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金融与经济战     
血饮:CPI和PPI出现双降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三个直击灵魂的问题揭示楼市股市涨跌的关键逻辑!

原创 血饮  血饮

导读:从11月统计局公布数据看,目前CPI和PPI出现了2009年来首次双降,这代表整个中国经济即将向第三象限迈进。那么,历史上经济进入第三象限发生了什么事情呢?2011年到2015年,油价从120暴跌到40,在这个区间,中国楼市价格暴跌40%,中国股市迎来2015年5月和12月两次大规模股灾。所以,目前出现的双降现象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目前,有三个直击所有人灵魂的经济学问题在网络上引发热议:为什么学历不值钱,但是学区房却非常值钱?为什么上市公司的利润买不起一套房,但是卖掉1%的股份却能能买到很多套房?房价飞涨的今天,房产和奋斗到底那个更重要?

网络上关于这三个问题的解答五花八门,血饮将在本文中以这三个问题的经济学答案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

【CPI和PPI的关系】

首先,要解开这三个问题的经济学答案,就必须了解CPI和PPI之间的相互关系。请大家先来了解一组最近曝光的最新财经数据。

据人民网报道,2020年12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1月份中国CPI同比下0.5%,时隔11年后再次出现负值。同月,PPI同比下降1.5%。CPI与PPI指数罕见地同步进入负增长区间。

那么,CPI和PPI同时进入双降意味着什么呢?

作为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CPI和作为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的PPI能够直接反应消费和生产情况,从PPI和CPI的数值可以直接看出当前经济是通胀还是通缩。生产决定消费。生产的不断扩大,才能够带来产品供应增加,同时,生产扩大才能带来更多就业岗位和收入增加。另一方面,生产者既是产品提供者,也是消费者,生产活动直接决定消费者收入高低和消费能力。所以,PPI和CPI的关系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辩证统一的,犹如太极衍生出两仪。

【公认的通胀和通缩】

长期以来,PPI往往与CPI同涨同跌,直接反应通胀或者通缩状态,而决定通胀和通缩的关键,就在于以原油为首的大宗产品价格的涨跌,例如:

2003年伊拉克战争后,国际油价从26美元上涨到2008年的140美元每桶,全球包括中国在内主要经济体全面进入通胀状态,反映这一状态的就是PPI和CPI双双上涨。2003年到2008年之间,中国PPI从96上涨到110,CPI也从2003年的98上涨到了2008年4月的109。在这一过程中,主要工业品与农产品的价格和数量都是正增长,表现出量价齐升的状态,对于这一状态,大家均毫无争议地认定为通胀。

反之,国际油价下跌美联储收紧流动性,美元急速回撤,中国经济就会进入通缩状态,典型实例就是:2008年8月俄格战争爆发,国际油价一落千丈,从2008年的140跌到了2009年的45美元。在此期间,中国PPI指数从历史最高的110跌到了历史最低的93,CPI也从109跌到了98。在这个下跌过程中,主要工业产品和农产品价格都是负增长,表现出量价齐跌的状态,对于类似这种形态,大家也都毫无争议地认定为通缩。

这种CPI和PPI同涨同跌状态的出现,让大家认为,通胀和通缩不过就是泾渭分明的简单的冷热二相转换。2003年到2008年是CPI和PPI量价齐升,2008年到2009年是CPI和PPI量价齐跌,2009年到2011年是量价齐升,紧接着2011年到2015年CPI和PPI又是量价齐跌,这种情况就造成了大家的思维定势,即通胀和通缩就是同升同降。

两指数同升会导致经济过热,两指数同降会导致经济通缩,一冷一热,一阴一阳,相互依存,遥相对应。在这两种情况下,两者同涨同跌,大家很容易判断通缩和通胀,基本没有分歧,此时的通缩和通胀状态就好比是太极中的阴阳鱼一样,黑白分明,简单易判。

【CPI和PPI的特殊形态】

那么,是否经济形态中,除了通胀与通缩之外,再无其他形态呢?对于其他形态又如何甄别和界定呢?在实际经济活动中,还会出现大家所熟知的通缩和通胀之外的另外两种形态,即:PPI下行但CPI上行,以及PPI上行但CPI下行这两种状态,有实例为证:

从2015年10月中俄联手出兵叙利亚到2017年10月,国际油价从26美元每桶上涨到超过60美元,直接让PPI从2015年10月的94上涨到2017年3月的108,但是同期CPI却从102下行到100;2019年2月到2020年10月,PPI从100下行到97,但同期CPI却从101上升到105;2018年10月到2020年2月,国际油价从65暴跌到13美元,大宗暴跌带动PPI从105暴跌到96,但同期CPI却从101上涨到105。

从2015年以来的数据显示,PPI和CPI之间已经不再是同涨同跌的关系,这显示典型通胀与通缩的经济形态之外还存在两种特殊形态。

【新形态导致误判】

2014年以后出现了PPI和CPI并非同涨同跌的两种特殊形态,导致了对经济趋势判断的分化。很多专家刻舟求剑,在判断经济基本面的时候,依然单纯只看CPI并默认PPI与CPI一体,这种非黑即白的二极管思维定势直接导致其对经济基本面的判断错误,而这种错误的判断公之于众后,毫无意外地引导社会公众采取了错误的投资策略,导致损失惨重。

从2014年到现在,因为对经济形势判断失误所导致的惨案比比皆是,下面举几个简单的例子供大家引以为鉴:

