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之战——中美博弈最后篇章!
杨风 2024-02-21云阿云智库•金融与经济战
导读:至于大家贬值的资产——无论是股票还是房子,只要本身是有价值的,哪怕现在超跌的再多,届时也都会回归到自己应有的价值基准——甚至还会被通胀大幅推高。这不是打鸡血,而是在现实基础上,做的逻辑分析和推演。
2018年,特朗普发动对中国的贸易战。
2019年,由于中美贸易和关税谈不拢,于是,特朗普改为和中国经济脱钩。然而脱钩之路却行不通。
2020年,虽然全球面临疫情的冲击,美国依然对华为采取零技术的芯片封锁,并且持续扩大实体清单上的名单,将更多中国企业和实体机构放入实体清单的制裁名单上。
美国对华斗争每一年都会有新的名堂,扩大新的斗争领域。
2021年拜登初上任,拜登改为联合盟国对付中国的策略。除了延续特朗普时期对中国的斗争路线外,拜登政府在该年运作、筹谋了好一段时期,于此期间强打“台湾牌”和“民主牌”,以及印太新经济框架。
其目的就是为了第二年对中俄大打出手做准备,包括对俄乌冲突拱火和启动猛烈加息循环。
2022年,果然俄乌冲突爆发,美国也于同时期开启了40年仅见的快速加息和快速缩表的措施,对全球施展吸星大法,进行金融收割。
只不过,俄乌冲突和金融收割似乎都进行得不顺利。因此,美国于2023年期间的对外大国博弈,出现了停滞现象,难以推出新的博弈措施。
一方面,这是因为美国的通货膨胀仍然处于相对高档。二方面,美国的猛烈加息措施也导致该年3月,美国金融业出现连续暴雷事件,美国需要缓和加息的措施,等待美国的经济情势明朗化。三方面是,去年10月巴以冲突爆发,让美国缓不出手来。
巧的是,中国于2023年也遇到了房地产暴雷,和人民消费不振的情形。
当中美都各自遇到难题,双方博弈似乎缓和下来。
然而,这只是表象,虽然美国于该年无力针对中国,但美国除了在年初时期联合日本与荷兰ASML公司,对中国扩大芯片设备的出口外,美国也同时在暗地里对华进行金融战。
时序进入2024年的今明两年,将是中美金融战的关键时刻,这关乎今后两国博弈的胜负。正如同我们于2021年3月5日,向大家提出的推论,“中美通膨大战 这会是中美博弈的新战场 ”。在这期内容我们说,往后两年中美两国将围绕着通货膨胀,展开经济和金融的争斗。这攸关两国今后国力的消长。
如果中国顶住了美国的金融攻击,美国今后再难以对中国发动新的攻势,即便是美国联合盟友,也难以对华产生新的阻碍。
一、美国无力对华军事打击
几年下来,美国对华发动了各式各样的攻势,到目前为止仅仅余下军事冲突和金融战可用,其余都发挥不了多大的作用。就算是过去最管用的芯片战,也在强弩之末。
美国有可能对华发动军事攻击吗?这是许多人担忧的地方,连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也于去年过世前,频频发表担忧中美冲突的说法。
事实上,美国根本无力发动对华战争。这十年来,美国接连对华做出错误的军事判断,其中最主要的有两次。
一是中国发展出能够打击美国航空母舰的中程弹道导弹:东风-21D和东风-26。有了这两款反舰弹道导弹,中国完全有能力拒止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军事行动。
二是中国的高超音速导弹。解放军于2019年国庆阅兵展示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后,又发展出了舰载版的鹰击-21,以及传说中的东风-27。在高超音速导弹方面,中国已经将美国远远抛在了后面。
试问,美国都还没有部署任何的高超音速导弹,凭什么妄言对中国军事遏制?难道美国想要同中国打核战争?
中国至少在2015年,第一次在阅兵中展示东风-21D和东风-26反舰导弹后,就已经达成拒止美军介入战争的军事部署。
更别说十年来,中国又完成了多项先进武器部署,包括歼-20隐身战机、歼-16多用途战机系列、歼-10C、运-20、先进无人机、052D和055驱逐舰、两栖攻击舰、核潜艇和先进常规潜艇等,以及即将入列的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
反观这边,美国造舰速度慢,军舰维修能力也欠缺。现在唯一拿得出手的是核潜艇的建造,以及新型驱逐舰伯克级III的建造。而福特级航母除了唯一的一艘福特号,在巴以冲突中亮个相,不久又提前撤出外,其余在建的两艘建造了几年,目前仍然在“建造中”。
因此,美国实在无力对中国发动军事打击。如果有头脑不清楚的美国政客,意图发动对华军事冲突,或是两国不经意间的擦枪走火,美国恐怕只会更快失去其霸权地位。
二、美国没有不打金融战的道理
中美博弈已经进行了六年,双方现在正处于僵局。算来算去,美国就只剩下金融战一途,美方也就只有金融战还可以尝试,是否能够战胜中国。
美元是世界货币,美国又拥有强大的金融能力,这是历史以来最强的金融帝国,美方断然没有不用的道理。
因此,美方必然会使出这终极法宝,对华进行金融战。除了刚刚说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原因,美国不论是对华或对外发动金融战,进行金融收割,也是为了自保。美国需要保住自身的国力,转嫁通货膨胀,转移自己的国内问题。
美方如果在金融战上不成功,就得面临霸权势力逐渐冰消瓦解的命运。美方岂能不用?
