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所有  
俄乌战争之赫尔松大战专题(二):现代空城计

俄乌战争之赫尔松大战专题(二):现代空城计

云阿云智库•赫尔松大战专题•军事斗争

编者按:须知乌军进入赫尔松的前提是没有对俄军有生力量的成建制地歼灭,那怎么可能叫胜利。俄罗斯叫战略撤退,是完整撤离。当年进延安的胡宗南也是这种“历史性胜利”感觉,结果不言而喻。本专题由云阿云智库•军事斗争课题组资料整理。

杨风:现代空城计,俄军撤退赫尔松

杨风 2022-11-11 云阿云智库•赫尔松大战专题•军事斗争

导读:事实上,到了今天这地步,俄罗斯、乌克兰、美国、与欧洲四方,都已经陷入了一场鏖战。这也是我们之前的论点,这一场战争是中美俄欧四方鏖战的一部分。尤其是美俄欧三方都已经身不由己。

俄罗斯于11月9日,将赫尔松部分军队撤出,然后在第聂伯河左岸建立防御阵地。这个动作引起许多人的解读,有些人认为俄军败退。也有些人认为俄罗斯这是在下一盘棋,好诱敌深入,最终打一场歼灭战,把乌军歼灭。

我认为还有另一种可能性,俄罗斯与乌军对峙,然后伺机而动。

先看一下时间点。之前,俄罗斯指挥官苏罗维金曾经提议,由于乌军不断炮击水电站,攻击新卡霍夫卡水坝,俄军继续守在赫尔松可能会造成重大伤亡。

苏罗维金说:虽然撤退的决定非常困难,但此举仍是必要的。

有趣的是,乌克兰面对俄罗斯撤军的消息却显得保守、谨慎。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顾问在推特上说,乌方“没有看到任何迹象,俄罗斯会不做斗争地离开赫尔松”。

1.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一个月来,根据乌军部队的行动,乌克兰在赫尔松地区集结了大军,因此许多观察家们都期待一场赫尔松大战。不过,之前存在一个变量,就是美国的中期选举。

然而,由于这些日子俄罗斯向乌克兰进行强力轰炸,阻绝了乌军的行动,按照俄罗斯公布的数字,俄罗斯每日平均击毙乌军600人以上。因此所谓的赫尔松大战并没有如期发生,至少没有在美国中期选举之前发生。

但这也表示了乌军并没有懈怠,仍然向俄罗斯占领区发动猛烈的攻击。也可以想象出,俄乌双方在前线作战仍然相当激烈。

令人玩味的是,美国中期选举于11月8日举行,第二天,俄罗斯国防部长就下令,从赫尔松撤出,将部队转移到第聂伯河左岸进行防御。俄方指挥官苏罗维金在之前的提议,直到美国中期选举结束之后,才定案。

这可以解释成:

第一,普京不愿意在此时将俄军撤出赫尔松,免得让拜登有了宣传的借口,向美国民众宣扬乌克兰取得胜利,拜登可以借题发挥,说自己的团队在俄乌战争中获得重大胜利,成为拜登的政绩。

简单说,普京不想在之前接受提议,变成了为拜登助选,为民主党助选。因为,不论从赫尔松撤出军队是否是俄罗斯的诱敌之策,都会成为拜登宣传的成果。因此,俄罗斯断然不会在这之前把军队撤出赫尔松。

第二,到目前为止,美国的中期选举,共和党的确拿下了众议院,因此在未来可能会删减对乌克兰的援助。但是到目前为止,共和党并没有取得参议院的胜利,参议院的控制权仍然是处于胶着的状态。

整体来看,共和党的确赢得了中期选举,但并非大胜。因此,也不存在之前一些人的说法,如果共和党大胜,将会立即取消对乌克兰的援助。

我们上星期的说法是,共和党如果赢得中期选举的胜利,可能会缩减援助乌克兰的力度。如此,俄军的压力会减轻。但我们并没有推论,共和党如果大胜,会完全取消对乌克兰的援助。因为那样的改变太巨大了,就算是两党内斗,也不会做出如此巨大的改变。

既然共和党没有大胜,民主党也没有大败,因此对于外界的猜测,美国将立即取消对乌克兰的援助,也就不存在了。

选举的结果是如此,那么俄罗斯进行下一步的安排也就顺理成章。所谓的下一步,我认为,那是俄军对乌军的长期作战布局。

可以这么说,这一场俄乌战争,又回到了我们在三月时候的说法。当时我们说,美国要拖延俄乌战争,俄罗斯方面也不想那么快地结束这一场战争。

事实上,到了今天这地步,俄罗斯、乌克兰、美国、与欧洲四方,都已经陷入了一场鏖战。这也是我们之前的论点,这一场战争是中美俄欧四方鏖战的一部分。尤其是美俄欧三方都已经身不由己。由于乌克兰只是一枚棋子,我们不考虑乌克兰的情形。

