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所有  
美国,杀人机器

美国,杀人机器

2021年04月18日环球网

导读:美国总统发“檄文”,美国情报机构“制造罪证”,美军及其盟友进行“精准打击”,这么多年来,美国早就形成了一套流程化的模式,并把这些模式,运用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据不完全统计,从二战结束到2001年,世界共发生了248次武装冲突,美国发起的就有201场,占到81%。这就是美国,一个打着民主和人权旗号发动战争,最终导致了惊人的人道主义灾难的国家。

这个撒了18年的谎,美国人自己都不想圆了

从林奇到哈里斯,无论是参与战争的士兵,还是美国军方高层,甚至是和这场战争没有交集的美国领导人,都不愿再为这个谎言粉饰。

一个在众目睽睽之下,撒的弥天大谎,能瞒多久?

美国给出的答案是,18年。

2003年,美国以伊拉克持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解放”伊拉克人民为由,发起了伊拉克战争。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电视直播的战争,关注度空前。

18年来,美军从未彻底离开伊拉克的土地,时至今日,所谓的“化学武器”,仍没有找到。美伊最近的一次会谈中,美国承诺将所余作战部队撤出伊拉克。

这场战争,似乎要“不明不白”地结束了。

在过去18年,拆穿这个谎言的尝试从未间断,越来越多的美国人也站了出来。

一位是2003年参战的美国士兵杰西卡·林奇,她在国会上作证,揭露了美军的谎言。

第二位,是美国退役四星上将克拉克,他在2007年接受采访时提到,就连美军的高级军官,都不知道“为什么要打伊拉克”。

第三位,是美国现任副总统哈里斯,她在最近的一次讲话中提到,美国过去的战争,其实都是“为石油而战”。

谎言背后的真相似乎越来越清晰。

从林奇到哈里斯,无论是参与战争的士兵,还是美国军方高层,甚至是和这场战争没有交集的美国领导人,都不愿再为这个谎言粉饰。

如今,这个谎言即将走向终点,然而18年前它是缘何而起,这个谎言的代价又是什么?

图上的女兵,就是杰西卡·林奇。2007年4月24日,对于她来说,是个决定人生命运的日子。

在这之前,她是美国家喻户晓的战斗英雄,是《新闻周刊》的封面人物,她的事迹也被好莱坞拿去,改编成电影上映。

那天,她去国会作证。顷刻间,所有的荣誉离她远去,她的身份发生了180°的反转——现在,她是美军的“败类”了。

时间拨回到4年前,2003年4月,美国军方公布了一名叫做杰西卡·林奇的19岁女兵,在伊拉克战场的英勇事迹。

林奇所在部队遭遇伏击,在这样的情形下,林奇顽强抵抗,打光了“最后一颗子弹”。而后又拼死肉搏,直至被俘。不久,美军获得的情报称,林奇被俘后,受到了虐待与强暴。

为了维护人权,美军决定派出海豹突击队与特别救援小组,“拯救女兵林奇”,CNN的摄像师,也被允许参与到这场救援行动,并进行全程拍摄。

几天后,CNN拍摄到的片段,震撼人心——美军特种部队在夜色和炮火的掩护下,乘坐直升机破窗而入,将满身是伤的林奇救走。

拯救林奇的行动,极大地提振了美军的士气,消息传回国内,更是一片欢腾,就连道琼斯指数,也因此上涨了2.7%。

12天后,林奇被接回美国治疗,她受到了众多美国民众的欢迎。当月,她成为美国《新闻周刊》的封面人物。而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也宣布,要将林奇的经历,拍成一部电影。

这部电影在短短7个月后,就被安排上映,它也成为美国发动这场“正义之战”的象征。

同军方和媒体的狂热不同,事件的主角林奇,却显得异常沉默。当欢呼声消散,人们开始回顾这场行动时,真相陆续浮出水面。

美国《芝加哥论坛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在遭遇伏击后,林奇乘坐的军车被炮弹击中,撞向了另一台汽车,两车相撞,才是林奇重伤的原因。

