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副局级,陈东升的三个帝国
原创 海边的风声君 风声岛
导读:毕业后,陈东升被分配到首都,任职于对外经济贸易部国际合作研究所,从事国际情报分析工作。三年之后,29岁的陈东升在当年第八期的《红旗》杂志上发表了《掌握国际市场变化的新趋势》的文章,受到有关部门的瞩目。
1
1992年元月,88岁的邓小平突然造访广东,这让改革前沿的广东主官心里很忐忑。
没法不紧张,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十多年,可伴随着价格双轨制的冲击,价格闯关失败,一场危机似乎不可避免。
市面上疯传改革开放要停一停了,要重新抓阶级斗争,甚至开始出现取消经济特区的声音。
一时间,山雨欲来风满楼,惶恐不安的情绪弥漫在特区的上上下下。
在广东的这段时间,邓小平接见了很多人,做了很多指示,听的人都察觉出老人每句话都似有所指,可因为是内部谈话,都不敢过度解读。
1月28日,邓小平登上深圳最高的国贸中心大厦的旋转餐厅,凝视窗外许久。
他转身说道:“改革开放动摇不得,继续发展,人们生活要不断继续提高,他才会相信你,才会拥护你。我们耽误了几十年,不耽误这几十年,我们的面貌就会很不同了。”
随后,又挥手补充道:“谁反对改革,就让谁睡觉去好了!”
这番话顿时让在场的人欢呼不已,每个人心中都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不过,虽然广东方面也为邓小平的讲话所振奋,可在登报问题上却产生了分歧。
省委书记谢非主张再等等看,可珠海市委书记梁广大耍了个心眼,既然内地的报刊暂时不发,他就偷偷安排境外的《大公报》《文汇报》等媒体刊载了邓小平的讲话内容。
新闻出来后,内地的《深圳特区报》又连发“猴年新春八评”讲述邓小平讲话,随后被《人民日报》转载,彻底点爆了国内的媒体,在国内引发了巨大反响和震荡。
随着南巡讲话的发表,中共十四大最终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
这让很多体制内的人敏感地意识到,改革开放已经彻底成为不容阻挡的时代洪流,并迅速引发了民间第二轮下海热潮。
后来的四通集团冯仑、中诚信创始人毛振华、爱国者集团总裁冯军、汇源果汁朱新礼、巨人集团史玉柱、北京中坤集团董事长黄怒波等均是这一年下海创业。
与之前的草根创业的中国企业家不同,这些下海者更了解和遵循市场规律,他们成为后来整个中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推动力量,被后人称为“九二派”。
而这个定义恰好就由同年下海的陈东升所总结,他自己也是“九二派”身体力行者之一。
这一年,35岁的他还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管的《管理世界》编辑部工作。
同一时间,一位名叫孔东梅的20岁女孩悄悄跨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校门,虽然她平时刻意低调,可同学们还是从日常接送她的汽车型号和牌照里猜出她身份不一般。
时代的洪流滚滚而来,没有过客,只有被裹挟其中的当事者。
2
1957年底,陈东升出生在湖北天门。
陈东升也算个红二代,父亲曾是李先念的部下,随解放大军一路杀到了湖北,后转业到了天门,一直在天门贸易系统工作多年。
虽说出身干部家庭,可小时候的陈东升家里并不富裕。
他很早就想办法自食其力,上小学时做小工、搬砖头,中学时就帮人清扫猪圈、喂饲料,甚至还帮人将生猪从县城贩运到省城武汉赚钱。
1975年,18岁的陈东升中学毕业,为了获得工农兵大学生推荐名额,他进入天门微生物研究所当了名技术工人,天天和各种昆虫、微生物打交道,还自学了无机化学、微生物学。
两年后,恢复高考消息传来,兴奋的他当即报了名,并顺利达到了高考录取分数线,最后却因为政审不合格落了榜。
但高考失利并没有让陈东升灰心,他铁了心要通过考大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1979年,22岁的陈东升在熬了两年后顺利考入武汉大学政治经济系,如愿以偿离开了天门。
