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日关系     
安倍晋三内心最不为人知的隐痛

原创 血钻故事编辑部  血钻故事

鸷鸟不群,方圆难周。——《楚辞》

导读:安倍晋三的外祖父岸信介曾是二战战犯,深受军国主义影响。安倍晋三的父亲,在二战时曾是神风特战队的成员,也受军国主义洗礼。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仍保留着日本在二战时的“大国理想”。要想实现这个“大国理想”,整个安倍门阀其实都有着一个终极奋斗目的:日本恢复军事主权。

日美安保条约

1960年,日本爆发了二战后至今规模最大的游行示威——安保斗争。数百万日本国民走上街头,抗议时任首相岸信介与美国续签安保条约。

1951年,美日签订了“旧安保条约”,这一条约规定了日本在恢复主权后,美军仍有权利继续驻扎。这无疑让日本进入了半殖民地社会。但岸信介认为,这一条约的确是不平等的,但不平等的并不是美国可以在日本驻军,而是条约没有明确规定:美国有保护日本的义务。

于是,1960年1月19日,岸信介赴美,与艾森豪威尔签署了《日美安全保障条约》,也就是后来的“新安保条约”。

这一条约明确了美国保护日本的义务,但为此,日本彻底成为美苏冷战的桥头堡,随时可能成为战争的前沿。于是,不满的日本国民走上街头。可岸信介却铁了心,利用《日本国宪法》中规定的众议院优先原则,在1960年5月19日强行通过表决。

就在表决前一天,国会和首相官邸被38万示威群众重重包围。岸信介的家被围得水泄不通,房外的示威者高喊“反对安保”,并把石头和点燃的报纸扔进岸信介家的院子里。

当时,岸信介的两个外孙在家里做客。其中一个外孙,就是安倍晋三。那年,他只有5岁。

尚不更事的小安倍被屋外的声音吸引了,他以为外面游行示威的口号和庙会祭祀时的伴乐是一样的。

“真好玩。”

于是,安倍晋三也和弟弟跺着脚,一起冲着岸信介喊:反对安保!反对安保!

后来,安倍回忆道,当时自己的父母急得不行,一身冷汗。倒是外公气定神闲,微笑着看着他,很愉快的样子。

岸信介的枭雄本色尽显无疑。

早在二战刚结束时,面对满目疮痍的日本,岸信介就毫无黍离之悲,反而斗志昂扬,做了这样一首诗:“谁云国破山河在,满目是正天下春”。

岸信介被称为“昭和妖怪”。在这名“妖怪”任内,安保条约的修订是其最大历史使命。他也的确为此赌上了政治生命。因安保斗争,岸信介被迫辞职。但他的影子却投射到了未来的日本政坛,也投身到了后来的安倍晋三身上。

门阀政治

从六岁在外祖父家玩耍开始,安倍的身上就有了岸信介的投影,并被烙上了门阀政治的印记。

日本门阀政治渊源已久,早在幕府时期,地方大名和将军府就以联姻等形式笼络四方。当下的日本,仍是门阀政治,军政豪族互相联姻,结成稳定的利益集团。

提携安倍晋三的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就是军政世家。如按其成员在日本政坛持续在任的时间算,小泉家族是日本当之无愧的第一政治家族。日本国会共有131年历史,而小泉家族成员在国会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时间则长达95年。

但在安倍门阀面前,小泉家族也只是小门小户。安倍晋三身上的政治基因源自安倍一系的政治门阀。这一门阀由三大家族组成——岸家(岸信介)、安倍家(安倍晋三)、佐藤家(佐藤荣作)。三家互相联姻,过继子嗣——岸信介就是由佐藤家过继给岸家。

而安倍晋三的父亲安倍晋太郎则是小泉纯一郎的“恩人”,正是在他的推荐下,小泉才得以进入竹下内阁任职。

1982年,安倍晋太郎被任命为外相。晋太郎找到安倍晋三,对他说:“来给我当秘书吧。”

晋三问道:“什么时候开始?”

“明天。”

“那可不行!明天我还要去公司上班呢!”

