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所有  
这些顶尖人才如何进入西湖大学?
     来源 界面

面试

2017年6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李小波收到了一封系里群发给博士后的邮件,转发自施一公。施一公在邮件中写道:“At  Westlake University, sky is the limit.”(在西湖大学,一切皆有可能。)

这句话打动了李小波。在美国做了10年研究,当时32岁的他刚开始找工作,原想在美国高校谋一份教职。这封邮件让他动了回国工作的念头。随后,他向西湖大学投出了简历。

几乎同一时间,新加坡技术与设计大学,时任助理教授的张岳意欲回国之际看到了西湖大学的招聘信息。“它是一所比较新的办校方式,由董事会管理,校长治校、教授治学,感觉跟英国、新加坡的体制一样。我当时就被这种办校理念吸引了。”

2015年,施一公联合饶毅以及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创毅科技集团董事长张辉、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技术官王坚等人,向国家领导人提交了《关于试点创建新型民办研究型大学的建议》,获得支持。施一公如此描述理想之校:“我们希望五年以后、十年以后,西湖大学可以聚拢一大批世界顶尖的科学家,在这里从事最尖端的科学研究,做出最有意义的科学成果,培养最优秀的青年学生,用自己的才智尽情地探索科学知识前沿,推动人类进步,造福全世界。”

根据学校规划,预计到2026年,西湖大学在校学生将达到5000人左右,其中研究生3000人,本科生2000人;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人数300人;研究人员、教学人员、技术支撑人员、行政服务人员600人;博士后900人。

张岳投简历后参加了当年6月28日的面试。面试结束时, 时任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院长科技顾问的仇旻出来找他谈了几句西湖大学工学院的发展计划。“感觉充满干劲儿。”没经过多长时间考虑,他决定加入西湖大学。

2017年11月17日,李小波从美国新泽西纽瓦克机场直飞上海,抵达浦东国际机场后,他坐上了直接开往杭州武林门的大巴。

西湖大学云栖校区位于西湖区南部的云栖小镇,原址属于一家工具产业园。从工具产业园到西湖大学的变化,也是这个小镇乃至整个中国在过去数十年的转型缩影——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经济成就了昔日腾飞式发展,但科研创新才是中国经济未来的硬核驱动力。

当晚,西湖大学为千里赶赴杭州面试的学术人才举办了欢迎晚宴。第二天,面试正式开始。

李小波长期从事植物学和微生物学研究,先后在斯坦福卡内基研究所和普林斯顿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曾获得美国遗传学会的DeLill Nasser奖(2016),国际植物脂类代谢论坛的Paul Stumpf奖(2016),以及美国植物学家协会的Robert Rabson奖(2016)。

但在西湖大学的面试环节,学校、论文和荣誉并不是最具说服力的。“面试就是看你能不能说服大家,你提出的方向是前沿的、开辟性的,而且你有能力来做。”李小波说。为此,他提前在美国的实验室预演数次,征求导师和同事的建议。

施一公曾表示,数字化的指标不是没有意义,但是过分强调它,会把大家带到一个比较窄的路上。西湖大学将建设鼓励创新的学术评价体系,无论是学术论文的数量和引用率、还是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都不会成为西湖大学学术评价的主要指标;西湖大学对一位科学家的学术评价主要看其研究是否剑指相关领域的最前沿以及实质性进展。“这种评价机制所催生的人文关怀和学术氛围,将形成西湖大学独特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双方的正式见面,既是西湖大学在评价学术人才,也是学术人才对西湖大学的考察。

会议室里坐着8位评审,包括施一公和3位西湖大学PI(独立实验室负责人、博士生导师),以及4位校外专家。每位面试者先讲自己准备的ppt,再进行问答。

人类对光合生物在分子水平的了解长期受到研究手段的限制,李小波在面试中提出了两个研究方向:在植物学研究中引入单细胞高通量手段,做光合生物能量代谢的全基因组筛选;对海洋藻类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前者在研究技术进行创新,将提高光合生物基因筛选的效率;而后者将突破传统的植物学研究领域,或将拓展人类对海洋藻类的微观认知。

其中一位评审提问:植物有一个重要的蛋白——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isCO),现在这个蛋白的研究到了什么程度?

