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手机移动微站
  
转繁体
延安时期红军为什么又穷又开心?毛泽东为什么从来不焦虑?
   日期 2022-2-16 

延安时期红军为什么又穷又开心?毛泽东为什么从来不焦虑?

原创 栩先生 栩然说 2022-02-16云阿云智库•毛泽东研究

导读:试想一下百年前,那些从黑暗中走出来的青年,当来到红军这样的集体中,过上这样的生活,真的很苦吗?我想,物质上来说,可能是。但身体和精神上,绝对不是。“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有伟人在前面指路,还有什么好焦虑的

延安时期红军为什么又穷又开心?

原创 栩先生 栩然说 2022-02-16云阿云智库•毛泽东研究

文 | 栩然  发布 | 栩然说(ID:xuranshuo)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明明现在生活比小时候好多了,但我们却并没有变得更加快乐。相反,我们焦虑、易怒、冷漠、抑郁、孤独、迷茫、沮丧。

但是,在中国大地上,却有一群年轻人,他们买不起房子甚至吃不饱饭,他们背井离乡甚至与家人失联,他们忙碌不休甚至为事业牺牲生命,和北漂、沪漂一样,他们也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延漂。

今天我想和各位聊一聊,为什么那群延漂青年从来不emo?

1

故事的开局,是一个破产重组的创业团队......

1936年12月的中共刚刚损失了百分之九十的根据地,但是面对这张只得了10分的考卷,有人看见了黑夜,有人却看见了星光。

毛主席总结道“这只是暂时的和局部的失败,不是永远的和全部的失败。”、只“用一个延安”也能“换取全中国”。

此时的延安之于中华有志青年,便有如耶路撒冷之于西方,斯大林格勒之于苏联,海南三亚之于黑吉辽。

有人因为看见而相信,有人则因为相信而看见。

无数革命志士,冒着危险“爬也要爬到延安城”参加革命,一时间,英雄好汉来相会,四海豪杰聚延安。

曾经的小资派诗人何其芳,到了延安后是这么描写的:“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成天有从各个方向走过来的青年,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这城门。学习,歌唱,过着紧张的快活的日子。”

快活这个词,离我们的生活太远,像江湖里的侠客,海阔天高,替天行道,潇洒、坦荡。

果然,不出毛主席所料,长征后七零八落的红军,仅用14年就从三万人的火种变成百万雄师。

此时的延安就好比北上广的大厂,从全国各地吸走了最优秀的人才。

但是延安这个厂牌的待遇怎么样呢?是不是也五险一金、年薪百万呢?

2

下面就请跟着我一起走进厂牌延安,这是总裁办公室——纯天然窑洞,让你时刻感受到泥土的芬芳;

这是员工培训基地——抗大校园,让你感受到什么才叫宝剑锋从磨砺出;

这是延安商业街——延河路,让你感受到有钱也没处花的苦恼。

为什么这个财务状况非常稳定安全,小偷来了也要抹把泪的初创公司,能吸引到这么多年轻人呢?为什么年轻人在这里工作非常快乐呢?

因为,延安做对了两件事:

一、终身义务教育,免费入职培训

陕甘宁根据地建立后,提出“要把广大民众从文盲中解放出来”。

要解放民众,先解放军队中的文盲,战士们大多数来自农村,论打仗是没得说,但文化程度虽不是能文能武但也算得上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了。

于是扫盲运动率先在军中展开。

虽然只是夜校,但是师资阵营却非常豪华,有前四川大学校长吴玉章、第二任中共最高领导人瞿秋白、延安财政部长林伯渠等人。

而如此豪华的培训班,才只是第一步,从这里合格毕业的学生还要进入“抗大”学习深造。

“抗大”全称是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这个大学一直到现在还存在,它就是“国防大学”,百年之后的抗大仍是人民解放军的最高学府。

大学创办之初的学员都是些军事长官,但是第一期开办之后,全国青年慕名而来,招生人数达到2700余人。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报考“抗大”这个双非军校呢?

大家熟知的张召忠、刘亚洲、金一南等大佬,都是21世纪抗大的教授,请问这样的学校你心动吗?

