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前沿科技    
蚂蚁金服首席战略官陈龙讲金融生态圈

【豪门世族全球视野Ÿ互联网创业导读:本文根据蚂蚁金服首席战略官陈龙在2014中国微金融发展论坛暨微金融50人论坛成立大会(12月6日,北京)的分享整理。】

今天我只是代表我自己。我在蚂蚁金服工作,我们最想做的就是微金融,主持人汤珂教授跟我是老朋友,他给我的话题是讲一下微金融的平台战略。

首先跟大家讨论一下我对互联网金融本质的理解。后面讲战略、讲平台,可以自然推出来。

金融生态圈的构成

这张图讲一下我对金融生态圈的理解。上面是商业生态圈,金融是为商业服务的。底下有两块,一块是金融机构,金融机构为商业服务。另外一块是监管,通过监管金融机构为商业服务。无论是金融机构还是监管,要做得好,核心的因素有三个方面:渠道、技术、数据。就像炒菜一样,最基本的元素是那些。你可以通过这三个角度看任何金融机构的长处、短处,以及它的定位。

理解互联网金融需要三个逻辑:第一个逻辑,需要知道商业和金融关系的本质。金融是由商业来驱动的,也是为商业服务的。讲起来很简单,但是我们会问,由于互联网时代的商业不一样,那金融应该长什么样?这就是一个自然的延伸。第二个逻辑,金融的本质是渠道,是数据,是技术。第三个逻辑,是监管,金融监管应当遵循金融本质。

金融生态圈的第一环,是商业生态圈。整个金融的发展史,就是满足商业需求的历史。最早的银行在意大利、荷兰产生,因为他们跟东方的贸易也最早,最早的银行是为商业服务的。中国的山西票号是因为支持贩盐贸易产生的。阿里巴巴做的是网上的贸易,所以需要网上的金融支持它,所以有支付宝。商业跟金融的关系的逻辑一直是这样,从来没有被改变过。

然后(第二环)是金融机构。金融机构的本质是渠道、数据和技术。为什么说渠道呢?金融机构叫金融中介,实际上是搭桥梁,是搭投融资的双方,能够有多广的渠道是非常重要的。第二是数据。今天好多学者讲征信,讲数据对金融的作用。一个很好的例子是消费者信贷,比如信用卡。人类几千年来就是典当式的信贷,因为我们彼此非常不信任。信用卡是一个没有担保的小贷,其实非常难做,一定要有征信的基础。如果在70、80年以前,人手一张信用卡,银行肯定会疯掉。它的产生,首先因为有了消费者信贷的需求,中产阶级上来,需要很多消费,但是怎么去看你的风险,又没有办法量化。在这样的背景下,1956年FICO创立,它的个人消费评分现在也还是最权威的评分。在这个基础上,到了1958年第一张银行信用卡才产生。真正信用卡普及是上世纪60年代后期,这时计算机已经被很多机构使用,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大大提高,信用卡清算系统才真正发展起来。所以,信用卡是一个非常好的由于商业需求、科技进步推动金融创新的案例。第三是技术。之前有人提到支付的技术,今天支付宝的技术已经可以做到每笔支付的成本是两分多钱,以后可以做到1分钱,甚至远远低于1分钱。技术带来成本的下降,对微金融的普及是一个非常必要的前提。今天我们谈普惠金融、微金融,如果没有技术的发展不可想象。所以,金融机构核心竞争力在于你的渠道,你的数据,数据搜集和处理的能力,还有就是技术的优势。

互联网金融如何支持互联网时代的商业?

互联网意味着什么?我们说互联网就是在线、互动、联网,未来所有的人和物在任何时间、地点都是连线。用马云讲的话,我们从IT时代进入了DT时代(数据时代)。昨天我跟马云聊,马云讲到将来历史应该如何记住我们,上个世纪可能是工业大企业的时代,可能在我们这个时代,希望让历史记住我们的,这是消费者驱动的一个时代,而我们是一个最具有代表性的公司。这是一个利他主义的时代,是消费者体验非常重要的时代,是透明、数据分享的时代。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是协同、联网、数据分享的商业形态,是去中心化、小而美的组织。那么金融如何支持它?这是我们做金融的人关心的问题。

