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球大事见闻     
2023新年专题:改变世界的大事!!

2023新年专题:改变世界的大事!!

云阿云智库•2023新年专题•全球大事见闻

编者按:站在2023年的第一天,我们必须看到,一场新的世界大变局已经开始了。不寻常的2023年,我们毫无疑问将见诸一系列重大的事件,有些肯定是我们现在还无法想象的。改变世界的元年,百年大变局加速推进!祝福中国!2023新年专题4.2万余字,由云阿云智库•全球大事见闻课题组资料整理。

2023年,中国亟待解决好的十一件大事情

原创 秦安战略2023-01-03 云阿云智库•2023新年专题

第一件:疫情康复。之所以放在第一,是因为亿万人民尽舜尧,三年“战疫”,必须迈过这个坎,否则就成了中国健康发展的最大障碍。核酸与疫苗的巨额支出,已经让经济不堪重负。生物战的因素,人民层面不必恐惧,保住健康,促进生产;在国家层面,必须警惕并建立应急机制。尤其是放开后一个月多时间,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感染都达到了千万级别,传播速度的杀伤力不可不防,必须在总体国家安全观高度,有应对策略。但目前我们不用担心美国生物战!三年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战疫”成果,就是一个强大的威慑力,美国不敢轻启战端,否则他死得更难看。新的一年,期待病情平稳、人民平安、舆论平和。

第二件:两岸统一。这是中国最难的一件事情,也是中国最大的一件事情,更是人民最盼的一件事情。“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从天时地利人和各方面看,两岸统一已经到了转折突破的时刻。十八届三中全会全会以来军队改革的累积效应,正在让我们完成一场优势战争的准备。解放军“辽宁舰”航母携3艘055大驱逼近关岛,意味着解放军军事实力的重大突破,已经跨越第一岛链,突击第二岛链核心部位;而自2023年1月1日16时至8日16时,渤海海峡黄海北部执行军事任务,展示了14亿多中国人民凝聚出的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谁也无法阻止中国完全统一。新年里,必须做好台湾同胞起义,以意想不到的完美方式统一的各项准备。

第三件:共同富裕。这是一件大事情,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但确实是守住执政根基的大事情,贯穿到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全过程。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后,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为人民,但先富起来的人越来越多地演变为资本,资本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因此,中国共产党人必须通过不断完善的制度建设,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最根本利益。这其中,数据基础制度的建设是一个试金石,能否把数据像土地一样,掌握在最广大人民手中,决定了未来共同富裕的格局。

第四件:打击腐败。举世公认,反腐倡廉是中国共产党这十年的“金字招牌”,也是民心所向。党风廉政建设赢得了广泛支持。在近十年中,为解决关乎执政党生死存亡的腐败问题,中共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审查调查470多万人。新的一届政治局常委,对反腐倡廉也是置顶选项,中共中央政治局2022年12月6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听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工作汇报,研究部署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在此之前,2022年11月14日,中央纪委办公厅印发《关于贯彻党的二十大部署要求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纠治“四风”工作的意见》。这份《意见》是党的二十大之后,中央纪委首次明确发文,对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做出部署。

第五件:反击霸权。反击霸权,要抓好几条主线。一是政治上要在国际上联起来,通过上合组织与金砖国家等平台,突破与反霸权国家的全面合作;二是军事上要在周边硬起来,遏制美军舰机的耀武扬威;三是经济上要在脱钩威胁上做最坏打算,甚至做好美将对俄的无底线做法移植到中国的情况出现。我们要深刻认识到,美国政客遏制中国发展的做法绝对不会停止,利用台湾牌、科技牌,尤其是芯片遏制中国的力度只会越来越大。我们要深刻认识到,遏制霸权是中国强起来必须跨过去的坎;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中美关系好转,反而延误两岸统一;美方穷凶极恶,反而加速了中国统一。新的一年,我们必须以破釜沉舟的斗争精神和前所未有的准备力度,做好决裂对决的准备。

第六件:中俄合作。只要中俄“肩并肩”、“背靠背”,世界就乱不了,霸权就赢不了。中俄合作不仅事关中俄两国人民的幸福,更决定世界未来的走向,本质是“丛林法制”与“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对决。面对特别军事行动中的俄罗斯,中俄可以启动远东联合开发,贝加尔湖水东输中国,南千岛群岛开发这样的大事情,坚定支撑俄罗斯经济打翻身仗,也上演新时代的“北上抗日”,更开启中国经济增长的新驱动,在坚持是非曲直的前提下,全方位、大尺度、深突破,力挺俄罗斯,让其抵挡得住美国霸权势力的疯狂围攻。

第七件:金砖国家与上合组织。目前,伊朗加入上合组织,使上合组织国家人口超过世界的一半,天然气资源也将近世界的一半;另外金砖国家也面对扩容的呼吁。普京去年已经提出,金砖国家联手,建立新的储备货币;这两个组织,是打破美元霸权的理想平台。新的一年,应该加紧做好相关工作,力争取得实质性突破,加速走出美元脉动性“割韭菜”的畸形态势,迎来更加公平的国际环境。

第八件:粮食与水资源安全。粮食安全我们心里有底。国家领导人在新年贺词中指出,面对全球粮食危机,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了。在水资源上,我们要记住美国副总统讲的一句话,那是在日本决定将核污水排入大海后,这位美国女副总统说了一句话,以前是为了石油而战,以后可能是为了水而战。尽管这是一个战略趋向,但中国城市水资源的供给,是否如网络上所讲,被国际资本所控盘?国家有关部门应该从国家安全的高度做一个普查,把情况搞清楚,并做出恰当的决策。

第九件:能源问题。能源问题国家布局很系统,成绩不断。这里要说的,是如何大幅降低对石化能源的依赖。尤其是我国大量油气依靠进口的背景下,一旦海上运输线被切断,怎么办?目前我们在加大中俄合作,发展可再生能源以及提高油气开发上面下功夫。我认为,应该是发展核能上有一个突破。一方面,我国核能占比仅仅5%多一些,与全球核能总发电量在电力结构中的占比约为10%,美国的近20%,尤其是法国的70.6%,差别很大;另一方面,核能的安全性已经大幅增加,中国已经具有安全封存核污水上千年的技术。同时,大幅发展核能刻不容缓。这对遏制美国的核讹诈也具有现实意义。

第十件:半岛局势。朝鲜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和中国有关于战争互助协议的国家。根据《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缔约双方保证共同采取一切措施,防止任何国家对缔约双方的任何一方的侵略。一旦缔约一方受到任何一个国家的或者几个国家联合的武装进攻,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应立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从今年开局看,韩国总统新年伊始就口出狂言要准备一场优势战争,朝鲜发射巨型火箭炮震慑半岛,预示着一个动荡起伏的年份,尤其是美军的介入,日本的骚扰,新的一年,我们要有半岛局势恶化的应对策略。

第十一件:网上舆论。不是核心,影响核心。网络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效率,将10多亿中国人民聚合在一起,将整个世界连接起来,成为一个真正的地球村。国家安全风险从空中来,从陆地来,从海上来,但最先从网上来。网络攻击不仅有毁瘫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能力,也有散布虚假信息的渗透,可以毁瘫现实,可以攻心夺志。要过好执政关,就必须过好网络关,14亿多中国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网络空间聚合最快,但也是流失最多。在10年来网络生态越来越好的背景下,我们在新的一年需要进入高质量的新阶段。

一句话总结:不忘初心、呕心沥血,不忘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022最后一周的谋局,给2023的启示?

原创 策辩 2023-01-02 云阿云智库•2023新年专题

新年第一天给自己放了一天假,只简单更新了一篇祝福语,剩下的时间复盘了2022年最后一周热点大事,把线牵起来后觉得,这或许给了我们观察2023最好的启示。

俗话说得好“一切过往,皆为序章”。

2022年最后一周,各大国和关键地缘国家,都采取了系列动作,为2023年谋篇布局。我们先看看热点,从东往西说:

朝鲜半岛,无人机进入韩国,韩军表现令人大跌眼镜,创造有人机被无人机“击落”的“奇迹”。当然,这里面有没有苦肉计,不好说,因为韩国立即以此宣布激进的扩军备战政策。

台海,美国宣布军售1.8亿反坦克布雷车,中国立即组织了大规模实兵实战演练。蛙军数了一天飞机数量后,对外公布发现71架战机和7艘舰艇,其47架战机突破所谓台海中线,打破去年8月纪录。

日本,日防卫省2022年最后一天宣布启动远程导弹研发装备计划,且准备部署于靠近中国的琉球群岛。计划2026年前装备打击射程超1000公里导弹,2030年前装备打击射程2000公里的导弹,2035年前装备打击射程超3000公里导弹。其目标对准谁,不言而喻。

南海,美媒体恶人先告状,称中国军机“不专业”驱逐美侦察机;中国立即公布了相关视频进行反制。视频显示,美军不仅挑衅在先,且表现相当之业余。有专业人士解读,美军RC-135侦察机飞行员原本想压迫歼-11,可自己操作失当,低估了歼-11性能,把自己卷入歼-11尾流中,吃了一个屁。12月30日,美军媒体还披露,当时有中国航母编队,模拟攻击在南海行动的美特混舰队。

东南亚,菲律宾新任总统小马科斯宣布1月访华。

南亚,中印边境线成功举行军长级会谈,美印联演后进行的挑衅破坏暂时破产。不过在巴铁,不时传来恐袭消息,且不断在中巴合作重点项目,瓜达尔港或真或假的消息。

中东,土耳其、叙利亚国防部长、情报机构负责人秘密前往莫斯科,在俄罗斯主持下召开三方协调会议。会议前,叙利亚外交部宣布驱逐非法驻扎在叙利亚境内的外国军队不再遥远;会议后,美军非法设置在叙利亚祖代尔的基地遭遇炮弹袭击。与此同时、伊拉克、伊朗均同步打击与美中情局美军关系暧昧的伊斯兰国恐怖组织;伊朗在以色列发出威胁后,立即在波斯湾附近组织大规模三军联合演习。土耳其则与希腊剑拔弩张。

乌克兰,俄罗斯继续使用导弹大规模打击乌克兰战争基础力量,乌克兰则时不时偷袭破坏俄境内目标。普京在2022年最后一天发表了颇为伤感的新年献词,且打破传统第一次在俄军军中发布。

巴尔干半岛,美国为首北约5国对塞尔维亚发布最后通牒,武契奇下令全国军警进入最高战备。

南美,巴西前总统博索纳罗在总统权力交接前夕,离开巴西前往美国。

疫情,中国如美英为首西方“期待”开放后,美国反手暂停签证,带动一堆西方国家对中国游客加强新冠检测,且不断炒作所谓“中国新变种”;英国则开始如同2020年预测“中国悲惨”数据,唱衰中国经济。

是不是有种波澜壮阔、惊涛骇浪扑面而来的感觉?

时间上,在朝鲜半岛、台海和中东对美极其代理势力采取某种攻势行动后,巴尔干半岛塞尔维亚武契奇在年前,下令取消最高战备令。

你仔细品一品!

在美国为首鼓动西方以疫情为借口,某种程度孤立中国的时候;中国宣布降低美元在中国货币篮子中的权重,而与此同时,欧洲发布了2023年反击美元的社论,日本则在最后一周对美元美债实施了偷袭。综合因素下,美元在2022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对主要货币下降,与人民币汇率更是大跌600点,美元指数年度涨幅回吐一半。

你再仔细品一品!

2023年的全球博弈,主战场依然是中美。美国必将继续利用其生化能力优势,对中国发动一波一波打击;中国则会在美国核心利益上,借全球不满掀起对美反制。

2023年,惊涛骇浪,不会小。别天真放开后会回到2019年以前那种生活,也别担忧所谓美国人多势众,那不过都是塑料友谊。俄罗斯方面传来的远东近700万平方公里大开放消息,某种程度打下中俄战略互信和立于不败的基础。在一带一路、中东、欧洲方向,2023年并不是不可以期待艳阳天。

至于大家关心的疫情,请咬牙抗住冬春攻势,以中国自研防治药物进度和中医药综合防治底蕴,中国一定可以击败这波凶狠的生化攻势。

秦安:两岸携手,迎接祖国统一的伟大时刻

原创 秦安战略2023-01-01 云阿云智库•2023新年专题

国家领导人的新年贺词鼓舞人心!明天的中国,奋斗创造奇迹。苏轼有句话:“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意思是说“向最难之处攻坚,追求最远大的目标”。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只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跬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够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

当下,中国人民的最难之处在哪里?我认为就在于祖国的全面统一,我们已经到了两岸携手,奋斗创造奇迹,迎接祖国统一的伟大时刻!

为什么这样讲?不仅仅是内心的期盼,更是对手的挑战,也是我们主动应变,到了抓住历史机遇,实现祖国伟大统一的时刻了!

在经济上,我国继续保持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经济稳健发展,全年国内生产总值预计超过120万亿元。面对全球粮食危机,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了。尤其是我们顶住了三年抗疫带来的巨大经济压力,并根据态势做出了及时的战略研判,正在走向人民生命安全和经济健康发展兼顾的崭新阶段,我们有底气面对一切经济困难!

在民意上,两岸同胞期盼统一的愿望前所未有。大陆14亿中国人民具有强烈促进两岸统一的愿望,这也是中国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标志。台湾同胞也做出了自己正确的选择,抛弃了不顾民生、以武拒统、听令美国的蔡英文当局,其支持率已经成了“死亡金叉”!刚看了邱毅大哥的一段视频,他明确指出,大部分台湾父母都在告诉年轻的孩子们,如果当兵,一旦开战,就马上放下武器;大陆解放军来了,大家就一起投降,台军起义,蔡英文逃亡或者投降。这就是真实的民意!