而能超越21世纪抗大师资力量的,只有20世纪的抗大:

国防动员专业群众动员方向讲师——毛泽东

军事理论专业陆军指挥方向讲师——刘伯承

政治工作专业政治发展方向讲师——邓小平

连体育老师都是开国上将刘亚楼,这样的师资配置,不能说是顶配,也可以说是绝配了!

3

二、共享健身房,组织文体团建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直是延安厂牌的企业文化。

延安篮球队队长——贺龙同志提出:“通过打球促进军民凝聚力,增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鼓舞战士们乐观主义精神。”除此之外,贺龙还是赛马好手。

乒乓球队队长——毛泽东同志,因地制宜、变换打法,在国际乒坛率先使用没有胶面的球拍。

朱德同志则身兼足球队和排球队双料队长,他认为“每个国民都应具备强健的体魄,才能更好地肩负抗战和建国的工作”。

除此之外,延安的文体活动还有田径、爬山、击剑、木马、单双杠等。

战士们最稀罕竞赛,他们能得到笔记本、铅笔、钢笔和书之类的奖励。

我觉得那个年代,钢笔绝对算值钱的物件,有了钢笔,就有了学知识学文化的更多便利,也就有了获得更大进步的可能。

少有人知的是,中国人的“国球”基因,上个世纪就已经在延安觉醒。

斯诺记载,在列宁室有一张长桌,既是饭桌又是球桌,每当大伙吃饭的时候,总有四五个人拿着球拍和球网等在旁边,催他们搞快点。每一个连队都有打乒乓球的高手,斯诺跟他们切磋之后发现,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

战士们在延安的日常安排可以理解为,早上5点起床,起床后运动1小时,然后吃早餐。

早餐后,进行2小时军事操练+2小时的政治学习及讨论;然后吃午餐。

午餐后,休息1小时;午休后参加2小时识字班+2小时的游戏及娱乐;然后吃晚餐。

晚餐后,是唱歌和聚会,晚上9点吹熄灯号。

看看,是不是有点像校园生活?

从领袖到士兵,都是同志,都是平等的,人人有饭吃有衣穿,有安稳地方睡觉,有正经事情去做,没有辱骂毒打,让那些从没有机会获得教育的劳苦大众强健身体,开阔眼界,让他们真正获得了尊重和认同。

换成是我,我也愿意去。

差点忘记说,食堂还有一块“BBS”小黑板,比如说我对某个炊事员把粥煮得半生不熟不满,写下来;炊事员对我总嫌饭菜不好吃不满,也写下来。

这种批评和建议非但没影响战友情谊,还促进了内部伙食的改善和军队团结。

延安的年轻人是那样热爱学文学、学英文、学医学、学军事,他们明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每一个人的幸福生活。

他们没有“996”,甚至还有星期天。

他们的壁报栏更新速度总是很快,内容有时事通报、文学投稿、新歌曲谱等。

你没看错,哪怕是在最艰苦的地方,“文青”也无处不在。

试想一下百年前,那些从黑暗中走出来的青年,当来到红军这样的集体中,过上这样的生活,真的很苦吗?

我想,物质上来说,可能是。但身体和精神上,绝对不是。

生而为人,当在人格上被充分尊重,在精神追求上被极大满足,在体魄上得以健康发育,能够享有学习与成长的机会,能够和万千人一起为一个光明灿烂的目标而奋力前进,生命的庄严感必然会喷薄而出。

在那样的环境下,可以成长出真正觉醒了的人。

据斯诺记载,当他到达延安时曾在路边歇脚,看见有几个孩童在一旁玩耍,便让这几个“小鬼”去帮自己拿些水来。谁知这几个小孩却好像没听见一般,经同行人提醒,斯诺才知道要称呼孩子们为“同志”。

这几个孩子也很快为斯诺取来了水,并且认真地告诉斯诺:“我们不是小鬼,我们是同志!”

