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雷望红|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师
来源:观察者网
摘 要
然而,不知为何,教育政策总是要压制考试,否定考试的意义,不断地削弱考试的积极价值。在《减负方案》中,从小学三年级至初中,考试的次数和形式进行了严格限制,那么敢问,未来要通过什么方法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呢?
誓师大会和口号宣读,是动员个体、激发个体和凝聚力量的重要方式。这也是在战争时期,为何每次出征之前,军队都会召开誓师大会的原因所在。誓师大会在教育领域,不只是一时之举,已经盛行了几十年,也不是一校之为,全国大量初、高中,都保留着中、高考誓师大会这一活动。我不明白的是,为何浙江省会禁止这一组织行为,不知意义何在?!
此外,禁止发布“喜报”、宣传“学霸”和“状元”,也令人不明就里。每一个行业、每一个领域,都有自己的行业英雄和行业楷模。在学校中,难道不应该将学霸、状元和其他优秀学生作为自己的楷模吗?通过遮蔽楷模来达到抑制竞争的目的,有必要吗?能够抑制竞争吗?况且,即使学校不发布,难道社会就不关注了吗?
观 点
现在的多少教育专家都是以减负之名,行祸国殃民之实!国家的教育政策被利益集团绑架了!课外补课机构的势力对高层教育管理部门渗透太深了!教育主管部门要么是没有担当,要么是有不正当利益在里面!在学校补课,就属于给学生增负,并且不准老师参与补课,是违法的!但是社会机构收高价给学生补课就是合法的!这其中的利益输送太明显了!中国现在的教育界官员需要好好整顿一下了。百年前,梁启超就大声喊:“少年强,则中国强!”我希望,教育界还有家长们,永远记得这句话。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雷望红】
雷望红:关于浙江省《减负方案》的逐一探讨
2019年10月28日,浙江省公布了《浙江省中小学生减负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又被称为《减负方案》),包括33条具体内容。《减负方案》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关于第4条“小学生晚9点,初中生晚10点不(做)作业”的讨论尤为热烈。
纵观《减负方案》,可以发现,除却第4条,其中还有多条意见值得商榷,比如第3条、第8条、第11条、第12条。本文将对之一一探讨。
先从第4条说起。《减负方案》规定,“小学生晚9点、初中生晚10点不(做)作业”。具体规定,“小学生到晚上9点、初中生到晚上10点还未能完成家庭作业的,经家长签字确认后,可以拒绝完成剩余的作业,教师不得对有此类行为的学生进行惩戒”。这条政策是为了“关注学生差异、保障睡眠时间”而提出的。
这条政策的荒谬之处在于,一是目标混乱。对于学生而言,保障睡眠时间固然重要,但完成家庭作业是学生的基本义务。在政策制定者看来,保障学生的睡眠更为重要,这一重要性可以遮蔽学生的基本义务,学生可以为了睡觉不完成作业。这两个目标并非鱼和熊掌,不需要通过《方案》来取舍。
二是主体主次不分。为学生布置家庭作业是教师为了保障学生汲取和消化知识的重要方式,学生不能在规定时间点完成作业,可由家长签字确认后拒绝完成,这是将学校的教育权利和教育后果转嫁给家庭。暂且不论家长们是否买账,可以肯定的是,如此政策一方面会大大打击教师的教育权威,另一方面则会加大家长的教育压力和教育负担。
三是过度强调差异。老师布置作业的目的多是为了预习知识和巩固知识,作业布置的数量和难度都是平均水平,能够满足几乎所有学生的需求。即使有学生因能力有限做得慢,对学生的平等要求也是为了督促后进学生能够跟上学习进度。如果因为学生不会,就放弃对他们的要求,本质上是对他们的歧视,不利于他们实现自我突破和自我发展。
这条政策如若实施,会带来诸多必然的后果,比如教师教学积极性下降、家长压力增多、家校关系冲突、学生放纵自身、学生差距扩大、学生基础弱化等问题。
