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所有 |
外国留学生难题有解吗? |
原创: sunxiliang2014 孙锡良 外国留学生难题有解吗? 山东大学“留学生学伴事件”虽然在网络媒体引起了广泛讨论,甚至不排除部分文章在深层次上触及到了常人不知的可耻内情(仍然是冰山一角),但某种力量似乎总是能够让媒体又回复到原有轨道,正常的网上讨论开始被部分人认定为“种族歧视”和“封闭保守”,背后,我不指明,大家应该能理解一二。 不少网友让我评论一下“学伴事件”,本不想写文章,因为五斗米。直到看到某些人给批评者扣帽子之后还是决定写点原则性看法,具体细节问题不能触及。外国留学生问题,其实不是一道简单题目,在目前情况下,是一道很难的、近乎无解的题目。为什么会是这样?不妨给大家大致罗列一下原因。 原因一:大学国际排名是死指标,不可动摇。 全世界都流行大学排名,中国又是其中的狂热者,官员狂热,百姓也狂热,没有人会去认真考究这个“排名”到底会对学术研究有多大作用,只要排名上去了,管理者的面子就有了,尤其那些不断往前排靠的大学更是有了宣传的资本,在竞争激烈的招生宣传中,排名比鸦片还管用,谁不重视? 现在,中国又提出要建“双一流”大学,对部分重点大学,有“国际一流”的要求。要做到国际一流,学术进步指标是比较缓慢的,但“国际化”这个指标是很容易快速达到的。我们中国人,有一种能力居世界第一,那就砸钱的能力,凡能拿钱解决的事情,就不用大脑去解决。招收外国留学生大跃进就是花钱的事,中国教育很有钱,令旗一挥,四海庸才莫不纷至踏来,某某部门只需要在纸面上定个国际化指标,之后就看各所学校大显神通了。 有人认为,经山东大学这么一闹,估计对外国留学生政策会有所调整。我跟大家打赌,绝对不会真调整,凡影响排名指标的事,到了黄河,有些人还是不会死心的。 原因二:教育经费都是公钱公花,公民在其中是无关者。 国内公办高校,经费几乎全部来源于财政拨款(中央和地方),这些钱都姓公,每年预算安排好之后,公钱就转移到公姓部级,该怎么分配,怎么切块,全凭那么一小撮人说了算,没有非常严格的法律法规约束。这就造成一个全国人民可见的现象:严重的分配不公。相同规模的学校,拿到的办学经费和研究经费可能相差达十倍至一百倍。标准是怎么定的?官家和专家拍脑袋。 前不久,网上有人质疑中国出钱养的公费留学生太多,某部回应讲,只有不到两成留学生享受完全公费,其余都是自费。实事是不是这样呢?当然不是,除了部级公费,还有学校公费。下面各学校变通的法子多得很,部里下来的经费是大块拨下来的,大块如何分成小块,就是大学领导说了算,自由空间很大,这就是为什么不同大学留学生待遇也相差较大的原因。各高校不计成本地扩招外国留学生,钱从哪里来?都是上面拨下来的那一大块,外国人多花了,中国学生的经费资源一定会被占用。 公办学校,公费教育,公费是怎么花的,从来不必向公众详细交待,公民可以不满,但你必须接受。 原因三:开门纳客是绝对真理。 出于某种需要,我加入到一个有几百人的微信群,群内各类人等都有。最近,因为山东留学生事件,群内有位先生转发了一篇网上文章,认同者较多。然而,没过多久,有人对该文章发话了:这是好事者故意挑事,是有意损害外国留学生形象,不符合对外开放的原则要求,中国是礼仪之邦,对外国留学生好点很正常,网上争议涉嫌种族歧视。经他这么一讲,之前表过态的不少人纷纷转变态度,有些人甚至承认自己的“错误”,这个突然转变到底是因为什么?都在怕什么? 实在看不下去,我回复了一段话,认为本次网络纷争的焦点在于“内外学生平等性问题”,并不是什么种族问题,请不要随意定性。结果,只有一人附和,一人点赞,还有一个人暗示我“不理性”。 大家想想看,依据山大的实事展开争论,也成了不理性?被视为种族歧视?影响对外KF?事情还没有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正面回应,就被打压成敏感争论了,还怎么解决问题?