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所有 |
果敢:中华故土,为何却成了缅甸的自治区? |
果敢:中华故土,为何却成了缅甸的自治区? 原创 环球情报员 环球情报员 果敢入缅 作者|碧落清遥、南小汪 责编|Thomas 在中国2万多公里的陆上边界中,边界外的缅甸果敢段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即使在缅甸一侧,华人依然是该地区的主体民族,通行汉语,流通人民币。这种景象在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边界线中是无法见到的。 果敢在历史上曾长时间归属于中国,19世纪末英国殖民者占据缅甸后强迫清政府将果敢等地划归英属缅甸。1962年中缅边界全部划定后,果敢正式归属缅甸。 如今的果敢是缅甸掸邦下属的一个民族自治区域,人口约20万,面积2700平方公里,约等于两个半香港大小。其东部、北部和中国云南省相邻。经过历史上四次大的移民浪潮,汉族最终成为了果敢的主体民族。但缅甸政府将果敢的华人移民后代从缅甸华人族群中剥离出来,单独命名为果敢族。 果敢作为汉族的聚居地是如何变成缅甸领土的?这里的汉族移民究竟做了什么,以至于缅甸政府要将他们划出华人群体单独设立一个新的民族? 一、背靠云南的华人聚居地 果敢位于今天的滇缅交界地区,云南和缅北地区由于远离封建王朝的核心区,所以从两汉到隋朝各个王朝仅仅是在滇地设置了行政中心,中心外的大片地区大都是靠当地土酋实行羁縻统治。既以土官治土民,中央政府维持名义上的统治。 及至唐宋两代,云南和缅北的土地上更是先后建立了南诏与大理两个强大国家,脱离了中国封建王朝的统治。 1259年蒙古人征服了大理国,此后的元代建立完善了云南-缅北的土司制度,依靠地方土司实行羁縻。明朝建立后对云南的昆明大理等地实行改土归流,废除少数民族土司,改由中央政府任命官员进行统治,大批汉人开始迁入云南。有明一代云南人口从不足百万增加到350万人以上,汉族人口开始占据多数。云南也被纳入了封建王朝的经济文化体系,但在偏远的滇西和缅北仍存在大量的土司。 16世纪末,缅甸的东吁王朝开始崛起。东吁以缅甸南部的缅族人聚居区为基地四面出击,东吁甚至一度将泰国纳入缅甸的版图。与此同时东吁吞并了明朝设置在缅北的一些土司,这引发了明缅之间的战争。 明军击溃了入侵的缅军,却没有意愿耗费力量去收复那些偏远的土司,缅北自此被缅甸收入囊中。缅甸保留了当地的土司,依靠当地土司统治缅北。当时滇缅之间并没有划定具体的边界线,但果敢归属云南的镇康州管辖,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领土。 1644年清军入关,明朝皇室后裔在南方建立了南明割据政权。在清军的凌厉攻势之下,南明小朝廷不断向西南的云贵地区退却。大量汉人不愿接受满族统治开始移民东南亚。 闽粤两省的潮汕人多走海路向越泰等国,以及缅甸南部富饶的伊洛瓦底江平原移民。云贵汉人则追随南明朝廷向西,南明的末代统治者朱由榔为了躲避清军的围剿躲进了果敢的科干山。大量汉人也随之迁居此地,这是汉族人第一次大规模迁入果敢,对当地的民族构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南明政权覆亡后,清朝建立了对全国的统治,迁居果敢的汉人移民并没有返回原籍,而是扎根果敢开始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进入18世纪,果敢的杨氏家族异军突起。杨氏祖籍南京,明末迁居云南大理,明亡后其家族又随南明朝廷迁徙到果敢的兴达户。定居之后杨氏家族以兴达户为基础,实力迅速发展壮大,周边部落纷纷请求保护,到18世纪中叶杨氏家族已控制了整个果敢。 随着果敢的不断开发,大量的原始林区被开垦为田地,这也吸引了大量居住于云南的汉人移居到果敢,形成了果敢的第二次汉人移民浪潮,汉族移民也带来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这进一步促进了果敢的发展。 作为边境地带,果敢在保持中国属性的同时,也向邻近的缅甸木邦土司纳贡,毕竟大清虽强却远在天边,缅甸剽悍就近在眼前。这种政策也为果敢带来了长时间的和平,成为其发展的保障。 清朝与明朝一样,由于中央政府在边地的统治力量薄弱,他们将土司看作治边护边的重要力量。虽然这些土司来自于不同的民族却充当起西南边境上的第一道防线。 1840年,云南总督桂良念及杨氏家族治理下的果敢为西南边界安定作出了贡献,上书朝廷封杨氏家族为“世袭果敢县令”,杨氏家族对果敢的统治权受到了中央政府的承认,果敢也借此从镇康州独立出来,建立了汉人土司政权——果敢土司。 