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所有 |
由鲁迅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到毛主席的“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 |
由鲁迅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到毛主席的“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 冬雷2023-05-04云阿云智库•领袖未来 毛主席从唯物史观出发,从热爱人民、忠于人民和相信人民的立场出发,他不把人民群众当成“阿斗”,不愿包办、代替人民群众的事业,更不去欺骗、愚弄人民群众。对人民群众在历史行进中存在的某些问题,总是以高度的热忱和历史责任感,推动人民自己去认识和克服,——跃升在鲁迅认识层面之上。 年轻时,特别喜欢读鲁迅的书,他入木三分地揭示国人心性弱点,每每一次次引起极大的心理震撼、振荡。而这种意识流般的冲击,在接受毛主席的思想熏陶后,又渐渐平伏为一种心理欣悦。 最大感悟莫过于:毛主席的让“上帝”自己认识并教育自己的系统思想和发展战略。无疑,这在于毛主席,是从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认识出发,进一步找到的济世造人的社会大民主的科学方略。 毛主席是以人民为上帝的。他说人民是活菩萨,人民是历史的主人和创造者。他同时认为,人民自己也是要在历史进程中克服缺点而完善自身的,正像古罗、希腊神话中宙斯,他自己也要不断地“自我反省”一样。 在毛主席的晚年──从他的言论、理论中完全可以看出,他已经下决心去暴露我们民族的落后面,让全民族自己认识自己,进而自己教育自己。他并从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出发,不断给人们揭示:当代社会主义的进军,始终应是多数人自己解放自己的运动;其中包括让人民自己认识自己的缺点;任何的包办、代替,哪怕出发点再善良,也只能是一种“熊的服务”。 毛主席的战略举措有四个大方面(概说)。 第一、加强社会主义灵魂的统帅,努力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从正面引导人们进行思想改造。这是一个有破有立的工作,“破”字的着眼点始终在我们民族的旧文化观念上。这里已毋庸重述。 第二,下大力气引领人们掌握马列主义理论,其重点,一是破私立公。二是掌握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当社会主义的逐步深入,我党引导人们在灵魂深处寻觅和暴露历史陈腐的文化观念时,当这些工作运作在政治与经济互相作用的辩证大道上,好多人不理解,同毛主席发生“没有共同语言”的隔膜时,他便下决心,下大力在全党、全军,以至在全国进一步,普及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希望用辩证法推动并指导人们去研究认识经济建设规律,社会思想发展规律,以及我们民族在近代落伍的原因,尤其是认识我们的文化背景,找到真正的症结。 第三,开展一系列的政治运动。现在看来,这些运动似乎使我们付出沉重的代价。不过,这些运动在文化思想角度上,也从正面或自“造”反面起到了推动人们去除惰性和奴性的作用。尽管这些,在开始时似乎表现为有很多非理性的形式,但从好、坏事的互相转化和对转化的催化上说,却是体现一种灵性的智慧。若干的政治运动,乍看来有胆量有余、谨细不足,浪漫有余、控调不足,底蕴有余、口味不足的问题。不过,在它的大目标指向之下,皆是帮助人们找到自己和认识自己的缺点,有着毛主席所认为的:大方向上的合理性。并且,这一目的,也是必须在今后的历史过程中实现的。 第四,直接开展全民性的历史文化的研究。这尽管也似乎是一个“大锅饭”,为少数斯斯文文、四平八稳的学究式的研究者所不齿,但也特别具有一个“群众参与”“蓄芳待来年”的作用。 这一历史文化的研究,当时的研究有两个奇特的着力点: 其中有一个是研究儒法斗争史。今天的大多数人都承认,我们的民族心性,不管是伟大辉煌之处,还是某些卑俗粗陋之点,都与历史儒、法、道、墨等历史文化有关,尤其是儒、法两家。参与当年运动的人都会记得,这是一个粗放的“大锅饭”式的研究,人们认识各异,但把它从书斋里赶到山村、田野,工厂、矿山,让人民用社会主义的文化──一开始时标签居多──去演习一下,去搜收民族文化思想的家底,并试着评价良莠,意义还是非常巨大的。它起码推动了人们去认识一下自己祖先的伊甸园、祖宗的战场和人类在“涤罪所”中的进程,及自己的位置。 其中第二个是“评水浒”。在当时,这令很多人莫名其妙。不过,在莫名之余,一些具有浓重的想整人的定势心理的人,通常是摘句取义,用以影射、攻击别人。毛主席对此有点生气,曾批评这种做法的荒唐,是“文不对题“。今天重提毛主席对《水浒》的谈话,或许会帮助人们认识毛主席希望人们把握我们民族文化缺陷、了解民族心性之弱点的良苦之心,——尤其在我们总体价值指向由克己奉公颠覆性地转向“生产大包干:包产包到心,谁包谁关心”的个利导向——官埸发生较多腐败后,人们的认识升力度是空前的。 毛主席说: “《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 “《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屏晁盖于一百零八人之外。