2014年,多名专家齐齐上阵,建议社会公众抛售房产,结果是什么呢?房价大涨。

2015年年底,很多专家认为,3600点将是A股牛市起飞的地平线,认为股市将从3600上涨突破4000点以上,结果是什么呢?惨遭熔断。

2018年,原油涨破80以后,专家们再次鼓吹原油会上涨突破100,甚至涨到200美元以上,结果是什么呢?油价随后暴跌到40美元。

专家判断误导民众投资损失惨重,比如:2015年股灾让很多人一夜回到解放前,资金损失惨重的同时,又让很多人错过了2015年买房时机;在房价上涨以后,专家又开始鼓吹房价还会无限上涨,直接导致2017年跟风炒房资金盘被限购锁住无法脱身;中石油听取砖家意见在2018年油价80高位做多原油,结果亏损超百亿。

短短5年的操作,市场上一地鸡毛,很多人财富蒸发,直接回到解放前,整体收益连银行定期存款都跑不赢。专家误判之下形成的错误投资策略让投资者彷佛掉进了梅花坑,刚从一个坑里爬出就掉进另一个坑。一切的一切都源于对经济基本面的错误判断,也由此可见,对于CPI与PPI辩证关系的正确判断事关重大。

【PPI和CPI关系数学化】

下面我们先来总结下CPI和PPI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了科学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血饮以PPI为X轴,以CPI为Y轴,以零点划分正负构建一个坐标轴,并划分四个象限作为参照系分析,这样我们将更加直观的看到两者之间的关系。

在CPI和PPI构成的坐标系中,CPI和PPI量价齐涨的状态,就是+号加+号,其位于坐标系的第一象限。CPI和PPI量价齐跌的状态,可以看作是两个负号,就是-号加-号,其位于坐标系的第三象限。大家都认可的通缩和通胀之外的另外两种形态,即:PPI下行(-)同时CPI上行(+)与PPI上行(+)同时CPI下行(-)的两种状态分别对应第二象限与第四象限。

从之前的同涨同跌到现在的涨跌互现,血饮将CPI和PPI的交互变化形象的概括为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在将这四组抽象的概念予以数学化和形象化的表示以后,一切经济的变化就开始变得清晰。下面,就让血饮为大家分析下这二十年来市场演化出四象的基本逻辑。

【2011分水岭】

先来看下大家公认的通胀和通缩是如何产生的。观察发现,整个市场逻辑开始变得混沌是从2014年开始的,但这一变化却发端于2011年。可以说,2011年是中国和世界金融历史的一个重要年份。纵观世界经济近二十年的演变历史,以中间的2011年前后分别呈现出的两种状态来看,前后时间对称,几乎都是十年。让2011年成为20年经济分水岭的关键就是国际油价以2011年为分界线出现前后两大趋势,两大趋势直接造就了公认的通胀和通缩。

2011年之前,伴随油价从2002年的26上升到了2011年的120,美元指数一路下跌,美元指数全面走弱,此时全球经济处于CPI和PPI同涨的通胀区间;2011年之后,伴随世界石油价格从120美元每桶开始一路下跌,美元指数开始全面走强,在此期间全球经济整体处于大部分CPI和PPI同跌的通缩状态。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态呢?血饮说过,美国向全球输出强通缩,主要依靠打击石油为首的大宗价格完成。2011年以后,世界石油价格下降,导致工业产品出厂价格PPI急速下跌,而产品价格急速下跌导致企业收入锐减,企业为生存下去只能减员增效减少支出,但是一个企业的支出就是另外一个企业的收入,当大家都开始减少支出的时候,也就等于全产业链从上到下的收入锐减,这将直接导致企业营收下跌。引发整个产业链从上到下资金链紧绷,某些企业承受不住就会绷断破产。

与此同时,企业往往也会以裁员或者降工资等方式来降低成本,这会导致生产者收入减少,由于企业生产者往往也是消费者,生产者收入减少也就等于消费支出减少,而消费支出减少带来生产者收入减少,如此循环往复就会导致全社会消费萎缩,反映在CPI上面,就是消费数据的急速下行。

消费持续下行就会导致生产企业经营状况持续恶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目前汽车和奢侈品消费持续下滑,国内汽车企业已经破产超过100家,国外知名汽车品牌甚至都开始亏损,比如,宾利2018年到2020年亏损超过20亿,英国工厂也裁员1000人,其他汽车品牌比如阿斯顿马丁、捷豹等日子也都不好过,捷豹从今年3月以后半数员工就已经开始无薪休假。

汽车品牌经营困难也是全球经济减速的一个缩影,过去十年间,全球经济增速已经从+4.8%下跌到今年经合组织预计的-4.5%,下滑超过9.3%。

反过来,生产经营恶化又会导致企业进一步裁员降成本,这又会进一步拉紧消费资金链,消费资金链进一步紧张,又促成了生产资金链的紧绷,同时油价持续下跌导致生产收入持续锐减,如此一来,生产和消费萎缩相互作用,陷入恶性循环,一旦资金链绷断,危机就会从个体向行业,从地区向全国,从个别国家向全世界全面传导。这就是CPI与PPI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逻辑。

【强通缩对中国经济影响】

美国打击油价输出的强通缩,同样全面冲击中国经济增长。仔细对比全球经济下滑速度就会发现,从油价开始暴跌的2011年开始,中国与世界经济增速下滑惊人的一致,世界经济下滑9.3%,中国经济下滑8.8%,从2010年的10.64%下滑到了2020年经合组织预计的1.8%。

虽然今年中国经济预计将实现正增长,但今年的经济增速只是2010年的五分之一不到,是2019年经济增速的三分之一不到。即便今年没有发生疫情,在油价持续暴跌的情况下参考既往下滑比例,2020年中国经济的增速将是5.4%,这依旧低于2019年的6.1%。所以,在判断全球趋势的时候,油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疫情不过似乎加速了通缩而已,而不能认为是疫情是导致通缩的主因。

打个形象的比喻,疫情就好比是液氮,低油价带来的强通缩好比是气候逐渐变冷,而经济就像是河水,伴随气候逐步变冷,河水的温度逐步下降,并开始逐渐结冰,突然将液氮直接注入水中,导致水面急速冷冻寒气袭人。