这道题并未将李小波难倒。平时除了做科研,他大量阅读文献,参加学术报告,持续关注相关领域的最新成果。

“你需要什么样的支持?”另外一位评审提问。

李小波提出了仪器购买的问题。在实验中,把菌落从一个培养基平台转移到另一个培养基平台,方法一般是用牙签手动挑。李小波解释,大部分实验室使用手动方法挑菌落,最多只能做几千个菌落的实验。然而,他进行的实验项目需要挑20万个菌落,如果用手重复20万次,理论上需要2-3个月时间才能完成。假如使用挑菌落机器人,只需要十几天。

此外,为了让20万个菌落在培养基里维持生长,实验人员必须每个月将菌落转移到新鲜的培养基上,手动转移也不现实。一个菌落阵列复制机器人,只需要两天即可完成。

“这两个仪器和质谱、显微镜不一样,不是生物学实验室的标配。挑菌落机器人全世界有100多台,很多人不知道可以用这个仪器来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他注意到,评审们对购买仪器一事并未感到惊讶。

几天之后,他收到了西湖大学的聘用通知。

“西湖大学提供的综合条件比美国这两所学校待要好,或者说比美国绝大多数大学要好。如果在美国一个顶尖学校拿到好的offer,西湖大学的offer甚至可以超过他们。”李小波说。

归国

日本东京、京都,瑞典斯德哥尔摩,丹麦哥本哈根,德国柏林——2018年12月,西湖大学副校长、讲席教授仇旻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飞往5个城市,为西湖大学招聘学术人才。

“我个人认为,所谓的一流大学,无非就是三个一流:一流教师,一流学生和一流成果。”仇旻说。在过去几年里,西湖大学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全球招聘,目标人群很清晰:一流的人才。

早在2008年4月,施一公和饶毅就曾在《光明日报》共同署名发文《靠什么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他们认为,在中国建设一流大学最快的方法,是从国外一流大学引进杰出人才。

2018年4月16日,西湖大学第一届董事会选举施一公为西湖大学首任校长,聘任许田、仇旻为西湖大学副校长。许田和仇旻全职加入西湖大学,在科学界引起震动。

许田是生长调控领域的开拓者之一,曾担任过15年的耶鲁大学遗传系副系主任以及11年的耶鲁大学校长特别顾问。

仇旻因在纳米光子器件方向的贡献,先后当选美国光学学会会士、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士,2015年底当选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他34岁晋升为正教授,成为当时瑞典皇家工学院最年轻的正教授。2010年,仇旻回国任教。

加入西湖大学,是为梦想和情怀而来。“但凡是做科学研究的,大多喜欢探索未知的、填补空白的、具有挑战性的项目。创建西湖大学就是这样一件非常激动人心的事情。” 仇旻说。

2016年12月10日,西湖大学的前身——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在杭州成立。截至目前,西湖大学暨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共举行了九次全球学术人才招聘,先后收到了8000多封海内外高质量应聘简历,从中遴选了267位候选人前来参加面试。

与此同时,西湖大学前后邀请了161位各学科领域专家,包含十几位中外院士,担任外部评审,对候选人从学术背景、学术成果到发展潜力进行评议。通过层层筛选,拟录用109人,目前已有79位学术人才与西湖大学正式签约。

西湖大学想创造的学术环境类似于“拎包入住”:学术人才到西湖大学后,可以继续进行世界最顶尖的科学研究,不用考虑其他事情,不需要做很大改变。“几乎每一位老师到了西湖大学以后,基本上就可以开展研究,这是西湖大学比较吸引他们的地方。”仇旻说。

西湖大学采用以美国为代表的长聘准聘教研人员聘任体系,设置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含讲席教授)三个职级,分准聘与长聘两类岗位。学术人才在博士毕业数年之后先做助理教授,聘期为5-6年,经过同行专家学术评估之后,再转入长聘。

他透露:“任何人、任何大学、任何国家的学术人才,只要满足我们的条件,都可以来申请。目前,西湖大学的人才招聘中海外申请达95%。”

2019年1月8日,西湖大学发布了新年首次全球学术人才招聘面试公告,薪酬福利可管窥一豹。公告明确,西湖大学将参照国际一流大学相应职位,根据具体情况,为入选者提供有国际竞争力的、能够使其安心学术的协议薪酬和福利待遇。

在科研保障方面,西湖大学将参照国际一流大学相应职位提供充足的科研启动经费;同时,将视引进人才的实际科研工作需要,在实验室空间、团队配备、博士生招生指标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

西湖大学将协助解决住房问题或提供相应的住房补贴。同时,西湖大学将为引进人才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购买高端商业医疗保险,协助解决子女入学入托问题,为引进人才解决后顾之忧。

仇旻说,其实无需就招聘公告中的条款一一对号入座,“我们只是用这样的方式表达学校的态度:学术人才遇到的任何问题或想法,都可以和学校沟通。在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范围之内、学校力所能及的,我们都会努力去协调解决,为大家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氛围。”

