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所有  
中信国安,债务危机,濒临崩盘

来源:时代周报

文 | 贾敏

中信国安的危机愈演愈烈,现在已难以收场。

时代周报获得的一份名为《关于恳请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协调解决中信国安集团有限公司重组过程中有关问题的函》的文件显示,中信国安已启动资产重组工作,且中信集团正就旗下中信国安集团(以下简称“中信国安”)流动性风险向中国银保监会请求协助。

为此,这封信函由中信集团向中国银保监会发出,大意是请求银保监会出面,稳定及协调相关债权人。也就是说,中信集团希望银保监会出面挡一挡前来追债的银行机构。

这无疑代表着中信国安已半公开承认了资金危机,并且这一危机已经大到自己无法解决,需要求助银保监会。

中信国安还有喘息时间吗?

末路

这封函件挑明了压在中信国安肩上的数座大山。

中信国安完成混改以来,集团旗下多条业务线开展得并不顺利,资金问题一直存在。从2018年7月中旬至今,社交媒体上关于中信国安在各地项目拖欠工资的维权呼声从未断过。这率先将中信国安的资金危机暴露在大众眼前。

但中信国安资金状况究竟如何,严重到什么程度,外界鲜有人知。如今,这封“求助信”将中信国安内部的窟窿清楚地暴露出来。

这意味着,中信国安危机已超出其自身能够解决的范围,上升至中信集团层面,甚至到达需要监管部门出面协助的地步。

中信国安离末路还有多远?在时代周报(ID:timeweekly)拿到的这份函件中,中信集团向银保监会说明了情况。

截止2019年1月底,中信国安整体有息负债1558亿元,其中,银行借款824亿,保险公司借款余额125亿,此外包括债权、证券公司、信托公司、其他公司在内,皆有数十亿至百亿不等的债务。

由此来看,中信国安几乎将所有借款渠道借了个遍。

债额高企的同时,中信国安的资产却并没好看到哪里去。截至2018年底,中信国安总资产2023亿,资产负债率78%。资产负债越高,说明企业通过借债筹资的资产越多,风险越大。

最令人担忧的是,中信国安的造血能力远不如其融资能力。

没钱

在企业经营中,通过债务杠杆撬动大量资金,借以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张,是正常操作手法。一般来说,企业运用财务杠杆,是基于高收益的前提。但是中信国安财务杠杆的上升,却没有带来收益的同步增加。

根据中信集团对银保监会的说明,2018年中信国安营业收入107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仅为0.4亿元。2019年1月25日,中信国安发布2018年业绩预告,预计公司2018年全年净利润为18.00亿元~22.00亿元,上年同期为2.59亿元,同比增长593.99%~748.2%。

然而,营业收入的大增与中信国安业务增长完全没有关系。2018年,中信国安以21.72亿元转让中信国安盟固利动力科技有限公司31.80%股权。中信国安也在年报里确认,正是这笔钱,让其净利猛然大增。这意味着,除去这笔股权转让的收益,中信国安2018年的净利几乎为零。

也就是说,增加杠杆并没有为中信国安带来相应的利润,在借款1500多亿后,中信国安的盈利状况依旧不乐观。

在当前状况下,中信国安已经很难通过现有业务赚到钱。因其价值300亿元的核心项目“国安府”房地产项目,正面临无法销售的局面。

曾是稀缺住宅的“国安府”项目,如今面临流产。

2010年,中信国安从信达投资、信达北京分公司手中接收地块,并着手开发北京核心区域内的稀缺高档住宅“国安府”。之后,经历了长达七年的艰难拆迁,中信国安在“国安府”项目投入高达200亿元资金。

不过,由于地块转让环节存在诸多问题,2017年4月5日,中信国安被法院判处返还该地块的土地权益。中信国安的“国安府”项目至此面临流产。

200亿投资打了水漂,300亿预期销售款烟消云散,143户购房者无房可住。留给中信国安的,则是一个巨大的投资“黑洞”。

中信国安内部人士表示,土地返还了,基于土地的投资、土地上的房产、配套以及购房的业主,该怎么办?这个判决书都没有交代,意味着这一个判决将会带来几百起官司。

众矢之的

相比于消失的利润,眼前的债权人才是中信国安此时最头疼的事。

根据时代周报了解,中信国安2018年净偿还债务135.35亿元,但应还未还的有息负债仍有30亿,换言之,这30亿债务已经违约。另外,2019年到期有息负债732亿,占2018年全年营收的约68%。这笔钱须在今年剩下8个多月中全部偿还,且此后两年的到期债务规模都在350~450亿元之间。