在力量上,2022年,神舟十三号、十四号、十五号接力腾飞,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我们的“太空之家”遨游苍穹。人民军队迎来95岁生日,广大官兵在强军伟业征程上昂扬奋进。第三艘航母“福建号”下水,首架C919大飞机正式交付。

力量决定未来,这是我们吹响两岸统一号角的核心底气。目前,解放军“辽宁舰”航母编队在关岛附近海域与美军航母“狭路相逢”。这时候,美国国防部急了来,借所谓的关岛防御计划称:攻击关岛就等同于攻击美国本土,要遭遇关岛防御的反击及美军的全面报复。

显然,解放军航母编队逼近关岛,让美军如此紧张。究其原因,美军很清楚,解放军对关岛的打击方式极为丰富:

火箭军4000公里射程的东风-26中程弹道导弹;海军的055、052D装备的鹰击-21舰载反舰导弹;空军由轰-6K携带的长剑-20巡航导弹;潜艇发射的潜射导弹。

目前让美国焦虑的是,解放军多了一种可以对关岛形成更有效、直接的打击方式——解放军航母的舰载机。以此次“辽宁”舰航母舰队的配置,携3艘世界第一的055大驱,完全可以逼近关岛有效攻击范围内,利用舰载武器系统对其发动打击。

“辽宁”舰航母舰队此次的行动从军事意义上讲是彻底撕碎了美国所谓的“岛链”,而且一下就是两条:以台湾岛、琉球群岛构成的所谓“第一岛链”及关岛为核心的“第二岛链”已经被模拟打击成“千疮百孔”。

另外,之前我们分析过,结束不久的中俄两国舟山外海的联合演习,台岛东部面对关岛的解放军航母编队,以及位台岛周边解放军东部战区的演习,针对的就是企图干涉台海的日本和美国,以及企图负隅顽抗的“台独”顽固分子。

包括最近爆出的解放军在南海拦截美军RC-135侦察机,也展示出了解放军实力的不断提升。根据美军自己公布的视频,解放军歼-11BSH战斗机携带了4枚空空导弹,拦截美军的RC-135侦察机,双方最近距离不到6米,美军RC-135侦察机被迫采取规避机动以避免碰撞。

这一切说明,解放军实力到了反制美军霸权行径的转折点!美军在台海地区不仅毫无优势可言,而且面临解放军歼灭性打击的确定性风险。

与此同时,从全民总动员,全国一盘棋的能力看,我们三年抗疫,展示了强大的凝聚力,体现出战胜强大敌人的压倒性力量。

最后,看到一个最新的消息,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2月30日联合发布了《世界经济黄皮书:2023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认为,2023美国经济出现实质性衰退可能性较大。

综合来看,明年是取得突破,实现两岸统一的窗口期。之所以这样考虑,还在于蔡英文明年进入最后执政期,拜登也进入最后两年执政,这个时间的重叠,很可能产生共振效应,行将就木的拜登和垂死挣扎的蔡英文完全可能狗急跳墙,一旦如此,就是两岸统一的绝佳机会!

一句话总结:期待新的一年,实现祖国的伟大统一,让两岸人民有真正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

2022-12-31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了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全文如下:

同志们,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2023年即将到来,我在北京向大家致以美好的新年祝福!

2022年,我们胜利召开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

我国继续保持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经济稳健发展,全年国内生产总值预计超过120万亿元。面对全球粮食危机,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了。我们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采取减税降费等系列措施为企业纾难解困,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精准防控,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措施,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医务人员、基层工作者不畏艰辛、勇毅坚守。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我们战胜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每个人都不容易。目前,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仍是吃劲的时候,大家都在坚忍不拔努力,曙光就在前头。大家再加把劲,坚持就是胜利,团结就是胜利。

2022年,江泽民同志离开了我们。我们深切缅怀他的丰功伟绩和崇高风范,珍惜他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继承他的遗志,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历史长河波澜壮阔,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创造了今天的中国。

今天的中国,是梦想接连实现的中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功举办,冰雪健儿驰骋赛场,取得了骄人成绩。神舟十三号、十四号、十五号接力腾飞,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我们的“太空之家”遨游苍穹。人民军队迎来95岁生日,广大官兵在强军伟业征程上昂扬奋进。第三艘航母“福建号”下水,首架C919大飞机正式交付,白鹤滩水电站全面投产……这一切,凝结着无数人的辛勤付出和汗水。点点星火,汇聚成炬,这就是中国力量!

今天的中国,是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各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蓬勃兴起,沿海地区踊跃创新,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东北振兴蓄势待发,边疆地区兴边富民。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变。只要笃定信心、稳中求进,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的既定目标。今年我去了香港,看到香港将由治及兴十分欣慰。坚定不移落实好“一国两制”,香港、澳门必将长期繁荣稳定。

今天的中国,是赓续民族精神的中国。这一年发生的地震、洪水、干旱、山火等自然灾害和一些安全事故,让人揪心,令人难过,但一幕幕舍生取义、守望相助的场景感人至深,英雄的事迹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每当辞旧迎新,总会念及中华民族千年传承的浩然之气,倍增前行信心。

今天的中国,是紧密联系世界的中国。这一年,我在北京迎接了不少新老朋友,也走出国门讲述中国主张。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并不太平。我们始终如一珍视和平和发展,始终如一珍惜朋友和伙伴,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党的二十大后我和同事们一起去了延安,重温党中央在延安时期战胜世所罕见困难的光辉岁月,感悟老一辈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我常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国共产党百年栉风沐雨、披荆斩棘,历程何其艰辛又何其伟大。我们要一往无前、顽强拼搏,让明天的中国更美好。

明天的中国,奋斗创造奇迹。苏轼有句话:“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意思是说“向最难之处攻坚,追求最远大的目标”。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只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跬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够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

明天的中国,力量源于团结。中国这么大,不同人会有不同诉求,对同一件事也会有不同看法,这很正常,要通过沟通协商凝聚共识。14亿多中国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就没有干不成的事、迈不过的坎。海峡两岸一家亲。衷心希望两岸同胞相向而行、携手并进,共创中华民族绵长福祉。

明天的中国,希望寄予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年轻充满朝气,青春孕育希望。广大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

此时此刻,许多人还在辛苦忙碌,大家辛苦了!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怀着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共同迎接2023年的第一缕阳光。

祝愿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祝愿世界和平美好、幸福安宁!祝愿大家新年快乐、皆得所愿!

谢谢!

中俄两国元首互致新年贺电

2022-12-31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年12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互致新年贺电。

习近平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向普京总统和俄罗斯人民致以诚挚的祝贺和美好的祝愿。习近平指出,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加速演变的国际形势和持续蔓延的全球疫情,中俄关系始终保持健康发展势头。这一年,中俄经贸合作稳步推进,能源、投资、互联互通等领域合作取得新成果,为两国共同发展提供了助力。双方正式启动中俄体育交流年,两国民众的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进一步加深。

习近平指出,即将到来的2023年是中国全面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俄关系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我愿同普京总统保持密切交往,引领双方深化全面战略协作和各领域务实合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普京总统向习近平主席致以衷心的节日祝贺,祝愿友好的中国人民幸福安康。普京表示,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俄中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持续加强,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经受住外部挑战考验。两国政治对话内容丰富,双边贸易额创历史新高,重大跨境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工。俄中体育交流年顺利举办,为推动双方人文合作作出重要贡献。相信通过共同努力,双方能够将两国合作提升至新的更高水平,造福俄中两国人民。

同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互致新年贺电。李克强表示,过去的一年,中俄全方位务实合作持续深化,人文交流日益密切,两国友好的社会民意基础愈加稳固。双方成功举行了中俄总理第二十七次定期会晤,达成重要共识。我愿同米舒斯京总理加强沟通交流,推动两国各领域务实合作取得更多实实在在的成果。米舒斯京表示,俄中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相信两国总理定期会晤框架下达成的各项共识将有助于增进两国战略协作,提升两国人民福祉。

2023,到底会怎样?

原创 夏斐君2022-12-31 云阿云智库•2023新年专题

这次阳得比较厉害,今天是感染第九天,体力有所恢复,恰逢2022年最后一天,本来想对这一年好好做个总结,但精力不允许,于是写了一篇短的。

文章分四个小点展开,前面三点是我2022年,准确来说是2022最后两个月非常深切的三个感受,第四部分是我对2023年大势的几点展望。

一、多一些共识,少一些撕裂和对垒

历史学家、《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说:“人类其实一直生活在‘后真相时代’:在信息不发达的时代被蒙蔽,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只相信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事实。”

其实,引起这种对垒和撕裂的,绝不仅仅是价值观,还有利益和屁股。是人群,就有左中右,利益不同,阶层不同,三年来的遭遇不同,立场和观点自然不同。

此外,越来先进的算法和大数据推荐,也加剧了这种撕裂,因为算法造就了越来越严重的“信息茧房”。在大数据和精准算法的加持下,每个人在言论方面都能享受帝王般的待遇,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如果喜欢听某种声音,喜欢接受某种信息,这类声音和信息就会源源不断地推送给你,通过各种渠道,无孔不入。久而久之,人就听不到不同的声音了,而且因为被算法推荐给惯坏了,偶尔听到不同声音,会觉得异常刺耳,难以接受。

于是,持同类观点的人,越来越抱团,典型的就是各种网上社群。这样一群人抱团之后,彼此互相肯定,每个人都在不断强化自己原有的观点,获取支持自己观点的信息。长此以往,持不同观点的人,越来越无法沟通,而且互相攻击越来越厉害。

同时,还有一些人靠制造撕裂吃饭,他们深谙传播技巧,掌握流量密码,有的玩迎合,有的玩误导,更有甚者玩左右互搏,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看到的两拨人互骂、或者两个自媒体账号互喷,其实是一家人,背后是同一个老板。自说自话没有流量,对骂互喷才有热度。

由于以上种种,未来重建共识的难度,说实话,不小。

二、少一些社会达尔文主义的鼓噪

三年来,尤其是今年下半年以来,好多人在鼓吹社会达尔文主义。所谓社会达尔文主义,无非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

鼓吹这一套的人,主张人要为自己负责,只有自己能救自己,不要做巨婴,人不应该被保护得太好,等等。

平心而论,适度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能保持社会活力,激发个体竞争力。然而,实际上,我们缺社会达尔文主义吗?相反,社会达尔文主义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

即便如此,有些人还在鼓吹社会达尔文主义。目的无非是让个体更加原子化,让个体去组织化。个体原子化之后,谁最开心?不言而喻。

我始终认为,在一个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丛林里,任何人都不是安全的,无论强者还是弱者,都没有安全感,都没有长期打算,一切都是为了眼前的生存和利益,短期心理严重,无恒久之心。

如何对冲“社会达尔文主义”?去掉“达尔文”三个字而已!就这么简单!

三、多一些实事求是,少一些信口开河

几千年前,《韩非子·五蠹》就警示过:不可任由“士民纵恣于内,言谈者为势于外。”舆论场乱哄哄的现象,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发声者必须为自己发出的声音、输出的观点负责任。

重大事件、非常时期的信息发布,应该采用战时机制,由相关部门严格掌控和监管。一些大V和所谓专家,实际上并不具备对大众负责的能力和法律资格。他们的认知和判断一旦出现错误,代价是高昂的。

非常时期,从来没有绝对的言论自由。而且越是非常时期,越要完善各种发声机制。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有影响力的人士,必须为自己发出的声音、输出的观点负责任,不能说了就结束了。

古人说得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影响力越大,越要慎言。当然,现在是流量时代,流量为王,流量就是一切。当流量时代遇上人性的私欲,流量越加疯狂,私欲越发彰显。

是时候建章立制,让肆意发声者有所敬畏了!

奥密克戎不可怕,可怕的是思维病毒,是人性的病毒。

病毒会一直存在。好在三年下来,对于如何对付病毒,如何与病毒相处,我们已经有了很多经验。但是,各种各样的思维病毒,人性的病毒,可能会与我们长期“共存”下去,我们极有必要进行反思,并努力清除之。如何清除?能否清除?值得我们深思。

四、展望2023:惟谦卑者生存!我们唯一能把握的,是自己能控制的变量。

秋天那场大会的报告指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这段话,不仅是我们判断2023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世界走势的遵循,也是我们个人、家庭和组织谋划未来的最重要依循之一。

决策层的这个判断,让我再次想起了刘慈欣一段精彩至极的话,请允许我再次引用:

在过去的三十年,人类社会处于前所未有的太平盛世,一直在平稳的发展中,虽然地球上不断有局部的意外和波折,但并没有一个全球性的事件打断这种进程。这就给我们造成了一个幻觉:社会的发展将一直是这样直线型的、平滑的、可预测的,但全球疫情的到来打破了这个幻觉。

纵观人类历史,世界性的重大意外事件其实是一个常态,它们在历史上不断出现,从黑死病到两次世界大战,历史的走向不断被这些意外所改变,有些意外事件也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端。与此相比,我们所经历的平稳发展而没有重大意外的这三十年,反而是一个例外。也正是在这三十年中,我们渐渐养成了对未来的一种直线思维方式,这是很危险的。

刘慈欣所说的直线思维方式,我相信很多人都有,包括一些智库和研究机构。他们针对目前新形势,开出的依然是老方子。他们没有意识到世界的逻辑已经发生了根本转变。

不确定是唯一的永恒。

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人对所谓的新年展望和前瞻已经不感冒了。“展什么望,走一步算一步吧。”各个机构的2023年展望和前瞻,也有同样的感觉,往年展望中那种确定感,对研判的自信感,弱了许多,相反,我感受到了强烈的“小心翼翼感”和“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刻意和造作。

似乎越来越多人,慢慢接受了在不确定中生存下去才是王道。毕竟,这三年来,我们深刻体会到,世界永远是随机的,你只能控制自己能控制的变量,即使是大概率事件也不能下重注。

不确定是唯一的永恒。人不应该对自己的判断过于自信,否则会后悔。我们唯一能把握的,是自己能控制的变量。

谨记,不要太自信,惟谦卑者生存!

2023年,中国极富挑战和机遇的一年!