在各种新思潮的珞珈山校园里,陈东升充分释放着自己。
因为时常和几位好友聚在一起谈论时政,屡屡被人讥笑是空谈一族的陈东升索性给自己的小圈子取名“蟾蜍社”,寓意就是要抱着“癞蛤蟆吃天鹅肉”的心态去迎接未来。
1983年,26岁的陈东升大学毕业,和他一同毕业的还有女友陆昂。
他俩都是有一代经济学大师董辅礽先生的学生,是一对“青梅竹马”的恋人。
毕业前,陈东升买了一套锤子和凿子登上珞珈山,花了半天时间在一块巨石上凿出了一个“始”字,这套技术是他拜家乡的老石匠学来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是年轻的陈东升对自己的激励,更是对未来的一份憧憬。
毕业后,陈东升被分配到首都,任职于对外经济贸易部国际合作研究所,从事国际情报分析工作。
面对大好开端,陈东升格外珍惜,每天都扑在一堆经济研究报告之中。
三年之后,29岁的陈东升在当年第八期的《红旗》杂志上发表了《掌握国际市场变化的新趋势》的文章,受到有关部门的瞩目。
要知道,《红旗》杂志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办的政治理论刊物,著名的“两报一刊”中的刊物,无数理论工作者无不渴望一生能在这样的顶级刊物上发表一篇文章。
文章发表后,陈东升受到了各方面关注,很多人都前来祝贺他。
但就在他以为自己将会继承老师董辅礽的衣钵,成为一名经济学家时,命运却将他安排到了一个新的岗位。
3
1988年,31岁的陈东升被调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下属的《管理世界》,成为杂志社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一名副主编,享受副局级待遇。
这一年,身为副主编的他还在为一笔3000块的项目启动费和社里软磨硬泡。
此时,陈东升正琢磨着对标国外的《财富》杂志,想以杂志社名义搞个“中国500家大型企业评价”活动,这是个既有名又利的项目。
社里半信半疑,最终还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批准了他的申请。
在陈东升的策划下,《管理世界》评选出了当年的500家大型企业,引起国内外轰动。
要知道,在此之前,国内企业评价模式基本还是延续前苏联的评选模式,政治第一,效益第二。
陈东升反其道行之,坚持以企业年度销售额作为评选标准,这也是新中国首次采取国际标准进行企业评价,而且是带有官方性质的评选。
面对这种改革下的新事物,《人民日报》头版头条进行了报道,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也在当天播报了这一消息,陈东升和杂志社顿时声名大噪。
喜出望外的杂志社又琢磨出一个生财之道,组织编撰500家入选企业的图书,买书需交450元,刊登企业广告交4500元。
不出所料,参评企业纷纷响应,光各类广告就签了800多个,杂志社不费吹灰之力挣了400多万广告费。
在这个 “万元户”都是稀罕物的年代,业内无比羡慕,《管理世界》果然懂经营懂管理!
1989年,由于评选中国“500家大型企业”活动的成功,陈东升再接再厉,趁势又举办了“中国工业四十年”成就展,党和国家领导人都亲临出席。
一系列的成功活动让《管理世界》声名鹊起,杂志社很高兴,大大表彰了陈东升一番,发了笔丰厚的奖金给他。
只是,在评选时接触了大量企业家创业故事的陈东升内心却泛起了波澜:这么多没有学历的草根创业者都能成功,自己为什么不能?
想完了,陈东升只能叹口气,他知道那些下海创业多是懂技术的理工科,自己一个文科生实在不知道下海能干嘛。
陈东升只能每天通过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和《参考消息》排遣焦虑,可越看越着急,报刊电视上每天都在说着如火如荼的改革进程。
偶然的一次机会,陈东升从《新闻联播》中看到著名的苏富比拍卖行又拍出一副天价艺术品的新闻,这给他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
1992年,随着南巡讲话的公布,35岁的陈东升内心有些悸动,可还是挺纠结自己到底能做什么?
