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印关系     
俄媒:与中国竞争 莫迪“用力过猛” 印度付出代价

俄媒:与中国竞争 莫迪“用力过猛” 印度付出代价

2021年04月23日环球网

就这样,印度的“四国集团”协议和抗衡中国意图还没真正开始就已经失败了。这种情况迫使印度停止出口,改为进口疫苗。巨大的危机和国内越来越多的批评可能意味着,印度现在会优先考虑为本国人口接种疫苗,这将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此外,这还会产生政治影响——新德里也许不会像莫迪所说的那样被视为中国的有效替代者。

原标题:俄媒:与中国竞争,莫迪“用力过猛”,印度付出代价

“今日俄罗斯”网站4月22日文章,原题:与中国竞争,印度莫迪操之过急    随着新冠疫情造成国内危机,印度总理莫迪不得不抑制把印度定位为中国疫苗生产替代者的计划。残酷的事实是,新德里还不具备与北京竞争的条件。

印度正遭受灾难性的第二波疫情,医疗卫生系统濒临崩溃,死亡人数不断增加。莫迪试图避免再度全国性关停,但面临压力。批评者认为他不重视疫情应对,甚至错误地认为印度已拥有群体免疫。现在,印度急着给国内的庞大人口接种疫苗。前后不过一个月时间,印度就从疫苗出口国变为进口国。

实际上,莫迪基本上是操之过急、用力过猛。他试图将印度定位为中国的同等竞争者,向西方倾斜,并大大高估了印度在供应链和疫苗方面的能力。结果是,在印度国内造成一场灾难,迫使这个国家向内退缩。这让世界认识到,尽管印度有巨大潜力,仍有长路要走。

作为一名印度教民族主义者,莫迪的政治理念一直是试图通过保护主义来改变印度命运,并将该国经济困境和发展乏力的现状归咎于中国。印中两国的人口规模和潜力相似,过去40年却有着迥然不同的命运。这促使莫迪政府推动印度制造业,试图在供应链中替代中国。一些国家显然也赞同印度这样的战略想法。

这种想法延伸到疫苗领域。印度拥有庞大的疫苗生产能力,与“四国集团”伙伴美日澳联手制定一个目标——用印度疫苗生产击退中国“疫苗外交”。该集团宣布一项协议,到2022年向东南亚提供10亿剂疫苗,全部在印度生产。新德里自己也在全球捐赠疫苗——同样,主要是出于反华的地缘政治动机。

然而,这种不惜代价老想着与中国竞争的念头,是以印度本国民众为代价的。北京之所以能够出口疫苗,主要是因为控制住了本土疫情。而新德里自认印度国内疫情不严重,且进行严格封锁的能力有限。加上人口密度大,从而引发第二波海啸般的疫情,以及潜在的危险新变异。

就这样,印度的“四国集团”协议和抗衡中国意图还没真正开始就已经失败了。这种情况迫使印度停止出口,改为进口疫苗。巨大的危机和国内越来越多的批评可能意味着,印度现在会优先考虑为本国人口接种疫苗,这将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此外,这还会产生政治影响——新德里也许不会像莫迪所说的那样被视为中国的有效替代者。

对南亚和东南亚的许多国家来说,这种情况证明,中国依然是唯一真正可行的疫苗选择。尽管西方抨击中国,但北京控制疫情和成功出口疫苗的能力意味着中国仍是最佳选择。

莫迪无疑向西方作出了他难以兑现的承诺,并忽视了印度与中国在发展水平和经济状况方面的明显差距。最后,我们要问问,加入西方反华计划是否真的符合印度的最佳利益?在海外打败中国是在印度国内取得进展的关键吗?对莫迪来说,这是一个痛苦的教训,眼下还是从头开始吧。(作者汤姆·福迪,陈俊安译)

印度日增31万确诊,中国使领馆暂时关闭领事服务接待厅

2021-04-23来源:观察者网

当前印度疫情形势严峻,首都新德里自19日以来已实行封城措施,在印度全国范围还重现了医疗资源挤兑,争抢氧气。4月22日,印度报告31万例单日新增确诊数据,直接打破美国1月报告的全球单日新增确诊的纪录。鉴于此,中国驻印度大使馆22日发布通知称,为确保领事证件申请人的健康安全,中国驻印度使领馆将自4月23日(周五)起暂时关闭领事服务接待厅。

大使馆表示,如无特殊紧急情况,建议相关人员推迟来馆办证。如需紧急申请中国护照、旅行证,外交、公务、礼遇及C字签证,以及来华“复工复产”和人道主义等证件服务,请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联系驻印使领馆预约办理。如此前已办理领事证件人员急需取证,请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向有关馆预约领取。

大使馆透露,上述调整为临时性措施,如有变动,将及时发布通知。衷心感谢大家的理解与配合。

而在昨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称,截至4月21日上午10点,印度新增和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又创新高,印度国内正经历新一轮疫情大暴发,形势严峻。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新冠肺炎疫情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国际社会需要团结一心、共同抗疫。中方注意到近期印度国内疫情形势严峻,并出现暂时的防疫医疗物资短缺。我们愿为印方控制疫情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另据印度卫生部22日公布的数据,该国较前一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314835例,这是印度日增新冠病例数首次超过30万例,再创疫情暴发以来新高,累计确诊15930965例,死亡病例184657例。

