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日关系     
复盘珍珠港事件

复盘珍珠港事件

闻博 云阿云智库•二战日本研究

核心观点导读

1.从珍珠港以及之后中途岛的案例来看,侦察过去是、将来也必然是航母海上作战的决定性问题。航母作为以进攻为唯一目的的兵种平台,只有以先敌发现、先敌攻击作为胜利的第一法则。不论是舰载机,还是反舰弹道导弹,有效的侦察都将是成功作战的大前提。

2.站在1942年初的情况来看,谁也没有理由讥笑当时日海陆军的表现。无论是万里奔袭珍珠港、大机群突袭美军舰队,还是马来半岛敌前登陆从背后包抄新加坡,这两次行动无论是战略构思、战前策划还是在技战术水平上来看,都堪称具有创新性的想象力和基层优秀实战表现的上佳战例。

3.特别是这两仗都是在没有经过长期准备,从论证、计划、训练到实施仅有一年不到的情况下完成的。从这两次战役我们可以发现,比起作战经验,和平时期的高水平、高强度训练更重要。

4.这个案例说明,具有前瞻性的思考、充满活力的基层军官以及高强度高水平的严格训练,才能造就一支真正能打仗的精兵强将。

5.当然,日军在这场攻击行动中也暴露了不少失误,留下了一定的反面教训。“战术上的勤劳不能掩盖战略上的懒惰”。虽然在后世的传播界,日本人在细节上精益求精被神话到了“工匠精神”的程度,但是这掩盖不了在此役中日方暴露出来的格局上的问题。

6.首先,与旧日本海军基层的表现相比,不得不说日本海军的中高层存在很多问题。就南云来说,他无疑在这次指挥中缺乏主动性、不能及时调整方案抓住战机,甚至在执行命令时,在没有客观限制的情况下就大打折扣。

7.这并不是当时日海军的孤立个案:后来三川军一在萨沃岛大胜美军,却放过美军的登陆船队;栗田健男在萨马岛中途放弃突入莱特湾,错过了最后一次给美军造成重大伤亡的机会;细萱戊子郎在阿留申附近莫名奇妙放弃即将到手的胜利而撤退……屡屡发生的贻误战机,说明了当时的旧日本海军也和其他官僚机构一样,充满了论资排辈、人浮于事、形式大于内容和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问题。

8.日军自上而下各层级都投入了大量精力执行分配给自己的任务,比如从下图渊田在作战结束后手绘的战况图上,我们就可以看出他对作战细节的精确掌握。然而,若所有人都聚焦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没有人跳出条框,发挥主动性,从作战的最终目标出发,采取灵活的态度和方式,努力寻找机会扩大战果。即使竭力呼吁补充攻击的渊田也不过就是坚持对珍珠港反复发动袭击而已,并没有把眼光放到珍珠港之外的更大空间上。

9.日军上下也就形成了这么一个怪圈:各级官兵越是勤劳,整个军事机器作为整体的运行就越官僚越僵化,从而形成一个闭环的死循环不能自拔。

黑格尔说,熟知并非真知。

珍珠港事件发生至今已有80年,对于喜欢历史特别是二战史的朋友们来说,可谓耳熟能详。然而它和别的著名历史事件一样,总免不了于时间的长河里在一轮又一轮大众传播的冲刷下,经历“历史变传说,传说变神话”的过程。

关于珍珠港事件,如今市面上有许多流传甚广的说法,譬如关于日本错过了美军航母是罗斯福的阴谋、日本没有发动第三波空袭就撤走是实力不济等等。我遇到过不少朋友,叫不出旧日本海军的航母名字,却对各种罗斯福阴谋论说得头头是道;甚至,我在某本在爱好者圈子里颇有声望的杂志上也看到过一些子虚乌有的段落:

截图出自战研某期,红框中的内容基本可以说是胡说八道了,“企业”与“列克星敦”号没有也没可能当天实现回合去搜索日军航母

如今整整80年过去了,在这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有必要借这个机会,让我们静下心来花点时间,从一手史料和严肃历史记录入手,重新捋一捋历史的真相,去伪存真。

一、明确核心问题

日本决心于1941年对美开战扩大侵略战争前后的基本史实已经在历史课本中做过交代,因此这里不再特别赘述。

如果把1941年末美日开战前的态势看作一场围棋,那在棋局初始,派遣全部舰队航母自万里之外直扑位于太平洋中心地带的美太平洋舰队母港——珍珠港的这一手,就好比围棋的初手天元一般惊世骇俗、出人意料。以至于作为开战伊始主要目标的马来亚、菲律宾战役都显得黯然失色。能够跳出一厢情愿的“九段击”决战思维,以出其不意获得整个战局的先机,不得不说是山本的高明之处。

注:“九段击”作战是日本战前长期一厢情愿制定的对美作战构想,核心内容是在美舰队可能来袭的海域层层打击,通过一次海上决战决定设想中的太平洋战争的胜利。后来事实发展证明这种设想完全脱离实际。)