在几乎无法盈利的情况下,中信国安能在一年内还上732亿债务吗?求助函的存在已经说明了一切。

更让中信国安紧张的,是自己违约的信息被金融机构公开。因为这将影响到中信国安下一步发行债券融资,甚至是资产重组工作。

在中信国安债权人中,借款余额前五大金融机构包括工商银行99亿,建设银行80亿,农业银行66亿,国开行64亿,以及北京银行49亿。

一旦各大金融机构群起而攻之,在中信国安资产重组过程中抽贷断贷、起诉查封、强行平仓等,则中信国安的重组进程将就此受阻,甚至功亏一篑。

但情况早已开始恶化。2018年以来,多家金融机构不断压缩或提前兑付中信国安的表外资管业务,减少对中信国安的新增贷款业务和续贷,“中信国安面临很大流动性压力”。

截至目前,已有中关村银行、北京银行、申万宏源等5家金融机构对中信国安提起诉讼,启动司法保全程序,并查封了中信国安部分资产。

2019年3月,中信国安一笔25亿元的保险债权投资计划违约,北京银行不得不根据担保条款垫付了3945万元利息。本来这份担保函还有2年多才到期,可中信国安却在这个节骨眼连零头的利息都拿不出来。

更早些的2018年12月份,中信国安有3亿元存款被中关村银行冻结。随后,中信国安持有的3.26亿股中葡股份被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法院冻结。2019年2月11日,因中信国安信用账户维持担保比例低于追保线,中信建投证券进行了强制平仓,导致中信国安被动减持万邦达股票75300股。中信国安所持有白银有色公司股份总数的100%,也被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轮候冻结三年。

根据时代周报(ID:timeweekly)在中国货币网查询到的数据统计,截至3月15日,中信国安已有约171.7亿元资产被司法冻结。而这还将引发更大的风暴。

这些金融机构的紧张情绪也感染到其他机构。除前述5家机构外,还有13家金融机构拟对已到期或即将到期的贷款提起诉讼,准备启动司法保全。并且还有8家金融机构要求中信国安提前偿还尚未到期的贷款。借款违约涉及的金融机构约50家。

中信国安此时已成各大债权人的众矢之的。

评级下调,重组无望

这一切或许是因为中信国安信用早已崩塌。

2019年1月,评级机构联合资信在公告将中信国安列入可能下调信用等级观察名单,并在3月19日正式将中信国安的长期信用等级下调。

这也是中信国安更惧怕的情形。一旦各大评级机构接连下调中信国安信用评级,意味着中信国安将面对大规模公开市场债券和保险资金贷款提前到期,以及银行贷款交叉违约的风险。

也就是说,评级下调后,各个债权人都将怀疑中信国安能否还上欠自己的钱。这种疑虑会引得债权人组团上门讨债。

更严重的问题是,评级下调后,中信国安后续信用体系将崩溃。而这也将引发更致命的连锁反应。

目前中信国安正与债权机构协商再融资,并且推进债券发行,也就是借新还旧。当评级下调,这些打算都将化作泡影。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恐惧,中信国安不希望自己还不起债的问题被公之于众。因此,中信国安请求银保监会统筹协调,避免债权人在重组过程中采取抽带断贷、起诉查封、强行平仓之类的措施。

在这种情况下,中信国安是否能顺利完成资产重组,充满了变数。这也是中信集团向银保监会的求援信中提到的困难。

中信国安这艘千亿巨轮,在金融去杠杆的大背景下,其融资空间已经大受掣肘。

卖资产、找上级

重重资金压力下,中信国安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筹集资金,包括卸掉包袱。

3月21日,中信信息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发生股权变更,其股东从中信国安有限公司变更为中信数字媒体网络有限公司,此公司为中信集团旗下公司。

中信国安此前一份发行文件披露,2018年1-3月,中信信息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0万元,营业利润-665.75万元,净利润-665.75万元。中信国安此举无疑是在甩掉这一包袱。

截至2019年4月12日,中信国安清仓所持有的湖北广电股票。据日前公告披露,中信国安集团此次减持均价为每股9.09元,即套现约3300万元。

此外,中信国安已开始变卖青海盐湖项目、三亚椰林滩酒店、海南万宁地产项目、京龙大厦等资产,为缓解债务危机筹措资金。

发新债还旧账也在进行中。但最终买单的,或许还是中信集团。2018年9月,中信集团向中信国安提供35亿委托贷款作为紧急流动性支持。2019年1月,中信集团再向中信国安提供2.5亿委托贷款,专项用于中信国安拖欠外来务工人员工资。

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也佐证了中信国安资金危机的严重程度。

中信国安旗下有一家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是内地成立最早的一家职业俱乐部。2011年年初,北京国安队在接受采访时称,“比什么都别和中信国安比有钱,恒大再有钱也只是我们的冰山一角。”

回头再看,中信国安的好日子似乎就在昨天,但坍塌也只在一夜之间。

原标题:中信国安濒临崩盘:负债1558亿,求监管部门阻银行追债


2019-4-18点击数/观注度 36595
 
咨询电话 13910949198 (李桂松)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京ICP备16017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3178号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