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全球精英学院 |
春秋与战国:两个时代战争形态有何不同? |
作者 冷炮历史 来源 凤凰网知之 |
春秋与战国,总是被人连着脱口而后。然而,即便是这两个时间段直接相连,其战争形态所反映出的社会风貌也是截然不同。短短数百年时间,便将礼仪战争推到了兼并战争的新时代。 西周时,由于视野的限制,大多数周人将自己所在的天下视作全部世界。而这个天下,与诸侯的封国还有士大夫的家具有同构的结构。诸侯间的友好与交恶,本质上属于诸夏兄弟之间的家事。作为大家长的周天子,就是矛盾的调停人。 早期的诸侯与周天子不是亲戚就是盟友 由于主要封国的领袖家族要么是姬姓同宗,要么是开国功臣。所以在最初的若干代,统治集团内部关系比较亲密,周王与诸侯联系也比较多。但是日久天长之后,诸侯子孙间联系的减少,周天子与诸侯间实力对比的缓慢变化。西周对外作战态势的起伏,以及气候变法登变量等不稳定变量的作用。各种量变积累成的质变就是西周到东周的转折。 周王室东迁到了洛阳,失去了控制天下的中轴线丰镐--洛阳一线的西端。但周王室作为一个实体政权,有自己独立的政府、军队与领土,自然也有自己的外交政策。尽管衰败,但是作为天下共主的神圣性依旧还在。所以霸主应运而生,作为诸侯中的强者,协助周天子维持诸夏世界的秩序。 周天子赐予霸主以“伯”的称号,意思是霸主是诸侯的大哥。在家天下的思维中,大哥的作用是维持秩序。要做的是惩罚不守礼制者,扶持弱小和即将灭亡的政权。而不是大动干戈地打破诸夏世界的体系。 相应的,作为诸夏世界的对立面,诸侯霸主会去讨伐蛮夷戎狄建立的小国。齐、秦、晋、楚就从周边蛮族政权得到了很多领土。当然,秦晋等大国也会为了自己的利益,毫不客气的讨伐周遗民和姬姓小国。著名的典故“假道伐虢”和“唇亡齿寒”,说的就是早期晋国对同宗诸侯小国的残酷兼并。 春秋时期的霸主 往往都是兼并周边地区产生的 但是这种秩序,最终在诸夏世界的外围出现了松动。楚国屡屡打破礼制,挑战天子,并率先称王。到了春秋末期,各个中原诸侯都出现了大夫把持国政的局面。在中原诸侯停止征战后,由晋楚争霸引发的吴越争霸成为了争霸的主战场。吴国和越国,都先后被中原诸侯和周天子奉为霸主。 由于总体上缺乏周礼文化的约束,所以吴越争霸出现了旧霸主被新霸主兼并的情况。吴国作为霸主,不再能号令诸侯前来救援自己。这是之前的春秋时代锁没有的。 到了战国初年,周王室内乱。在韩赵的干预下,周王室内分化出东周和西周两个公国。所以,继楚王称王之后,周天子的权威再次降低。与此同时,经过了数个世纪的混战,各个主要战国都在各自的史书中,构建以自己为中心的世界观。 魏国的史书《竹书纪年》将魏国自称为“夏”,魏王就是夏王。此书论证了三晋大夫崛起壮大,成为诸侯、最后称王的合理性顺序,间接否定了周天子的权威。秦国由于占有周朝发源地,所以面对西边的戎狄时,秦人经常自称为“夏”。 诞生于齐文化的《公羊传》,也将齐国和中原的殷商故土称为“中国”,其他地区是诸夏,而西周故土已经沦为蛮夷之地。楚国早在春秋时代,就已经仿效天子自行称王,大有自成一系的气概。 因为没有了最后的思想顾虑与包袱,而且诸子百家中,也不乏“定于一”的宣传造势。所以兼并的态势只会越来越激烈频繁。 事实上兼并早在春秋初年就开始了。受传统文化约束更少的周边大国,本身就是不断兼并蛮夷戎狄的产物。甚至那些名流至今的中等诸侯国,比如鲁国、宋国、郑国和卫国等等,本身也在不断兼并更小的三流诸侯国。宋国和鲁国这种历史悠久,爵位较高的诸侯,本身还有附属于自己的小联盟。但这些势力位于中原内线,是为了监视殷商遗民而设置得,所以经常出现互相牵制的问题。 也因为这些势力的存在,晋楚两大国的争霸也有了缓冲区与争夺对象。两大国的争霸,很多时候就是围绕着宋国与郑国的归属开展的。为了不打破力量平衡,不招来天下仇恨,这些中等诸侯国没有被灭。 与北方相比,南方的楚国早在春秋时代,就有用兵迅速且兵不厌诈的特点。而且楚国在早期兼并战中,就打了很多攻城战。位于历史转折点上的吴越争霸,本身则更加残酷血腥,是更加你死我活的搏杀。 进入战国后,以往各国交界处的蛮族政权已纷纷消失,大国间的缓冲地带是逐渐没有了。