而伊拉克的医护人员救了林奇。在得知美军要“营救”林奇时,伊方还主动表示,可以暂时撤离相关人员,为美军提供钥匙,接走林奇。

但美军拒绝了这个提议,放着大门不走,反而要“英勇”地破窗而入。参与救治林奇的医生回忆称,美军打的是空包弹,因为他们知道医院里,并没有敌军。

即便这样,美国特种兵仍在高喊,“快!快!快!”但事实上,当时最紧张的,是医院的工作人员。

整个过程,就像是在片场拍电影。林奇的故事,是一个美军精心包装,用来哄骗美国人的谎言。

美军想要通过塑造伊拉克“践踏人权”的形象,来证明自己发起这场战争的“正义性”。

其实,早在2003年年初,在美军的授意下,美国媒体就开始为军事行动“造势”。《纽约时报》称萨达姆在其执政的23年期间,使伊拉克陷入中世纪般血腥的屠杀,还向邻国输出恐怖主义。

而2003年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70%的美国人认为,萨达姆与“9·11”袭击有关。但实际上,美国中情局检查了过去20年的2万份文件,没有找到萨达姆和基地组织的任何联系。这个数据背后,都是美国媒体的“功劳”。

战争即将打响时,美军也做了充足的准备。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的拉姆斯菲尔德,除了同参谋们制定作战计划,也同时制定了一份12页的“采访须知”。

拉姆斯菲尔德告诉500多名美国随军记者,不准问英美的伤亡情况,不准问正在进行的军事行动。

当被问及为什么军队决定让记者加入部队时,美国海军陆战队上校里克·朗是这样说的,“战争其中一部分是信息战。因此,我们将尝试主导信息环境。”

即便这样,在战争爆发后,还是有不少美国记者遭了殃。美国电视记者菲尔·斯麦克只是传回了一些实况画面,就被美军以报道“太具体”为由,赶出了伊拉克。

美国民众看到的,都是一些“片面的、被精心安排过的”画面。

而此时,伊拉克电视台和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播放的,却是伊拉克平民的死伤画面。这些画面,激发起美国民众的反战情绪,也让美国的人权大旗摇摇欲坠。

美国要继续以“人权”的面目示人,而林奇,成为了他们的目标。

于是,这个因枪卡壳而一枪未发的女兵,成为了英勇无畏的战斗英雄。而她在伊拉克的医院受到精心照料,还有护士唱歌给她听的经历,也变成了受到“虐待”的“悲惨遭遇”。

但成为“英雄”的林奇,知晓着事情的真相,这种撕裂,每天折磨着她。四年后,她鼓起勇气,在美国众议院的听证会作证,表明自己的“英雄事迹”全部都是美国军方编造和操控的,“他们利用我来象征某些东西”。

这就有了上文的那一幕,林奇戳穿了美国军方的谎言,而她,也成了美军所谓的“败类”。

林奇人生真正悲惨的片段,不是在伊拉克的战场,而是在美国国内。

她参军的原因很简单。一是家里支付不起学费,二是她的家乡,是美国失业率最高的地区之一——参军是她所剩无几的选择之一。

但她最初的愿望,是当一名幼儿教师。

这场战争,改变了林奇以及很多美国人的命运,同样,它也改变了伊拉克人民的命运。

2003年4月5日下午,美军第3机步师下属的一个坦克营沿着高速公路,就这样一路开进了巴格达市区。

途中,美军只遭到了零星的抵抗,短短几个小时内,美军就占领了萨达姆的新总统府。巴格达,成了一座没有设防的城市。

迎接美军的,不是黑枪和巷战,而是欢呼。巴格达民众走上街头,向美军挥手致意。他们欢呼的,是即将到来的“人权”与“自由”。

战前,美国就声称,美国的目的是为了推翻萨达姆的统治,“解放”伊拉克,还伊拉克人民以“自由”。美国政府还承诺,将向伊拉克民众提供所需要的药品和食品,并帮助他们建立一个繁荣自由的新伊拉克。