三、金融战败,美国将面临严重后果
美国若是金融战打不赢,将面临严重后果。
一是若是金融收割不成,美国通货膨胀问题无法转嫁出去,通货膨胀将长期留在国内。
二是就算通货膨胀问题最终消散、褪去,在缺乏国外资金的挹注下,美国的高债务问题不可能解决,美国债务问题终将引爆。
三是对华金融战是美国目前唯一还有希望打败中国的领域。若是连这一项都不成,美国只能够坐等中国赢得对美博弈的胜利果实。
四、历史之最的金融较量
这一场中美金融博弈将十分精彩,而且是过往没有,前所未见。
1985年,美国偕同英国、法国和德国,迫使日本签订广场协议,让日元大幅升值。这样的汇率战不算什么。
1994年墨西哥面临金融危机,墨西哥货币比索大跌,没什么。
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东南亚诸国和东北亚的韩国接连爆出金融危机,也不算什么。
2022年,美国偕同欧洲诸国,限制俄罗斯使用美元和欧元,冻结俄罗斯的外汇资产,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金融制裁,在此波中美金融战面前,也算不上厉害。
中美金融博弈将涉及汇率、利率、股市、楼市、债市、经济贸易和产业。这将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复杂,牵涉最为广泛的金融较量。
五、中国经济现状
中美目前各自的情况是。
中国经济增长还保持一定的速度,但是在股市和楼市方面,中国承受一定的压力。
在对外贸易方面,2023年中国货物贸易出口23.77万亿元人民币,增长0.6%;进口17.99万亿元人民币,下降0.3%,对外贸易可以说是微幅增长。虽然这个增长幅度不能让人满意,但相较于传统出口国家如韩国、日本和越南,中国对外贸易表现无疑是良好的。之所以只是微幅增长,这是因为全球经济表现欠佳,尤其是美欧等国家等进口下滑所致。
有趣的是,由于美国于2023年的进口相较于前一年是下跌的,这使得美国2023年贸易逆差降至三年来的最低水平。美国2022年的贸易逆差是9512亿美元,2023年的贸易逆差是7734亿美元,逆差减少了1778亿美元。
这意味了,尽管美国一直想要同中国经济脱钩,又利用美加墨自由贸易区中的加拿大和墨西哥,作为美国近岸外包的生产地,印度和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作为其友岸外包的贸易对手国,但中国仍然保持其商品贸易的竞争力。
虽然美国在国际上极力鼓吹“摆脱对中国经济的依赖”,尤其是利用友岸外包和近岸外包,想要迫使中低端产业离开中国。
但中国反而釜底抽薪,强力进入中高端产业,并且于2023年大放异彩,在中高端领域取得优异成绩。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又,中国的纯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所谓的出口新三样都是世界第一。中国已经成功迈进中高端产业链。
依此推算,就算美国在未来几年持续推动中美经济脱钩,企图说服国际“摆脱对中国经济的依赖”,也无法达到成效。
在这方面如果没有更厉害的杀招,美国将走入死胡同。因为就算一些中低端产业离开中国,但中国也会透过产业升级,在中高端产业拿回失去的份额。
更何况,一些离开中国的中低端产业,也有部分是中国自己的厂商在外投资设厂,或由中国厂商掌控。
中国去年的经济增长率是5.2%,经济状况仍然处于良好状态,外汇储备是3.2万亿美元。有待改善的是消费信心的提振,以及防止楼市和股市继续下滑。
六、美国经济现状
美国去年的经济增长率是2.5%,低于平均增长率的3%。但总算不是经济低增长或衰退。
比较亮眼的是,美国股市去年大放异彩。
道琼指数全年上涨13.70%,标普500指数全年上涨24.23%,纳斯达克指数全年上涨43.42%。相较之下,美国股市去年的表现远比其经济增长优异得多。
虽然美国去年出口微幅增加350亿美元,但进口下降1427亿美元,全年进出口总额下跌1077亿美元。
不仅仅如此,美国去年电力消耗下跌,联邦政府财政总收入下跌,同比下降9.3%。美国个人所得税收入也下跌,同比大降17%。
这些数据都下跌,照道理美国去年不是进入经济衰退,起码也应该是经济“低增长”才对。然而,拜登政府“好样的”,在这种不利的真实经济数据下,美国经济增长竟然还能够达到增长2.5%。美国搞金融的确是一流,冠绝天下。就不知道拜登政府的经济数据是怎么来的。
七、如何预判中美终极之战胜负?