我们的看法是,在文章开头所揭示的第三种情形。俄罗斯换了思考,换了战略,以应对这一场鏖战。

这种情形就跟三月下旬到四月的时候如出一辙,俄罗斯那时候有鉴于,泽连斯基对双方的和谈反反复复,因而进行了战略上的改变。既然和谈不成,以打促谈无法成功,那就把部队从基辅外围撤出,把部队集中在乌东地区,以拿下乌东四地为主。

那么今天又是一次战略上的改变。这个改变如同上次一样,缩小防御范围,集中优势兵力。

目前,虽然俄罗斯进行了部分动员令,大致上已经完成了征兵的措施。但征兵完成之后,还需要一些时间进行训练,分派任务等,也需要一些时间调集军队。俄罗斯没有必要在这时候,非得在赫尔松与乌军一决死战不可。俄罗斯可以等待更多的时间,准备更充分之后,才与乌军展开大决战。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俄罗斯军队撤出赫尔松之后,可以拥有更佳的防御力量。

我们以乌军的态度作一个佐证。俄罗斯军队撤出赫尔松这么大的消息,但乌克兰方面却很谨慎,不认为俄罗斯的军队全部都撤出了赫尔松,乌方认为,俄罗斯在赫尔松还留有部队。

这就有意思了,令人想起了三国演义的「空城计」。俄罗斯军队撤出了赫尔松,但乌军犹有疑虑,不敢进入。你说,乌军怕什么?

说到这里就得回到今年四月与五月的情形。当时俄罗斯军队集中兵力,攻打、围困马里乌波尔。最著名的一役就是马里乌波尔的亚速钢铁厂,这是乌军在马里乌波尔最为坚实的一个据点。

既然当时乌克兰在马里乌波尔的布局是如此,现在,乌克兰也担心俄罗斯会来这么一招。也就是说,换成俄罗斯在赫尔松与乌军打巷战。

当然,俄罗斯也可能是“声东击西”,攻击乌克兰别处的地方,例如顿巴斯地区,甚至于从白俄罗斯出兵,两面夹击基辅。

2.俄罗斯用得着与乌军打巷战吗?

我们认为,乌克兰的担心不无道理。理由是,俄罗斯在之前就做好了撤离赫尔松居民的准备。既然撤离了居民,那就无惧于在赫尔松与乌军大战一场。

但我们不认为,俄罗斯只是在赫尔松与乌军打巷战而已,很有可能是内外夹击。理由又是:

第一,俄罗斯的确有可能在赫尔松设下埋伏,这也是乌军所担心的。

第二,或是说,俄罗斯撤走居民与一些物资之后,赫尔松真的成为一座空城,当俄军集结完毕之后,完全可以将火力针对赫尔松,那就变成了围城战。不要忘了,俄罗斯将兵力撤往第聂伯河左岸。并且,俄罗斯在赫尔松州仍然有部队。

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俄罗斯可以更好地防卫克里米亚北方的赫尔松州,第聂伯河以南地区。只要俄罗斯集结了兵力之后,完全可以进行反攻,到时候可以从外围包围赫尔松,或是内外夹击,如果赫尔松市留有军队的话。

这就解释了,虽然俄军撤出赫尔松,但为什么乌军仍然谨慎的原因。

3.为什么俄军要考虑缩小范围?

自从俄乌战争开打之后,我们有两次的推理,俄军进行战略调整,缩小打击圈或是防卫圈。第一次我们刚刚才提过,现在是第二次。

理由是:

第一,乌克兰军队不时地炸毁安东尼夫卡,与新卡霍夫卡的大桥,造成俄军补给上的困难。因此,俄军如果要在赫尔松与乌军打防卫战,会出现后勤上的困难,难以维持几万大军的后勤补给。

反过来说,如果把赫尔松留给乌军,那就是把包袱丢乌克兰,把后勤问题丢给了乌军。

第二,另外,乌军有可能炸毁卡霍夫卡大坝,那么第聂伯河两岸,包括赫尔松市将被洪水淹没。如此,也等于是切断了两岸俄军的联系。到时候,第聂伯河两岸的俄军都有被歼灭的可能。那么,俄罗斯还不如先撤退赫尔松,保有自己的有生力量,等待补充军队后,再反击乌军。