“推翻”与“重建”,这种情绪在萨达姆雕像被推倒的那一刻,达到了高潮——在伊拉克人的帮助下,美军的坦克,将巴格达市中心天堂广场上的萨达姆铜像拉倒。

领头的人叫做朱布里,当时,他挥动着铁锤,砸向水泥底座。尽管他的手因用力过猛而流血,但他自己,“感到很高兴”。

对于当时的伊拉克民众而言,这个场景,预示着美好时代的到来,他们相信,美国会信守承诺,而伊拉克的未来,也会更加光明。

铜像被拉倒22天后,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在林肯号航母上发表演讲,声称美军及其盟军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这场代号为“解放伊拉克”、后改名为“伊拉克自由”的军事行动,宣告了胜利。

美军的行动结束了,而伊拉克人民的苦难,才刚刚开始。

总台《深度国际》制作的特别节目《战争黑洞——美国制造的人权灾难》,在时隔多年之后,重现了伊拉克真实的场景。

巴士拉是伊拉克战争中,美伊双方争夺最激烈的战略要地,为了迅速打败敌人,美军使用了贫铀弹—这是一种非人道武器,却被美国在战场上滥用。

贫铀弹中含有辐射物,当战场的硝烟散去,辐射物的扩散,却始终没有停止。

巴士拉的一条公路,曾经被美军轰炸过,而今,它的名字变成了“死亡公路”。

据统计,美军在伊拉克境内引爆的贫铀弹超过3400吨,也就是说,平均每平方公里,都有将近8公斤铀化合物遗存。

伊拉克环境学者拉缇芙在接受《深度国际》采访时表示,按照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研究,癌症及与辐射相关病症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一,十万人里有一个患者。

而伊拉克的患病率,要高出600倍,并且,仍在不断升高。

号称为人权而战的美国,却极大地践踏了人权。

放射性物质会引发细胞突变,而铀的衰变是45亿年。这也意味着,在漫长的岁月中,这片土地上的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受害者。

这不是简单的轰炸,而是种族灭绝。

贫铀弹,只是美军在伊拉克侵犯人权行径的缩影,美军的侵略,同样剥夺了伊拉克平民生存与发展的权利。

战争期间,美军共向伊拉克投放了2.7万多枚炸弹,几乎完全地摧毁了伊拉克的基础设施,伊拉克民众,基本的生活都无法保障。

轰炸同样炸毁了伊拉克的石油管道,而这是伊拉克当时唯一可以获取外汇的方式,这也意味着,伊拉克的经济,几近崩盘。

各种武装势力开始在伊拉克盘踞,之后,伊拉克又爆发了内战,枪炮声成为了伊拉克的常态。持续恶化的安全局势使得伊拉克的失业率高达60%。

战乱又引发了频繁的暴力事件,平均每周,伊拉克境内要发生1000多起的暴力事件。

世界粮食计划署的一项报告称,伊拉克的“脆弱性”已经达到史无前例的水平,超过53%的居民食不果腹、近75%的15岁以下儿童为了帮助家人获取食物而不得不辍学工作。

由于缺乏学校建筑资源和资金援助,伊拉克的孩子们没有校舍,只能用“公交课堂”替代。

伊拉克战争结束4年后,当年推翻萨达姆雕像的朱布里又一次接受媒体采访,在谈及伊拉克这4年的变化时,他说的最多的词,是后悔:

“现在的每一天都比过去更糟糕。”

后悔,已经为时已晚。一些伊拉克人想过补救——伊拉克议员萨拉姆·沙姆里曾经要求美国做出赔偿。

权威国际机构估计,美国的入侵给伊拉克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80亿美元,重建伊拉克基础设施和房屋的费用为120亿,合计起来至少要赔偿200亿美金。但这些要求,最终都石沉大海。

