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事件     
侠客岛:特斯拉风波,不只是维权的事

侠客岛:特斯拉风波,不只是维权的事

2021年04月22日人民日报海外网

特斯拉维权事件不仅仅是普通的商业纠纷,背后暴露的数据垄断问题更值得深思。车辆的刹车可以失灵,但数据安全的刹车,必须掌握在国家手里。这点必须未雨绸缪。

原标题:[岛妹说]特斯拉风波,不只是维权的事

自从某个女车主身穿“刹车失灵”字样的T恤站上车顶维权,特斯拉再次身陷舆论漩涡。

争议焦点是:车主称刹车失灵,但无法还原事故现场、难以自证。而特斯拉掌握行车数据,却拒不提供给有关调查部门。

事件走向一波三折。起初特斯拉“决不妥协”,后来在舆论压力下,改口“尽全力满足车主诉求”,但仍缄口不提公开事故车辆行车数据。4月21日深夜,在多个部门发声后,特斯拉态度大转弯,称“愿意提供事发前半小时的车辆原始数据给第三方鉴定机构或政府指定的技术监管部门或者消费者本人”。

这个转弯耐人寻味。此前特斯拉曾用“数据丢失”“云端数据消失”等搪塞事故车主质疑,也有事故车主发现行车记录仪相关数据竟被删除。

黑的变不成白的。拿出真凭实据,总会水落石出。但现实是,这份关乎真相的数据如此久等不至,背后究竟是怎么回事?

有人会说,数据是企业收集的,该归企业。但细想之下,自己的行车数据竟不能自主掌握,很不合理。于是,便带出一场关于数据权属的争论,而这一争论在国际范围内仍悬而未决。

用户使用中产生的数据是谁的?在这过程中,有3个主体常被牵涉其中:个人、企业、国家。个人享有数据隐私权利,企业享有数据再加工权利,国家则要保障数据主权、拆除数据安全领域的潜在危机。

其中,较引人关注的是企业与个人间的数据权属问题。个人与企业数据权属不明,可能导致企业侵犯个人数据权利。比如,一些企业擅自处理用户数据,而用户全然不知自身信息被以何种方式处理、流向何处。

此外,部分企业可能跨境转移信息,转移后的信息是否合规使用甚至是否威胁到国家安全,更要打个大大的问号。这话并非没有因由。

2013年的“棱镜门”事件,倏然拉开了监听全球的“黑幕”。前中情局(CIA)职员爱德华·斯诺登向《卫报》和《华盛顿邮报》披露,美国国家安全局自 2007 年起实施了代号为“棱镜”的秘密项目,包括要求电信巨头威瑞森公司每日上交数百万用户的通话记录,进入微软、谷歌、苹果、雅虎等9大国际网络巨头服务器,监控美国公民乃至全球公民的电子邮件、聊天记录、视频、照片等。

在信息时代,世界上每天都在产生海量数据。

据全球权威咨询机构国际数据公司(IDC),全球数据容量将在2025年超过175ZB。这是什么概念?若以25Mb/s的速度下载,需要18亿年。而这些数据既包含个人隐私数据,也包括极具商业价值的企业数据和涉及国家安全的机密数据。一旦它们在权属不明的情况下被随意收集、任意流转、肆意滥用,会是什么结果?

正因为此,各国日益将“数据安全”视为大课题。但现实是,很多用户数据都掌握在诸多互联网大企业手中,各有数据壁垒,视为竞争筹码。面对大企业的数据垄断,各国在不断打击、规范。

2019年1月,法国国家信息与自由委员会以“违反数据隐私保护相关规定”为由对谷歌开出5000万欧元罚单;2020年6月,德国最高法院裁定,Facebook在没有特别许可时,不可自动收集德国境内WhatsApp、Instagram等的用户数据。

即便如此,Facebook等科技巨头的数据收集、泄露丑闻仍时有发生。怎么就记吃不记打?归根到底,是全球治理中对企业使用个人数据仍缺乏体系化的统一规范,各国秉持的数据跨境流动规制主张存在较大差异。

在规范数据的使用和流动上,欧洲无疑是先行者。早在1995年,欧洲便已通过《个人数据采集和传输行为保护指令》,禁止向未建立充分数据隐私权保护法律的国家传输数据。2018年5月,欧盟又正式实施《一般数据保护条例》,将个人数据权利视作基本人权。

较之欧洲,向来信奉自由市场的美国,在数据跨境流动的管制上并未如此严苛,原因是美国政府不希望减损或扰乱美国与其他国家间的贸易合作。

但美国又极为重视“数据安全”。围绕“数据主权界定”,美国基于2018年《澄清境外数据的合法使用法案》以及《美国出口管制改革法案》,确立了“长臂管辖”原则。“这意味着,只要数据到了美国控制者手中,美国基本默认其执法者可直接从全球各地调取。”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兵称。

中国在《网络安全法》第二十一条及《数据安全法》(征求意见稿)第十九条中,均提到数据分级分类保护,但关于数据权属、数据安全等规定主要见于《网络安全法》及一些地方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中,并且多为倡导性规定。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和动态的数据体系、多样的数据类型赋予数据前所未有的价值。但数据权益归属与利益分配不明,很容易引发数据获取、共享、交易等法治风险和困境。”陈兵说。

特斯拉维权事件,显然碰到了这样的困境。

特斯拉作为知名外企,在中国售卖产品,获取中国用户的数据,但碰上维权问题,竟在数据权属上“打小算盘”,甚至公然不服从相关监管调查部门的数据提取要求,这种数据垄断的姿态明显不止是傲慢,更是在违法的边缘肆意试探。

目前,数据已成为互联网经济和实体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数据天然有集中化的倾向,但若纵容大企业垄断数据,会扼杀创新和自由竞争,甚至威胁到国家安全。

近些年,中国不断规范立法,打击垄断。特斯拉维权事件不仅仅是普通的商业纠纷,背后暴露的数据垄断问题更值得深思。车辆的刹车可以失灵,但数据安全的刹车,必须掌握在国家手里。

这点必须未雨绸缪。


2021-4-22点击数/观注度 3236
 
咨询电话 13910949198 (李桂松)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京ICP备16017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3178号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