这一年,安倍晋三28岁,在东京八重洲总公司出口部上班。3岁时,安倍就陪同外公出访过印度,也许因为这,他喜欢涉猎一切新鲜事物:爵士乐、射箭、旅游、北京烤鸭……却唯独不喜欢政治。在南加州大学读政治时,他甚至没能撑满一学期就退学。

1977年,从成蹊大学法学部毕业后,安倍晋三便回国入职神户制钢所,随后又到公司驻纽约事务所研修。后来又在兵库县加古川工厂坐办公室。在被父亲喊去当秘书时,他才刚跳槽到新东家不久,哪愿意辞职。

父亲不容他反驳,对他说道:“我做秘书时,一天之内就把报社工作辞了”。

听到父亲这样说,尽管万分不情愿,他还是遵循父亲的旨意辞了职。而在他刚开始当秘书那阵子,安倍晋三忙完每天的秘书工作后,就马不停歇地赶回到老公司,继续交接工作、跟进项目……

这个游戏人间的青年还是放不下“充实的社员生活”。28岁之前,安倍晋三一直都是一个平平无奇的上班族。而他最大的梦想,是跟未来的老婆一起开一家居酒屋。即便在父亲的强制要求下开始接触政治,却还是向往平凡。

安倍晋太郎了解自己的儿子。他没想过要彻底改变安倍晋三,只是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希望在自己的感化下,安倍晋三也能从心底认可自己、乃至整个安倍门阀的政治使命。

从1982年到1991年,安倍晋太郎对晋三言传身教,给他补政治课。但这一期间的日本也有些不寻常。在泡沫的搅动下,日本经济进入反常的飞速增长,房价猛涨、股市高歌猛进,日企进军海外,日本制造遍布全球……

然而,随着《广场协议》的签订,日元持续升值,楼市股市一飞冲天,1991年,泡沫终于破裂,日本迎来了失去的30年。也是这一年,安倍晋三迎来了人生的首次幻灭。

在此之前,安倍晋三每日行程满满,不断积累政治经验和人脉。期间,父亲晋太郎频繁出访世界各地。安倍晋太郎共出访39次,安倍晋三陪同20次。

1991年,身患胰腺癌的安倍晋太郎见到了戈尔巴乔夫。当时,晋太郎已被内定为下任首相。

安倍晋三亲眼见证了父亲达成的这一开创性外交成果:身为美国的马前卒,日本自民党却与苏联共产党进行了党际交流。

为了促成这一会面,安倍晋太郎在疾病和压力下,体重减了整整30斤。在和戈尔巴乔夫见面前,为了让自己看起来健康一些,晋太郎在西装里面套了两层内衣,又在两层之间垫上东西。

安倍晋三回忆道:这是父亲最后一次在正式场合露面。那次会谈,是父亲赌上性命的终极外交。此后一个月,父亲走了。

令人唏嘘的是,晋太郎堵上性命换来的外交成果,随着年底苏联解体,变得毫无意义。但这件事却成了晋太郎给儿子上的最后一堂课:

“为实现自己的宏愿,政治家不能澹泊无为”。

父亲的死,让他的这句人生笺言注入安倍心中。政治,就此成为安倍的一生追求。

1993年,安倍晋三首次当选众议员议员,他的政治生涯正式起飞。几年后,随着小泉纯一郎的上台,安倍门阀早年做出的投资开始得到回报,安倍被委以重任。

2006年,小泉卸任。作为小泉钦点接班人,安倍晋三从自己的这位“师兄”手里接过了永田町首相府的交椅,成为首位战后出生、战后最年轻的首相。

但他的首次入阁,却并不顺利。因为,他有着跟外祖父岸信介一样的政治抱负。

安倍晋三的抱负

2011年3月11日,太平洋上,一场里氏9.0级的特大地震引发了巨大海啸。这导致两万多日本民众死亡和失踪。地震还导致日本福岛县的第一和第二核电站发生核泄漏。就在电站工作人员和救援人员纷纷撤离的时候,50名身穿连体衣、头戴防护罩的特殊救援人员却匆匆赶往核岛辐电站的核泄漏地点。

