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所有  
王志纲 | 晚舟归航,世界将因此发生哪些改变?

王志纲 | 晚舟归航,世界将因此发生哪些改变?

原创 王志纲 智纲智库

导读:此次孟晚舟回国,标志着经过几番鏖战之后,美国不得不承认,即使有着绝对优势的火力压制,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企业,依旧能够在炮火中坚守阵地,“上甘岭”战役以我们守下来而告终。

今天中午,一条消息迅速刷屏,引发轩然大波,时隔1028天,孟晚舟案终于告一段落。

目前加拿大法院已经终止引渡程序,免去孟晚舟所有保释条件,如今孟晚舟所搭乘的中国政府包机已抵达中国空域,今晚就将抵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

我听到这一消息,也感到很振奋,这恰好印证了我当初的预言。早在孟晚舟被扣押一事发生之初,我就在喜马拉雅音频节目《王志纲口述改革开放》中录制了一期特别节目,阐述了我对此事的看法:

“孟晚舟事件是一起政治事件,而非司法案件,是典型的欲加之罪。

但这也将成为华为一次非常经典的反击,华为会将自己的的韧性、实力和价值观向整个西方世界清楚的显示出来。

而且华为一定会坚持走司法途径,不搞民粹主义,也不打悲情牌,用西方社会能听得懂的话语体系,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给全世界上一课,也给中国那些准备迈向国际的企业上一课,最终坏事会成为好事。”

如今漂泊近三年,晚舟终于归航,斗争还远没有结束,但这毕竟算是一次“上甘岭”式的胜利了。

1

上甘岭上出英雄

一直以来,军人出身的任正非很喜欢谈论上甘岭,他曾说过:“上甘岭是不打粮食的,但是上甘岭丢了,打粮食的地方就没有了。”也曾说过:“上甘岭上才能出将军”。

很多年轻的朋友,可能不清楚上甘岭一词究竟意味着什么。

当年的上甘岭战役,志愿军与美韩联合部队持续鏖战43天激烈搏杀,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从一场小战斗演变成了一场全世界政要和新闻媒体都一起聚焦的大战役,我国报刊广播连续两个月的头条新闻都是上甘岭战斗。

残酷的上甘岭战斗,改变了敌我双方对朝鲜战局的看法,为最后停战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此次自18年开始,美国对中国发动的贸易战、科技战,堪称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华为作为尖兵连,承担了沉重压力,风暴中心的华为CFO,任正非的女儿——孟晚舟,也引发了全世界的关注。此次孟晚舟回国,标志着经过几番鏖战之后,美国不得不承认,即使有着绝对优势的火力压制,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企业,依旧能够在炮火中坚守阵地,“上甘岭”战役以我们守下来而告终。

那么美国为什么要在这个时间节点上释放孟晚舟呢?其实原因也很简单。

第一,我在一年前的文章《庚子风云启示录》中就曾说:“中美之间的对决,不是在比好,而是在比熬。大家都难,中国难,美国更难,谁都有一大摊子麻烦事,谁能熬得住,谁就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现在来看,这个预言应该是恰如其分,中国当下的经济数据并不好看,很多民营企业家感到寒冬已至。

但美国遇到了更大的危机,国内疫情控制不住且不说,变异病毒肆虐东南亚,很多国家经济倒退甚至五到十年,根本不可能取代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当快速打压中国的理想破灭,未来必然是一个竞合并存的局面。焦头烂额的美国此时必须要和中国坐下来谈一谈了。孟晚舟一案,则是拜登政府为了重新坐在谈判桌前所释放出的善意。

第二,华为用强大的实力和韧性,让美加对孟晚舟的非法拘押丧失了意义。当年美国发起孟晚舟案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以此打击华为、打击中国高科技行业。

近年来,华为的确遇到了很大困难,业务也受到严重影响,但华为挺了过来,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不管有没有孟晚舟,华为都能继续挺下去。这让美国原以为的一步妙招,变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而且随着事件的不断发酵,美、加的国际形象也持续受到影响。干脆借此机会,双方达成一定程度的妥协。

一方面,美国没有彻底放弃对华为的制裁和对孟晚舟的起诉权,一方面中国维护了公民的合法利益,进一步坚实了大国形象。从企业角度而言,华为也坚持了自身的清白,这算是一个多方都能接受的结果。

这种处理方式,也符合任正非常说的“灰度”理论,胜利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不断的妥协,在对与错、白与黑之间,有着广泛的灰度地带,在绝对的胜利之前,考验的都是妥协的艺术。

第三、“没有强大的祖国,就没有我今天的自由!”孟晚舟的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整件事情的本质。

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典型的“政治事件”,是一次“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突袭。对于“政治事件”,司法手段是必要的,但更关键的是在经济、政治、外交等多领域的斗争。孟晚舟乃至华为,都是这场全面“战役”中的一个堡垒。堡垒足够坚挺,国家也从未放弃支持,终于熬到了云开月明。

当地时间9月24日,孟晚舟在回国前发表讲话。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中美之间的斗争告一段落,这种看法未免过于乐观。我曾在多篇文章中提到:中美之间的博弈,将是一场长期的、起码持续5~10年的全方位博弈。

自冷战结束后,中美两国两种不同的国家基本路线,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演进态势,最终形成两种完全不同的新世界格局。

从相对良性,到正面对抗,最后进入到全面竞争阶段。

如今的美国不仅把中国定位为战略竞争者,并在全球公开游说,试图建立对抗中国战略竞争的统一立场,这是现阶段无可回避的事实,不是换一个总统就能改变的,其核心原因则在于中国的崛起深切侵犯了美国的核心利益。