还有一个十四五岁叫“季伯”的孩子,他是斯诺口中“最漂亮的士兵”,连毛主席站在他身边都像个“江湖浪人”。

有一天,季伯来找斯诺:“斯诺同志,我的名字叫「季伯」而不是「鸡巴」,这两者是完全不同的。”他还郑重的在纸条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认真地对斯诺说:我希望当你在外国报上写到我的时候,不要写错了我的名字。要是外国同志们以为一个红军士兵名叫「鸡巴」,这会给他们一个坏印象的。”

据斯诺本人的说法,本来他没想要特别记录这个小战士的名字,这下,不得不写下来了。

斯诺也曾问过孩子们什么叫资本家。一个孩子说:“资本家自己不干活,却让别人给他干活。”

斯诺又问:“这里有地主和资本家吗?”孩子说:“没有,他们都逃跑了!”“逃跑了?为什么?”孩子说道:“怕我们的红军!”

斯诺笔下的这群红军战士,根本不是传闻中的土匪,而是普通的青年,他们平均年龄只有19岁。

他们和你我一样,笨拙而又倔强地学习;

他们和你我一样,爱打篮球爱运动健身;

他们和你我一样,对资本家和侵略者咬牙切齿;

他们知道,他们每一天都是在为了家人、为了祖国、为了理想而战斗。

但当我们所有的努力只是为了老板能过上他想要的生活,当我们的十分耕耘得不到一分收获;低欲望和躺平就成了当代年轻人的必然选择。

前几天我去打剧本杀,六人局,除我之外,一个人在考研,另外四个人都在考编。

我不禁想,当年轻人的追求只剩了考编,那曾经的理想、曾经的热血、曾经的书生意气、曾经的壮志豪情,还到何处寻?

这枚小吊坠,木条上的字是ONE For All,我为人人。红心上的英文Live loNg CP.是拼写错误,应该是Long live CP.——共产党万岁”。

这是一个叫余祖胜的年轻工人写的。余祖胜十七岁参加革命,二十岁的时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他入党不到八个月的时候,就因叛徒的出卖而被捕入狱,即使在狱中,他也不忘学习英语,他说等革命成功了他想出国学习,回来建设自己的国家。

当余祖胜听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后,在几天里,不眠不休地雕刻了一百多个五角星,期盼着出狱后将这些五角星分给战友们、同志们,但是就在1949年的11月27日,在渣滓洞监狱解放前的72小时,这个在红心上雕刻“Live loNg CP”的男孩被国民党杀害了。

他倒在了黎明前的黑暗中,他的理想却化身为清晨的第一缕曙光照亮了我们。

最后,我想用一段鲁迅先生的话来结尾: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年轻时候的毛泽东,从来不怕焦虑

栩先生 栩然说 2022-01-22 云阿云智库•毛泽东研究

图片文 | 栩然  发布 | 栩然说(ID:xuranshuo)

这是一篇神奇的文章。

神奇在,这是一篇我很早之前写的毛主席的文章,首发在“栩先生”上。

当时全网有380多家自媒体同行进行了转载,全网阅读过千万,被有道云笔记评为一周收藏第一(收录的是公众号“灼见”转载的版本)。

然后,搞笑的事情发生了,这篇文章在去年底的时候,因为被人恶意投诉,这篇文章被删除了。

是的,虽然这篇文章在全网其他地方都还存在,但在我们自己的公众号上已经找不到这篇文章了。

所以,今天我将这篇文章在“栩然说”上修改重发,也请大家顺手收藏下,防止找不到了。

下面,就开始正文吧。

1

1918年,北京。

三环内的房子大概两三千块钱一套。

而当时人们的工资水平,每月也就十几二十元左右。

面对高不可攀的北京房价,24岁的毛泽东第一次离开湖南,做了一个重大决定:

