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所有 |
英女王去世背后:丑闻、阉割和帝国落日 |
原创 哲空空2022-10-14 云阿云智库•英女王去世专题 导读:这就是伊丽莎白女王一生忍辱负重要顾全的“大局”,她生于帝国末世,自幼受丘吉尔提点,以柔弱之躯,戴上流金溢彩、关系重大的王冠,70载光阴犹如长长的裙摆,华美之袍掩盖不住其伴侣与子孙一浪接一浪的丑闻,而当“皇帝的新衣”一再被掀开之后,一支叫性手枪的英伦朋克乐队在《天佑女王》中咆哮:“去他妈的女王和国家”。 我们的帝国已经关张了——丘吉尔 1 孔雀 在吊唁伊丽莎白二世的漫长队伍中,拥有千万迷妹的足球巨星贝克汉姆显得并不扎眼,他一身黑西服,满脸悲情,走到灵柩前,低首致哀,几秒之后,转身离开。 短短的几秒钟,让贝克汉姆排了13个小时长队,从凌晨两点至下午三点,宛如他那记圆月弯刀般的定位球,入网的一刻迎来媒体的疯狂追捧。 小贝吊唁女王的视频片段,在全世界疯狂传播,溢美之词集中于四个字——不搞特权。 短视频的一大缺点,或者说是一大优点,就是——片面截取的真相,在被精心剪裁的镜头之外,另一半的真相却是刺目的:贝克汉姆吊唁完毕,在十多名安保大汉簇拥护送下打道回府,搞得现场鸡飞狗跳。为此,英国报刊挖苦道,小贝属于“不完全使用特权人士”。 玩笑归玩笑,说到“特权”,比起英国皇室,小贝的段位还真不够看的。在被追捧的贵族精神背后,很少有人知道,英国皇家的种种“特权”,充斥着人性中最黑暗的部分,却在看似人畜无害的礼仪性定位中被遮掩了起来。 1952年的一个夜晚,两名侦探来到曼彻斯特,奉命逮捕一个男人——艾伦·图灵。没错,就是那个智商高达190,破解了纳粹德国的密码,在二战中为盟军胜利立下巨大功劳,被誉为“计算机科学之父”的图灵。 图灵被抓的理由,令人哭笑不得,因为他与一名年轻男子有暧昧关系,触犯了英国《1885年刑法修正案》第11条,被指控为“严重猥亵罪”。 该法案诞生于乔治五世(伊丽莎白二世的爷爷)时代,乔治五世对“男风”深恶痛绝,曾亲口说:“这样的人就应该自杀”。 图灵被化学阉割,于1954年,吃了一个含氰化物的苹果含恨而死。 导致图灵惨死的《1885年刑法修正案》,说白了只能阉割毫无权力的平民,在英国权贵的狂野欲望面前却形同虚设——比如女王的亲亲老公,菲利普亲王。 菲利普亲王“嫁给”伊丽莎白二世,作为英国的入赘女婿,心中一直有根刺,有次他酒后吐真言:我是这个国家里,唯一不允许孩子跟我姓的男人。 1957年——图灵自杀三年后,菲利普亲王放飞自己,乘坐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搞了个环球之旅,成功躲开了与伊丽莎白结婚9周年的纪念日。 这趟旅程被英媒戏称为“亲王的荒唐之旅”,菲利普亲王与他的私人秘书帕克没日没夜地寻欢作乐,以排遣“赘婿”的隐秘耻辱。 舰队街(伦敦媒体的聚集地,被称作英国报纸的老家)的“娱记”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挖出许多猛料。菲利普亲王出轨成性,从公爵夫人到女明星再到女招待,来者不拒,多多益善。一家报纸还透露了菲利普独特的癖好,喜欢猎取有男子气概的男性。 当然,菲利普是无需担心像图灵那样被化学阉割的,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就像007的“杀人执照”,皇室身份就是他的“乱搞通行证”。 然而,这仅仅只是英国上流社会生活的冰山一角。 英国这样的“法治国家”,真的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吗?