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所有  
时代在变:金融高管为何要做自媒体?

 

【豪门世族全球视野Ÿ移动互联网专题导读:移动互联网近年来大规模推广,随着各种平台如博客、微博、微信的陆续出现,自媒体时代悄然到来。一些企业家凭借着敏锐的商业特性,利用社交平台极度放大了个人的影响力,更成功实现了全方位企业营销。】

移动互联网近年来大规模推广,随着各种平台如博客、微博、微信的陆续出现,自媒体时代悄然到来。

一些企业家凭借着敏锐的商业特性,利用社交平台极度放大了个人的影响力,更成功实现了全方位企业营销。SOHO中国首席执行官张欣甚至曾经发了这样一条微博,“我们刚把推广预算给砍了,全力转向网络,再见广告!” 

企业家做自媒体的范例比比皆是。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因为微博上的一句话,可以多卖几十套房子,现在他还在上面推广起了售价是普通苹果3倍的“潘苹果”。华远集团董事长任志强因“大炮”言论受到众多粉丝的关注,利用微博他卖起了自己的新书《野心优雅》。巨人网络董事长史玉柱通过微博批评中国人寿“虎视眈眈”欲控股民生银行,刺激民生银行股价在随后两个交易日大涨。而小米手机的CEO雷军更是利用个人微信公众号大做公司产品的品牌宣传,他的个人微信粉丝上百万,而小米公司的商业模式本来就是边做社交平台边开发手机。

企业家热衷做自媒体的道理很简单,目前新浪微博每天活跃人数超过4000万,微信用户据称已达6亿,利用这些平台能让企业家非常方便、无成本地直达受众,建立自媒体直接交流,自然成为一些企业家的选择。 

然而,我国金融企业高管绝大多数不做自媒体。那些响当当的金融大腕不但不做自媒体,而且在传统媒体前都相当低调,很少接受采访。 

笔者认为,金融高管们之所以低调,是有着深刻原因的。 

我国金融行业市场化程度不足,垄断带来的高利润必然会承受公众指责,此时高管频频利用社交平台抛头露面似乎并不明智。不光银行业,电信行业、能源行业由于垄断带来暴利,相关高管也较少抛头露面。 

一位银行行长曾在出席某论坛时直言,“企业利润那么低,银行利润那么高,所以我们有时候利润太高了,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年报数据显示,16家上市银行,2012年净赚10269.52亿元,占据了所有上市公司总利润的半壁江山。 

与金融业高利润相伴随的高收入也一再受到外界非议。参照下国外曾经兴起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当时接受美国政府注资的美国国际集团发放2.2亿美元奖金后,便有公司高管接到死亡恐吓。公众的逻辑是,当这些企业利润丰厚时,频频给高管和员工高薪,而一旦因为自身业务激进陷入破产危险,却又要耗用公共资源或牺牲大众利益去拯救。 

中国有句俗话叫“枪打出头鸟”,这句古训是告诫个人行事不要过于张扬。而在金融圈特别是证券业,高管们更加信奉低调保守的个人形象,因为这个行业一定意义上来说有点“剩者为王”的味道。如果回想一下,当年出尽风头的万国证券、君安证券、南方证券或被重组、或被收编,而当时不显山露水的一些券商,如中信、招商,却笑到了现在。在这个行业里,要想短期内突飞猛进往往涉及到采取一些激进措施,一旦市场风向发生转变,无论是监管风险、还是市场风险都是很大的。因此,部分高管在历经劫波后选择了保守和稳健,在新业务上一停二看三通过,宁愿少出风头,不要冒风险,在对外形象上,他们也更倾向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要出名,少出风头。

再从国内金融高管的升迁来看,大多并不是由市场化主导的。与国外不同,国内极少采用猎头方式,多采用上级选拔、任命方式。有没有市场名气并不重要,高管们因此也没有宣传自己的动力。 

不过,一切都在变化。当移动互联网正在改变各行业规则,当短短数月之内,阿里巴巴借余额宝在规模上打败中国最大基金公司,当金融机构一贯信奉的自上而下投资者教育模式被互联网企业的产品思维打败,当利率市场化、资金压力正在席卷市场,未来的金融机构,或许不会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当差异化成为战略,金融机构高管的个人形象和品牌才会变得重要。
2015-5-6点击数/观注度 2824
 
咨询电话 13910949198 (李桂松)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京ICP备16017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3178号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