这50人,都是东电公司留下的平民。他们的平均年龄,都在50岁以上:核辐射会让身体癌变,但癌变有潜伏期。选这些老人去执行任务,是因为他们很有可能在潜伏期内就自然死亡,等不到癌变。

据说当时这些死士在处理核泄漏的时候,为了把核辐射的伤害降到最低,每半小时就轮换一次。但这根本不管用,他们体内的白细胞快速死亡,每个人的嘴上都能闻到核辐射的味道。成功堵住核泄漏后,这50个死士有8位直接死在了核泄漏的地方,还有6位在撤离途中核辐射发作死亡,另有2人在后续的海啸中丧命……

这50人的事迹曝光后,日本网络对自卫队进行了口诛笔伐,大骂日本自卫队是“懦夫”。因为有传言,自卫队因怕死,不愿前往福岛,才只能用平民的命去堵核泄漏。

为了应对舆论,时任日本首相菅直人要求自卫队出动直升机参加福岛核电厂的灭火工作,自卫队却拒绝了首相。他们认为,让自己从事核电厂维安任务的决定“出乎意料,根本欠缺专业考量”。

事实上,自卫队也曾进行过救援工作。核泄漏发生两天后,就有前往救援的自卫队员因氢气爆炸事故受伤,其中1人遭辐射污染。当时,自卫队内部就已传出不满的声音:都是送死,凭什么要让自己去死?

或许是和平太久了,又或许是已默认了保卫日本是美国军队的义务。近些年来,日本自卫队的军事素养直线下滑,甚至都忘了自己也算军人。

一位日本网友曾拍摄了一张照片,发到了个人社交平台上。照片中的日本自卫队军人,坐在坦克上,用坦克上的火控计算机显示器,播放自己喜欢的动漫,看的津津有味。

日本自卫队有着各种各样的福利政策,加上本就不严格的训练任务,许多高压下的日本年轻人,都开始选择加入自卫队“安享晚年”——这不是安倍想看到的。

因二战战败,日本宪法由美国起草,而根据宪法第9条规定:日本没有交战权,也不能拥有正规军队。而日本的军事主权握在美国手里。

安倍晋三的外祖父岸信介曾是二战战犯,深受军国主义影响。安倍晋三的父亲,在二战时曾是神风特战队的成员,也受军国主义洗礼。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仍保留着日本在二战时的“大国理想”。要想实现这个“大国理想”,整个安倍门阀其实都有着一个终极奋斗目的:日本恢复军事主权。

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赶走美国驻军。要赶走美国驻军,又必须先修宪,废除第9条。

早在70年前,岸信介就曾着手废除象征和平的第9条。为达目的,岸信介甚至不惜把日本再次推向战争的边缘,最终被日本国民赶下了台。修宪以失败告终,只留下了一个极具妥协意味的“新安保条约”。

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即便有了外祖父的教训,初出茅庐的安倍晋三还是不懂这个道理。2006年,初次拜相的他延承了安倍一门的政治使命,却走了一条与前辈们截然不同的路。

2006年10月8日,安倍晋三踏上日本首相5年未曾涉足的中国,与中国领导人进行会晤,这次出使在日本国内被喻为“破冰之旅”。

此前,他的“师兄”小泉纯一郎曾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导致日中两国关系陷入停滞状态。而继承了安倍一门军国主义精神的安倍晋三,却在组阁不到2周的时候,就对中国进行访问,这在整个中日关系史上都极为罕见。

为了“脱美独立”,他选择“亲中”。这看似可行,却犯了日本政坛的大忌。

在日本,首相下台的原因有很多:任期到期、内部选举失败、众议院和参议院分歧……但无论怎样,“亲华”和“脱美”,才是日本首相下野的最大一部分原因。比如继任竹下登担任首相的宇野宗佑,在职时间仅为69天。辞职原因是与艺伎有染,可实际原因则是他要继续实行竹下登的对华友好政策。