再来看第3条,“严控家庭作业总量和作业时间”。其中规定,“不得布置重复性和惩罚性作业”,“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或要求家长批改作业,也不得在家长群里布置作业。”
这条规定的总体性陈述中,“严控家庭作业总量”问题不大,由于政策目标在于减负,若当地学校确实存在学校作业过重的情形,从作业总量上减负进行控制合情合理。但是对于作业时间该如何控制呢?不同学生的专注度和作业环境等方面会存在差异,不同学生写作业所花费的时间必然不同,对时间的把控既无法监督,即使监督意义也不大,此处不能从学生的差异性出发,反过来要求老师。
2017年5月,我在南京某区一所实验小学调研,一位科学老师向我反映,学校有个学生写作业慢,晚上写作业的时间拖得很长,家长不满,就找学校麻烦。家长跑去举报老师,说老师作业布置太多。学校没办法,只好要求全校每位家长将学生每天做作业的起止时间记录下来,反馈到微信群中,这无形中增加了家长的陪同压力和监督压力。
此外,即使记录了时间,一些学生写作速度有快有慢,完成能力有强有弱,老师也不好进行干预(实际上也不需要进行干预)。因此,时间记录最终变成了无效劳动,唯一的功能就是确定教师作业布置的“科学性”,即证明作业时间的可控性和作业布置的合理性,但记录时间实际上也并未改变老师布置作业的习惯。
记录时间本质上是一种避责行为,但学校的避责选择是某家长所逼,后果则由其他家长来承担。可以说,对作业时间的硬性规定,是一种无效甚至有害的规定。
第8条规定,“严控校内考试次数”。小学一、二年级不得以纸笔测试为主要评价方式。小学三至六年级语文、数学、外语、科学等学科可安排期末考试,所有学科均不得组织期中考试。初中可组织文化学科期中、期末考试,不得组织月考和周周清考试。县(市、区)教育部门不得对小学组织统测。
在既往的正常教学中,考试是教学管理中的重要部分,是对学生学习状态的摸底和学习能力的考察。从上学伊始,每次考试成为学生生命中的重要事件。2019年1月,有一个“六亲不认的步伐”的视频在网上爆红,视频是贵阳一名小学生的妈妈所拍,由于儿子期中成绩只考了70多分,因为妈妈此前要求,儿子如果在期末考试中考到了90分以上,妈妈就给儿子买梦寐以求的自行车,儿子如愿考到了90多分,并且得了奖状,非常高兴地走着“六亲不认”的步伐回家。视频所传递出的是一个孩子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的价值,同时证明考试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能力评判和能力激励的方式之一,考试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一个人的潜能。
然而,不知为何,教育政策总是要压制考试,否定考试的意义,不断地削弱考试的积极价值。在《减负方案》中,从小学三年级至初中,考试的次数和形式进行了严格限制,那么敢问,未来要通过什么方法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呢?当前,教育政策一面是不断削减中小学正常的考试次数,一面是不断增加高中生重要的具有决定性的考试次数(高考中增加了小高考),到底是多考好,还是少考好呢?
《减负方案》中规定,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不允许纸笔测试。结果在教育实践中,又不得不采取其他方式进行替代。我于2018年1月在浙江某区调研时,恰逢期末考试之际,当时一所实验小学正在筹备一二年级的期末考试,由于不能采取纸笔考试的形式,学校不得不实行游戏测试,即在游戏过程中展示自身所学习的东西,考试内容实际上还是原来纸笔考试的内容,只是学生不用笔写出来,而是用口说出来。然而,这样一场考试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远远超过纸笔考试的成本。实验小学为了布置具有趣味性的考场,大概花费了数万元的成本。
有人说,实行“幼儿园的去小学化”、“小学一二年级不采取纸笔考试”,是由于学生的手指发育不全,写字对孩童的手指发育会有影响。那70后、80后、90后、00后从幼儿园时开始写字、认字,怎么没有出现手指发育不全、影响工作和生活的问题呢?