独立实验室

“到目前为止,西湖大学的承诺都兑现了,这个非常重要,有些甚至比签约的内容还要好。”李小波说。2017年12月,他与西湖大学签约,2018年7月2日入职。

签约之后,虽然尚未入职,李小波已作为西湖大学PI参与学校事务。“西湖大学比较信任签约的人,只要签约了哪怕还没有入职,就可以开始规划实验室,招聘1-2名科研助理,先把仪器订了。”

西湖大学实行独立实验室(PI)制度,每位PI自行规划实验室、组建科研团队、决定科研方向。早在美国做博士后研究期间,李小波就已开始规划自己的实验室。2018年1月,他发布了招聘研究员和科研助理的广告,春节之后进行面试,4月份,首位科研助理上岗。到了7月,李小波实验室很多核心仪器到货,办公区的改建也即将完成。

李小波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实验方法。他带着团队将以前的实验做一遍,出现了一些小问题:国内购买的试剂材料与美国实验室使用的试剂材料不可能完全一样,有的是国外的试剂材料太贵,有的是国内没有经销商,不容易买到。有些试剂换了可以用,有些不能用。几个月来,他们解决了不少这方面的挑战。

回国之前,他主要有两个顾虑:有没有好的科研平台?能不能招到优质学生?

前述挑菌落机器人和菌落阵列复制机器人属于公共平台仪器,对于公共仪器的购买,PI共同讨论决定。西湖大学科研设施与公共仪器中心统筹管理大型仪器共享,这个中心正在建设4个一级科研平台:生物医学新技术平台、实验动物中心、理化公共实验平台和先进微纳加工与表征平台。

“西湖大学根据PI的科研需要来建设平台。如果你需要,还可以设立新的科研平台,比如高通量生物学平台,很多学校没有。假如我需要做海洋研究,之前会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但很快我们就和上海海洋大学共建深渊技术中心。”

2018年10月27日,西湖大学和上海海洋大学正式签署协议,双方联手合作,面向深海科技战略目标和技术发展趋势,共同开展探索性、创新性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究;共同加快推进“彩虹鱼”万米载人深潜器及相关深渊科学技术流动实验室项目的建设速度。

李小波打算将来参加深渊科考,采集一些深渊样品。

“你知道,按照生态理论,生物都是有共同起源的,像光合生物也是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后期才出现的,并不是说生物一开始就能进行光合作用。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藻类,很多在进化的过程中又丢失了光合作用的功能。”提到自己的研究领域,他侃侃而谈。“疟原虫就是从藻类变来的,丢失了光合作用的功能,变成寄生生物。我有点好奇,深海里有没有从光合生物变成异养生物的生物在那里生存。通过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可以有初步结果。”

独立实验室意味着合作自由。仇旻指出,每个实验室都是独立的研究团体,可以与任何人、机构对接,合作不需要系主任、院长、校长层层审批。PI之间可以自由决定是否合作、采取何种合作形式,甚至可以决定招收的学生由两个实验室联合培养,还可以为此到学校科技合作部单独申请博士名额和科研项目。

“西湖大学所提供的科研保障,不单单是指经费的保障,还包括通过一系列体制机制建设,打破学科界限和行政壁垒,确保大家想合作、想跨界的时候,不会有障碍。”仇旻说。“西湖大学的教授之间没有从属关系,在学校内部的学术权利上,每位老师是一样的。”

招生

2016年9月,宋曜先结束了在澳洲国立大学网络化系统课题组的学术访问,他做了四手准备:找工作、申请澳洲学校的博士、考浙大博士研究生、申请西湖大学博士生。

西湖大学打破了中国民办高校低起点办学的路径。

施一公表示,培养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拔尖创新人才是西湖大学最根本的任务。大学创建的前六年(2016-2022年),西湖大学只致力于培养博士研究生,在2023年开始小规模本科生的培养。

西湖大学与复旦大学、浙江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采取申请-考核制的招生方式,不受现有学位、毕业年限、年龄的限制。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基础课和大部分专业课,在复旦大学或浙江大学进行学习,学术科研活动在西湖大学展开,毕业授予复旦大学或浙江大学博士学位。

2017年3月21日,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开园的第三天,宋曜先见到了西湖大学第一面。“有点百废待兴。”他说。那时新大门尚未建立,原工具产业园的大门还在使用。除了行政大楼正常运转,其他几栋充满工业风的大楼正被巨大的安全网罩住。

