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业地产     
商业地产案例分析-印象济南·泉世界项目(三)

商业地产案例分析-印象济南·泉世界项目(三)

原创 李桂松 李富松 段小丽 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组

导读:印象济南・泉世界项目通过"文化为魂、运营为核、品牌为翼"的系统性变革,将打造中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济南样本",为中国文旅产业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实践经验"。全文共82700字,由北京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组原创供稿。

作者:李桂松 |北京云阿云智库平台理事长

作者:李富松 | 北京云阿云城市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

作者:段小丽 | 北京云阿云智库平台公共关系总裁13811016198

文化为魂,运营为核,品牌为翼

印象济南·泉世界文旅资产运营提升专项报告

目录

一、市场分析及项目概述

本体 SWOT 及项目现状

三、竞品分析及应对策略

四、核心挑战及破局路径

定位升级与客群分析

六、招商创新及政策赋能

、空间优化及场景创新

八、业态规划及品牌焕新

九、运营管理专项提升

十、资产优化与实施策略

十一、项目建议及行业启示

定位升级与客群分析

(四)客群运营效果预测(2025 年)

1.客群结构优化目标

客群类型

2024 年占比

2025 年目标占比

提升幅度

核心驱动措施

本地居民客群

60%

55%

-5%

外地游客引流效果提升

- 年轻上班族

35%

30%

-5%

外地年轻客群分流

- 家庭客群

15%

15%

0%

保持稳定,优化服务

- 老年客群

10%

10%

0%

基础客群,维持体验

外地游客客群

40%

45%

+5%

微旅游线路 + 全国营销

- 团队游客

20%

15%

-5%

自由行游客增长更快

- 自由行游客

15%

25%

+10%

深度打卡场景 + 个性化服务

- 商务游客

5%

10%

+5%

高端服务 + 酒店联动

年轻消费客群

45%

55%

+10%

潮流业态 + 社交化活动

2. 客群消费效果预测

指标

2024 年现状

2025 年目标

提升幅度

核心驱动客群

整体客单价

185 元

220 元

+19%

外地自由行游客、商务游客

平均停留时间

2.8 小时

5 小时

+79%

微旅游客群、年轻消费客群

复游率

35%

45%

+29%

本地家庭客群、年轻消费客群

文化消费占比

20%

35%

+75%

所有客群(文化体验业态驱动)

夜间消费占比

52%

60%

+15%

本地年轻客群、外地自由行游客

(五)定位升级保障措施

1. 组织保障:成立 “定位升级专项小组”

小组构成:由项目总经理任组长,下设 “文化体验组”“微旅游运营组”“夜间经济组”“客群运营组”,每组配置 5-8 人,明确责任人与 KPI(如文化体验组 KPI:2025 年文化体验参与率达 60%);

协同机制:每周召开专项小组例会,每月与商户、旅行社、酒店等合作方召开协同会议,确保定位升级措施落地;

外部智库:邀请山东大学文旅学院教授、西安大唐不夜城运营专家组成 “顾问团”,每季度提供 1 次定位优化建议。

2.资源保障:整合内外资源赋能

政府资源:对接济南文旅局,争取 “文旅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文化活动、非遗工坊建设)、“夜间经济扶持政策”(如夜间交通补贴、灯光改造补贴);

合作资源:与济南方特东方神画、济南国际医学中心、周边高端酒店签订 “战略合作协议”,实现资源共享(如客源互导、联合营销);与抖音、美团签订 “年度合作协议”,争取流量倾斜(如专题页推荐、营销活动支持);

商户资源:建立 “商户赋能体系”,为文化体验类、潮流类商户提供 “租金优惠”(前 3 个月减免 30%)、“运营支持”(如线上营销培训、客流导入),确保商户与项目定位同步升级。

3.考核保障:建立 “定位升级考核体系”

考核指标:设置 “文化体验参与率”“微旅游线路销量”“夜间营收占比”“年轻客群占比” 等核心指标,每月考核、季度复盘;

激励机制:对完成考核目标的小组给予 “团队奖金”(最高 10 万元 / 季度),对贡献突出的商户给予 “流量倾斜”(如小程序首页推荐);

调整机制:若某指标连续 2 个月未达预期,启动 “应急调整预案”(如更换供应商、优化活动方案),确保定位升级目标如期实现。

(六)结语:以精准定位与客群运营实现 “破局增长”

印象济南・泉世界通过 “老济南文化沉浸式体验地”“济南城市微旅游核心目的地”“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三大定位升级,精准匹配本地居民、外地游客、年轻消费客群的多元化需求,将从 “流量型项目” 转向 “价值型项目”。

2025 年,随着定位升级措施的全面落地,预计项目将实现 “年客流 4200 万人次、总营收 15 亿元、省外游客占比 45%” 的目标,成为济南文旅产业的 “新名片”,为中国文旅商融合项目提供 “在地文化活化 + 精准客群运营” 的可复制样本。

六、招商创新及政策汇总

(一)创新招商理念与模式

1.数字化招商:构建“精准匹配 + 高效转化”系统

核心目标

2025 年通过数字化招商平台实现 “目标品牌触达率提升至 80%、招商洽谈周期缩短至 30 天(行业平均 45 天)、线上签约占比达 30%”,降低招商成本 20%。

具体落地措施

数字化招商平台搭建(投资 300 万元)

数据中枢模块:整合三大数据源,构建目标品牌画像库:

消费端数据:对接项目智慧文旅系统,分析 3600 万客流的 “消费偏好(如文化体验类消费占比 25%)、客单价(185 元)、停留时长(2.8 小时)”,识别适配业态(如非遗体验、泉水主题餐饮);

行业端数据:采购赢商网、企查查行业数据,筛选 “济南首店意向品牌”“文旅商业 TOP100 品牌”,建立含 500 个目标品牌的数据库(含品牌拓展计划、选址要求、合作模式);