占豪 2023-01-01 云阿云智库•2023新年专题

2022年,对全人类来说都太不友好了!战争、饥饿、疫情、大国之间的你争我夺,问题的持续叠加,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困难和困扰。

对于2022年,在占豪心目中有三大正能量事件和三大负能量事件,还有一件中性事件,我们简单回顾一下。

2022年全球范围内正能量的大事件非常少,占豪认为的三大正能量事件都与中国密切相关:

一、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

当下之中国,不但是世界和平稳定的压舱石,还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最大引擎。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能否稳定发展,关乎到全人类的命运。中共二十大的胜利召开,给世界稳定和发展注入了正能量。当然,二十大的胜利召开更是中国的大事,我们党谋的不仅仅是未来五年的计划,而是一直到2035年的一系列发展计划,更长远的是到本世界中叶实现伟大复兴。二十大的胜利召开,意味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未来将焕发出勃勃生机,这无疑是世界最大的正能量事件。

二、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合作开辟新天地

占豪认为,中国与沙特深化双边合作,由中沙合作延伸到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深化合作,可谓是一个重大突破。12月上旬,习近平主席在访问沙特之后,又出席了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这次访问和峰会的重大意义在于,中国与中东阿拉伯产油国达成了一系列深度合作,可谓是开创了国家双边、多边合作的新模式。

中国向沙特等阿拉伯产油国提供石油天然气市场,沙特等中东阿拉伯国家挣钱了想持续发展自己,中国提供工业制造和工业建设产品服务,中国甚至可以帮助这些国家进行工业化,把一些中国的产业转移给他们。中国与沙特为首的阿拉伯国家的合作几乎涵盖了所有国家之间合作的领域。更重要的是,这种合作是以人民币结算的。

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合作一旦形成成功案例,这在全球范围内可谓是开天辟地,世界上任何国家都可以研究怎么与中国实现开创性的合作,这对全人类都是巨大利好。

三、中国“天宫”空间站建成

2022年,中国天宫空间站如期建成了,这是中国航天科学家和航天员们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中国以一国之力建成了“天宫”空间站,甚至比美国为首的多国空间站更加先进,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重大战略突破。

中国空间站与美国为首的国际空间站最大的不同在于,美国空间站是极少数盟友之间玩的太空游戏,世界上其他国家连染指的机会都没有。但是,中国空间站不同,中国的空间站将向世界上对华友好的国家开放,未来全球范围内将会有很多国家加入到中国的空间站。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的空间站未来才是真正的“国际空间站”,中国将带领全人类逐梦太空,这绝对是妥妥的正能量。

三大负能量事件也没什么悬念,都是美国一手推动的:

一、俄乌战争增加世界大战风险

俄乌战争虽然是在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爆发,但始作俑者却是美国。如果不是美国在2013年底花了50亿美元发动了乌克兰的街头革命,如果不是这次街头革命后的乌克兰试图加入欧盟和北约,那么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不可能形成你死我活的敌对关系。哪怕是2022年,如果不是美国背后支持乌克兰谋求加入北约,俄乌战争根本不可能爆发。俄乌战争并不是俄罗斯想要的,俄罗斯是被逼到墙角不得不为;俄乌战争是美国想要的,他可以借此迫使俄欧关系决裂,如此他不但可以进一步分化控制欧亚大陆,还可以谋求带领欧洲共同打压中国。

但是,俄乌战争爆发使得俄罗斯与西方在地缘政治上决裂了,这种决裂所导致的战争将无法短期内结束,战争甚至可能不断扩大规模,这使得世界大战的风险相比过去大幅提高了。

二、美联储加息,美国对全世界“割韭菜”

美联储在2022年大半年时间里累进加息425个基点,这在过去几十年里是绝无仅有的。美联储如此加息,表面上是为了遏制高通胀,实际上则是借加息促使全球范围内美元回流,从而实现对各国的割韭菜。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美联储加息是和俄乌战争配合的,也就是说2月底俄乌战争爆发,二十来天后美联储就第一次加息了。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来,美联储割韭菜的最大目标是欧盟,尤其是德国。德国,本来是欧洲经济的火车头,现在却负增长了,成了欧洲经济增长的拖后腿的国家,这一切都是美国割韭菜的结果。

三、美国众议长佩洛西窜访台湾

美国众议长佩洛西窜访台湾这事,客观上进一步激化了中美和两岸的矛盾。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进一步确立了美国支持台湾和中国大陆打内战的策略,美国现在的系列布局都是为了将来引爆两岸的军事冲突,把中国拖入战争泥潭,在台海复制乌克兰模式。这次窜访后,两岸和平统一的机会更加渺茫了!

还有一个中性但影响也非常大的事件,那就是中国放开疫情管控。我们之所以放开管控,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疫情防控到了无法为继的地步。奥密克戎的传染性大家都领教了,要想防住只能静默,但静默意味着经济发展停滞。事实上,全国大部分地方财政都已经吃不消,因为经济停滞税收大幅减少,但疫情防控的成本却大幅增加。客观上说,这种疫情防控模式的确无法继续了。

当然,我们防控三年时间还是取得很大成绩的,至少避免了500万人的死亡,2020和2021年这两年的经济也是非常好的,尤其是疫情三年中国通过防控强化了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中心地位。三年防控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一朝放开我们也的确承受了身心的痛苦,这是无奈选择后的迫不得已,我们只能向前看。

占豪之所以说这是一个中性事件,原因在于放开既是迫于形势变化的不得不做的选择,也意味着未来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同时放开后也的确给市场带来了机会。所以,放开后就是恢复了过去的常态,这件事本身是中性的。

基于上述2022年大事的发生,占豪认为,2023年是极富挑战和机遇的一年。基于这样的巨大挑战和机遇,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考虑三件大事:

一、我们个人的防护问题

在疫情防控放开后,其实我们与病毒的战场已经由身体外转向了身体内。过去,我们是通过我们国家的社会治理能力,把病毒防控在了我们的身体之外,过去三年在世界各国都在遭受疫情之苦时,我们却过着非常安全祥和的日子。

现在,奥密克戎的防控成本太高了,国家也撑不住了,那么我们与病毒作战的战场就转移到了我们体内。虽然,绝大多数人都能扛住,但伤害客观上还是存在的,奥密克戎也不是什么感冒,威力大家也都尝到了,一些抵抗力弱的老人在与病毒的斗争中甚至败下阵来,这让人非常痛心和无奈,但却不得不面对。好在,我们有全世界最好的医护工作者,他们带病上岗拼命抵抗,客观上大大降低了我们国家的重症死亡率。武汉协和日前公布了一个数据,在收治的一万六千多感染者中,有三分之一是重症和危重症,但武汉协和的救治成功率达97%,这是医护工作者夜以继日拼搏的结果。

基于这样的大环境,占豪建议2023年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头等大事就是做好防护。这个防护,不仅仅是日常的防护,还有一旦感染后我们怎么让我们的身体防住病毒,我们要尽量给自己减轻伤害,也要尽量给医疗系统减轻压力。

在这里,占豪的建议是适度备药,占豪前些天写过自己阳了之后的自我治疗经验,应该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帮助。另外,国家早已公布了清肺排毒汤的药方,大家可以去药店抓几服药放在家里,真的感染了,可是真的能救命的。

虽然,我们很多战友可能都感染过了,但奥密克戎的不同毒株之间的抗体可能是无效或效用比较低的,所以我们感染了毒株A,可能防不住毒株B,所以平时不但需要做好防护,还要备好药随时准备应战。

二、我们个人的发展问题

占豪认为,2022年我们的时间被疫情切得七零八落,没能好好发展自己,2023年放开之后,整体来说机会肯定还是更多的,发展机会也是更多一些。

关于个人发展,占豪认为一定要紧跟国家政策,我们一定要站在国家的风口上。刚刚过去的12月份,国家出台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这份纲要,是关于我国经济内循环的核心纲要,未来我国经济内循环就就是围绕这样的方向操作。经济内循环是国家发展方向的战略性调整,我们站在这个巨大的政策风口上,是一定可以有所作为的。

2023,生存,团结,战斗

原创 平原公子 2023-01-01云阿云智库•2023新年专题

这几天,我翻来覆去看一部电影——《血战湘江》。

其中有个镜头非常打动我,那就是在李德博古的指挥下,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要长征了,要离开根据地了,教员对着乡亲们大喊:“乡亲们,莫要失望,我们打了败仗,让你们心痛了,我们对不住你们,对不住你们把孩子送给我们......”。

教员同志是个感情充沛的人,他深深爱着人民,深深爱着战士们,所以,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大量红军战士的牺牲、以及联想到接下里蒋介石白匪军将会对根据地展开怎样的报复......他痛心不已。

根据地的老乡回答他:“快赶路吧,我们等你回来过大年”。

这一段情节拍得非常写实,非常符合那个时候教员和人民群众的心境,人民是明事理、懂是非、知恩仇的,根据地的人民之所以能够跟着教员闹革命搞建设,是因为教员和红军在为他们争取一个公平的世界和美好的未来,所以,他们支持教员和红军,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参军......无怨无悔。

中央苏区反围剿的时候,江西的农民们举家加入红军,把所有的粮食钱财都贡献出来,保卫他们的热爱的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的人民以"倾家荡产也要支援红军"的无私精神,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给红军以巨大的支援。在不到半年时间里,中央红军新增八万余人。江西人民节衣缩食,踊跃认购战争公债,为红军筹款几百万元,筹集稻谷84万担,筹集被毯2万多床、棉花8万余斤、草鞋20万双,此外还有价值10万元的中西药品。

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安徽、江苏、福建、陕北……从井冈山到瑞金,从瑞金到延安,多少农民子弟参军、入党、战斗、牺牲……多少农民家庭散尽家产,举家参加革命?多少根据地农民在红军走后遭遇反动派的灭绝性大屠杀?可以说,他们为中国革命流尽了血。

电影里的教员转身坚定地向前走,回了一句:“对,回来过大年”。

所以说,《血战湘江》虽然惨烈,但我们知道结局的人都明白,伟大的转折就要来了,遵义会议就要来了,中国近代战争史上最神奇的指挥艺术就要出现了,革命就要转危为安了。

熟悉教员的人都知道,他这一生,最了不起的武器,就是四个字——“实事求是”。

你会发现,无论是谁,只要违反这个原则,就会遭遇失败。

无论是“立三路线”,还是“王明左倾”,无论是共产国际的指示“进攻大城市”,还是李德博古的“阵地战、御敌于国门之外”,无论是长征初期的“搬家式行军”,还是湘江血战时“失去的整整五天”.......都是因为有人没有听教员的话,没有坚持实事求是。

无论是革命和建设,都会有牺牲,同志、战友、乃至于人民,都不怕牺牲,但能活下来,还是活下来的好,毕竟教员还说过:“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只要人活着,力量就在,就有胜利的希望,我们的力量多一分,敌人的力量就少一分,胜利的希望就多一分。

2022过去了,2023来了,有人在呼吁“团结一致向前看”,说得对,但不要忘了,团结之前,还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有共同的历史记忆,有共同的家国情怀,有共同的现实基础,才有真正的团结。

不要忘了更重要的一句话:“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妥协求团结则团结亡”,要分清楚,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真正的团结,一定是要坚定地打击敌人、吸引朋友、支持同志,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才能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

在敌人最猖獗、斗争最激烈的时候和稀泥、拉偏架,这不是在求团结,这是在助纣为虐、把善良、弱小、没有话语权的大多数往死里踩,还颠倒黑白、篡改历史、堵大众的嘴、为作恶者张目、替痛苦悲伤的人“乐观”、把自己干的事栽赃到别人头上……这才是真正的泼脏水、扣帽子、撕裂社会、破坏团结。

所有某些人想要的根本不是团结,而是“西风压倒东风”、“万马齐喑”、“鸦雀无声”。

而我们要做的,是一边揭穿他们假团结的画皮,一边搞真团结,那就是“团结— 批评—团结”。

2022给我们最大的教训,是该说话的时候,一定要说话,否则,话就都被敌人说了;该做事的时候,一定要站出来,否则就来不及了......在历史的关键转折点上,每一个沉默的人,都有责任。

“岁月史书”的力量,足以修改大家的共同记忆。

我相信未来,我相信中国人民的坚强意志和伟大力量,但不要忘记过程中的付出和牺牲。

我相信春暖花开,人间烟火,但我更相信“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求”,未来,大家还要继续为生存而努力。

活着,才能看见,活着,才能讲述!

活着,才能团结和战斗!

新年快乐!