然而从旧日本海军的传统来看,虽然袭击珍珠港行动的规模庞大,但是本质上它仍然是个战术行动,其行动本身不外乎是效仿当年日俄战争之初,东乡派雷击舰偷袭停泊在旅顺外港的俄军战列舰的旧事。区别不过是把旅顺换成了夏威夷、用飞机代替了雷击舰而已,虽然距离导致作战难度大幅提高,但是本质区别很少。

从这个角度分析,便很容易把握日方进攻计划的核心:如何有效消灭在港内停泊的美军战列舰队就是袭击珍珠港的主菜,其他一切都是配菜。而旧日本海军机动部队接下来的所有准备和训练活动都在围绕这个核心而开展。与此对比,打击美军航空母舰方面却并没有得到相同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这严重影响后续诸多事件的发展。

二、一些技术问题

首先讲一些被误读的技术问题。

(一)由于时间不足仓促上阵的特殊兵器

早在准备阶段,日本通过搜集公开情报,就已经搞清了美战列舰的停泊地点及习惯。他们清楚知道美战列舰习惯首尾连接,同时左右之间紧紧靠在一起,形成两列纵队的模式。

因此日本的计划就是先用鱼雷机袭击外侧的战舰,然后用水平轰炸机从队列之首进入,轮番投掷穿甲重磅炸弹轰炸由于停泊在内侧鱼雷无法直接打击的战列舰。

这就引出了此次作战中至关重要的两个新武器:1.能在珍珠港潜水环境下正常工作的浅水鱼雷;2.能够击穿战列舰装甲的重型炸弹。

珍珠港之所以令美军掉以轻心的客观原因,除了离日本距离遥远,还有一个就是很浅的水深——当时飞机空投的鱼雷会一头扎入珍珠港的海底,并不能正常工作。为了克服浅水这一对鱼雷攻击不利的条件,日本专门改进了他们的空投鱼雷。

关于这点,也许是受到了各种影视作品的误导,不少人都以为日军仅仅是通过普通鱼雷尾部加装了木鳍就克服了鱼雷入水深度的技术问题。

比如20年前爆炸贝导演的某部著名三角恋作品里的一个桥段。

但事实上,这是一大误解。真正解决问题的是日本当时的军工技术人员研发的深度和滚转控制器,其原理是今天仍然在工业控制领域以及军工领域广泛使用的PID(比例微分积分)控制技术。

这种自动控制技术在当时可以算是不折不扣的黑科技了,它能帮助高速入水的鱼雷快速调整姿态、克服扰动,从而大大降低了鱼雷入水调整姿态需要的深度和入水冲击导致鱼雷失控的情况。安装之后,不仅提高了鱼雷入水后运行的稳定性,而且由于能够更快调整姿态,使鱼雷的沉降深度由最高60米缩小到了20米,再配合超低空飞行的特技,从而使得沉降深度控制在10米,实现了浅水雷击。这才是珍珠港浅水鱼雷的真相。

可别小看这套装置,即使是现在被塑造成黑科技满身的纳粹德国,其实当年在空投鱼雷的技术上都要比日本落后一大截。

德国自己制造的鱼雷在投放速度、航速、航程、稳定性、引信可靠性和装药上都比日本有不小的差距,这是德国相对缺乏航空武器研发的结果,严重限制了二战德国空军对盟军海上行动的打击效果,为此不得不引进意大利的空投鱼雷作战。

更可笑的是,即使1942年通过偷运手段已经获得了日本性能更优的91式空投鱼雷,但是出于种族主义的思维,德国对日本鱼雷的研究不够重视,也没有吃透其背后的技术原理,还是更加依赖意大利的鱼雷供应。

要实现对姿态的自动调整,需要解出以上方程组构成的控制模型。可见这远不是加几块木板那般简单。

虽然有了黑科技加成,然而由于计划仓促,这套系统是在当年8月才调试成功,9月初才批量投入生产的。由于产能有限,直到机动部队完成最后训练的时候,首批100枚的订单还未完成交付,“加贺”号为此不得不专门在兵工厂等待最后一批鱼雷完成交货,使得它成为最后一艘进入单冠湾的军舰,差点耽误了整个舰队的出击。

无独有偶,特别定制的800kg穿甲弹也由于疏忽,单体不能匹配97舰攻机原有的挂架,使得航母不得不带着技术人员在集结的路上加班赶工。这一疏忽使得这种特别定制的穿甲弹在战前来不及经过实弹检验。事后根据美军的统计,在珍珠港实战中该弹发生了高达42%的哑弹率。

不得不说这是美军不幸中的万幸,否则发生弹药库殉爆的可能就不止“亚利桑那”号一艘了;鉴于“亚利桑那”上阵亡的水兵占了美方此次阵亡数字的绝大部分,如果日方的引信问题能在战前就暴露出来并被解决,那美军在珍珠港的伤亡数字或许得翻倍都不止。

可见战前长期执行的僵化的“九段击”间接压缩了珍珠港作战的准备时间,错失了可能达成的更大战果。

(二)一个被忽略的关键问题:机动部队真的因为运气不好错过了美军两艘航母么?

