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国天下     
赵建:价值虚无与意义重建,一场深刻的社会大变革正在发生

赵建:价值虚无与意义重建,一场深刻的社会大变革正在发生

赵建2023-05-12 云阿云智库•百年变局•家国天下

作者:赵建,西京研究院创始院长。

经历了那么多的惊涛骇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开始对一切进行解构和重构。这期间充满了虚无主义的浪潮,从物质到精神,从生活到工作,从爱情到婚姻,从消费到投资。中年人比较现实,当他们看到过去认为朝阳产业的行业被瞬间团灭,体制内的铁饭碗也轻薄易碎,收入并没有随着物价上升反而在下降的时候,幻灭就会带来深深的虚无感。尤其是辛苦积累的财富载体房地产,价格也出现了较大程度的下跌,但每月的按揭却一分也不能少,此时破损的不仅仅是资产负债表,还可能是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

年轻人是虚无主义的主力军。过去他们解构和虚无的可能只是枯燥的工作(摸鱼派),职场的权威(整顿职场),后来是社交(宅男宅女),接着是家庭(单身主义,丁克)。现在几乎是解构一切,虚无主义泛滥,越来越多的荒诞和无厘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了不婚不育,选择了孤独终老,选择了一个人的狂欢与寂寞。这种个人选择的宏观后果就是2022年中国出其不意的人口负增长,一个甲子年未有之大变局。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正在发生,这或许也是每一个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就像美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垮掉的一代”,日本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平成废柴”,失去的一代。

瘟疫、战争、科技三大历史加速器加快了这一进程,让一个现代化进程中的前农业社会还没好好经历现代文明的洗礼,就提前进入了荒诞虚无的后现代社会。从个人来说,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都没有完全准备好。疫情三年,疤痕效应不仅是在经济层面,更是隐藏在心理层面。就像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的父辈,总是充满敬意的对待食物,小心翼翼的珍藏粮食。经历过疫情三年的中年人,也不敢再大手大脚花钱,而是对未来充满了忧虑,生活变得如履薄冰,尽量节省来增加账户里的储蓄。或许看着一点点增加的存款数字,心里会有一些踏实。据统计,2022年居民储蓄达到18万亿元,贷款只有不到4万亿元。这个储藏财富准备过冬的心理今年还在持续,大大制约了经济复苏的速度。可惜,专家们对经济复苏出的药方,永远只是大投资刺激需求,却很少关注需要疗愈的社会心理。

“节俭的悖论”早就被凯恩斯批判过,但是也符合一个受过心理创伤的社会的正常反应。毕竟谁也不能保证病毒会不会卷土重来,大白会不会重现街头,工作能不能保住,生意可不可持续,房子会不会断供。伟大固然重要,英明也值得讴歌,但生活是自己的,时代的灰尘只有自己去扛,没有谁可以真正为你负担。虽然这些忧虑和担心,客观来说也都是过度和不必要的,但人的本能就是这样,这或许也是一种保护性反应。人类学有研究发现,能存活下来的智人,恰恰是时刻对环境保持警醒和对明天充满忧虑的种群。被淘汰的则是那些盲目自信、无脑乐观,却又生性好斗的族群。当然,这里的忧虑不是伤害身心健康的那种,而是一种理性和冷静的力量。

不能说这样的集体心理创伤会带来绵长的社会危机,但已经对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看到今年一季度,虽然经济复苏的大方向很明显,但是依然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大和不可持续性。主要的驱动力还是依靠政府举债推动的基建投资,以及基数低的报复性线下消费。最新的PMI数据证实了我们的担忧,制造业PMI突然下跌到49.2,重新落入不景气区域,尤其是代表需求的订单、制造业和民企的资本支出都非常弱。最新公布的4月CPI、社融、M2等一系列金融数据,也全部不及预期。这说明要成功完成一个典型的从政府外生推动到经济内生自组织的复苏过程,可能还需要较大的努力。努力的方向一定要清楚,症结把脉要准确。问题不在宏观层面,而是在微观层面;经济主体现在当然缺钱,但更缺的是信心。价值虚无感不是没有信心,而是一种心理冷漠,比缺乏信心可能更加严重。

所以复苏的下一个阶段,更应该注重微观层面,社会心理层面。在分析经济问题的时候,需要跳出经济层面走向更加深刻的领域。社会心理的变化,往往会构成经济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疫情之后,各种过去赖以生存的模式和信念被解构,被虚无,但新的模式和信念尚没有重建。我们正处于一个后疫情时代尴尬的价值虚无主义的荒原之上。这源自于现代文明的洗礼不彻底,现代社会的结构不够多元,丰富自由的精神产品在最需要弥补集体心理缺口的时候却供给不足。如果没有一个多元化的声音,如果不能自由独立的思考,引发的不仅是信心缺失,而是价值虚无、心理冷漠。

同时,经济问题也在反噬社会心理,构成新的创伤。乡土中国对土地的眷恋已经被“三条红线”击碎,如果房子成为一种债务负担而不是财富信心,从农村步入城市耗尽一生资财(按揭到老)得到一方土地安身立命的信念也就动摇。若房地产的价值走向虚无,什么来承载无处安放的漂泊感和财务安全感,以及地方政府的各种开支。资产负债表正面临一场价值重估,但重估是不对称的——资产在被低估,但债务一分也不能减计。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一个国计民生的行业走向了进退两难甚至是“妖魔化”的处境——房价大涨就是资产泡沫扼杀年轻人希望,房价大跌则是系统性风险社会不稳定。如今房价调整了可是为何没看到年轻人点燃希望,反而是一场深度的资产负债表衰退,一场更加严重的财富幻灭和精神虚无。

经济危机是现代经济的某种新常态,其实并不是致命性的,甚至还带来优胜劣汰新陈代谢,可怕的是社会危机和集体心理的虚无感。疫情之后,除了振兴经济,还需要重建意义。中国式现代化的目的是推动民族复兴,但更加重要的是重建意义。以人为本、人民至上是对只看重时代兴衰却忽略个体悲欢的中心主义的解构,高质量发展是对只看重规模和速度忽略效益和结构的粗放式发展的解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同富裕,人类命运共同体,都暗含着对西方现代化道路的解构,以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而重建意义。

方向是明确的,但道路却是崎岖不平。这些年,不平凡的敢于斗争、勇于斗争的年代,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社会暗涌的惊涛骇浪。西方式现代化中的弯路,两次世界大战死亡近亿人,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残酷的社会革命,持续的失业、贫困和社会动荡,我们当然不能再走,因此必须是中国式独特的道路。过去的价值和意义是建立在一般的现代化道路上,今天当我们重建中国意义的时候,当我们把过去时代的结构敲碎但是还没完全建立起新的意义的时候,就注定要像犹太人出埃及记一样长达半个世纪跋涉在精神的荒原。在此间,即使大部分人没有意识到,中国的确在进行一场深刻的悄无声息的社会变革。这是一种悄无声息但又汇聚成河的卑微又伟大的力量,是信念重建和诗歌呐喊的力量。它来自摩西,更来自艾略特。


2023-5-12点击数/观注度 7083
 
咨询电话 13910949198 (李桂松)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京ICP备16017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3178号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