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所有 |
荣誉与伤痕:屠呦呦背后的中国青蒿素 |
原创: 凯文、陈畅 科创远川汇 荣誉与伤痕:屠呦呦背后的中国青蒿素 作者:凯文、陈畅 已近耄耋之年的屠呦呦,携团队于今日公开了在青蒿素领域的新突破,青蒿素的“抗药性”难题有了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青蒿素治疗红疮狼斑等适应症”取得新进展。 这是这位老人和她的科学家团队,第二次正式进入大众视野,第一次则是“诺奖”上的亮相。可以说,每一次出手的成果都可以引起广泛关注,在被娱乐新闻霸屏的微博热搜里凭实力冲上头条。 作为国人骄傲的青蒿素,在“诺奖”颁布后几乎无人不晓。而鲜有人知的是,这个由我国科学家团队自主研发,在极为艰辛的条件下提炼出来的药物成分,利润却尽归欧美公司所有。 无限风光下的青蒿素,背后却是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一道伤痕。 01 产业:医药,难言的伤痛 中美产业发展的鸿沟,除了满城风雨的芯片行业,还有另一个无法忽略的领域——医药。 2017年,全球1.1万亿美元的医药市场市值中,欧美公司瓜分了半壁江山。尤其是美国的医药公司,巨头林立,一家家都是能疯狂吸金的狠人。其中,市值全球第一的强生,单单是制药业务营收就达到407.34亿美元。 与美国依靠200家制药企业支撑起来的“医药帝国”相比,国内制药企业在数量上是惊人的,大大小小医药企业5000余家,可都是些“小城邦”,就连“医药第一股”恒瑞2018年营收也才174.18亿元。 15个恒瑞≈1个强生。 研发投入上的差距更是赤裸裸,2017年A股所有上市医药公司的研发投入合计320亿元,只是恰好达到强生一家研发投入的一半。 在巨大的产业差异和研发投入鸿沟前,我国医药产业在发展初期步履维艰,甚至因为不懂“游戏规则”,历尽艰辛研发得到的成果却只能拱手让给别人,青蒿素,正是其中最痛的一堂课。 02 市场:“抢滩”青蒿素 中国团队发现了青蒿素的药用价值并且找出了从植物中提取青蒿素的办法,但青蒿素并不是最终的成品药。 而中国,正是卡在了把研发成果变成成品药,并把它推广出去的路上。 把对治疗疟疾有效的青蒿素,变成一个普及的成品药并不是一件触手可及的事,再花个上亿美元进行后续研发支出是再正常不过的。 比起研发成药品,更大的困难在于生产出被国际认可的中国药品。 青蒿素类药品的主要应用在疟疾肆虐的非洲,但当地政府和民众并没有能力采购药物,更多的依靠WHO(世界卫生组织)及各个福利组织,公益基金会来采购捐赠,也就是说主要采购渠道在WHO。 而WHO, 给采购的药物制定了极为严格的准入标准, 所有成品药都必须通过WHO的PQ认证,才能列入采购。 即使到今天,中国也仅有10余家制剂成品药药企通过了严格的PQ认证,2004年复星医药进行的首例创新药认证更是提交了4次补充资料,5次同WHO有关官员进行汇报和沟通,共回答了146个问题,难度堪比上市。 这对于当时的中国药企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从原料到成药制剂是一道门槛,从成药制剂到PQ认证,又是新的一道门槛。 初生的中国医药产业就被卡在了这一道道门槛上。 而国外制药公司则关注起了这个机会,它就是《我不是药神》里生产格列宁的原型公司:瑞士诺华。 向来对生物制药颇感兴趣的诺华制药高管,听说青蒿素的发现后,多次飞往中国进行实地考察。1994年,诺华与军事医学科学院协商,并取得了复方蒿甲醚(青蒿素+苯芴醇)的国际专利。 以此为基础研发5年后,诺华成为全球第一家推出固定剂量青蒿素抗疟药(下简称ACT)的制药公司。 3年后,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采用复方青蒿素作为首推抗疟药物。诺华成为当时唯一合格的供应商,并且取得了复方青蒿素衍生专利。 截至2011年世卫与诺华协议到期的时候,诺华已经通过这一合约提供了七亿人份的ACT, 复方青蒿素药品,完全成为诺华的旗下的明星产品。 到今天, 全球抗疟药及其衍生产品的收入大约15亿美元,但外国厂商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 中国的药企,则只能选择成为原料药供应方,供应着复方青蒿素类药品70%以上的原料,但原料收购价格,却从开始的每8000元/公斤一路跌破2000元/公斤,一度陷入行业亏损。 而据报道,青蒿素原料和成药销售利润比约为1:20。 这像极了中国的制药产业,中国的原料药出口占世界20%以上的份额,世界药品的利润,却在欧美制药巨头手里。 03 闯关:药企的艰难突破 虽然差距巨大,但中国的制药企业并没有放弃过。 在诺华从军科院购买复方蒿甲醚国际专利时,项目下还有一家合作伙伴:昆明制药厂。从那时起,昆明制药厂就成为了诺华的原料药供应商,开始潜心向国际巨头学习如何高标准的生产药品,但是昆药并没有忘记为真正的青蒿素药品而奋斗的使命。 2015年,昆药的双氢青蒿素原料药终于第一次通过了PQ认证,2017年,又一青蒿素类的蒿甲醚原料药获得认证。 目前,昆药已经和屠呦呦团队一起进行“双氢青蒿素片新适应症—红斑狼疮”项目研发,开启青蒿素类的创新药探索。 这大概也是中国创新药产业的缩影,虽然中国致力于原研药研发的企业打着望远镜也看不到国际巨头的背影,但这并没有成为他们止步不前的理由。2009年,中国申报的一类新药数量一度掉到仅有23个,但2017年,申报数量已经达到163个,增长7倍。 此外,我国创新药也开始走向海外,国内百济神州和贝达药业的1.1类化学药FDA申报临床已经进展到第3期,恒瑞、复星医药、亚盛药业也紧随其后。未来,创新药国际化的步伐会越迈越大、越迈越快。 04 未来:医药的前行 研发新药,某种意义上就是烧钱,持续庞大的资金投入才能换来持续的产出,除了医药企业要舍得拿出自己营收的20%-30%去投入研发,还需要一个高效的金融市场作为它的大后方,才能在这个游戏中长久玩下去。 科创板,就是这样一个后方。目前科创板申报生物医药产业16家, 大医疗产业近30家,是仅次于计算机的大类,在这个时代,青蒿素悲剧重演的概率将大大下降。 当然,钱并不是万能的,无私协作的科学家团体精神,才是中国医药产业从荒芜走到今天最持久的动力。 2011年9月23日,国际医学大奖——美国拉斯克奖将其2011年临床研究奖授予屠呦呦,以表彰她为挽救数百万疟疾患者所作的巨大贡献。这是拉斯克奖设立65年来首次授予中国科学家。 而屠呦呦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这个荣誉不仅仅属于我个人,也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 实习生徐泽怡对本文亦有贡献 |
|||
2019-6-23 2142 | |||
|
咨询电话 13910949198 (李桂松) |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
京ICP备16017448号 |
技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