这个时代的商业已经变化了。但是,从古到现在,小微企业真正得到金融滋润是很少的。自古小微企业融资难。但是我们不能责怪金融本身。做不到普惠金融、微金融,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因为技术做不到,成本太高了。银行以前为什么不给每个人发信用卡呢?因为征信、调查你的成本太高了,做这个事,一定是以科技的进步为基础的。

中国的金融体系是一个落后的资源体系,向大的国有企业倾斜。而未来商业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小而美的组织,所以普惠金融有非常大的前途,而且非常有意义,是有社会责任、有良心的金融,可以把今天很多人想要的梦想结合起来。这也是蚂蚁金服的梦想。我是一个教授,我觉得这个事情非常有意义,所以也不做教授了,我想参与这样一个过程。

这个时代由于技术的进步,传统金融和现在的区别是渠道改变了,用户在中间,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各种渠道获得金融服务。传统金融对大的企业已经有个性化的服务,最大的500强企业借钱已经很容易借。传统金融对中端的企业和个人是一个标准化的产品,而最小的小微企业和个人是不覆盖的,因为成本太高了。互联网时代,因为技术的进步,对中端和低端的用户也能够覆盖,无论是高端、中端、低端,都能达到个性化的服务,我们正在进入DT时代这样一个激动人心的状况。

金融原来是跟消费、社交分开的,现在很多金融服务跟生活、消费的场景、社交的场景结合起来。比如余额宝是一个消费和金融结合得很好的产品。比如微信支付,是社交场景再加上支付。所以,金融跟很多场景的结合变得非常重要,金融的边界变得比较模糊,这个生态圈的物种变得越来越多样。

传统金融里,很多情况下数据是通过人工方式搜集,成本比较高,而且像一个个孤岛一样。现在互联网金融,在商业和生活场景中自动获取数据,数据不知不觉积累起来,成本非常低,而且是流动的,是活数据。这个时代金融体系的透明度就大大提高了。

互联网金融到底做什么?互联网金融不会颠覆传统的金融。传统的金融对大客户已经是很个性化的服务,互联网金融利用其渠道、数据和技术的优势,更好地为长尾用户提供普惠金融的服务。这种服务不仅是技术本身的改变,也是一个思维方式的改变,就是所谓的互联网思维,以客户为中心。不但是你的技术改变,你做事情的方式也改变,这是非常重要的。

蚂蚁金服要做的三个平台

我们现在来说平台。先说渠道的平台。众筹就是筹资金、筹资源,把大家的力量筹在一起,其本质是一个渠道的平台。渠道的平台再加上数据的处理能力,比较好的代表是P2P。渠道把借贷双方接起来,但只是接起来,没有克服金融的另一个挑战,就是风险的挑战。所以,你只是把借贷双方接起来是不够的,要对资产端的风险有评估和定价的能力。比较典型的例子是Lending Club,它通过渠道融资,以现有的征信为基础,在数据风险评级基础上发放贷款,但不提供担保。中国大部分的P2P是有担保的,其实有担保只是把风险测评能力转移到担保方,没有削减它的风险。我认为P2P真正的平台化是一个长期趋势,否则就容易变成一个庞氏骗局。

然后是数据的平台。现在因为数据很多,各个渠道的数据不一样,把数据合起来,发挥数据最大的价值,蚂蚁金服把这个叫数据共创,可以产生新的金融产品。我举一个例子,淘宝上买东西有一个运费险,很便宜,几毛钱,这个险很重要,提高了用户体验。这个险一开始请保险公司做,它是精算,亏了不少钱,后来我们的大数据团队介入,把我们的数据和他们的数据接起来,通过数据共创的分析,非常精准地把风险找清楚。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快就把亏的钱赚回来了。做大数据的人不比做专业保险的人差,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这个例子里面,因为你的数据和别人的结合,可以打败最有专业水准的精算公司,这很好玩。为什么互联网公司能够去做金融,因为它有它的强项,有数据分析能力。蚂蚁金服希望有这样一个平台跟大家分享数据,在尊重用户和合作伙伴权益的前提下,一起去做数据共创开发性的产品。