也就是先保持实力,等待时机反击,而不是一次性地与乌军大决战。

第三,冬天快到了。第聂伯河有3-4个月的结冰期。当第聂伯河结冰了,俄乌双方的军队要跨过第聂伯河就容易得多。到时候的补给问题也容易解决。俄罗斯会不会在那时候进行反击,就要看俄罗斯征兵动员后的情况。

至少,俄罗斯将保有更多的主动权,军队也将更有弹性,更为机动。

战场上虚虚实实,实实虚虚,虽然1450与网军会借此大肆宣传,但是连乌克兰方面也都小心应对,不愿意轻易“上当”,那些网军与1450的言论我们不用理会。

4.我们可以作另外一番推理。

赫尔松是赫尔松州的首府,距离第聂伯河进入黑海的入海口只有25公里,地理位置重要。俄罗斯已经将乌东四地的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与赫尔松州纳入俄罗斯联邦,就断然不会轻易放弃赫尔松。这是俄罗斯国土的一部分,不会轻易放弃的。

既然如此,俄罗斯肯定有所布局。虽然外界有所质疑,就连那些挺俄罗斯立场的,对今天这个局面也是有所质疑。但这就是兵者之道,没有必要在对方的设定下一决死战。也没有必要在己方没有充分准备的时候,与对方大战一场。

第二个是,普京在9月下旬下达部分动员令,征兵30万。既然都已经征兵了,俄罗斯怎么可能会放弃赫尔松?征兵动员之后,就等着大军往乌克兰集结。可别说俄罗斯征兵动员之后,又宣告让这些新增的兵员回家休息。因此,俄罗斯必然有一番布局。

根据这个论点,我们回头看,俄罗斯是否有办法在一定的期间之内,补充在乌克兰的军事力量呢?这是判断的重点。

我们的推论是肯定的。美西方想要耗损俄罗斯的军力与国力,在战场上耗掉俄罗斯的军力,然后在金融制裁与贸易的制裁之下,整垮俄罗斯。

但这些情形并没有出现。俄罗斯虽然在贸易上有所损失,也缺乏一些军事物资的进口,但整体上俄罗斯仍然保有石油与天然等资源的出口收入,而且,由于天然气等资源价格的上涨,俄罗斯在这方面的收入反而增加了。

在军事方面,之前我们提的四大补充要件:俄罗斯要补充导弹库存,采购无人机,对乌克兰进行轰炸,以及补充兵员。

前面三个要素,根据这一个多月来,俄罗斯轰炸乌克兰的情形来看,基本上都改进了。就只剩下补充兵员这一项。

补充兵员的确需要时间,俄罗斯目前等待的就是时间。

相对的,乌克兰的作战能力完全依赖美国与欧洲的援助,欧洲对乌克兰的援助力度已经减缓了许多,乌克兰就只能依靠美国的援助。然而,美国也不可能无限制地援助乌克兰。美国只是希望乌克兰拖垮俄罗斯。因此,美方今后对乌克兰的援助可能会不如以往。这是其一。

其二,之前说的,这是一场鏖战。俄罗斯面对的不仅仅是乌克兰,而是美国+欧洲。因此,俄罗斯不得不精打细算,为长期战争做准备。征兵动员30万,就是为了长期战争做准备。说到这里就是战争潜力的问题。

反观乌克兰,已经动员好几次。乌克兰在金钱与武器方面几乎都是依靠美西方,到了今天,乌克兰还有多大的战争潜力,能够支撑这一场长期的鏖战?

至于欧洲,欧洲也已经疲惫了,能够继续支援乌克兰的热情和力度也越来越弱。美国方面也遇到同样的问题,只是美国国力强大,能够继续撑下去没问题。但即便如此,美国未来对乌克兰的援助也可能会降低。

这场战争大家都被拖累,很难有赢家。然而,在东方有那么一位羽扇纶巾,从从容容者。

张文木:赫尔松随想——从希特勒攻打苏联的目的说开去

张文木 昆仑策研究院 2022-11-14

导读:须知乌军进入赫尔松的前提是没有对俄军有生力量的成建制地歼灭,那怎么可能叫胜利。俄罗斯叫战略撤退,是完整撤离。当年进延安的胡宗南也是这种“历史性胜利”感觉,结果不言而喻。

当年希特勒进攻苏联的目的不是苏联,而是乌克兰。

1941年8月18日,德国陆军司令部提交一份“中集团军群下一步作战”备忘录,要求立即进攻莫斯科。8月21日,希特勒在对这份备忘录的答复中说:“8月18日陆军关于在东方继续作战的建议与我的意图背道而驰。我命令如下:冬季到来以前必须达到的最重要的目标不是攻下莫斯科,而是夺取克里米亚、顿涅茨工业区和煤矿,切断俄国的高加索地区的石油供应线,在北方包围列宁格勒并和芬兰联合。” ([德]尼•冯•贝洛著,张连根译:《希特勒副官的回忆》,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06~307页。)