重点来了,我们姑且相信拜登政府的经济增长数据是真实的,问题是,美国股市荣景还能够撑多久?
美国股市现在是依靠科技股在支撑,尤其是几个前沿的科技大股谷歌 、亚马逊、苹果、脸书Meta、微软、英伟达和特斯拉等七只股票的表现。上星期,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还创下历史新高,超越5000点。
相较之下,中国上证指数虽然在农历年前连三涨,但终究是停留在2800点的低档位置。
不过,换一个角度来想,美国现在要将其股市往上推容易,还是中国支撑或拉抬其股市容易些?
从“势”的角度来看,中国股市已经如此低了,还能够被往下灌压多少?
农历春节前我们也曾经提过,中国股市有可能在过年收官之前上涨,这是由于政府的托市(不是救市),好让大家过一个好年。请参考上星期《A股春天什么时候来? 中美金融最终战!》这一期。
上证指数在农历春节前轻易的三连涨,这就验证了中国政府有能力支撑股市,并且在未来适当时机将股市推升上去的能力。
而近来美国科技大厂频频传出裁员的风声。一个解释是,美国科技大厂想要节省资金,投入于人工智能领域。我们(姑且)暂时采信这个说法。
然而,只要这些科技大厂出现获利不佳的情形,美国股市可能就会往下翻转。
另外,自去年秋季以来,美国长天期债券的发行数次面临困难,越来越卖不动了。
美国拥有美元世界货币地位,竟然出现美国国债难卖的情形。而美国又不得不继续发债,借以筹集资金,应对美国国内外各项开支, 还要支付高昂的利息。
因此,把时间拉长,中美两国今后的金融战哪一方更容易支撑?
八、结论
虽然美元是世界货币,美国比一般的国家更能够印钞,更能够搞量化宽松,发行更多的比例的国债。然而,美国不可能长期无限制地印钞,即便美元是世界货币。
以刚刚描述的中美两国的经济和金融现状,中国要稳住股市不是太大的问题。中国只要能够稳住楼市,能够在两三年内拖住楼市,中国经济将平稳度过。
至于人民币汇率,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2016年的人民币汇率保卫战,中国从来没有在汇率战上败过。去年人民币下跌,也始终稳在7.3兑换1美元。
照此推理,今后两年大家要看的是美国的表现。看美国如何继续增发国债,看美国如何应对高昂的利息负担,看美国到底是否会降息。
总之,美国那边的难关更多,更不确定。这是泥菩萨自身难保啊!
今天的内容是一个总纲,主要是揭示未来两三年,中美将面对的各种经济和金融上的交锋。
尤其是,明年此时特朗普可能会卷土重来。这是中美新的变量,交织持续不断的金融战交锋。
当然,现在持续的科技战、军事斗争和地缘政治的角力等,依然会持续进行。
A股春天什么时候来? 中美金融最终战!
原创 杨风 2024-02-07 云阿云智库•金融与经济战
上篇文章我们谈到美系股票市场,这包括欧洲、日本、韩国和台湾等地的股票市场。基本上这是属于美国的盟友,或支持美国的国家或地区的股票市场。
美国对这些股票市场可能会选择支持,也可能会予以打击这两种不同的策略,视美国的需要,美国的“利益”而定。
例如,2010年欧洲大陆爆发欧猪四国的主权债务危机,美国三大信用评级公司轮番上阵,对此四国的主权评级降级,搞得有好一阵子欧洲债券价格下跌,股票市场也下跌。
因为那时候正好是2008,2009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的一两年,美国急需吸引资金进入美国,填补美国金融市场的资金缺口。在那个当口,美国楼市和股市都需要资金,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撑美国的资产市场,复苏美国的经济,欧洲因而成为被收割的对象。
但同时,美国也不希望欧洲因此垮掉,所以当欧洲出现美元荒的时候,时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还出面协调欧洲国家,给予美元流动性,避免欧洲垮台。
至于日本,美国支持日本右翼势力执政,安倍晋三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再度出任首相职位,为的是让日本对抗中国。而美国也同样支持台湾蔡英文执政,好利用民进党对抗大陆。
美国对这些美系股票市场选择支持,或是打压收割,完全视美国的需要而定。
一、中美金融战是第一考量
回过头来,中国股票市场低迷的诸多原因中,金融战的成分肯定是有的。美国绝对不会放弃自己的优势项目。这几年美国持续限制对中国芯片和设备的出口,企图遏制中国在芯片领域的发展,正是因为美国在芯片领域是强项,拥有许多的上游技术和专利。