最后是技术的平台。现在支付宝的处理能力,整个云计算、大数据的处理能力,我们是世界最一流的水平。有人觉得你们的支付可能比传统的银行有风险,飞机掉下来的几率是百万分之一,陨石掉下来是七十万分之一,支付宝的风险跟陨石掉下来的几率接近,是十万分之一,现在是互联网金融安全的标杆,是世界领先的水平。我去蚂蚁金服不久,正好经历双十一的过程,前十几分钟,我们每秒大概要处理3.8万笔的支付,这是世界领先的水平,我们每年还在大幅度提高。我们原来也非常依赖国外的IOE系统(注:IBM的服务器、Oracle的数据库和EMC的存储),后来发现随着成交量上升,成本同步上升,我们一算再过几年阿里巴巴就破产了,所以,几年以前就决心去IOE,决心好好地投资云计算和大数据。这几年见到很好的成效,我们有些技术是全世界最一流的水平。

金融的本质是渠道、数据、技术,这些都可以去做平台。可以是渠道的平台,搭一个平台,大家上来买东西、卖东西,像理财的产品,可以做渠道的平台。可以做数据的平台,可以做数据共创,大家把数据加进来,做好隐私保护,加起来产生新的金融产品。可以做技术的平台。不是每一个金融机构都需要自己去做你的IT,我们投入了很多钱,已经是世界上很一流的水平,可以帮很多金融机构去做技术。我们相信云计算、大数据加上金融,其实是所有金融的前途。当我们讲互联网金融的时候,其实各个机构相对的长处是不一样的。有的相对是互联网强,有的相对是金融强。所以,也许你可以让别人去做技术,你做金融,或者合起来去做,我做你的底层,一起开发金融,定位是不一样的,会有各式各样的平台。

总之:平台化定位,而不想再做一家最大的金融机构

为什么要做平台?因为在DT时代,在数据的时代,利他主义、体验、透明是它的精神,而平台最能体会这样的精神,平台首先是为合作伙伴创造价值,以透明、高效、降低成本、用户体验好、让消费者满足为目的。这个平台正好符合了这个时代精神,也正好是这个时代有意思的商业模式之一。

谁可以做平台?你在数据、渠道、技术上有优势,各自的优势不一样。为什么现在会有这么多互联网公司做金融?因为他们就是天然的平台,他们已经有很多商业场景,在做它的商业,已经有渠道了,已经有数据了,再把金融加进去就是很自然的东西。所以,金融的本质是渠道、数据、技术。有这方面的优势,你就可以做这方面的平台。

我们蚂蚁金服之所以叫“蚂蚁”,因为首先我们想做的就是微金融,我们从小做起,因为这是微金融的时代。我们的定位是一个技术驱动的数据公司。技术、数据、渠道是我们的强项。我们又是一个平台化的定位。我进到蚂蚁金服工作一个多月的体会,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真的不一样。有人说所谓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公司去做金融,金融互联网是金融企业上网,殊途同归。但真的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因为相对的长处不一样。互联网金融是大数据、云计算加上金融,是金融的未来。但是前者和金融相对的强项不一样,它们应该有一定的差异化。

我们是一个平台化的定位,我们不希望再做一家最大的金融机构,这不是我们的初衷。我们想搭一个平台,因为平台的精神正好是阿里巴巴的精神,阿里巴巴是最大的电商平台,蚂蚁金服也希望做一个金融的平台,这个平台里面包括了渠道的平台,可以帮各种金融机构卖产品;数据的平台,我们自己有数据,加上各种渠道的数据跟我们结合起来,产生新的金融创新;还有技术的平台,我们帮很多金融机构,做它们的IT民工,一下子可以帮它们做到一流的水平,而且是非常非常安全的。有时候大家讲互联网金融不安全,我们现在已经是这个行业安全的标杆,在安全度上属于世界最一流的水平。

为了推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我们也要拥抱监管。我们向监管开放,我们还要帮助监管机构发展一个实时的、面向未来的、在过程中监管的一个体系。

商业正在走向小而美的繁荣时代,金融也正在走向微金融繁荣的时代。现在很多人讲的微金融,包括众筹、P2P,其实就是一个平台模式。为什么要做平台模式?因为平台模式是体验为核心,是利他的,是透明的,这正好符合这个时代的将来。但是做平台的选择,基于你的渠道、技术和数据的差异化,也各自会有所不同。

2014-12-6点击数/观注度 15130
 
咨询电话 13910949198 (李桂松)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京ICP备16017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3178号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