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所有 |
戴旭:美国的综合国力正在显现病态 |
作者:戴旭 一、军事霸权幻想的破灭 在国际关系领域,最终极的力量就是军事力量。军事力量是效率最高的力量但也是副作用最大的力量。越南战争之后,痛定思痛的美军立足信息革命与空天革命,进行全面转型,打造了一支遥遥领先的军事力量。从巴拿马的牛刀杀鸡,到海湾战争中的百时速胜,再到科索沃的零伤亡胜利,无论是城市战、沙漠战,还是山区作战,美军都以极小的代价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一时间,似乎美军已经具备了超越所有对手、也超越一切地理障碍的超强力量。而在美国内部,也确实产生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冲动,认为仅凭美军的超强战斗力,就可以确保美国在当今世界的超强地位,甚至还能够随心所欲地塑造世界,甚至无须担心会付出代价。越南的记忆已经被扔到了九霄云外,很多美国公知又开始大谈慕尼黑悲剧,强调如果美国不积极介入欧亚大陆事务,就会重蹈慕尼黑的悲剧。而介入的最佳手段就是军事介入。《新共和》的编辑维斯提耶甚至鼓吹:“使用武力并不是(美国的)最后的选择,而是最优先的选择。” 但是,这个想法很快就被证明是一个空前的幻想。“9·11”事件的发生给了美帝国当头一棒,证明了帝国金钟罩并不存在。尽管基地组织既没有强大的常规武装,也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却还是瞬间给美国造成了巨大的伤亡和恐慌。此后的阿富汗战争与伊拉克战争尽管再次证明了美军确实善战,但却没有再出现巴拿马与科索沃战争那样的胜利,相反,越战的阴影却开始闪现。 一些防务学者也开始从辉煌中看到危机。在近十余年中,无人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战争的面貌,美军作为先行者从中获益匪浅。可是,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组织领导、政策与发展研究部教授斯图尔特·S.叶,从中看到的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危机。按照美军的思路,作为高科技产品的无人机自然要和高科技的导弹相配合,进而去打击同样昂贵、重要的目的。 但是,试想一下,如果恐怖组织也掌握了无人机技术,却只是将之和单兵速射武器结合进行恐怖袭击,或与榴弹发射器结合精准打击美军重装甲单位的薄弱环节,美国都将面临巨大的难题。因为直到目前为止,美军对于这种武器并没有行之有效的防御措施。如果向更坏的方向再迈一步,假设敌手同时掌握了一定的导弹技术,连核动力航母都将变成一种非常脆弱的武器。再加上“任何大型的武器出口商都可以运用现有技术大量生产这种武器,这意味着:武装无人机充斥世界只是时间问题”。 这绝不是美单方面的杞人忧天。该作者强调指出,据知“伊朗正在研究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战术特点,找到美国的弱点,并通过兵棋推演寻找利用这些缺点最有效的办法”,其中就包括了无人机的使用。2006年,伊朗宣称其一架无人机环绕“里根”号航母飞行了25分钟,说明美国航母无法防范伊朗无人机。为证实这个声明,伊朗国家电视台于2006年11月12日播放了一段长达4分21秒的视频⋯⋯记录表明,“里根”号航母于2006年2月22日进入靠近伊朗的波斯湾水域并对伊拉克实施空中行动,于2006年5月29日撤离。据称,在此期间伊朗的无人机录下了这段视频。 此后,在美军自己组织的“千年挑战”模拟演习中,也充分暴露了美军在防范无人机攻击方面的弱点。模拟演习的假定是在波斯湾地区与一个假想的“流氓国家”发生冲突。美军扮演“蓝军”,敌方扮演“红军”,借助无人机的巡航导弹袭击,在模拟演习中,红军共击沉了美军16艘军舰,包括美军舰队中唯一的航空母舰和两艘直升机母舰。 难道能够颠覆美军优势的只有无人机吗?显然不是,军事技术的变革永远是一把双刃剑,就算某支军队率先进行了转型,其它军队还是有借鉴后超越式发展的后发优势。这就是美国海军上校、参联会战略与计划委员会成员詹姆斯·斯塔夫里迪斯在上世纪末就担心的“世界新军事革命的第二次革命”。而美国著名学者卡普兰在其新作《地理的报复》中则从空间因素的角度表达了类似的担忧,认为技术永远不能消除空间因素的影响。在一个边界固定的封闭地球内,想在21世纪依靠单纯的军事优势确立全面霸权,只能是一种幼稚的痴人说梦。 二、综合国力困局 既然单纯的军事力量不足以为美国的霸权保驾护航,综合国力的考量及国家力量的综合运用,就成了美国的新选择。在麦金德、斯皮克曼、基辛格、布热津斯基留下的地缘战略设计的基础上,如果美国能够保持自己的力量足够强大,自然可以继续立足三大桥头堡,纵横出击。然而,美国的综合国力也正在显现病态。 2012年1月,美国著名战略学者布热津斯基刊行了新作《战略视野——美国与全球的权力危机》。在这部新作里,布热津斯基对美国的力量现状进行了全面剖析。他在列出美国的六组优势的同时,也列出了当前美国的六组劣势。 六组优势是: 1.