从2011年以后近十年的持续通缩已经让中国经济持续冷冻,突发的疫情如液氮一样注入直接让中国经济在一年之内下降了4.2%,几乎等于过去9年经济增速下滑的总量,也让所有人在2020年感觉到了刺骨的寒意。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低油价输出强通缩才是真正的内因。

其实,关于即将来临的通缩,血饮早在2015年的系列文章中就已经准确分析预测过,当时建议大家在配置资产时按照现金/房产/黄金按照各占三分之一比例进行配置,并坚决反对大家炒股。现在看来,黄金房产这几年来一路走高,这一投资组合不仅能够防止通缩带来的财富缩水,更是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财富增殖,收益明显是过去5年收益最高领域。

【谁在转动太极图】

全球经济通缩与通胀直接取决于全球油价,而油价则由犹太资本操盘控制。油价在近20年内大的趋势只有两个,以2011年油价为分界点,从2002年到2011年,油价从26上涨到了120,这是一个通胀上行区间,为期约十年。从2011年到2020年,油价从120跌到了13,这是一个通缩下行区间,为期同样为约十年。

美联储在20年间,以2011年为分水岭,美国打压油价推动整个太极从纯阳的热通胀向纯阴的冷通缩转变,最直接得到的表现就是:世界经济从2011年的4.8%正增长进入2020年的-4.5%的负增长,两边的增长幅度是相互对应的,但方向截然相反。从卦象上看,就是从乾卦向坤卦转变。

从11月统计局公布数据看,目前CPI和PPI出现了2009年来首次双降,这代表整个中国经济即将向第三象限迈进。那么,历史上经济进入第三象限发生了什么事情呢?2011年到2015年,油价从120暴跌到40,在这个区间,中国楼市价格暴跌40%,中国股市迎来2015年5月和12月两次大规模股灾。所以,目前出现的双降现象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以2011年为分界点,之前的通胀和之后的通缩,分别对应的两种不同的投资策略,即:油价上行,则短空长多;油价下行,则短多长空。美国为推动太极旋转以配合其金融策略,直接策动地缘战争配合操控石油价格。2011年美国伙同英法和以色列沙特出兵叙利亚,这就是在以军事力量推动整个太极从纯阳的通胀向纯阴的通缩转变的关键一步。

油价好比全球经济的空调,美国通过油价调节全球经济温度,其推动全球经济太极转动,释放冷通缩就是要碾碎其全球主要对手俄罗斯和中国,逼停一路狂飙的中国经济战车。

对比中国和俄罗斯10年经济状况就会发现,俄罗斯经济与中国经济一样,也在伴随油价暴跌而减速,财政随之恶化,中国制造业PPI也随着油价持续下行而暴跌。在这场碾压中,犹太资本做出的最毒辣的事情就是对中俄同时发动生化攻击,疫情几乎逼停中国战车,同时直接导致俄罗斯经济负增长,中俄两国财政收入均在2020年急速下折。

从2011年到现在,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分别下降8.8和9.3%,证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已经形成命运共同体,同涨同跌,同时也说明了犹太资本打压油价向全球输出强通缩已经初见成效。

犹太资本为什么要无所不用其极地让全球经济急速冷冻?目的很简单,帮助美国和犹太资本冻结主要对手中国经济在全球市场的快速扩张,因为中国的快速发展已经引发了美国和犹太资本的极大恐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前,美国是世界三分之二国家最大贸易伙伴,但到2011年左右,中国就已经替代美国成为世界三分之二国家最大贸易伙伴。贸易霸权是货币霸权的基础,如果任由中国继续扩张下去,人民币崛起必将撼动美国与犹太资本的生命线——美元霸权。

按照犹太以往的强盗逻辑,这种情况下必须对中国启动极限打击,发动类似于鸦片战争的战争,直接解决中国。但是,现在的中国,早已经今非昔比,拥有核武器等全球快速打击能力,若想军事进攻,不仅得不偿失而且自身难保,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只有曲线救国,开始打压油价并出兵叙利亚,企图通过控制中东核心石油产区,将油价常年压制到40乃至20以下,妄图通过启用强通缩模式击溃中国经济。于是,美国出兵叙利亚以后,国际油价开始一路下滑,只要低油价维持十年,就可以冻住中国经济,最终由美国引爆危机,一锤子砸向有如冰雕一般的中国经济,让中国经济像冰块一般散碎一地。

从目前状态看,过去十年中中国经济已经减速到原来的五分之一,但距离美国的终极目标尚有一段距离,而且2020年中国经济在疫情打击下最终实现经济正增长也着实出乎了美国的战略预期,所以,接下来美国必然采取更为激进的策略,试图直接将中国经济逼到负增长绝境。面对这种危机,中国不可能坐以待毙,会如何破局呢?

【中国的历史应对】

历史上,中国面对这种情况,采取的应对方针就是正面迎敌,与俄罗斯联手出兵叙利亚拉升国际油价缓解通缩。2015年93抗战胜利大阅兵后,从北京返回莫斯科的普京在一个月后出兵叙利亚,拉开了中俄联手地缘反击的序幕。

俄罗斯出兵叙利亚之后,国际油价开始回升,从2015年的26上涨到了2018年10月份的80美元。油价上行直接挽救中俄两国的经济,俄罗斯财政罕见地在68美元附近实现了财政平衡,之前都是亏空。中国经济则直接一飞冲天,PPI从2015年的94上涨到2017年3月的108,要知道近20年来,中国经济PPI最高的数值也不过是2007年经济飞速发展时候创下的110高位。得益于油价回升,2017年中国经济逆转下滑增速较2016年增长0.1%。此番中俄联手出兵叙利亚,有效阻止了美国将油价打压到20以下,直接粉碎了美国妄图碾碎中国经济的卑鄙计谋。

中俄出手之后,世界金融逻辑开始加速演化,从两仪化出四象,从之前CPI和PPI同涨同跌的两仪形态下直接进化出了包括CPI和PPI一涨一跌在内的新金融形态,典型表现包括:美国金融市场出现了美股不断上涨,同时黄金也随之上涨的反常现象,正常来说,美股上涨代表风险降低,黄金作为避险资产价格应该下行而不是上涨,但在美股上行过程中黄金随之上涨。与此同时,美股上行的过程中美国制造业企业效益下滑甚至开始裁员,美股已经不再反应美国经济基本面,成为悬空的地上河。

【金融殖民的内在逻辑】

那么,为什么中俄出手以后会出现这两种新形态呢?