宋江投降,搞修正主义,把晁的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让人招安了。宋江同高俅的斗争,是地主阶级内部这一派反对那一派的斗争。宋江投降了,就去打方腊。 “这支农民起义队伍的领袖不好,投降。李逵、吴用、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是好的,不愿投降。 “鲁迅评《水浒》评得好,他说:‘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三闭集•流氓的变迁》)”。 毛主席的思想再清楚不过了。他要人们通过研究《水浒》中反映的民族心性,从而认识自身的弱点和缺陷。 在毛主席看来,文艺作品所含示的思想观点是作者文化思想的投影和复写,而当文艺作品中的思想观点为社会大众认同和接受时,或者社会人们受作品影响而接受这些思想时,那么,作品的思想则可以看作社会思想、民族的思想。《水浒》是一部自产生以来,广为人们称赞的名著。它所包含的思想、倾向,自然可以看作是作者和相当多的中国人所拥有和喜爱的思想倾向。 这里,不是说历史上真实人物,以及这些真实人物和《水浒》中人物的差异,仅就作品人物论,主人公宋江的艺术形象是一个濡染了中后期儒家思想、极精明于封建处世哲学、也有一点同情下层人民思想的人。有典型的“亚细亚型利己主义”倾向,主观为自己,有时亦能“客观为别人”,但更多时候则用“为别人”──处处表现为济世助人的“及时雨”和绚靓口号,来塑造个人形象,谋取资本,捞大的好处。他本想官场渔利,封妻荫子。不料中道出事,于是巧取社会黑暗时代民众纷纷造反的力量,半是替天行道;半是战略性谋图,——是同朝庭分庭抗礼,展现实力,要挟皇帝“招安”,使自己钻进朝廷,圆起做做大官的甜美之梦。因此,从根本上说,宋江不反皇帝,也从未想到改变旧制度以推动社会发展…… 这本质上是“为私造反”。这样一个艺术形象,多少年来,多少读书人,多少民众并不对此反感,有的反而欣赏宋江的精巧圆滑。在毛主席和鲁迅看来,这正好是我们民族文化思想落后面的表现;这部书的思想倾向是人民——他心目中的上帝——历史性缺陷的反馈镜。雄视百代的毛主席,怎能不借此体裁,重铸历史新篇章呢!晚年,对我们民族文化思想落后面的敲击、改造,他不但用上了大民主的重棰,还极现实地敲击鼓心。他说:一些人当了大官了,有洋房,有汽车……不想革命了……成了资产阶级民主派;走资派还地走;搞包产到户,短期内有点用,但很快就两极分化(并且,既然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却没有法定的巴黎公社原则,没有大民主的监督,官、大官们肯定会成先富起来的人群,这就使失去了“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本文作者注),最终,共产党就不能保护工人农民的利益(共产党的一些人,也就成了为私造反。本文作者注)。 ──但是,有人认为:毛主席的这一切也许是正确的,不过这是一场“无果”战斗。其实不然。如果我这里写下的文字能代表一些人的正确认识。不要忘了,这正是那场“上帝自己认识”和改造自己的“果”。如果相反,另有一些人的认识是正确的,──那怕同毛主席的观点相反,这也是可喜的“果”。这正如毛主席指挥战争的神来之笔——长征中的“四渡赤水”,其辉煌之果,是不能在一、二、三渡中被“同他本无共同语言”看到的。 在这一问题写述结束时,我们要重申:毛主席从唯物史观出发,从热爱人民、忠于人民和相信人民的立场出发,他不把人民群众当成“阿斗”,不愿包办、代替人民群众的事业,更不去欺骗、愚弄人民群众。对人民群众在历史行进中存在的某些问题,总是以高度的热忱和历史责任感,推动人民自己去认识和克服,——跃升在鲁迅认识层面之上。 他曾同刘少奇、周恩来讨论“如何让猫吃辣椒”的问题,其观点是极能说明他领导革命、建设的——这个一生以贯之——的思想观点的: “刘少奇首先说:‘那还不容易,你让人抓住猫,把辣椒塞进猫嘴里,然后用筷子捅下去。’ 毛主席认为,这是莫斯科式的解决办法,于是摆摆手说:‘决不能使用暴力,……每件事都应是自觉自愿的。’ 在毛主席的要求下,周恩来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我首先让猫饿3天,然后,我把辣椒裹在一片肉里,如果猫非常饿的话,它会囫囵吞枣般地全吞下去。’ 毛主席仍认为不妥。 那么,毛主席的策略是什么呢? 他说:‘这个……你可以把辣椒擦在猫的屁股上,当它感到火辣辣的时候,它就会自己去舔掉辣椒并为能这样做而感到兴奋不已,’” 毛主席关于怎样使猫吃辣椒的讲话,正确地反映了他既不赞成强迫,也不喜欢欺骗的做事方法,尤其是对人民群众。对民族心性的认识,这里确实存在一个人民群众自己认识自己,进而教育自己的问题。人民中精英可以推动,却不可包办!更不能欺骗! 可以说,贯彻毛主席一生的——这一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下——的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是人类极其宝贵的财富。世人治国善世当深思。 |
|||
2023-5-11 2119 | |||
|
咨询电话 13910949198 (李桂松) |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
京ICP备16017448号 |
技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