英国权贵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给出了答案,被阉割的图灵背后,权贵们正在展开一场肆意的狂欢和追猎,由永不被阉割的权力、等级和帝国传统来保驾护航。 1960年年末,菲利普亲王接受了一个奇特的邀约,为他画一副肖像,也由此揭开了一个更为光怪陆离、纸醉金迷的世界。 为他画肖像的人名叫沃德,一个胆大包天的江湖术士,他那双柔软灵巧的手,除了涂抹丹青,还擅长整骨按摩,在他的客户名单里,除了亲王殿下,还有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丘吉尔。 这位骨科画师沃德,为丘吉尔进行过12次理疗,其手法之妙,令丘吉尔大为满意,在理疗间隙,俩人常常有一搭没一搭的扯淡。 丘吉尔得知沃德的才艺后,给他支了一招——为名人画像。沃德是个聪明人,一点就透,凭着一手骨科绝技,吸引到一干名人光顾,成为穿梭上流社会的传奇人物。 1963年,沃德被捕,真相大白于众,他在马厩街的公寓是一个为上流社会服务的性交易魔窟,他把众多女孩“介绍”给有权势的男人,双方在自愿或不自愿的情况下发生关系。 随后,和众多的同行一样,皮条客沃德在监狱“服毒身亡”。 皮条客沃德及时的死亡让菲利普亲王逃过一劫,在他自杀的前两天,一位衣着优雅的神秘男士来到售卖沃德作品的美术馆,买下了所有待售的王室成员肖像画。据悉,此人乃是女王的美术顾问,从此,那些有失王室体面的证据从世上消失了。 作为皮条客沃德的老客户,菲利普亲王是否参与过见不得人的交易?随着皮条客沃德的死去,答案只能在风中消逝,或者在《伦敦新闻画报》的封面上能寻到一点蛛丝马迹,那期封面上,刊登着当时还是骨科画师的沃德为菲利普亲王画的肖像,威风凛凛,道貌岸然,眼神中夹杂几分狡黠。 皮条客沃德的命运被一再复制。 2019年8月9日,另一位大名鼎鼎的皮条客,专为美国上层社会服务的爱泼斯坦,在纽约市曼哈顿下城监狱“自杀”身亡,把沃德的故事再次讲述了一遍。 在这个故事里,一位叫朱弗瑞的女士称,在他还未满18岁时,爱泼斯坦曾三次强迫她与安德鲁王子发生关系。安德鲁王子是菲利普的二儿子。 太阳底下无新事。 菲利普和伊丽莎白二世的好大儿查尔斯王子同样身怀绝技,1992年,《每日镜报》挖到了一份查尔斯与其情人卡米拉的谈话记录。谈话中,查尔斯对卡米拉表白道,我恨不得住在你的裤裆里。 这还不是最重口味的,紧接着,查尔斯一往情深地望着卡米拉,痴痴地说,希望转世能做一块卡米拉的卫生棉,如果幸运的话,在被冲下厕所时,只是在上面旋转,永远不下去。 原谅我不能再引用查尔斯王子令人作呕的高雅金句,我得先去吐一会儿。 查尔斯王子并不仅仅是一个会说蠢味情话的家伙,黛安娜王妃在接受采访时,谈起她和保镖巴里的婚外情,忍不住红了眼眶,她认为那场导致巴里死亡的交通事故,事实上是英国皇室安排的暗杀,主使者就是查尔斯。1997年,黛安娜王妃在一场交通事故中死亡。 关于英国皇室的烂糟事,可以说上三天三夜,身处疯狂混乱的中心,英女王却能颤颤巍巍维持着捉襟见肘的皇室体面,堪称顾全大局,忍辱负重。 英国2019年的一份民意调查显示,在18-24岁的年轻人中,赞成保留君主制的人只占41%。 2022年9月8日,在位70年的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英国历史上的最长储君查尔斯继任国王,被称作查尔斯三世,陪查尔斯度过漫长岁月的卡米拉成了王后。 一个苹果的腐烂,总是从中心开始的,一个帝国同样也是。 每当在荧幕上看到一本正经、声势浩大的英国皇家礼仪,我总会想到一句话: 孔雀开屏固然美丽,转过去就是屁眼了。 2 女王 头上绿油油的女王,在她漫长的人生中,是以一种什么心情对待这一堆烂糟事呢? 