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所有 |
商业地产案例分享-青岛新城吾悦广场项目(七) |
商业地产案例分享-青岛新城吾悦广场项目(七) 原创 李桂松 李富松 段小丽 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组 导读:本报告基于青岛西海岸新区商业环境与项目现状,通过业态焕新、空间激活及数字化运营,制定资产精细化提升策略。旨在将吾悦广场升级为“海洋主题沉浸式生活体验港”,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全文共116800字,由北京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组原创供稿。 作者:李桂松 |北京云阿云智库平台理事长 作者:李富松 | 北京云阿云城市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 作者:段小丽 | 北京云阿云智库平台公共关系总裁13811016198 以精细化运营与资产优化引领商业创新 青岛新城吾悦广场资产运营专项提升策略报告 目录 一、市场分析及项目概述 二、本体 SWOT 及项目现状 三、竞品分析及应对策略 四、核心挑战及破局路径 五、定位升级与客群分析 六、招商创新及资源整合 七、空间优化及场景创新 八、业态规划及品牌焕新 九、运营管理专项提升 十、资产优化与实施策略 十、资产优化与实施策略 (三)实施保障策略:从“组织 - 资金 - 风险”三维确保落地 1. 组织保障:“资产提升专项小组” 高效协同 1.1 小组架构与职责(细化分工)
1.2 小组运行机制 会议机制: ① 周例会(每周一 14:00,30 分钟):同步上周进度(如首店谈判进展)、解决本周问题(如改造材料短缺); ② 月例会(每月最后一周周五 14:00,2 小时):审批下月计划、评估本月指标(如坪效是否达标)、调整策略(如夜间活动效果不佳则优化活动形式); ③ 季度战略会(每季度最后一个月月底,半天):复盘季度成果、更新年度目标(如因首店引入超预期,可上调租金增长率目标)。 沟通机制:建立 “专项小组微信群 + 钉钉协作平台”,实时共享数据(如每日客流、销售数据)、文档(如招商方案、改造图纸),重要信息(如 REITs 审核反馈)2 小时内同步至所有成员,避免信息滞后。 2. 资金保障:“多渠道资金池” 降低投入压力 2.1 资金来源与使用计划
2.2 资金收益测算(确保投入产出平衡) 总投入:2025-2026 年资产优化总投入约 1200-1800 万元(专项基金 500-800 万元 + 政策补贴 100-200 万元 + 品牌分摊 150-300 万元,剩余 450-500 万元为项目自有资金)。 预期收益: ① 租金收入:2025 年新增租金收入 172.8 万元(海洋生活市集 54 万元 + 吾悦潮街 60 万元 + 美妆岛台 28.8 万元 + 首店溢价 30 万元),2026 年新增租金收入 250 万元(国际首店溢价 150 万元 + 品牌提租 100 万元); ② 资产增值:2026 年资产估值较 2024 年增长 7 亿元,按 REITs 发行后市值计算,增值部分可带来投资收益约 2.1 亿元(按 30% 股权计算)。 投资回报率(ROI):2025-2026 年累计新增收益约 2.14 亿元,总投入 1.5 亿元(取中间值),ROI 约 143%,远高于商业地产平均 ROI(约 80%),投入产出比合理。 3. 