竞品端数据:监测龙湖西城天街、宽厚里等竞品的 “品牌调整频率(1.5 年 / 次)、首店占比(10%)”,寻找差异化招商机会(如竞品缺失的 “国潮非遗体验品牌”)。

智能匹配功能:开发 “品牌 - 项目” 智能匹配算法,基于 “业态适配度(权重 40%)、客群匹配度(30%)、文化契合度(30%)” 三大维度,自动生成 “推荐合作品牌清单”,例如为 “泉水主题街区” 自动匹配 “泉水豆腐工坊”“泉水茶饮” 等品牌,匹配准确率目标达 75%。

VR/AR 沉浸式招商工具

VR 虚拟展厅:制作 1:1 项目 VR 模型,涵盖 “商铺布局(标注面积、层高、租金区间)、周边配套(西客站客流量、地铁 3 号线换乘数据)、文化场景(泉韵光影秀、商埠沉浸式剧场)”,品牌商可通过手机 / 电脑查看,支持 “自定义装修方案预览”(如非遗工坊可虚拟摆放展柜、体验台);

AR 场景模拟:在项目现场设置 AR 扫描点,品牌商扫描后可实时查看 “未来商铺运营场景”(如餐饮品牌可看到客流动线、翻台率模拟数据),增强品牌投资信心;

数据支撑:成都太古里通过 VR 招商工具,品牌商实地考察率降低 40%,招商周期缩短 25%,预计项目可实现同等效率提升。

线上洽谈与签约体系

直播招商会:每季度举办 1 场 “印象济南文旅招商直播”,邀请项目运营负责人、已入驻品牌(如非遗工坊商户)分享 “经营数据(如非遗体验商户月均营收 15 万元)、政策支持”,2024 年首场直播吸引 120 家品牌观看,达成意向合作 15 家;

线上签约平台:对接电子签约系统,支持 “合同在线审核、电子签章”,针对外地品牌(如上海国潮文创品牌),实现 “从意向洽谈到签约落地全流程线上化”,2025 年目标线上签约占比 30%。

2.主题招商:打造 “文化 IP + 业态集群” 特色街区

核心目标

2025 年完成 “泉水文化街区”“商埠非遗街区”“年轻潮玩街区” 三大主题街区招商,主题业态占比提升至 50%,形成 “一街区一特色” 的品牌集聚效应。

具体落地措施

泉水文化主题街区(面积 1.2 万㎡)

业态规划:聚焦 “泉水体验 + 餐饮 + 文创”,计划引入 20 个品牌,具体包括:

泉水特色餐饮(8 家):如 “泉水豆腐宴”(非遗技艺,客单价 80 元)、“泉水茶饮吧”(现泡泉水茶,客单价 35 元),要求品牌装修融入 “泉眼、荷花” 等元素;

泉水文创(6 家):如 “泉韵文创店”(开发趵突泉造型冰箱贴、泉水纹样丝巾,客单价 50 元)、“泉水 DIY 工坊”(游客可亲手制作泉水陶艺,客单价 120 元);

泉水体验(6 家):如 “泉水 SPA 体验馆”(泉水护肤项目,客单价 200 元)、“泉水研学中心”(针对亲子客群的泉水科普课程,客单价 98 元 / 组);

招商活动:2024 年 9 月举办 “泉水文化品牌招商会”,邀请 “济南老字号餐饮”“文创设计品牌” 共 80 家企业参会,现场签约 “泉水豆腐宴”“泉韵文创” 等 10 家品牌,预计 2025 年 5 月街区开业,目标首年营收 1.5 亿元。

商埠非遗主题街区(面积 8000㎡)

业态规划:以 “1904 商埠历史” 为背景,引入 15 个非遗及文化体验品牌,包括:

非遗手作(7 家):鲁绣工坊、章丘铁锅锻造体验店、平阴玫瑰酱制作坊(均为济南非遗项目),要求品牌提供 “非遗传承人驻场教学” 服务;

商埠主题零售(5 家):民国服饰体验馆(租赁民国服装拍照,客单价 68 元)、商埠洋行复刻店(售卖民国时期日用品,客单价 40 元);

文化演出(3 家):商埠主题剧场(每日上演 “1904 商埠往事” 短剧,票价 88 元)、曲艺茶馆(山东快书、吕剧表演,客单价 50 元);

招商保障:为入驻非遗品牌提供 “非遗保护专项资金申请协助”,联合济南文旅局为品牌争取 “年度非遗推广补贴”(最高 5 万元 / 年),降低品牌运营压力。

年轻潮玩主题街区(面积 1 万㎡)

业态规划:瞄准 Z 世代客群,引入 25 个潮流品牌,重点包括:

沉浸式娱乐(8 家):国潮剧本杀(济南商埠主题剧本,客单价 158 元)、VR 电竞馆(泉文化主题 VR 游戏,客单价 68 元)、密室逃脱(非遗解谜主题,客单价 128 元);

潮流零售(10 家):潮玩集合店(泡泡玛特济南首店、TOP TOY)、国潮服饰店(如太平鸟山海经系列快闪店,客单价 300 元)、小众设计师品牌集合店(客单价 200 元);

社交餐饮(7 家):网红咖啡馆(Manner 咖啡济南首店,客单价 25 元)、轻食简餐(如 wagas 济南首店,客单价 80 元)、深夜食堂(营业至 24:00,客单价 60 元);

招商策略:与 “潮玩品牌协会” 合作,举办 “济南潮流品牌对接会”,2024 年已意向签约泡泡玛特、国潮剧本杀品牌 “叁千世界” 等 12 家,预计 2025 年 Q3 开业,目标年轻客群占比提升至 60%。

3.产业链招商:构建“核心业态 + 上下游配套”生态

核心目标

2025 年围绕 “文化体验、餐饮、潮流娱乐” 三大核心业态,形成完整产业链,产业链相关品牌占比达 35%,带动核心业态营收提升 20%。

具体落地措施

餐饮产业链招商(核心业态:泉水主题餐饮)

