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统一大业     
台湾,当归。

台湾,当归。

作者:桅杆  云阿云智库•统一大业

导读:现阶段要做的:对内积蓄国力,只要中国强大,台湾就永远无法独立;对外广交朋友,改善国际环境;对台湾开放交流,争取民心。中国必然统一,也必须统一,如果有人胆敢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中国军队别无选择,必将不惜一战,坚决维护祖国统一。

- 壹 -

19世纪60年代初的日本,开启了明治维新,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进行了比较彻底的改革,为日本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障碍,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全面进步,成为日本历史的转折点。

明治维新使日本成功走上近代化道路,迅速成长为亚洲及世界强国,综合国力大幅上升。但日本崛起之后,迅速走上了对外扩张之路。

1894年7月25日,日本不宣而战,在黄海丰岛海面偷袭大清帝国军舰,发动了甲午战争。由于制度落后、精神颓废及训练不足,貌似强大的清王朝一败涂地,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被迫求和。

1895年4月17日,两国签订《马关条约》,其第二款载明将台湾岛及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永远让与日本”。台湾和澎湖列岛从此被日本所占领。

可以说,这是台湾问题产生的源头,后续很多问题都与此有关。

日本战败投降后,1945年10月25日,国民党政府台湾省行政长官陈仪在台北举行受降典礼,向日本台湾总督兼日军第十方面军司令安藤利吉下达第1号手令:本官奉令“接受台湾、澎湖列岛地区日本陆海空军,及其辅助部队之投降,并接收台湾、澎湖列岛之领土、人民、治权、军政设施及资产”。

安藤利吉在签具的受领证中表示:“对于本命令及以后之一切命令、规定或指示,本官及所属与所代表之各机关部队之全体官兵,均负有完全执行之责任”。

《马关条约》割让给日本的台湾和澎湖列岛,由中国正式接收。陈仪随即声明:从今天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中国政府主权之下。

自此,被日本强占50年的台湾,回归祖国怀抱。

1948年底,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后,国民党政府军队精锐基本被消灭,蒋介石开始为退守台湾布局。1948年12月29日,蒋介石在下野前发布总统令,任命爱将陈诚为台湾省主席,负责经营台湾,为后续撤台做准备。

1949年12月7日,西南战役接近尾声,国民党政府从成都迁往台北,其中成建制撤退到台湾(包括外岛)的军队约有50万人,陆续撤至台湾本岛的约40万人。

这样,台湾在回归祖国3年多之后,与大陆分隔,并持续至今。某种程度上来看,国民党在内战中失败迁往台湾,是造成台湾问题的直接原因,但并不是全部原因。

- 贰 -

中国收回台湾所依据的法律文件或国际公约,主要有以下四项:

一是1941年12月9日,国民党政府的《对日宣战布告》,特“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间之关系者,一律废止”。表明中国从此不再承认1895年《马关条约》的效力,将收回台湾和澎湖列岛主权。

二是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同时发表《开罗宣言》,宣示“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三是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三国首脑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

四是1945年9月2日,日本与各战胜国签订的《投降书》,载明“我们兹担承日皇、日本政府及其继承者忠实实行波茨坦公告的各项条文”。

上述四份文件,尤其是《开罗宣言》及确认其效力的《波茨坦公告》和日本《投降书》,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法律链,明确夺回台湾后,将其归还给中国。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即抛出“台湾地位未定论”。6月27日,美国杜鲁门发表关于朝鲜局势的声明:“共产党部队对台湾的占领,将直接威胁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及在该地区执行合法与必要职务的美国部队。据此,我己命令第七舰队阻止对台湾的任何攻击。作为这一行动的应有结果,我还要求台湾的中国政府停止对大陆的一切海空行动。第七舰队将监督此事的实行。台湾未来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复、对日本的和平解决、或联合国的审议”。

透过这个声明,可以看出三个问题:

首先,是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政策;