风险保障:“预警 - 应对 - 复盘” 全流程管控 3.1 招商风险管控(避免空铺与品牌质量问题) 预警机制: ① 建立 “招商进度看板”,实时跟踪品牌谈判阶段(如意向、签约、装修),若某铺位空置超 30 天,自动触发预警(发送短信至招商总监); ② 对拟引入品牌开展 “尽职调查”,核查其经营状况(近 2 年营收是否盈利)、品牌口碑(大众点评评分≥4.0 分)、履约记录(是否有拖欠租金历史),避免引入 “问题品牌”。 应对措施: ① 提前储备 20% 备选品牌(如 Aape 备选品牌为 Under Armour,丝芙兰备选品牌为屈臣氏),若主力品牌谈判破裂,24 小时内启动备选品牌对接,确保空铺周期≤45 天; ② 对新引入品牌设置 “3 个月试运营期”,试运营期间若坪效低于目标 60%(如 Aape 目标坪效 9000 元,试运营坪效低于 5400 元),项目有权与其协商调整租金(如降低基础租金 10%)或终止合同,避免长期亏损。 复盘案例:2025 年 4 月,拟引入某本土文创品牌(“青岛海瓷” 备选品牌),尽职调查发现其近 1 年有 2 次拖欠租金记录,遂放弃合作,启动备选品牌 “栈桥潮社” 对接,20 天内完成签约,避免后续履约风险;2025 年 7 月,Aape 试运营坪效 8200 元(低于目标 9000 元),运营团队分析原因(开业活动引流不足),协助品牌开展 “潮牌快闪活动”,1 个月后坪效提升至 9500 元,达成目标。 3.2 运营风险管控(确保客流与销售稳定) 预警机制: ① 数字资产中台实时监控关键指标,若日均客流低于 2.5 万人次(目标 3 万人次)、整体销售额低于 400 万元 / 天(目标 500 万元),自动发送预警至运营总监; ② 每周开展 “顾客满意度调研”(随机访谈 50 名顾客),若满意度低于 85%(目标 90%),分析不满意原因(如服务响应慢、活动吸引力低),启动整改。 应对措施: ① 客流下滑应对:若因天气原因(如暴雨)导致客流下滑,推出 “线上优惠券”(如满 200 减 50,仅限当日使用),引导顾客线下消费;若因周边竞品开业(如万达广场新店),则举办 “会员专属活动”(如铂金会员免费领取海鲜自助餐券),提升顾客粘性; ② 销售下滑应对:分析销售数据,若某业态(如亲子服饰)销售下滑超 15%,则联合该业态品牌推出 “满减活动”(如满 500 减 100),同时在 2F 亲子区增设 “服饰试穿体验区”,带动销售; ③ 满意度低应对:若因服务响应慢,增加客服人员(如从 5 人增至 8 人),缩短响应时间(从 10 分钟至 8 分钟);若因活动吸引力低,更换活动主题(如将 “潮玩展” 改为 “海洋主题亲子嘉年华”)。 复盘案例:2025 年 8 月,受台风影响,项目日均客流降至 2.2 万人次(低于预警线),运营团队立即通过小程序推送 “满 300 减 80” 线下券,当日核销率达 40%,客流回升至 2.8 万人次;同期顾客满意度调研显示 “停车难” 问题突出(满意度 82%),项目新增 50 个临时停车位(与周边写字楼合作),并优化反向寻车系统(增加 10 个寻车屏),1 个月后满意度提升至 91%。 3.3 政策风险管控(适应政策变化) 预警机制: ① 安排专人跟踪国家、青岛西海岸政策动态(如 REITs 政策、首店经济补贴政策),每周更新《政策动态报告》,若政策调整(如 REITs 审核标准收紧、补贴金额下降),及时上报专项小组; ② 与青岛西海岸商务局、文旅局建立 “月度沟通机制”,提前了解政策导向(如政府重点扶持 “夜经济”“跨境电商”),调整项目策略。 