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所有 |
俄美中亚角力及其对中国能源安全的影响 |
俄美中亚角力及其对中国能源安全的影响 ———地缘政治分析视角 来源:《西伯利亚研究》2008年第2期 作者:方奕贤 一、中亚地缘政治概况 长期以来,中亚地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其北面和西面是前超级大国苏联的继承者俄罗斯,它有着世界上最为广袤的领土和仅次于美国的军事力量,它信仰基督教;南面和西南面则是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风云激荡之地,也是美国长期控制的石油产区和美国近年反恐的前沿阵地;东面的中国则以儒家文化为主,相比较其他方位,东面有着更为和谐的经济和政治局面,也有着不同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意识形态。在政治文化意义上,中亚成为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东亚儒家文化三种不同价值观念的交界地,其敏感的地理和政治文化战略地位历来被称为“亚洲的巴尔干”。在新的历史时期,中亚成为大国角力的焦点,除了因为其独特的地缘战略位置外,更注入了新的博弈诱因———石油。广袤的中亚腹地面积398 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500万,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据不完全估计,哈萨克斯坦的天然气储量约为312 万亿立方米,石油储量约230 亿吨,单里海地区远景储量就达130 亿吨;土库曼斯坦石油储量约120 亿吨,已探明储量约11 亿吨,天然气储量约22 万亿立方米;乌兹别克斯坦的石油储量约53 亿吨,天然气约5 万亿立方米[1 ] ,中亚地区因此被誉为“第二个波斯湾”。如此丰富的石油资源及远景储量使得该地区成为石油消费大国新的战略利益区和地缘政治争夺区。 二、俄美角力 从沙皇时代到苏联时期以至现在的俄罗斯,俄罗斯主体一直在中亚地缘政治博弈中占据着主导地位。长期以来,为防范俄罗斯对美国全球霸权形成挑战,美国一直希望在素有俄罗斯“软腹部”之称的中亚地区占据战略优势,巩固其东西两翼的战略连接点。为此,美国极力把中亚各国,尤其是独联体国家纳入其政治军事体系内,这种企图在苏联解体之后表现得最为迫切 。 (一) 政治攻防 美国对中亚政治事务介入最为有利的方式便是实现“民主”渗透。美国国务院2005 年在独联体范围内实施一项特殊计划,其内容包括在阿塞拜疆和吉尔吉斯斯坦建立“民主信息中心”等,以“促进独联体各国独立媒体发展”。莫斯科评论这样的行为“实质就是给独联体各国的反对派记者开工资”。美国对中亚国家的“关注”并不仅仅局限于“新闻自由”,它屡屡以人权和改革为由直接干涉中亚各国的内政,并支持反对派夺权,在独联体国家不遗余力地推动“颜色革命”,即使美军军事基地驻地国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执政当局也难逃“颜色革命”的颠覆。继格鲁吉亚和乌克兰之后,2005 年3 月吉尔吉斯斯坦的“郁金香革命”,使其成为中亚第一个“变色”的国家。同年5 月12 日乌兹别克斯坦又发生骚乱,美国旗帜鲜明地谴责了卡西莫夫政府。虽然中亚主要国家哈 萨克斯坦并未受“颜色革命”影响,美国在中亚掀起的“民主”风潮依然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影响中亚政局的目的 。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早期对中亚的政策可以概括为:经济上“甩包袱”、军事上谋求建立集体安全体系。“九一一”事件至今,随着国力的恢复,俄罗斯试图谋求恢复在中亚的传统影响,主要通过强化能源和军事合作,并有效维护中亚各国现政权。在苏联解体后的很长时间内,面对美国及其支持的中亚反对势力的“民主”渗透,特别是近年咄咄逼人的“颜色革命”,俄罗斯一直以中亚政权的“政治和军事庇护者”身份出现,更多地支持中亚现政府和主流亲俄政党,这与美国刁难各国执政当局形成鲜明的对比。在中亚各国的总统大选和议会选举过程中,俄罗斯通过高层访问、经济项目合作、经济援助、派出大选观察员团等多种途径,支持这些国家执政当局对抗有欧美背景的反对派势力。俄罗斯积极帮助中亚政府阻止“颜色革命”,中亚各国不同程度地将平衡外交的政策转向了对俄罗斯倾斜的外交政策。俄罗斯也在与美国争夺中亚的政治斗争中逐渐转守为攻,取得主动。俄罗斯的支持得到了中亚各国执政当局的好感,即使“变色”的巴基耶夫政权也依旧保持了阿卡耶夫政府的亲俄路线。在中亚政治博弈层面,俄罗斯相对美国更有优势 。 (二) 军事对垒 中亚地区一直是苏联及其继承者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尽管苏联解体之后美国及其盟国在经济和政治上渗透进中亚地区,但其军事影响力依然在中亚之外。只是在“九一一”事件后,打着反恐旗号,美国军事力量才堂而皇之地进驻到中亚核心区域 。 美国借阿富汗战争之机并以反恐的名义,先后租用了乌兹别克斯坦的汉纳巴德机场和吉尔吉斯斯坦的马纳斯国际机场。