后世对于珍珠港讨论的一个核心话题就是美军缺席的两艘航母,历史上它们在半年多后,于珊瑚海和中途岛海战中有效重创了日军主力,为珍珠港报了仇。

一般说法都是由于运气——美太平洋舰队的两艘航母都在外海执行任务因而没有返回港内,避免了被袭击的命运,为日后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更有延伸出来的阴谋论版本,说是美军(或者罗斯福本人)故意在得到情报的情况下放日本人轰炸珍珠港而让美军航母离开珍珠港以躲过袭击。可惜这种说法完全经不起事实检验和推敲;甚至可以说,是日本人自己放过了眼皮底下的美军航母。

首先我们要弄清一个问题,美军的航母当天究竟在哪?在往何处去?

虽然中文网络上关于珍珠港事件的各种文章如汗牛充栋,然而能说清楚这件事情的文章几乎没有。因此笔者首先查阅了战后1946年美国国会对珍珠港事件的听证调查记录和海军的档案。作为最权威的原始记录,这些文件上清楚地记载了袭击发生当时每一艘不在港内的美太平洋舰队舰只的位置和正在执行的任务。

袭击当日不在港内的海军舰船清单,包括具体位置和任务(图自美国国会图书馆)

根据以上数据,以及战后日本防卫厅出版的官方战史丛书的记录,笔者还原了当天上午美日双方航母编队的大致位置关系:

当天美日航母的各自位置,可见“企业”号编队从一开始就已经进入了日本舰队的侦察圈内

当时在太平洋,美军保持活动的航母一共也只有两艘,即CV-6“企业”号和CV-2“列克星敦”号。其中距离珍珠港最近的是“企业”号编队,其大致位置在北纬21度11分,西经161度0分附近,距离珍珠港以西大约200海里。而当时机动部队的位置在珍珠港以北200海里。

它们之间的距离关系在上图里一目了然,“企业”号和“列克星敦”号编队之间的距离颇为遥远,几乎没有在当天白天汇合的可能,而且根据美方的记录,“企业”号也根本没有试图与“列克星敦”号汇合;其次,“企业”号编队距离珍珠港非常接近,而且当天还一直在向珍珠港靠近,早上八点时“企业”编队离日本机动部队的距离在280海里以上,到当天下午距离应该在250海里以内。

这个距离是什么概念呢?机动部队的搜索半径大约是300海里,舰载机攻击半径在200~250海里之间。也就是说,“企业”号已经进入了日军的搜索范围之内,如果南云认真搜索瓦胡岛周围的水面,是完全能够在上午就锁定“企业”号编队的位置的。如果要发起攻击,以25节的航速航行2小时即可将对手纳入攻击范围。甚至由于当时“企业”号还在向瓦胡岛靠拢,双方距离实际在不停缩短。当攻击珍珠港的两个攻击波返航以后,“企业”号事实上已经在机动部队的打击范围之内了。

那问题就来了,既然美军航母编队已经在日军的侦察圈半径内了,为什么没有被发现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从日方作战命令的细节与实际的侦察安排上考察。

从后世整理的完整命令来看,日军在实战中对命令的执行打了严重的折扣。

首先还是从最权威的官方记录着手。

日方的军令档案在投降前已被付之一炬,现存的资料,不论是美国国会听证附录里的(由美驻日占领军司令部提供)还是后来防卫厅编纂的官方战史里的命令全文,其实都是由几个投降后健在的当事人回忆,并综合一些残存的作战报告还原的。不过,这些命令中的细节与实际战斗还是相当符合的。

关于侦察安排的命令:(美方记录)

内容出自美国国会听证报告附录8B

日方记录:

内容出自日防卫厅战史丛书

从美日双方的记录来看,命令部分的内容基本一致。其中有两点值得注意:

1.原始命令中要求攻击前安排两架侦察机,秘密侦察珍珠港和拉海纳锚地,确定敌舰的数量和位置;

2.攻击机群起飞后一个半小时,要安排对瓦胡岛周围做尽可能大范围的侦察,特别是瓦胡岛左右两侧的海峡。

而实际上呢?根据攻击队指挥渊田的回忆,当时安排的负责海上搜索的只有四架航程短、速度慢的95式水侦(侦察半径不超过250海里)。同时被派去侦察珍珠港的是速度快、航程远的零式水侦。

不能不说这一安排是重大错误。首先对于机动部队与瓦胡岛之间、对于瓦胡岛周围的广大水域来说,仅仅派出四架老式侦察机去执行搜索任务是远远不够的,这只能称之为漫不经心、聊胜于无。与此对比,几乎在同一时刻,“企业”号也放飞了九架飞机对正前方45~135度的范围做搜索并对所有发现的船舶进行了查证。

要知道此时“企业”号离瓦胡岛只有半天的航程,并且在和平时期完全没有战术上的必要在家门口做这么一番飞行侦察。但即使如此,“企业”号依然进行了认真的海上搜索,两者对比,机动部队的指挥层对于航空侦察的疏忽显露无疑。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在后来中途岛作战中日方对侦察活动的忽视。

中途岛战役初日航母的侦察计划,可见即使自己比自己,日军在珍珠港的实际海上侦察也粗糙得不像话。(图源:《中途岛海战尚不为人知的真相》)