对外KF,就要容忍不合理的纳客?有争议,就违背绝对真理? 原因四:教师整体上都是麻木者。 有关外国留学生质量的问题,按理讲,大学老师是最有发言权的一方。然而,你看到有几位老师敢在网上讲外国留学生学习的事情?文科留学生暂且不谈,凡接触过理工农医类留学生的中国老师,心中其实都有自己的结论,就是不敢讲。我敢讲吗?肯定也不敢。不敢讲得很具体,但可以提点小疑问:他(她)们考试成绩都那么惨,怎么就毕业了?毕业成绩是谁给的? 能不能怪罪老师的麻木?真不能。群里听到几句话,群员就立即改口,几人能在饭碗问题上不过大脑?麻木,还得继续,因为“国际化”目标一定会继续向纵深推进。有位证券从业人员,因为在某群讲到“没有韭菜,只有收割刀”就被处分,老师们不可能不懂道理。 原因五:年轻人整体上也是麻木者。 大学生,对自己身边的外国留学生都是了解的,公费补贴,生活条件,学习状况,他们几乎都是清清楚楚。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任何一所学校的国内学生发出“内外必须平等”的呼声,不只是不敢,绝大多数人已经把外国人的这个“优势”看成是正常现象。 老师都是麻木的,学生麻木不是更正常吗?吵了也没用,按洋学生标准对待全体国内学生,所有学校都没有这个能力,暂只能先让“贵客”享受了。举个例子,为每两个学生配一套带厨房、带卫生间、生活设施齐全的小公寓(个别学校还配有地下停车场),中国学生这么多,大学得建多少公寓啊? 有人提到,欧美日,也给中国留学生提供了不少公费名额,中国怎么就不能为外国提供相同待遇呢?当然可以。但是,两者完全不能类比,欧美日给中国提供公费学习的全是顶尖学生,哪所大学会给中国学渣提供免费读书机会?反看中国,你能在一万名留学生中找出几个可跟国内优秀大学生水平相当的顶尖外国学生? 原因六:国人整体上过高评估了自己的种族位置。 我们的国人,近些年,心理膨胀了不少,在自家内院自豪得不行,总以为自己已经是高人一等了,还动不动告诫自己不要对某有色人种搞种族歧视。事实上呢?恐怕人家内心根本就是把你看成低他一等的人种啊!深色外国留学生一点也没把自己看成低中国人一等,是国人自己多情了。大家看看外国人在国内的各种行为,不论哪个色种,都是那么有优越感。放到国际上去观察各种族地位,大家也会经常感叹,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如果没有利益交换,单从种族上做决定,华人经常会成为受害者前置对象。 原因七:由礼仪之邦过渡到世界大同。 山东大学为什么会对留学生这么优待?因为中国是礼仪之邦,这不同于世界上所有其它国家,其它国家都没有这个光荣称号。再放大到全国高校,一曝出洋学生超国民待遇问题,它们都用这个万金油抹一抹,一抹就光滑了。 礼仪之邦之后的新理由是什么?是世界大同。这个新任务更有历史意义,更能彰显人类文明成果共享性,大规模扩招外国留学生是物质大同在教育大同上的前置表现,虽然招来的留学生所在国未必落后于中国,但能体现普遍性共享的中国式大同情怀。适度援助本不是错,错的是低水平大跃进,错的是严重侵害了自己人的利益。 欧美国家是自私性国家,它们也招了极少全额免费生。不过,大多数对外招生变成了服务贸易,它们对外来生的高额收费可用于补贴国内学生,而不是拿自己学生的资源补贴世界。 原因八:生源的吸引力除了金元还有水源。 在前面,我提到了老师的麻木性问题,主要是指任课老师对外国留学生成绩的困惑,这种困惑又主要是基于对学校教务管理的不理解。 教师自身在对待留学生问题上难道就没有问题?有,且很大。对外国留学生,高校的教师有集体放水的统一性偏好,作业放水,实验放水,考试放水,评价放水,到处都是放水。 为什么大家都习惯了放水?如果严格按中国学生标准要求,没几个学生能毕业,都毕不了业,后面怎么招生?