随后,塔吉克斯坦同意向美国及其盟国的反恐力量提供库利亚布机场,同时美军还获得了在需要时可以毫无障碍地使用哈萨克斯坦机场的许可。但事实上,美军在中亚存在的价值远远超过其反恐使命:中亚各国历来被称为俄罗斯的“软腹部”,一旦美国完全控制中亚,连同早已脱离俄罗斯控制的波罗的海三国、阿塞拜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从西南到西北,对俄罗斯几乎已经形成一条弧形军事防范和攻击线。这条弧线大大压缩了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将其军事力量“软禁”在本国范围之内,完成“对付北极熊的蟒蛇套”战略 。 美国军事力量直逼俄罗斯“后院”,俄罗斯不得不放慢和修正最初的军事收缩策略而重新布置其军事力量。2003 年,俄罗斯在的坎特建立了空军基地。该基地不仅是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打击激进宗教势力、维护地区安全的桥头堡,同时也是俄罗斯保持在中亚地区军事存在、阻止美国挤压其生存空间的重要堡垒。随后,俄罗斯又在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建立其在中亚的第二、第三个军事基地。最引人注目的是,俄罗斯在吉尔吉斯斯坦的空军基地距离美军甘希基地只有30 公里,而最近更传出俄罗斯拒绝与北约的法国“幻影”战机共用杜尚别艾尼军用机场的消息,俄罗斯与美国及其领导的北约之间在中亚的军事对峙达到冷战后的新高潮 。 由此可见,俄美在中亚的军事布局可谓“针锋相对,剑拔弩张”。俄罗斯更利用其在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和上海合作组织的有利地位提出了美国军事力量撤出中亚地区的要求,但“请神容易,送神难”,美国在中亚地区的政治、经济渗透已经足够影响各国政局,俄罗斯难以在短期内解决美国在中亚的军事存在问题。俄美在中亚的军事对峙还将继续下去 。 (三) 能源争夺 能源管线走向的争夺是俄美中亚角力的又一焦点。受地理位置局限,中亚国家资源进出口须依赖他国的出海口。在2005 年5 月以前,中亚国家的油气出口为俄罗斯所控制。但美国主导的“巴库—杰伊汉”工程的竣工结束了俄罗斯独占中亚油气出口通道的历史,也开启了俄美中亚油气争夺的序幕 。 巴库—杰伊汉管道的建设目的主要是把阿塞拜疆生产的里海石油通过管道直接运到土耳其的地中海城市杰伊汉,然后直接用船只装运到欧洲和美国。从经济角度来看,这一线路对于阿塞拜疆石油进入国际市场是非常不合算的,但是,“其具有的政治价值远胜过经济价值”。中亚的油气资源主要通过俄罗斯的管道运往欧洲市场,这是美国所不希望看到的,巴库—杰伊汉石油管道使得美国在中亚获得了一条能够避开俄罗斯的能源输出线路,这可以最大限度地削弱俄罗斯在中亚能源领域的老大地位,挤压俄在中亚各个领域的战略空间,还能帮助美国左右阿富汗及整个西亚地区和伊拉克的局势,同时增强美国在21 世纪的能源安全 。 对于美国在中亚能源上的争夺,俄罗斯坚决维护“北向油气管道”。这一传统管线由中亚里海地区向西或向北穿越俄罗斯领土抵达俄黑海新罗西斯克港口,里海地区的油气主要取道俄罗斯黑海港口被运送到欧洲市场。面对美国巴库—杰伊汉管线的挑战,普京给以强硬的回应。在2007 年5 月普京的中亚“能源之旅”中,哈萨克斯坦承诺将俄罗斯作为主要石油中转通道,确保了“北向管道”的油气输出主导地位。普京的中亚之行赢得了足够的能源博弈筹码,在新一轮较量中赢得了先机。但毋庸置疑的是,出于对重大经济和地缘政治利益的考虑,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会让俄罗斯独霸中亚油气资源。对中亚能源的控制不仅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同时还包含着重大的政治意义。一旦控制了中亚油气的输出管道,俄罗斯就可以再一次加强独联体的凝聚力,并在与西方的竞争中获得一张王牌。可以肯定的是,中亚能源的“路线图”不会有永远的赢家,双方的较量还将持续 。 三、对中国的影响及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石油进口大国,2005 年净进口石油1136 亿吨,2006年超过1162 亿吨。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石油进口国。能源安全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积极利用海外油气资源,参与世界能源市场资源配置刻不容缓。2006 年中国44 %的石油进口来自中东,36 %的石油来自非洲;而整个石油运输体系中,61 %的石油依赖于海上运输。2005 年之后,虽然中国的“国油国运”有所发展,但仍有85 %左右的进口原油是依靠国外船队运进来的。另一方面,来自中东和非洲的石油必须经过马六甲海峡。美国在新加坡设有樟宜基地,在印度洋上建有迪戈加西亚基地,其航母战斗群可以威慑几乎整个印度洋和马六甲海区,中国的石油安全随时面临着来自竞争对手的威胁 。 中国传统石油进口路线受制于他国“, 马六甲之困”使得中国不得不寻求更为安全和持久的油气供应,中亚油气正是中国突破能源运输“瓶颈”的最佳选择之一[2 ] 。相比较,途经马六甲海峡进口的非洲、西亚油气,中亚油气更具备油源的稳定性和运输的安全性优势。