第11条,“严禁发布考试成绩和排名”。在这一条中,不仅“严禁教育部门、学校以任何方式公布中小学生考试成绩及排名”,而且规定“学校不得举行中考、高考‘誓师大会’,不得发布中考、高考‘喜报’,不得标榜或变相标榜‘学霸’和中考、高考‘状元’”。
禁止“排名”已是老生常谈,我一直持批判态度,我始终认为,考试与排名在学校中是必要的,只要有竞争,就必然要有比较,考试和排名能够客观呈现学生的学习状态,而公布考试成绩和排名,能够通过正向激励的或负向激励促进学生进步。这一政策的原初导向是,为了保护后进学生而出台,所造成的后果就是学生越来越接受不了打击,越来越需要保护,而脆弱的心灵成为了自我不努力的保护伞,甚至沦落为摧残自我和摧残别人的借口。这一政策的导向明显存在严重的价值问题。
这条里还提到了“誓师大会”。2017年12月,我到著名的高考状元县会宁县调研,发现了一个重要而有意思的现象,会宁一中不仅每年在高考前举行誓师大会,而且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口号,每周一要在“国旗下讲话”之后由班主任带领学生宣读,不仅学生,而且老师都能够在其中感受到改变自我、改变命运的浩然之气。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之下,贫瘠的会宁县不断地创造着“教育能够改变命运”的奇迹。
誓师大会和口号宣读,是动员个体、激发个体和凝聚力量的重要方式。这也是在战争时期,为何每次出征之前,军队都会召开誓师大会的原因所在。誓师大会在教育领域,不只是一时之举,已经盛行了几十年,也不是一校之为,全国大量初、高中,都保留着中、高考誓师大会这一活动。我不明白的是,为何浙江省会禁止这一组织行为,不知意义何在?!
此外,禁止发布“喜报”、宣传“学霸”和“状元”,也令人不明就里。每一个行业、每一个领域,都有自己的行业英雄和行业楷模。在学校中,难道不应该将学霸、状元和其他优秀学生作为自己的楷模吗?通过遮蔽楷模来达到抑制竞争的目的,有必要吗?能够抑制竞争吗?况且,即使学校不发布,难道社会就不关注了吗?
最后,第12条,“实施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其中要求“强化评价的激励、诊断与改进功能,淡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
这一条政策表明了教育改革的目标,目的在于改变教育评价体系,从强化甄别、选拔功能走向激励、诊断与改进功能。过度强化甄别和选拔功能,会影响到教育的培养和教化功能,二者需要兼顾。但需要说明的是,教育本身必然存在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否则就无所谓培养人才、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可能。激励、诊断与改进是必须的,但是如果为了改革,为了简单的平衡,从而废除教育的原初功能,那就与教育意义和国家政策南辕北辙了。
综合来看,浙江省《减负方案》的问题,
没有弄清楚几对教育主体之间的关系。
一是没有弄清政府和学校的关系。现在出现了“行政绑架教育”的做法,教育规律被行政任务所打破,教育秩序被行政命令所打乱,密集细致的行政指令使得学校老师在教育管理上无所适从。我国的教育改革,要重视到教育一线调研,要听取一线教师的真实想法,从中获得教育改革的真谛,不能想当然地实施一些与教育规律、社会需求相悖离的教育政策。
二是没有弄清楚学校和家庭的关系。学校和家庭同为教育场所,教师和家长同为教育主体,但是主次关系没有分清。到底谁主谁次没有定论,两者都非常重要。然而,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场所,教师作为专业的教育主体,应当享有教育的主导地位。我国的家庭目前还是以双薪家庭为主,双薪家庭意味着学生父母的主业是市场劳动参与,他们不可能成为专业的教育者,家庭只能辅助学校进行教育。按照《减负方案》的导向,是想把全国的父母都变成专业的教育者,这意味着,家庭中必须有一个人回家专门陪伴子女接受教育,这不仅对于家庭会存在潜在的生计风险,而且对于国家而言会产生社会稳定的风险。因此,教育政策必须强化学校的教育功能和教育权威,而非不断剥夺学校的教育功能,弱化学校的教育权威。