当前正值中美激烈竞争的时候,美国是主动发起攻击的一方,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同中国拼经济、拼金融、拼军事、拼科技和拼政治。
因此,我们把中美金融战摆在第一个顺序。
二、美国最终还是要从金融层面下手
对美国而言,此时又正值中国房地产低迷时期。由于美国加息,拉高了美元,人民币汇率兑美元也因而在低位。此时美国如果能够加把力,迫使中国股市走低,中国主要资产价格中的楼市和股市都不具备吸引力,非但无法吸引外资,内部资金还可能会持续出走。
别忘了,美国一直在同中国经济脱钩,要迫使中低端产业离开中国,或是取代中国在中低端产业的供应链。在高端产业方面,封锁中国、遏制中国。美国借由脱钩和封锁,企图窒息中国的经济发展。
这是美国一套全面性的计划。当中国经济不振,人民币汇率也将持续走软,这又回过头来拉低中国资产市场的吸引力,不论是股市、债市和楼市,都将陷于低迷,外资也将停止(减少)流入,投资中国。
鉴于目前中国楼市已然疲弱,股市持续走低,人民币汇率也在低位,只剩下工业生产和出口还算强劲。而这也是美国要极力打击的领域,如前所述,打击中国的供应链。
目前美国打不动中国的供应链,无法将中国供应链摧毁,而打击中国芯片产业似乎只有一时的成效,那么美国从最擅长金融层面下手,这是自然的选择。毕竟,美国仍然是金融帝国,掌握美元世界货币的优势。
最终,又回到了中美金融战。这是重点。
三、中国卡在出手时机
从策略上来说,中国不能够只是采取守势,不能只是守着工业生产和出口这一块,需要更积极应对。这也是为什么一些人感到担忧的地方,觉得中国政府应该积极拉抬楼市,出手救股市。
但,怎么应对股市和楼市的低迷又是一个争议,出手救市的时间和救市力度也是一个问题。
也正是因为中美金融战,中国需要慎选时机。在金融比拼上是美强中弱,因此中国更需要选择适当的时机。这是目前最吊诡的地方,也最有争议的地方。
四、中美金融政策相互纠缠
去年我们曾经提过一个概念,在美联储的加息循环还没有结束之前,中国大概率地不会出手。这方面又有两层的意义。
一是对中国来说,在美国还没有结束加息循环之前,采取刺激政策效果不大。过去一年也不是没有进行降息、降准等措施,但收效不大。
究其原因是,美国在高利率下,中美有很大的利差,在利差吸引之下,中国内部资金会往外流,外资也减少进入中国。此时出台刺激措施其成效有限。
另外,由于股市、楼市低迷,资产价格下降,降低人民的财富效应,致使消费信心无法提振。人们消费意愿低落,信心不足,厂商不会因此扩厂、投资。
而楼市不振,厂商不愿意投资扩厂,银行的钱也贷不出去,此时降息没有多大的作用。
其实,美国也清楚这一点。上星期美联储会议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宣布,维持利率不变。并且,否决了3月可能会降息的说法,给市场对降息的期待泼了一盆冷水。
鲍威尔为何会如此做?有国内和国外的因素,详情我们以后会再来谈。但三月不降息的说法,立即造成第二天上证指数和香港恒生指数下跌。这是在意料之中,因为同样的美联储不降息,也会造成A股和港股的希望落空,中国的刺激政策还要再等一等。
二是除了自身的考量外,中国也在等待美国什么时候撑不住了,需要降息。
美国现今联邦利率是5.25%~5.5%的区域,利率处于如此高档,对美国的商业借贷成本、楼市贷款、信用消费都是一大伤害。
更严重的是,高利率会影响美国债券的发行,这就是为什么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于1月初的时候率先“发难”,宣布美国经济已经软着陆,通货膨胀受到控制云云。美国利率维持在高位,第一个受不了的就是美债的发行。
以上这两点就是中美金融战的核心考量,双方不仅仅是考虑各自国内的需求,也在紧紧盯着对方看,这是相互纠缠下的结果。
正因为如此,也就出现了中国“下大棋”的说法。在外界看来中国对于股市长期走低,几乎是按兵不动。
所谓的下大棋是,中国宁可让股市走低,也不愿意让外资、让美系资金收割。其核心手法是我们在上一期内容中说的:“高山叠山,海底藏海”。虽说股市已经跌深了,但低谷中还有低谷。
这使得外资不敢轻易趁机会进场抄底,因为一旦进场抄底,恐怕还会有另一个谷底。
对于那些还没有出逃的资金,除非是认赔卖出不想回来了,否则又怕认赔杀出后,股价反而涨了。
基于这两个考量,中美双方都在考虑,都在等待。中国等待美国先熬不住,进行降息。
美国则是想看一看,中国会不会认输,出手救市。如果中国先出手,华盛顿再伺机而动。一方面华尔街资金可以进场抄底,二方面美联储也可以放心降息。
美联储甚至于可以再等待一段时期,看看能不能从中方这边再“吸”一些资金过来,也就是对中方进行收割。
中方为了确保能够安然挺过来,比美方熬得久,会采取托市,而不是救市的措施。也就是拖住市场,不至于跌得太快,太深,但中方不会出手救市。