当年希特勒入侵苏联主要想控制乌克兰,败得老本全输;今天北约在乌克兰若发动战争,规模再大也莫过于希特勒的疯狂,俄国人曾在此打败了希特勒,那今天的北约若要动武,结果可想而知。

更可笑的是泽连斯基与俄罗斯作战自觉比希特勒遑论拿破仑还有信心!

须知乌军进入赫尔松的前提是没有对俄军有生力量的成建制地歼灭,那怎么可能叫胜利。俄罗斯叫战略撤退,是完整撤离。当年进延安的胡宗南也是这种“历史性胜利”感觉,结果不言而喻。

没有有生力量消灭就谈不上胜利,俄罗斯把赫尔松的连猪狗都搬运走了,东西都全部腾空了,显然是有序撤退。干嘛呀,腾空地方填炮火。猪狗都运出了,泽连斯基他人进去了,结果不言而喻。

战场形势正发生重大变化,俄军到底怎么了?

牛弹琴 · 2022-11-12 · 来源:牛弹琴公众号

俄乌战场,形势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按照乌克兰方面的说法,11月11日,乌特种部队已进驻赫尔松州首府赫尔松市。视频中,乌克兰人一把撤下俄罗斯国旗,升起乌克兰国旗,很多人泪流满面……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发视频兴奋地说:我们的,赫尔松是我们的了。

对乌克兰来说,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胜利。

乌军在不断向前推进。仅在赫尔松州,过去三个月,乌军就已收复了约10000平方公里的土地;而赫尔松市,则是俄乌冲突以来,乌军拿下的最大一座城市。

乌军的胜利,则意味着俄军的挫败。

CNN的评价很尖刻,认为这对普京来说,“无疑是一个耻辱的挫折”。

毕竟,赫尔松不同于一般的城市,它是赫尔松州的首府,今年俄乌冲突爆发后第七天,俄军就迅速攻入该城,这也是俄军拿下的第一座乌克兰重要城市。

后来,乌东四个地区入俄公投,赫尔松州被宣布加入俄罗斯,成为俄罗斯的一个州。但两个月不到,这个州的首府丢掉了;而且,现在俄军只掌控了赫尔松州60%的土地。

但战场形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应该也是俄军迫不得已的选择。

俄军乌克兰战场最高指挥官、陆军大将苏洛维金就承认,他不得不作出撤离赫尔松的艰难选择。按照他的说法,从8月到10月,就在赫尔松地区,俄军消灭了乌军9500多人,这是俄军损失的七八倍。

但乌军围攻态势已经形成,后勤补给又遭到乌军火力袭扰。为保护俄军有生力量,以及部队战斗力,俄军必须撤退。

看视频,乌军的火箭弹不间断地发射,倾泻到俄军阵地;有图片显示,大批桥梁被炸毁,俄军不得不通过浮桥渡过第聂伯河。

当然,俄军认为,这是一次成功的转移。

按照俄军说法,尽管遭到乌军的各种破坏,但俄军撤离工作已于莫斯科时间11日凌晨5时顺利完成;在第聂伯河西岸,俄军未留下任何一件武器和军事装备;在撤离过程中,俄军人员、武器、军事装备及物资未遭受任何损失。

也就是说,乌军认为这是一次重大胜利,“解放”了赫尔松;俄军则认为这是一次成功的“敦刻尔克撤退”,保护了有生力量。

至于俄军认为没留下任何一件武器,乌军嗤之以鼻,认为已缴获了大量俄军遗弃武器,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俄军士兵没来得及撤离,他们着便装混在百姓中。

因此,乌军警告,俄军撤离路线正处于乌军火力控制下,没来得及撤离的俄军士兵立刻投降,乌军优待俘虏,这是他们“避免死亡的唯一机会”。

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表示,赫尔松已经是俄罗斯的一部分,这已写就法律,不可能有任何变化。

当被问及俄军撤离是否是一种“羞辱”时,佩斯科夫的回答很直接:不。

在华盛顿,拜登则公开宣称,俄军从赫尔松撤离的时机“很有趣”,“他们非得等到(美国中期)选举之后才做出判断…… 这证明了俄罗斯和俄罗斯军队存在一些真正的问题。”