2023年注定不寻常,这20件大事将改变世界

原创 牛弹琴2023-01-01 云阿云智库•2023新年专题

导读:站在2023年的第一天,我们必须看到,一场新的世界大变局已经开始了。不寻常的2023年,我们毫无疑问将见诸一系列重大的事件,有些肯定是我们现在还无法想象的。

不管是什么样的心情,我们终于进入了2023年。一句简单的新年快乐,却是多少感慨在心头。

站在2023年的第一天,我们必须看到,一场新的世界大变局已经开始了。

其实就在过去几天,在魔幻的2022年最后几天,我们已经看到了一系列的征兆。

俄乌冲突还在继续,就在2022年最后一天,世界不少城市烟花绚烂,基辅则是爆炸声不断,很多俄罗斯人、乌克兰人,都在五味杂陈中度过了最难忘的一年。

疫情还未终结,对于重新开放的中国,一些国家欢呼雀跃,热情欢迎中国来客,毕竟,苦等了三年了;但也有一些国家,却似乎马上变了嘴脸,这个荒诞的世界。

在巴西,博索纳罗飞往美国,拒绝参加1月1日新总统卢拉的就职典礼。巴西政坛,即将开始重大而深远的变化。

在梵蒂冈,前罗马教皇本笃十六世去世,享年95年。在2022年,我们已经告别了太多的名人,还有更多的普通人。

这些事件,或许只是2023年一系列大事件的引子。

不寻常的2023年,我们毫无疑问将见诸一系列重大的事件,有些肯定是我们现在还无法想象的。

完全个人观点,至少20件吧。

1,更多的人将死于新冠,这是残酷的现实,也不仅仅在中国。疫苗和药物会发挥作用,但病毒不会消失。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争分夺秒,尽可能拯救更多生命。

2,俄乌战火,肯定还将继续,不排除还会激烈爆发。好消息是,2023肯定会有谈判;坏消息是,你在战场上得不到的,在谈判桌上也不会得到,那就接着打吧。

3,美国将进一步撕裂,不排除特朗普被判刑。但如果真判刑,你看吧,共和党不会答应,不搅它个天翻地覆,那就不是特朗普。

4,拜登会努力坚持,但也不排除某个突发事件,今年哈里斯接位,成为美国第一位女总统。这是不少印度人的梦想,这样,美英两大国领袖,就都是印度裔了。

5,不管是谁,美国都不会手软,会继续在芯片等领域打压中国。你看吧,在TikTok上肯定大做文章,在芯片领域会继续绞杀。中国,必须小心了。

6,美军继续耀武扬威,在台海、南海不断挑衅。挑衅过头,不排除哪一天真擦枪走火,那就是一次重大的危机,或许,就此奠定新的秩序。

7,半岛局势又到临界点,可怕的2023。我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导弹试射还是小儿科,只是希望,不要核试验,家门口千万不要生战生乱。

8,五眼联盟不会休息,四国集团还在勾兑。但也没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至少2023,中澳关系会否极泰来,日本和印度,踢到铁板后会醒悟的。

9,印度超过中国,今年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但中印关系,肯定仍旧坎坷不断。印度啊印度,这样相争,谁会得利?2023,中印间没有大事就是好事。

10,越南官场发生地震。因为疫情中的腐败问题,两位副总理被要求辞职,外长遭到处分。越南反腐让人刮目相看,越南经济更让人为之一震,像极了当年腾飞前的中国。

11,塔利班继续走极端,禁止女性上大学,禁止女性工作。唉,可怜的阿富汗女孩。但这样做,阿富汗还怎么融入国际社会,不更让美国拍手笑吗?

12,伊朗耐心不再,核危机全面上演。最糟糕的情况,伊朗索性发展核设施,以色列发动空袭摧毁,伊朗拼全力报复,2023,中东不排除一场更大规模的血雨腥风。

13,美国与沙特矛盾加剧,石油美元开始解体。如果说2022年拜登在沙特遭到了羞辱,那2023年美国更会遭到中东抛弃。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14,欧洲发生分裂,东西欧激烈冲突。在乌克兰问题上,东欧要求打,西欧要求和。更别提,在经济领域的各种矛盾,波兰会继续向德国要赔款,马克龙估计都可能与朔尔茨翻脸。

15,英国首相压不住阵,苏格兰独立在即。围绕着独立公投,苏格兰肯定全力以赴,最快今年,最慢若干年,你看吧,英伦三岛,估计就剩英格兰了。

16,不排除安倍一样的悲剧继续上演。只是我不知道,下一个倒在枪下的名人是谁,是马斯克,还是马克龙,但肯定有。

17,气候危机加剧,大自然正在加倍报复人类的破坏,我们将目睹更多的灾难。

18,恐怖活动卷土重来,我们已经在法国看到了警讯,不排除震惊世界的恐怖主义事件。

19,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因为前所未有的高通胀,一些发达国家政府垮台;但最糟糕的,肯定还是在第三世界,不仅仅是政权颠覆,更可能是万千人头落地。

20,终于熬过了三年,2023年中国经济强劲复苏,呈现V字型反弹。一个流动的充满活力的让世界羡慕的中国又回来了。国足不争气,大A股,你今年争点气啊。

当然,2023年的世界,肯定不止这些。这个世界,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它的不确定性。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有的是永远的利益。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好最坏的打算。

而且,我们要看到,夹杂在大国之间,也不乏一些跳梁小丑,各种投名状。但小丑就是小丑,最后出丑的是自己;有些棋子,别千万最后成了棋盘。

当然,我们更要看到,这个世界的剧烈变化,其中有一个又一个的陷阱。有不少更是直接针对中国的陷阱。2022年就有不少,2023年肯定更多。

棒杀中国是杀,捧杀中国更是杀。

1000年前,苏东坡在《晁错论》中就曾这样警告: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

领导人应该很喜欢这一句话,他在讲话中也多次引用。简单翻译就是:天下的祸患,最难以解决的,莫过于表面上平安无事,实际上却存在着难以预料的隐患。

这其实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越是这个时候,中国越是要清醒,越是要开放,越是要有定力,永远将人民放在第一位。

而且,必须团结啊。领导人新年贺词中也说,中国这么大,不同人会有不同诉求,对同一件事也会有不同看法,这很正常,要通过沟通协商凝聚共识。

但只要14亿多中国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就没有干不成的事、迈不过的坎。

上下同心,其利断金。这就是自信。

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但序幕还不是高潮。

2023年第一天,新的大变局开始了,不管是什么样的心情,我们还是充满期待。这个世界,又有什么不可能的呢?

林治波:建议让过年的鞭炮声重新响起来

林治波 · 2023-01-01 云阿云智库•2023新年专题

一些官员对社会的治理,所秉承的理念不是“管好”,而是“好管”。无论什么事情,只要有点麻烦,就简单地一禁了之。有的地方禁放鞭炮,甚至连农村都一并禁止,这就太过了。动辄禁止这个,禁止那个,这实际是一种懒政、蠢政、霸政,也是对百姓心愿和传统文化的轻蔑。

元旦已至,春节不远。为了恢复过年燃放鞭炮的传统习俗,笔者已经N次发出呼吁了。这是最新的一次。

出于空气质量和安全等因素的考虑,全国各地禁止春节燃放鞭炮的规定已经持续二十多年了。春节,由过去的热闹欢欣,变得寂静冷清,越来越没有年味儿了。

对此,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比如,全国政协委员、工行原行长杨凯生,就连续多年提议禁放鞭炮;但许多群众包括笔者在内,则持相反意见,希望不要禁止燃放鞭炮。故在春节前夕向地方政府再建一言:不要再禁放鞭炮,让人民群众在鞭炮声中欢度春节吧!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是北宋宰相、文人王安石的七言绝句《元日》,描述了我们的先人在爆竹声中欢度春节的场景。

燃放鞭炮的习俗,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南北朝的梁宗懔有一部记录古代楚地风物故事的笔记《荆楚岁时记》,其中有这样的记载:每当正月初一,鸡叫头一遍时,大家就纷纷起床,在自家院子里燃放爆竹,来逐退瘟神恶鬼。

当时还没有火药,也没有纸张,人们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响动,故曰“爆竹”,借以寻求欢乐、逐瘟驱邪,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渴求安泰快乐的美好愿望。

到了唐朝,鞭炮又被人们称为“爆竿”,大概是将一支较长的竹竿逐节燃烧,连续发出爆破之声。诗人来鹄的《早春》有云:“新历才将半纸开,小亭犹聚爆竿灰。”写的就是当时春节燃烧竹竿的情景。

后来,炼丹家经过不断的化学试验,发现硝石、硫黄和木炭合在一起能引起燃烧和爆炸,于是发明了火药。中国人没有将火药用作杀人的武器,而是将火药装在竹筒里燃放,以更响的爆炸声寻求欢乐,驱逐瘟邪。北宋时,民间已经出现了用卷纸裹着火药的燃放物,还有单响和双响的区别,从而使爆竹升级为"炮仗",后来人们将小个炮仗串联起来,犹如长鞭,故称"鞭炮"。

中国人大多含蓄内向,节日里一般不会像外国人那样直接狂舞狂欢,而是通过燃放鞭炮来表达或释放自己的欢快之情,因此鞭炮实际上就是中国人狂欢的工具。鞭炮,给节日增添了气氛和乐趣,不让放鞭炮,让春节黯然失色,了无生趣,过年没了年味儿,青少年们转而热衷于洋节。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燃放鞭炮还兼有镇邪驱瘟、祈求平安的吉祥之意。在古人的意识里,这甚至是鞭炮的主要功能。

另据研究,鞭炮硝烟还具有给空气消毒的作用。《本草纲目》中就提到,火药能治疮癣、杀虫,辟湿气、瘟疫。烟花爆竹里含有硫磺,燃放之后虽然短期会给空气带来一点影响,但也会杀死大量有害细菌和病毒,减少来年的病害。在疫情肆虐的当下,以硝烟杀毒灭菌,净化空气,抑制疫情传播,可谓正当其时。

再者,鞭炮烟花也是个不大不小的产业,可以为群众提供就业,为国家缴纳税收。从历史文化传统的角度看,鞭炮与燃放鞭炮的习俗,也是一种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些年各地竞相禁放鞭炮,禁来禁去,致使这个产业日渐式微,结果年味儿淡了,乐趣少了,文化传承弱了,相关的就业与税收也没了,实在是失大于得。

地方政府禁止燃放鞭炮,当然是有理由的,比如避免空气污染、减少噪音、防止火灾和孩子受伤。其实,这些问题完全可以通过管理、提醒和技术进步来逐步加以解决,而没有必要动不动就一禁了之。

一些官员对社会的治理,所秉承的理念不是“管好”,而是“好管”。无论什么事情,只要有点麻烦,就简单地一禁了之。有的地方禁放鞭炮,甚至连农村都一并禁止,这就太过了。动辄禁止这个,禁止那个,这实际是一种懒政、蠢政、霸政,也是对百姓心愿和传统文化的轻蔑。

有些地方政府为了照顾群众感受,出台了折中之策——指定一个地方,让老百姓到这个地方放鞭炮,结果老百姓几乎不去。为什么?一是因为不便,更主要的原因是鞭炮的镇瘟驱邪之功,是镇驱自家之瘟邪,故需要在自己的房前屋后来施放,而改到另一个指定的区域燃放鞭炮就失去了意义。因此,这种划定专门场所施放鞭炮的做法,属于不懂得传统文化和群众心理的决策。

现在,空气指数已经成了地方政府的重要政绩,许多官员唯恐燃放鞭炮影响了自己的所谓政绩。但是,鞭炮的硝烟究竟是否真的污染空气,是值得研究的。且不说鞭炮硝烟具有杀菌灭毒的作用,即使在观瞻上有所污染,也十分短暂而有限。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应以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政府施政的目标。”因此,官员们不要把自己的政绩看得那么重,更重要的是看人民群众幸福不幸福,快乐不快乐。当然,如果环保部能够在空气指数的考核上,不将春节期间的燃放因素统计在内,在考核导向上有所调整,那就更好了。

笔者有一个感受,在西化观念比较盛行的情况下,当代中国人往往对西方的事物很是认可,而对传统的东西则比较轻视。比如:每一个城市里最高档的商业区,都是只卖洋货而拒卖国货,这等于在昭告人们只有洋货才是高档货,国货不行;打得头破血流,甚至致人死命的拳击,无论怎样,照打不误,无人提出异议;在香港建立迪士尼乐园后,上海也引进了同样的项目,无人提出异议;本应该是极少数专业运动员才可以进行的极限运动马拉松,硬是被各地不适当地搞成了群众性体育活动,全国各地的马拉松比赛已经高达600多个,大有泛滥成灾之势,这对于人民健康和疫情防控都是不利的。相比之下,一些官员和学者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就有失谦逊,不够恭敬——比如,在国家博物馆门前立个孔子塑像,遭到一些人声讨,不得不搬走;在曲阜建一个孔子文化园,遭到许多人非议,不得不下马;群众在节日里放放鞭炮,也被各地禁止。这种排斥和贬低传统文化的态度实在是值得商榷的。

对于祖先留下的优秀传统文化,今天的我们应当尊重之,珍惜之,继承之,弘扬之,使之相传不泯,绵延不绝,这是我们作为先人之后应尽的义务,也是文化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不希望“爆竹声声辞旧岁”这个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节日欢乐与节日标识终结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

让过年的鞭炮声重新响起来吧!

2023年一开始,两个难得的好消息

原创 牛弹琴 2023-01-02 云阿云智库•2023新年专题

不管怎么样,2023年就这样开始了。我知道,很多朋友可能还很焦虑,互联网上,更多是坏消息,囤药囤得人惊心动魄,咳嗽咳得人气喘吁吁,一些国家更趁机对中国人各种颜色……

但2023年伊始,我们也迎来了好消息,两个难得的好消息。

好消息一,我们终于回归了正常。

我相信,这种感觉,不仅中国人有,很多国家人们都有。

所以,你看,纽约时代广场人山人海,大家迎接2023年的到来;法国香榭丽舍大街,同样是人头攒动,欢呼终于告别了2022年。

看着那一张张如花朵般绽放的笑脸,真是万千感慨在心头。

过去三年,全世界都不堪回首,包括我们中国。

所以,不管是上海的城隍庙、南京的新街口、重庆的解放碑、成都的春熙路,或者是石家庄街头,等等等等,都是一个挨着一个的欢庆新年的人们。

感觉2023年的新年,过得比一般农历新年还新年。

你在一年前能想象这样的场景吗?你在一个月前能想象这样的热闹吗?

我想不到,我估计,很多人也想不到。但这就是疫情的新形势新特点。

全世界应该都没想到,疫情持续了三年,疫情还没有最后终结,确实还有风险,但人们毕竟要生活、要工作,要快乐、要过新年。

不知你发现没有,很大的一个差别是,中国人的欢聚,大家都还戴着口罩;在国外,很多人口罩都不戴了。

久违的烟火气,据说,随着越来越多人已经阳康,北京的一些餐馆,又要排队等叫号了。

让年轻人欢乐一点吧,确实真快要憋坏了。但还是提醒两点:1,有基础病的老人还是要注意,病毒毕竟是病毒,这开不得玩笑;2,谨防乐极生悲,别忘了韩国梨泰院的惨剧,哦,在乌干达,就这个新年,欢庆人群发生踩踏,至少9人死亡……

2023年,还是希望我们欢笑更多些,泪水更少些。

好消息二,上海开了一个好头。

上海果然是上海,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动手发上6000块。

据说,上海的一线医务人员都收到了,而且,不管在不在编制,只要一线就有,6000块。

很多医务人员挺欢喜,刚开始以为是年终奖,但最后一问,大家都有,真的喜迎元旦不放假,泪目之后又有动力加班了。

为什么发钱?