五、股民可能要再多等待
鉴于这些日子,中国政府不论是对房市或股市,只是出台一些托市而非救市措施,可以确定中国下大棋的说法,也确定了中美处于金融战时期。
换个角度看,既然美联储还是将利率维持在高档,没有选择降息,这表示美方发动的金融战,加息与对全球的收割循环还在进行,没有结束。中美金融战也因此处于僵持阶段。
从这里可以获知一些结论,而不再是推论:
一是中美金融战正在持续进行,这也反映在经济上的较量。
二是中国的确是在等待美国加息循环结束。
三是美国那边仍然举棋不定。耶伦说美国经济已经软着陆,通货膨胀受到控制。而鲍威尔则是说,经济尚未软着陆,至于通货膨胀得要再看看数据。
从这个结论我们又可以得知。短时期内,也就是美联储还没有降息之前,中国可能不会出台力度足够的救市措施。如果是这样,股民投资人可能得要再多忍耐一阵。
然而,这并不表示结果是悲观的。有几个迹象和论点可以如此确定。
一是虽说低谷中又有低点, 但股市不会一个劲地直往下跌。长期而言,股市终究得要反映一国的经济状态。
二是中国股市并不是没有大波段上升的历史,过去曾经有涨到6000点和5000多点的记录。现在的低点只是股市历史上的一个阶段。
三是中国清楚,在房市低迷,消费力度上升有限,如果股市再低迷的话,会影响经济表现,经济增长难以持续。
如今,楼市增长动力已经没有了,三五年之内也很难回复过往楼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会受到消费需求增长缓慢的限制,除非是海外需求大增。然而,从几个传统出口大国的出口贸易表现来看,美国和欧洲的商品进口已经疲弱了,海外需求不振。
因此,中国想要靠消费增长来拉动经济,一是靠人民收入提升,或是可支配收入的提升。二是要靠资产价格上升的财富效应。
那么,什么时候是进场的时间点呢?
先声明一下,股市的进场时间点和股市上升的时间点不一样。股市的进场时间点见仁见智。与其谈论股市进场的时间点,还不如探讨股市可能的上升时间点。
可以这样看待。
一是中国股市的波段上升得要等待春节过后。
当然,在年节封关之前,股市有可能会有一波小段的涨幅,也是为了让大家有个好过年的氛围。
这种情形在美国也常见。在年度感恩节和圣诞节前夕,股市通常不会出现大幅度的波动,甚至往往会有小幅的涨幅。
二是根据前面的说法,美国启动降息后,会有机会。我的推测是,中国的考量是要“事半功倍”,所以才会在美国降息后。
虽然美联储在上星期说,三月可能不会出现降息。然而,美联储于今年某个时间点降息的概率很高,因为美国现今利率这么高,债券市场受不了,其他行业也有压力。之前印钞的红利差不多用罄了。
所以,降息的时间点可能不会太久。
最后,股市从来就没有最佳的进场时间,不可能抓到完美的进场时机。如果抓到了,是您运气好。另外,就算您抓到了,可能也会觉得当初筹码下得不够多。不要去赌进场时间点。
我个人认为,2800点上下的确是个低点,如果现在您是空仓,可以考虑进场一部分资金。
邓小平先生说的: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算一步。
其实,这句话也可以应用在股市投资上。
股市投资要一步一步来,切莫一股脑儿地一次全数进场,那是赌博,梭哈。
大家不要以为摸着石头过河是瞎摸,不是的。这是说,当走对了第一步,再继续走第二步。不是搞不清楚状况,一次性地跳入河中。
六、结论
最后有几个观点必须要说明一下。
不要认为中美金融战,中方被美国打趴了。看看过去的金融战历史,被打败的一方都会出现汇率大幅下跌,外汇储备用尽,然后才是资产价格跳水。
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是如此,1994年墨西哥货币比索危机也是如此。
2014年,俄罗斯将克里米亚纳入版图,美国对俄罗斯制裁也是先攻击俄罗斯货币卢布。
2022年美国和欧洲对俄罗斯发动金融战,冻结俄罗斯的外汇储备也是如此。
可是人民币汇率在7.1左右坚挺。这说明中国有能力守住汇率,应对这一场金融战。
中国外汇储备长期保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2023年的外汇储备是3.2万亿美元。
这表示,中国有余力应对金融战。不要忘了上次说的,中国手中仍然有外汇管制这道金融防火墙。
金融最终战还没到!
中美金融战,我们这次输了吗?
原创 云石2024-02-05云阿云智库•金融与经济战
这段时间,相信手中有资产的中国人心情都不好受:房市,1月份数据出来,继续同比大跌;股市,这个就更不说了,跌的亲妈都不认识,甚至江湖传言上交所都开始禁止员工点外卖——怕有人亏惨了在外卖里头下毒。资产端的大幅缩水,预示着今天春节的消费情况恐怕也好不到哪儿去——中产都亏的阶层滑落了,哪还有心思消费?