血饮在之前文章中说过美国金融殖民具体的操作,它是以控制产业链底部的大宗产品价格和上层的高科技技术构成,中间以美元全球结算霸权构筑筒体,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榨油机,通过调节大宗产品价格上下波动吃掉中低端产业链的利润,然后以高科技为盖板限制其他国家向上突破筒体,高科技控制上游,利用剪刀差吃掉中低端微薄利润。美国压榨中国依靠大宗产品控制权和高科技上下两层盖板,同时通过调节货币政策控制压力增减,把利润榨出来,渣滓(债务)由中国承担。

中俄虽然在2015年以后成功拉升油价,但上层的高科技盖板,短时间内却无法刺穿。以石油为代表的大宗产品在2015年以后上涨非常快速,比较典型的就是螺纹钢。虽然这期间中国实行供给侧改革,中低端行业裁汰大量落后产能,但大宗产品价格上涨抵消了产能退出的空白,所以,虽然量能降低了,但是价格上涨,导致迅速触及消费顶棚,无法向上形成有效突破,于是整个行业进入封闭状态,内部竞争更加残酷激烈。

实现向上突破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发展高科技,创造新产业,突破高科技顶棚,带动制造业进一步向上发展。所以,中国目前的问题就在于,虽然可以影响油价,但是左右不了高科技,而高科技是长时间投入,不可能在朝夕之间完成。短期内,中低端无法向上突破,科技创新动力不足,对应的就是PPI长期低迷甚至负增长,才最终导致CPI和PPI出现了一升一降或者一降一升。

美国正是利用了中国处于产业升级转型的过渡期打击中国,犹如半渡而击。从加息到贸易战到生化战争,每当中国经济有些许恢复,他们就会随之发动金融攻击,打击烈度和打击精度越来越高,典型事例就是:2018年3月22号美联储会议决定最后一次加息,次日HHV-6A(ASL)病毒就从俄罗斯远东传入东北;接着美国开启全面对华贸易战,2018年4月制裁中国高科技企业中兴,当年12月逮捕华为高管,全面打击中国高科技企业,贸易战和生化联合攻击直接导致中国PPI从108高位下滑到2020年的97;2019年年底中国抗住了美国贸易战打击,接着疫情就开始在中国经济中心区湖北爆发,直接导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和PPI进入负增长区域。

纵观2014年到现在,美国从开始加息无差别攻击全球经济,到贸易战集中定点打击中国,再到生化战直接黑虎掏心打击中国经济中心区湖北,美国的打击手法越来越直白,打击目标越来越具体。

如果说贸易战和生化联合攻击是打击中国中低端制造业强化榨油机的底板,那么,美国发动贸易战攻势精确打击中国高科技企业华为,就是在强化上盖板的向下压力。2018年10月和2020年3月,沙特配合美国打压石油价格,油价从80跌到了2020年年初的13美元不到。在上下盖板和底板的挤压下,中国制造业被进一步做空,实体利润急速锐减,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年底中国爆发疫情,到2020年上半年,中国经济龙头东部地区除江苏个别省份外几乎全部负增长,仅广东省在一季度破产企业超过24万家,这些企业都是拥有大量就业的存量企业,低油价+疫情制造的强通缩再次让中国领略到了凛冬将至的刺骨寒意。

【脱实入虚的根本原因】

实体经济不景气,直接导致国民经济出现脱实入虚,也就是实体经济亏损加大的情况下,资本开始向楼市、股市等虚拟金融领域狂涌。

为什么会出现脱实入虚现象呢?

在实体经济困难时期,国家为了防止实体制造业资金因通缩收紧被拉断,所以在油价暴跌通缩强输入的时候,选择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但是,产业升级不可能短时间内完成,在实体利润下滑的情况下,资本开始扎堆进入金融市场。其中的原理其实很好理解,既然做实体长期看衰,而庞大的固定资产需要长期的投入,在盈利前景暗淡的背景下,实体制造业资本就会追逐轻资产、高收益的金融虚拟产品,典型的就是炒楼、炒股。

楼市背后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刚需,同时,股市操作只需要手机端操作就能够完成,可以快进快出,规避实体大量重资产投入。从盈利上看,刚需的楼房远比不景气的实体更保值,而炒股即使亏损,大家心理也能够承受,毕竟目前投资实体几乎是铁亏,股市还可以一赌。即使赌输了,亏钱了,最坏的结果也是跟投资实体亏损一样,那为什么不去股市赌一把呢?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不断释放流动性补充实体资本不足,但每次释放出来的资本都进入了楼市和股市,最后流动性全部淤积到虚拟金融领域,金融到实体的渠道被堵塞,其结果就是,国家越释放流动性,虚拟金融领域越来越繁荣,越会抽吸实体资本进入,最终形成两大流动性陷阱——楼市和股市。

【楼市陷阱性陷阱】

整体趋势而言,数据显示,楼市随M0投放一路向上。

2008年年底中国开启释放四万亿流动性模式提振经济,2008年12月中国M0投放速度创下了20%的增长记录,随后中国楼市开始一路向上,房价创下2003年以来第一个高位。