其次,派遣零式水侦对珍珠港和拉海纳锚地的侦察完全是多此一举。

对于前者,侦察机只比后面紧跟的攻击队早半个多小时到达现场。当地天气如何?敌方是否有戒备?在港船只如何?这些信息渊田根本来不及获得报告就会亲眼看见了,因为前后时差之多不过半个小时,事实上直到攻击开始前他也没有获得侦察机发回的消息。

而对于后者,其实前一天晚上先遣队的潜艇已经对拉海纳锚地实施了侦察,并确认了此处没有敌舰。第二天的战前侦察纯属重复劳动。因此,这两架高速远程侦察机完全可以省下去执行更有意义的海上侦察。

考虑到当时机动部队全军有十多架侦察机可用,以及命令中明确的侦察要求,这种疏忽完全没有借口,只能说是片面专注于进攻的鲁莽行为,甚至比后来中途岛时臭名昭著的侦察行动还差一大截。即使在12月7日上午机动部队仅仅只采用后来中途岛时的侦察方案,以300海里的侦察半径和当天良好的天气,也有很大概率能及时发现“企业”号航母编队。

具体来说,根据日方的记录,早上06:30机动部队便派出了这四架搜索飞机。按照搜索任务的飞行速度,日方侦察机大概在2 - 3小时后达到侦察极限开始折返。此时“企业”号已经又向东航行了约30海里,根据记录正位于Kaula岛以南的水域,与机动部队的距离已经小于250海里。

而此时“企业”号编队的情况如何呢?企业号当时刚执行完给威克岛运送飞机的任务,上面搭载的飞机共计有19架F4F战斗机,37架SBD俯冲轰炸机和18架TBD鱼雷机。当天上午“企业”号放飞了17架SBD前出侦察并直接返航至瓦胡岛。

也就是说,此时“企业”号能动用的航空兵力仅有57架飞机,而其中真正具备威胁性的不过20架SBD。面对机动部队存在1:5 ~ 1:6 巨大兵力劣势,并且开战时美军舰载机的作战半径远小于日军,因此可以说如果被发现,“企业”号在压倒性的实力差距面前,大概没有多少机会能够躲过这劫。

换言之,是南云或者说是机动部队航空参谋的失职放过了“企业”号,白白错失了开战第一天就击沉美军主力航母的天赐良机。

此外,伴随“企业”号的还有三艘重巡和九艘驱逐舰,这也是非常值得攻击的目标,并且由于是在外海,一旦舰船沉没是不会出现如珍珠港一般可以被重新捞起来修复的情况的。美军无疑躲过了一次比历史现实中大的多的严重损失,这也是后来尼米兹的评价。

也许有人会说我这个说法是开了上帝之眼,当时双方的将领必须面对不透明的战场。

这句话在别的战役里或许还有点道理,但是放在12月7日当天,南云其实是完全可以根据已知信息判断“企业”号的大致情况的。

首先根据日方记录,得益于战前有针对性的对美军舰只活动情况的情报搜集,日方很清楚地知道“企业”号编队于11月28日离开珍珠港出海了,也就是说“企业”号出航仅比机动部队离开日本本土晚了3天而已。当时日本人自己根据美军舰只活动规律,判断“企业”号应该于周六也就是当地时间12月6日返回珍珠港过周末。这个判断可以说非常准确,实际情况是,由于天气原因,“企业”号减速航行因此才耽误了一天。

此外,南云知道“企业”号出港的具体日期,根据“企业”号是和自己差不多时候出海这一点情况来看,南云完全可以基于已知情报判断出“企业”号经过近10天的海上活动后,也应该需要补给加油了(南云自己带了大量油船随行补油,但是美军没有那么多油船,详见下文分析),即使没有回到珍珠港,也有极大概率此时正在夏威夷近海航向珍珠港的路上。

而且“企业”号没有在12月6日按照常规返航,做出有可能因为天气原因或者其他原因耽搁的假设也是在情理之中。南云需要做的仅仅是派出足够侦察机来验证这个假设而已。事实上当天夏威夷附近天气很好,他只要派出足够的侦察机耐心彻底地搜索瓦胡岛附近水域,是不会错过“企业”号编队的。

所以说,日方漫不经心的侦察放过了已经到了嘴边的“企业”号,让这次兴师动众的行动错过了可能是最大的一个战果。

那么,日军为何立即撤离,没有发动第三次空袭呢?

三、扑朔迷离的第三次攻击

话接上文,关于珍珠港事件,另一个后世常常争论的话题是,南云为什么在两次空袭以后选择立即撤离,而没有发动第三次空袭?