三是没有弄清楚家长和培训机构的关系。《减负方案》通过削弱学校的教育权利、压缩培训机构的发展空间、释放家长的教育压力以实现减负的目的。按照这一政策,学校减少参与、家长减少参与、培训机构减少参与,学生去干嘛呢?所有的主体都减少了参与,竞争就消失了吗?学生就去自由玩耍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政府最易监控的主体是学校,因此,真正能够被管住的只有学校和老师。当学校和老师被管住了,家长就必然会和培训机构合谋。观察发现,在减负政策出台后,国家加强了对培训机构的管理,由于培训机构需要取得资质,因此最终的结果是“大鱼吃小鱼”,大量的小型培训机构被取缔,富了一批拥有雄厚资本的培训机构,而家长的培训成本则水涨船高。当家长和培训机构隐秘的合谋固化下来,届时国家要想再次扭转教育局面,恐怕就要面临更大的困难。
网友精彩点评
沙场秋点兵
真正有良心的文章。现在的多少教育专家都是以减负之名,行祸国殃民之实!
重庆奔吃老火锅龙头寺店
义务教育17世纪起源于德国,其目的是为了让人们都有学习《圣经》的能力,英法美大多是19世纪开始跟进,原因是当时过高的文盲率导致没法提供足够多的产业工人,影响到资本主义的发展。毛主席1945年的时候就提出新中国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从百分之八十的人群中扫除文盲,当然我们也是这么做的,庞大的、有纪律意识、有初级文化的人口让我们能在短短几十年成为世界一级,这才是真正的人口红利,也是社会主义义务教育的初衷——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现在的教育乱象,个人认为原因有二,一是教育系统本身白左化倾向;二是看不见的力量在推动阶级固化。
睿思
国家的教育政策被利益集团绑架了!课外补课机构的势力对高层教育管理部门渗透太深了!教育主管部门要么是没有担当,要么是有不正当利益在里面!在学校补课,就属于给学生增负,并且不准老师参与补课,是违法的!但是社会机构收高价给学生补课就是合法的!这其中的利益输送太明显了!
梓潼688
中国现在的教育界官员需要好好整顿一下了。
观静
书山无路勤为径。没有哪个行业,优秀和成功,是唾手可得的。
《减负方案》的某些条文,还有那些“快乐教育”“素质教育”,都是走偏了。在我个人看来,这就是广大学生思想中的“鸦片”,会摧残一代中国少年的整体能力。
百年前,梁启超就大声喊:“少年强,则中国强!”
我希望,教育界还有家长们,永远记得这句话。
沈昊
减负,必然是拉开中下层和上层的差距,而不是相反。
除开一些暴发户,大多数有钱人的小孩,从小就是双语学校,学得更多,考的也多。什么快乐教育,什么3点半放学,都是胡扯。
社会上大家都混这么多年了,你们没感觉么?真到岗位竞争的时候,拼的就是全方位的资源和能力,能托关系的托关系,能亮文凭的亮文凭,能出期刊论文的恨不得贴脸上告诉别人,谁管你当初是不是快乐教育啊。
tim
这篇文章说得好,减负、去考试化最终会害了整个国家。是该好好管管教育了。
爱国者
非常好的文章!谢谢作者!我从教36年了,是个称职、甚至有口碑、有名气的老教师,也是全国高中名校的老师。看到文章我突然想到,在我的职业生涯中,从来没有见过教育局官员、教育专家征求过一线老师的意见,甚至学校的领导也“躲着”我们这些60后的“老不死”。究其原因,那就是他们都知道,我们这些老教师说的话,一定与他们的意见相反!中国的教育改革的奇葩之处就在这里,一不问学生和家长的诉求,二不问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求,三不问一线教师的经验和建议,完全是一些学术水平和思想品质都很“可疑”的官员和专家在一意孤行,反复试错折腾。而且,作为化学老师,我觉得所有的教改,都是削弱理科,透着一股“反智”、“我恨数学”的非理性戾气。更加诡异的是,越是经济、教育发达,“人才济济”的省市越喜欢折腾,广东就是这样。