当然,好消息也有,楼市救市政策终于开始大规模启动,国家队也在A股市场买入蓝筹救市。但是,很明显,国家队的买入只是托而不举——趁低吸筹可以,拉升接盘不干。至于楼市,虽然现在来看,救市总算有点走出过去两年托而不举的意思,但仔细分析,依然只是半条腿走路——行政手段和财政措施确实出了不少,但依然留有余地——一线城市限购,以及作为试点的沪渝两地房产税(实质上的豪宅税)也没有完全废除;至于货币政策方面,则更为谨慎,虽然1月有降准,但大家更关注的全面降息,却依然落空。
从这一系列“自我限制”来看,官方的出手,力度依然是有限的——在股市层面依然是托底而非救市;在楼市方面,最多也就算救市刚刚启动。这样的力度,想力挽狂澜是不可能的,托底都未必能把现在的底部完全托住。
资本市场如此,那回到经济,自然大家的感受也好不起来——虽然去年的GDP目标顺利完成,但大家的体感却十分之差。其实从技术层面来看,随着芯片的突破,手机、新能源车为代表的产业升级完成并在市场上大杀四方,制约我们经济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已经解决——至少也是大幅缓解。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背离,其实就是金融层面,我们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而我们这边的经济一副萧瑟通缩之像,而在太平洋对岸,美国的体感却既然相反:加息加到了5.5,股市却依然在高位,甚至不断冲新高;通胀也依然没有完全压下来,各种数据都显示经济依然繁荣,甚至刚刚出来的非农数据,又大超市场预期,成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鹰牌立场拒绝三月降息的依据。
当然,现在美国的数据,与其说是白宫和美联储制定政策的依据,倒不如说是为白宫、美联储政策背书的工具——可以说是水的一批,毫无可信度。但数据虽然造假,但现实层面美国资本市场相对于咱们的高度繁荣,这个是否认不了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中美经济,会出现这么大的反差?
对中国来说,就是美元加息的压制。
前面我们已经说了,现在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是没有问题的——毕竟产业升级如预期——甚至超预期突破了!但基本面没问题,金融层面却有问题。什么问题?就是没有钱!
这么说,肯定很多小伙伴不服气——不是都说银行钱多的是,只是流不出来吗?
确实如此。但问题是:为什么钱流不出来?当然,这个问题也很好解答:经济通缩,没有赚钱效应——亏钱效应倒不少,大家当然不贷款反而拼命存款。但是,这又引出下一个问题,为什么经济通缩,没有赚钱效应——尤其是在经济基本面没问题,产业趋势向好的情况下?
根子就是美元加息。现在美国那边基准利率5.5,中国这边存款利率才2不到,这自然导致资金向美国疯狂转移。打个比方,现在你要开工厂,去找资方(银行或者投资者)借钱,以现在中国的情况,大概银行最低可以给你3个点,资方高一点。但现在,美国人突然跑来说,你干嘛把钱给他?直接来我这,光存款就直接给你5个点6个点;你要是搞风险投资,那收益更高——毕竟老子资本市场繁荣嘛,汇率也强势。
那你是资方,你会怎么选?当然是去美国啊!这就是现在民间投资以及海外投资几乎销声匿迹的原因。
当然,民间资本和海外资本可以去美国,但中国的银行都是国资控股,钱肯定还是不能拿去美国的。但且不说银行风控严格,你未必贷得到款(或者利息过高),就算银行3个点贷给你,你拿去建厂扩产了,也得面临个还钱的问题。
你拿什么还?当然是靠卖货来还。而你卖货的前提是要有人买。而现在的情况是什么呢?是美国存款利率轻轻松松5.6个点,美元保持强势,金融市场不断攀高。而反观中国,中国存款利率2不到,美联储全力维持强美元导致人民币汇率承压,楼市股市跌成狗,这种情况下,不光民众消费欲望大降,市场上的流动资金,肯定也是想方设法的跑向美国——以及美元经济区。
这样一来,你货就卖不出去。货卖不出去,没有回款更没有利润,那哪怕你拿的是3个点的超低利率贷款,你也是还不起,要赔本的。
既然这样,那你还建个屁的厂?扩个屁的产?你不建厂不扩产,那银行的钱就流不出来,工人就没工资,供应商就没货款,政府就没税收,整个经济循环就都受影响。然后你不建厂,你的自有启动资金肯定也只能存着,然后你一看——存在中国才两个点,存在美国有5、6个点,那你就会想办法把钱润出去存到美国——这又进一步加剧了资金流出。
这就是中国“通缩”的逻辑。当然,这里的通缩不是真的通缩,很多产业升级领域还是有赚钱效应的——不然你看华为手机和汽车为啥卖的持续断货?但确实有一些领域——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现在被贸易制裁和美元加息双重压制。这部分经济链条的受阻,就造成了现在大家的极差体感。
那中国政府怎么办?要么降息——但现在中美利差摆在这里,再降息会导致更严重的资本外流和汇率坍塌。要么就拉高资本市场,制造一定的泡沫——这个去年在股市里尝试过,但是失败了。而如果政府亲自下场,不顾一切的拉高,那也有可能提前打光子弹,拉的过高还会帮资本解套继而趁机外逃。
