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球精英学院     
宋鸿兵:国有企业改革,中国弯道超车必补的一课
作者 宋鸿兵     来源 宋鸿兵观天下

■ 文 | 宋鸿兵

我们前几期节目介绍了中国工业化的艰辛历程,经过30多年的努力,逐步积累起来比较扎实的重化工业的家底。80年代开始,由于乡镇企业的迅猛崛起,又填补上了轻工业的短板。到90年代,中国基本解决了短缺经济的长期困扰,市场上各类商品已经相当丰富。很多中下游的行业甚至出现了产能过剩,比如纺织、家电等消费品。“产能过剩”是个新词汇,90年代以前几乎闻所未闻。

当然,在中上游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行业,那时还不存在过剩的问题,这说明重化工业技术积累所需要的时间至少是轻工业的3倍以上,资本投入的规模也大得多。

工业化的真正挑战就是重化工,迈不过这道门槛,经济繁荣就是建立在流沙之上。一次经济危机,或者产业链转移,就能把一个搞加工贸易的新兴国家一夜打回原形。因为它钢铁不足,就无法制造自己的生产装备;没有石油化工,就搞不出乙烯这种轻工业的基础原材料。经济危机出现,社会秩序混乱,外国工厂一旦撤走,既无生产设备,也没有原材料,外汇储备还不足,经济体系立刻就会崩溃。这就是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越不过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源。

所以,中国90年代中后期遭遇的经济困境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有本质的区别。这种困境是轻工业重复建设的摊子铺得太大,与重化工业发展脱钩,更重要的是,当时的市场消费能力远远跟不上产能的扩张。

这就导致了企业严重的三角债问题,乡镇企业大规模破产倒闭,国有企业只有三分之一盈利,三分之一明亏,另外三分之一是暗亏,银行坏账率高达近30%。再加上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又严重恶化了中国的外部经济环境。全世界都在惊呼,亚洲的经济模式撞上了高墙,中国的国有企业很可能会全军覆没,经济崩溃无法避免。

不过,外国观察家们忽略了经济增长的最本质因素,一旦中国建立起完备的工业体系,无论其效率还存在多少问题,但持续改进的基础已然稳固,只要不干出半途而废的蠢事,那么调整改革之后,必然会获得新的增长动能。这就像30年代美国的大萧条,虽然摧毁了8000多家银行和成千上万的工业企业,但它的工业体系仍然根基深厚,一旦时来运转,立刻就能重现活力。

对中国来说,首要的挑战是如何避免美国大萧条时期那种数万家企业和银行倒闭,十年无法恢复元气的经济灾难。

出路只有一条,彻底调整产业结构,压缩过剩的产能,同时,大规模改革国有企业的机制。

说到国企改革,应该从全球的角度和历史的纵深来全面审视。

其实,国有企业并不是中国独有的模式,甚至也不是源于前苏联,它的发源地是西欧的心脏法国。早在17世纪路易十四的时代,巴黎就开始大规模建立王家控制的企业来满足宫廷的需求,比如奢侈品工业,就是为了实现进口替代,因为当时意大利的奢侈品导致法国黄金大量外流。直到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之前,首都巴黎的王家企业已经高度繁荣,从事基础设施建设、邮政、手工业、国际贸易等业务。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思想起源就是在1750前后的法国经济学派,当时他们就已经提出,一切社会财富必须公有,公民不需要私人财产,工作、生活、医疗、教育一切由政府安排,甚至孩子养到五岁都要统统送到国家的幼儿园进行统一教育。为什么法国人最早提出公有制的理念呢?这就要从法国历史中去寻找答案了。中世纪时期,法国农村的土地产权属于私有制,但私有土地必须共享一部分权益。比如,土地的主人收割麦子时只能用短镰刀,仅仅割去麦穗,必须留下麦秆。然后是全村的妇女、儿童和孤寡老人一起涌到他家的地里拾剩下的麦穗,这叫拾麦穗权。法国19世纪的著名画家米勒的《拾麦穗者》画的就是这个场景。

捡完麦穗之后,全村人将自家的牲口赶到地里吃剩下的麦秆,这叫公共放牧权。无论是封建领主,还是地主或者普通农民都严格遵守这种私有土地的共享权,谁要敢把自己的土地圈起来,第二天全村人就会一起动手拆掉围栏。法国人千百年以来形成一种执着的文化信念,土地和麦穗是你的,但土地上的其他东西属于所有人。现在我们能理解为什么社会主义和巴黎公社会出现在法国了吧?