答案也许是,比起日不落帝国的烂糟事,王室的那点破事根本不值一提。 二战时期,面对武装到牙齿的德国,英国首相张伯伦搞了个绥靖政策,想祸水东引至苏联,结果却砸了自己的脚,若非猛人丘吉尔挺身救场,力挽狂澜,英伦三岛尽入希魔彀中矣。 张伯伦的绥靖政策,基于两点,一是英国在世界大战(一战)后失去了霸主地位,国内经济一直疲软,虽有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爱尔兰、南非、缅甸、印度在内的八个自治领,勉强维持着帝国局面,却早已是力不从心。 国力的日薄西山是张伯伦出台绥靖政策的根本原因,也是最为大众所知的原因,至于另一个原因,由于英国政府的刻意隐瞒,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不为外界所知,那就是:希特勒对英国皇室的渗透,或者换个说法,在英国皇室里,有不少头面人物,是希特勒的粉丝,一度影响时局,差点铸成大错。 故事要从伊丽莎白二世的叔叔爱德华八世说起,这爱德华八世是个风流种子,还是王子储君时,便爱上了已婚人妻辛普森夫人——也是一位纳粹崇拜者。 辛普森夫人在伦敦开了家沙龙,聚拢一帮头角峥嵘之士,每日豪饮阔论,谈的都是当时最时髦的东西,比如墨索里尼和希特勒。 爱德华王子来了几趟沙龙,痴迷上两件东西,一个是辛普森夫人,另一个是希特勒及其法西斯思想。 这位风流王子不知道的是,辛普森夫人与德国纳粹关系密切,驻伦敦的德国外交官里宾特洛甫是她的情郎。 这位纳粹外交官见爱德华王子“孺子可教”,便靠着辛普森夫人这条线,与其搭上了关系,若爱德华王子成为英国国王,纳粹就有了左右大不列颠的“内应”。 对于纳粹的这些“小九九”,英国朝野上下早有所耳闻,丘吉尔更是心如明镜,挺着个肥大的身躯,带头呼吁,坚决反对爱德华与辛普森夫人的婚事,有个幕僚还给丘吉尔出了个乡巴佬式的馊主意,朝辛普森夫人的公寓窗户上丢砖头。 爱德华八世见众人反对他跟辛普森夫人的婚姻,索性放弃王位,来了个不爱江山爱美人,撂挑子不干了。1937年,新国王乔治六世(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老爹)入主白金汉宫,英国总算躲开了一位纳粹国王,丘吉尔终于松了口气。 谁料,乔治六世居然也跟爱德华王子一样,对希特勒青眼有加,二战爆发不久,他就询问时任海军大臣的丘吉尔,老丘,英国跟德国结盟,共同对付布尔什维克,有没有搞头? 丘吉尔听闻此言,顿时傻了眼,心中哇凉,张伯伦则乐得“承旨”,大搞绥靖,差点把大不列颠搞到阴沟里。 焦头烂额的丘吉尔,瞅着年方十二的伊丽莎白公主,心中闪过一个念头:教育得从娃娃抓起。 二战结束后,丘吉尔疯狂删除了一批机密文件,内容大多涉及英国皇室与希特勒媾和,其中有一份名为“威利行动”的档案,详细阐述了1940年纳粹诱绑和收买温莎公爵夫妇的经过,该行动的目的是在英国投降后,立温莎公爵为英王,充当希特勒的傀儡。 按照丘吉尔的观点,为了延续帝国的荣光,必须保证英国王室的正面形象给观众,遂不问青红皂白,将所有不利档案全部咔嚓掉,一边教育年轻的伊丽莎白,一边幻想着恢复大英帝国的殖民疆界。 只是,殖民地争取自由的呼声风起云涌,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耗光元气的大英帝国没了往日的气象,日不落帝国的“落日”已经到来,衰落解体的命运早已注定。 黛安娜王妃的葬礼之上,传奇歌手埃尔顿约翰声情并茂地演唱了一首《风中之烛》,这首歌最早是为悼念玛丽莲梦露而写的,黛安娜王妃出事后,埃尔顿约翰改了几句歌词,将它改成告慰戴妃的安魂曲。 