应对措施: ① REITs 政策调整应对:若证监会提高商业地产 REITs 资产门槛(如要求年租金收入≥2 亿元),项目通过 “业态调整 + 租金提价” 提升租金收入(如将 1F 部分低坪效品牌替换为高租金品牌),确保达标;若政策暂停商业 REITs 发行,则暂缓申报,转而推进 “资产抵押融资”(如向银行申请 10 亿元抵押贷款,利率 4.5%-5%),保障资金需求; ② 补贴政策调整应对:若首店经济补贴从 100 万元降至 50 万元,项目通过 “降低品牌装修补贴分摊比例”(如从品牌承担 50% 降至 40%),减轻品牌压力,确保首店引入节奏;若夜经济补贴取消,项目通过 “增加夜间商户租金分成”(如从 12% 升至 13%),弥补夜间运营成本(如灯光电费、安保费用)。 复盘案例:2026 年 2 月,青岛西海岸新区将 “首店经济补贴” 从每家 100 万元降至 50 万元,专项小组立即与 Aape(拟引入的国际潮牌首店)协商调整装修补贴分摊比例 —— 原协议约定品牌承担 50% 装修费用(约 180 万元),项目承担 50%(180 万元)并叠加 100 万元政策补贴,品牌实际仅需承担 80 万元;补贴调整后,项目将自身承担比例提升至 60%(216 万元),品牌承担比例降至 40%(144 万元),同时承诺为品牌额外提供 3 场 “开业专属营销活动”(如潮牌快闪、KOL 探店),弥补补贴减少的影响。最终品牌同意按新方案推进,2026 年 5 月顺利开业,首月坪效达 9200 元 /㎡/ 年,达成预期目标,避免因政策调整导致首店引入搁置。 (四)资产优化与实施策略总结:从 “目标 - 路径 - 保障” 构建价值闭环 青岛新城吾悦广场的资产优化方案,并非单一的业态调整或运营升级,而是围绕 “提升资产三率、实现价值最大化” 的核心目标,构建了 “短期见效、中期提能级、长期证券化” 的全周期路径,并通过 “组织 - 资金 - 风险” 三维保障确保落地,形成了可复制、可量化、可盈利的商业资产优化模型,核心价值与关键成功要素如下: (一)核心价值:三大维度突破传统商业资产运营瓶颈 目标量化,避免 “模糊化规划” 区别于传统商业项目 “提升客流、增加销售” 的泛化目标,本方案将 “资产三率”(坪效、租金增长率、资产估值)拆解为年度可考核的具体数据(如 2025 年坪效从 5000 元提升至 6000 元,租金增长率从 3% 提升至 5%),并为每个目标匹配 “可落地的驱动动作”(如坪效提升对应闲置空间激活、首店引入),让资产优化从 “口号” 变为 “可执行的任务”。 路径分层,平衡 “短期收益与长期价值” 短期(2025 年 1-6 月)通过 “空间激活 + 业态调整” 快速提升坪效(如地下二层 “海洋生活市集” 激活闲置空间,年增租金 54 万元),解决传统项目 “投入大、见效慢” 的痛点;中期(2025 年 7 月 - 2026 年 6 月)通过 “品牌焕新 + 数字化升级” 提升资产能级(如引入 Lululemon 青岛首店、搭建数字资产中台),为长期增值奠定基础;长期(2026 年 7 月 - 2027 年 12 月)通过 “REITs 证券化 + 标杆输出” 实现价值变现与行业影响力提升,突破传统商业 “重资产、低流动性” 的瓶颈,形成 “运营提升资产价值、资产增值反哺运营” 的正向循环。 保障闭环,降低 “执行风险与投入压力” 针对商业资产优化中常见的 “组织协同低效、资金短缺、风险不可控” 问题,方案设计了: 组织上:“资产提升专项小组” 明确决策层、执行层、监督层分工,通过周例会、月评估确保进度; 资金上:“多渠道资金池” 整合企业专项基金、政策补贴、品牌分摊,降低项目自有资金投入(2025-2026 年总投入 1200-1800 万元,自有资金仅占 30%); 风险上:“预警 - 应对 - 复盘” 全流程管控(如招商风险储备 20% 备选品牌,运营风险通过数字中台实时监控),避免因单一环节失误导致整体方案搁置。 (二)关键成功要素:四个 “精准” 确保方案落地 精准匹配地域特色,避免 “千店一面” 方案深度结合青岛 “滨海城市” 特色,从空间设计(如 “海洋生活市集”“屋顶海景露营”)、业态选择(如 4F 海鲜餐饮扩容)、活动策划(如 “海鲜美食节”“夜间海鲜 BBQ”)全方位植入海洋元素,让项目成为 “青岛西海岸专属的商业地标”,而非可复制到任何城市的标准化商业体,这是区别于其他商业项目的核心竞争力。 精准定位客群需求,避免 “业态盲目堆砌” 针对青岛西海岸 “年轻客群多、家庭客群集中、旅游客群潜力大” 的特点,方案: 为年轻客群打造 “夜吾悦” IP(夜间延长营业、潮玩活动); 为家庭客群优化亲子业态(2F 海底小纵队乐园、亲子托管服务); 为旅游客群设计 “海景体验”(屋顶观景台、外广场海景餐位); 每个业态调整、活动策划均基于客群需求,避免传统项目 “为招商而招商” 的盲目性,确保引入的品牌(如 Aape、丝芙兰)能精准匹配客群消费能力,提升坪效与租金收益。 精准利用政策资源,降低 “投入成本” 方案主动对接青岛西海岸 “首店经济”“夜经济” 政策,预计获取 100-200 万元补贴,同时通过 “政策背书” 提升项目吸引力(如申报 “首店经济示范项目”,增强国际品牌入驻信心);此外,与地方政府建立 “月度沟通机制”,提前了解政策导向(如 REITs 支持政策),调整优化策略,让政策资源成为资产优化的 “助力” 而非 “障碍”。 精准数据驱动,避免 “经验化决策” 中期阶段搭建的 “数字资产中台”,不仅能整合客流、销售、会员数据,更能通过算法实现 “预测性运营”(如客流高峰预测指导人力调配、销售预警及时调整活动),避免传统项目 “凭经验做决策” 的弊端。例如,2026 年 3 月通过中台监测到 2F 亲子品牌销售额连续 7 天下降 12%,及时分析客群变化并协助品牌调整产品,1 个月后销售额回升 8%,体现了数据驱动对资产稳定增值的保障作用。 (三)行业借鉴:商业地产资产优化的 “可复制模型” 本报告的核心逻辑 ——“目标量化拆解 + 三阶段路径 + 三维保障”,可复制应用于不同城市、不同能级的商业地产项目,仅需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调整 “本地化细节”: 对于二线城市社区型商业:可简化 “国际首店引入”,聚焦 “社区便民业态激活”(如闲置空间改造为社区生鲜市集、老年活动中心),短期提升租金收益; 对于一线城市核心商业:可缩短 “短期激活周期”,重点推进 “品牌焕新 + 数字化升级”,快速提升资产能级,为 REITs 申报奠定基础; 对于文旅型商业:可借鉴 “地域文化 + 商业功能” 的定位逻辑(如成都项目结合熊猫文化、西安项目结合唐文化),打造差异化体验,提升资产估值。 综上,青岛新城吾悦广场的资产优化与实施策略,不仅为项目自身实现 “2027 年资产估值突破 25 亿元、成为青岛西海岸商业标杆” 提供了清晰路径,更为商业地产行业 “如何通过精细化运营提升资产价值、实现证券化” 提供了可落地的范本,具备广泛的行业推广价值。 附录一:青岛新城吾悦广场项目核心数据汇总 一、销售额数据 2023 年 销售额:9.8 亿元。增长核心源于 “海洋主题 + 家庭消费” 场景构建,依托青岛西海岸新区消费规模领先优势,打造 “亲子游乐 - 餐饮体验 - 生活零售” 消费闭环,带动家庭关联业态(亲子、母婴、家庭餐饮)销售额占比达 42%。其中,区域特色品牌贡献突出,引入的 5 家青岛首店单店年均销售额超 350 万元,拉动整体零售消费增长 9%;餐饮业态中,海鲜特色餐饮、青岛本土餐饮销售额占比达 38%,同比提升 6%。 2024 年 销售额:11.27 亿元,同比增长 15.0%。