关于这类问题,后人为南云也找过很多解释,可惜这些解释不是简单重复一些事后的回忆和观点,就是缺乏根据的臆测,唯独没有结合实际情况考察,大多数都经不起事实推敲。

这里针对几个常见的谬误观点做一下简单分析:

(一)“日本机动部队缺乏燃料因为不能逗留”

由于远航缺油使得日军放弃第三波空袭,这是一个很流行但缺乏根据的说法。

先看美国人自己,截至1941年底,美海军全军上下能够用来做舰队补给的油料补给舰(Fleet Oiler)只有8艘,其中四艘在大西洋、四艘在太平洋。从1920年代开始到1936年美国恢复大规模造舰之间,美国就没有造过任何一艘能够满足海军需要的舰队油料补给舰。

原因自然是在大萧条背景下,国会老爷要省钱,而能够跑出20节航速跟上舰队行动、且载重万吨以上的补给舰需要战列舰级别的动力系统,造价自然不菲,因此战前只有很少被列入造舰计划。

而日本方面,由于长期的战备需要,制造了大量的高速油轮为舰队提供远洋作战的燃料保障。袭击珍珠港的行动中,日军带上的油料补给舰就有8艘之多,而且还是清一色的新船。

可以说,机动部队6艘航母、2艘战列舰所享受到的加油保障和当时美国海军全军上下拥有的保障水平相当。而且从日本当时的家底来看,袭击珍珠港配置的油料补给舰只占了日海军能调动的高速油船总数的40%左右。因此机动部队主力根本不存在缺乏油料而耽误作战的情况。

开战时日本拥有的高速远洋舰队油轮一览表,其中高亮的部分为珍珠港袭击所动用的船只,可见还有很多余力。(根据日本船籍数据,作者自制图表)

另外一个旁证,就是返航期间对威克岛的支援作战,南云接到山本的命令后派出了“苍龙”、“飞龙”两龙去执行对威克岛的轰炸和登陆支援。而两龙是整个机动部队主力舰中续航力最短的舰只。敢于派出这两艘腿最短的航母去特意绕道上千海里,证明了当时并不存在任何迫在眉睫的油料问题。

(二)“经过两次袭击,日方飞机损失大、兵力不足”

这种观点只统计了标准搭载或者日本当天出动的攻击机的总数,但是忽略了日本航母还有大量的备用机,详细统计见下表:

当天出动350架次其实只是标准搭载的部分,日本航母当时总共还有92备用机可用。日军的两波攻击一共有29架未返航,其他不可修复的损失大约30架左右。如果这些不可修复飞机由备用机代替,那日方依然有大概380架飞机和搭配的机组可以出击。

并且根据战史丛书关于返航飞机的统计,当天两波结束后能立即投入使用的飞机在265架左右,另外经过修复后能使用的有86架,这还不计入可以启用的备用机。据此推算,在袭击后第二天,日方大约依然有265+86+54(担任航母警戒未参与作战的零战)=405架作战飞机,也就是说依然有400架以上的飞机处于可用状态。如果再启用备用机,可以说实力没有丝毫受损。

而且29架全损只占搭载量的7.1%而已,后来在中途岛和所罗门,机动部队在严重损失下依然反复凭借数量有限的舰载机对美航母发动攻击,以这两个实际案例来看,珍珠港这点损失完全不可能动摇日舰队进一步攻击的决心。

更何况经过一天打击,美国在瓦胡岛的航空力量已经遭到瘫痪性打击,此消彼长之下,日军现在的优势反而更大了。

(三)“机动部队缺乏弹药”

从现在流传的当事人回忆来看,尽管当场就有很多人对南云的返航命令提出反对,但是所列举出的理由没有一条是关于弹药或者油料的。如果当时机动部队真的缺油缺弹药,那当时众多参谋和其他军官不太可能会集体忽略这么一条基础性的、并且可以一票否决继续进攻设想的简单事实。而且千里迢迢奔袭珍珠港,却只给每架攻击机准备了一次出击的弹药,这点同样既不合常理,又与事实不符。

具体的日本航母弹药搭载情况见如下资料 “パールハーバーの真実 技術戦争としての日米海戦” (珍珠港的真相,日美海战中的技术战争)

其中中间那段是这么写的:

“航母水线以下的装甲所封闭的鱼雷舱,在出港时应该可以容纳足够所有舰攻进行三次攻击的鱼雷,(加藤辰一《日本帝国海军舰艇全图》第3卷)。 换句话说,一艘大型航母总共会有81枚鱼雷,但实际上,即使是 "翔鹤 "号也只能储存45枚鱼雷。这相当于舰攻兵力两个架次的数量。 顺便说一下,800公斤的炸弹有90枚(全体舰攻的三倍),250公斤的炸弹有306枚,60公斤的炸弹有540枚(250公斤以下的炸弹与舰爆机共用)。”

换句话说,以机动部队舰攻机的数量来看,当时应该搭载了250枚左右的航空鱼雷,其中约100枚是特制的浅水鱼雷。攻击中一共消耗了特制的浅水鱼雷40枚、特制的800公斤炸弹49枚(第二波攻击未使用任何特殊弹药,坊间有说法第二波也使用了800kg炸弹,为误传)。

可见特种弹药确实不多,但也远远未到弹药用尽的地步。并且特制800公斤弹和浅水用鱼雷都是为了战列舰准备的,因为日军事先知道美军会并排停泊战列舰,所以设计好的思路是先用鱼雷机低空攻击停在外侧的,然后水平用重磅弹攻击内侧的舰只。由于美军航母不在港内,所以原定攻击航母的鱼雷机除了攻击几艘被误认为战列舰的倒霉蛋之外,其余都用在攻击战列舰了。