这首歌是史上最成功的音乐之一,却也隐含着某种不详的历史意味。 其实,风中之烛这个意象,更适合摇摇欲坠的皇室,也更适合日薄西山的英国。处在这样一个时代,身为英女王的伊丽莎白二世也免不了成为一场荒诞戏的主角。 1978年,属于苏东阵营的罗马尼亚总统齐奥塞斯库访问白金汉宫,要与女王一起“唠唠家常”,此时的英国政府已经张开铁幕抵抗苏东阵营三十年,也深知齐奥塞斯库的恶名,腰杆却硬不起来,理由很简单——齐奥塞斯库带了份价值2亿英镑的合同,与英国航空公司合作,在罗马尼亚建造82架BAC—11飞机。 近代历史上的第一大帝国,在失去了大部分殖民地后,也失去了 支撑帝国颜面的真正底气——钱。 为了钱,一场华丽的马屁大赛上演了。 伦敦市长彼得·万內克在演讲中称,齐奥塞斯库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国际政治家享有巨大声誉,而齐奥塞斯库夫人不仅是当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还是女性权利的伟大代表。 在访英期间,伦敦中心理工学院也奉命溜须拍马,为齐奥塞斯库夫人授予荣誉教授的职位。 女王为配合英政府的赚钱生意,也对齐奥塞斯库大献殷勤,送了一只他最想要的著名枪支品牌的猎枪,还订制了一个漂亮的皮箱,上面印有尼古拉·齐奥塞斯库的名字。 谁料,名字中出现了拼写错误,把字母e写成了i,吓得先睹为快的罗马尼亚大使连呼“要命”,这是要掉脑袋的事儿,亏得温莎一位能工巧匠,在齐奥塞斯库拿到礼物前,一夜之间,将字母修改正确。 女王做戏做全套,在欢迎晚宴上,陪齐奥塞斯库吃完羊肉和芒果蛋糕,拿出大臣们事先准备好的稿子,大声朗诵,称齐奥塞斯库是一位具有自由精神的人,并赞扬他为罗马尼亚独立而进行的“英勇斗争”。 1989年,齐奥塞斯库这位英女王的贵宾,被推到墙边用枪活活打死,然而,英国政府也无颜去抱怨大客户的命途多舛,因为在这11年里,已经去工业化的英国,原本计划建造的82架飞机只造了9架,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丢光了老祖宗的脸。 伊丽莎白二世的人生经历,正是大英帝国在世界中的位置不断下坠的“落日史”。 1949年的《伦敦宣言》,在短短四段文字中,将“帝国”一词从“英联邦”中删除。而在伊丽莎白二世的加冕典礼上,她的称号是“英联邦元首”。 1964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英国国务大臣邓肯·桑迪斯发言道,去殖民化是英国送给世界的礼物,英国就像一位自豪的母亲,把婴儿们养大成人,让他们坚强独立。 邓肯话音未落就遭到了非洲人的讽刺:“得了吧,邓肯先生,这并非你们自愿的,迫于形势而已,我们在座的许多人都知道真相是咋回事,包括我本人,以及刚刚去世的尼赫鲁,还有许多国家的首相,都曾被英国囚禁过。” 这就是伊丽莎白女王一生忍辱负重要顾全的“大局”,她生于帝国末世,自幼受丘吉尔提点,以柔弱之躯,戴上流金溢彩、关系重大的王冠,70载光阴犹如长长的裙摆,华美之袍掩盖不住其伴侣与子孙一浪接一浪的丑闻,而当“皇帝的新衣”一再被掀开之后,一支叫性手枪的英伦朋克乐队在《天佑女王》中咆哮:“去他妈的女王和国家”。 女王使出浑身解数,在惊涛骇浪的岁月里,全程hold住,始终不失态不动情,用冷冰冰的理性维系着一个咎由自取、日薄西山的殖民帝国残存的最后那一点点体面。 英女王去世后,英国进一步衰落的趋势,仍在加速。 3 黑狗 为了挽救大英这艘破船,英女王已经尽力了,在帝国日落的当口,还有一个人没有放弃幻想——以老顽固著称的丘吉尔。 丘吉尔有严重的抑郁症(还有种说法是躁郁症),病发时,他将那种挥之不去的抑郁情绪称之为“黑狗”。 