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行    
钛禾产业观察:张小平的蝴蝶效应

原创:刘爱国  钛禾产业观察

张小平事件后,多个科研院所国庆前召开紧急会议,讨论“留人机制”。

作者 | 刘爱国

来源 | 钛禾原创

张小平的离职,可能产生持续影响的远远不止中国的“登月计划”。

9月27日,一篇题为《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国企底层?》的文章在各大社交媒体上刷屏。这篇最早发表在一个叫“紫竹张先生”的个人公号上的文章,背后的实际作者,据说是某科研院所(并非航天系统)的一位内部人士。

文章大意是:某航天动力研究所的副主任设计师张小平跳槽私企后,原单位突然发现没有他整个项目都瘫痪了,甚至会影响到我国载人登月的重大战略计划,于是写了公文“恳请派人让他回来继续研究项目。”

实际上,根据财经博主@何夕 的微博所述,整个事件的起源可追溯到今年3月。张小平向研究所提出离职,在所内没有同意的情况下不来上班,并跳槽去蓝箭公司上班。4月,研究所通过律师与其协商,要求其回所上班,遭到拒绝。5月,研究所向西安劳动人事仲裁庭提交仲裁,要求其回所履行聘用合同并进行脱密。9月19日,仲裁庭进行仲裁,双方交换证据,研究所聘请的律师将自己掌握的材料交给了对方律师,仲裁庭没有宣布结果,材料流出。9月21日13:06,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悄然出现了一个帖子:《这个人的离职影响了国家项目进展?》,该贴成为目前网络上公开能追溯到的最早的信源。

原本只是一个小小的劳动仲裁个案,但是事件的持续发酵程度却远远超过所有人的想象。甚至连朋友圈卖面膜的小姑娘们都在纷纷转发。可能她们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液氧煤油发动机,甚至连可重复使用的低成本运载火箭是什么都搞不清楚。但是一时间仿佛所有的口水,都集中喷向国有单位的用人体制。

刷屏事件之后,当事单位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和蓝箭公司纷纷发布回应公告,其中9月27日晚间,研究所发布《关于张小平离职事件的情况说明》,表示“网传材料是承办人为了让其回所脱密向仲裁庭提交的材料,措辞失当,夸大了其在参与研制项目中的地位和作用,引起了一些误解、误读。”

而张小平本人的回应则只有寥寥数语。第一次是:“以原单位说法为准。”第二次是:“压力很大,肯定不能回原单位上班了。”

大量主流官媒也参与报道评论。人民日报发布评论《什么比“留住张小平”更重要?》,央视评张小平事件《莫让“低端人才”默默干“高端事情”》。新京报评《航天技术骨干离职被公文“猛追”:高端人才就该有高待遇》。

这位在体制内默默奉献了二十多年的张小平副主任设计师,可能自己做梦都没有想到他人生的第一次跳槽,就让自己一夜之间成为影响“中国登月计划”的关键人物,并成为家喻户晓的“科研网红”——并不是因为完成了钱学森邓稼先一样的科研成就,仅仅是因为“措辞失当”的一纸公文。

一只蝴蝶掀起的连锁反应,还远远没有结束。

张小平其人

根据网友从学术论文网站上搜索出来的资料显示:张小平,1970年生(他在大洋彼岸有一位年龄相仿的同行:Space X的埃隆·马斯克生于1971年),西北工业大学航天专业博士,毕业后就职于航天六院十一所,2008年(38岁)时评上高级工程师,2018年(48岁)离职时担任副主任设计师。

按照在西安航天系统这个级别和工龄的科研人员,年薪加上奖金福利,总收入在20-25万左右更符合实际,刷屏文章中所提的12万略显失实。

张小平和他的同龄人马斯克一样,也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研究可回收火箭和载人登月,他在2000年30岁时候就发了编译文章《重复使用运载器推进系统方案初探》,到2017年47岁时,还写了一篇《我国可重复使用液体火箭发动机发展的思考》。在2011年41岁时,还写过一篇《载人登月主动力——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研究》。

根据这次媒体爆出的材料可以看出,张小平参加的几个型号,目前大多属于预研性质。没有一个型号真正研制成功,所以文中也只是提到张小平的把关作用,并没有真正实际开展工程型应用。

干过科研人都清楚,预研和干型号是有本质区别的。据一位航天系统的内部人士透露,“现在的预研,常常就是写写论文打打报告,作为职称头衔的噱头。而干型号是要实打实的拿出产品的,没有经过飞行验证的火箭产品都是虚的。”