第一波攻击之后,除了在船坞的“宾夕法尼亚”号和在泊位最靠后位置的“内华达”号之外美方战列舰都已经失去了战斗力,再加上第二波攻击后“内华达”号燃起大火并搁浅,当时港内已经没有必须用到浅水鱼雷或者800公斤炸弹的目标了。

并且被很多文章忽略的一点是,到了下午,美方能动弹的船已经都离开了珍珠港。可以说这些特种武器的预定使命已经完成,而普通弹药管够。

总之,两次攻击后,特种弹药尚存一半,常规鱼雷还未使用过,而250公斤炸弹也管够。因此并不存在弹药缺乏问题。

(四)“日本飞行员已经体能透支了”

有一点很清楚的事实是,到第二波攻击队返航时,绝大多数攻击队的飞行员都只飞了一个架次。固然有少数第一波战斗机飞行员因为恋战一直坚持到了第二波攻击队返航才返航,足足飞了7个多小时,然而攻击的主力——舰爆以及舰攻机的飞行员在完成攻击后基本直接返航。

所以如果仅凭想象就断定只飞了一个航次的飞行员就“体能耗尽”,也太低估了开战初期这群精锐飞行员的能力了。

后来在中途岛和圣克鲁兹海战都出现过日本飞行员一天之内多次起飞执行远距离攻击的情况,同时当天在“企业”号上,也有不少美军飞行员飞了四个架次、整个白天都在忙着搜索日本舰队,甚至还进行了美军历史上第一次实战中的夜间降落。

因此以飞行员体力问题作为理由否决下一波攻击是站不住脚的。

(五)“如果攻击第三波,就能炸毁美军油库,让太平洋美军断油半年”

珍珠港的油库其实并没有很多人想象中的那么脆弱,特别是很难产生那种机枪一扫连锁爆炸的效果。

如下图,美方每个油罐首先都有一圈堆土环绕,使得油罐本身的地基低于周围土地,因此即使被击中燃油外泄,燃烧范围也会先被限制在沟槽中。

其次,油罐之间都有防火堤围绕,可以起到很好的隔绝作用。

最后,油罐下方有管道设备,紧急时可以把受到威胁的油罐内的存油抽走,隔绝爆炸可能。而且港区油库储存的大多都是燃烧不太剧烈的重油,不会产生汽油那种爆燃的效果,相对不容易波及周围。

以美军1943年轰炸罗马尼亚普洛耶什蒂油田的著名行动为例,从这张经典照片可以看到,即使起火点近在咫尺,受到防护的油罐依旧安然无恙。

另外一张事后的补充侦察照片更可以说明问题,即使被美军低空投掷的重磅炸弹命中,被完全摧毁的储油罐也不见得会波及到隔壁的油罐。在上百架B24这种强度的攻击下,这张图片中一半以上的油罐依旧完好。事后证明实际损失的油料只有美军最初估计的1/5不到。显然低空重型轰炸机都不能完成的任务,交给轻型舰载机就更不可能做到了。

四、事情的来龙去脉

关于第三波攻击的问题,我们还是先从官方史料开始着手。关于第三次空袭的部分,日美双方都记录了相关的几个重点:

1.攻击队的收容作业完成以后要立即着手准备下一轮进攻,舰载机应当被装上鱼雷。

2.如果出现有实力的敌方舰队,下阶段攻击的重点应当转向它们。

换句话说,日方的作战命令是有考虑到攻击在珍珠港外可能出现的美军舰队的。然而不论从当事人的回忆,还是官方的战后总结,历史上南云似乎根本没有考虑过这件事情。这背后又暴露出日方当时的几个战术安排问题:

第一,如前所述,南云没有安排足够的侦察力量对瓦胡岛周围水域实施侦察,因此即使出现(事实上的确出现了)一定规模的美军舰队,机动部队也无从知晓,更不可能组织力量予以攻击。

第二,南云从一开始就放飞了所有的舰载机,从上午7点第二波攻击队起飞开始到下午2点最后一架攻击机收容完毕,整整7个小时内日方的6艘航母是没有攻击能力的空壳航母,如果算上重新整备进攻所需的至少一小时,这个时间窗口会更长。

也就是说在从日出到下午三点之前,日本航母一直处于一个比较脆弱的状态,在必须设法与敌人保持距离的同时,还需要加紧对周边的敌情侦察,在下一波攻击准备就绪之前,如果突然有敌方航母编队出现,机动部队只能挨打不能还手;一直要等到下午三点左右,他们才能选择再拉近与夏威夷之间的距离,考虑进一步打击消灭珍珠港的美军残余兵力,或者应对海上出现的敌军目标。

显然这是一个在操作上比较困难的情况。因此正确的问题应该不仅是要不要发动第三波攻击,而是向谁发动、应该什么时候发动。

这里我们可以先参考一下两年多后美方发动的一次类似作战,即被称为美国翻版珍珠港的1944年突袭特鲁克环礁作战。

在这次突袭中,美国也是从遥远的距离派出了一支庞大的航母编队突袭了日军在南太平洋的最大基地特鲁克环礁。与日军在珍珠港的做法不同,美方除了派出舰载机反复攻击港内舰队和设施之外,还派出了一支水面舰队在环礁的出口外巡逻,堵截可能出逃的日本水面舰艇。由此战列舰“密苏里”号才获得了整个服役生涯中唯一的海上炮战战果。