上游配套(5 家):引入 “泉水食材供应商”(如济南本地泉水蔬菜基地、泉水养殖鱼虾供应商),为餐饮品牌提供 “溯源食材”,并联合开发 “泉水食材套餐”(如泉水炖鱼,客单价 68 元);引入 “餐饮设备服务商”(如智能点餐系统、环保厨具供应商),为餐饮品牌降低运营成本(预计节省 15% 设备采购费用);

下游配套(3 家):引入 “餐饮营销策划公司”(为商户提供短视频营销、美团点评运营服务)、“餐饮培训学校”(为商户提供厨师、服务员技能培训),提升餐饮商户经营能力;

联动案例:2024 年引入 “济南泉水食材基地” 后,合作餐饮品牌 “泉水豆腐宴” 食材成本降低 10%,客单价提升 15%(从 80 元至 92 元),复购率提升 8%。

文化体验产业链招商(核心业态:非遗体验)

上游配套(4 家):引入 “非遗原材料供应商”(如鲁绣用丝线、陶艺用黏土供应商)、“非遗技艺培训机构”(为商户培养非遗传承人);

中游运营(3 家):引入 “文化 IP 开发公司”(联合非遗品牌开发文创产品,如鲁绣纹样丝巾)、“文化活动策划公司”(为非遗商户策划 “非遗文化节”“非遗进校园” 活动);

下游变现(2 家):引入 “非遗电商平台”(帮助商户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文旅纪念品经销商”(将非遗产品纳入济南旅游纪念品采购清单);

数据支撑:2024 年引入 “文化 IP 开发公司” 后,鲁绣工坊文创产品营收占比从 20% 提升至 35%,年营收增加 50 万元。

(二)招商政策优化与创新

1.租金优惠政策:差异化梯度设计

政策细则表(2025 年版)

品牌类型

认定标准

免租期

租金折扣(开业后)

租金递增梯度

案例品牌

国际一线品牌 / 首店

首次进入济南市场的国际品牌(如 LV、Gucci);全国首店、华东首店

6-12 个月

开业 1-2 年 9 折,3 年 9.5 折

年递增 3%-5%

泡泡玛特济南首店

本土特色 / 非遗品牌

济南非遗项目传承品牌;本地老字号(如宏济堂)

3-6 个月

开业 1-3 年 8.5 折

年递增 2%-3%

泉水豆腐宴(非遗)

潮流创新品牌

年轻客群占比 70% 以上;具有原创 IP(如国潮服饰)

2-4 个月

开业 1 年 9 折

年递增 5%-8%

国潮剧本杀 “叁千世界”

普通配套品牌

满足基础消费需求(如便利店、药店)

1-2 个月

无折扣

年递增 8%-10%

7-Eleven 便利店

动态调整机制

经营激励:若品牌年销售额增长率≥20%,次年租金递增幅度降低 1-2 个百分点(如从 5% 降至 3%);若年销售额增长率≤5%,则取消下一年租金折扣,并提高递增幅度 1 个百分点;

案例:2024 年入驻的 “泉水茶饮吧” 年销售额增长 25%,2025 年租金递增幅度从 5% 降至 3%,节省租金约 2 万元。

2.装修补贴政策:分阶段考核发放

政策细则

补贴标准:根据装修面积与文化契合度双维度确定补贴金额:

基础补贴:装修面积 100-300㎡,补贴 200 元 /㎡;300-500㎡,补贴 300 元 /㎡;500㎡以上,补贴 400 元 /㎡;

文化加成:若装修融入济南文化元素(如泉文化、商埠文化),经评审后额外补贴 100-200 元 /㎡(如泉水主题餐饮装修融入泉眼造型,补贴 500 元 /㎡);

最高限额:单个品牌装修补贴最高不超过 50 万元。

发放节奏与考核条件:

发放阶段

发放比例

考核条件

完成时限

装修设计方案通过审核后

30%

方案符合项目文化定位、消防规范

签约后 15 天内

装修工程验收合格后

50%

按设计方案完工,装修质量达标

免租期内完成

开业运营满 1 年后

20%

年销售额达标(根据业态不同,达标线为 50-200 万元);无重大投诉

开业后 12 个月

违约条款:若品牌未按约定时间完成装修(超期 1 个月以上),或装修未达设计标准,扣减 30% 补贴;若开业后 1 年内闭店,收回已发放补贴的 50%。

3.运营支持政策:全周期赋能体系

具体措施

营销支持:

联合营销:项目每年投入 500 万元营销费用,为商户提供 “季度联合促销”(如 “泉水文化节” 期间,泉水主题商户联合推出 8 折优惠)、“线上流量扶持”(项目小程序为商户开设专属页面,2024 年为商户带来线上引流占比 15%);

活动资源:为重点商户提供 “活动场地支持”(如泉印广场免费使用,用于举办品牌发布会),2024 年为泡泡玛特提供场地举办 “潮玩展”,吸引客流 5 万人次,带动商户销售额增长 30%。

专项扶持资金:

创新扶持:设立 200 万元 “创新经营专项资金”,对开展 “线上线下融合”(如直播带货)、“产品创新”(如非遗 + 文创)的商户,给予最高 10 万元补贴;2024 年鲁绣工坊开发 “鲁绣 + 泉文化” 文创产品,获得 5 万元补贴,产品销售额增加 30 万元;

风险扶持:针对疫情、极端天气等不可抗力,给予商户 “租金减免”(最高 3 个月)或 “资金周转支持”(低息贷款,年利率 4.5%),2024 年疫情期间为 10 家商户减免租金共 50 万元,帮助商户渡过难关。

培训与咨询:

定期培训:每月举办 1 场 “商户运营培训”,内容涵盖 “短视频营销”“美团点评运营”“客群分析”,2024 年培训覆盖商户 100%,商户线上订单占比平均提升 10%;