果敢土司成立的同时,整个东北亚的政治局势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英国作为当时实力最为强大的西方国家,正在全球四处出击扩张势力范围。他们通过鸦片战争击碎了大清帝国天朝上国的梦境,而在中国的西面,英国人将印度半岛收入囊中后又将目光锁定了缅甸。 1824-1885年间,英国相继发动了三次英缅战争并彻底灭亡了缅甸的贡榜王朝,其后的几年英军开始扫荡缅甸边境地区,意图将缅甸全境纳入统治。1887年缅甸东北的木邦土司向英国人投降,英国人投桃报李将其周边48个茅扎(从属于土司的领主)划给了木邦,果敢就是其中之一。 对于英国人这种“慷他人之慨”的行为,果敢的杨氏嗤之以鼻,他们认为果敢是从属中国的自治土司,英国人和缅甸人都不能把手伸向这里,而且自己的级别也是土司,根本不是低一级的茅扎。 多次拉拢无果后,1894年中英之间划定了滇缅边界,果敢被承认为中国领土。但清朝面临的外患可不止英国一家,吞并越南、老挝的法国也急于同中国划界并借此割占中国领土。 1897年由于清政府在与法国的边界谈判中将两块地区划给了法国治下的老挝,英国人认为自己在之前的边界谈判中吃了亏,逼迫清政府修约。续约签订后果敢被割让给英属缅甸,自此脱离了中国的管控。 被英国统治期间,果敢保留了杨氏家族和土司制度,但被迫降级为茅扎接受木邦土司的领导。我们姑且可以把它理解为英国版的羁縻政策。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开始进攻东南亚的欧美殖民地以获取资源。当时西方的大批援助物资经由缅甸进入中国西南,为了避免日本占领缅甸切断西南输血大动脉,国民政府组织远征军赴缅援助英军。远征作战以失利告终,一部分被打散的远征军就流落到果敢并居住下来。 1949年解放军挺进西南。数万战败的国民党军携带着家眷溃退到缅甸境内,有一部分也来到了果敢并选择定居于此。这部分远征军及国民党溃军、军眷就构成了果敢的第三次移民潮。 果敢从明朝末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先后经历了三次移民潮,数万汉族移民迁入此地,彻底改变了当地原有的民族构成。这些移民以说西南官话的云南人为主,在文化上与缅甸南方的潮汕移民明显不同,也为日后的果敢立族埋下了伏笔。 经历了元明清三代600余年的统治后,果敢在殖民者的武力威胁下脱离了中国变成了缅甸领土。但生活在这里的汉人风俗文化与缅甸有着巨大的差别,成为了日后缅果冲突的导火索。 二、毒枭与军阀的培养皿 1948年1月缅甸重获独立。缅甸全国各族代表在彬龙镇召开了历史上有名的彬龙会议。缅族作为主体民族承认少数民族的地位和权利,少数民族则同意和缅族聚居区组建成新的缅甸联邦。 缅族聚居区被划分为7个省,少数民族聚居区被划设为7个邦,原有的土司被保留下来,虽然被划入各个少数民族邦,但土司们依然保有巨大的自主权。 随着缅甸局势的稳定,“大缅民族主义”却开始抬头。1959年缅甸政府背弃彬龙会议精神,命令掸邦的33个土司将权力上交国家,政府将给予他们各土司财政收入的15倍作为赔偿。杨氏家族无力对抗只得交权,果敢土司就此走入历史。 1962年3月缅甸军方突然发动政变,军方领袖奈温建立了军政府开始了独裁统治,试图建立缅族占据绝对主导的新体制。在大缅民族主义的作用下,军政府想加强对少数民族的控制,一时间大量少数民族领导人受到军政府的打压,果敢末代土司杨振材也被逮捕入狱,杨氏族人旋即率领原来的土司武装反对奈温政府。 果敢所处的缅甸掸邦一直是缅甸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奈温上台后,包括果敢在内的掸邦大量少数民族武装站到了军政府的对立面,整个掸邦陷入战火之中。 为了平息掸邦的战乱,军政府宣布东北部的地方武装只要宣誓效忠政府,其武装的合法性就能得到政府的承认。军政府希望借此分化少数民族武装,达到“以夷制夷”的目的。受此政策影响缅甸东北部各方势力混战一团,形势变得更加复杂。 果敢内部也产生了分裂,以罗星汉为代表的汉人武装投靠了军政府,并协助军政府打击果敢的反对势力。罗星汉也借此扩张地盘,成为了果敢新的霸主。 罗星汉早年在泰北国民党残军组织的军事培训班进修,与日后威震缅北的坤沙、彭家声是同学。毕业后他受到杨氏家族赏识负责打理杨家的鸦片生意。 投靠缅甸军政府后,他击溃老东家垄断了缅东北的鸦片生产与分销,成为了金三角第一代大型毒枭。其领地内生产的鸦片一度占到了全世界鸦片总产量的半数以上。罗星汉凭借毒资在晚年成立亚洲世界公司,长期占据缅甸首富的位置。 果敢的反军政府武装被击溃后退向邻国境内,其中罗星汉的同学彭家声率领一队人马加入了缅甸共产党的武装体系。