黑狗光临丘吉尔的频率,与英国时局息息相关,当帝国不可避免地进入抛物线般的下滑通道,在那段撕心裂肺的岁月,大白胖子丘吉尔与黑狗也就大宝天天见了。 丘吉尔的帝国梦做得非常狂野,他年轻时在南非、印度喋血街头,身为裙下之臣,为他的维多利亚女王出生入死,被视作当时风头最劲的帝国英雄。 多数人眼中的丘吉尔,是希特勒的死敌,反法西斯的领袖,英伦三岛的捍卫者,凭六卷大部头《二战回忆录》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度暴得大名,风头无两。 然而,丘吉尔的另一个身份,却是狂热而野心勃勃的帝国主义者,在桑赫斯特军官学校读了一肚子“万人敌”的兵书,又在烽火满天的南非和印度得到锻炼与实践。在狂放不羁的青春岁月,这厮最享受的事就是在枪林弹雨中挥洒荷尔蒙,获取为帝国渔利的快感。 丘吉尔在自传中,写到年少轻狂时的心境,后悔自己没早生100年,不然就有机会跟拿破仑干架。 丘吉尔感慨,伟大的战争年代一去不复返,若印度“有幸”发生兵变,我们将有机会再度征服印度,但跟可怜的印度人打仗,又有什么乐趣可言呢?跟打几只野兔子没啥区别。 1931年,英国保守党推出一项政策,给予印度在大英帝国境内的“自治领地位”,丘吉尔得知,暴跳如雷,脑海中闪过一万匹黑狗,当即与政府领导层一刀两断。 丘吉尔的一腔怒火,很快有了发泄目标——甘地。 甘地被印度人封为圣雄,丘吉尔对其强烈鄙视,说他是煽动印度人叛乱的骗子。丘吉尔说道,甘地这个蛊惑人心的三流律师,如今摆出一副东方苦行僧的造型,半裸着招摇过市,简直令人作呕。 当英国政府因甘地绝食而作出让步,丘吉尔冲进内阁会议室发言,说甘地饿死活该,这样帝国就能摆脱一个敌人。 然而,丘吉尔肥大的腰杆很快也硬不起来了。 1942年4月,英国的至暗时刻,希特勒的非洲兵团挺进开罗,日本占领了缅甸。罗斯福仗着美利坚的铁甲雄兵,对英国颐指气使,向丘吉尔建议道,英国应该根据1783年新生美国在独立后实施的《邦联条例》中的内容,给予印度自治。 丘吉尔面色铁青,冷冰冰地表示,他不可能对这样的政策负责,甚至以辞职相要挟。 几个月后,罗斯福旧事重提,丘吉尔像一只受伤的野兽,神经质地嘶吼道,我们就是要保住自己的东西,我成为国王首席大臣,不是为了主持大英帝国的破产清盘! 美国人算是看透了,尽管大英帝国的衰落是正在进行中的事实,但有丘吉尔这条“看家老狗”在,一时倒也难动分毫,搞不了小动作。毕竟,当时还有纳粹德国这个共同敌人在。 狡兔死,走狗烹,随着德国投降,二战结束,不再有利用价值的丘吉尔被赶下台,艾德礼的工党政府上台,逢此良机,印度等自治领纷纷独立。 1947年,软了吧唧的殖民铁蹄匆匆撤出印度和缅甸,下野的丘吉尔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双拳紧握,老泪纵横,大放悲声:我感到非常难过,我亲眼看着有着诸多荣耀、在毁天灭的的决战中挺过来的大英帝国,如今正在土崩瓦解! 老骥伏枥的丘吉尔在1951年10月再度角逐首相宝座,他火力全开,将艾德礼的6年任期斥为自200年前丢掉北美殖民地以来,英国在世界上地位与声望最大幅度的跌落。 丘吉尔重登相位,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帝国解体压力,方明白形势比人强的道理,并非艾德礼无能,实在是大英帝国气数已尽。 1954年,丘吉尔内心滴血,别无选择,只能同意英军撤出苏伊士运河,为两年后埃及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铺平了道路。 老态龙钟的丘吉尔,在帝国逝去的夕阳余晖里默默舔舐伤口,一睁眼便看见那只挥之不去的黑狗。 