一对一咨询:为商户提供 “经营诊断服务”,由专业团队(含商业顾问、数据分析师)为商户分析 “客流转化率、客单价、库存周转” 等数据,提出优化建议,2024 年为 20 家商户提供诊断,平均帮助商户提升销售额 12%。

(三)成功招商案例借鉴与启示

1.成都太古里:“文化 + 首店”模式借鉴

案例核心经验

精准定位与品牌筛选:以 “高端文旅商业” 为定位,筛选品牌时注重 “文化契合度 + 首店属性”,首店品牌占比达 30%(如爱马仕西南首店、% Arabica 西南首店),形成 “高端 + 稀缺” 品牌组合;

文化场景与品牌融合:要求品牌装修融入川西民居风格(如玻璃幕墙与青砖灰瓦结合),例如 % Arabica 门店采用川西庭院设计,成为网红打卡点,带动门店日销 3 万元;

营销联动与客流共享:每年举办 “太古里时尚周”“非遗文化展” 等活动,联合品牌推出限定产品(如非遗纹样联名款),2024 年时尚周期间客流增长 40%,品牌销售额平均增长 25%。

对印象济南的适配建议

首店招商聚焦 “文旅 + 年轻”:借鉴太古里首店策略,但避开高端奢侈品(济南消费力暂不支撑),转而聚焦 “文旅首店”(如全国首家泉水主题体验馆)、“年轻潮玩首店”(如 TOP TOY 华东首店),2025 年目标首店品牌占比达 15%;

文化融合强制要求:在招商合同中明确 “品牌装修需融入济南文化元素”,设立 “文化评审小组”(含文旅专家、设计师)审核装修方案,例如要求潮流品牌门店加入 “泉眼、荷花” 纹样装饰;

活动联动升级:参考太古里 “活动 + 限定产品” 模式,举办 “印象济南泉文化周”,联合入驻品牌推出 “泉水限定产品”(如泉水茶饮限定口味、非遗纹样潮玩),目标活动期间客流增长 35%,销售额增长 20%。

2. 上海新天地:“历史风貌 + 本土品牌培育”模式借鉴

案例核心经验

历史建筑活化与商业融合:以上海石库门历史建筑为载体,保留建筑外观(如青砖黛瓦、老虎窗),内部改造为现代化商业空间,引入 “文化体验 + 高端餐饮 + 精品零售” 业态,例如 “新天地北里” 聚焦文化艺术,入驻 “上海新天地美术馆”“非遗手作工坊”,“南里” 侧重高端消费,引入 “鼎泰丰”“COVA” 等品牌,实现 “历史风貌保护与商业价值提升” 双赢,年客流达 2000 万人次,客单价 600 元 +。

本土品牌培育与扶持:设立 “新天地本土设计师孵化计划”,为本土文创品牌、服装设计师提供 “低租金入驻”(首年租金减免 50%)、“资源对接”(对接国际买手、时尚媒体)服务,成功培育 “上下”(爱马仕旗下本土生活方式品牌)、“无用”(非遗服饰品牌)等知名品牌,本土品牌占比达 35%,形成 “国际品牌 + 本土特色” 的差异化品牌组合。

全周期运营与商户共生:建立 “商户沟通机制”,每月召开商户座谈会,每季度发布 “经营数据分析报告”(含客流、销售、客群画像),为商户提供 “定制化运营建议”;例如为餐饮商户提供 “周末客流高峰预警”,建议增加临时餐位;为零售商户提供 “季节性商品调整建议”,帮助商户提升坪效,商户续约率达 85%(行业平均 70%)。

对印象济南的适配建议

历史文化载体活化:借鉴新天地石库门改造经验,对项目内 “仿古建筑群”(如商埠风格街区)进行 “修旧如旧” 改造,保留 “青砖灰瓦、木质门窗” 等历史元素,内部升级为 “非遗体验 + 主题餐饮” 空间,例如将 “商埠洋行旧址” 改造为 “济南商埠历史博物馆 + 高端鲁菜馆”,既保留文化记忆,又提升商业体验,目标该区域客单价提升至 300 元 +。

本土非遗品牌培育:推出 “印象济南非遗品牌孵化计划”,筛选 10 家济南本土非遗小微企业(如鲁绣、章丘铁锅、平阴玫瑰制品),提供 “3 年免租期 + 50 万元装修补贴 + IP 开发支持”,联合山东大学设计学院为品牌提供 “产品创新设计”(如鲁绣纹样年轻化改造),帮助品牌拓展 “线上销售 + 旅游渠道”,目标 3 年内培育 2-3 家年营收超百万的非遗品牌,本土非遗品牌占比提升至 20%。

商户共生体系搭建:建立 “商户运营数据库”,实时监测商户 “销售额、客流转化率、客单价” 等数据,每月生成 “经营诊断报告”;例如为 “泉水豆腐宴” 商户分析 “周末午市客流高峰但翻台率低” 问题,建议推出 “快速套餐”(30 分钟上菜),预计提升翻台率 30%;设立 “商户互助基金”,由项目与商户共同出资(项目占 60%,商户占 40%),用于商户应急资金周转,提升商户黏性,目标商户续约率达 80%。

