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前沿科技 |
可穿戴设备,艺术起来! |
【豪门世族全球视野Ÿ互联网创业导读:对那些时尚控而言,时下里流行的可穿戴设备根本穿不出去。从健康追踪设备、智能手表,到身份识别工具,可穿戴技术正在不可阻挡地崛起中,它们像饰品一样个性化,如果外观丑陋或穿戴不舒适,就无法获得用户的青睐。】 最初的Pebble、Galaxy Gear,特别是谷歌眼镜,都因外观过于极客式、欠缺时尚感,而不受普通用户的喜爱。时尚不关乎参数和性能,只在意美学与风格:你对一件事物的观感,影响你的形象,以及你戴上它的心理感受。 让科技穿戴如钻石般诱人 消费者对可穿戴设备的挑剔度之高,以至于某一两款产品垄断市场的局面完全不可能出现。Jawbone Up的设计师伊夫·贝哈尔(Yves Béhar)认为,用户可以接受每天都使用同一台移动设备,却不接受每天都穿同一件衣服或戴同一支手表,他们希望让可穿戴设备具备抽象的“个性”因素,还要满足实用的功能。正是出于这个原因,Jawbone Up 的设计是他所从事过的最困难的工作,“像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那样一款设备就能应付所有场合的情况是不会出现的。” 专为女性打造智能手环的MEMI联合创始人兼主席玛歌·吉拉尔德(Margaux Guerard)表示,“时尚界对可穿戴技术有些后知后觉,它已经在色彩、裁剪、用料上沉迷太久,对科技的接受过程很缓慢。时尚界对科技的看法莫衷一是,它们需要考虑品牌声誉和客户的忠诚度。为了维护自身形象,时尚品牌不会轻易尝试认可度还不够高的新科技。” 但是,潮流正在改变,这意味着当穿戴设备热潮真正到来时,一切将和穿衣服差不多。可穿戴设备正准备在时尚界大放异彩,Fitbit和Burch的合作就是其中一个迹象。生产Jawbone手环的Fitbit在今年2月宣布,已经和时尚奢侈品设计师Tory Burch展开合作,她在这家公司的工作就是为了设计新系列时尚配件,手环、吊坠和腕带将会同步在Fitbit和Tory Burch的网站上出售。 英特尔也宣布它们将会和时尚产业领导者——例如美国时装设计师协会(CFDA)——合作,并且将在高端零售商巴尼斯纽约精品店(Barneys)出售,虽然透露的细节很少,但是美学在硬件公司的优先级列表上已经越来越靠前了。各家科技公司正努力制造人们真正愿意穿戴的可穿戴设备,“我们在各种屏幕上所花的时间已经够多的了。”巴尼斯纽约精品店的首席运营官达尼埃尔·维达尔(Daniella Vitale)也表示,可穿戴技术成功的机遇之一就是,设计出消费者渴望的优美饰品。“在设计上用功能够建立起消费者与产品之间的情感纽带,可穿戴技术目前还没有这种魔力。” 与此同时,时尚界的设计师们也在试图将自身的影响力向科技圈渗透。“我们不希望它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硬件,而是像一件一看就想要的珠宝或其他饰物。”追踪用户晒太阳时间的 Netatmo June手环就采用了 LV 和卡米尔·杜拜(Camille Toupet) 的珠宝设计。MetaWatch由美国时尚品牌Fossil的设计师设计,采用了优雅的金属材料和皮革腕带。Studio XO 与 Lady Gaga 等国际巨星的合作也让人印象深刻,他们设计出了颇具实验性质的舞台服装Bubbelle Dress,可以根据穿着者的皮肤状况而做出改变,让时尚变得更加创新和实用。时尚与科技的结合才刚刚开始,毫无疑问,衣服也会变得像科技产品一样具有自己的功能,且持久耐用。 就连谷歌也在努力尝试把谷歌眼镜变得更酷、更漂亮。早前,谷歌在网站上为谷歌眼镜探索者发布了新的带度数的眼睛框和太阳镜版本,现在和雷朋太阳镜(Ray-Ban)及瓦尔比·派克眼镜公司(Warby Parker)的合作,预计会设计出更加前卫风格的谷歌眼镜。美国Fashion 2.0 Awards的创办人于丽·齐芙(Yuli Ziv)表示,“如果时尚品牌从iPad中能学到什么的话,那就是消费者愿意为一个好看,但功能与其他产品无异的电子产品买单。如果时尚品牌不能想见10年、20年后的景象,他们很可能被科技品牌所取代。” 