久而久之,让我这个注重事实与逻辑的理科老师,不得不滋生阴谋论的想法——这些不完全是不懂教育的人在胡搞,有些是相当内行的人,在对公办教育踢“心窝脚”。例如深受老百姓痛恨的、与被房地产绑架的学区制。例如,中国是个制造业大国,这是由国情决定的。这种情况反映到大学,就是理工科专业要非常强、非常多,反映到中学,那就是数理化生的教学一定要强。可是高考是什么样子?要么理化生一张卷子,叫做理综,要么就是选考一门。恕我愚钝,我完全无法理解,这样做的好处在哪里?!当年广东高考搞“3(语数英)+X(理化生政史地选一)+大综合”时,浙大在广东招生,所有专业,包括文科(我没有写错,您没有看错),X科必须是物理!——给了广东教育厅一个热辣辣的大嘴巴!再例如,我们这些60后老教师对中青年教师有个看法,那就是以前“理七文六”(1990年代前后,高考理科考7门,文科考6门)的师范生不错,素质全面,业务能力比较强。再例如,我的同学是某著名师大化学系教授,留英博士。她告诉我,教授们每年要开个会,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科研成果。轮到他们学校一位高中化学教材的主编、教授、博士后导师说话时,不少教授站起来就走,公然的鄙视。这又是为什么呢?无非主编是拿了巨额的稿酬,编出了稀烂的教材害人。教育届的奇葩太多了,不胜枚举,令人气愤无奈,不由得产生阴谋论的想法。当然,中国的教育存在不足,需要改革优化发展。但应该是充分满足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的需求,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学生,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应该更高瞻远瞩、更理性科学、更实事求是、更具备可操作性。现在中国教育改革唯一的目标,似乎就是减负。可是在知识爆炸和人人想上名牌大学的时代,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唯一的方法,是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中国教育在这么多干扰下,在教育经费普遍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成绩是巨大的,可以说是“多快好省”。现在真正的问题,是教学科目和内容比较死板,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对极少数尖子生和特长生(包括偏科天才)不利。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应该是办天才儿童学校(迄今为止,中国一所也没有。前苏联有,而且非常成功)。另外,对相当一部分不爱学习、比较愚钝懒惰散漫的学生,学校和老师基本上没有很有效的办法。也就是说,现在的中国教育,受益者主要是数量巨大的、学力中下至中上水平的学生。作为老师,我非常希望社会各界人士提供宝贵经验和诉求,理解学校的难处,支持老师的工作。说句实在话,我怕专家和官员。观察者网的专栏作家苗柔柔曾经在文章说:公办学校和公办医院,是人民共和国给每一位公民的最好礼物。我非常认同,希望大家一定珍惜维护,一起改进提高。这个世界上,非亲非故,对你最好的,就是老师和医生。当然还有警察和解放军。
无奈的蜡烛
首先掌握教改话语权的都是枕边风,第二,官员子女和富人子女更重视西式教育,私下的培训班更多占用了晚上学习的时间,当然也有很多宠孩子的读书无用论的观念在权利阶层广为流传 这样培养的孩子 到了高考发现竞争不过穷人家的孩子。
所以从九十年代的教改,定调就是减负,不写作业,家长投诉 教育局和校长一定会处理老师 影响考评,干脆就不管,教师变成打工的。
还有一点大环境影响 ,高考是唯一最快捷提升阶层的通道,富人们千方百计增加穷人们通过这个独木桥的难度,以保证富人的先进性。这个是长期性的潜意识。很多例子可举的。
所以医改,教改,等事业性改革就没有一个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