2013年12月,美联储退出QE4预期,中国于当月投放M0速度创下历史最高速度30.54%,房价创下二十年来第二个高位。

2016年12月,美联储决议继续加息,中国当月投放M0增速为26.78%,中国房价创下二十年来第三个高位。

2019年1月,美国对华贸易战恶化并威胁将开始对华产品征税,当月中国M0投放增速为19.48%。2020年1月份,疫情全面爆发,中国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当月中国M0投放增速为20.81%。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两次M0大规模投放导致国内房价第三轮上涨,其中深圳房价上涨最快。

从这里可以看出,只要美国发动加息、贸易战和生化攻击,则中国实体制造业就会骤然恶化,随之带来的就是资本更加凶猛地涌入楼市。从2008年到现在,实体制造业的龙头上市公司已经拥有最多的房产,成为最大的炒房团,而相比其他的普通公司,上市公司已经算盈利能力比较强的实体了,却大都拿钱投资虚拟金融资产,足见他们更加看好楼市,而不是自身企业盈利的增长。

【股市陷阱性陷阱】

整体看,股市是随着M0投放与回撤而暴涨暴跌的。比如,2008年底中国开启四万亿M0大规模投放以后,中国股市开始一路上行,从1680点上行到3478点,随后一路狂跌到2014年的2000点。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股市狂跌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那就是M0向下急速回撤对应前期投放的同时还会带来股市的急速下跌,比如,2009年2月M0在当年1月暴增基础上出现了-14.46%的激烈回撤,这个-14.46%的回撤形成的数据波谷正好与2008年12月的20%投放的M0波峰形成上下对应。较为明显的是,在出现回撤波谷以后,股市随后就开始一路下跌。

2015年2月,中国M0投放速度创下15.63%增幅,但第二个月就出现了-15.02%的大规模回撤,3个月后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股灾全面爆发。

2017年1月中国M0投放速度猛增为26.78%,2月份创下17.17%的大规模回撤,3个月后股市从当年最高点3480暴跌。

2019年1月,中国M0投放速度创下19.48%增幅,2月份出现-9.13%回撤,3个月后股市创下2019年第二高位3050点,随后开始暴跌。

2020年1月份,中国M0创下20.81%增幅,3月份出现-5.86%回撤,4个月后创下年内股市高点3458点,随后会发生什么大家不难猜到了吧?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血饮才在7月14号发文《舌尖上的股市》,明确提示大家,不管砖家大佬们如何鼓吹,一定要保持高度清醒,充分认识到,牛市并不存在,此轮上涨不可持续。如今的事实充分证明血饮的判断是超前的,不仅2020年全年未出现牛市,而且目前股市已经开始从高位下行。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每当中国释放大规模流动性,随之股市就会上行,但在持续大规模投放结束后3个月内,大规模股市下跌就会形成。

【回撤比例低于投放的原因】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M0投放的当月增速往往快于次月回撤速度,比如2017年1月中国M0投放速度猛增为26.78%,2月份创下-17.17%的大规模回撤。那么,为什么数据显示释放的M0回撤速度总是低于投放速度呢?

国家大规模释放流动性的本意是为了提振实体经济,但资金却绕道进入股市和楼市,直接推升股市楼市虚假繁荣,这让房子和楼市都带有极强的金融投机属性,房子和股票已不再是普通商品而演化成为金融品。

实体经济因为强通缩而亏损加重,上市公司是最清楚本公司盈利能力恶化的,所以在流动性大规模起来以后,他们就会乘势在高位套现抛售股票,所以,每次股市上行,砖家就会忽悠韭菜接盘,直接导致每次国家释放流动性韭菜新增开户数就会随之激增。

上市公司高管套现与韭菜加速进场,出货和接盘的盘子同期放大,在高位完成现金和股票的交换。由于上市公司对本公司盈利情况了如指掌,知道他们在套现中的获利远超其持有股权的五年甚至十年的盈利,所以他们在高位抛售股票以后就不会继续购入。这样一来,上市公司快速抛售股票瞬间放大了空头势力,最后将高位接盘的韭菜全部套在顶点。等到股票下跌将散户杀得丢盔弃甲之时,庄家就会再次进场建仓,等待国家下次大规模释放M0,将故事再重演一遍。

钱没有进入实体经济,企业利润继续遭到强通缩冲击,盈利并没有因为流动性释放而改善,反而因为流动性绕道进入股市和楼市,在股市多空博弈被股灾消灭,所以从数据上看就是释放的M0回撤速度总是低于投放速度。

这一逻辑下的推论就是经济越差,制造业利润越低,两者之间的差额也就越大。比如,2020年1月份,中国M0创下20.81%增幅,3月份出现-5.86%回撤,中间差额在15%左右。2015年2月,中国M0投放速度创下15.63%增幅,但第二个月就出现了-15.02%的大规模回撤,中间差额只有0.61%。显而易见,2020年M0投放与回撤速度差明显大于2015年。同时,利润越低,被虚拟经济吸走的资金也就越多。比如,2020年中国释放M0数量远高于2019年和2014年。

【中国股市的神秘时间节点】

观察就会发现,股市有个非常特殊的现象,那就是每年的上涨和下跌几乎都有个明显的涨跌时间规律。

上涨方面,每年的12月和来年的1月份往往是股市上涨的开始为什么呢?因为,国家大规模释放流动性就是这个时间点,流动性暴增造成了股市上涨往往出现在年初,比如,2009年、2014年、2019年以及2020年都是如此,而M0投放1到2个月后,往往也是当年上市公司套现高峰期,比如2015年3月出现的上市公司空前的套现热潮。

另一个特殊的时间点就是股灾往往在每年的6月份和12月左右爆发,比如2007年的530暴跌和2015年的528暴跌,为什么呢?因为流动性已经在当年2-3月份大规模回撤,上市公司已经完成套现,没人接盘所以此后只能是一路下跌,形成人踩人的股市踩踏现象。

国内角度看,股市暴跌和下跌的时间点与中国央行投放流动性密切相关,从全球角度看,央行投放M0往往与美国加息、贸易战和生化攻击密切相关,美国的金融进攻动作直接影响中国股市的上涨。

从数据上看,美国加息、贸易战和生化攻击往往年底12月和年初1月份爆发,比如:2015年12月底,美联储第一次加息,引发中国股市熔断股灾;2016年年底,美联储加息,导致2017年股市在3485中断。2019年12月初生化袭击下中国荆州爆发疫情,这个时间节点有什么奥妙呢?