形势确实在发生重大变化,最后,再说几点个人的粗浅看法吧。

1,乌军战斗力今非昔比。不管什么原因,俄军被迫放弃大片土地,甚至战略重镇赫尔松市,充分展现了现在乌军的战斗力。看视频,大批乌军炮火向俄军阵地倾泻,西方武器确实在战场上发挥了改变战局的作用。批判的武器代替不了武器的批判啊。

2,攻守形势正发生逆转。冲突开始时,基本都是俄军在进攻、进攻、进攻,乌军节节败退;随后,则是拉锯战;但现在,乌军大举发起反攻,俄军不得不大踏步撤退。战场就是这样充满变数,没有永久的胜利者,稍有不慎,就可能满盘皆输。

3,俄军撤离意在养精蓄锐。胜败乃兵家常事,战场虚虚实实,突然撤离,诱敌深入,然后战略包抄,这一直是俄(苏)军作战的一个特点。按照乌军的说法,俄军在撤离赫尔松时,布下了大量的地雷和陷阱;乌军进攻部队也已极度疲劳,俄军后撤更加强了对岸的防守力量,双方可能沿第聂伯河对峙,甚至长时间划江而治。

4,俄军有更重要的战略目标。对俄军来说,赫尔松市很重要,但更重要的,却是第聂伯河东侧的运河,这提供了克里米亚最迫切需要的水源。如果运河丢失,不仅意味着整个赫尔松州失守,更危及克里米亚的安全,所以,主动撤离应该也是为了集中兵力,坚守更重要的目标。

5,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了。看俄乌双方士兵的装束,战场的气温,应该已经很冷了。在这片几度淌血的土地,冬天是厮杀最惨烈的时候,冬天也很多次成为俄罗斯最亲密的盟友。最终厮杀的结果,也将决定局势的走向。但战场上得不到的,就别指望谈判桌上得到。

凛冬将至。这会是一个格外寒冷的冬天。但还是那个问题,若干年后回看,我相信很多人都会问:这一切到底都为了什么?成千上万人死去,值得吗?

普京连续三大决定释放什么信号?

司马平邦2022-11-12云阿云智库•俄乌战争之赫尔松大战专题

欢迎收看《司马平邦说》。随着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大将突然宣布,赫尔松城撤退,俄罗斯迎来了俄乌冲突中最大的战略挫折。一方面,赫尔松城,是俄军特别军事行动中唯一拿下的地方行政首府,同时,也是俄罗斯在乌克兰获得的4个行政区中,唯一一个全部领土都被俄军占领的地区,而且,赫尔松对于拱卫克里米亚半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丢城失地”兵家常事,战争还未结束之前,俄乌间的交火线变化也原属正常,但鉴于当前赫尔松城在国际舆论场上的指标性意义,俄军主动放弃战略要地,绝非军事形势紧迫那么简单。

种种迹象表明,普京在美国中期选举之后,连续作出了3个重大决定,绍伊古下令俄军从赫尔松城撤出,仅仅是普京一系列动作的一部分。

刚刚,普京正式宣布,不会出席G20峰会,与此同时,俄方还通过外交发言人之口,向西方释放和谈的“柔软信号”,表示,俄罗斯愿意与乌克兰,进行“各种形式”的谈判。外界普遍认为,俄方在美国中期选举结果“尘埃落定”后,作出一系列决定,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精心策划的。

不过,西方舆论圈自然对俄方的“三个动作”喜不自禁,欧美主流媒体认为,这是俄罗斯最终选择“退却”的标志。值得关注的是,就在美西方舆论单方面宣布“即将获胜”之时,作为当事者的乌克兰政府,却表现得十分谨慎。作为世界地缘政治的重要棋手,普京近期作出的3个重大决定,到底释放出了什么信号?

首先,普京为什么不去G20峰会了?

俄国内分析认为,普京不参加G20峰会,主要是出于安全考量。由于美西方舆论多将普京定性为“战争发动者”,甚至叫嚣,普京是西方世界的“合法目标”。鉴于西方国家在制裁俄罗斯上的“无所不用其极”。峰会主办方,和美西方国家,不可能向俄方做出“适当”的安全保证,也不能排除西方国家在峰会期间做出什么“不着调的举动”,来“羞辱”俄罗斯领导人。

在当前俄罗斯处于内政外交的困难时期,普京选择不参加G20峰会,并不是向西方示弱,而是规避风险。在俄罗斯看来,在G20峰会现场,与美西方国家进行“口水战”,毫无意义,反而浪费时间。最关键是,美俄之间在乌克兰问题上没有共识,出席会议对解决乌克兰问题作用不大。

其次,俄军为什么要撤出赫尔松?

