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所有  
豪门世族李嘉仪:北大是中国杰出人才的摇篮

文/李嘉仪

在2014年的春天,带着对未名湖的无限遐思,对探求新知的渴望,对最高学府的向往,作为北大EMBA在读生,16岁的我就来到了北大,来到了那个令千万学子为之倾倒,梦寐以求的最高学府,与大我20多岁的老总级同学们在一起;而在这个秋天,我又作为一名新生正式踏入了北大校园,成为北大最年轻的学子。

我惊喜地发现,北大之所以蜚声海外,誉满全球,不仅仅是这里的学习环境和学术氛围,还有这里的老师和学生:他们个个都是名师巨匠,个个都是各省市的状元英杰,而北大培养的是领袖,打造的是权威,是中国杰出人才的摇篮。并且,北大作为中国思想先锋和国家民族精英培养基地,一直以来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的重任。听他们的课是一种幸运,和他们一起探讨更是一种幸福。他们既是我的长辈,又是我学习生活的导师。

初到北大,我得到了学长和老师们的照顾,他们喜欢和我攀谈,聊学业,聊家常,还有对未来的规划和打算。他们带着我熟悉整个校园环境,让我了解世界最先进的教学设备和科研设施,鼓励我走进实验室参加科研,让我提前感受科研氛围。同时还邀请我加入学生会校团委,参加社团组织,主持学术会议,并介绍我走上讲坛与国家元首、诺贝尔奖得主、社会名流结识、交流、互动。  

在这短短的大半年中,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的锻炼,进一步感受到了北大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有其必然性:科学、严谨、自由、民主、包容、兼容并蓄的校风学风是其锻造“国家之公器,民族之精英”的关键之所在。他的历史地位和精神坐标是国家精英和民族元勋共同锻造出来的,他的精神思想是一代代北大人在风云激荡的岁月中共同创造出来的。

从严复的《天演论》到陈独秀的《新青年》,从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到鲁迅的《呐喊》,从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到毛泽东的“枪杆子里出政权”。从"两弹一星"元勋到诺贝尔奖获得者,从500多位两院院士到400多位全国高校校长,从 “上承太学正统”到“下立新学祖庭”开创现代科技文化教育先锋,"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 "师夷长技以制夷"。 从“新人口论”的提出,到牛胰岛素人工全合成,从我国第一台百万次电子数字计算机的设计,到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研制…

一代代北大人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条件,为新中国的建立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可以说,中国近现代卓越贡献与重要历史关口,几乎都与北大有关,都有北大人的身影。

北大,这所"中华第一"的钦定大学堂,经过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和120年的风雪洗礼。这里孕育了几多指点江山的伟人;这里培育了几多激扬文字的学者:一部部传世力作在这里诞生;一项项科研成果在这里问世;几十所院系相濡以沫;一位位旷世大师著述诲人,一批批学子才华纵横…

时至今日,新一代的北大学子依旧是高校学生中爱国民主精神的主流,学校精神“既内隐于校园之内,又外显于校园之容;既潜藏于大学人之心,又体现于大学人之行,并彰显为大学鲜明特色与个性。”无论是对日占钓鱼岛的义正辞严的愤慨谴责,还是为中国足球队旧梦难圆的悲痛惋惜。我从中看到的,总是一种撼人的精神力量,一种发自内心的强烈召唤。

人在北大,身在其中,我真心赞美:清清未名湖那一潭碧水泛着灵性,融进了北大的精神;巍巍博雅塔那古朴典雅与挺拔又分明象征了北大人自强不息的风貌;庄严的蔡元培、李大钊铜像在风风雨雨之中向人们诉说着北大的家国情怀;宽阔开朗的静园大草坪,曾经响起过保卫钓鱼岛的呼号,草坪上的北大烈士纪念碑为此提供了最好的注脚;幽静而神秘的燕南园是闹市中的一块绿洲,里面住的都是学坛大师泰斗,一般人都不能轻易去惊扰他们;肃穆厚重的西校门上,毛主席亲笔书写的金字招牌,威严的注视着门外艳羡的目光…这一切历史的印记,见证着北大的厚重与辉煌!

当我接到北大录取通知书成为北大学子那一刻起,北大与我就不仅仅是地理上的概念与景观了,她更是充满了历史的内涵:她是注定要举足轻重的,而我注定是要肩负民族家国重任的。因为她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每一个重要关口的时代先锋,无数仁人志士紧密团结在她的旗帜之下,为民族与国家的前途奔走呐喊: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鲁迅、马寅初......这一串闪亮的名字就是他们的杰出代表。他们播下了独立、自强、敢为天下先的新中国精神火种。火种一经播下,便在北大绵延不息,成为一种永恒,成为北大人前仆后继的永久动力!

而我是要面对这种历史积淀与沉压的,但更是一种激励,一种精神的力量。我甚至以为,每一个北大的学生都应当自觉地作为一个北大人所应当肩负的不可推卸的对民族、对国家、对人类未来的神圣使命。

在新时代,北大学子高举以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汇集在以中国梦为主导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旗帜下高歌猛进。北大人的精神就这样一代又一代延续,一代又一代向前… 

我发自内心的赞美:壮哉!北大!

(作者李嘉仪系东方国投、豪门世族董事、北大新生和EMBA在读生)

2014-12-14点击数/观注度 3956
 
咨询电话 13910949198 (李桂松)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京ICP备16017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3178号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