因为每年的6月和12月底是中国企业最大的两个债务集中偿还期。美国通常选择在每年的12月和来年1月份发动金融和生化攻击,就是为了在年中和年尾中国金融系统流动性紧张、资金链紧绷的时候出击,妄想趁机击溃中国金融系统,其基本战术思路非常清晰:年初发动打击迫使中国释放流动性,流动性进入楼市股市,消耗中国实体经济资金,来年流动性释放结束以后,又在年中迎来股市暴跌,还可以再次消耗中国实体经济资金。这种战术思路,堪称头尾衔接的连环双杀。

所以,中国股市的波动与美国金融时间点密切相关,那些鼓吹所谓中国股市走出独立行情的忽悠,听听就好。

在这里血饮驳斥一个普遍流传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美国释放大规模流动性,资本就会进入中国拉升中国股市。在7月14号文章中血饮已经说过,美国等西方国家释放流动性主要是为了用资金稳住本国金融系统,在他们本身都很缺钱托住自己金融系统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拿出多余的钱来中国投资的。事实证明这一判断是正确的,就在血饮文章发表后第三天的7月17号,华尔街见闻报道,对于外资推动7月份股市上涨的说法,外汇管理局副局长王春英表示,股市中外资占比仅有2-4%,外资比例“非常非常低”,根本起不到推动的作用。事实证明,所谓外资进入推动中国股市上涨的说法是非常错误的,以美国释放流动性来判断中国股市的上涨是非常危险的,真正推动中国股市上涨的是中国央行投放M0释放流动性。

【股市与楼市的内在联系】

分析了股市和楼市上涨带来的两个流动性陷阱,现在血饮就来分析下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过去20年数据显示,每当国家释放流动性后,股市都是先涨后跌,但楼市却反其道行之,先下跌再持续上涨,而且往往在股市暴跌以后,楼市会乘势上涨,典型如如2015年股灾爆发以后楼市开始上涨。

楼市和股市,一个跌,一个涨,一个冷,一个热,方法形成了阴阳对立的关系。但是,血饮用海量数据分析过,最大的炒房团就是上市公司,他们持有最大的房产,所以,楼市和股市的内部其实是统一的,这就是阴阳互生。所以,楼市和股市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阴阳相生又相克。从资金最终流向看,楼市就好比是印钞机,而股市则是流动性粉碎机,在实体经济不振的情况下,闭着眼睛都知道,股市粉碎了多少流动性,就有多少流动性进入楼市。

那么,楼市和股市两大流动性陷阱会造成什么影响呢?

自2008年释放四万亿流动性以来,经过12年的扩张后,目前地方债存量已经达到25.3万亿。2015年1月份财政部完成了对地方债的甄别,当年纳入地方政府财政口径的地方债总数为13万亿美元,随着强通缩持续输入,地方债扩张速度也变得更快。根据财政部数据,今年1到10月份中国地方债融资规模达到6.1万亿人民币,按照这个速度,今年全年地方债将累计增加7.3万亿人民币。

今年增加的地方债金额规模到底有多大呢?地方债总数从2015年的13万亿增加到2020年年初的19万亿,五年内地方债增加了6万亿,而今年一年增加的7.3万亿地方债数额已经超过了之前5年的总和。要知道,这还只是纳入地方财政口径的地方债,还没有计算在表外的城投债等等。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地方债扩张往往与国家释放流动性的节点同步,比如,2008年释放四万亿流动性,开启了地方债扩容;2014年到2015年的降息降准直接置换地方债,地方债转移到了地方城商行和农商行手中;2020年1月份央行释放流动性,最终致使地方债扩容超过7万亿。

长期以来,很多人都在说楼市和股市的价值投资,实际上这两者不过是大规模释放流动性托起来的。本质上而言,股市上涨只不过是包装成股票的债务上涨,楼市上涨不过是包装成房价的地方债上涨。从这个层面上讲,楼市、股市上涨其实是债务扩容带来的债务上涨包装出来的而已。

从这个角度看,债市、股市和楼市背后的逻辑是高度统一的,三者不断扩大都是强通缩输入下流动性进入股市、楼市两大流动性陷阱膨胀的结果,背后是实体制造业的持续下行,表现为PPI持续低迷甚至负增长以及经济增速下行。所以,那种认为楼市和股市上涨代表中国经济好转的说法,都是上坟烧报纸—糊弄鬼的,大家当笑话听听就可以了。

同时,血饮在这里再次强调一点,疫情和低油价造成的强通缩对中国经济危害很大。目前,疫情的持续恶化对全球和中国经济影响正在不断显现,当初疫情爆发以后,很多砖家意淫什么疫情将加速中国崛起都是痴人说梦。支撑这一观点的重要依据是砖家们认为疫情会加速人民币国际化,事实果真如此吗?