回头看当天上午十点以后珍珠港的情况。历史上对珍珠港的描述大多止于机动部队袭击结束,很少有笔墨介绍过袭击之后珍珠港当天还发生了什么。

根据美军的作战报告,珍珠港内的残存舰艇自空袭结束就开始组织往港外撤退,到了中午时分,凡是能靠自身动力航行的基本上已经都离开珍珠港躲避空袭了。甚至根据记录,它们中的一大部分在下午四点左右还在距离瓦胡岛以西100海里附近遇到了“企业”号编队并与之汇合。

而此时瓦胡岛上的美军航空兵力已经基本瘫痪,能够起飞的战斗机不超过20架。有个位数的中远程轰炸机自发起飞搜索日军舰船,但是完全没有指挥和调度,一通乱找之下连机动部队的正确方位都没有搞对,自然谈不上对机动部队造成威胁了。

也就是说,即使派出了第三波飞机,如果还是打击珍珠港本身,那既没有舰艇也没有飞机可供攻击,而从油库与其他地面设施上能取得的战果也不会很大。

因此,正确的做法是采取类似美军在特鲁克环礁的策略。

考虑到从下午三点到日落之间还有大约2个多小时,发动攻击有些勉强,日方完全可以选择保持与瓦胡岛之间的距离,派出侦察机(这也是作战命令中一开始就要求的)对白天轰炸珍珠港的战果进行确认。同时利用夜幕掩护,以逆时针方向向西南方向航行,绕到瓦胡岛的西侧。在晚间可以完成飞机的修理、替换和飞行员的休整工作,待第二天天亮时再根据新的侦察情况对瓦胡岛以西以及以南的水域发动搜索和打击。即使遭遇美军水面舰艇,以两艘快速战列舰和两艘重巡的实力,机动部队在火力上也完全不用担心附近可能出现的任何美军水面舰艇编队。

因此,如果南云果真敢于南下,第二天继续攻击,他不但不会遇到美军反击的威胁,反而有机会抓到把美军剩余力量一网打尽的战机。然而,历史上他仅仅用了不到40分钟就选择转身撤离,白白放弃了千载难逢的扩大战果的机会。

也就是说整个机动部队8艘主力舰、400多舰载机、上万人花费1个多月航行半个地球,仅仅只对敌人做了2小时的攻击。无论从什么角度看,这都是一次执行效率很低的行动。

五、经验教训

胜利者并非不需要被审视,就像失败者不见得必须被苛责;因为胜利往往孕育了未来的失败,而失败也常常奠定了日后胜利的基石。

总结这次“名垂后世”的袭击,美军暴露出来的问题无疑是最多的。

战前美军基于可笑的种族主义观点,认为“次一等”的“黄种人”是没资格与高贵的白人较量的,由此诞生了一大堆在当时颇有市场的观点,比如:“众所周知亚洲人手眼协调能力差,不能驾驶飞机做高难度轰炸动作”、“日本人体格矮小,承受不了高G的战斗机机动”、“日本飞机需要靠德、意飞行员驾驶”……甚至当时驻重庆的武官仅凭肉眼就在地面断定日本的轰炸机是剽窃自普拉特惠特尼的产品等等。

莫名其妙的自信和长期和平使得美军战备意识严重缺乏。美军当时并不缺乏巡逻机——《虎!虎!虎!》这部电影中也有不少对白给人留下了错误的印象,其中之一便是金梅尔司令抱怨缺乏巡逻机的问题,但事实是美国海军并不缺乏巡逻机——光在卡米奥卡航空站就有36架大型远程巡逻机部署。反而是金梅尔因为不想让飞行员白白巡逻杳无人烟的北方海域而浪费人力物力,所以全军上下没人对瓦胡岛北方多看一眼。

民间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在夏威夷,美国的种植园资本将大量土地用来种植菠萝和甘蔗等经济作物,以至于开战时,以农业为主的夏威夷面临严重的粮食短缺问题,几乎完全依赖外来粮食输入。1941年底开战后,瓦胡岛当时仅有38天的粮食储备,而且还严重缺乏土豆大米等主粮。如果日军选择登陆,美军可能只能依靠“自由凤梨”填饱肚子。

同时岛上的铁路系统完全是为了美国种植园的需要而修筑的,因此直到战争结束都没有形成环岛线路,修建炮台和工事需要的物资难以到达东部,从而造成了严重的东部地区防御漏洞。岛上交通问题只能靠另外修筑的公路网系统才最终解决。

遭遇日本袭击后,美国盲目自信的破灭反过来又导致了严重的自我怀疑。在珍珠港事件后一个多月里,美军上下都弥漫着失败主义情绪,几乎是惶惶不可终日的严重PTSD状态。在夏威夷,驻军发生多起互相开火的事件,之前提到的“企业”号因为飞机被误击损失也不小,而且也不是唯一一次美军飞机被自己人打下来。从袭击当天晚上开始,全岛的枪炮声就没断过,防空火炮甚至对着天上的星星随意射击,檀香山有57人被海军发射却没有在空中引爆的防空炮弹落下后炸死。