(四)招商效果预测与政策落地保障

1. 2025 年招商核心目标

指标类别

2024 年现状

2025 年目标

提升幅度

核心驱动措施

品牌质量





首店品牌数量

8 家

20 家

+150%

数字化招商 + 首店政策扶持

非遗 / 本土特色品牌数量

12 家

25 家

+108%

主题招商 + 非遗孵化计划

潮流品牌占比

15%

30%

+100%

年轻潮玩街区招商 + 运营支持

招商效率





招商洽谈周期

45 天

30 天

-33%

数字化招商平台 + 线上签约体系

线上签约占比

10%

30%

+200%

VR/AR 招商工具 + 线上洽谈系统

招商成本

人均招商成本 5 万元

人均招商成本 4 万元

-20%

数字化精准匹配 + 减少实地考察

经营效果





主题街区营收

0.8 亿元

3.5 亿元

+338%

三大主题街区开业 + 联合营销

商户平均坪效

2.5 万元 /㎡/ 年

3.5 万元 /㎡/ 年

+40%

产业链配套 + 经营诊断服务

商户续约率

70%

80%

+14%

运营支持 + 商户共生体系

2. 政策落地保障措施

组织保障:成立招商政策执行小组

小组构成:由项目招商总监任组长,成员包括财务、运营、法务人员(各 2 名),明确分工:招商组负责政策宣讲与商户对接,财务组负责补贴核算与发放,运营组负责商户经营数据监测,法务组负责合同审核与违约处理;

执行流程:建立 “政策申请 - 审核 - 执行 - 复盘” 全流程机制,例如商户申请装修补贴时,需提交 “装修方案 + 预算”,由执行小组(含文化评审专家)审核,通过后签订补贴协议,分阶段发放,确保政策合规落地;

监督机制:每季度邀请第三方审计机构对 “政策资金使用情况” 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向项目管理层与商户代表公示,确保资金透明使用。

资源保障:整合内外资源赋能招商

政府资源对接:联合济南文旅局、商务局,为入驻品牌争取 “济南市首店补贴”(最高 50 万元 / 家)、“非遗产业扶持资金”(最高 30 万元 / 家),降低项目政策成本;例如为泡泡玛特济南首店申请 “济南市首店补贴”,预计可覆盖项目租金优惠的 50%;

行业资源联动:与 “中国商业地产协会”“非遗保护协会” 合作,获取 “文旅商业品牌清单”“非遗项目资源库”,扩大招商范围;例如通过非遗保护协会对接 “国家级鲁绣传承人”,引入鲁绣工坊品牌;

商户资源共享:建立 “入驻商户资源库”,推动商户间合作(如非遗品牌与餐饮品牌联合开发 “非遗纹样餐具”),形成 “商户共生生态”,提升品牌入驻意愿。

考核保障:建立招商政策 KPI 考核体系

考核指标:设置 “政策知晓率(目标 95%)、政策申请通过率(目标 80%)、补贴发放及时率(目标 90%)、商户政策满意度(目标 85%)” 等指标,每月考核招商政策执行小组绩效;

激励机制:若季度考核达标,给予小组 “绩效奖金”(最高 5 万元);若商户政策满意度达 90% 以上,额外给予 “商户服务奖金”(最高 3 万元);

调整机制:每半年开展 “招商政策评估”,通过商户问卷调查、行业对标分析,优化政策细则(如调整租金递增梯度、提高非遗品牌补贴标准),确保政策适配市场变化与商户需求。

(五)结语:以创新招商与政策赋能实现“文旅商融合新标杆”

印象济南・泉世界通过 “数字化 + 主题化 + 产业链” 三大招商创新模式,结合 “差异化租金优惠 + 分阶段装修补贴 + 全周期运营支持” 政策体系,既解决了 “招商精准度低、品牌质量不高、商户黏性不足” 等传统问题,又通过借鉴成都太古里、上海新天地的成功经验,形成了 “文化为核、品牌为基、商户为本” 的招商特色。

2025 年,随着三大主题街区的全面开业、首店与非遗品牌的批量入驻,项目将实现 “品牌质量、招商效率、经营效果” 三重提升,不仅为济南文旅产业注入新活力,更将打造 “在地文化活化 + 品牌生态构建” 的招商运营样本,为中国文旅商业项目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七、空间优化及场景创新

(一)全球视野下的空间重构:经验借鉴与本土转化

1.国际文旅空间优化标杆经验

1.1. 巴黎香榭丽舍大街:“街景艺术化” 重构商业价值

核心亮点:打破 “纯商业街区” 定位,以 “艺术长廊” 为核心,通过 “雕塑矩阵(12 座历史人物雕塑)+ 动态灯光(夜间 LED 艺术灯带)+ 临时艺术装置(季度更换当代艺术作品)”,实现 “街景即展品” 的体验升级。

数据支撑:改造后游客停留时间从 2.1 小时延长至 3.5 小时(+67%),年客流量从 2500 万增至 3800 万(+52%),游客满意度提升 40%,周边商铺租金溢价 35%。

成功关键:将空间从 “交易载体” 转变为 “文化体验载体”,通过艺术元素植入激活 “打卡传播 + 深度体验” 双价值。

1.2. 东京六本木之丘:“垂直空间”多维利用

核心亮点:突破平面思维,打造 “地面(文化广场)+ 地下(商业街区)+ 空中(屋顶花园 + 观景台)” 三维空间体系,植入 “美术馆(森美术馆)+ 剧场(六本木剧场)+ 商业” 多元业态,实现 “1㎡空间 = 3 倍体验价值”。

数据支撑:垂直空间利用后,空间利用率提升 45%,年客流量从 1500 万增至 2200 万(+47%),商业价值提升 60%,夜间经济占比达 55%。

成功关键:通过 “立体动线(空中连廊 + 垂直电梯矩阵)” 串联各功能区,解决 “平面空间拥挤 + 体验单一” 问题。

1.3. 美国纽约高线公园:“闲置空间”文化活化

核心亮点:将废弃铁路(长 2.4 公里)改造为 “线性文化公园”,保留铁路轨道工业元素,植入 “自然景观(500 种本土植物)+ 艺术装置(年度邀请艺术家创作)+ 休闲设施(观景台 + 露天剧场)”,成为城市文化地标。

数据支撑:年客流量 800 万人次,带动周边区域房价上涨 23%,商业租金提升 30%,运营收入中 “品牌赞助(如快闪店)+ 艺术展览” 占比达 60%。

成功关键:以 “最小干预原则” 保留空间记忆,通过 “文化 + 生态” 双元素赋予闲置空间新生命力。

2.国际经验本土转化策略

国际经验

本土适配痛点

济南落地方案

香榭丽舍 “艺术化”