其次,是刻意利用上述三个文件在国际法效力上的争议空间,抛出“台湾地位未定论”;

第三是以此为“法律依据”,派遣第七舰队进驻台湾。

也就是说,是先有敌视政策,后有国际法效力争议;没有敌视政策就没有效力争议。因此,如果没有《马关条约》割让台湾一说,同样是国民党政府迁台,美国至少是找不到派遣第7舰队进驻台湾的法律依据。

事实上,早在1949年6月14日,毛泽东主席在答复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等关于第10兵团入闽时间建议的电报中指出:“请开始注意研究夺取台湾的问题,台湾是否有可能在较快的时间内夺取,用什么方法夺取,有何办法分化台湾敌军,争取一部分站在我们方面实行里应外合,请着手研究,并将初步意见电告”。

当时在台湾的国民党政府是风雨飘摇,人心浮动,军心不稳。1950年1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元旦社论,将解放台湾作为新中国1950年的主要任务之一。后来,蒋介石把布置在舟山群岛、海南岛的兵力撤到台湾本岛,总兵力达到40万。

被中央委任为攻台总指挥的粟裕组织拟定攻台方案,并向中央军委建议用三野12个主力军参加攻台作战,从其他野战军抽出4个军作为预备队,总计攻台兵力为16个军,共计50万人。

由于准备工作浩大及运输船只不足,中央决定将攻台作战推迟到1951年。此时,却于1950年6月25日爆发了朝鲜战争,美国立即派第7舰队入侵台湾海峡,宣称“阻止对台湾的任何攻击”。

中央根据形势变化,决定“支援朝鲜人民,推迟解放台湾”,从1950年7月起将军事斗争的重点转向抗美援朝。试想,如果不是美国派第7舰队进入台湾海峡,攻台作战会不会成功呢?当然,历史很难假设。

在朝鲜战争期间的1951年9月8日,美国操纵相关战胜国与日本在旧金山签订了《对日和平条约》,即《旧金山和约》。由于代表权问题,新中国和台湾的国民党政府均未参加会议。因此,《旧金山和约》对中国明显不利:其第2条第2款规定“日本放弃对台湾、澎湖之所有权利、名器与请求权”,具体放弃后交给谁,条约没有明确。实际上是把美国的“台湾地位未定论”塞进了条约。

1952年4月28日,日本签订《和平条约》,实际是确认《旧金山和约》,其第2条规定:“日本国业已放弃对台湾及及澎湖群岛,以及南沙群岛及西沙群岛之所有权利、权限及请求权”。

- 叁 -

两岸分隔后,双方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都希望统一中国。大陆的口号是“解放台湾”,台湾的口号是“反攻大陆”。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基于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央对台政策发生重大变化,从武力解决方针转为武力解决与和平统一并举的方针。

“一国两制”最初是中央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的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1956年前后,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曾让赴港的章士钊先生转去一封中共中央给蒋介石的信。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最初构想,即:台湾为中国政府统辖的自治区,实行高度自治。

在此期间,两岸曾于1956、1965、1973年进行了三次秘密接触,商谈和平统一问题。尤其是第二次,双方初步形成了六点共识:蒋介石回大陆仍任国民党总裁,定居在浙江省以外的任何一个省;蒋经国任台湾省长;除外交与军事外,其他政务由台湾省政府全权处理,20年期满再洽商;台湾不接受美国任何援助,财政上困难由北京补助;台湾海空军并入北京控制,陆军缩编为4个师;厦门和金门合并一个市;台湾现任官员官阶和待遇不变。

可惜由于各种原因,这三次密谈最终还是未能取得结果。

上世纪80年代以后,两岸关系逐步解冻,两岸分别设立“白手套”,即大陆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出面处理官方“不便与不能出面的两岸事务”。

1992年10月,两会在香港开展事务性商谈中,就如何表述一个中国原则问题进行了讨论,之后通过一系列函电往来,形成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本共识。