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当地时间11月19日发布数据显示,9月份,在基于金额统计的全球支付货币排名中,欧元自2013年以来首超美元,成为全球第一大活跃货币;人民币全球支付占比由8月的1.97%降至1.66%。说明疫情已经直接打击了人民币国际化。

这种情况下,国际资本没有进入多少,人民币国际支付份额却在下降,而今年经济增速已经下降到了1.8%,请问疫情就是这样加速中国崛起的?砖家判断,误国误人,贻害世人。

【流动性陷阱对居民储蓄的影响】

客观而言,强通缩导致的两大流动性陷阱让居民储蓄不断下降,有数据为证:

据央行数据显示,我国储蓄率从2000年的35.6%飙升至2008年的51.8%,增加了16.2个百分点,同期居民储蓄率从2000年的28.2%上升到2008年的37.3%,增加了9.1个百分点。中国居民储蓄增长最快的年份是2000年到2008年,得益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外贸迅速发展,国家和民众都积累了大量财富,这是居民储蓄增长的根本原因。这一时间段正好是美国拉动全球油价上行的大通胀时代。

但是,这一增长趋势在2011年结束。2011年,我国储蓄率跌破50%,2017年比2008年累计下降了5.8个百分点。这一年,也是中国经济开始减速,更是油价暴跌全球进入大通缩时代的开始。从这里可以看出,美国推动太极转动从大通胀的阳面向大通缩的阴面转换,是这一切变化的根源所在。

在此过程中,大通缩导致的股市和楼市两大流动性陷阱中,股市在波动中吃掉居民储蓄,楼市上涨也让更多居民存款转换成债务。实体经济不振的情况下,股市、楼市和债市发展,无论你是炒股、买房子还是买理财产品,最后都是沉淀在三个市场,这才是导致居民储蓄下行的原因,都是储蓄的转移,而储蓄下降说明,这些年经济通缩在削弱核心财富。血饮和国家一样明确反对债务货币化,但是这些年却不断出现货币债务化,也就是说居民储蓄在不断转换成上市公司债务和地方债。

【两大流动性陷阱导致金融系统空转】

居民储蓄是M0主体,国家大规模释放M0,但实体经济不振,导致流动性进入股市和债市流动性陷阱。从逻辑上讲,这是一个不创造财富的空转过程。这种说法比较抽象,简单点儿说就是,国家以居民储蓄释放M0流动性,这些钱贷款给实体制造业企业,但由于实体经济利润下滑,实体企业把钱投入楼市和股市,而股市和楼市是上市公司债务和地方债包装出来的,这些债务最终由股民买单,股民就是普通老百姓,等于老百姓利用自身储蓄表面上是在投资买房买股,实际上是在为改头换面的债务买单。企业从炒房和炒股中挣钱以后,又把居民的M0还给银行。在这个过程中,国家释放的流动性没有进入实体企业创造财富,而是在虚拟金融市场转了一圈以后再次回到银行,这中间几乎不进入实体制造业生产,从银行手中发出最后又回到银行手里,这就是金融系统空转。

在整个过程中,债务实际由股民和购房者再承担,这就是居民储蓄持续下行的原因,表现在M0释放和M0回撤速度上就是释放的M0永远多余回撤量,中间的差额就是消失的居民储蓄。显而易见,整个过程是债务和储蓄的交换,虚拟金融不创造财富,所以,可以说,整个过程中,楼市是财富的转移,而股市是财富的对冲湮灭。

【虚拟金融侵蚀实体基础】

这一点很好理解,大家都去炒股,那么实体经济就会更加低迷。股市会吸收原本用于扩大实体重资产的资金进入,楼市则直接拉高厂房用地成本。以高科技企业华为和房地产企业×大为例,华为今年上半年利润为8.7%,×大2019年毛利润为30%。很明显,全球顶尖的高科技企业华为的利润还不如一个炒地皮的房地产一年利润的三分之一。

长期看,央行释放的流动性不能够疏导资金直接灌溉实体经济,在地产和股市投机暴利下,企业想搞科技创新,成本巨大。

【两大流动性陷阱导致个人收入锐减】

首先,房价上涨直接导致买房成本增加。2016年到2020年,中国房屋均价从6000上涨到9000左右。以100平米计算,首付30%计算,2020年年轻人购买房屋的首付将比2016年高出50%。随着2016年房价开始上涨,目前南方除贵州等少数省份外,基本已经很少有房价低于10000的城市,而深圳市房价已经上涨到56771,已经超过北京的均价57461。

房价在4年内上涨百分之五十,已经让很多年轻人不敢奢望买房,而已经买房的也要承受高额的按揭房贷,买房以后生活质量直线下降。随着实体经济持续下行,就业压力增大,不敢辞职,唯唯诺诺,如果公司因为经营困难再实行裁员或者减薪,更是让年轻人头大,我想很多读者已经深有体会。

收入受到通缩威胁,同时另一个威胁也开始出现,那就是农产品涨价。房价上涨导致租金上涨,中间经销商为了保住利润就开始对农产品等刚需产品涨价,等于将房租上涨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只要通缩持续,就会让刚需产品涨价更加成为零售商的共识,而农产品涨价让消费者收入进一步缩水。如此一来,收入下降加支出增加,收入和生活水平持续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社区团购出现了,看上去这似乎是直接让消费者和生产者对接,实际上不过是大型互联网企业借助技术优势夺取传统实体经销商的中间利润罢了,一旦完成垄断,必然会再次提高服务费,就像滴×,×了么一样,都是先低价攫取垄断地位,然后再利用垄断地位控制定价权随意涨价,让商家为互联网巨头打工。另一个方面,社区团购的出现也是中国消费购买力持续下降的表现。

血饮在之前文章中说过,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武器不是核武,也不是生化武器,而是自然规律制造出来的道武,美国通过控制打压油价转动太极向全球释放强通缩,直接导致由此产生的问题全部转嫁到中国身上,这就是借助自然太极转动的力道碾压中国经济,这也是货币战争的真正含义。

那么,今年11月CPI和PPI双降原因与危害有哪些?