从俄军公开的消息来看,俄军特别军事行动司令部,正在将第76空降突击师、第106空降师,和第22军所属单位,按照战斗次序,从赫尔松右岸桥头堡“系统性撤退”。最新消息证明,俄军在撤退过程中炸毁了大量桥梁,并对关键道路实施了破坏,还在沿线布设地雷。尽管乌军在11月10日早间,已经收复了3个定居点,但为了防止俄军设伏,乌军收复赫尔松城尚需时日。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目前,在赫尔松城附近的这些部队,是俄军的精锐力量,他们部署在赫尔松交火线上,作为防御力量,在军事上纯粹是浪费。

据俄社交媒体账号消息,从11月10日开始,至11月17日之间,俄军将通过浮桥和其他手段,分批、分次跨越第聂伯河,进入左岸,并第一时间构筑防御阵地。汇总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的消息,目前,乌军在第聂伯河沿岸,和赫尔松方向,保留了8个联合兵种旅级单位。包括第28、第60、第61机械化旅,第59摩托化步兵旅、第35陆战步兵旅、第46空中机动旅、第128山地突击旅等,这些部队亦不乏乌军的精锐力量。

俄军在未来几天撤离后,乌方也将抽调其中的精锐部队,向东部顿涅茨克方向增兵。一旦俄军撤离第聂伯河右岸,俄乌双方的防线,将沿着第聂伯河稳定下来,俄乌两军可能陷入隔河对峙状态。因为双方暂时都没有实力和精力,进行大规模跨河作战。

从近期赫尔松攻防战来看,俄军在赫尔松一线的部队,主要以步兵分队、空降部队和炮兵为主,缺乏坦克和装甲车等机械化作战力量。外界普遍猜测,俄军在第聂伯河右岸的补给,受到严重影响,仅仅依靠水电站大坝,并不能为机械化部队提供足够燃油补给,就是说,俄军在第聂伯河右岸的防御,一直是在苦苦支撑,守到现在,已经是“超长发挥”了。

对于俄方来说,撤离赫尔松城,战略上是有所损失的,但是,坚守一座孤城,将主力精锐消耗在第聂伯河右岸,对于俄军来说毫无意义。与其在赫尔松城被动防守,被乌军主力拖住,还不如自己主动解套。当前,俄军征召的新兵还在训练中,俄军发动冬季攻势,还需要争取一些时间,如果俄军近期没有进攻尼古拉耶夫和敖德萨的计划,那么选择将部队撤出交战区,就是一个理智的选择。

最后,俄罗斯为什么积极表态要进行和平谈判?

我们必须看到,俄军的撤退,仅仅只是军事上的“战术选择”,一时一地的得失,对俄乌冲突前线总体形势不会带来大影响,尽管俄罗斯方面放弃第聂伯河右岸这一小块地方,但仍保有对乌东四地大部分地区的控制权,这也是事实。

俄罗斯方面没有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恰恰反映出普京当局相当务实,我们无法臆测普京在2月下发动特别军事行动的初衷,到底是不是想速战速决,但到今天,可以肯定,他看待这场战争,更多的是,着眼于要与美西方进行一场持久战,而当前俄军正在为冬季作战储备能量。

其实,只要回头再去看俄军在特别军事行动之初的公开计划,赫尔松地区和赫尔松城原本就不在占领计划之中,某种意义上说,从对乌东两州的“维和”,到撬动乌东四州的“公投”,特别军事行动的定量,增加了太多的变量。而现在释放和平谈判信号,是俄方给西方国家寻找解决当前困局预留的窗口。冬季,才刚刚开始,在这场持久战中,谁更有耐力、定力和实力,谁才能笑到最后,这场冲突局势可能要再次迎来剧变了。

原创丨美内部开始出问题!普京却只能苦笑

占豪 2022-11-12 云阿云智库•俄乌战争之赫尔松大战专题

导读:现在,普京是看清楚了,这个仗可能将是长期的账,所以在策略上就务实了,不做无谓的消耗,这就是为什么俄罗斯忍痛放弃赫尔松市的最重要的原因。事实上,普京这种无奈选择就是想以拖待变,因为美国内部正在生变!

俄军为什么撤离赫尔松?