位于中原的中等诸侯国们,卫国和鲁国国土萎缩,失去了争霸的可能性。郑国被韩国所灭,宋国遭到了齐国的吞并,各大国之间的缓冲区更少。 于是,韩国和魏国成为了新的中央国家,成为了天下的咽喉和腹心。但是三晋没有就此沉沦。继承了法家文化的他们,迫于危机意识率先变法图强,反而成为了战国早期最有活力的势力。魏国是战国早期的霸主,进而刺激了其他国家的变法运动。这意味着华夏世界的局部统一正在加快生成。 战争模式的变化 随着思想观念与政治格局的变化,军事与战争形态也出现了新气象。 传统的春秋军队主要由国人和贵族构成,从小接受各种文物教育,所以素质相对较高。这才有了讲究个人武艺和仪式感的阵前单挑。由于各国的规模尚未扩大,国家没有形成集权体制,无法极端征集大量资源。 所以诸夏世界的观念犹存,战争的长度往往只有一天。这是为了避免持久战的消耗,也是要避免战争对于农业的干扰。春秋早期冬夏季是不作战的。为了避免搜寻对手,才有了提前在边疆约战的习惯。 到了战国时代,知识从上向下的传播、实体领土国家的诞生和疆域的扩大与冲突的激烈化,有利于战争的集权机制出现了。这与诸子百家中重视功利与实用性的兵家、纵横家和法家有关系。制度的需要又让前者大行其道,这种机制又反作用于战争本身,导致了兼并战争的进一步残酷化和激烈化。 单兵素质的下降 让军队对集团纪律有了新的需求 平民中的国人和野人区别消失。在单兵素质下降的同时,对集体战术的要求呼之欲出。所以战国时代的史书少了对个人武力的描述,多了对将领战功的记载。为了统一,旷日持久的兼并战争导致了持久战和攻城战的增加与技术进步。所以春秋和战国时代的战争,才会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总结一下 在战国时期,因为大量的平民取代贵族成为军队的主力,促使战争的成本下降了。于是,春秋时期的尽量避免战争,发展到战国时期就变成主动求战。再加上杀敌才能升官等制度上激烈,各个国家都在内部形成了占领和灭亡其他国家的动力。 当然,决定春秋时期战争注重礼仪的根本,还在于当时的生产力不够先进。在春秋末期到战国时期的过渡阶段,铁器的运用成为一个重要的分界线。在春秋时期,不管生产材料还是武器材料的青铜,其在产量上比较稀缺。如果要进行战争的话,只要能打败对方国家的军队,将敌国的青铜武器尽数收缴,就可以让对方很长时间内都无法再发动一场战争。比如晋楚争霸的过程中,往往一场战争就决定几年内的两国形势。所以,胜利方也就没有必要去强行占领或者消灭战败国。 再者,正是由于春秋时期的生产力不够先进,各个国家可以投入到战争中的人员相对较少。换而言之,大部分人员主要在农业生产上。这个时期的春秋战争,战胜一方只需要消灭对方的军队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大范围杀伤对方的非战争人员。而且,正是因为生产力上的限制,导致战胜国也无法有效管辖那么多的土地和人口,促使灭国也得不到多大的好处。 到了战国时期,随着冶铁技术的应用普及,各种铁器农具直接推动着生产力的大幅提升。假设过去五个人种一块地,现在只需要一个人就可以,那么剩下的四个人就可以转化为士兵,甚至是全职士兵。同时,相对于青铜武器的制造速度,铁制武器可以迅速、大规模的生产,为多出来的士兵武装一番。于是,为了防止战败国的报复也罢,扩张本国的农业耕地也好,占领和灭国成为战国时期的主流。比如在长平之战中,尽管赵国战败,但是白起还要坑杀四十万赵国士兵,为的就是避免赵国日后的反扑。 总的来说,春秋时期的战争还没有你死我活的压力,晋国和楚国打了几百年,结果也没有谁灭了谁。当然,值得注意的是,春秋战争的不灭国原则,主要还是在大国之间。诸多不知名的小国,还是被楚国等大国给兼并。不然,春秋初期的几百个国家,也不会一到了战国时期就余下十几个大国了。 |
|||
2019-2-4 2036 | |||
|
咨询电话 13910949198 (李桂松) |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
京ICP备16017448号 |
技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