这支军队经过整训后于1968年反攻并重新控制了果敢,罗星汉被逐出果敢转而到泰缅交界处专心发展毒品生意,与他的另一位老同学坤沙展开了金三角霸主的争夺,当然这就是另外一段故事了。 彭家声控制果敢后,果敢成为缅共控制下的缅甸东北部军区果敢县,与缅甸中央政府分庭抗礼。彭家声的官职也是水涨船高,后来成为了缅共东北军区副司令。 由于果敢地区的汉族居民有自己的武装且独立意识极强,这让缅甸军政府不得不区别对待这些“刺头”。缅甸官方于1983年将果敢的汉人单独设立为果敢族,把他们与居住在缅甸国内那些人畜无害,主要从商的潮汕移民后裔人为的加以区分。这种违反族群划设原则的行为,本质是从身份认同上切断果敢汉人与母国的联系,方便缅甸政府的管理统治。 20世纪80年代末,受苏东剧变等因素影响,彭家声等人率军脱离缅共并与缅甸政府达成和解。果敢合法拥有自己的军队和地方法律,获得了高度自治的权力。 为了发展军事力量以维系生存,彭家声走上了罗星汉的老路,在果敢大搞毒品种植。到90年代末期,果敢年产鸦片达到200吨。 果敢在二战后经历了土司倒台、部族内战,见证了杨氏家族、罗星汉、彭家声等地方军阀势力的兴亡更替。最终在罂粟花遍地的景象中,走完了20世纪的最后岁月。前路未可知,果敢带着诸多的不确定性进入了21世纪。 三、前路在何方? 20世纪末,随着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果敢也适时调整政策吸引华人投资和定居。一时间有近3万华人被政策吸引到果敢并选择在此定居,这也成为果敢历史上的第四次移民潮。 2003年果敢停止了罂粟种植,改种甘蔗、橡胶等经济作物,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但和平发展四个字却似乎注定与果敢无缘。 果敢虽然名义上归顺缅甸中央政府,但实际上保持着相当大的独立性。拥有自己的政府、军队、税收乃至法律制度,果敢除了不反对政府以外并不承担任何地方政府的责任。这一切都让缅甸军政府变得无法忍受。 彭家声统治果敢的近四十年间,其家族势力渗透进果敢的方方面面。果敢的财政军大权被彭家声和他的几个兄弟牢牢把持。比如三弟彭家富担任果敢地方武装总司令,四弟彭家贵担任执法处长。 这引起了果敢其他高层的不满,1992-2000年间,为了争夺权利,彭家声与部下杨茂良、李尼门等人爆发多次内战。彭家声没有从内讧中吸取教训,在平息战乱后彭家声着手让长子彭德仁与三子彭德礼分别接任军队司令和财政部长,原来的老部下纷纷被排挤出局。彭家声大搞“家天下”,致使他和部下离心离德,成为他日后失败的序曲。 2009年,缅甸政府要求果敢将军队改编为缅甸边防部队,这种变相篡夺军权的行为被彭家声拒绝。两方的军队最终爆发战争,实力占优的政府军将彭家声逐出果敢,大批果敢难民涌入云南。缅甸军政府旋即压缩了果敢的自治权,在当地推行缅化政策。 2015年彭家声率领2000余人反攻果敢。反攻没有成功,但连绵的战火让果敢的外资悉数撤出,经济发展陷入困顿。 今日的果敢在发展上十分依赖中国,电力、通讯等服务均由中国提供。人民币是本地区的流通货币,电视节目、新闻报刊均采用中文。甚至连学校使用的教材都与云南的学校完全一致。 但缅甸政府在2009年掌控果敢后开始实行“缅化”政策。缅语教学成为果敢课堂上的主流,曾经模仿的中国式的车牌也被更换为缅甸的式样。这些细节上的变化都在说明着,缅甸准备积极消化吸收掉这块土地。 果敢以南佤族人居住的佤邦也是一个自治的地方政权。果敢和佤邦具有很多相似之处,都像是缅甸境内的中国县城,讲中文、用人民币,与中国的关系胜过和他们祖国的关系。但不同之处是佤邦的自治权要比果敢大得多。 佤族在二战后瞅准时机,在军政府的敌人与盟友这两个身份间来回切换,尽可能的捞取最大的政治利益。在果敢内部争斗不休的时候,佤邦就帮助缅甸政府军打击坤沙贩毒势力,并借此控制了坤沙的一部分地盘扩充了实力。 如今的佤邦已成为缅甸境内最大的一支少数民族武装力量,政局稳定、经济发展迅速,政府势力一直难以进入。 反观果敢由于政局不稳、某些政治强人逆历史潮流搞“家天下”,没有形成较为完备的治理模式,因此政府军的势力得以进入。本来与佤邦相似的起点,如今却走入殊途。 佤邦处理好了与缅甸中央政府的关系,适时调整自身发展方向,始终保持内部稳定,而果敢却内斗不断逐步丧失了原有的高度自治地位。对比之下,佤邦与果敢的发展历程不禁让人唏嘘感叹。 |
|||
2021-4-18 12284 | |||
|
咨询电话 13910949198 (李桂松) |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
京ICP备16017448号 |
技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