有人说,是为了诱敌深入,有人说是战略性撤退。其实,这没什么好说的,这就是俄军在该地区顶不住了,撤就是在局部打败了,尤其是在僵持的当下,这就是局部的失败,虽然这不代表整体。

其实,这到底是不是一个失败,大家来看一下下面这个地图就知道了。赫尔松地区是俄军最早拿下的州之一,也是公投加入俄罗斯的四个州之一。这个州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扼守保护克里米亚半岛的一个重要屏障,还可以作为进攻敖德萨的跳板。

所以,俄罗斯绝对不想丢掉这个地区,客观上这也是俄军的一个不小的失败,因为丢掉后再夺回来,肯定是要付出更大的代价,以及也不利于该地区的控制和经营,这一定不是普京想要的。关于这一点,是没什么太多讨论余地的。

其实,说白了,就像当初俄军撤离哈尔科夫时那样,就是俄军在局部兵力上弱于乌军了,再守损失会很大得不偿失,因此撤军。事实上,俄军在赫尔松地区,的确是装备没优势,兵力没优势,情报没优势,补给没优势,战场打成了消耗战,结果现在俄军还耗不过乌军,于是不得不从赫尔松撤离。

赫尔松部分地区位于第聂伯河西岸,其中赫尔松市就位于第聂伯河下游西岸,距黑海25公里,面积68.7平方公里,人口约30万,为乌克兰南部港口城市。由于隔着第聂伯河,所以俄军的补给相比乌军更加困难,这是最终俄军决定放弃赫尔松市,退到第聂伯河东岸的根本原因。俄军在撤离时,还破坏了赫尔松市的能源设施,这意味着乌军夺回了一座没有能源的城市,对乌军来说也不一定是好事。

战争的消耗的确是太惊人了!有钱有尖端装备,那打的就是科技和资源。相反,如果没钱装备也不太行,战争打的可就是人了。俄乌战争,客观上已经成了绞肉机,俄罗斯常规军事装备已经明显落后,所以美国武装了乌克兰之后,当战线拉得足够长而兵力又不足的时候,作战就变得非常艰苦,甚至局部处于劣势。最终,形势迫使俄军撤到了第聂伯河东岸,这样双方就形成了隔岸对峙的局面,相对来说俄军劣势就不明显了。

俄军撤离赫尔松,这也表明俄军的作战策略应该已经再次做出调整,即在黑海沿岸的进攻阶段性调整为守势了,短期是不会再在这个方向向前推进。与此同时,俄军投入的兵力将会更多用在东部地区,目的是守住东部的同时,再谋求向前推进,等控制更多东部地区领土后,当更多俄军投入战场后,再考虑黑海沿岸的问题。

俄军之所以最近不断“求和”,要求美国和乌克兰谈判,客观上就是在争取时间和空间,因为俄罗斯的兵力和装备现在都跟不上,而且从俄军的战法上看,的确也非常落后,还是过去陆军那一套。当然,战法也是受制于装备,算起来还是“穷病”!

现在,普京是看清楚了,这个仗可能将是长期的账,所以在策略上就务实了,不做无谓的消耗,这就是为什么俄罗斯忍痛放弃赫尔松市的最重要的原因。

事实上,普京这种无奈选择就是想以拖待变,因为美国内部正在生变!

根据美国中期选举的阶段性结果来看,共和党大概率将取得众议院控制权,但参议院双方现在是都获得49个席位,还有两个席位正在角逐,民主党只要再获得一个席位就能继续控制参院,而共和党必须获得两个席位才能获得参院的控制权。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内部肯定不可能像过去那样没有条件地支持乌克兰打俄乌战争。关于这一点,在共和党还没确认控制众院的情况下,美国政府高层已经开始出现了重大分歧。

据环球网转引纽约时报当地时间11月10日的报道称,在是否向乌克兰施压,以外交途径结束与俄罗斯的战争这一问题上,美国政府高层出现了分歧。报道称,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敦促进行谈判,而拜登的其他顾问则认为,现在谈判还为时尚早。

为什么美国内部在是否谈判问题上也有分歧?过去是没有分歧的,这个分歧主要就源于共和党未来将大概率主持众议院,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党派的军队领导人、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思想开始出现动摇是很正常的事,因为来年的军费还得众议院通过,军队如果完全不照顾共和党的情绪,明年在军费问题上共和党就可能设卡。

而且,如果共和党掌控了众议院,美国就无法再像现在这样自由援助乌克兰了,到那个时候再谈判,俄罗斯可能就又不谈了,这就是马克·米利认为现在就应该施压乌克兰谈判的根本原因。当然,如果现在就谈,那就得接受俄罗斯对公投加入俄罗斯这几个州的主权,否则还是没法谈。

美国内部,想谈的人,是担心军费,担心自己的利益被卡,所以先赶紧做姿态;不想谈的人,是因为美国政府的目标根本没有达到,既没有拖垮俄罗斯,也没有能控制欧洲,一旦俄乌战争形势缓解,资金就会暂缓向美国流动,所以他们不想谈。