去北漂。

虽然,他是和好几个同学一起,被他的恩师杨昌济邀请去的北京。

但也改变不了他在北京过着寒碜的生活。

为了省钱,他和七八个人挤在出租屋的通铺上。

冬天冻得要死,只有一件厚棉衣,最冷的时候几个人只能换着穿出去。

他在北大图书馆里干起了人生第一份工作,每月工资8元,然后仰慕地看着那些偶尔去图书馆的,一个月几百块工资的大师、教授们。

他在这些人面前很低微,倒不是因为工资低。

主要因为民国“大师们”往往调子很高,对于这个看起来就像是穷山沟里跑出来的“穷学生”,是很难低下身子主动搭理的。

比如,胡适就曾经在课堂上拒绝回答毛泽东的提问。

但无论环境怎样恶劣,毛泽东总是一副积极向上的样子,去谈恋爱,追大V,听演讲,组织社团,大冬天的跑去天津看海。

哪怕冻得哆哆嗦嗦了,他还有闲情逸致去逛公园,然后在文章里写道:

在公园里,在故宫的庭院里,我却看到了北方的早春。北海上还结着坚冰的时候,我看到洁白的梅花盛开。我看到杨柳倒垂在北海上,枝头悬挂着晶莹的冰柱,因而想起唐朝诗人岑参咏北海冬树挂珠的诗句: 千树万树梨花开”。北京数不尽的树木激起了我的惊叹和赞美。

说句实在话,今天的我们,哪怕用羽绒服把自己裹成了球,大冬天去故宫或者北海逛一圈回来,能发出的感慨大概也就是:

麻蛋,今天冻成狗了。

2

和毛泽东相比,现在留在北京的年轻人,无论春夏秋冬都已经很少逛公园了。

大家已经整体上失去了那种闲逛的心态,每个人都神色恹恹、脚步匆匆,一个比一个更焦虑。

其实,我们现在所谓的焦虑,很多都是因为未来和预期不一致,对未来将要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没有把握而产生的。

小时候我们都学过《小马过河》的文章,小马在过河前各种担忧害怕不知所措,问这个问那个,其实就是焦虑的一种表现。

但当我去查阅毛泽东年轻时候的各种经历和文章时才发现,他从来不怕焦虑。

无论形势多么严峻、环境多么残酷,面对生死、重病、误解甚至是被批斗、被排挤,他都是一副“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心态。

你去读他写的文章和诗词,无论何时何地,总是能感到一种蓬勃向上的力量,一股正气充盈的精神。

所以,大家焦虑、消沉的时候,不妨大声念一念毛主席的诗词文章。

后来的我们,把这样的心态和精神总结叫做:革命乐观主义。

但是,无论再革命,谁的乐观都不是天生的。

事实上,在那个年代,无数革命者都曾经有过怀疑、彷徨甚至是悲观失望、脱逃背叛。

“红旗还能打多久?”的问题,在那个年代不只一个人问出来过。

但只有毛泽东作了正面且正确的回答。

依靠的,就是他长期以来的读书、思考和实践,突破了思想认知限制,并最终在更高的思维层面上,建立起了强大的精神信念。

在危险环境中表示绝望的人,

在黑暗中看不见光明的人,

只是懦夫与机会主义者。—— 《毛泽东文集第二卷》

只是这样的思想境界太高了,大部分人都做不到。

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自己的分析,去努力学习和实践这样的思维方法,去努力改变自己面对困难时的心态,并最终改变自己未来的境遇。

这里,我把自己关于这方面的思考,总结为三点,和大家一起分享。

3

第一点、 抱着直面问题的心态去寻求解决之道

能看到问题并且认清问题,就解决了问题的一半。

盲目的自信,带来的必然是真正出现问题和困难时的慌乱。

其实,对很多人而言,所谓的困难,就是要跳出舒适区。

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逼迫自己去面对原本不熟悉的情况。

就像毛泽东说的:什么是困难,熟悉的工作已经不需要干了,而不熟悉的工作正强迫我们去做,这就是困难。

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毛选第3卷》

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时,当时的形势一片大好。

但毛泽东在5月31日作大会结论报告时,却出乎意料说要“准备吃亏”。

他一口气讲了十七条问题——比如要准备挨外国人的骂;爆发内战;外国干涉,帮助蒋介石打我们;外国不承认我们;形势不利于我们时跑掉、散掉若干万党员;党内出现悲观心理、疲劳情绪……等等。

毛泽东在七大上讲十七条问题,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在七大代表们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也深深影响了那一代领导干部。