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2019年伊拉克人均预期寿命68.9岁, 排名121位——低于战前。

这场战争也导致20-25万平民死亡,250万伊拉克人民成为难民,流离失所。

这些人权灾难的根源,是美国,为了制造这场灾难,美国政客,蓄谋已久。

时间回到2001年,震惊世界的“9·11”事件发生后,很快,中情局就锁定了元凶——基地组织。但这时,左边图上的这个人——时任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我们要想想,要用何种方式,把萨达姆·侯赛因牵扯进来,攻打伊拉克。

当晚,恐袭发生12个小时后,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在白宫发表全美电视讲话:

今天,我们珍视的自由受到了攻击,我们不会区别对待,区别对待那些犯下此种行动的恐怖分子和为他们提供庇护的人。

最后这小半句,就是特意加上去的。美国要先给伊拉克“定罪”,至于证据,慢慢“找”就好。

很快,副总统切尼和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就拿出了两份“相关情报”,其中一份,是从捷克情报部门那里“听说”的,讲的是“9·11”其中的一名劫机者,曾于5个月前,在布拉格同伊拉克情报部门的高官见面。

这份被拉姆斯菲尔德当做宝贝的情报,也受到了中情局的关注,他们在调查后发现,这个人当时还在佛罗里达州服刑。

眼看着中情局这么“不上道”,一个月后,拉姆斯菲尔德在国防部成立了“特别计划办公室”,自己“搜集”情报。

这个办公室最先盯上的,是来自阿富汗的战俘。

在办公室成立之时,副总统切尼就从小布什那里拿到一份秘密授权——阿富汗俘虏不需要再上民事法庭,而是接受美国国防部的军事审判。

在用了几种“手段”之后,拉姆斯菲尔德就拿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一名叫做阿勒利比的战俘招供,萨达姆曾经为基地组织提供过化学武器训练。

根据这份“证据”,一个多月后的2002年1月20日,小布什发表国情咨文。他在演讲中,将伊拉克,列为“邪恶轴心”。

从那天后,美国的高官、美国的媒体,都在重复着同一个信息:

萨达姆拥有并生产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但在1991年海湾战争结束后,联合国安理会已经成立了“核查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特别委员会”,在长达7年多的核查中,光是核查小组,就有几千个,伊拉克几乎已经被翻了个“底朝天”。

这些小组中,有不少是美国中情局安插的情报人员,但他们仍没有找到任何证据。

这时,小布什开始要求国会授权发动对伊战争。而国会,需要中情局的“国家情报评估报告”(NIE)——这是最高级别的情报报告。

中情局局长特内特,成了关键。

面对国会的质询,特内特的回答是,还没对伊拉克做评估报告,暂时没收到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情报。

几天后,《纽约时报》登出一则消息,伊拉克拥有特质铝管——这种材料,通常被用于制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媒体都曝出来了,中情局却毫不知情。国会立即敦促特内特,尽快完成对伊拉克的情报评估。

2002年10月,这份千呼万唤的报告,终于完成了。这份报告,基本都是些七拼八凑的内容,并没有什么新的“实锤”。

正如美国退役四星上将韦斯利·坎内·克拉克提到的,他回到五角大楼问曾经的下属,美国为什么要攻打伊拉克。克拉克得到的回答是,不知道。

但在美国政客的眼里,内容,并不重要。就在报告提交国会的几天后,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就通过了对伊拉克发动战争的决议。

效率高,说明蓄谋已久。美国为什么非要跟伊拉克过不去呢?