很简单,现在最忙碌、最拼命的就是医务人员,他们真的是中流砥柱,很多人阳了以后还在坚持。对他们,精神奖励要有,物质奖励也要跟上,6000块应该就是一次性津贴。

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地方都出台了关爱措施。比如,在江苏无锡,允许疫情缓解后,医务人员的加班置换成带薪休假,可在两个年度内使用。比如,在浙江,要求在评选先进、职称评审、岗位晋升等领域,向一线医务人员倾斜。

但我总觉得,还是上海的做法最好,废话别太多,该发钱奖励就发钱奖励。

不是说医务人员就缺这点钱,给你这点钱你也没本事上,而是这些钱,是对他们奉献的充分肯定,事实上,这些钱还远远不够肯定。

两个好消息,为上海医务人员高兴,为我们逐渐回归正常欣喜。

最后,两个小小的建议吧。

第一,向上海学习,向所有医务人员致敬,6000块真可以全国推广。

当然,具体的数额,各地可以根据现实情况,但切实把对医务人员的关爱落到实处。他们正在打仗,他们就是最可爱的人,我们做好后勤做好鼓励,理所应当。

当然,必须要说一句,关爱的是一线员工!一线员工!一线员工!别干活没干什么,奖励却争在前面,那就太无耻了,反而伤了所有医务人员和大家的心。

第二,农历新年快到了,尽可能缩小烟花爆竹禁放区域。

我们不少地方,一到农历新年,这也允许那也不允许,弄得老百姓无所适从,弄得年味都没有了。坦率地说,甚至海外唐人街的过年,都比国内很多城市年味更浓。

这不是管理的艺术。疫情三年,尤其要照顾老百姓现在特殊的情绪。更别忘了,我们老祖宗发明爆竹烟花,都是干什么的。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缩小禁放的区域,让大家高兴起来。高兴了,也是生产力,更有助于社会和谐。

爆竹声中一岁除,烟花灿烂送瘟神。如何?

2023年国际五大危局前瞻

风留痕 2023-01-02 云阿云智库•2023新年专题

导读:总之,以上这五大危局应当是2023年最突出的问题。世界向何处去,完全就在一念之间。美国已经失去了对世界局势的绝对控制权。一旦有意外的事件发生,很可能引爆世界。当然,最关注的还是俄美代理人战争会否失控。

2022年,在拜登政府重塑霸权战略的推动下,国际危机频发。最突出的就是俄美代理人战争(俄乌冲突)和中美关系的恶化。实际上就是美国同时与中俄两个世界大国交恶。2022年并没有分出胜负,就注定了2023年具有局势失控的风险。然而,美国与中俄的大国交恶并非国际危机的全部。前瞻2023年,包括中美、俄美交恶加剧在内有五大危局。

首先,就是俄乌冲突或俄美代理人战争危局。

拱火俄乌冲突,以削弱拖垮俄罗斯,同时加强对欧洲的控制权。这是拜登2022年最大的“成就”。然而,同时拜登也“成功”把俄乌冲突演变成了俄美代理人战争。至少目前俄方已经这样定义俄乌冲突了。

俄乌冲突与俄美代理人战争,尽管是同一场战争,但却也是有严格的内涵区别。

俄乌冲突中,显然俄占有明显的优势。尽管美国北约给予了坚定的支持,可俄军的炮火优势依然强大。美欧不直接参战或不进一步深度介入,乌克兰战场态势则很难改变。

目前俄军的大轰炸显然是意在摧毁乌克兰的战争潜力和战争意志。同时也是意在摧毁欧洲国家对支持乌克兰取胜的信心意志。乌克兰最终的妥协投降,欧洲最终的抛弃乌克兰,都只是时间问题。

而俄美的这场代理人战争,俄罗斯就处于了战略弱势地位了。美国的目标是削弱拖垮俄罗斯。尽管俄目前还消耗得起,可时间的优势却不在俄一边。美国就是想通过持久战一点一点削弱俄的实力,打击俄的经济,且不断地制造俄内部的矛盾分裂。从这一点来说,俄应当是被动或弱势一方。

不管是俄乌冲突还是俄美代理人战争,目前实际上都是呈现的严重的胶着状态。2023年,俄美乌三方会做何选择?最关键的是俄罗斯会做何选择?

从日前乌总统突访白宫来看,泽连斯基表现得更加的强硬。而拜登不但承诺了400多亿美元的援助,还不顾俄警告地宣布向乌提供爱国者导弹。也就是说,俄乌冲突将更加的激烈,而俄美代理人战争也在升级。

在这种情况之下,俄会如何选择?要想结束冲突,要想把乌逼到谈判桌上来,要想不陷入旷日持久战消耗战之中,2023年俄军应当会采取重大的军事行动。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彻底摧毁乌克兰的战争潜力和战争意志,必须打消美欧拖垮俄罗斯的念想。

此前,俄军已经完成了动员30万兵员的工作,这一段时间的恢复性训练差不多已经到位了。近日,普京又下令把俄总兵力增加到150万。同时,俄军工也加强了产能建设。这预示着俄要打大仗了。

而近来中俄高层的互动,也表明了俄寻求中方的理解与支持。尽管中方不会在军事上直接支持俄罗斯,但深化中俄合作本身就是不希望俄被拖垮。这就等于是解除了俄的后顾之忧。

而中方对俄的最大支持就是“中方愿同俄方以及全世界所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进步力量一道,反对任何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行径,坚定捍卫两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国际公平正义。”

中方对美方无理的打压遏制进行坚决的反制,甚至于在战略上主动布局与美国竞争重塑国际秩序的竞争,就足以对美国形成重大的牵制和消耗。也就是形成中俄双向牵制美国的战略布局,让美国左右不能相顾。

而在解除了后顾之忧之后,俄罗斯很可能在2月24日周年纪前后,对乌克兰发动一次决定成败的重大战役。这就要看美国北约如何应对了。俄乌冲突或俄美代理人战争,依然是2023年最重大的战略危局。引爆欧洲大战并非不可能。核大战的风险也在急剧上升。

其次,就是中美关系的走向危机。

以中国党的20大为中国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为标志,2023年就是中国向现代化强调发起最后冲刺的元年。也势必成为中国新的大国外交战略的元年。

而以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提出的世界正在进入重塑秩序的大国竞争时代为标志,美国的大国外交,美国的对华战略也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拜登新版安全战略明确表示,未来10年是中美大国竞争的关键期。也就是说,美国判定的是如果竞争不力或遏制不住,10年后中国就将成为事实上的与美国比肩的超级大国。届时想遏制也无能为力了。因此,未来这10年,既是中美竞争的关键期,也是中美关系恶化对抗升级的危险期。

虽然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但美国毕竟还拥有实力优势。2023年,既然是中美各自外交战略的元年,也就是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元年。

尽管美国一直强调要管控危机避免冲突,可美国也一直在向中国捅刀子。所谓的建立管控机制,只是想以此框住中国,或尽量阻止中国对美国的反制。

加强推动对中国高科技和核心制造领域的封杀是一定的,与中国的选择脱钩断链也是一定的,必然严重影响到中美的经贸关系修复,也将影响到在共同利益领域里的合作。

美国还会继续不断打台湾牌。这是美国内部的政治正确,也是给中国添堵的重要手段。美国2023财年国防授权法案已经明确提出要在5年内向台湾提供100亿美元的援助和20亿美元的贷款,以及加速对台军售。这是中美关系最核心的问题。

2023年,美台军事互动肯定会不断增加。美国高官窜台事件也会频繁上演,相伴随的就是中美在台海或西太一线的军事对恃的加强。台海危机会上升,台海的现状必然被打破和建立新的平衡。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美国对于和平演变中国,或在中国制造混乱还是不死心。对华舆论战,政治颠覆战等等会层出不穷。利用中国抗新冠政策的调整抹黑攻击中国是一定的。利用一些不明真相的或对目前政策不理解的网红、公知来制造社会思维混乱,甚至是鼓动街头革命也是一定。而且目前实际上已经露出了一些端倪。

然而,尽管美国必欲置中国于死地而后快,可是毕竟受到俄乌冲突的牵制以及地缘政治迅速演变的牵制。重要的是美国始终没能建立起一个有效的反华联盟。

中国依然是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或者说是阻止世界经济衰退加速的主动力。在俄美代理人战争的大背景之下,中国是世界稳定的作用更突出。中国的对外合作注定是不可阻挡,甚至是加速的过程,这是制约美国对华战略出招的重大制约因素。

但是,中美关系走向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也存在擦枪走火的风险。或许中美会是一种中低劣度的“竞争”,也或许因为一次意外事件而发生冲突对抗。台海或东海南海暴发军事冲突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其三,美欧贸易战爆发危局。

美国出台的“芯片与科学法案”和“通胀削减法案”,引发了欧盟的强烈不满。欧盟内部虽然还有分歧,但主要大国法德意等国,或主流的声音,依然还是要报复性反制。否则对欧洲的伤害太大。

这两个法案2023年马上就要生效,欧盟的反制虽然会滞后,但一定会出台。能否引爆美欧贸易战不好说,跨北大西洋的经贸合作却要一再推迟。对美欧关系的影响肯定是深远的。

实际上欧盟已经开始报复美国了。日前欧盟已经开始了征收能源暴利税。对此,美国能源巨头埃克森美孚公司已就此向欧盟常设法院提起诉讼。相信美国政府随后也会介入。

拜登上台后,尽管首提要修复与盟友国家受损害的关系。可是关系没有修复,反而分歧矛盾在增加。不管会否引发贸易战,美欧之间这个结可是难以解开的。而美欧之间的贸易摩擦,也肯定会对世界局势产生重大的影响,会加剧世界能源粮食和金融危机。

其四,就是朝鲜半岛核危机。

尽管美国方面动作不大,可近来朝韩双方却出现了紧张对立的局面。朝鲜方面一年内发射了数十枚的导弹,这足以令韩国恐惧。而日前的朝鲜无人机“入侵”韩国境内数小时韩军竟然无法击落,甚至于自己还损失了一架攻击机。

据说,韩国执政党国民力量党26日在国会召开朝核危机应对特别委员会会议,并在会上讨论将济州岛战略基地化,部署核战斗力的相关方案。MBC电视台称,执政党在当天会议中所提交的特别委员会最终报告及建议事项的文件中写道,朝核危机迫在眉睫,济州岛是在朝鲜半岛部署美国核武器的最佳地点。同时还称,在建设济州新机场时,应考虑配备可供美国战略轰炸机起降的跑道和供核武器临时储存的场所。

这样的提议本就不应当发生,更何况这是韩执政党正式讨论的议题。这种议题实在是过于重大,口头上谈谈都有冒火的危险,且不说会极大的刺激朝鲜,即使中俄两个军事大国也会暴跳如雷。韩国人可真的不知死活了,这好日子没过几天就“烧包”。

不管怎么说,都表明了南北朝之间紧张对立情绪在升级,意外擦枪走火事件也并非不可能了。总之,朝鲜半岛未来一年中也存在爆发重大危机的风险。

其五,就是伊核危机危局。

拜登一上台就急于重返伊核协议,可谈了近2年的时间,谈判却走进了死胡同。由于拜登对中东战略进行了大调整,彻底疏远了与中东盟友的关系,而对于伊朗是强强不起来,弱也弱不下去。目前反而是让伊朗掌握了谈判的主动权,不排除拜登恼羞成怒对伊动手的可能。

在美国退出谈判之后,伊核与欧盟代表竟然达成了继续推动伊核协议执行和谈判的一致。而近来伊朗与沙特方面的接触谈判似乎很有成效。中东的力量格局或地缘政治正在去美国化,重新构建。

伊朗在中东的孤立状态或战略压力剧减,伊朗的经济状况向好,伊朗的攻击能力也快速的提升,连俄罗斯都在使用伊制攻击武器了。这就让以色列人坐不住了,近来重新掌权的内塔尼亚胡向来对伊朗持强硬态度,日前又发出威胁要攻击伊朗的核设施。这可不是说着玩的,尽管美国想摆脱中东战略束缚,可以色列却绝不会允许自己的安全感受到挑战。中东会否暴发新的战争,在2023年还真的难说。

总之,以上这五大危局应当是2023年最突出的问题。世界向何处去,完全就在一念之间。美国已经失去了对世界局势的绝对控制权。一旦有意外的事件发生,很可能引爆世界。当然,最关注的还是俄美代理人战争会否失控。

关于2023年的10大预测:

事关楼市、股市、经济、疫情、人口和战争

原创 局座2023-01-04 云阿云智库•2023新年专题

导读:无论是国际形势的变化还是国内政策的调整,都强烈地预示着2023年将是各方利益格局深度调整的一年。因此,2023年,无论是对国家、企业,还是对每一个人,都将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开启的元年。在此,对2023年的经济、楼市、股市、人口等作出10大预测,供大家参考应对。

大起大落的2022已经过去,加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演化的2023已经到来。

G20峰会的召开,预示着新的全球势力范围已经划定;而国家防疫政策的转变,则将发展重心由疫情防控调整为经济建设……

无论是国际形势的变化还是国内政策的调整,都强烈地预示着2023年将是各方利益格局深度调整的一年。

因此,2023年,无论是对国家、企业,还是对每一个人,都将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开启的元年。

在此,对2023年的经济、楼市、股市、人口等作出10大预测,供大家参考应对。

1.GDP增速将达到7%

受疫情冲击,2022年多个大城市先后静态管理,特别是经济龙头上海上半年的突然暂停,冲击最大,2022年全年的GDP增速应该在3%左右。

随着防疫政策的转变,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明年全力以赴搞经济,各种政策会强刺激起来,因此2023年的GDP将出现大幅增长,预计全年将会大于7%。