七大代表、后来担任过煤炭工业部部长的高扬文在晚年这样回忆说:“虽然以后这些问题并未全部出现,但有应付问题的准备,就有了胜利的保证。”

毛泽东在谈到为什么要设想这些困难时,曾解释说:“如果我们不准备不设想到这样的困难,那困难一来就不能对付,而有了这种准备就好办事。”

希望一切都是好的,这只是我们的主观想法,而现实是客观的。

虽然理想一定要有,

但是还要结合一个东西,

叫做“现实”。——《毛泽东文集第3卷》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所以克服焦虑心态的第一条就是,永远、永远、永远不要有等一等、躲一躲、靠一靠的消极心态,永远不要有恐惧问题的心态。

就是做好一切情况都可能发生,做好面对各种困难的准备。

不惧怕失败,才不会失败。

记住毛主席说的话:在我们面前是没有悲观的,我们能够战胜任何的困难。

4

第二点、在对规律的把握中练就一套万能法则

我们面对的每一个问题,就像是一把锁。

要想找到一把能打开所有锁的钥匙是不可能的。

但要成为一个能打开所有锁的“专家”却是可能的。

长期的训练后,一些高明的锁匠可能看到一把锁就知道怎么开了。

只不过锁匠所进行的训练是技艺训练。

而毛泽东所进行的,则是一种刻意的思维训练。

其实,年轻时候的毛泽东也是有很多忧心之事的。

只不过这种忧虑不是情绪上的焦虑,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思考。

1917年,他和萧子升穷游湖南,写了很多笔记。

回到一师,读过毛泽东游学笔记的同学说他是“身无分文,心忧天下”。

年轻时候的毛泽东,忧愁的是如何才能去改变积贫积弱的中国,如何才能唤起四万万民众的力量,建立起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此之上,他综合运用多种逻辑手段来帮助自己思考问题。比如归纳,“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演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定义,“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逆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最经典的,还是他早在1917年时就精确分析和预言,二十年内中日必有一战。

“思之思之,日人诚我国劲敌!感以纵横万里而屈于三岛,民数号四万万而对此三千万者为之奴……二十年内,非一战不足以图存,而国人犹沉酣未觉,注意东事少。”

1937年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与毛泽东说的“二十年内必有一战”精确吻合,这是什么样的判断和思考?

而那个时候的他才二十几岁啊,令人震惊!

就是在这种日复一日的思维训练中,他发现了决定和推动万事万物变化运转的根本,这个东西就是:规律。

只要掌握了规律,就掌握了解开世间万物之间各种矛盾、联系的奥秘。

然而每件事情、每个东西,它的规律是不一样的。

就像毛泽东说的,真理不在乎是不是清一色。

物理学界耗费多年的大一统理论至今未能发现,世界上也不可能有一种规律可以贯穿万物。

但从每件事里去发现规律的方法是一样的。

我们之所以对将要面对的问题和困难感到没有信心,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缺乏训练,无法建立起接触一项工作、短时间就能摸透规律的信心。

为什么没有把握呢?

因为他对于这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

没有规律性的了解,

或者他从来就没有接触过这类工作,

或者接触得不多,

因而无从谈到这类工作的规律性。——《毛选第1卷》

而毛泽东之所以能够摸透规律,核心除了刚才说的思维训练外,还有一样独特的法宝。

并在他的推动下,成为了我党的重要法宝。

那就是,搞调查。

关于毛泽东搞调查的事情,我之前已经写过很多了。这里再举一个例子。

1930年的时候,毛泽东在行军途中,插空做了一个《东塘等处调查》,但即使只是这次非常小的调查,毛泽东都觉得启发很大。

他自己说到,在这次调查前,对于很多情形的观念是模糊的,调查后发现,“哪晓得实际情形完全两样”。

而关于什么是调查,很多人可能都误解了。

以为调查就一定是走出去,到乡下,到郊区,去挨个访谈才是。

其实,查资料是调查,看档案是调查,找人了解情况是调查,问问题是调查,亲自去操作也是调查。

只要你是在为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去了解更多东西,这就是调查。

相反,很多人看了几本书,工作了一段时间,就开始封闭起来,就觉得自己什么都知道。

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都以为脑子里随便想想就能够解决,拿着一套不成熟的理论四处碰壁,却拒绝思考改变。

这种可以解决大量问题的法则,哪是速成能来的。

你越想速成,不就又陷入了焦虑的陷阱里去了吗?