一个关键细节也许能说明一定问题。

2000年9月,伊拉克宣布弃用美元,采用欧元和其他币种进行石油交易结算,并呼吁其他产油国也这么干。

这等于触碰了美国的“逆鳞”,正如现任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前几天所说,多年以来,美国发动的战争,都是“为石油而战”。伊拉克,自然成了美国迫切想要除掉的“眼中钉”。

走完国内流程后,2003年2月5日,时任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联合国安理会上,正式向全世界提交了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

43天后,战争打响。伊拉克人民持续18年的苦难,开始了。

与伊拉克有着同样遭遇的国家,还有越南、利比亚、索马里、阿富汗、叙利亚……

背后的罪魁祸首,正是美国。而美国使用的,也是相同的方式。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没有经过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以制造“人道主义灾难”为由,对南联盟进行轰炸。

2001年,美国以“打击恐怖主义”为由,出兵阿富汗。战争导致3万平民死亡,7万平民受伤,1100万阿富汗民众成为难民。在付出如此惨重代价之后,阿富汗的局势,反而更为动荡。

2011年,美国宣称要给利比亚人带来更美好的生活,推翻了卡扎菲政权。而利比亚的内战,一直持续到了今天。

2017年,美国声称要“阻止叙利亚政府使用化学武器”,空袭叙利亚。660万叙利亚人被迫离开家园,四处流亡。

美国总统发“檄文”,美国情报机构“制造罪证”,美军及其盟友进行“精准打击”,这么多年来,美国早就形成了一套流程化的模式,并把这些模式,运用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据不完全统计,从二战结束到2001年,世界共发生了248次武装冲突,美国发起的就有201场,占到81%。

这就是美国,一个打着民主和人权旗号发动战争,最终导致了惊人的人道主义灾难的国家。

而作为这一切的始作俑者的美国,却没有丝毫羞愧,并借着“人权”的名义,投身于下一处战场。

18年前,美国以“自由”之名,攻打伊拉克。18年后,美国以“维护稳定”之由,迟迟不肯从伊拉克撤军。

但美国应该清楚,这个世界的祸乱之源,正是美国自己。

美国,全球屠杀中心

2021年04月17日参考消息

原标题:美智库文章:美国,全球屠杀中心

参考消息网4月17日报道 美国外交政策聚焦研究计划网站4月14日发表题为《屠杀中心:美国是一个大规模杀人机器》一文,作者为汤姆·恩格尔哈特。文章指出,美国的武器文化如同一张精密的网遍布全球。尽管大规模枪击事件和公开杀戮事件经常在美国国内登上头条新闻,但人们甚少关注美国武器文化所造成的损害——如果开始关注,就会发现美国是全球屠杀中心。全文摘编如下:

毋庸置疑,在这个星球上,美国是武器之王。美国的当权者和武器制造商在国内外发明、生产和销售武器的能力无可匹敌。全球五大武器制造商——洛克希德-马丁、波音、诺思罗普-格鲁曼、雷神和通用动力——全部位于美国。

换句话说,我们是一个杀手国家、一个大规模杀人机器、一个屠杀的中心。

谋求终极武器

我们知道,1945年8月,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枚原子弹,因此未来或许会发生更恐怖的事情。在武器制造商和五角大楼筹谋者的狂热梦想中,早已上演过全球大屠杀,其中使用的武器包括诺思罗普-格鲁曼生产的造价至少1000亿美元的最新款洲际弹道导弹。这种未来的终极杀伤性武器的长度相当于“一条保龄球道”,其携带的核弹的威力至少是广岛原子弹的20倍。有朝一日,这种导弹的射程将达6000英里(约合9656公里),每枚导弹将造成数十万人死亡(美国空军计划订购600枚)。

到这个10年结束时,这种新型洲际弹道导弹预计将进入目前已有3800枚核弹的美国核武库。

放任枪支暴力

让我们从国内开始说起。毕竟,在我们生活的国度,枪支种类繁多,技术先进,所有公民都全副武装,动不动就扣动扳机。在新冠疫情暴发前,美国枪支购买量就已飙升至创纪录水平——约2300万支(比2019年增加了64%)。据报道,美国平民的枪支持有量近4亿支,占全球平民枪支总量的40%左右。