增长驱动力来自业态优化与主题活动联动:全年调改品牌 72 个、调改面积超 7000㎡,引入 “海洋文化季”“西海岸美食节” 等活动,节假日单日关联消费突破 580 万元。海洋主题零售、亲子体验业态表现突出,销售额分别增长 28% 和 26%;主力店永辉超市、星轶影城关联消费(如家庭客群日用采购、观影配套消费)增长 24%。 2025 年前三季度 销售额:7.56 亿元,同比增长 18%。关键增长节点集中在暑期旺季与节假日:暑期推出 “海洋奇妙季”,联动西海岸文旅资源,假期销售额提升 42%,外地游客消费占比达 35%;国庆假期恰逢海洋主题展档期,日均销售超 1600 万元,高峰日销售额峰值达 2300 万元。沉浸式体验店、海鲜主题餐饮销售额增长显著,分别提升 42% 和 36%,反映客群对 “地域特色 + 体验” 消费的偏好。 二、客流量数据 2023 年 客流量:1584 万人次(日均 4.3 万人次),停车场使用率 82%。客群以 25-45 岁家庭客群为主(占比 78%),周末及节假日客流占比达 58%,“海洋市集”“亲子嘉年华” 等活动单场平均引流 3.2 万人次。项目与周边社区联动效应明显,社区客群占比达 55%;地铁 13 号线接驳优势显著,轨道交通带来的客流占比达 35%。 2024 年 客流量:1869 万人次(日均 5.1 万人次),同比增长 18.0%。主题场景引流成效突出:全年举办主题活动及市集超 130 场,其中海洋主题展、亲子舞台剧等重点场次单场客流超 5 万人次,活动客群向商业区域转化率达 52%。高频客群(月均到店≥3 次)占比提升至 12%,多为周边社区居民及亲子家庭,平均停留时长 2.8 小时,较普通客群高 1.3 小时;户外潮街改造后,带动周末客流增长 22%。 2025 年前三季度 客流量:1158 万人次,同比增长 17%。暑期旺季客流爆发明显:“海洋奇妙季” 吸引省内外游客,周末客流同比提升 40%,外地游客占比达 38%;国庆假期海洋主题活动日客流峰值达 14 万人次,平日日均客流稳定在 6.2 万人次,周末峰值达 9.2 万人次。亲子体验、海鲜餐饮区域客流密度最高,占商场总客流的 60%。 三、租金收入数据 2023 年 平均租金:5.5-12 元 /㎡/ 天(折合 165-360 元 /㎡/ 月),租用率 89%。租金定价差异化显著:首层核心零售区租金最高(9-12 元 /㎡/ 天),亲子体验业态根据面积提供灵活定价(7-10 元 /㎡/ 天),餐饮业态租金集中在 5.5-8.5 元 /㎡/ 天。推行 “基础租金 + 流水抽成” 组合模式(月流水≥30 万元抽成 5%),热门海鲜餐饮、亲子品牌租金收入增长 14%,带动核心区域整体租金提升 9%。 2024 年 租金收入:同比增长 15%,坪效达 1.8 万元 /㎡。品牌优化驱动租金提升:淘汰 10% 低坪效品牌(如传统服饰、低效零售),引入 15 个高潜力首店品牌、海洋主题品牌,核心零售区坪效提升 20%。对租期≥3 年的优质品牌提供 6% 租金优惠,续约率达 81%,保障租金收入稳定;数字化管理系统落地(如客流监测、智能能耗管控),降低运营成本 11%。 2025 年规划 目标租金增长 20%,核心策略包括: 业态优化:提升海洋主题体验、家庭消费业态占比至 62%,重点打造 “海洋生活市集”“亲子成长专区”,实现租金溢价 12%-18%; 品牌升级:引入区域首店及轻奢零售品牌,计划将中高端品牌租金占比提升至 38%,提供定制化装修补贴吸引优质首店; 增值服务:深化会员数据赋能,为品牌提供精准营销方案,收取 7%-10% 的营销服务费,补充租金收入。 四、品牌调整数据 2023 年 引入 22 个新品牌(含 5 家青岛首店),涵盖海洋主题零售(如青岛海底世界文创店、海洋萌宠周边店)、特色餐饮(如船歌鱼水饺西海岸形象店)、体验业态(如海底小纵队亲子乐园)。