直到今天,法国的国有企业在铁路、电信、能源、航空、机场、邮政、市政、金融等行业都是占主导地位,比如著名的雷诺汽车、石油巨头道达尔、法国电信、巴黎机场等几十家巨无霸公司都是国有企业。每次法国想推动这些企业私有化时,立刻将激起公众的愤怒。

德国和法国也类似,法国西北部和德国都是日耳曼人的文化圈,最重视平等和自由,共享财产权深入人心。德国的铁路系统是普鲁士时代全民修建的,德国人不可能让某个公司占有,所以德国铁路公司完全属于联邦政府。同样,德国电信、能源公司、空中客车、法兰克福机场等等都是国有持股公司,著名的大众汽车就是一家地方国企,下萨克森州政府虽然只持有20%的股份,但拥有一票否决权。德国的联邦和州政府参股控股的企业高达1400多家,地方政府参与的混合所有制国企更多达13000多家。

另外,荷兰人修了数百年的拦海大坝,这是多少代人的集体努力,大家不可能接受拦海大坝的财产权是排他性的。瑞典人是维京海盗起家,合舟共济是他们最深厚的文化传统,船长与所有水手完全平等,抢来的东西大家平分,所以财产权共享乃是天经地义的事。

中国也一样,都江堰和大运河那是千百年无数代人共同努力的成果,中国文化不可能接受都江堰或大运河的产权属于某一个私人独有的理念。

应该说,欧亚大陆上的所有古老文明国家,普遍存在某些社会公共财产必须共享的文化传统。

真正的例外是美国这样的殖民国家,他们认同完全排他性的私有财产权。他们开发北美大陆是在一片完全陌生的处女地上开荒种地,一切努力完全出自个人,一切成果也只属于个人,他们理所当然地会认同私有财产权必须是完全排他的。

所以,美国经济学家提出的产权理论仅仅反应了美国独特的历史文化,而与欧亚大陆古老文明国家的文化不同。我们现在谈到经济理论好像就是全球普适的一个模型和公式,似乎抽空了一个国家和文化的所有传统,这种东西在实践中必然会碰钉子。想想看,假如法国政府宣布将所有国有企业全部私有化,第二天巴黎大街上会发生什么?一定是上百万人的大罢工,燃烧的汽车,浓烟滚滚的街道。

我想起法国1946年宪法的一句话:“所有一切为全民服务的,具有垄断性质的财富和企业,必须全部成为全社会的财产。”这种宪法精神的背后,是法兰西民族数千年社会生活的全部实践,不是任何空洞的理论所能撼动。

不过,中国的国有企业与西方的国有企业并不是一码事。西方的国有企业早已经历商业革命和工业革命数百年的洗礼,企业虽然是国有,但却是地地道道的现代企业制度。在二战后,西方国有企业的生产率超过私有企业长达30年之久。如果不是政策迫使国有企业长期以低价向私有企业供应产品和服务,然后高价从私有企业购买它们的东西,它们并不会负债累累和运转不灵。

不过,中国国有企业面临的问题迥然不同。

网友留言

李建龙

目前中国很多人把私有制说的多么好,不断的贬低国有企业效率如何低下,国有企业的员工多么懒散,普通老百姓还跟着瞎起哄,好像搞掉国企我们普通百姓能成为大老板似的,仔细看看资本主义国家大企业大财团哪个不是靠侵略别国完成他们重工业做大最强的,你只听他们讲美好的故事,不想想他们肮脏的勾当。而我们国有企业是普通工人靠血汗一滴滴积累起来的,我们的国有企业真的来之不易。别说国有企业靠关系户,看看你身边私企大老板雇佣的人很多也是七大姑八大姨啊!醒醒吧国人!在人类社会给你把故事讲的天花乱坠的一定是骗子。国有企业还是很有担当,铁路多少年没涨价?农村电费多少年没涨价?换了私企垄断,你试试,看看房地产就知道了。

产权属于属于集体,缺少界定配套,无法有效经营,会出现部分极权主导,圈内圈外滋生腐败。现在农村土地承包确权了,不是以前模糊不准的,可以抵押融资租赁。经过广大学者推动,到2020宅基地与房产证,将颁发正式证书,含有宅基地面积,房租面积的不动产证。赋予财产权,惠及大部分人口,落实农村产权,具有及其重大意义,为以后改革提供坚实的基础。国企改革在路上,庞大的农村资产产权改革也再在路上,觉得政府推动农村资产改革是本届政府及其重大的政绩。

弘毅

先抬个杠,北美大陆并不是一片无主的处女地,那片土地原是印第安人的,美国人也并不尊重财产权,海盗小偷骗子和流放犯的后代只懂得欺骗和抢劫,只有抢不赢的时候才会尊重财产权,目的是保障自己不被别人抢。

至于中国的国企改革,最坏的方式就是运动式的“一私了之”。将来改革的重点可能是两个,一是明确国企的职能,二是明晰国企的产权。完全竞争性国企的经营将实现市场化,公共事业型的国企则应当采取特许经营模式,并规范向其财政拨款的制度;国企的产权可以向全社会开放,通过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参股以加强国企实力。


2019-1-4点击数/观注度 2268
 
咨询电话 13910949198 (李桂松)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京ICP备16017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3178号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