但是这并不能简单结论为张小平本人的问题。毕竟造火箭是一个大工程,搞什么型号,参与什么项目,也并不是张小平说了能算数。很多科研人员默默工作一生,能参加一两个大项目就已经无限光荣了。至于张小平的实际技术水平、科研能力、为人处世究竟如何,也只有和他直接共事过的同事才好做出相关评价。

只能说,48岁还在副主任设计师岗位上的科研人员,晋升之路确实不算顺利。在航天系统内,副主任设计师以上还有主任设计师、副总师、总师。与张小平年纪相仿的很多人,早已经是副总师或者总师。并且现在一线科研人员越来越有年轻化的趋势。这个年纪还是副主任设计师的,确实是一个比较尴尬的处境。

或许这一次跳槽,原本很可能是张小平最后一次实现人生抱负的机会。

不仅仅是“体制留人”的问题

张小平事件刷屏后的所有媒体,从主流官媒到民间自媒体,几乎都在第一时间反思“体制积弊”的问题。

《人民日报》也在第一时间发文指出:“只有完善人才管理、使用、激励机制,真正为每一个人才提供干事创业的舞台,才能留得住人。这不仅要从根本上扭转‘你不干有的是人干’的土围子思想,还要进一步推动企业管理思想的更新。”

原中国航天科技一院党委书记梁小虹曾经在一次演讲中提到中美航天的差距:“中国航天缺的不是技术,而是政策。”而梁书记这一次演讲的背景,是去年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发射失败后。

实际上,这么多年来科研系统的“体制积弊”一直在提,也一直在改。2015年,首次提出把军民融合上升为中国国家战略,就是从最顶层自上而下的强力推动。

但是,庞大的机制重塑,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越是新旧政策交替的时候,就越容易出不可预料的“黑天鹅”。张小平的离职也不是个案,科研人才从体制跳槽到民企,或者辞职创业每一天都在发生着,和原单位纠葛的事件也屡见不鲜。

张小平离职和之前所有劳动仲裁案最大的不同,是整个事件第一次通过网络发酵推向了公众视线,原来和吃瓜群众隔了一层窗户纸的科研体制改革,引发了全民的围观。

“我接触的科研院所,在张小平事件发生后,至少有四五个单位在节前召开紧急会议,专题讨论‘如何改进留人机制’的问题。”一位系统内人士告诉笔者。

“其实对于很多科研人员来说,选择常常也是很为难的。像西安这样的地方,二三十万的年收入虽然看起来不高,但是郊区买一套房子也不过3000-4000/平,市区黄金地段也不过一万多一平,二三十万的年收入已经可以过得很体面。而去北京即使拿到百万的年薪,也要面临高房价、高生活成本。况且人才在院所内,还有更充足的研究经费、更优质的研究资源、更宽阔的职称通道,更多参与重点项目的机会。”这位人士说。

对于科研院所来讲,在科研人才的去留问题上也处于两难的境地。一方面,科研成果产业化提效是大势所趋,而原有的体制桎梏,已经明显不适应很多项目的产业转化。另一方面,原单位的科研任务必须继续,大量的张小平离职,必然造成国家任务的进度影响,也难怪六院的办事人员为什么会如此着急火燎的要追回张小平。

不仅仅是民企挖人对很多科研院所造成较大影响,大量的科研人员离职创业,同样让这些单位十分为难。2015年4月27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在职创业、离岗创业。但据笔者了解到的情况,至今很多单位在政策执行上态度暧昧,各种变相设卡,也让有创业想法的科研人员进退两难。

“国家投入巨大资源、巨额经费培养出来的科研人才,轻易就被轻装上阵的民营企业高薪挖走。100万年薪挖走的可能只是一个张小平,但张小平身上承载的,却可能是国家花费几个亿,几代科研人的技术能力积累。”这是这位人士对笔者的解读。

张小平背后的中国马斯克们

 9月27日,与“张小平事件”刷屏时间点高度巧合的另一件事,是张小平的新东家蓝箭公司自主研发的80吨液氧甲烷发动机天鹊(TQ-12)短喷管推力室进行了20秒的短程点火试车,并取得成功,这也是也是国内首个民营大推力液氧甲烷推力室试车。而张小平的现任职务,恰好是蓝箭公司液体发动机团队的总师。

网上有人怀疑蓝箭公司是这件事炒作的幕后推手。理由是这家走重资产民营火箭公司目前资金链紧张,急于打造一位技术权威,来博取眼球,以获得融资来续命。所以抓住六院这个文件借机爆炒,结果弄巧成拙,变成一出闹剧。