残阳如血,枭雄暗老,帝国梦碎。 清冷梦中,丘吉尔独坐英国议院一隅,周遭空无一人,他反复念叨着一句话:我们的帝国已经关张了。 1965年1月24日清晨,丘吉尔离世,享年90岁。 英女王发话,丘相的葬礼规模应与他在历史上的地位相称。伊丽莎白二世打破君主不参加非家族葬礼的传统,亲举玉趾,莅临现场。 后来,伊丽莎白二世说了这么一句话,在她长期的统治期间,见过无数伟人的离世,但只有丘吉尔的离去让她感到一个时代的逝去。 小小寰球,霸权易手。 1605年夏,一群自称“女王陛下狂欢之子”的小鲜肉男演员,在伦敦紧急排了一出名为《啊,向东》的戏剧。 这部戏之所以被加班加点赶制出来,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迎合当时开发北美弗吉尼亚的热潮,之所以将英国在北美建立的第一块殖民地命名为弗吉尼亚(Virgin,处女),意为这是一块保留着童贞的土地,没有经受过任何侵犯。 在《啊,向东》中,海鸥船长用一种粗鄙的动员方式对船员和乘客说:来吧,小伙子们!弗吉尼亚正等着我们破除她剩余的童贞呢。 一个叫约翰·多恩的牧师,写了一篇堪称下流的《致床帏间的女人》,将北美大陆比喻成一个美艳的女人,这个花和尚牧师写道: 请允许我用双手触碰,并自由地抚摸, 向前,向后,在中间,向上,向下, 哦!我的美洲!我新发现的沃土! 这些英国佬将北美大陆幻想成美妇人尽情意淫时,大概想不到,三百多年后,由北美殖民地演化而来的美利坚合众国,会取代他们的全球霸主地位。 1943年11月28日,苏联、美国、英国三国首脑,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会议。 罗斯福在一张纸上画了三个圈,中间的那个圈写上“执委会”,右边的圈标注为“四个警察”,左边那个圈则写着“四十个联合国家”。这一构思,即后来的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四个常任理事国,以及联合国大会。 丘吉尔打量着顾盼自雄的轮椅人罗斯福,霸权旁落的感觉油然而生,黑狗再次冲他咆哮。 有学者将美国取英国而代之,成为新一代全球霸主的现象称作——弑父情结。 孩子会取代父亲,继承父亲的财富与权力,也在继承父亲的命运。 英国日渐衰落,是铁打的事实,但在丘吉尔、撒切尔夫人等保守派领导人那里,却始终意难平,对英国极盛时期的追忆让他们在举手投足间有一种殖民帝国幽灵附体的范儿,仿佛断臂人的幻肢。 曾经的世界帝国,用军舰、大炮和金钱缔造全球秩序的霸主,已经变成了一艘满身漏水的破船,在浩浩荡荡的世界趋势中,一次次的试图逆流而上,却一次次被历史的大潮卷到身后。 第一次是正剧,第二次是闹剧,第三次是狗血连续剧。 1982年,撒切尔夫人赌上帝国残余的声望,悍然发动马岛战争,与阿根廷兵戎相见。她向聚集在唐宁街10号楼外,如潮水般的民众,激情喊叫:大不列颠再次伟大了起来! 1987年,撒切尔夫人的竞选口号,借鉴了美国总统里根的那句“让美国再次伟大”,最终定为:英国已经再次伟大起来了。 特朗普竞选时,再次照抄了里根的口号——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看看英美现状,这更像对衰落的另一种表达。 |
|||
2022-10-14 3377 | |||
|
咨询电话 13910949198 (李桂松) |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
京ICP备16017448号 |
技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