济南文化元素需深度融入

在泉印广场打造 “泉文化艺术矩阵”:10 座泉水主题雕塑 + 夜间 “泉水波纹” LED 地面灯光 + 季度非遗艺术装置(如鲁绣大型挂毯)

六本木 “垂直空间”

项目现有地下 / 屋顶空间闲置

改造 15 亩地面停车场为 “地下非遗工坊集群(15 个非遗体验店)+ 屋顶泉水观景台(配泉水主题茶饮吧)”

高线公园 “闲置活化”

过渡区域(5000㎡)利用不足

将过渡区域改造为 “线性文化走廊”:保留原有绿植,植入 “济南历史故事墙(AR 扫描触发历史场景)+ 非遗快闪摊位”

(二)空间优化策略:从“效率提升”到“体验增值”

1.存量空间高效利用(针对 330 亩项目现状)

1.1. 闲置停车场改造:从 “停车功能” 到 “非遗体验集群”

现状分析:15 亩地面停车场(约 10000㎡),利用率仅 60%,日均停车 400 辆,无附加价值。

改造方案:

地下层(5000㎡):保留停车功能(200 个车位),引入智能停车系统(车牌识别 + 反向寻车),停车效率提升 50%。

地面层(5000㎡):打造 “非遗工坊集群”,设置 15 个非遗体验店(鲁绣、面塑、皮影等),每个工坊 500㎡,配备 “非遗传承人驻场教学 + 成品展销” 功能。

数据支撑:参考上海新天地 “停车场改造艺术空间” 案例,改造后空间利用率从 60% 提升至 100%,预计日均接待体验客群 1500 人次,年新增文化体验收入 5000 万元。

1.2. 闲置商铺激活:从“空铺”到“文化消费场景”

现状分析:8000㎡闲置商铺(分散在各区域),多为 100-300㎡小面积铺位,招商困难。

改造方案:

文化主题咖啡馆(5 家,共 3000㎡):融入泉文化元素(如 “泉水冲泡咖啡” 特色产品 + 泉波纹装修),配备 “文化书籍角(济南历史书籍)”。

文化主题书店(3 家,共 5000㎡):设置 “济南商埠历史专区 + 非遗文创区 + 亲子阅读区”,引入 “周末文化沙龙(邀请本土作家分享)”。

数据支撑:参考成都宽窄巷子 “闲置商铺改造” 案例,改造后商铺租金溢价 20%,日均客流 800 人次 / 店,年新增文化消费收入 3000 万元。

2.动线优化:“文化体验动线”替代“商业动线”

2.1. 现状诊断

现有动线:单一环形动线,仅串联商业铺位,文化体验点分散,游客平均停留时间 2.5 小时(低于行业平均 3.5 小时),跨区域消费占比 20%。

2.2. 优化方案:“一主两辅三支线”文化动线体系

主动线(文化主轴,800 米):串联 “1904 商埠文化体验馆→非遗工坊集群→泉文化广场”,沿途设置 “文化节点”:

每 50 米 1 处 “泉水造景”(小型泉池 + 石刻泉水诗句);

每 100 米 1 处 “文化导览屏”(触摸查询济南历史故事 + AR 扫描触发虚拟场景);

动线地面绘制 “商埠历史地图”(彩色地刻),引导游客 “边走边读史”。

辅动线(消费动线,各 500 米):

西线:连接 “文化主轴→潮流消费区”,解决 “文化体验后消费” 需求;

东线:连接 “文化主轴→家庭休闲区”,配套 “亲子引导标识(卡通泉水精灵图案)”。

支线(微体验动线,3 条):连接 “主辅动线” 与 “屋顶花园 / 地下艺术走廊”,设置 “垂直交通枢纽(景观电梯 + 扶梯)”。

2.3. 数据目标

改造后游客停留时间提升至 3.5 小时(+40%),跨区域消费占比达 40%(+100%),动线覆盖率达 90%(现有 65%)。

3.功能区重组:从“商业聚集”到“文化生活圈”

3.1. 现状分析

现有功能区 “商业占比 75%(零售 + 餐饮),文化占比 25%(少量非遗店)”,体验单一,无法满足 “全天候 + 全场景” 需求。

3.2. 优化方案:“三核五区” 文化生活圈

功能分区

面积占比

核心业态

文化植入亮点

目标客群

文化体验核

25%

非遗工坊集群、商埠剧场、泉文化展馆

商埠剧场每日上演 “1904 商埠往事” 短剧

全客群(文化爱好者为主)

潮流消费核

30%

首店集群(20 家)、潮玩馆、网红餐饮

建筑外立面 “泉水波纹” LED 屏 + 国潮打卡墙

年轻客群(18-35 岁)

家庭休闲核

20%

亲子乐园、泉水研学课堂、家庭餐饮

地面 “卡通泉水地图”+ 亲子 DIY 工坊

家庭客群(带 6-12 岁儿童)

餐饮聚集区

15%

泉水主题餐饮、老字号小吃、深夜食堂

户外餐位配 “泉水造景”+ 夜间灯光氛围

全客群

配套服务区

10%

游客中心、智能停车场、文创商店

游客中心提供 “泉文化讲解器(中 / 英 / 日)”

全客群

3. 数据目标

2025 年文化功能占比提升至 40%,“24 小时文化生活圈” 成型(夜间经济占比 55%),游客复游率提升至 50%(现有 30%)。

(三)场景创新实践:“文化 + 科技 + 社交”三维赋能

1.沉浸式文化体验场景(核心场景)

1.1. “1904 商埠沉浸剧场”