其实,对俄罗斯来说,如果军事实力够强、资源够多的情况下,本是可以狠狠地打击乌军,从而在战场上获得更多优势的机会,因为共和党一旦控制众院,俄军优势越大控制乌克兰的领土越多。美国内部越是斗争激烈,俄军越是能进攻猛烈。但是,由于自身实力不济,却只能在这个关头撤军以降低战争消耗。

至于谈不谈,关键还是在美国,事实上之前明确表示关上与俄罗斯谈判大门的泽连斯基,在美国态度有所变化后,现在他自己也开始发生了变化。泽连斯基日前表示,方已为与俄谈判做好准备,前提是俄方要满足一些要求,包括对乌进行赔偿以及使乌克兰“恢复领土完整”。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本月7日表示,俄罗斯对同乌克兰谈判仍持开放态度。他还称,由于乌方在立法层面设置了同俄方接触的障碍,目前俄乌谈判无法进行。

谈判肯定是无法进行的,美国内部的纠结都需要很多时间,所以在俄乌真正开始谈之前,一定是美俄双方达成妥协才可以。事实上,美国与俄罗斯现在外长的深入沟通都还没有,拜登与普京也没有实现会晤,所以现在的所谓谈判之说,都是双方的彼此试探而已。对俄罗斯来说,除了试探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拖时间,以谋其时间换空间。

那么,普京是不是放弃了对乌作战目标呢?俄罗斯可是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表态,这也表明现在俄方所有的谈判表态,都很可能只是一个为自己争取时间和空间的理由。因为,对俄罗斯来说,现在征兵三十多万后,要把这些兵训练出来再投入战场,并且确保他们的补给问题,这是需要几个月时间的。而且,从过去的情况看,俄罗斯在南部的补给相对是更为困难一些,所以俄军需要时间准备物资。

接下来,俄军很可能会把更多兵力投入到东部,争取在东部获得更大的控制区域后,再进一步向西进攻。而到那时,考虑到美国两党的激烈斗争,战场上反而对俄军更有利。美国内部的问题现在才刚刚开始,还需要时间等共和党就位。

不过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俄乌战争俄罗斯打得太顺利不利于中国,俄罗斯失败也不利于中国,比较好的方式就是持续僵持在那。战争僵持在那,就能牵制美国,因为美国只要抽手俄军就会进攻。与此同时,僵持在那,欧洲认为威胁没那么大的时候,美国就无法控制住欧盟,中欧的合作就能继续推进深化,美国想搞新冷战的目的就达不到。不仅如此,中国这个时候在能源领域还成了买方市场,俄罗斯的能源只能更多卖给中国,而中东国家也只能便宜点卖给中国,可谓是一举多得。

当然,中国现在的态度,就有利于欧洲争取我们,和我们发展关系,同时可以威慑美国,因为我们这个时候只要随便拿出点武器给俄罗斯就能把乌军打得满地找牙。

所以,俄乌战争虽然俄罗斯难受一点,但至少政治上的目的还是暂时达到了部分——阻止了乌克兰加入北约,还因此又获得了一二十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也是赚了。更何况,现在战略上美国比俄罗斯更难受,因为他退也不行,进又进不动,朔尔茨都访华了,这简直就是战略上的重大失败!

为什么会发展到现在有利于中国的格局?归根结底,一则是我们的实力使然,二则是我们的战略定力使然。那些希望中国不计成本支持俄罗斯打仗的朋友,那是失去了中国立场,我们支持俄罗斯是在正常贸易范畴,不在军事范畴;那些站在美国乌克兰立场的就更可笑了,那基本是汉奸立场。现在,我们看战争僵持在那了,大家进退都两难的时候,才是对我们最好的时候,你看现在蔡英文都不怎么蹦跶了,因为美国在这场局中也被牵制了!

大家注意,一定要坚持中国立场!中国立场,既不是俄罗斯立场,更不是美国立场!中国立场就是,怎么干对中国最有利咱就怎么支持!譬如,俄罗斯在美国巨大压力下被迫出手,那我们就要理解,决不能像西方那样制裁,不但不能制裁,还要扩大贸易。但是,让我们现在对俄罗斯的搞军事支持,那就不符合中国利益了,所以暂时不能干。当然,如果美国要搞中国,那中国的手一歪,情况就又不同了······

什么是战略主动?在地缘上,面对俄乌战争我们保持战略定力,现在的我们就是战略主动!


2022-11-16点击数/观注度 7757
 
咨询电话 13910949198 (李桂松)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京ICP备16017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3178号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