对女性颇有研究的MEMI主席吉拉尔德认为,“手腕、脖子和手指是很好的试验场地,人们可以随时将不合时宜的东西取下来,这样对可穿戴产品的认可也会更高些。”现在只有少部分人对这一趋势很热衷,不过他们已经走在了时尚前沿。巴西计算机科学家凯提娅·维嘉(Katia Vega)创作了“高科技美甲”,她在塑料甲片上嵌入磁铁,让指甲能够和其他可穿戴设备互动,穿着者动一动指甲就可以开门、开电视、开车或者打电话了。 身体和外界对话 在那些兼具科技素养的艺术家那里,可穿戴不仅仅是物理计算、电子产品,也是概念艺术。凯特·哈德曼(Kate Hartman)是加拿大安大略艺术设计学院可穿戴及移动技术专业的助理教授,并且担任了“社会人体”实验室的主任。她把身体看作是一个表达和沟通的新媒介,不需要语言、不需要动作,每个可穿戴设备就是一个用于沟通和表达的装置。作为一名艺术家、科技专家和教育工作者,她使用简单的开源技术,制作了很多“异想天开”却发人深省的人体装置,作品也已经被诸多知名媒体竞相报道,例如《纽约时报》、英国广播公司、加拿大广播公司、美国国家公共电台等等。 哈德曼工作的基础是在说服更多人,要从身体出发,重新认识可穿戴产品——“每当我谈论我所制造的产品时,只想尽快说明为何人体很重要。原因相当简单,每个人都有身体,这是我们与这个世界主要的沟通介面。”在这位互动设计师和行为研究者的定义里,设计可穿戴产品就是“创造装置在人体上、人体内或人体四周的物品”。 在她的作品中,使用过的材料和工具相当广泛,从无线电收发器到漏斗、塑胶管等,借着各种物品来和身体对话、沟通。几年前的某天深夜,哈德曼坐在回家的地铁上,过度的思考一下子让她头晕脑胀,出现了嗡嗡声。灵感就这样闪现,她开始想象如何能让身体去“摆脱”脑海里思考的声音,并可以与别人共同分享——于是,她做了一顶“嘀咕帽”,会发出那些在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嘀咕声,同步扩散给其他人。同时,她还做了一顶“自言自语帽”,创造了一个自我对话的空间:当你大声说话时,你的声音就被传回到了自己耳朵里。更让人发笑的是那个叫做“耳朵弯曲器”的装置,人们只要抓住了你弯曲的耳朵,就可以大声说出他们非说不可的话。不管是“嘀咕帽”、“自言自语帽”还是“耳朵弯曲器”,最让她感兴趣的,莫过于这些“可穿戴”的物品被放置在身体上的时候,佩戴者会有怎么样的体验?他们会因为它而做出什么样的改变? 哈德曼还有很多这样注重自我沟通、并重新定义“表达”的装置,比如那个叫做“内脏聆听器”的可穿戴物,能够使人们聆听自己内部构造。如果说这个装置还只是“聆听”,那么“充气心脏”就用于“表达”——佩戴者能够借助它表达自我情绪,不管是赞赏、渴望、忧虑还是焦躁,佩戴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绪使它膨胀或是缩小。不过,最令人咋舌的是,当她刚刚定居纽约、思考如何让身体可以与周遭熟悉的建筑形式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时,她做了一个目前为止体积最宽厚的可穿戴物品:一面可穿戴式的墙壁,她把它像背包那样背着,改变了身体的外观,也可以作为一名“参与者”去批评环绕在她四周的空间,因为她的身体正在和墙壁“面对面”地交流着。 被誉为“可穿戴设备领域教父”的MIT计算社会科学家、人类动力学实验室主任阿莱克斯·彭特兰(Alex Pentland)这样评价:“从根本上来说,我们都是热衷于社交的人。每天,我们认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和别人的交流和互动,而可穿戴设备就是沟通中最最重要的媒介。”未来的可穿戴技术“不仅仅能够了解你的身体,也包括你的身份和你的生活方式,从而将它变得更加私人化,逐渐最大化你的日常生活体验。在此过程中,人们对科技的认识及人类文化的范围都将随之改变和延伸。” 保持惊喜感与危机感 哈德曼除了创造了体积最宽厚的可穿戴物品,还呼吁身处这个通信与设备不断扩张的时代,一个宏大、令人兴奋、美妙的时代,“真正重要的是,思考我们使用的工具以及我们与世界沟通方式的同时,保持惊喜感与危机感。” 除了与一堵墙沟通,她还在思考建筑之外的空间,比如大自然。