“金元+水源”将是实现外国留学生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的两大保证,不达第一,决不罢休,大家等着看。 原因九:几乎不可回头的面上国际族趋势。 过去,我们讲中国有56个民族,这56个民族都是本地民族。十年前,我提出来一个新的民族叫“国际族”,来自五湖四海的外国人种类繁多,无法再以个数论民族,只能笼统地称为国际族。为什么叫面上国际族?因为他们已经不只是集中在广州,而是已经向全国发散。 部分官员很自豪,说咱们中国的“绿卡”最难申请,比美国还难。不过,我很想提醒大家的是,到底是哪些人在克服一切困难申请这张最难的“绿卡”?是高级人才还是颜色最深的那部分人?已经合法或非法定居在中国的大量深色人群都是领了“绿卡”的吗?有多少人是留学中国后就滞留不归的?这些人,有计划生育政策限制吗?这些人的言论自由和行动自由高于国人吗?这部分人的队伍在快速扩容中,有专门的法律规范他们吗? 不计成本、不计后果地引入大量低水平留学人员,一定会加深国际族问题,甚至可以认为,未来中国的国际族问题将是影响国际关系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中国人为什么不敢得罪外国人?因内心深处都一个“怕”字。怕什么?怕出现“涉外事件”。好像一碰外国人就会引起外交纠纷,吃亏了,让着,受委屈了,让着,挨打了,也让着,不少中国女学生,被恶意性侵了,也忍着。很多深色学渣,花着中国人的血汗钱,过着神仙般的生活,玩着天仙般的美女,获得惨不忍睹的分数。 原因十:十几亿人国家的人口危机焦虑。 一个国家,十四亿人口,即使守不住世界第一,这个规模也已经是非常庞大的。然而,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国家,媒体的焦点却经常性集中到人口危机上面,好像中国的人口危机是世界上最严重的国家。有了“人口危机”这个好借口,引入外国人也就顺理成章,外国留学生在学业上虽然很渣,但年龄结构较好,符合用人单位的劳动力需求,这也是近些年来中国人口专家和劳动力专家们的“共识”。然而,普通高校本土毕业生大量隐性失业的现状谁又能认真关注呢?任何一所高职院校的中国合格毕业生,其学业水平均高于985高校有色群体毕业生,他们无法就业,却大量引入后者,意义何在?隐藏的矛盾何解? 有关中国的外国留学生政策,争来争去,实际上就只争一个问题:中国学生不能比外国学生低人一等,就是个平等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一个前提是:自己先要用力站起来,双膝着地跟人家讨论平等,能有理想结果吗? 最后,我想问大家:对“山东大学学伴事件”,哪个管理部门最应该表态?他们表态了吗?他们能表态吗?他们的表态算数吗? 结论:不先把“十个原因”解决好,任何部门都解决不了外国留学生问题,只能让问题继续以新的方式呈现,等待新的契机进行大调整。 附言: 有年轻家长问:大家都在暑假给孩子报各种班,要不要跟?答:个人认为,按道理讲,不要跟风,从实际好处看,也许要报部分培训班。过去,奥赛很热,大家都报这类班,招生很有用。现在,各地方都推素质教育,中考都要把素质教育分计入总分,你不跟着富人调子走,会吃亏。中国人认定的所谓素质教育就是吹拉弹唱书舞画等,管你适不适合,用分数说话。只要有个“考”字,孩子就轻松不了,素质教育也一样。 写于2019年7月17日星期三 |
|||
2019-7-17 3110 | |||
|
咨询电话 13910949198 (李桂松) |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
京ICP备16017448号 |
技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