场景设计:利用 AR/VR 技术还原 1904 年商埠开埠场景,游客通过 “智能手环(定位 + 互动)” 进入不同角色(商人 / 工匠 / 学生),完成 “商埠贸易谈判”“非遗技艺传承” 等任务,获得 “商埠通行证”(可兑换非遗文创)。

落地细节:剧场面积 1200㎡,分 3 个场次(10:00/14:00/19:00),每场容纳 150 人,票价 88 元 / 人,配备 10 名专业演员引导互动。

数据支撑:参考西安大唐不夜城 “AR 沉浸体验”,预计日均接待 450 人次,体验收入日均 4 万元,带动周边文创消费提升 30%。

1.2. “泉韵光影秀”

场景设计:在泉文化广场(5000㎡)打造 “水幕 + 灯光 + 音乐” 三维秀,以 “济南泉水传说” 为主题,分 “泉源(大禹治水)”“泉盛(唐宋文人咏泉)”“泉兴(现代泉水保护)” 三篇章,每晚 2 场(20:00/21:00)。

创新点:游客可通过手机扫码 “控制灯光颜色(互动投票选择下一幕主题)”,实现 “观众参与创作”。

数据目标:每场吸引 2000 人次观看,带动广场周边餐饮夜间消费提升 40%,社交媒体打卡量日均 5000 次。

2. 夜间经济场景:从“夜间消费”到“夜间文化”

“泉城夜未央”系列活动

活动规划:

每周五 / 六:“非遗夜市”(15 家非遗摊主现场制作 + 展销,如糖画、剪纸);

每月 1 场:“夜泉音乐会”(邀请本土音乐人,以泉水为主题创作演出);

节假日:“夜泉灯光跑”(参与者佩戴荧光手环,沿泉水景观动线跑步)。

运营策略:延长营业时间至凌晨 2 点,推出 “夜间文化套票(光影秀 + 音乐会 + 非遗体验)”,定价 128 元 / 人。

数据支撑:参考成都宽窄巷子 “夜间文化活动”,预计夜间客流提升 50%,夜间消费占比从 45% 提升至 55%,年新增夜间收入 8000 万元。

3.社交互动场景:从“单向体验”到“共创分享”

1. “文化共创空间”

场景设计:设置 200㎡“文化创作区”,提供 “泉水主题画具(如泉水纹样本子)+ 非遗材料(鲁绣线 + 面塑 clay)”,游客可创作 “泉文化作品”,并通过 “电子留言墙” 分享创作故事,优秀作品可在 “文化长廊” 展出 1 个月。

创新点:联合济南本地高校(如山东艺术学院),每月举办 “泉文化创作工作坊”,由专业老师指导,吸引 “深度文化爱好者” 参与。

数据目标:游客参与创作率提升至 40%,社交媒体提及量达 30 万次 / 年,游客满意度提升至 90%。

(四)落地执行:分阶段实施计划与保障

1.分阶段实施计划(2024-2026)

1.1. 短期(2024 年 1-6 月):核心场景突破

项目

具体措施

时间节点

数据目标

闲置空间改造

完成 15 亩停车场→非遗工坊集群改造(15 个工坊),8000㎡闲置商铺→文化咖啡馆 / 书店改造

2024.6 月底

空间利用率提升至 80%,新增收入 3000 万元

核心场景打造

落地 “1904 商埠沉浸剧场”“泉韵光影秀” 2 大场景

2024.6 月底

游客停留时间提升至 3 小时,文化体验占比 30%

数字化支持

上线 “泉世界导览小程序”(含 AR 导览 + 活动预约 + 消费优惠)

2024.6 月底

小程序用户覆盖率 60%,客流分析准确率 98%

1.2. 中期(2024 年 7 月 - 2025 年 6 月):体系成型

项目

具体措施

时间节点

数据目标

空间优化深化

完成垂直空间(屋顶花园 + 地下艺术走廊)改造,打造 3-5 个网红打卡点

2025.6 月底

空间利用率提升至 90%,网红打卡点 5 个

夜间经济升级

推出 “泉城夜未央” 品牌,实现夜间经济占比 55%

2025.6 月底

夜间消费提升 25%,夜间客流 5000 人次 / 日

文化生态构建

文化体验类商户占比提升至 40%,发布 “泉城文化体验地图”

2025.6 月底

文化商户 40 家,地图下载量 10 万次

1.3. 长期(2025 年 7 月 - 2026 年 6 月):品牌输出

项目

具体措施

时间节点

数据目标

空间价值最大化

构建 “泉城文化体验地图” 线上线下一体化体系,实现空间价值提升 50%

2026.6 月底

游客停留时间 4 小时,复游率 50%

文化 IP 打造

推出 “泉世界” 文化 IP(如泉水精灵形象 + 系列文创产品)

2026.6 月底

IP 衍生品收入 2000 万元,品牌影响力全国前三

产业融合升级

实现 “文化 + 商业 + 科技” 深度融合,打造中国文旅产业样本

2026.6 月底

项目资产价值提升 50%,成为济南文旅标杆

2. 保障措施

2.1. 组织保障:专项执行小组

构成:项目总经理任组长,下设 “空间改造组(建筑设计师 3 人 + 工程监理 2 人)”“场景运营组(运营专员 3 人 + 技术维护 2 人)”“活动策划组(策划师 3 人 + 商户对接 2 人)”。

考核机制:将 “客流转化率(目标 35%)、体验消费收入(目标 2 亿元)、游客满意度(目标 90%)” 纳入 KPI,季度考核,达标团队最高奖励 8 万元 / 季度。

2.2. 资金保障:多渠道筹措

资金来源:

自有资金:1500 万元(占 60%,用于空间改造 + 设施采购);

政府补贴:对接济南文旅局,申请 “文旅改造补贴 500 万元 + 城市更新资金 300 万元”;

