跃”一个考量。

第三,这个“新的飞跃”定位的提出,也使属于34年新时期的中央领导的称谓体现了统一性。我们只要仔细研究一下就不难看出,第三个历史决议的文字表述很有考究:一是过去常用的“第几代”的说法在整个决议中看不到了。二是新时期34年的历届中央领导也没有使用“核心”称谓了,一律用“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表述。这样的统一称谓,消除了过去人们对不同提法的困惑。当然,这种统一表述只是在这次决议中看到了,至于以后在别的场合是否还像过去那样来表述,我们有待静观。

应当指出,目前第三个历史决议决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定位,对增强最大范围的团结、形成最大公约数的共识、凝聚最大同心圆力量,为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发展和时代价值

党的历史进程划分为四个时期,是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自党的十八大以来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开始的。党的十九大通过的新党章,首次确立了习近平同志为全党的核心和党中央的核心,并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新的指导思想。第三个历史决议进一步强调了“两个确立”的重要意义。第三个历史决议是怎样提升新时代指导思想新的定位和强调“两个确立”的时代意义的呢?笔者主要有三点看法。

(一)新时代十三个方面成就的“伟大飞跃”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位为“新的飞跃”的实践依据

第三个历史决议的重点是百年奋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时间虽然只有九年,但是是党的历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开端。在党的百年奋斗史上,对过去三个历史时期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已有前两个决议和其他多种形式的文献做过总结。习近平指出:这次全会决议对党的十八大之前的历史时期,只在已有总结和结论的基础上进行概述。全会决议着重“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重点,有利于引导全党进一步坚定信心,聚焦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迈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根据这个构想,第三个历史决议有约3.6万字,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新时代的叙述约1.9万字。在这一部分,第三个历史决议首先阐明这一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第三个历史决议对百年奋斗的每个时期都增写“面临的主要任务”一段新文字,这种表述强化了党的主观自觉意识,彰显了习近平不断强调的党的历史主动精神。其次,第三个历史决议在党的十九大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一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分析了新时代党面临的形势、面对的风险挑战。这有助于使全党保持清醒头脑,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再次,决议从十三个方面分领域总结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成就。这十三个方面为: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2.全面从严治党,3.经济建设,4.全面深化改革开放,5. 政治建设,6.全面依法治国,7.文化建设,8.社会建设,9.生态文明建设,10.国防和军队建设,11.维护国家安全,12.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13.外交工作。第三个历史决议这样大篇幅地展开论述九年来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旨在充分说明党和人民怎样以英勇顽强的奋斗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因此,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9]这就使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位为“新的飞跃”,有了非常充足的实践依据。

(二)进一步明确的十大战略思想和创新理念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位为“新的飞跃”的理论依据

第三个历史决议在从十三个方面分领域总结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成就基础上,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进行了新的概括。党的十九大报告论列了“八个明确”,这次决议扩大为“十个明确”。这样扩容,一是增加了一些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二是对许多原创性的理念和思想的认识深度做了显著提升。比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方面,提出分“两步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强调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五个方面的现代化是首次概括。又如,在全面从严治党方面,将过去常讲的“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进一步深化为“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第三个历史决议对这些战略思想和创新理念认知的提升充分说明: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全新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

第三个历史决议指出:习近平同志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个论断,充分说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和重大意义,也展现了它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我们完全有理由说,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位为“新的飞跃”,理论依据是非常充分的。

(三)强调“两个确立”是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需要

第三个历史决议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2]怎样理解这个论断呢?

第一,从百年党史维度回望,“两个确立”是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前已指出,“两个确立”始自1945年党的七大。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第一个历史决议,统一了全党思想认识,党的七大就确立了毛泽东同志为党中央的核心和全党的核心,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这使我们党有了百年党史的前两个“伟大飞跃”。这以后尽管我们党实际上是遵循这“两个确立”的,但只在邓小平总结历史经验强调“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思想之后,才增强了“两个确立”的自觉意识。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经验,进一步明确强调“两个确立”思想。五年前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了习近平同志是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党的十九大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将两者写入党章。这是党的建设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第三个历史决议根据新时代九年来的历史发展,更加充分地阐明了“两个确立”的实践依据和理论依据,这无疑是弘扬了党的七大开启的优良传统。

第二,从新时代以来创造的“伟大飞跃”成就来看,这是党心所向和民意期盼。这九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广大人民群众有了空前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说到底,其根本原因在于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航向。据西方国家媒体在我们国家所做的民意测验显示,这些年来,老百姓对党和政府的满意度从95%增加到98%,这样高的满意度在西方国家是根本不可想象的。如果这是我们自己公布的数据,人家肯定不会相信,但这是他们自己设计的调查结果呀!这就充分说明了“两个确立”的厚实群众基础,也充分说明习近平提出“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这个伟大创新思想不仅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据,而且有充分的实践依据。

第三,从“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向度言,这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需要。第三个历史决议重申了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指出:“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全党和全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景。然而,前进道路上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存在许多许多严峻复杂的风险和挑战。第三个历史决议进一步强调“两个确立”思想,就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的信心: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光芒照耀前方,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远航的巨轮就能坚持正确前进方向,乘风破浪不迷航。

第三个历史决议指出:“全党必须清醒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前进道路上仍然存在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各种风险挑战。”这要求我们一定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任何艰难险阻都阻挡不了中国人民的前进步伐,任何风险挑战都阻挡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在过去一百年赢得了伟大胜利和荣光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必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关注 5109    返回
王磊:“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的深刻逻辑
陕甘宁边区的党政建设与治国理政
 
 
关注官方手机微站
  
   
 
公司简介      咨询热线:13910949198(李桂松)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京ICP备16017448号
网站版权归  【北京云阿云互联网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所有      技术支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