除了犯了禁忌,日本网站的一篇文章指出:安倍在第一届任期时不会察言观色。而对领导人来说,要解读国民的意思,察言观色是非常有必要的。

因为不懂,或者说根本不在乎国民真正需要什么,安倍一上来就想着实现个人的政治抱负,试图用政治手段来减轻美国对日本的影响。至于国民最关心的经济和民生问题,他甚至连说都懒得说,以至支持率大跌。

2007年9月12日,基于政治现实,政令无法顺利执行,安倍以健康为由(溃疡性大肠炎)辞去首相一职。

此后6年里,日本走马灯般换了7任首相,这让日本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乱。直到福岛核泄漏事件爆发,时任首相菅直人因救灾不力辞职,继任者野田佳彦在职一年多后,同样以辞职收场。

这个烂摊子,最终又被交到了安倍晋三手上。

而这次,他不再青涩。

成熟的政治家

2012年11月29日晚,安倍晋三作为自民党总裁,参加包括时任日本首相、民主党代表野田佳彦在内的党首众议院大选辩论,这也是日本历史上首次网络直播党首辩论。

辩论的焦点集中在核电政策、经济、消费税增税及外交等问题上——这在之前,安倍可不在意这些,他的心里只装得下一个恢复主权,也就是修宪。

所有人都看到了安倍的转变。2012年12月26日,安倍晋三就任日本第96代首相,这也让他成为平成时代唯一回任的首相。

二度入阁拜相后,安倍前往父亲的墓前宣誓,表示这次要一雪前耻,无论如何也要坚持走完四年首相任期,改变留在人们心中的“窝囊废”形象。事后,他又到外公墓前汇报,再次明确了安倍一门的政治使命:修宪、强军、走正常国家道路。

此时的安倍已然是一名成熟的政治家,他开始明白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重掌权柄后,他说得最多的不再是“大国理想”,而是自己的“安倍经济学”。

大学期间,安倍曾参加过学校的射箭团体,并且代表学校参加了1974年的东京地区第13届四大学运动会。为了让更多选民快速领会“安倍经济学”,他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将其中的三个细分政策目标比作了“三支箭”——大胆的金融政策、机动的经济方针、活跃的民间投资。

这一比喻深入人心,稳住了刚上台时动荡的人心。而“安倍经济学”的成果也比较显著:以日元计,日本GDP出现了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乃至1990年代以来难得的“复苏景气”。

在外交上,安倍也变得圆滑。无论他心里有多想摆脱美国的控制,在实际行动上,他主动与奥巴马、特朗普亲善,强化日美同盟。

与此同时,他还希望能分到中国高速发展的红利,积极与中国修复关系,例如推动中日高层互访、正面评价“一带一路”、淡化历史和领土争议等等。

这个成熟的政治家,像个走钢丝的杂技演员,用恭谦有礼的外交手腕为支点,游走在美国和中国之间,并不可思议地维持住了那脆弱的平衡。

内政上,在安倍晋三的带领下,自民党牢牢把持着参众两院,国政选举六连胜,在野党望尘莫及,以至于日语里出现了“安倍一强”的说法。

2019年11月20日,安倍晋三因在任时间累计达到2887天,超过日本前首相桂太郎2886天的在任纪录,成为日本宪政史上在任时间最长的首相。

究其原因,还是安倍晋三学会了把个人的政治诉求暂时搁置,先解决国民更关心的现实问题——这一点甚至超越了他的外祖父岸信介。

但为此,他也做出了牺牲。这个出身政治世家的一国首脑,开始扮演着国际政坛上的“小丑”角色。

“君子豹变”

特朗普当选总统时,安倍晋三第一时间飞赴纽约,前往特朗普大厦与其见面。这场会面没有任何外交礼遇,媒体一片嘲讽,说他为了能成为第一个和美国新总统会谈的外国领导人,不惜自降身份,甘于“觐见”。

因特朗普爱打高尔夫,安倍晋三就开展了高尔夫外交,陪川普打球。2017年11月6日,安倍晋三招待美国总统特朗普打高尔夫球却不小心摔了四脚朝天。这一画面被东京电视台“鬼畜”式播出,安倍晋三“小丑”身份再次被坐实了。