开战之初美国陆军为了增援瓦胡岛,搜罗了两个团外加300万发机枪子弹(对的,瓦胡岛上美军严重缺乏弹药)准备从西海岸出发海运到夏威夷。但是海军不许其离港,理由是日军航母可能埋伏在夏威夷和西海岸之间,并且拒绝派出任何护航舰艇护送。后来陆军运输船只能在无保护的情况下裸奔给瓦胡岛运送救急的兵力物资。以国务卿史汀生为代表的一批高层甚至一度打算放弃夏威夷,退守本土。

想想今天美国各种出于偏见对中国发展做出的歪曲评价,人类真还是难以从历史里学到啥呢。

日军在这次事件中无疑也留下了一些正面经验。

尽管后世的军迷圈经常拿昭和参谋和X军马鹿来调侃旧日本海陆军当年的自不量力和战争后期的各种昏招迭出,但是站在1942年初的情况来看,谁也没有理由讥笑当时日海陆军的表现。

无论是万里奔袭珍珠港、大机群突袭美军舰队,还是马来半岛敌前登陆从背后包抄新加坡,这两次行动无论是战略构思、战前策划还是在技战术水平上来看,都堪称具有创新性的想象力和基层优秀实战表现的上佳战例。特别是这两仗都是在没有经过长期准备,从论证、计划、训练到实施仅有一年不到的情况下完成的。

从这两次战役我们可以发现,比起作战经验,和平时期的高水平、高强度训练更重要;低水平和错误的经验只能妨碍一支军队在下一场战争中的表现。

要知道站在1941年末这个时间点上,当时日本海军距离上一次参加高强度舰队作战也是四十年前的日俄战争了,用今天的话来说“长期没有经历大战,缺乏实战经验”。但是这并没有妨碍旧日本海军航空兵部队能在短短半年多的时间里,把一个很抽象的、甚至可以说是“疯狂”的作战设想,具体分解成一系列技术问题,并且通过分工协作和高水平的训练,通过精心策划、情报搜集以及技术突破等手段一一排除阻碍,把决策层的想法变成了可执行的方案并最终成功实施。

这很好地反映了当时旧日本海军战前长期严格训练的成果。即使作为侵略战争受害者的我们,也应该客观看待这个军事上的成功案例。

这个案例说明,具有前瞻性的思考、充满活力的基层军官以及高强度高水平的严格训练,才能造就一支真正能打仗的精兵强将。

当然,日军在这场攻击行动中也暴露了不少失误,留下了一定的反面教训。

“战术上的勤劳不能掩盖战略上的懒惰”。虽然在后世的传播界,日本人在细节上精益求精被神话到了“工匠精神”的程度,但是这掩盖不了在此役中日方暴露出来的格局上的问题。

首先,与旧日本海军基层的表现相比,不得不说日本海军的中高层存在很多问题。

就南云来说,他无疑在这次指挥中缺乏主动性、不能及时调整方案抓住战机,甚至在执行命令时,在没有客观限制的情况下就大打折扣。

这并不是当时日海军的孤立个案:后来三川军一在萨沃岛大胜美军,却放过美军的登陆船队;栗田健男在萨马岛中途放弃突入莱特湾,错过了最后一次给美军造成重大伤亡的机会;细萱戊子郎在阿留申附近莫名奇妙放弃即将到手的胜利而撤退……屡屡发生的贻误战机,说明了当时的旧日本海军也和其他官僚机构一样,充满了论资排辈、人浮于事、形式大于内容和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问题。

其次,日军自上而下各层级都投入了大量精力执行分配给自己的任务,比如从下图渊田在作战结束后手绘的战况图上,我们就可以看出他对作战细节的精确掌握。然而,若所有人都聚焦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没有人跳出条框,发挥主动性,从作战的最终目标出发,采取灵活的态度和方式,努力寻找机会扩大战果。即使竭力呼吁补充攻击的渊田也不过就是坚持对珍珠港反复发动袭击而已,并没有把眼光放到珍珠港之外的更大空间上。

日军上下也就形成了这么一个怪圈:各级官兵越是勤劳,整个军事机器作为整体的运行就越官僚越僵化,从而形成一个闭环的死循环不能自拔。

最后,尽管近一个世纪的技术发展使得航母作战的样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从珍珠港以及之后中途岛的案例来看,侦察过去是、将来也必然是航母海上作战的决定性问题。

航母作为以进攻为唯一目的的兵种平台,只有以先敌发现、先敌攻击作为胜利的第一法则。不论是舰载机,还是反舰弹道导弹,有效的侦察都将是成功作战的大前提。从这点来看,单纯强调攻击力量,罗列对比舰载机数目,孤立分析一两个子系统的参数,是很片面的斗兽棋思维,只有考察整个作战系统在实战环境下的运作才能保证最终的胜利。

 


2021-12-7点击数/观注度 3490
 
咨询电话 13910949198 (李桂松)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京ICP备16017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3178号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