也就是2022年3%,加上2023年7%,两年加权平均之后GDP增长率至少为5%。

因为5%的GDP增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底线。低于这个数,对于就业和社会稳定将是巨大冲击。

如果你不相信,可以看看2020年GDP增速只有2.2%,翻过来的2021年,在一系强操作之下,2021年GDP增速达到8.4%,两年加权平均之后,为5.3%。

明年经济出现快速增长的时间应该是在4月,二季度,因为一季度疫情仍在,基建投资,居民消费都还在影响中,没法施展。

2.人口出生率破历史新低

2021年的新生儿数量是1062万,相较于2016年的1785万,接近腰斩。2022年的数据还没公布,但是跌破1000万是板上钉钉的事情,2022年的新生儿数量大概在950万左右。

2023年,预计全国新出生人口会进一步下跌,预计只有800万左右。

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是疫情的影响。这一波疫情下来,全国80%的人都会感染一遍,第一波疫情预计2023年5月入夏的时候底告一段落。

感染中和感染后的半年时间内,都不是怀孕的好时候,很有可能影响胎儿的发育,因此明年很多人都会推迟怀孕计划。

另外,感染新冠后,男性功能会受到明显影响,明年以“伟哥”为代表的男性类药物会迎来一波利好,类似于今年的退烧药布洛芬。

第二个是年份原因,中国人最喜欢让小孩出生在龙年和马年,最不喜欢的年份是兔年和羊年。明年是兔年,而后年正好是龙年,很多人会将生育计划推迟到后年。

因此,2023年的人口出生率,将是建国以来历史最低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人口危机将成为新的关注点。

3.一二线楼市全面回暖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消费将是明年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而居民消费中,第一大头是住房消费,这是目前唯一的一个15万亿规模的大市场,全口径对GDP的贡献率超过30%。

所以,近期高层将房地产定义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则预示着楼市的政策底已经过去,2023年楼市将不再有坏消息,只会有好消息。

包括之前一直在热议的房产税试点扩容,2023年也不会出台。

2023年,三四线城市将彻底放开限购限贷;二线城市会进一步松绑,虽然个别城市仍然会名义上存在限购,但实质上会全面放开;而一线城市限购不会全面放开,但是会定向放松限购,全面松绑限贷。

因此,明年一二线城市楼市会全面回暖,有些城市房价甚至会出现明显上涨,但是三四线城市楼市再也不会迎来春天。

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居民六个钱包能掏的已经掏空,二是城镇化进入尾声,三是人口红利已经消失,三四线城市已经没有增量接盘侠了。

4.互联网行业迎来新一轮爆发

过去三年,教培、房地产和互联网三个最吸金的行业先后被整顿。现在,最先迎来春天的是互联网行业,2023年互联网行业将迎来新一轮大爆发。

至于原因,则是因为政策层面对互联网平台企业的态度从过去的整顿,变成了现在的支持。

春江水暖鸭先知,所以你们看到,沉默了两三年的互联网大佬们,最近突然又开始活跃起来了,大强子,pony马,先后以各种方式发声,进入公众视线,就连在东京的jack马,也有了新消息。

所以,明年互联网从业人员又将再现2019年之前的大好日子,大碗吃肉,大口喝酒,大把数钱了。

而明年,互联网上市公司的估值,也将迎来一次全面重构,对于资本市场而言,这是一次难得的确定性非常高的赚钱机会。

5.中欧关系升温

俄乌冲突,明面上最受伤的是俄罗斯和乌克兰,不仅流汗流血,经济也严重受伤。

而里子下,最受伤的则是欧盟,由于石油天然气价格的暴涨,欧洲国家在购买石油和天然气上,就损失了超过千亿美元。同时,大量资本和企业外流,给欧洲造成了更加不可估量的损失。

美国在这一波中,则是最大的受益者。

为了不继续被美国吸血,欧盟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形成三角关系牵制美国。欧盟的头狼,德国舒尔茨已经来过了,接下来,法国的马克龙还会来。

因此,2023年中欧关系会明显回暖,被欧盟单方面暂停了的中欧投资协议也将重启。

至于中美关系,不会继续恶化,但也不会明显改善,更多是维持现状。当然,美国在湾湾和东北亚的小动作依然会不断,总体会保持斗而不破的局面。

6.股市将出现一波“人造牛”

上一次股市大牛市是2015年,再上一波大牛市是2007年。按照8年一个周期推算,2023年股市也已经具备形成一次牛市的条件。

更重要的是,推动股市和资本市场形成一轮牛市,形成赚钱效应,进而拉动经济也是高层希望看到的。

12月中旬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要大力提振市场信心。过去5年的经济工作会议中,只有2019年的时候提到过一次要提振市场信心,接下来的2020年A股就直接起飞了。

因此,2023年的股市“人造牛”是大概率事件,明年A股在3000点附近震荡后,会冲击4000点形成一波明显的赚钱效应。

具体时间节点应该是始于四五月,结束于八九月。

7.疫情会反复但痛苦指数会降低

2023年5月,全国第一波疫情冲击将逐渐过去,届时80%的人都会感染一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疫情就结束了,新冠短时间内没法消灭,会在很长一段时间与人类共存。

从国外的情况看,一年会有两到三轮的感染高峰。因此虽然明年5月我国第一波感染会过去,但是11月入冬之后的第二波感染又将到来。

两轮下来,最终全国90%的人都将感染新冠。

好消息是病毒的毒性会逐步降低,对人体的攻击会减弱。这一点其实在这一轮就已经有所体现。

去年12月初第一波大规模感染的人,是最痛苦的,但是很多12月底感染的人就能感觉到,在高烧和疼痛指数上,都要稍微轻一点,没有第一波那么重,原因是病毒迭代进化出了新的变种了。

所以,到2023年冬天的时候,病毒的毒性会比现在进一步降低,到时候对整个社会面的冲击也会比这一轮小。

8.俄乌冲突将迎来大决战

年初爆发的俄乌之战,是2022年全球地缘政治冲突中最大的“黑天鹅”,原本以为会是俄罗斯对乌克兰单方面的碾压,没想到最终却变成如今的人肉磨盘僵持战。

明年,俄乌冲突将迎来大决战。乌克兰方面,泽连斯基去了一趟美国,拉来了最新武器和450亿美元的经费援助。

俄罗斯方面,普京完成了150万的扩军,并且在12月的最后几天与东方某大国进行了沟通对话。

可以说,对于即将到来的大决战,俄乌双方均已准备就就绪。一场决定俄罗斯和乌克兰未来至少三十年的国运之战,将在明年见分晓。

9.东北投资力度会加大

在今年的新年贺词中,东北迎来重大利好。贺词中原话是这样说的:东北振兴蓄势待发。

注意措辞,蓄势待发四个字。信号非常强烈。什么是蓄势待发?就是即将推进的意识。所以,2023年对于东北的投资会加大。

东北能不能振兴,东北什么时候能够振兴还不知道,但是明年对于振兴东北会有重大的行动,这是明确的。所以,对于在东北发展的人而言,明年赚钱会比今年容易。

1990年之后出生的人,对东北知之甚少,其实在1950年到1980年这长达30年的时间里,东北一直都是中国工业的核心,全国经济的中心。

改开之后,和西方合作的大门打开,经济中心才逐步转移到东部沿海地区。

其实,东北作为整个东北亚的地理中心,位置是非常优越的。东面是日韩,北面是俄罗斯的远东,西南是中国腹地。

日韩有先进的技术,俄罗斯远东有丰富的资源,中国有庞大的市场,三者联合,东北振兴是具备条件的。

10.海外移民人数会创历史记录

由于疫情原因,最近三年移民办理手续非常不便,国人移民海外受限。

2021和2022年,能够移民出去的主要是身价几亿、几十亿、几百亿的这种超级富豪,移民的首选地主要是新加坡,代表人物就是被称为支付宝女王、马云“十八罗汉之一”、身价超过200亿的阿里系的彭蕾。

2023年,随着防疫政策的调整,出国出境将逐步恢复到2019年之前的状态。因此,移民人数在明年将创下新高。

而明年这一波的移民主力,也将从身价几亿、几十亿、上百亿的超级富豪人群,变成一线城市的有房中产。

一方面,想移民的超级富豪能量巨大,并在前两年通过各种手段已经移的差不多了,受限的主要是中产,所以前两年积攒的中产移民需求将在明年集中爆发。

另一方面,过去三年一线城市房价大涨,北京上海随便卖一套房,都能获得千万资产,也为中产移民海外创造了条件。

而这一波移民的目的地,则主要会集中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当然,有jack马的带头,明年移民日本的人数也会有明显增加。

对2023年形势的10个研判

经济机器 云阿云智库•2023中国经济专题•资本中国

导读:2022年充满了“惊吓”和不确定性,美联储暴力加息、俄乌冲突、疫情走势跌宕起伏,股市等权益市场大幅下跌。2022年再见,再也不见。进入四季度以来,疫情、房地产、互联网等政策都在调整,美联储加息节奏出现明显放缓信号。

种种迹象表明,2023年是值得期待的一年。那么,2023年宏观形势方面有哪些趋势值得重视?我们梳理了10个方面,供大家参考。

01疫情不会一夜消失,但经济正常化将不可逆转

过去3年,疫情及防疫政策动态演进,是宏观经济及资本市场第一性的影响因素,重要性在宏观政策之前。2022年底,防疫政策迎来重大拐点,走向共存成为不可逆转趋势。

目前,关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有两种声音:

1. 乐观一派认为,春节集中感染之后,全国将快速形成免疫屏障,2月份起经济将快速实现复苏,疫情将一次过关;

2. 悲观一派认为,集中感染带来医疗挤兑和病毒变异,未来冲击将不定期出现,目前只是开始。

我们认为,这两种声音都有一定道理:

1. 快速过峰的确会在最短时间内建立免疫屏障,但代价可能是短期医疗挤兑,也提升了病毒未来变异的概率,这意味着病毒冲击不是最后一次。

2. 但从经济层面,冲击力度会出现边际减弱迹象。以日本为例,从疫情暴发至今,已经经过了7波冲击高峰,从原始株,到Delta,到Omicron各种变异,带来了一定超额死亡。但对工业生产和消费冲击第一轮时最大,之后显著降低。特别地,之后冲击中,疫情对供给端(生产)的冲击大于消费端(图1)。

后续,随着新一代疫苗的接种、药物供应的跟上、以及对疫情规律认识的深入,即使未来出现新的变异毒株,对经济活动的冲击也将边际递减,经济逐步恢复正常化。

02“疤痕效应”下,不要对“V”型复苏有过高期待,稳增长仍要出实招

目前,市场对明年经济正常化整体较为乐观。一些经济学家预测明年出现“V”型反弹,全年经济至少在6%以上,甚至有的看到8%以上。我们对2023年也具有较高期待,预期全年增速在5.5%附近,高于市场一致预期的5.1%。

但不宜对“报复性”反弹的高度和持续性抱有过高期待,2023年疫后复苏更有可能走出2021年“W”型走势:

1. 快速过峰下,对经济短期冲击或比预期想象的更大。短期内集中感染,会导致工厂工人不足,供应链受到冲击。考虑到春节人员流动会带来一波感染高峰,春节后农民工返岗比率将有一个明显下降,返岗时间将更缓慢,今年春季的“民工荒”或将比历年更严重。

以美国、韩国和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为例,疫情之后,劳动参与率均一度出现了明确下降,然后呈现缓慢回升的态势(图2)。过去3年中,我国采取“动态清零”方针,控制住了疫情蔓延,使供应链在全球率先恢复。随着疫情政策的优化调整,我国劳动参与率和供应链短期也将面临一定考验,应值得重视。

2. 与短期扰动相比,复苏的持续性更值得关注。经济正常化之初,确实会出现“报复性反弹”。但过去3年,大量中小线下商户破产,失业情况严重,疫情对居民收入、消费预期和投资预期产生了巨大冲击(图3),外资信心也出现一定波动,这些都会影响复苏的高度和持续性。中央会议将“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放到纲举目张的高度,就是看到了疫情冲击的严峻性,抓住了问题的要害。

目前市场上有一种声音,担心2023年经济出现过热,并提出警惕刺激力度过大,导致美国式高通胀出现。这种“预防性紧缩”心态,也影响到一些关键会议精神,使2023年经济刺激力度整体略显“克制”。

这种声音忽略了疫情3年对我国经济造成的“永久性”伤害,忽略了我国过去几年经济处于持续亚衰退状态的现状。如果稳增长力度如果过小,则2023年经济有可能复制2021年前高后低的经济走势,下半年或4季度起,经济增速将再次进入下降通道(图4)。

03宏观政策:整体稳中求进,期待惊喜

今年宏观政策的总基调是“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其中,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证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这些措辞表明,财政会适度发力支持稳增长,但前提是不能危及财政持续性和导致地方债务反弹,财政支出强度只能是“必要”的,而非“强有力”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会公布财政赤字比例和地方专项债规模,这两个数字有提高空间,但也不要预期太高。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表明货币政策仍聚焦在“精准”和“结构”上,总量宽松会有一点,但不会出现流动性泛滥,即不搞大水漫灌,继续搞“精准滴灌”。这意味着,明年降准仍有1-2次的空间,MLF/LPR也有1-2次调降空间,但M2增速仍和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

明年的不确定性在于,集中精力搞好经济的高度共识,和稍显克制的宏观政策总基调如何自洽。特别是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时,可能会有一些超预期的宽松。

04 CPI中枢或低于预期,通缩仍是主要矛盾

目前,市场整体对明年通胀预期较高,均值在2.1%左右,最低预期也有1.8%。但据我们测算的基准情景,明年CPI中枢或者1.1%左右,低于市场预期。年初最高通胀会在1.7%左右,其后逐步回落,年中最低跌破1% 。