由于有了这个“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开启了两岸的第一次公开接触,即1993年4月27至29日,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的会谈,即“汪辜会谈”。双方就两岸经济合作、两岸科技文化交流等问题交换了意见,并签署了《汪辜会谈共同协议》、《两岸联系与会谈制度协议》、《两岸公证书使用查证协议》和《两岸挂号函件查询、补偿事宜协议》等四份协议。

但这次及以后的会谈,主要是解决两岸交流中的具体事务,并不涉及两岸统一等重大问题。

- 肆 -

具体到台湾特殊的历史背景:首先,台湾在甲午战争后曾被清王朝割让给日本,台湾民众心理上有些失落感;

其次,日本战败投降后,台湾同胞对回归祖国是欢欣鼓舞的,但台湾回归仅1年多时间,1947年2月28日,国民党政府就从大陆调动军队到台湾镇压群众运动,导致许多民众伤亡(史称“二二八事件”);这次事件,令刚刚回归的台湾民众异常悲愤,对国民党政府倍感失望,成为省籍仇恨和矛盾的起点,更成为战后“台独”运动的起点。

第三,国民党近50年的专制统治,特别是从1949年5月20日起,实施全省戒严长达38年,直到1987年7月15日才解除(这也是人类历史上最长的戒严),使得台湾民众产生了强烈的对抗情绪。

民进党在2000年上台执政,是台湾大陆政策的一个分水岭,是从两岸分隔转向谋求“独立”的标志性事件。在民进党的党纲中,开明宗义“我们的基本主张:建立‘主权独立自主的台湾共和国’”;声称“台湾‘主权独立’,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指出“基于国民主权原理,建立‘主权独立自主的台湾共和国’及制定‘新宪法’的主张,应交由台湾全体住民以公民投票方式选择決定”。

在民进党20多年的炒作和蛊惑下,台湾民众统一意愿有所下降,赞同“独立”的声音开始出现。无论是民意调查,还是民进党所获得的选票,都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 伍 -

台湾问题的未来走向,无非三个选项、四种可能:“独立”、统一或维持现状三个选项,其中统一又有2种可能,即和平统一或武力统一。现试对“独立”、和平统一、武力统一、维持现状这四种可能,逐一分析如下:

“独立”。就历史、民族感情、两岸实力等因素考量,这种可能性是不存在的。

和平统一。前文说了,台湾目前执政的是一意孤行、欲追求“独立”的民进党,想和平统一,需要两岸的共同努力。所以,在可预见的将来,和平统一的可能性不是没有,但需要极充分的内外部条件。

武力统一。这是迫不得已出现的情况,其中涉及的国际社会变量要作为考量因素。主要是美国这个绕不开的障碍使得原本的两岸关系变得复杂。

此外,日本也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因素,一是台湾被日本殖民统治50年,有不少日本“遗民”及其后代对日本有天然的亲近;二是地缘因素,日本距离台湾很近,其建有军事基地的那国岛距离台湾东海岸仅110公里。

维持现状:别看民进党经常喊叫“台湾独立”。但那些“台独”政客内心也十分清楚所谓“台湾独立”将会导致的后果。所以这些人只是嘴上高喊,行动不敢。

台湾问题从甲午战争开始,到今天已有100多年,是历史所造成的,更有内外部环境的持续影响和发酵。解决台湾问题,需要智慧和耐心,要有长远打算,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现阶段要做的:对内积蓄国力,只要中国强大,台湾就永远无法独立;对外广交朋友,改善国际环境;对台湾开放交流,争取民心。

面对国际政治风云变幻,应对台湾问题,我们必须做两手准备,现阶段在维持现状、积极寻求和平统一的原则下,等待时机,蓄势待发,充分做好极端事件发生的思想和行动准备。

中国必然统一,也必须统一,如果有人胆敢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中国军队别无选择,必将不惜一战,坚决维护祖国统一。


2021-12-9点击数/观注度 3528
 
咨询电话 13910949198 (李桂松)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京ICP备16017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3178号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