4
单位里有创业想法的不止他一个。
这天,两位好友李刚和田杨林拿着一张《羊城晚报》来找他商量,说中国有几千年的文化,有数不清的文物瑰宝,却至今没有一家像样的拍卖行,不如合伙搞个拍卖行。
陈东升想起当年看到的苏富比新闻,一寻思,这个可以有,当即毫不犹豫答应了下来。
决定是下了,可此时文物属于国家专营,并没有民营企业经营的先例,几个人心里都没谱。
深思熟虑的陈东升却有了自己的盘算,既然干,就找专业的人和专业的机构来搭伙。
于是,陈东升通过多年的人脉搭建了一个堪称“梦之队”的豪华团队:曾任文化部党组秘书、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副主任的甘学军,曾在文化部下属机构任职的武大校友寇勤,以及时任北京长城饭店副总经理的赵雁南。
在这一年,陈东升主持的“中国国际文化珍品拍卖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公司就设在北京东三环的长城饭店内,必须得配得上这高大上的名字。
可惜这高大上也需要靠钱来维持,开业快一年的公司一分钱没赚到,还要支付巨额的房租和人员工资。
急得上火的陈东升只好厚着脸皮多方筹措资金,好在他的团队成员背景够硬,资本冲着几位合伙人的身份就同意投资。
中国国际文化珍品拍卖有限公司的英文缩写为CAT,恰好是“猫”的英文。
有人提出英文的猫有黄色的意思,寓意不好,不如改为GAT,后来在陈东升妻子陆昂的建议下,翻译为了“嘉德”。
团队是有了,可文物和艺术品的鉴定实在是专业性太强,大家都不懂。
不懂没关系,陈东升又通过关系拉来了徐邦达、刘九庵、杨伯达以及靳尚谊、常沙娜等文物鉴定大师和艺术大家组成公司的艺术顾问委员会。
1994年3月,嘉德迎来首拍,藏品基本都来自于国营文物商店和北京工艺品进出口总公司,甚至还有各自从家中拿出的“宝贝”。
好在作为此时新中国第一次文物和艺术品专场拍卖会,嘉德首拍即告成功,包含了齐白石的《松窗图》等作品在内的总成交价达到1400万。
嘉德庆功宴的当天,陈东升很开心,可内心还在为自己两年前提交的一份新创业计划迟迟没有回复惆怅不已。
1992年,就在正筹备嘉德的时候,陈东升曾去日本东京访问。
在街头流连忘返的他看见一座座摩天大楼上最抢眼的广告牌竟然是“日本生命”“海上火灾”之类的保险品牌,一圈打听下来,他才知日本经济起飞阶段,最重要的资金来源是人寿保险,开办一家保险公司的想法又成为他新的目标。
回国后,一则上海新成立的的外资保险公司友邦保险大手笔招聘了1000多名销售员的新闻,更让他对这一想法坚定不移。
咨询了一圈后,陈东升觉得寿险是个不错的领域,国内也还没有人做,他想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平安那时也有这个想法,早早提出了申请,陈东升想快人一步,抢先占领市场。
可等他找到政府里的好友咨询,对方好意劝说搞保险不是一件小事,最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和政府和相关机构一起搞,有肉大家分嘛。
这话让陈东升不乐意了,他觉得嘉德是大家集体创办的,自己占点股份就算了,可保险公司是自己要创办,与人合办那还叫自己的公司吗?
5
要合办也可以,除非是自己的亲人。
1994年,精力旺盛的陈东升在嘉德首拍同一年,创办了一家名为“宅急送”的快递公司,总经理是陈平。
快递公司这个创意据说来自弟弟陈平在日本大阪留学的经历。
一位国内的朋友去东京拜访陈平,可不小心将大阪亲戚的礼物遗落在了陈平那,陈平也很着急,本想亲自跑一趟送去。
可大阪到东京来回的车费不菲,时间也来不及,于是有人给他推荐了日本著名的“宅急便”快递业务,甚至还可以货到付款,此事让陈平印象深刻。
回国后,弟弟把创业想法告诉哥哥,陈东升一听就知道这是个非常棒的项目,当即表示支持,与弟弟陈平各出50万开创了“宅急送”。
此时中国除了邮政,普通人根本都没听过“快递”这个词,后来的“四通一达”创始人还在工厂打工。
但因为没有什么名气和资源,宅急送的业务一直进展缓慢。
为了推广,宅急送的车就停在中关村附近,看见有人抱着电脑出来,业务兼司机就上前搭讪,询问要不要送,第一单业务只收一元钱。
可惜弟弟陈平创业满腔热情,业务经营上却一直不温不火,最后还是被陈东升伸手拿去了管理权。
陈东升这边和弟弟筹办快递公司,那边开办保险公司的目标始终没变,多次奔走在各个部委之间进行申请。
这期间,原来联合申办的十个大股东里有六个因为各种原因先后变卦,就连负责的人民银行领导都换了三任。
1995年10月3日,38岁的陈东升终于接到了一个等待4年的电话,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经人民银行批复获准成立,拿到了保险牌照。