所以,现在中国这边其实也是没招的——市场这边,被美元加息压制,导致流动性不足;政府那边,虽然政策空间还有不少,但也受美元加息压制,导致不光货币政策受到约束,不敢轻易全面降息;财政政策的出台和行政限制等解除,也要考虑到美元降息的进程,而只能逐步择机打出,以避免牌被提前打光的尴尬局面出现。
这就是中国经济看似“通缩”,大众体感差的根本逻辑。
而美国那边,它的逻辑截然相反。美国这一轮加息,它的最大目的大家都知道——就是收割世界,尤其是收割中国。为了收割中国,美国必须要打击中国经济,所以贸易战、科技战、金融战都得上。金融战,那就是不惜一切维护强势美元,维持高利率环境,抽离中国经济的流动性;贸易战部分,就是限制中国商品对美出口——只有这样,才能打击中国经济活力,打击中国中低端产业链;科技战部分,它必须对中国实施严厉的封锁制裁,这样才能滞缓中国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的速度,同时逼迫中国政府不得不将有限的资源投入这种长周期回报慢的行业当中,而非直接拉动内需刺激经济。
客观的说,美国的做法是有效果的——咱们现在大众层面的超差体验,就跟美国的这些动作息息相关。
但是,什么事情都是双刃剑,美国这么玩,代价就是高利率与通胀并举:
中国是世界工厂,是你家市场上工业消费品的最大来源;限制中国对美出口,那美国市场的商品供应就会短缺——虽然美国会找墨西哥、越南等替代,但这些国家无论是效率、质量、产能还是价格,都不可能与中国并轮,代价就是供应短缺——这就造成了通胀。
同时,由于科技制裁,中国全力推进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大幅实行国产替代——这个过程中国当然很痛苦,但对美国来说,也意味着其最重要的科技产品,出口大幅下降,贸易回流的资金越来越少,硅谷相关科技公司大量裁员。
而本土实业——这么高的利率,做什么正经生意可以覆盖成本?还不如老老实实把钱存在银行呢——5、6个点的存款利率,比一般生意都赚钱,还没风险。所以,大家也不想老老实实做实业,要么存银行买美债、要么干脆去回购自家股票。而本土实业的衰落,又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供应短缺。
这是美国解决不了的。它抗拒中国货,墨西哥、越南、印度又取代不了中国原先的地位,美国自己又不能在本土解决产能问题——甚至加息还让本土制造进一步受损;这么搞下去,供应自然就会短缺,价格上涨。
这就是中国通缩,美国通胀的由来。
既然是通胀,那似乎意味着美国经济依然繁花似锦——虽然硅谷科技公司是裁员,但整体用工需求缺口还是比较大的,工资也在随着通胀上涨。
但问题是,这个不可持续。
为什么说不可持续?
这里的话,你就必须回答一个问题——钱是从哪儿来的?要知道,现在加息周期还没有彻底结束,利率还在5.5,美联储也在缩表。钱都被抽走了,怎么市场上还有这么多钱来支撑通胀?还有这么多钱可以给打工人加薪?
原因很简单——因为负债还在增加啊。虽然美联储这边在搞加息缩表,但与此同时,财政部的美债数字还在不断增加,所以依然还有足够的钱通过财政部流入市场。
那么,谁在买美债?
一种是猜测:美联储暗中购债。去年3月硅谷银行倒闭引发了一系列爆雷,然后美联储开始向银行注入无限量流动性,以避免银行倒闭潮,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这笔钱到现在为止到底给了多少,外界是不知道的。这也就是说,明面上美联储在缩表,实际上,它又通过暗中的渠道,向市场注入了流动性。
另一种是现实:全球资金回流——5.5的利率,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资金都在疯狂回流,这么多钱到了美国,自然导致其流动性大增,很大一部分,之前囤在逆回购中,现在就逐渐流入了美债。
但这里是有问题的——这么多钱集中在美国市场,但却没有足够的实物资产做支撑。
这也是美国不敢轻易降息的理由,一旦降息,意味着收割失败。丧失了收割预期后,囤积在美国的泛滥美元对应着明显不足的实物资产,那接下来就是汇率大贬,资本出逃,美元根基动摇,经济危机将在失控状态下爆发。同时,外部压力解除的中国也将稳住阵脚,重新步入增长周期的同时对美国开启战略反攻,美国将遭受史诗级重创。
但不降息,美债早晚扛不住——虽然现在还可以靠逆回购里的资金给美债输血,但根据测算,这个大血包也将在四五月份耗尽。
那怎么办?要么就是继续明缩暗放——美联储继续私下印钞给市场注入流动性。但以现在的利率放出去,美债恐怕要刷爆。
要么就是继续推动全球资金回流——当然,现在还能回流的海外资金都差不多了。再通过加息来推动剩余资金回流——这个美国现在也没法再加了。
利诱不行,那就只有威逼了。用各种方法,打击海外非美元世界——尤其是中国的金融市场,一方面让中国资产严重贬值,加剧中国经济崩盘风险;另一方面推动中国的资金外逃,消耗中国外汇储备的同时,给美债续命(毕竟这些钱进了美国也不会闲着,可以引导他们去买美债)。只要中国能于美国之前先爆,中国资产被彻底打骨折,那所有的问题,就将迎刃而解!