在拜登上任后的73天里,美国发生了5起大规模枪击事件。在新冠疫情时代,这就是美国政客口中世界上“最杰出”的国家为其他国家树立的榜样。换句话说,从2020年到2021年,美国出现了两种流行病——新冠肺炎和枪支。

热衷出口军备

在武装其他国家方面,华盛顿也是举世无双。在全球大部分地区,美国都是头号武器经销商。

美国枪支行业不仅为本国提供武器,也向海外大量销售。在特朗普执政时期,军售变得更容易(美国向“不太稳定的政府”出售无人机也是如此)。在销售AR-15之类的半自动武器甚至手榴弹和火焰喷射器时,美国武器制造商甚至不需要获得国务院的许可,只需要批准难度低得多的商务部许可,即便是对武器泛滥的国家也是如此。举例来说,2020年,美国的半自动手枪出口量增长了148%。

在提供战争武器方面,美国一骑绝尘,尤其是在战火纷飞的中东。从2015年到2019年,美国占据了中东武器市场的半壁江山。沙特是美国最大的客户,从而进一步激化了也门内战。美国的武器导致成千上万的也门平民死亡。正如五角大楼专家威廉·哈通所言,这些年来,美国向中东和北非地区交付的武器“几乎是俄罗斯的3倍、法国的5倍、英国的10倍”。

2020年,美国的海外军售增加了2.8%,达到1780亿美元。美国现在向至少96个国家提供武器,控制着全球37%的武器市场。

疯狂输出战争

美国在世界各地拥有约800个军事基地,驻扎在海外的军人近20万人(仅在中东就有约6万人)。从阿富汗延伸到大中东地区再到非洲,美国制订了无人机暗杀计划,并发动了一系列“永久战争”和相关冲突。一支拥有大型航母特遣部队的美国海军在公海巡逻。美国在本世纪导致了数量不明的大量死伤。换句话说,美国在国外就是一个大规模杀人机器。

据布朗大学“战争成本核算”项目估计,从2001年美国入侵阿富汗开始到2019年底,华盛顿在阿富汗、伊拉克、也门和其他地方的反恐战争导致80.1万人丧生,其中40%可能是平民。

美国的武器文化如同一张精密的网遍布全球。尽管大规模枪击事件和公开杀戮事件经常在美国国内登上头条新闻,但人们甚少关注美国武器文化所造成的损害——如果开始关注,就会发现美国是全球屠杀中心。

美国1个月45起大规模枪击案,

CNN:震惊、难过、骇人听闻吧?

2021-04-17来源:观察者网

【编译/观察者网 童黎】“是的,你没看错。震惊吧?难过吧?骇人听闻吧?(Stunning, right? Sad, right? Outrageous, right?)”让CNN都觉得难以置信的,是过去一个月美国大规模枪击案地图。

从3月16日亚特兰大3家按摩中心的8人死亡枪击事件,到4月15日印第安纳州一联邦快递中心的9人死亡枪击案,足足有45起之多。

粗略一看,案发地覆盖了学校、公寓大楼、高速公路、停车场、便利店、加油站和公园等各类场所,连刚会走路的孩子都在现场受伤。

美国总统拜登说这“令国家丢脸”,但美媒发现了“盲点”:“大规模枪击事件表明,美国可能‘回归正常生活’了”,“在枪支和新冠疫情上,(美国人都视)自由高于生命”。

“这么残酷的事情太正常了,每天在美国上演”

综合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美国广播公司(ABC)新闻网站等美媒4月16日报道,当地时间15日晚,美国印第安纳州印第安纳波利斯市一家联邦快递(FedEx)中心发生惨案,一名19岁男子在枪杀8人后,又自杀身亡。