猪肉价格是影响通胀的核心变量,我们预计其在2023年,整体呈震荡回落走势。一季度偏弱,二三季度回升,四季度又出现下降。这主要由于能繁母猪去年4月份开始触底回升,对今年1季度供给带来提振,春节后猪肉价格面临一定下行压力。我们假设基准情景下,明年猪肉价格中枢在当前的30元/公斤左右。

另一个核心变量——原油价格。今年油价已从120美元/桶的高位,回落至80美元/桶左右。预计明年原油市场大概率呈供需两弱的格局。一方面,在需求端,海外经济衰退,导致需求整体偏弱;另一方面,在供给端,俄罗斯减产和OPEC+限产,有意维持原油价格平稳。因此基础情景下,我们假设,明年原油价格中枢在80-90美元/桶。

考虑到明年俄乌冲突、其他地缘影响以及我国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我们模拟了不同情景下的通胀情况。结果显示,基础情景下,2023年,通胀中枢也仅在1.1%左右,峰值在1.7%附近。即使考虑到核心通胀因经济复苏而提振,明年通胀中枢也仅在1.4%左右。对抗通缩才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主要矛盾。

05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逆转,今年出口增速料将回落

过去两年,由于疫情控制得较好,我国出口十分强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2021年,我国出口占全球出口份额,便已超过美德两国(第二名和第三名)出口份额之和。

过去两年的出口高景气主要源于,一是需求端收入效应,海外主要经济体为对抗疫情,推出了超宽松政策,极大刺激了商品贸易需求;二是供给端替代效应:由于我国率先控制住了疫情,供应链率先恢复,进而承接了大量因海外供应链中断而转移过来的订单。去年初的俄乌冲突进一步强化了替代效应,传统出口强国德国也一度出现贸易逆差。

进入2023年,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均出现消退甚至反转,出口增速面临一定下降压力。在需求端收入效应方面,2022年下半年以来,主要经济体景气度持续回落,美国、欧洲、日本PMI均跌落至50%的枯荣线以下(图6),明年全球经济衰退是大概率问题,蛋糕会减小,拖累我国外需。

在供给端替代效应,海外供应链正在持续恢复,而国内短期会受到疫情冲击。特别是欧洲能源危机的影响已经大幅缓解。德国、英国电力价格近来迅速回落,恢复至2021年左右的低位(图7),欧洲天然气价格已经降至俄乌冲突前水平。疫情方面,海外基本实现经济正常化,供应链压力也大幅下降。

今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出口增速持续回落,11月同比增速-8.7%。我们预计2023年出口增速或将负增长,增速在-5%至-10%之间。

06房地产:最坏的情况将过去,但突围难度比预期大许多

过去两年,多种因素叠加下,房地产市场陷入“濒死”状态:土地流拍、销量暴跌、新房烂尾频发、开发商纷纷暴雷。去年下半年以来,有关部门推出“三支箭”,给开发商强力“输血”,极大地稳定了市场,措施非常有力,效果非常明显,强力点赞。

但从基本面来看,目前房地产仍未见实质性改善信号。从量上看,30大中城市成交面积,自12月以来依旧低迷,全月成交量同比下滑超20%。从价上看,城市二手房出售挂牌价格,年内持续回落,12月甚至有加速迹象。

与历轮周期相比,本轮低迷源于旧平衡打破下的信心崩溃。过去一段时间,多种因素叠加下,民营开发商普遍陷入困难,社会对民营开发商的恶意上升,很多人鼓噪民营开发商退出历史舞台论。

民营开发商一方面财务状况极端困难,另一方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看不清楚,普遍处于躺平状态。地方城投和国企央企仓促补位,成为拿地主力,但难以扭转颓势。

据克而瑞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TOP 100房企拿地总金额同比下滑近6成,投资意愿跌至近5年来的谷底。

购房者也普遍面临信心不足。一是新房烂尾风险过去一段时间上升。民营开发商并不是可有可无的“Nobody”,前100强房地产开发企业中,76家是民营企业;前100强民营开发商中,有60.5%出现违约,加上其他暴雷(比如理财挤兑、股价暴跌、资金周转困难等),出问题的比例超过80%。

二是过去一段时间,居民收入预期和就业预期处于历史低位,购买能力显著下降。

三是房地产旧均衡打破,新模式待定,不确定性处于极高阶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实在支持刚性和改善性需求方面,释放了友好和有力信号。这些措施在此前历轮周期中,足以扭转下行趋势。但这一次,房地产市场参与各方受伤极其严重,单纯靠周期性宽松,不解决长期结构性担忧,想要走出困境,可能还不够。

07新能源行业:3年牛市后,终将迎来洗牌时刻?

2018年以来,随着成本下降,风电、光伏逐步实现平价,产业发展提速,进入2022年风光基地建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各地政策陆续推出能源十四五规划,政策支持进一步落地。海外能源危机导致新能源出口需求提升。行业高景气下,新能源各细分行业10倍股频出,走出3年大牛市。

但进入2023,新能源行业将面临阶段性全面过剩,处于一个洗牌阶段。从需求层面看,受国补到期影响,新能源汽车2022年销量增长接近100%,透支明显,2023年面临增速下降甚至负增长。光伏整体维持30%以上装机量增长,但增速出现一定回落。

从供给层面看,过去几年高景气刺激下,新能源产业链各环节不断有新玩家进入,2023年进入产能投放期,供过于求现象十分突出。

经历3年牛市后,2023年,新能源行业进入一个洗牌时刻。股价反应持续领先于基本面,很多龙头股价顶部回撤已经超过50%,对于过剩和价格下行也有较充分预期。在产能绝对性过剩十分严重的情况下,以价换量策略、产品升级和技术路线策略能否奏效,值得观察。

08美国经济:增长和通胀谁先回落?鹰派立场扛多久?

2022年,美联储“暴力加息”,成为全球资本市场最重要的影响变量,没有之一。去年12月份,美联储开始放缓加息节奏,加息节奏“Slower For Longer”。因此,2023年美联储货币政策将在“Slower”和“Longer”之间平衡,核心是美国增长和通胀谁先回落:

复苏情景:增长加速,通胀持续回落。这是乐观情景,美联储加息节奏会放缓,EPS扩张,美国风险资产将再次大幅上涨;

衰退情景:增长回落,通胀回落。这是市场一致情景,此时加息节奏会大幅放缓,甚至2023年转向降息。此情景下,加息对风险资产的压制解除,但EPS向下也会导致股市下行,两者权衡,影响股市最终方向。

滞胀情景:增长回落,通胀加速。这是一个悲观情景,概率不高,但也不容忽视。在此情景下,EPS下降,加息上升压缩PE,那么美股将迎来第二年大熊市。

2023年更接近真实的情景是增长和通胀均在回落,但回落速度慢于预期。在移民政策、疫情等多重因素下,美国失业率维持历史低位,工资-通胀螺旋下通胀回落缓慢,12月ADP就业数据是市场预期值的1.6倍,显示就业市场超预期强劲;房屋出租空置率为上世纪80年代以来历史低位,也将继续拖累住宅分项(核心PCE占比17%)回落速度。因此我们预计通胀回落缓慢,核心PCE将在年底回落至3%-3.5%。

犯错空间大幅压缩,在确认通胀可控之前,美联储紧缩立场年内不会转向。上世纪70年代滞胀的教训历历在目,央行若提前降息将导致通胀预期难以扭转,控制通胀将付出更多代价。鲍威尔12月明确表示“We still have some ways to go”。

从芝加哥联储金融条件指数来看,目前这一数值为-0.05%,金融紧缩程度远低于80年代的3.5%-4%;消费者信贷规模依然处于扩张阶段,因此美联储年内不会轻易转向。12月会议纪要也显示美联储认为货币政策应足够紧缩以保证通胀长期回落至2%才会转向。我们预计年内利率将维持5.0-5.25%到年底,加息态度转向需要等到2024年。

09地缘政治:会有哪些新“变数”?

百年未遇大变局下,国际秩序和地缘政治也成为了影响资产价格的重要变量之一,也是投资布局时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中美关系方面,结构性矛盾决定了,“竞争对手”关系短期不会变,边际恶化的空间有限。双方高层都在有意管控分歧,将竞争控制在一个可控的范围,防止滑出轨道。

过去几年,激烈斗争中,双方底线基本摸清,边际上进一步变坏的概率在下降。2023年,美国会继续“切香肠”,测试我们的底线,但总体来看,俄乌冲突后,双方都在总结经验教训。短期内,台海/南海爆发热战的概率在下降。

俄乌冲突是否升级,也是影响国际局势的重要变量。尽管俄乌冲突对市场的边际效应在迅速下降,但未来走势会否升级,也是重要看点。对于俄方而言,战场局势持续的被动下,和谈机会不可能,必须放手一搏;对于乌克兰来说,让俄罗斯退出克里米亚、赔款等谈判要价几乎不可能,唯一选择就是战场上见分晓。

目前重点关注的是,俄罗斯在非常规武器使用上会否迈出一步,域外大国(比如北约)会否实质性下场参战,从而将战争烈度升级到一个新的高度。

10权益市场:困境反转行情持续多久?

2022年四季度,疫情防控松绑+房地产三支箭+美联储加息节奏放缓+互联网政策反转等多重因素利好下,权益市场迎来了一波交易“困境反转”的春季行情,目前仍在持续中。

行情持续多久,2023年会否迎来牛市?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从中央对2023年的定调来看,政策会加力,但不会有大水漫灌,整体仍维持立场。因此,从流动性来看,不支持大的牛市。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今年没有机会。相反,疫情防控放松下,消费迎来报复性反弹,线下消费或将迎来一大波结构性机会。房地产成为经济复苏的短板,被挤到墙角后的政策反击也值得期待。

这波行情的第一个观察点是两会,如果具体的KPI如GDP增速、财政赤字率、地方专项债和M2指标显著高于预期,那么2023年或将走出一波超预期的“牛市行情”。反之,如果政策支持力度有限,则随着报复性反弹效果减弱,经济下行压力再现,那么市场或将再次回到震荡行情。

中国经济2022年度成绩单:十大看点

原创 李宗光2023-01-19 云阿云智库•崛起中国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2年国民经济数据。那么,过去一年,中国取得了哪些新成就,上了哪些新台阶?又有哪些挑战需要注意?我们试着从十个方面,进行梳理,以供大家参考。

01经济规模突破120万亿元人民币,继续稳居世界第二

根据统计局数据,2022年实际GDP同比增长3%。虽然增速低于年初预期,在疫情冲击等多重因素冲击下,经济仍然实现了正增长,实属不易。困难时期,2022年名义GDP仍突破了120万亿元人民币,达到121.02万亿元,较去年增加超过6.1万亿元,经济规模整体再上一个大台阶。

2022年,在美联储激进加息下,美元出现了幅度不小的升值,使中国经济追赶美国步伐出现一定放缓。2022年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平均水平从上一年的6.45,小幅贬值到6.74,抵消了名义GDP的增长,导致以美元计价的GDP稳定在17.8万亿美元,和去年基本持平。而今年美国处于经济过热之年,高通胀推动下,名义GDP预计增长9%左右,达到25.45万亿美元。此消彼长,导致中国GDP占美国GDP的比重,从上一年的76%,回落至70%。

应该客观、辩证地看待中美经济规模间的短期波动,平常心看待。一方面,由于防疫路线差异,两国所处周期阶段不同。2022年,美国是顶部向下,中国是底部向上;另一方面,经济规模的追赶并不是线性的,受到名义汇率波动影响。2021年,我国GDP占美国GDP比重从70%提升76%,此外2017/2018年追赶速度超出两国经济增速差额,都是人民币升值所致。所以不应因为短期差距迅速缩小而线性外推,滋生自满情绪;也不应因一时回落,而悲观失望。中美竞争是持久战,应静下心来做好自己的事。

2023年,中国经济有望迎来报复性反弹,人民币也开始出现升值迹象。与此同时,美国经济正在滑向衰退。只要我们继续聚焦经济建设,尊重经济规律,调动各方积极性,最大程度挖掘增长潜力,两国经济差距必将在新的一年再次缩小。

02人均GDP达到1.27万美元,继续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2022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272万美元,较上年的1.255万美元略有提升。在世界上大约排在60-65位,与马来西亚、保加利亚、帕劳等相近。2022年美元升值较大,很多小经济体受到冲击严重,汇率大幅贬值,而人民币则是世界第二强的货币。所以尽管我们人均GDP增速去年略有放缓,但相对排名可能反而会上升。

2022年,IMF公布的世界人均GDP中位数大约在1.35万-1.4万美元左右,中国距离跨越世界“中等收入”只有一步之遥。我们相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控制好宏观经济波动性,我国一定能够在未来的3-5年内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美国人均GDP仍保持快速上升,2022年有望超过7.5万美元,中国人均GDP仅相当于美国的16.7% 。中美差距仍然非常巨大,仍需要通过艰苦奋斗、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缩小差距。应该静下心来做好自己的事,凝心聚力搞好建设,而不能期望别人衰落而“坐等躺赢”。

03人口首现负增长,是时候下定决心遏制人口下滑趋势了

2022年成绩单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人口负增长了。根据统计局数据,2022年年末全国人口14.12亿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61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虽然2022年死亡人数出现一定上升,但出生人口急剧下降才是最主要原因。

2016年放开两孩生育后,全国出生人口出现了一个反弹,达到1883万人。随后便急转直下,到2019年疫情暴发前已经降至1465万人。三年疫情关闭了年轻人社交、婚恋、生育场景,叠加收入下降、社会信心预期偏低,出生人口出现断崖式下降。

出生人口过快下滑,既有结构性因素,又有周期性因素。随着疫情管控的放开,人员流动和正常工作社交秩序的恢复,一个周期性的“婴儿潮”或将到来。但结构性因素的存在,使出生人口长期下降趋势较为明确。

但与很多专家宿命论式地悲观和一味贩卖焦虑不同,我们始终对遏制人口下滑充满信心。如果世界上有一个国家能够实质性扭转生育率下滑困境,那么一定是中国。只要党和政府认真起来,行政机器运转起来,全社会动员起来,把促进生育当成“头等大事”来抓,拿出当年搞计划生育的力度,就一定能够实质性改善我国人口前景。