只是此时的平安人寿已落地两年,新公司连个像样团队都还没有,眼睁睁丧失了先机。
也是在这一年,23岁的孔冬梅进入新成立的泰康人寿,人是陈东升请来的,孔冬梅的母亲是李敏,外婆是贺子珍。
凭借着朋友们,此时的嘉德通过几场拍卖已经渐入佳境,在国内拍卖市场属于毫无争议的霸主地位,基本不用陈东升操心。
作为保险业的门外汉,陈东升经营泰康和创立嘉德基本上一个思路,按照他的话就是“找最好的葫芦画最好的瓢”。
创立初期,陈东升率队走访了20多家国际知名保险公司,脑子记,相机拍,大到人家的公司治理、信息技术、核保核赔,小到电梯牌、咖啡机、价格标签,几乎是有啥学啥。
不过,泰康人寿也不是全盘复制,还是有不少创新举措:比如引进独立董事,设立执行、审计、薪酬三大专业委员会等等,起步还是“小白”的泰康人寿一跃成为业内专业程度极高的保险公司。
泰康人寿最初成立时有超过20家的股东,股权分散,虽然其中大多是陈东升武大的校友。
不过,觉得有些不妥的陈东升,再次通过引入外资的办法,逐步将疏散的股权向自己控股的嘉德国际集中,牢牢把住了泰康的大权。
6
2000年,中国加入WTO后,中国保险业进入全面开放的新时期,国内保险行业保持了年均30%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同期的欧美等国家。
进入“黄金时代”的中国保险公司也开始海外上市的步伐。
2004年,中国平安登陆港交所,顺利融到143亿港元,为当年亚洲最大的IPO案例,资本迅速追捧保险业。
在形势一片大好的背景下,泰康也迎来高速扩张的时机,创业仅三年就在全国开办了21家分公司,完成了全国布局。
2007年,泰康人寿总资产近1400亿元,净资产增长率超过270%;净利润在连续四年翻番基础上,同比增长3.3倍,但即使这样,泰康在国内寿险市场也只是名列第四。
不久,陈东升决定向养老市场进军,相继成立了泰康资产、泰康养老和泰康之家3家子公司。
当时很多人质疑泰康是借养老的名义圈地搞房地产,内部也意见不一,认为此项目风险大,利润低。
可陈东升一直坚持,并极力推进该项目。
2009年,按照陈东升的精心设计,虚拟的保险和现实“医养康宁”开始结合,泰康成为第一家获保监会批准建设养老社区的保险公司。
就在陈东升的事业一步步向前推进的同时,他的婚姻也发生了变故。
2000年,陈东升的妻子陆昂离开嘉德拍卖,创立了北京嘉德在线和道喜红酒网。
在这期间,有关两人婚变的传闻一直是坊间热衷的八卦,只是查无实据,逐渐平息。
7
2012年国庆节,55岁的陈东升和40岁的孔东梅出现在革命圣地井冈山。
在缅怀先烈的同时,陈东升公开表示自己是“井冈山女婿”,这才让人知晓陈东升有了第二段婚姻。
也是在这一年,中国的艺术品市场迎来了狂热时期。
当年嘉德首拍中以517万人民币拍出的辛冠洁的《山水册页》,在之前一年的嘉德秋拍上居然再次以1.94亿人民币成交,上涨了37倍。
与此同时,被陈东升接手后的宅急送营业额突破20亿,员工近万名,覆盖了全国300多个城市,成为快递业的领路者。
风头正盛时期的宅急送甚至还曾考虑并购刚起步的顺丰,不过只有一个档口的顺丰老大王卫想都没想一口回绝,不然就没有了今天市值3000亿的顺丰了。
2018年,叱咤保险行业十多年的安邦保险董事长吴小晖因涉嫌经济犯罪,被依法提起公诉,曾经不可一世的安邦帝国顷刻间跌落神坛,资本市场利用保险业玩“弯道超车”的套路就此止步。
此时,61岁的陈东升两鬓花白气定神闲,知识分子出身的他更添了几分儒雅气息。
稳扎稳打的泰康人寿,在这一年以240.85亿美元首次进入世界500强的榜单,总资产超万亿。
在陈东升的经营下,泰康医养融合养老社区已完成在全国15个城市的布局,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成都4个城市的养老社区正式投入运营并开始盈利。
当年刻在珞珈山上的那个“始”字的石头,陈东升仿制了一块放在泰康商学院的中心花园内,代表着不忘初心的自己。
从最初策划中国企业评选到改变身份直接入场的企业家,陈东升花了20多年时间创办了三家公司(嘉德拍卖、宅急送和泰康保险),有人说他分别赚了古人、今人和未来人的钱。
因时而生、因市而兴、因势而变,这是陈东升对自己一生创业的总结。
回看三十年,当年与陈东升一同创业的企业家灿若星空,而如今不少已成为中途陨落的“流星”。
如何屹立不倒?无招胜有招。
操笔政:逍遥侯
修笔使:夏雪宜
参考资料:
一槌定音——我与嘉德二十年,陈东升,三联书店
陈东升:大事要敢想,财经人物周刊
陈东升:泰康因时而生 因市而兴 因势而变,保险研究
陈东升:“摩根梦”不再,中国企业家
保险中介市场生态白皮书,RMIRC & IRDC
国内银行保险业务发展之道,德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