她让室内植物进入了人类的通信对象,在土壤里埋下了芯片,当一株植物渴了,就会把讯息发布在Twitter的服务平台上,并显示在智能的可穿戴产品上,这确实改变了人和植物间的沟通模式。而最近哈德曼迷上了冰川,她在思考人类与冰川、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对话,能否通过可穿戴设备解决? 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正远离我们。住在加拿大的她,经常拜访当地一条冰川。在北美所有的冰川中,它拥有每年最多的参观人数。人们将巴士开上冰川,甚至冰川侧碛,并让人们下车走在冰川表面。当她第一眼看到这条冰川时,闪过的念头就是“我该怎么做”——社会所有的惯例,都让哈德曼不知道该如何和它打招呼和沟通。是应该站在雪地上写上“到此一游”吗?还是用冰块组合成一串摩尔斯电码?哈德曼的选择是聆听,这是任何良好互动关系中都必须有的行为。然后,擅长用可穿戴设备进行沟通的她,用热反射材料发明了一套“拥抱冰川”装置,用途是调节人体与冰川之间温度的差异。正如那座墙壁,哈德曼感受到了冰川的邀请,躺在冰川上,给冰川一个拥抱。而未来10年,她正计划与不同领域艺术家、技术人员、科学家合作,通过那些可穿戴设备,增加人类与冰川之间的沟通。 还有比这个更惊喜的事情——世界上真正的半机械人就在我们身边。来自巴塞罗那的神经机械学研究者、当代艺术家尼尔·哈彬森(Neil Harbisson) 是一名色盲患者,他不能识别蓝色和绿色之间的差异,而他的工作涉及到原色和三原色间的色彩和谐处理,所以他想解决这个问题。他在感受这个世界色彩的时候,注定要和一般人不一样。读书时,哈彬森认识了电子未来学家亚当·蒙坦顿(Adam Montandon),并与他合作一款能够让哈彬森“听见”颜色的可穿戴设备“Eyeborg”,这个神经机械设备现在就植入在哈彬森的头盖骨中,使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被法律认可的机械人“赛博格”。 Eyeborg从他的头上方悬挂下来,摄像头能够感应哈彬森面前的颜色,将每一个接受的颜色转换成一个独特的频率,产生一个对应的微音程。当面对一个橘色的瓶子,哈彬森就会听见并理解一个F#的音。“因为Eyeborg,我的感知彻底改变了,所有的东西都有了声音。就连我理解艺术的方式都不一样了,它让我感觉自己更接近大自然和其他物种,因为我能感知到红外线和紫外线的颜色,而这些颜色是只有昆虫等其他动物才可以分辨出来的。头盖骨传导功能让我更接近鲸鱼和海豚的感知,因为这类动物也是以同样的方式来感知声音的。天线功能让我感觉自己更接近那些同样有天线的昆虫。这项植入身体的技术,给我的感觉不是更接近机器人,而是更接近动物。” 这样的可穿戴设备,让人类有了“超能力”。同样有人体控制功能的是“Eidos”,一个由四位设计师共同创造的增强现实可穿戴设备,让用户控制并加强自己在现实中的感知能力。这个项目目前包括了两个原型:Eidos视觉和Eidos听觉。Eidos视觉增强的是一般肉眼所无法看见的事物在空间里运行的轨迹,使用者戴着Eidos所看到的景象,却是动态和实时发生的。Eidos听觉重新定义了“私人视听空间”的概念,戴上它,你将能够在一个嘈杂的环境中,选择你想听到的一个单独的声音并将所有其他的杂音都隔绝在外。 这就是可穿戴设备的未来:你不需要在自己头上或者手臂上绑一块屏幕,一切以“穿戴”为主,甚至已经嵌入我们的皮肤、植入我们的身体,并以我们未曾想象过的方式改变我们。这到底是喜还是忧?美国总统罗斯福说过,“人有四种自由,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免于恐惧的自由。”可穿戴设备究竟会不会在增强人类与外部沟通、赋予我们超能力的惊喜中,毁坏我们“免于恐惧的自由”呢? 来源:IT经理世界 作者:陈婧 |
|||
2015-2-6 15031 | |||
|
咨询电话 13910949198 (李桂松) |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
京ICP备16017448号 |
技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