今年1月份疫情爆发以后,通缩在疫情加持下急速冷冻经济,直接导致物价飞快上涨,2020年2月CPI达到105,达到九年来最高点。但是,实体经济经受到强通缩的情况下,CPI的上涨是不可持续的。举个形象的例子,二师兄从10元涨到30元的话,在其他刚性支出压迫下,很多人就会放弃购买。对经销商来说,虽然二师兄涨价了,但是销量却也随之下降,而没有量能支撑的价格上涨,量价齐升才能够让价格不断上行,但是农产品等日用品不断上涨已经遇到了消费支出的天花板,之后就是CPI的持续下行。这也是2020年2月份,CPI创历史新高以后快速滑落并于11月进入负增长的原因。

同期,实体制造业虽然在大宗涨价下开始上行,但增幅有限,因为消费者的支出就是制造业的收入,收入下降导致实体产出有限,实体产出同样遇到了消费天花板,这就造成了PPI负增长始终无法转正,于是就再11月出现了PPI和CPI双降的现象。

仔细观察,11年前的2009年同样出现了双降,那个时候正好遇到2008年金融风暴,而同样的,2020年3月美国金融系统爆发氦闪,前后两次国家都采用了大规模释放流动性予以应对,这一切绝非偶然。2009年大宗产品创下历史新高,随后就开始一路下行,接着就是长达6年的低迷期,这其中的规律不言自明,大家可以慢慢琢磨。

总结一下通缩背景下CPI和PPI一升一降的危害。如果说PPI是实体制造业产生的财富,是实体经济的深层血液的话,那么CPI就是人体表层维持温度的表层血液。通缩来临,就好比人受风寒感冒发烧,刚开始是表层温度下降,随着温度越来越低,人体就开始将深层血液向冷却的表层输送,随着深层高温血液到达表层,人体皮肤即开始发热,持续降温持续输送,导致深层血液不足内脏器官供血不足,就会出现人体皮肤发烧,而体内感到寒冷刺骨。临床表现就是发烧的患者来回打摆子,在冷热之间来回交替。在经济学上表现就是CPI和PPI一升一降或者一降一升,来回摆动。一旦外部冷却到一个极限,那么深层血液就会出现供血不足,器官死亡,最终导致人体彻底凉凉。

【三个问题的经济学答案】

明白了强通缩导致两大流动性陷阱带来的危害,再让我们回到文章开头那三个发人深省的经济学问题。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学历不值钱而学区房房价却节节攀高?据《城市新青年:2018外卖乘客就业报告》显示,目前外卖领域约有21万本科生和7万硕士毕业生在送外卖,这显示学历在贬值。那么,为什么学区房反而不断升值呢?这就是通缩导致实体经济下滑,高科技创新不能突破上层盖板,面对收入减少的困境,高学历人群只能转战中低端的外卖行业获取收入补贴家用,而学区房上涨是高科技无法突破以后出现房地产流动性陷阱,无处可去的资本进入楼市推高了房价,住宅刚需中最硬的学区房就成为上涨最快的资产。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上市公司的利润买不起一套房,但是卖掉1%的股份却能买到很多套房?上市公司盈利被强通缩削弱,比如2017年到现在,整个上市公司中超过90%亏损。但资本涌入股市以后,导致上市公司股票市值飞涨,已经严重脱离公司实际价值,比如创业板股票目前平均市值已经接近300,也就是说300年盈利才能跟现在市值对上。资本脱离实体经济空转,这让股市成为一个超级大赌场,通缩越厉害,涌入资金越多,市值越大,大到不管公司盈利能力,卖掉1%的股份能买到很多套房。

第三个问题,房价飞涨的今天,房产和奋斗到底那个更重要?房价不断上涨,让购房者首付和按揭压力大增,在生存压力骤然增大的时候,很少有人去学习提升,而且即便提升学历也要面对高科技创新不足以提供更多匹配岗位的窘境。这种情况下,拥有不动产,更能超越同龄人。

血饮最不希望的就是出现这三种情况,希望国家能够在目前的经济问题下取得突破,让企业和个人都能够从国家产业技术升级中获得安全感和幸福感。也请大家坚信,目前的困难是暂时的,韧性大、灵活性以及调剂手段丰富的中国最终一定会安然渡过。

12月21号,英国宣布出现新冠变异毒株,传染性更强,比第二次变异病毒的传播速度快百分之七十,导致伦敦封锁,消息传出后,石油、黄金和美股开始暴跌。结合目前中国经济出现的双降(霜降),血饮认为,美国即将开始再次转动太极,继续输出强通缩打击中国经济。

在今年7月份,血饮就在微博上说过,大宗包括金银均看空,楼市和股市同样看空,所以,请大家在交易中密切关注美国和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变化,部分区间内,在释放流动性之后做多,然后再反手做空。目前,美国转动太极欲碾压中国,还需要一个很关键的要素,目前美国还不具备,所以整体依旧看空。交易策略为短多长空。至于什么关键因素,后面的金融文章将继续予以深入解读。

最后强调一下疫情,2009年中国出现CPI和PPI双降的时候,全世界同样爆发了大规模禽流感,当年感染人数超过6000万,死亡超过20万,11年后中国再次出现CPI和PPI双降,同期全球新冠感染人数已经超过7800万,死亡超过170万人。目前,英国、南非以及厄瓜多尔已经出现三种传染性更强的新的变异病毒,新病毒传染速度比第二轮变异毒株快70%,很明显,全球即将迎来新冠疫情的第三次大爆发。再过一个月春运就要开始,今年最大的防疫会战即将开始,美国选择的战略时机非常刁钻,而中国也正在从强疫苗研发、药物开发、进出口货物消杀等多角度全方位抗击疫情,希望大家配合国家战疫战略,齐心协力抗击疫情,顶住疫情冲击,迎接来年美好的开局。


2020-12-25点击数/观注度 3198
 
咨询电话 13910949198 (李桂松)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京ICP备16017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3178号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