一个把赶走美国驻军当成终极目标的人,却甘愿充当美国总统的开心果。对于这一点,安倍是这样解释的:他这样做,只是遵循“君子豹变”。

“并非为保身而豹变,而是为了国家和民众,可以舍弃面子,这是我们作为领导人应该有的姿态。”

安倍没有说谎。他这样做,的确是在替日本争取利益最大化。

在自降身份成为首位同特朗普见面的外国首脑后,仅10天,安倍晋三便在参议院TPP特别委员会上呼吁特朗普切勿放弃TPP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战略。他还特意提到,“否则中国GDP将超美国”。

安倍晋三很会在大国之间玩平衡,先用谦卑的姿态跟美国套近乎,打感情牌;再用中国影响美国,打政治牌;最终目的都是为日本牟利。只是“永远美国优先”的特朗普不吃这些虚头八脑的一套,还是毅然决然地退出了TPP。

但不管有用没用,安倍还是喜欢用这一套。2020年1月11日起,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和阿曼三国,完成为期5天的中东和平之行。

面对中东土豪,安倍还是选择刻意放低姿态,以示诚意,并提出:日本90%的原油进口需要依赖中东。

他没有忘记日本利益最大化。只是到了任期后期,他个人的政治诉求又再一次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

在安倍出访中东之际,日本自卫队以保护商船和收集信息为名,曲线出兵入中东。这次出访,除了跟中东土豪谈石油,还有“试探性出兵”。毫无疑问,这又是为了加快修宪步伐,并以此来试探国民对修宪的态度。因为另一大阻碍——美国,似乎已经默认了这一行为的合法性。

在安倍任内,美国给予了他最大的“宽松政策”。因遭遇两次金融危机,美国综合国力大跌。为了维持军事地位,美国把目光投向了盟国,让澳大利亚、日本这些盟国出钱,出兵,帮助其在全球开展军事活动。

日本每次都出钱出力,任劳任怨。作为回报,美国允许安倍公开修改70年前在美国主导下制定的和平宪法,并支持和赞赏安倍推进“新安保法案”实施。

2015年10月,在安倍晋三的力推下,日本国会通过了《新安保法案》,从法律层面解禁了集体自卫权,为日本未来出兵海外铺平了道路。即便这条法案同样被日本国民反对。

接着,安倍努力把美国给予的“宽松政策”用足,发挥到极致。2017年,修宪被正式列入自民党当年的活动方针。但因外界质疑和支持率下跌,安倍不得不放弃修宪,向国民承诺今后仍以经济为先。

但安倍仍未放弃自己的抱负。为此,他屡屡参拜靖国神社,不惜以伤害日本与中韩的关系为代价,否认日军侵略的事实,以期作废二战战败国的身份。

更奇怪的是,明明跟韩国纷争不断,却又首次就慰安妇问题公开道歉;跟中国,我们甚至都很难判断他到底是亲中派还是反中派。

安倍的做法就像一个渣男,打一棒子再给一颗枣子。但事实上,这正是他矛盾的体现:国家利益和个人抱负始终在他的心里拔河,当后者占据上风时,日本又不可避免地再次陷入经济困局。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安倍第二次上台的2012年,日本GDP总量为6.203万亿美元,而2019年日本GDP仅为5.082万亿美元,下降近20%。可以说,安倍晋三第二次上台后推出的“安倍经济学”带来的所有增长,几乎全被抹去。

2019年7月,安倍领导自民党在参议院选举中以超过半数的优势获胜。但对他本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挫折:因为“修宪势力”未能获得超过三分之二席位。

修宪在日本不得人心,安倍唯一的机会,就只剩2020年的东京奥运会。

黯然收场

2020年,这本应是安倍最为辉煌的一年。1月17日,安倍晋三在自民党机关“中央政治大学”进行演讲中再次提议自卫队入宪:“现行宪法从制定起已逾七十年,我们应该修改里面一些过时的内容,(宪法)第九条首当其冲。”