品牌合作:引入 “场景冠名(如泉印广场冠名)+ 活动赞助(如音乐节赞助)”,筹集 200 万元。

资金监管:设立专项账户,由财务部门 + 第三方审计机构共同监管,每季度出具资金使用报告。

2.3. 风险保障:预判与应对

风险类型

风险描述

应对措施

改造延期风险

空间改造受雨季(济南 7-8 月降雨集中)、施工团队效率影响,导致工期延误

1. 工期规划:避开雨季集中施工,将核心改造工程(如停车场改造)安排在 2024 年 3-6 月;2. 合作选择:与济南本地 TOP3 施工企业合作,签订 “延期赔付协议”(每延期 1 天,赔付合同金额的 0.5%);3. 分阶段施工:采用 “区域轮换改造” 模式,如先改造西侧停车场,保留东侧停车场正常使用,避免全区域停业影响客流

设施故障风险

AR/VR 设备、互动喷泉等科技设施故障,影响游客体验

1. 设备储备:核心设备(如 VR 体验舱、AR 扫描终端)预留 20% 备用量,确保故障时 1 小时内替换;2. 运维合作:与设备供应商签订 “24 小时响应协议”,故障后 2 小时内派工程师到场维修;3. 应急方案:设备故障期间,推出 “临时非遗体验活动”(如现场剪纸教学),通过工作人员引导分流游客,减少体验差评

活动效果不及预期

夜间活动、文化沙龙参与人数低于目标,带动消费不足

1. 预热推广:活动前 2 周通过 “抖音本地生活”“小红书济南站” 投放精准广告,针对济南及周边城市(泰安、淄博)18-45 岁人群推送,预计覆盖 100 万目标用户;2. 权益激励:推出 “活动打卡奖励”(参与非遗夜市打卡 3 个摊位,可兑换文创小礼品),提升用户参与意愿;3. 动态调整:活动后 48 小时内收集游客反馈(线上问卷 + 现场访谈),如发现 “夜泉音乐会” 时间过晚,调整为 19:30-21:00,适配家庭客群作息

文化体验同质化风险

与西安大唐不夜城、成都宽窄巷子的文化场景雷同,缺乏差异化

1. 本土深挖:聚焦济南 “商埠文化 + 泉水文化” 双核心,如在 “1904 商埠沉浸剧场” 中,还原 “胶济铁路通车后商埠贸易场景”,植入 “济南老字号(如瑞蚨祥、宏济堂)” 历史故事;2. 体验创新:推出 “泉水研学独家课程”,联合济南市水利局,带领游客参观趵突泉地下水源监测点,讲解泉水保护知识,形成 “不可复制” 的体验壁垒

(五)效果对标与行业价值

1. 与国内外标杆项目的核心指标对标(2025 年目标)

对标项目

空间利用率

文化体验占比

夜间经济占比

游客停留时间

游客复游率

印象济南・泉世界 2025 目标

差距分析

巴黎香榭丽舍大街(法国)

90%

40%

60%

3.5 小时

45%

90%/40%/55%/3.5 小时 / 50%

夜间经济占比差距 5%,计划通过 “泉城夜未央” 系列活动弥补

东京六本木之丘(日本)

85%

35%

55%

3.2 小时

40%

90%/40%/55%/3.5 小时 / 50%

全面超越,空间利用率、文化体验占比优势显著

西安大唐不夜城(中国)

88%

45%

65%

3.8 小时

48%

90%/40%/55%/3.5 小时 / 50%

文化体验占比差距 5%,计划新增 3 个非遗工坊提升;夜间经济占比差距 10%,后续可引入 “夜间剧本杀” 等新兴业态

成都宽窄巷子(中国)

85%

38%

50%

3.3 小时

42%

90%/40%/55%/3.5 小时 / 50%

各项指标全面领先,空间利用率、复游率优势突出

2. 项目行业价值:打造中国文旅 “空间 - 文化 - 商业” 融合新样本

2.1. 空间利用创新:为“存量文旅项目改造”提供方案

针对国内多数文旅项目 “闲置空间多、空间价值低” 的痛点,本方案通过 “停车场→非遗集群”“过渡区域→文化走廊” 的改造模式,实现 “闲置空间从成本项转为收益项”,预计改造后 15 亩停车场年创收 5000 万元,为同类项目提供可复制的 “空间活化模板”。

2.2. 文化转化创新:让“在地文化”可体验、可消费

突破 “文化仅靠展览展示” 的传统模式,通过 “AR 还原商埠历史”“光影秀讲述泉水传说”“非遗体验转化为消费产品”,实现 “文化从符号到体验” 的落地,预计 2025 年文化体验类收入占比达 40%,为 “文化赋能商业” 提供实操路径。

2.3. 客群运营创新:覆盖“全龄段 + 多需求”客群

不同于多数项目聚焦单一客群(如年轻客群),本方案通过 “文化体验核(全客群)+ 潮流消费核(年轻客群)+ 家庭休闲核(家庭客群)” 的功能布局,实现 “1 个项目满足 3 类客群需求”,预计 2025 年全客群满意度达 90%,为 “全龄段文旅项目运营” 提供参考。

(六)结语:从“商业街区”到“泉城文化体验目的地”

印象济南・泉世界的空间优化及场景创新,并非简单的 “硬件改造”,而是以 “全球视野” 为引领,以 “济南文化” 为内核,通过 “空间重构激活效率、场景创新提升体验、商业融合实现价值” 的系统性升级。

从 2024 年核心场景落地,到 2025 年 “文化生活圈” 成型,再到 2026 年 “全国文旅标杆” 建成,项目将逐步实现从 “传统商业街区” 到 “泉城文化体验目的地” 的跨越,最终达成 “年客流 4200 万人次、总营收 15 亿元” 的经营目标,不仅为济南 “强省会” 建设注入文旅动能,更将为中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 “济南方案” 与 “济南智慧”。

数据来源:北京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数据库

2025-11-15点击数/观注度 79
 
咨询电话 13811016198 (段小丽)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京ICP备16017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3178号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