整体经济实力优势:这一点有目共睹,从经济总量上讲,美国是当之无愧的唯一超级大国,美国201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占了全球总量的25%。从人均收入上,也名列全球前列位置。 2.创新潜能优势:美国独特的企业家文化和卓越的高等教育机构的科研创新能力,共同形成了强大的创新潜能。在世界高校10强排行榜中,美国高校占据了8个席位。在世界高校20强的排名中则占据了17席。 3.人口活力优势:首先,从人口结构上讲,在欧盟、日本、中国相继面临老龄化问题时,美国则无此问题。其次,在对外来移民的吸纳、同化能力方面,美国明显强于欧盟国家、俄罗斯、中国和日本。 4.反应性动员能力优势:美国一旦开始动员,其速度和能力均非常强大。“二战”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二战”前夕,美国的陆海军无论是规模还是能力都非常有限。陆军基本上连“一战”水准都没有达到,海军则是标准的以战列舰为中心的舰队。但是,1940年法国战役后,美国迅速推动陆军的机械化进程,并在短短三年内便建成了世界上机械化、装甲化程度最高的陆军(比苏德陆军都要高)。海军则在珍珠港事件后迅速抛弃了战列舰思维,并在两年内建设了世界上最庞大也是最先进的航母舰队。 5.地理位置优势:从地缘战略上,美国处于东西皆大洋、南北为弱国的有利环境中。在自然地理方面,则享有广阔的国土和丰富的资源储备。 6.民主吸引力优势:这是美国最大的软实力优势,且已经被美国巧妙地打造成一种外交工具。 而六组劣势则是: 1.国家债务不断增加且终将不堪重负:这是一个老问题,但却是一个始终没有被解决的老问题,而且有病情日益加重的趋势。 2.金融体系存在缺陷: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这个缺陷造成了两方面的问题,对内制造了内部动荡,对外则削弱了美国对国际事务的关注度。 3.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社会流动陷入停滞:据统计,自1980年以来,美国的收入差距在不断地加速扩大。1980年,5%的最富裕家庭和40%最底层家庭的收入分别占美国国民总收入的16.5%和14.4%。到2008年,这组数字变为21.5%和12%。与家庭年收入相比,美国家庭财产的差距更为悬殊。据美联储统计,在2007年,1%最富裕美国家庭拥有的财产占美国国库总净资产的33.8%,而50%最底层家庭的财产仅占2.5%。同时,社会流动却基本陷入停滞。这对所谓的“美国梦”造成了巨大的损伤。而一旦美国不再被视为一个“充满机会的国度”,其对外部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也将大大下降。 4.国家基础设施破败不堪:和日本、欧洲、中国相比,美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长期停滞不前,以至于布热津斯基哀叹:“美国现有基础设施更多的是代表一个国势江河日下的大国,而非世界上最具创新能力的经济体。” 5.公众对世界极其无知:尽管美国是一个利益遍布全球的超级大国,其公众教育却高度轻视对外部世界知识的传播。根据2002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一项调查显示,在18—24岁的人口中,能够准确在世界地图上定位美国的美国人人数,居然少于加拿大、法国、日本、墨西哥、瑞典的人数。以年轻人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水准而言,美国的排名低于瑞典、德国、意大利、法国、日本、英国、加拿大,仅强于经济落后的墨西哥。2006年的另一项调查则显示,尽管美国正深陷中东问题,可是,在美国的年轻人中,63%的被访问者在地图上找不到伊拉克,75%的被访问者找不到伊朗,88%的被访问者找不到阿富汗。这无疑将深刻削弱美国的全球“领导力”。 6.政治体制日趋僵化且党派色彩浓厚:这一缺陷导致的后果是政治妥协日趋难以达成,两党间形成恶性互耗,从而阻止有力决策的出台。 布热津斯基认为,未来美国在世界事务中的影响力,既取决于六大优势能维持多久,也取决于六大劣势能被改良到何种程度。就布热津斯基本人来说,他对美国还是充满信心的,所以他在书中是先说缺点,后说优点,最终归结到优点上,认为美国依然掌握着巨大的力量。事实也确实如此,如果只是从单纯的唱衰美国的角度则确实没什么意义。但是,力量强弱是一个相对概念,既取决于对手间的力量对比,也取决于美国自身设置的目标和力量之间的距离。如果是从建立世界帝国的角度看,尽管美国的六大优势不会轻易丧失,但想在短期内彻底改变六大劣势也是不现实的。 因此,美国仍将利用其固有优势维持其国际地位,只是这将与世界帝国的梦想无情地拉开距离。而弥补这个距离的策略就是“借力打力”,即通过打造强大的联盟阵容来弥补美国自身的缺陷。这就是布热津斯基所构想的“新西方”概念。 摘自《Q形绞索》作者:戴旭 |
|||
2019-3-25 32802 | |||
|
咨询电话 13910949198 (李桂松) |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
京ICP备16017448号 |
技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