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所有  
黄仁伟:中国的减碳目标,背负着三重责任

黄仁伟:中国的减碳目标,背负着三重责任

黄仁伟2021-11-01来源:观察者网

我们一方面要承担全球的产业链、供应链,另一方面还要承担全球减碳任务,现在还加了第三个责任,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也要减排低碳,所以对中国来首,这是三重责任。但过去西方在向中国转移的时候从来不提碳排放转移这个说法,现在等到中企往外走的时候就必须承担这个责任。

黄仁伟 | 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导读】 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于2021年11月1日至11月12日在苏格兰格拉斯哥举行。

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频现,疫情冲击下的供应链难题与能源转型带来的能源危机等,让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此次会议。

最新消息是,在G20罗马峰会期间、气候峰会召开前,美国总统拜登率领85辆汽车的庞大车队前去与教皇会面,而就在赴欧前,拜登还因一项1.75万亿美元的社会和环境支出框架备受阻挠而推迟出行时间。

自去年以来,全球主要国家陆续公布本国的减碳承诺以及行动路线规划,中国也展示了大国应有的责任:公布“30·60”双碳目标,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等;国家主席习近平多次在国内外重要场合强调中国的减碳雄心,在今年9月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的视频讲话中,郑重提出中国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

中国的减碳计划与能源转型计划将带来什么影响?气候问题背后的地缘政治游戏又会如何展开?观察者网采访了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仁伟教授。

观察者网:今年9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的视频讲话中提出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这一宣示对于“一带一路”中在海外承建能源项目的中企有什么影响?已经在建的项目会受干扰吗,未来项目转型与投标有什么挑战?

黄仁伟:中国做出这一宣示后,已经在建的煤电项目继续进行,但未来高排污、高能耗、不利于当地生态发展的项目就不再新建,包括开采煤矿、用煤发电的项目。

过去,“一带一路”的项目大多是基础设施,后来增加了很多产业园区,一些跟中国产业链相关的企业就逐渐转移出去,再后来开始投入新建公益相关的项目如学校、医院等等。最近,在此基础上,又新增了三个新内涵,“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数字丝绸之路”,这三大内涵正是代表了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

新增“绿色”这一主题,表明中国提出的减排低碳,不仅是在中国国内这么做,而且当我么走向海外时在世界市场上的各种市场行为也要与此一致。市场行为包括贸易投资、电力能源项目、基础设施等等,都要跟绿色低碳这一总方向相符合。

煤炭是碳排放的大头,虽然中国国内也在减少煤炭使用,但煤炭的使用比重还是很高,占总能源比例的60%多,前几年还要高,达到70%多,这个数字在全世界是最高的。可见,我们国内的能源结构是以煤为主,现在必须要把它降下来,那么少生产少消费就是降低比例的一个主要方向。

此外,还有技术变革手段,比如煤的液化、清洁煤、碳捕获等。比如,碳捕获是一项重要技术,煤燃烧时,在往外排碳的管道中将碳控制住并集中保留,这样一来排到空气中的碳只是非常小的一部分,大多是热量,碳排放量可以降到跟油气差不多;同时,捕捉到的碳可以集中再利用,进行二次燃烧,在此过程中再反复捕捉,这样循环下来,碳排放量就越来越少。不过,目前这项技术的发展阶段和成本控制都还没过关,但方向肯定是可以的。

另一方面就是提高非化石能源的比重,比如水能、太阳能、风能、核能、生物能等,而且现在核能也有用氢的,比过去用铀更厉害,中国氢能的发展也是相当不错的。

总的来说,我们的清洁能源比重比较低,目前还不到10%,但即便是这个增长速度也已经很快了,十几年前清洁能源只占总能源比例的1%左右。太阳能、风能在中国能源总量中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总量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等到太阳能、风能可以上升到30%,煤降到30%,油气占30%,这样的能源结构就比较合理清洁了,再往后煤继续下降,清洁能源接着往上升。

现在西方国家指责中国的碳排放量是全世界最高,但他们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一点,即事实上中国承担了很多原本其他发达国家的碳排放。因为这些先发国家将生产制造加工转移到了中国,也是将碳排放转移过来;而发达国家的制造加工业减少了,碳排放自然就降低了,同时它们的GDP很高,所以GDP的单位能耗就低了。相反,我们的GDP单位能耗就很高,因为制造业里面重化工业的比重较大。

所以我们一方面要承担全球的产业链、供应链,另一方面还要承担全球减碳任务,现在还加了第三个责任,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也要减排低碳,所以对中国来首,这是三重责任。但过去西方在向中国转移的时候从来不提碳排放转移这个说法,现在等到中企往外走的时候就必须承担这个责任。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气候变化、碳排放问题还不像现在这么严重,全世界的重视程度也没那么高,但现在中国成了世界最大的碳排放国,产业走出去的时候不可避免带着碳排放,外界就将责任都归到中国身上,所以中国遭受的压力特别大。

不过,“一带一路”确实要增加“绿色”比重,这是已经定下来的,所以先从减煤开始。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阶段还停留在中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水平,不管什么能源,只要是当地使用最便宜的、成本最低的就可以用,如果自己本国有煤矿,为什么不开采呢?