医疗物资匮乏,印度人社交媒体发文求救

据央视新闻17日报道,新德里洛克纳亚克医院的医疗主任苏雷什·库马尔接受采访时称,当地医院已经人满为患,医务人员正满负荷工作。他说,原本医院的ICU床位不够,现在也增加了床位。为此,凯杰里瓦尔19日表示,他将致信北方邦首席部长,就氧气供应问题进行讨论,还将与印度联邦卫生部长讨论增加床位的问题。

不仅是德里,印度全国医疗挤兑“噩梦”重现。在社交媒体上,印度人正在抱怨医疗资源的匮乏,甚至有人发文“求救”。

“一位密友的母亲急需瑞德西韦。她有处方,但没药了。”一名来自新德里的印度人14日在推特发文,请求外界帮助,“如果有任何线索,我会很感激”。

4月15日,一名印度网民写道:“今天,家中有4人死于新冠肺炎。几个朋友和他们的全家都呈阳性。有三个找到我要瑞德西韦的人说,他们的病人在注射药剂之前就去世了。”她随即将此事归咎于政府“缺乏准备和管理”,并提醒人们认真对待防疫。

疫苗库存见底,印度呼吁美国放开原材料出口

自拜登政府上台后,美国动用《国防生产法案》帮助国内的疫苗生产商获取原材料,提高疫苗的产能。在这项法案的影响下,美国的疫苗原材料都被优先用于美国本土生产,从而导致出口受到了限制,从而影响包括印度在内的其他国家。

目前,印度多地出现疫苗供应短缺的问题。美联社报道称,至少已有6个邦报告了疫苗库存不足,可能影响印度疫苗接种进展。4月16日,印度血清研究所总裁阿达尔·普纳瓦拉在其个人社交媒体上向美国总统拜登喊话,“恳请”美国放开疫苗原材料出口禁令,以便提高疫苗产量。不过拜登并未对他的喊话作出回应。

19日,印度外长苏杰生又发推称,他当天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举行了谈话,双方讨论了多项国际问题,其中就包括美印两国的卫生合作问题。“我正在敦促其他国家,特别是一些大国,让他们继续为印度生产的疫苗提供原材料。”

一名知情官员声称,美国政府已就相关问题告知印度,美国正在考虑解除禁令的要求,会“尽快”采取行动。

德里再次封城,数万民工“逃离”车票涨价超10倍

综合《印度时报》、ANI通讯社4月20报道,自印度首都德里宣布于19日晚间起实行封城后,当地数万名外来务工人员决定离开德里返回家乡。印媒称,这些务工人员大都因为疫情失去了工作,由于难以获得印度政府的援助,他们在封城期间无法维持生计,只能选择回家。

仅19日一天就至少有5万多名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在印度首都地区的主要交通枢纽之一的阿南德·维哈尔汽车总站(Anand Vihar Bus Terminal),且人数还在持续增长。车站经理普尼特·赛提(Punit Sethi)透露,当天车站共发出400多辆客车运载2万多人离开,为应对不断增加的客运需求,车站还将再增派至少600辆客车。

但大量的返程需求也引发了车票价格的飞涨。根据现场返乡务工人员的说法,一些长途客车收取的车费比平时要高出了10倍多。一位等待返乡的乘客在接受ANI通讯社采访时就抱怨说:“我们的工资都是日结的,首席部长在封城前应该给我们多留一点时间。正常来说我们花200卢比就能回家,但现在司机却要收3000到4000卢比的费用,这让我们怎么回家?”

印度发现的“双重突变”病毒具备免疫“逃避机制”,已传入欧洲、日本

据海外网21日消息,近日,印度卫生部在一份声明中指出,该国马哈拉施特拉邦发现的新型变异新冠病毒出现了双重突变,被命名为“B.1.617”。医学专家研究发现,B.1.617病毒基因组中的2个突变(E484Q和L452R突变)位于刺突蛋白上,这使病毒更容易与人类细胞结合。这2个突变可以提高病毒与人类细胞表面ACE2受体的结合能力,使其更容易传播,同时增强病毒在体内的扩散速度。

因此,B.1.617双重变异病毒不仅具有更强感染性,而且具有免疫“逃避机制”,可以导致已接种疫苗或已对病毒产生抗体的人再次感染。但目前暂时未有明确的医学证据能够证实这一点。

印度疫情迅速恶化是否由双重突变毒株而造成,目前尚不清楚。根据印度媒体近日公开的统计报告,在马哈拉施特拉邦检测发现的阳性感染病例中,有61%的感染病例与双重变异毒株B.1.617有关。在2月和3月的印度新冠病毒感染者采样中,这种病毒的占比也超过24%。

目前,B.1.617双重变异病毒已传入欧洲、日本。英国卫生部在日前发布声明称,已经确认了77例与之相关的感染病例。英国卫生大臣马特·汉考克(Matt Hancock)宣布,出于对变异病毒的担忧,已将印度加入旅行禁令国家名单。来自旅行禁令国家的入境者必须在政府指定的酒店进行为期10天的自费隔离。日本内阁官房长官加藤胜信则表示,截至22日,在印度发现的“双重变异”新冠病毒已在日本国内发现5例。


2021-4-23点击数/观注度 2792
 
咨询电话 13910949198 (李桂松)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京ICP备16017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3178号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