这也是最近金融战打的如此惨烈,中国资产——尤其是大A惨不忍睹的原因之一。
但这也是强弩之末了。毕竟中国到现在还有3万亿以上的外汇储备,还有金融防火墙拉高资金出逃成本。而且打到现在,投机的,流动性高的资金基本上早就跑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基本上都是不怎么想跑、或者跑起来难度很大、损失很大的。所以这一波虽然惨烈,也确实造成了巨大冲击,但想拉爆中国经济体系,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至少从现在看来,还远远不够。换句话说,疯狂可以给美国续一点命。但凭这一点,想撑到颓势逆转,那是不可能的。
如果现在这个还不行,那美国就只有最后一张牌——也就是逼日元自杀式加息。如果最后日元自杀式加息还不能达到拉爆东亚、东南亚——尤其是拉爆中国的目的。美国的金融战就真的要失败了。随着逆回购血包枯竭,美国用不了多久只能降息,而降息周期一开启,过一段时间经济危机就会爆发——由于之前加息没有拉爆中国金融体系,那这一轮经济危机对美国来说不仅是破坏力空前,更关键的是它是失控的,造成的负面伤害没法转嫁出去(没拉爆中国,自然也就没法趁势收割),最终所有的苦果只能美国自己承担——也就是割美系盟友,或者昂撒与犹太两大利益集团互割。
所以,现在就是黎明前的黑暗。现在我们遭遇的所有困境,本质上都是中美博弈,中美金融战在内部的折射(之前还有经济基础的制约,但以华为mate60为标志,基础问题已经解决——至少是大幅缓解了)。现在经济体感差,房子股票贬值严重,但只要能挺过美国最后的三板斧,等它到它流动性耗尽被迫降息甚至爆雷(从美国逆回购血包的剩余厚度来看,这一天就已经很近了),形势就会逆转:
由于这一次没能拉爆中国,所以降息放水收割这一链条就注定不可能打通。泛滥的美元缺乏实体资产支撑,就将进入大贬值周期——而这会引发资本的疯狂流出。届时,这两年从中国外逃出去的资金,以及海外各路投资将重新流入中国,届时国内市场流动性就将由紧缩变为宽裕,通胀将重新起势,化债也可以顺利推进。至于大家贬值的资产——无论是股票还是房子,只要本身是有价值的,哪怕现在超跌的再多,届时也都会回归到自己应有的价值基准——甚至还会被通胀大幅推高。
这不是打鸡血,而是在现实基础上,做的逻辑分析和推演。
说白了,这就是一场战争。如果你相信我们现在所遭受的这一切,并不是经济基础出了问题,那就只能用中美金融战来解释——美国的攻击,叠加中国金融圈里跪美精致利己者的联动(金融圈一直都是国内精神跪族最泛滥的领域),造成了现在这种状态。
但是,这也是最后的疯狂了。我们现在的压力越大,损失越惨重,就恰恰证明敌人已到了最后关头——因为只有到最后关头,敌人才会歇斯底里,不顾一切,发动一切所能发动的资源;而只有敌人这样倾尽全力,我们才会遭受这么大的战损。
但如果最后咱们扛住了没崩掉,那崩掉的就只能是敌人。而在这场零和游戏中,谁先扛不住先崩,剩下的对家就自然会成为赢者——而紧跟在“赢者”后面的两个字,就是“通吃”!美国赢了两次世界大战,成了最后的全球霸主。而我们扛住了这次的金融战,扛住了这次的中美博弈,那我们,也将在接踵而至的全球乱世中,成为资本抢夺战的最大赢家!
总而言之,事到如今,反倒没什么好说的了。这就是拼国运!对普通国人来说,我们别无选择,只能跟国运捆绑。这一次扛过去,所有的损失都可以加倍赢回来;如果国家输了,国运跌落——即便现在你已经把所有的资产都换成了现金,躲过这一轮资产下跌;但当中国惨遭收割后,你手里的现金也同样会贬成金圆券——甚至哪怕你换成了黄金、美元(实际上根本不会有这么多黄金、美元给大家换),最终你也是留不住的。
最后,用《国际歌》的那句歌词,作为这篇文章的结尾,也算是给在金融战最惨烈的阶段,做一个注脚: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