以中哈石油管线为例,从哈里海沿岸城市阿特劳到新疆的独山子,整个输油管道都在中哈两国国境之内,大大降低了运输过程中外部势力的威胁。从2006 年7 月25 日全线投入商业运营,截至10 月15 日,中哈原油管道已累计向独山子石化输送哈萨克斯坦原油529万吨[3 ] 。另一方面,通过哈萨克斯坦,中国可以采取曲径通幽的方法进入里海油田开发[4 ] 。2005年,中石油大举进军里海,实施对哈萨克斯坦PK公司的收购。《纽约时报》评论说“, 它的意义不仅在于买下了一家公司,同时也为中石油获取更多哈萨克斯坦的石油提供了进一步的渠道”。除此之外,中国国有石油公司先后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展开了能源合作,为国内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开拓出更为稳定的来源地。中国在中亚的能源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不可忽略的是,中国在中亚的一切政治、经济活动的展开都无法忽视俄美的影响。俄美在中亚经营多年,特别是美国在中亚的军事和经济存在对中国的能源安全有很大的影响 。 美俄两国都可以并且已经利用其对中亚政局、经济和安全上的影响力,对某些涉华能源项目设置障碍。虽然俄美在中亚的角力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亚政局的走势和对华政策,但中亚各国在外交和内政上“独立自主”的努力和中国独有的经济、地缘优势,使得中国能在俄美夹缝中走出新的能源之路。中国完全可能依靠自身优势,合理利用大国博弈局势来为保障能源需求、确保能源管道的安全服务[4 ] 。确定有利的能源战略和外交策略,是确保中国在大国角力中维护战略利益的关键所在,笔者认为以下几方面值得考虑: 第一,以上海合作组织为基础,推动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特别是能源合作。在上海合作组织既有框架内,积极支持筹建组织框架内的能源俱乐部,打造新的“亚洲能源战略”,平衡各国能源利益,落实元首会议确定的“多方参与、共同受益” 的目标。加强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油气资源的开发合作,共同维护地区能源安全,保证可靠的能源供应,充分利用哈萨克斯坦国内的能源管网与我国新疆已经完善的电力、炼油与西气东输工程,贯穿起我国东部高能耗的产业密集带和中亚油气基地,把我国东部与西部、我国与中亚诸国贯通起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以经济能源合作为契机,使上合组织在中亚经济社会事务中起到主导作用,最终实现维护我国在中亚地区的能源和经济利益的目标[5 ] 。 第二,灵活、务实地定位与俄美两国的关系 。中国的能源战略无法忽略美国近年来在中亚地区取得的政治、经济优势,也无法回避俄罗斯在中亚的传统优势。在不同环境下,它们既是竞争者也是合作者。让俄美习惯中国全方位“崛起”的现实,并尊重中国的利益,这需要很长时间的磨合 。 美国在中亚能源领域钳制中国利益的态度很明显,中国与之更多的是能源竞争的关系。中哈石油管线以及其他石油项目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美国的阻挠。对中国在中亚能源市场的努力,俄罗斯有着矛盾的心理:一方面,中哈石油管线对俄罗斯“北向”管线或多或少有影响,俄罗斯并不希望中国威胁其主导地位;另一方面,中国是俄罗斯在中亚抗衡美国势力最可依靠的力量,与中国在能源、 经济领域的合作符合俄罗斯利益。为了在与俄美的合作或竞争中切实保护自身利益,中国须根据实际政治、经济环境的不同而作出不同的决策 。 第三,与东亚能源短缺国家建立新的合作关系。东亚地区是仅次于北美、西欧的第三大能源市场,各国间因能源引发的矛盾也时有发生。现实问题是,东亚各国“和则双赢,斗则俱伤”。已经出现的经贸、矿产(铁矿石) 竞争给各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以中日安大线、安纳线之争为标志,东亚国家在能源方面的竞争也有愈演愈烈之势 。 事实上,中、日、韩可借鉴北美和欧洲能源合作经验,建立东北亚能源合作的“能源共同体”,组建石油购买联盟,在能源运输上互相提供便利,降低运送费用。在中亚、里海油气资源开发上通力合作,以中国“西气东输”管线为载体,有效利用大陆管线油气输送优势,化解海上运输面临的诸多风险 。 对中国而言,与日、韩合作开发中亚油气,形成新的利益共同体,可以牵制和规避美国风险。对日、韩而言,相对美国的“TAPI 天然气输送管线构想”(即把土库曼斯坦(T) 的天然气经阿富汗(A) 巴基斯坦(P) 输送到印度( I) ) ,中国路线途经国家少、政局稳定,没有复杂的民族、宗教争端,利用中哈石油管线和中国国内油气管网系统并辅以短途的海运,完全可以为东亚提供安全稳定的中亚油气运输。 参考文献:略 |
|||
2021-10-23 4056 | |||
|
咨询电话 13910949198 (李桂松) |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
京ICP备16017448号 |
技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