淘汰 9 家定位不符或经营低效品牌(如传统百货、低客流饰品店),优化 11% 营业面积,调整后文创零售区销售额增长 26%。重点打造 “海洋主题专区”,集聚 30 + 特色品牌,年客流量 180 万人次,销售额达 3.2 亿元。 2024 年 品牌汰换率 10%,聚焦 “海洋特色 + 家庭体验” 双升级:新增 “海洋科普体验专区”(含海洋生物互动、VR 深海探险),会员复购率达 65%;升级 “夜间消费区”,引入海鲜排档、亲子夜游项目,晚间(19:00 后)家庭消费占比达 38%。通过业态联动,带动周边餐饮、零售消费提升 20%;区域首店数量增至 10 家,首店品牌年销售额占比提升至 14%。 2025 年计划 核心方向 “海洋特色深化 + 体验场景创新”: 业态新增:打造 “屋顶海景露营地”,引入露天海鲜餐吧、亲子研学工坊等,目标坪效 2.4 万元 /㎡; 会员赋能:升级 “悦海会员体系”,推出 “亲子专属权益包”(含海洋体验课、餐饮折扣),计划带动会员消费额年增 25%; 品牌调整:品牌汰换率控制在 8%,重点引入国潮海鲜餐饮、海洋主题潮玩品牌,打造 “可持续海洋消费专区”,契合客群家庭消费升级趋势。 五、战略调整与行业地位 资本投入 2024 年:投入 1.5 亿元,重点用于三方面 —— 数字化系统升级(客群分析平台 450 万元、智能招商系统 400 万元)、体验业态优化(海洋主题空间改造、亲子设施升级)、交通接驳提升(地铁口导视优化、智能停车系统),提升运营效率与顾客体验。 2025 年预留 1.3 亿元:用于特色品牌引进(瞄准海洋文创、亲子体验头部品牌)、年度主题活动打造(如 “青岛海洋商业文化节”)、跨区域营销推广(联动西海岸文旅、周边城市亲子机构),进一步扩大 “海洋主题家庭商业标杆” 影响力。 数字化进展 会员规模超 72 万(年增 42%),私域流量交易规模超 4.2 亿元,通过数字化精准推送(如亲子活动预告、海鲜餐饮上新提醒),会员复购率提升 23%。搭建 “线上悦海平台”,实现体验项目与商业消费券联动销售,线上带动线下销售额年增长 45%;推出智能导览小程序(含亲子业态导航、品牌排队查询),顾客满意度提升至 89%。 行业坐标 销售表现:2024 年销售额增速 15.0%,高于青岛西海岸区域商业综合体均值(11%),在西海岸核心商圈及青岛家庭主题商业项目中销售额、客流增速均位居前列。 定位优势:以 “海洋主题家庭商业新标杆” 为核心定位,融合 “特色零售 + 亲子体验 + 海鲜餐饮”,形成差异化竞争力,是青岛西海岸家庭消费、亲子社交的首选地,获评 “年度青岛商业特色项目”“西海岸家庭消费示范基地”。 核心挑战:西海岸商圈竞争加剧(利群、永旺等巨头布局),需持续强化海洋主题与首店品牌优势;家庭消费需求迭代快,需加快体验场景更新速度,提升个性化服务能力(如定制化亲子套餐、海洋主题活动),巩固区域家庭商业主场地位。 数据来源:北京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数据库 |
||||||||||||||||||||||||||||||||||||
![]() |
||||||||||||||||||||||||||||||||||||
2025-11-5 118
|
||||||||||||||||||||||||||||||||||||
|
|
| 咨询电话 13811016198 (段小丽) |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
| 京ICP备16017448号 |
| 技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