安倍的信心来自东京奥运会。

奥运会的举办将使他的支持率上升,如果能携成功举办奥运的声势提前解散众议院举行大选,在野党将被逼入绝境。进而安倍晋三就能拥有更多政治资本来实现自己的最大使命——修宪。

但这一切都随着疫情这一黑天鹅事件的发生产生了逆转。

今年日本二季度全国实际GDP比上季度下降7.8%,降幅创下二战后的最差纪录。当然,早在疫情之前,日本经济就已经有些难看了。

抗疫压力和经济上的失利让在野党重新看到了希望,之前被掩盖的“森友学园”、“加计学园”等贪腐问题被国会再度审议。

而与韩国史无前例的交恶,与俄罗斯就北方四岛问题的谈判毫无进展,以及与朝鲜的人质问题协商无果,加上中美关系日趋紧张,日本夹在中间越来越难以回旋……这些外交上的压力又得以让在野党连绵不断地对其进行攻讦,步步紧逼。

“安倍一强”只得疲于应对,最终连续147天不间断工作,拖垮了身子。2020年8月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东京首相官邸召开记者会,再次以身体原因为由,宣布辞去首相职务。

以身体理由提前卸任,这或许是安倍晋三最好的归宿。

2019年,《朝日新闻》对日本选民进行了针对修改第9条宪法的民意调查,调查结果显示:59%的选民在2012年安倍获选时满怀厚望,但在2019年时对于安倍结束任期前的表现,68%的选民认为最好不要更改第9条。

日本国民的确相信过安倍晋三的‘大国梦’,但他们不再相信安倍的能力了。奥运本是安倍实现家族使命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可惜剧本从一开始就跑偏了。

不仅民间,学界也完全不看好修宪。东京明治大学政治学教授西川伸一表示:“安倍首相肯定会载入史册。但是,实现他雄心勃勃的目标的机会非常非常渺茫。”

最终,跟自己的外祖父一样,安倍晋三也只留下了一个更新的安保条约,聊以自慰。

尾声

日本战国时期,大名武田信玄一生杀伐,被称为甲斐之虎;太阁丰臣秀吉,因形体瘦削又机敏,被称为战国猴子;而最终赢家德川家康靠着隐忍加能活,荣获“战国老乌龟”称号。

为政客描摹动物图谱,是日本的传统。那么,安倍晋三呢?

美国知名日本研究专家杰拉德柯蒂斯是这样形容他的:谨慎的鹰派。而他本人的座右铭,则是:鸷鸟不群。

他是一只鹰鸷。

他看起来是如此温和,甚至用“豹变”来掩饰自己的窝囊行径。但实际上,他不是什么君子,也不是什么豹子,而是一只永远在隐忍,又随时等待爆发的鸷鸟。

安倍晋三既有外祖父岸信介作为枭雄的云淡风轻,心里又始终装着日本的“大国理想”;又有父亲晋太郎的隐忍务实,且格外强调现实利益。

他一面着手修改和平宪法,试图摆脱战败,把日本恢复成正常国家;又因时局所限,不得不策略性地收敛锋芒,甚至低到尘埃里,甘当世界政坛的“小丑”,以待时机。

这便是鹰鸷:隐忍不发,又志在青云;能屈能伸,又杀伐决断。

作为首相的安倍晋三其实从未真正“豹变” 过,他始终是一只鹰鸷。但安倍晋三的人生的确发生过蜕变。

1993年,父亲去世两年后,在家乡山口县的街头,安倍晋三冒雨竞选国会议员。那天的雨很大,没有人会想到这个一脸苦相的政治新人内心藏着怎样宏大的政治抱负;也没有人注意到,一只鸷在雨中腾空飞起。

即便后来,这只鸷摔了下去。

本文作者:地中海螃蟹,血钻故事研究员。

部分参考资料:

1、日本五大政治门阀,程蒙

2、安倍晋三:利益至上的日式豹变者

3、安倍晋三的8年和147天:抱憾退场还是“撂挑子”,澎湃新闻

4、安倍晋三,是两朝名相,还是美国跟班? 央证公开课


2020-9-28点击数/观注度 3844
 
咨询电话 13910949198 (李桂松)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京ICP备16017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3178号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