但是据笔者的了解,此说法可信度值得推敲。虽然火箭研制的确是一个极其耗时、烧钱的工程,但蓝箭公司前几轮融资规模总计已达到五个亿,如果资金顺利到位的话,在目前几家民营火箭公司里规模并不算小。

据一位深入研究商业航天产业的投行分析师对笔者透露,目前民营商业运载火箭的几个主要选手,星际荣耀、翎客、蓝箭、零壹空间等,均处于大规模烧钱的阶段。其背后资本也默认这一赛道起码在2020年以前,很难形成规模收入。从整个商业航天未来的市场空间来看,除非出现大的政策性变化,资本还是会长期看好这一领域。

蓝箭公司宣传的80吨液氧甲烷发动机,是其“朱雀二号”运载火箭的最核心系统,对标的是美国Space X下一代液氧甲烷发动机“猛禽”,以及美国蓝色起源的BE-4液氧甲烷发动机。也就是说,如果蓝箭航天的“天鹊”发动机研制成功,将是全世界除美国外的第一台中等推力液氧甲烷发动机。

商业航天由于的发射场等公共资源的限制,以及整个产业的资金、技术、人才密集型,决定了这一赛道能最终突围的选手不会太多。未来谁先跑出来,就意味着其它家有被整并或者消灭的风险。

目前国内的几家民营商业运载火箭公司,研发路径基本相似。基本都是先做固体,再做液体。什么时候打亚轨道,什么时候打低轨,从亚轨道发射成功再到带载荷,都有一个明确的时间计划表。各家都在和时间赛跑,卯足了劲拼“第一名”。谁能率先跑到下一个里程碑,谁就可能率先拿到更大规模的融资,拿到更多的资源。而一次发射的失败,就可能导致前面的所有领先优势前功尽弃。

而据《中国企业家》的最新报道,“张小平很有可能被判回研究所,在所内非密岗位发放基本工资,因为《保密法》绝对是能够站住脚的。”

如果张小平真的被判回研究所,那么对于刚刚完成80吨液氧甲烷发动机首次试车的蓝箭航天,又会造成多大影响?

航天事业,最终还是得人才者得天下

截止目前,国内民营商业航天的融资总额约为30-40亿人民币规模,而对比大洋彼岸的数据,从2009年到2018年美国商业航天公司的融资总额约为144亿美金。其中Space X的融资总额已超过20亿美金,订单总额已超过70亿美金。在这个极度“烧钱”的行业,中国的民营商业航天,显然还只是一个“小学生”。

据几家主流媒体的分析,张小平事件后,体制内人才跳槽会更加谨慎,向民营火箭公司的流动会更难。而正值资本寒冬的当下,原本就对商业航天观望踟蹰的社会资本,在下注这一赛道时,无疑也会更加谨慎。

实际上,中国有过实际项目经验的航天人才,总共就这么多。能提供航天试验条件的高校、院所、发射场,掰着手指头就能数出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几家民营航天公司,80-90%的核心技术人员,还是来自军方和科研院所,剩下10%-20%,则多数是从NASA、欧洲宇航局等引进的海归人才。

商业航天的竞争,最终还是人才的争夺战。

张小平事件的背后,不得不提及中美的航天研发环境的一个根本性区别。美国航天研发的主要科研力量NASA,是政府设立的一个行政性质的科研机构,并不具备企业职能。NASA除了承担国家层面的发射任务外,商业发射逐步转向由市场化的商业航天公司开展。这就是当初Space X不仅能够获得NASA的发射订单,还能获得NASA的人才、技术的原因。

而中国则完全不一样,目前承担航天研发任务的主要科研力量航天科技集团和航天科工集团,都是企业实体。中国国家航天局则只承担政府管理职责,并不承担科研任务。因此,从这个关系上来说,张小平事件的本质,说到底还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人才争夺战”。

若不革新体制,中国的“SpaceX”将面临诸多生存挑战

中国航天是否应该效仿美国模式,设立NASA一样的非盈利性质的科研机构,将商业航天发射任务开放给市场,这也是航天界长期热议和争执的一个课题。这次张小平的离职,则再一次将这个话题抛向大众的视线里。

但愿张小平这只蝴蝶,真的能让方兴未艾的中国航天事业掀起一场“创新改革”的风暴,早日托举起中国人的登月梦想。


2019-3-11点击数/观注度 29030
 
咨询电话 13910949198 (李桂松)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京ICP备16017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3178号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