调查就像10月怀胎,而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学会研究和分析出一件事情的本质规律,就是一个反反复复,不断修炼和精进的过程。

情况是逐渐了解的,

需要继续不断的努力。

认识世界,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毛泽东文集第2卷》

5

第三点、在现实的摸爬摔打中不断精进

直面问题也好,思维方法训练、调查了解情况也罢。

最终还是要落到行动上。

就像小马过河前,如何犹豫害怕,多少人给他出了多少主意,真正要克服这个困难,需要的还是自己下河试试水。

树立了远大的志向。

我们的任务是过河,

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

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

过河就是一句空话。——《毛选第1卷》

为了解决桥或船的问题,核心就是一个字:干。

现实生活中,无数人都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这世上有多少年轻人,一谈起梦想,创业,未来,口若悬河,唾沫横飞。

谈到第二步,写成方案或者企划书,就能有一半人拖拖拉拉不干了。

第三步具体去操作去施行,又能有一半人撂挑子。

再到第四步具体实施中遇到困难,重新分析,重新做方案,回到原点还能坚持下去的,估计剩不了10%了。

记得当年有老师说,不要看每年那么多人准备考研,复习阶段就会有一部分人放弃,到确认考场交钱的时候又有一部分人放弃,再到考试当天又会有一部分人放弃。

所以,你就算什么都不做,只要坚持到考试进考场,都能淘汰掉一大堆人。

也就是老话说的,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

讲是讲,

做是做,

做起来并不容易。——《毛泽东文集第8卷》

很多人就算是下定决心要去做什么事情了,但真正稍有挫折,付出的代价超过预期,立马就不干了。

不要害怕尝试,更不要害怕犯错,就像毛泽东说的:世界上没有完全笔直的道路,要准备走曲折的路。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选择和努力的关系。

选择重要,还是努力重要?

永远是一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问题。

其实关键点就在坚持上,如果只喜欢做选择,却从来做不到哪怕一段时间的坚持,那肯定是努力重要;但如果努力了很久,坚持到筋疲力尽还是没有改观,就应该想想是不是该换个选择了。

关于这一点,毛泽东还有一个经典的论述:

往往有这种情形,

有利的情况和主动的恢复,

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毛选第2卷》

中间的这个度,依靠的就是对规律的掌握,你越能快速掌握一件事、一个行业的规律,就越能判断出在一个行业或者一件事里应该投入多少,你到底坚持到什么时候才能等到有利的情况。

不要因为自己的错误判断,最终在黎明前的黑暗中选择了放弃。

6

最后总结一下:

感觉到不舒适和担忧未来,是所有焦虑的源泉。

不要去厌烦它、恐惧它,而是把它当做提示我们要去发现问题,找出问题的一种警醒。

然后去实事求是的分析问题,通过大量的调查了解,找出路径的关键。

剩下的就是坚定的行动,并且坚信自己的行动能够起到作用。

这几点本质上是一体的。

毛泽东说过:

指挥员的正确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 ,

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

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和必要的侦察 ,

和对于各种侦察材料联贯起来的思索 。

从直面问题到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是一个完整的闭环,贯穿其中的关键还是在于自己的思考。

你如果也能做到这样,就不会再害怕焦虑。

取而代之的,是迫切想要自我改变的冲动,是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是达成目标时的激动心情。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有伟人在前面指路,还有什么好焦虑的


   关注 3938    返回
韩毓海:否定了毛泽东,必将杀戮中国的未来
赵丛浩 :毛主席如何应对和打破美国的核讹诈?
 
 
关注官方手机微站
  
   
 
公司简介      咨询热线:13910949198(李桂松)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京ICP备16017448号
网站版权归  【北京云阿云互联网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所有      技术支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