观察者网:确实,有不少人觉得,虽然中国提出这个宣示是显示了大国负责任的态度,但对于很多发展中国家或者比我们落后的国家而言,其工业化门槛就提得更高了。

黄仁伟:是的,油气价格就比煤炭价格贵,清洁能源的成本就更高,所以中国减少用煤或者不再帮他们新建煤电项目,对他们来说就是提高了发展成本。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瓦特蒸汽机开始就是烧煤,我们常说煤是工业的粮食、油工业的血液,但实际上眼前正在发生的是世界能源革命,就是要革这两个的命。

观察者网:有些中企在出海时可能涉及到能源项目的,目前现在对这些有些什么预案,您有接触到企业的一些反馈吗?

黄仁伟:企业的海外项目和国内的能源项目是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国内增加水电项目,那么“一带一路”上的水电项目也在发展,像三峡集团、葛洲坝集团等都在海外有很多水电工程。油气项目也是如此,中石油、中海油也在海外开发油田,实际上我们现在进口的油气有相当一部分是中企在海外开采的。国内的煤炭项目也在逐渐减少投资开发,小煤矿基本都关掉了,剩下一些现代化的大煤矿还在生产,相伴随的就是海外煤炭项目也会下降。所以,中国国内的能源结构变革和走出去项目的能源结构是保持一致的,当然像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项目目前在海外的发展还不像国内这么快,因为成本比较高,只有发展到一定程度,成本才会逐渐下降,今后我们还会继续在海外拓展这类清洁能源项目的装备。

事实上,中国的生产能力还是很大的,可以大量转移出去,像非洲沙哈拉沙漠,这一带的太阳能如果能用起来,全球绝大部分的煤油都可以省掉。再比如沙特,也有相当丰富的太阳能,虽然它现在是石油大国,但也必须面向未来逐渐降低石油依赖,也要考虑将本国的能源供应逐渐向新能源方向转变。

观察者网:不过,从现在的国际政治环境来看,当中国的新型清洁能源技术往外走的时候,又会不可避免地碰到新竞争。比如稍早前美国借着炒作新疆议题,提出制裁中国的多晶硅,另外美国稍早前还要联合盟友搞“B3W”计划,以对抗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虽然目前还不知道这项计划要怎么执行,但可能以后在涉及关键技术和项目上的博弈会比较激烈,您怎么评价未来在新能源领域的竞争?

黄仁伟:美国的这项计划本质上是挂羊头卖狗肉,且不说别的利益相关方,前任总统特朗普就根本不同意什么清洁能源,而是要拼命发展传统能源,为什么?因为他看到能够使用油气煤炭的时间窗口不多了,但是美国国内还藏着很多油气资源。过去几十年来,美国担心全球的油气用完耗尽,所以将自己国内的油气作为战略储备,不允许随意开发。现在根据美国的减碳承诺和时间表的规定,这些煤油气不被使用就会永久封存在地下。石油曾是美国最大的资本利益,石油资本代表的利益团体自然就会出来叫板、游说,比如埃克森美孚坚持要让美国的油气资源用得越多越好,何况有些政客背后的金主就是油气集团。

可见,美国内部的能源战略是非常对立的,民主党坚决支持新能源,共和党则坚决保留老能源,所以最终民主党的那些想法也很难在国会通过,只能说没法做。再退一步说,民主党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对于绿色能源政策的意见分歧也很大。

第二,全世界都知道美国囊中羞涩。想要开发新能源减排,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石油集团是美国很大的税收来源,现在美国财政这么困难,如果减石油,就意味着要减少一大笔财政收入,更何况搞低碳本身就需要增加一大堆支出。如果“B3W”还想让美国再拿钱去援助全世界,根本不可能做到,连美国国内资金都捉襟见肘,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花瓶政策。

美国拿出“B3W”计划就是为了对冲中国的“一带一路”,但“一带一路”发展迅猛,根本挡不住。我们现在“一带一路”上的投资少说也有几千亿美元,绝不会低于2000亿美元,而且这还是有控制的,如果不控制,早就过万亿了。相较之下,最近拜登准备在美国美国大搞基础设施,最初准备投1.2万亿美元,后来砍到8000亿,现在连7000亿有没有着落还不清楚,问题就在于美国财政根本出不起这个钱。美国一年军费开支高达七八千亿美元,再加上社保、养老、救济等等,钱根本不够花;社保和军费两家已经打得不可开交,现在又多出一项基础设施,要从这两块里面克扣,这要怎么办才好。

再看美国的盟友们,如果想让欧洲出钱来做也不可能,欧盟真想做早就自己做了,更何况欧盟内部也有严重的债务问题,外汇储备也不够。

但是,中国有句老话“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用来形容美西方国家的一些小算盘再贴切不过。它们自己是做不成项目,但可以不停抹黑“一带一路”,或者通过一些手段来制裁相关企业或技术,又或者在当地国家调动不满、用当地的反对党来改变项目的承诺,给中国企业的项目制造麻烦。

不过我们也不用过分焦虑,说到底世界的市场需求不是这么回事,全球的基础设施需求高达几十万亿、几百万亿,乃至是无限的需求。这种需求是客观存在的,挡也挡不掉,而中国是目前最有能力和实力来做这件事的,但以中国的体量也无法应付所有的需求。所以,世界市场本质上是供应方不足带来的供需不平衡,而美国却还想着把供应方砍掉,自己又做不成。尤其当前疫情之下,全球经济出现隐患,很多问题不是短期内就能解决的,世界需要的是雪中送炭、合作共赢,而不是火上浇油、制造新的麻烦。


2021-11-1点击数/观注度 2898
 
咨询电话 13910949198 (李桂松)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京ICP备16017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3178号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