2021年底,我们曾呼吁有关方面拿出实质性措施,遏制生育下滑趋势,提出了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很多措施看起来“违背常识”,但只有打破常识,破除藩篱,下定决心,齐心协力,才能彻底改善当前困境。过去几年,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也推出了一些促进措施,但这些措施零零散散,力度偏小,只起到散胡椒面作用。迫切需要一个系统性的顶层设计和解决方案,以最高的政治意志和组织支持,彻底扭转生育率下滑困境。

04出口再上新台阶,机遇不辜负有准备的人

2022年,中国全年出口达到3.594万亿美元,较上年增长7%。在2021年增长30%的超级大年的基础上,再增长7%,几乎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3.594万亿美元有多夯?相当于2022年世界第二名美国和第三名德国之和。

去年,出口之所以如此强劲增长,俄乌冲突导致的欧洲供应链重创有关。俄乌冲突下,天然气、电价飙涨,导致欧洲工厂出现大量停工停产,大量订单涌向中国。此外,为应对能源危机,欧洲对中国的光伏、电热毯等需求骤增。百年变局之下,由于我们应对得当,再一次成为了“最大赢家”。

当然,明年我国出口的外部大环境在边际恶化,稳出口成为一项重要任务。理性看待明年出口增速回落。同时,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凝心聚力抓外贸,明年出口一定继续带来“惊喜”。

05制造业:规模已经超过美、德、日三国之和,但仍应保持清醒

2022年,我国制造业规模达到33.5万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长5.9%。4.98万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6%。2022年美国制造业增加值预计可达2.79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1.7%,呈现明显复兴态势,但即便这样,年度产值也仅相当于中国的56%。

受俄乌冲突等供应链冲击影响,德国和日本2022年制造业增长几乎陷入停滞,再加上欧元和日元去年相对于美元暴跌,以美元计,预计分别达到7130亿美元和8300亿美元,较上年下降11%和15%。

美国、德国和日本三国2022年制造业产值之和,预计可达4.3万亿美元,仍显著低于我国的4.98万亿美元。从这个角度看,我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和制造业竞争力仍是冠绝全球。

面对这一“爆表”的数据,我们也要保持清醒。一方面,疫情三年,我们确实无限放大了优势,承接了世界的订单。2023年起,外需可能有一个回调;另一方面,美国正在进行制造业复兴,目前来看还是有成效的。

最后,国人崇拜的制造业大国和工匠精神教父,日本和德国正在经历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持续十余年的停滞,无论是相对美国,还是中国。这足以促使我们警醒,日德两国长期拒绝产业升级,重硬件、轻软件,轻视服务业和“模式创新”,迷恋于所谓工匠精神和农耕时代的宁静美好,被世界潮流甩在后面。崇拜这两位,我们是否选错了“抄作业”的对象?

06消费:大疫三年冲击之后,期待更多人间烟火

2022年,疫情多点散发冲击下,(线下)消费受到冲击。全年社会零售销售总额为43.9万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微降0.2%,为40多年来第3次年度负增长(上一次为2020年)。以美元计,去年我国社会零售销售额达到6.53万亿美元,但由于疫情和汇率升值,出现了一定回落;而高物价下,美国名义社会零售销售继续扩张,达到8.12万亿美元,双方差距由2019年的2000亿美元再次拉到至1.6万亿美元 。

随着疫情政策的科学调整,我国经济正在迅速实现正常化,2023年消费报复性反弹高度可期,中美差距一定会再次缩小,中国超过美国只是时间问题。当然,我们不能天真地假设大疫三年的影响如风过无痕,其对社会信心和产出的冲击一部分将是长期的,必须高度重视。调查显示,大众对未来收入和就业信心处于较低水平,从而选择超额储蓄,应对未来不确定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提振社会信心和改善预期“放在纲举目张的位置,切中要害。我们相信未来会有更多鼓舞人心、提振信心的措施出台,帮助大家尽快走出疫情的冲击。

长期来看,消费和国内市场是一国最重要的“硬实力”。只有蛋糕足够大,国外小兄弟才会跟你走。因此,消费是否保持强劲扩张,不但攸关国内人民福祉和经济循环的畅通,也攸关和美国在国际上争人心。消费的背后是生产,生产的背后是信心和预期,只要我们继续凝心聚力搞经济,尊重市场经济规律,调动最广大社会的积极性,经济和消费必会更好,也必能彻底走出困境。

07房地产:冬天正在远去,春天即将到来

过去一年,房地产经历了至暗时刻:

全年房地产销售面积、新开工面积和投资分别下降24%、39%和10%;

全年土地购置面积下降53%,卖地收入下降48%,严重威胁财政安全。

前100强民营开发商中,超过6成出现各种问题。

去年四季度以来,有关方面推出“三支箭”,强力为头部民营开发商输血,止住了房地产市场“自由落地”式下降。权威人士和权威部门再次确认,房地产仍是支柱产业,必须大力发展。年后,行政机器开始行动起来,将房地产健康发展作为阶段性中心工作。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在经历数年寒冬之后,房地产终于看到了曙光。只是市场参与各方已经元气大伤,恢复各方信心仍需要有关方面下大力气,不仅仅是政策松绑和降息、降首付那么简单,还需要拿出系统性、长期性解决方案。我们相信,在好政策支持下,房地产的好日子还在后面呢。

08新能源:衔枚疾进又一年

2022年在政策支持和内生需求支持下,我国新能源又迎来一个大年:

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720万辆,增速接近100%;

光伏装机量达到84.7GW,较上年增长60.3%;光伏设备对外出口增速达到70%。

光伏各行业产量/产能已经占到全球的70%-80%。

新能源行业是我国近年做的最成功的行业之一,使我国牢牢占据了未来发展制高权。新能源行业的成功,足以保障我国人均GDP跃升至2万美元以上。未来也要关注产能过剩、海外打压等情况。

09经济强省:百舸竟流潮头立

2022年,广东、江苏、山东和浙江等经济强省在诸多困难情况下,仍交出了不错答卷,名义GDP分别增长3.1%、3.8%、4.7%和5.7%,达到12.9、12、8.7和7.7万亿元人民币。在去年“稳住宏观经济大盘”,东部强省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按美元计,2022年上述四省GDP分别达到2.0、1.87、1.36和1.2万亿美元。如果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体,广东将超过意大利能排在全球第十位,接近于俄罗斯;江苏将超过巴西,位居全球第12位;山东将超过西班牙,位居全球第16位;浙江将超过沙特,位居全球第18位。

深圳、上海和北京等一线城市,则代表了中国的高度。三者人均分别达到18.5万、17.8万和和18万元人民币左右,合美元约在2.65-2.75万美元,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约相当于今天捷克的水平,低于西班牙,高于葡萄牙和沙特水平)。

10北方经济:春天要来了?

过去两年,在供给侧改革推动下,上游资源品供需格局大幅改善,以煤炭等为主的资源品保持在高景气状态,重工业相对于轻工业持续占优。北方上游资源丰富,一直以重工业为主。供需格局改善下,北方经济再现活力。以2022年前三季度GDP增速为例,前十名中,北方省市占据6个。

我们认为,这一趋势并非偶然,中短期内仍将持续。一是上游资源品供需格局改善的短期有望继续。上游供给刚性情况短期没有变化,特别是在俄乌冲突下,欧洲对资源品需求的增加,加剧了供需紧张状态;二是北方资源丰富,也体现在风、光等新能源上。大风光基地主要集中在北方,这导致北方绿电和能耗指标配额充足,可以发展一些高耗能产业,长期来看后劲十足。三是在内循环和强调国家经济安全大环境下,北方资源禀赋丰富的优势将得到体现。东南沿海以外贸和轻工业为主,在去全球化和脱钩背景下,短期将迎来阵痛。

2023年第一周,世界有七个没想到

原创 牛弹琴2023-01-08 云阿云智库•2023新年专题

新年第一周,总有些特殊的意义,不排除更预示接下来一年的走向。2023年的第一周,完全个人观点,世界至少有七个没想到。

第一个没想到,美国众议长这么难产。

难产到投票到第15轮,各种政治交易后,麦卡锡才终于当上议长。

要知道,上次这样漫长的投票,还是在美国南北战争前,164年前。

你想到过吗?反正,我真没想到。原以为是走过场的选举,最后比纸牌屋还纸牌屋,各位党内大佬甚至差一点就打起来。拜登感叹,美国让全世界看笑话。

这预示什么?

预示着接下来两年,美国肯定更激烈的内斗;预示着共和党内强硬派崛起,拜登面临更多的麻烦;也预示着美国肯定祸水外溢,世界各国尤其中国,肯定会不断躺枪。

不信,大家走着瞧吧。

第二个没想到,俄军遭遇最惨烈损失。

新年第一天,正在一建筑里热闹庆祝新年的俄军,被乌克兰火箭炮一锅端。俄军承认,至少89士兵死;乌军宣称,大概打死400人。

不管哪个数据,这都是俄乌开战以来俄军最惨烈的人员损失。

都打了快一年了,俄军居然还这么大意这么拉胯。让人简直难以置信。

原因,似乎更让人大跌眼镜。

俄军承认,当时俄士兵大量使用手机,让乌军锁定信号发起攻击;俄军周围还有大量弹药,乌军攻击引发剧烈爆炸,整个大楼夷为平地。

这样拉胯的俄军,你能想到吗?

估计普京都不会想到,但接下来一年,对普京对俄罗斯来说,毫无疑问,是特别严峻的挑战。战争发起容易结束难,怎么办?

第三个没想到,法国突然逾越了红线。

前脚刚表示要考虑俄罗斯安全关切,后脚马克龙就宣布:将向乌克兰提供坦克。法国也成为首个提供这类军备给乌克兰的国家。

不是美国,也不是英国,而是法国。

估计美英都有点意外:我们怕激怒俄罗斯,对提供坦克还犹豫不决。好家伙,法国一步就走到前面去了。

看到英国媒体就感叹:“一条红线被逾越,一个军事禁忌被打破,还是由那个最不可能的国家(打破了)……英国落后了。”

既然破了这条红线,那接下来,不甘落后的美国、英国、德国等,肯定会向乌克兰提供更多的坦克。

法国人的变脸,看来比我们川剧演员还厉害。俄罗斯估计也看得一愣一愣的,这TMD的红线,到底还是不是红线?

第四个没想到,英国王室撕X这么狠。

具体八卦,我就不说了,大家肯定比我更清楚。

但让全世界拍案惊奇的是,什么衣冠楚楚,什么绅士风度,什么王室风范,真撕X起来比谁都狠,夫妻翻脸、父子失和、兄弟反目,丑闻满天飞,鸡毛落一地。

如果说哪一天英国废除王室,大家也不要惊奇,从戴安娜王妃到两儿子反目,这一家子简直就是一个超级连续剧。

但更让冷血的,我觉得还是哈利的那段陈述:我在阿富汗杀了25人,杀死这些目标,就像是从棋盘上移除“棋子”。

可怜的阿富汗人,这就是英国人喜欢讲的人道主义?

第五个没想到,越南新年反腐这么刚。

确实要对越南刮目相看,过去一年,经济突飞猛进;新年伊始,又拿下了两位副总理。

此前,越南外长裴青山被处分,越南驻日本大阪总领事、驻日本福冈总领事、驻马来西亚大使,以及前驻印度大使、驻日本大使,等等,都被纪律处分。

什么原因?腐败。

尤其是在抗疫期间,在核酸检测问题上,在包机接海外公民回国上,官员大肆受贿索贿。

那就秋后算账,很多官员被一锅端,包括一举拿下两位现职副总理。

怎么说呢?一叶知秋,抗疫事情上也要雁过拔毛,可见越南腐败问题的严重性;新年开掉两位副总理,更可见越南反腐的决心和大动作。

越南在崛起,看越南发展的势头和干劲,像极了当年的中国。

第六个没想到,老天爷真在帮欧洲。

欧洲此前最担心的,是冬天的寒冷。毕竟,俄罗斯天然气基本都断供了,如果天寒地冻,不仅经济遭受沉重打击,那真要冻死一大批人的,所以,中国电热毯畅销欧洲。

哪知道,这却是一个“历史性的暖冬”。在立陶宛、拉脱维亚、捷克、荷兰、波兰、丹麦等很多国家,新年第一天的气温,创下了有史以来1月份最高纪录。

冬天都不像个冬天,气象学家难以理解,但欧洲能源危机极大缓解。

普京估计也没想到,俄罗斯很冷,欧洲很暖和,老天爷怎么这么偏心,这仗还怎么打?

当然,这样的反常天气,对现在的欧洲是一件好事,对人类长远来说可能是一场噩梦。你看吧,极端天气肯定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恐怖。

第七个没想到,这些国家变脸这么快。

这与中国有关,我相信,大家都是别有一番感慨在心头。

记得几个月前,一些国家在各种场合,游说呼吁中国赶紧放开;但当中国调整政策放开后,这些国家马上180度大转弯,对中国旅客各种限制。

变脸也变得太快了吧。

当然,有一些担心,我觉得多少可以理解。但完全都是担心吗?我看到,有些国家,不过是又一次集体政治表演,更借此抹黑妖魔化一下中国。

这就是我们面临的形势。这种双标,这种抹黑妖魔化,2023年第一周,不过是一个开始,我们必须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最后,就感慨一点吧。这个世界,最大的确定性,就是它的不确定性,明天和意外,你永远不知道,究竟哪一个先来。

2023年的第一周,我们就看到了至少7只黑天鹅。接下来的一年,黑天鹅肯定不会少,灰犀牛必定也寻常见,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保持清醒,保持警惕,保持寻常心吧。

2023,肯定不是轻松的一年!


2023-1-22点击数/观注度 8249
 
咨询电话 13910949198 (李桂松)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京ICP备16017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3178号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