拜登发声明称,“从昨晚到清晨,印第安纳波利斯的家属们不得不再度等待亲人命运的消息。”

“这等待和命运是多么残酷,但它‘太正常’了,每天都在我们国家的某个地方重演。”

在周五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上,拜登还称连续不断的大规模枪击事件“令国家丢脸”,“必须终止”。但他回绝了对政府优先考虑基础设施问题,而非推动枪支管制的质疑,转而呼吁国会采取行动。

他为自己辩解说:“这并不意味着我不能同时处理经济和疫情问题。”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至少是自3月16日以来,美国发生的第45起大规模枪击案。

学校、公寓、便利店……哪里都可能发生枪击案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枪支暴力档案”(GVA)网站数据分析、当地媒体和警方报告显示,自3月16日亚特兰大3家按摩中心发生8人死亡枪击事件以来,美国已有至少45起大规模枪击案。

CNN和GVA的标准是,4人或以上遭枪击、受伤或死亡(不包括枪手),则该事件为大规模枪击事件。案发地位于学校、公寓大楼、高速公路、停车场、便利店、加油站和公园等各类场所,受波及的包括刚会走路的孩子。

GVA的数据还显示,2021年,美国已经发生至少147起大规模枪击案。

另据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和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数据,在2019年美国所有杀人案中,73%与枪支有关。近年来,比如2019年,死于枪支的美国人超过了车祸。

每年有近4万美国人死于枪支暴力,其中近三分之二通常是自杀,他杀占枪支死亡人数的35%。而美国平均每100名居民拥有120.5支枪,是第二名国家也门的两倍多。2020年,美国售出近2300万支枪,创历史新高。

在此背景下,美国昆尼皮亚克大学本周公布的一项全国民调显示,89%的美国人支持对购枪者进行背景调查,51%支持禁止攻击性武器。

尽管如此,美国国会在通过枪支管制措施上还是一再拖延。

“大规模枪击事件表明,美国可能‘回归正常生活’了”

一周前,拜登宣布了一系列枪支相关行政命令,被ABC评价为“行动有限”。

他当时承认:“枪支暴力在美国(也)是一种流行病,这让美国在国际上很难堪。”

他还说:“议员们又是提供想法,又是祈祷,但他们没有通过任何一项减少枪支暴力的联邦新法。”“祈祷够了,就是时候采取行动了。”

不过,参议院共和党人仍然反对对私人枪支销售进行背景调查。

事实上,连英国的BBC都看出来了,美国国会对“通过枪支管制全面改革”没多大兴趣。

CNN一边强称,“保护个人权利不受政府僭越的影响,是美国有别于世界其他国家的核心所在”;一边承认,“在当今这个互联互通、武器容易制造、疾病容易传播的世界,保护‘自由’的代价越来越大。”

然而,“在枪支和新冠疫情上,(美国人视)自由高于生命。”美国人一贯以为“自由之战”都发生在国外,但美国最长的战争不在阿富汗,而在国内。

那些比任何军事冲突都更致命、更美国的美国枪战,正在美国城市、郊区、学校、办公室、教堂和商店里肆虐。而且每天都有人在“前线”为“自由”而死。

甚至于,CNN在3月评价说:“大规模枪击事件表明,美国可能‘回归正常生活’了。”

“一年以来,美国人一直说他们想要恢复正常生活。悲惨的是,他们的愿望正在实现。”

而在今天的美国,一切似乎成了党派政治斗争。

美媒指出,在枪支战争上,拜登多半“无能为力”,因为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让美国人能轻易获取枪支。不惜一切代价维护第二修正案,已经刻在了共和党人脑海里,甚至大多数民主党人也不愿意解决枪支暴力的根源。

周五,拜登下令白宫降半旗。这是他就任总统3个月不到以来,第三次为大规模枪击事件降半旗。


2021-4-18点击数/观注度 3970
 
咨询电话 13910949198 (李桂松)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京ICP备16017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3178号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