因此,在当下妄想和平是不可能的,只能够抛弃幻想,坚决斗争,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但美国人又是最实际的,当他们发现打不死又离不开中国的时候,双方才能坐回谈判桌前。孟晚舟案就是一个阶段性的标志事件。

尽管经历多少风雨,对于中美关系的长期走向,我依旧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近二十年来,当两国的差距越来越近,美国试图让中国自主西化的想法又遭到破灭后,摩擦是理所当然的。

但无论从产业结构、文化理念、政治制度上,中美都不是你死我活的敌人,而是一对剪不断,理还乱的欢喜冤家,谁也替代不了谁,谁也离不开谁。这话讲了几十年,但再没比现在这十字路口,这关键点上更发人深思了。它影响的不仅是两国国运,而且是人类的未来。

目前国内还有一种声潮,说中国已经不需要开放了,这是完全错误的说法,我们需要的恰恰是更广泛的开放,更负责任的大国担当,更加国际化而非民族化的视野,更加深度地参与到全球秩序重建中去。

民族自信是好事,但万不可走向另一个极端:无视中美之间现实存在的差距,被盲目的爱国主义所裹挟,容不得半点对社会现实的批评,对世界采取仇恨式、封闭式的态度,这也是极度不可取的。

越是对抗激烈,我们越是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在科技创新、高端制造、金融、教育、军事等领域与美国的巨大差距;网上很多无良自媒体时不时捏造一些文章“华为赢了”、“中国赢了”等等,这种“低级红”的性质,性质恐怕比“高级黑”还要恶劣。

2

孟晚舟能当接班人吗?

谈完了背后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我还想从“传承”的角度来谈谈这件事。

对于中国企业家来说,传承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也是一个敏感话题,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不惑之年”,开天辟地、创造财富的一代逐渐老去,传承成了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命题。

很多企业在创始人离开之后,纷纷陷入颓势。孟晚舟虽然之前就担任华为的CFO,但为人低调,名声不显。如今阴差阳错,孟晚舟收获了国民知名度,成了“圣女贞德”式的人物。任正非之前接受采访时也说过:“孟晚舟如果回来了,可能就会成为英雄”。

如今英雄载誉而归,是否会顺势接班呢?

在我看来,接班还为时尚早,因为任正非也曾多次提出孟晚舟不可能接班。

如今华为已经形成了成熟的组织管理体系,以制度和流程为尊。

2013年3月30日,任正非在持股员工代表大会上,也曾对上市、接班人等问题表态:“公司不是我个人的,因此接班人不是我说了算,而是大家说了算...今天的轮值CEO运行得很好,不见得明天的轮值董事会主席就运作不好...我的家人有四人在华为公司上班...他们仅是一个职业经理人员,决不会进入接班人的序列。”

对于接班人的标准,任正非指出:华为的接班人,除了以前我们讲过的视野、品格、意志要求之外,还要具备对价值评价的高瞻远瞩,和驾驭商业生态环境的能力;华为的接班人,要具有全球市场格局的视野,交易、服务目标执行的能力,以及对新技术与客户需求的深刻理解,而且具有不固步自封的能力;华为的接班人,还必须有端到端对公司巨大数量的业务流、物流、资金流……,简化管理的能力。”

最后,任正非再次强调:“这些能力我的家人都不具备,因此,他们永远不会进入接班人序列。”

华为董事会成员合影(前排左起:孟晚舟、胡厚崑、郭平、徐直军、梁华,后排左起:何庭波、徐文伟、阎力大、丁耘、任正非、陶景文、李英涛、汪涛、彭中阳、余承东、陈黎芳、姚福海)

当然,话无绝对,如今孟晚舟经过磨难的历练,再加上因祸得福带来的知名度,让她成为了华为内部仅次于任正非的一面旗帜,所以谈论接班与否的问题还为时尚早。

但从传承这点来看,我想应该值得中国所有企业家学习,毕竟老任已经是奔八的人了,依旧老骥伏枥,站在中美博弈的第一线,还要承担亲人离散的煎熬。如今孟晚舟的归来,能给他卸下一些担子,而且孟晚舟身上体现出的勇气、坚忍和智慧,也足以让他欣慰。

毕竟真正的传承不是公司的接班,也不是财富的继承,而是家风、家学和精神的传承,这才是源头活水,能够恒久流传。

去年,我在和一位任正非的多年好友、高参交流中也谈到了此事。他给我透露了一个信息:就在孟晚舟去加拿大之前,曾和他聊天,话语中已经透露出辞职的想法,在工作中和强势的父亲矛盾太多,业务推动掣肘重重,身心俱疲,当时的孟晚舟打算从加拿大回来之后,处理完手头的工作后便正式递交辞呈,离开华为。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本打算“干完这一单”就辞职的孟晚舟,一去便身陷囹圄,枯坐三年。

人无完人,我们今天在一片恭喜、庆贺乃至歌颂之声中,也要看到她当初的犹疑和困惑。

这三年的禁足,或许能让她暂时脱离具体业务的范畴,从更宏观的视角,认识华为的艰辛与使命,理解她的父亲,摆脱父女关系的困扰,从小儿女之情上升到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实现精神层面的升华,这或许就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也是传承的核心要义所在之处吧。(完)


2021-9-25点击数/观注度 2932
 
咨询电话 13910949198 (李桂松)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京ICP备16017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3178号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