同年春天,宋曜先参加了“西湖一期”的面试。他的优势较同期学生很明显:硕士期间获得了国家级学科竞赛奖项,曾在澳洲进行独立学术访问,发了几篇不错的论文,绩点排名学院第四位,获得过国家奖学金。但是,他认为自己也存在明显劣势:本科和硕士就读的学校名气不大。

最终,他通过了西湖大学的面试,目前在西湖大学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学位,主要跟随导师从事非结构环境下机器人抓取以及多机器人协同控制相关课题的研究。

2017年9月2日,“西湖一期”19位博士研究生正式入学。此后,在完成学位所要求课程和个人研究课题内容以外,宋曜先全程参与了导师实验室的建设,从没有家具的“毛坯房”开始,拿图纸划分实验室功能区、购买实验室家具和个人实验设备、电网布线和接通、建立实验室日常管理制度。如今,西湖大学出具规模。“西湖一期”见证了西湖大学从0到1的成长。

2018年8月26日,西湖大学迎来了周发阳等“西湖二期”120位博士研究生。李小波参加了两期博士生招生面试,他不再担心学生质量:“现在的学生见多识广,他们知道自己该怎么选择。以前学生择校可能主要看中学校的历史和名气,但现在的学生自己到网上查询,看博导的质量。”

张岳给自己的文本智能实验室招收了一名数学成绩非常好、英文阅读能力强的文科生。这名学生曾以优异的高考成绩考入南开大学逻辑学专业,本科毕业后从事了两年英文培训教师工作。他在面试中说的一句话让张岳记忆犹新:“我的人生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财富对我来说已经不那么重要,我要做一点儿有追求的事。”

张岳反复问他能否通过浙大计算机系的数学课,他表示没问题。“他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比较会管理自己的一个人。我想让他给实验室带来不同的思想。在剑桥、牛津,也有不少文科生做自然语言处理的研究,我愿意做这方面的尝试,他也有可能成为一个很不错的人工智能研究员。”

轮转

博士生在入学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之前,将进行2-3轮实验室轮转,轮转结束之后,师生双向选择——这就是轮转制。周发阳第一轮选择了施一公的结构生物学实验室。

2008年,施一公辞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讲席教授的工作,全职回国。他在清华大学担任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的7年里,带领清华生物学科取得长足进步,使其在结构生物学领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周发阳等“西湖二期”博士生是施一公入主西湖大学后招收的第一批学生。2018年7月,周发阳与同期的4位博士研究生一同到清华结构生物学中心轮转,学习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了解结构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第一轮轮转结束后,周发阳发现结构生物学和他之前学的药理学不太一样,“万事万物都可以用结构来解释”,他选择继续在结构生物学实验室进行第二轮轮转。最终,施一公从8名轮转的学生中选了4名博士生,其中2名为本科起点,2名为硕士起点。

2019年1月,周发阳已经完成相应学分,可全身心投入实验室工作。他正在跟随师兄研究多囊肾病的关键蛋白结构。多囊肾病是一种遗传性肾病,患者将经历发生期、成长期、肿大期、破溃期和尿毒症期,目前尚无任何方法可以阻止疾病的发展。

“多囊肾病是一个单基因遗传疾病,也就是说影响这个疾病的基因数量是有限的,中间涉及的蛋白是有限的。”周发阳说,他希望通过解析这些关键蛋白的结构,寻找引起疾病的原因,进而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药物。

在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除了一名主要导师,博士生进入第二年后可选择其他若干名老师组成指导委员会或者称为导师团。

周发阳考虑选择计算机模拟或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导师。“在西湖大学,只要你想学,不管什么方向都可以去尝试。工学院、理学院的实验室里都有空的工位,其他学院的学生都可以过去学习。”

有研究指出,中国留学生的年龄结构正在发生快速变化,以中学生为主体的低龄留学生发展迅速。“高中就有很多学生出国了。无论以后用哪种招生方法,如果西湖大学能够把这批人留下一部分,那肯定是个利国利民的事情。”仇旻认为。

仇旻表示,多元化的发展是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领域的必然趋势。“西湖大学是一个新型的研究型大学,如果我们做得成功,很有可能会有更多的像我们这样的学校出现。”

他指出,国内公立大学已经办得有声有色,在国内和国际均有较高声誉。西湖大学希望建立自己的特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西湖大学不可能代替或者颠覆其他大学,而是希望通过多元化的办学方式,共同把整个中国的高等教育提升到世界一流。”


2019-2-1点击数/观注度 1896
 
咨询电话 13910949198 (李桂松)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京ICP备16017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3178号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