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证券 |
万建华:未来金融之争将是账户之争 |
【豪门世族全球视野账户管理专题导读:未来的金融之争本质上可能是账户之争。谁的账户体系规模最大,谁的账户功能最丰富,谁能给单个账户用户带来最好的体验和收益,谁就将掌握移动互联时代的金融先机——持续的资金流和人气。】 得账户者将得金融先机! 近半年来,互联网金融创新开始表现出两个有趣的现象。 一是社交属性大大强化。春节期间,“微信红包”把很多年轻人吸引在手机屏幕前,通过一场全民游戏,深入推广了“转账汇款”这一传统个人金融业务在移动互联时代的全新体验。而腾讯公司也毕其功于一役,借助微信关系圈的火热人气一举完成了天量的用户拓展和银行卡绑定,进军移动支付市场的战略实现了完美的弯道超车。 二是多功能产品受到推崇。在“余额宝”天量增长的迅猛势头带动下,基于货币基金的各种“宝”你方唱罢我登场,通过各种应用场景迭加和收益率竞赛成为老百姓争相接纳的“储钱罐”,大量分流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引发了金融市场内外的激烈争论。 如果我们仔细推敲,就会发现:不管是社交属性的放大,还是多功能的涌现,几乎所有的新翅膀都是牢牢插在“综合账户”身上。这实际上隐含着一个趋势:未来的金融创新不再拘泥于单一的产品或者渠道,如何发挥综合账户的价值成为创新者和投资者们最为关注的焦点。 账户何以有如此大的魅力呢?我想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移动互联网时代,大部分商业模式都是加载于人气兴旺的社交关系网络上,而账户是构建社交网络的基本细胞;其二,账户为客户关系维护、交叉营销、大数据分析提供了天然的载体。从转化效果来看,在综合账户上推陈出新无疑比单一产品创新更为直接,也更为有效。 其间原理,我在《金融E时代》一书中也做过阐释——“在信息经济时代,账户不仅仅是用户连通互联网的身份凭证,更是包括信息价值和货币价值在内的客户所有价值的综合载体。它既是商家、企业同客户交互信息的主要渠道,也是挖掘客户价值的直接途径。在已经敞开大门的网络经济时代,账户会成为货币活动的大本营,它将是每一个独立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综合理财与财富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谁拥有了客户账户,谁也就掌握了客户资源和业务基础。” 回过头来看,能够带来比活期存款更高的收益仅是群“宝”起舞的一方面原因,更重要的是这些“宝”们既能购物又能转账,既能缴费又能还款的多功能委实给客户带来了不一般的便利和综合价值。持续流入的沉淀资金和人气为账户平台提供了丰厚的生长土壤,沉淀资金的有效利用则成为账户平台反哺客户的阳光水分。 如果借用最近在互联网圈子里很流行的“互联网金融三板斧”——“有了账户一切都变得简单:有留存资金的就去关联货币基金,有供应商的就提供贷款,有账号的就做支付”,我们就能明白为何近来有如此之多的创新资源持续投入于账户体系建设的根本原因:得账户者得金融。 所以,未来的金融之争本质上可能是账户之争。谁的账户体系规模最大,谁的账户功能最丰富,谁能给单个账户用户带来最好的体验和收益,谁就将掌握移动互联时代的金融先机——持续的资金流和人气。 从这一点意义上来说,已经掌握强大社交网络的互联网公司无疑已经捷足先登,传统的金融机构需要考虑,面对互联网跨界挑战,如何将亿级规模的账户资源和金融运作经验进行有效整合,从而保持综合金融的优势。 从实践来看,券商的跟进步伐更快一些。近来陆续有券商通过各种创新手段,推出了在投资炒股的基本功能之上又迭加了保证金余额可自动产生理财收益,并能广泛用于购物、消费、缴费、还款的“证券类综合账户”,受到了市场的高度关注。我们国泰君安证券最近推出的“君虹一户通”就是账户创新的一个案例。 对于此,我个人的判断是:单一金融产品创新和单一金融渠道创新的时代已经彻底过去,依靠利率管制和通道政策食利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伴随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跨界的深化演进,金融创新将持续围绕账户开发和渠道多元化对接两个要素进行。资金成本的抬升可能会让金融机构过几年紧日子,但挖掘账户价值的努力将永无止尽。作者:万建华 |
|||
2015-5-6 16113 | |||
|
咨询电话 13910949198 (李桂松) |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
京ICP备16017448号 |
技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