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所有  
美国是如何摧毁阿根廷的?

美国是如何摧毁阿根廷的?

戎评说策 云阿云智库•帝国殖民

导读:如果按照购买力计算,阿根廷的人均收入比起120年前,足足萎缩了近八倍之多!就这样,一代南美超级强国在美国的忽悠和接二连三的坑蒙拐骗下,彻底沦为家徒四壁到处欠账,指望着吃救济粮过日子的五保户。你说阿根廷人能不恨美国吗?

以下文章来源于戎评,作者戎评说策

阿根廷加入一带一路和中阿联合声明这两件事儿,动静闹得挺大,搞得美英都坐不住了。但有些小伙伴总放心不下,阿根廷身处美国的后花园,会不会最后顶不住压力又跳船呢?

大可不必有此担心!

除了八号戎评在《地缘政治》那篇提到的原因外,美国和阿根廷之间本身也有很大的历史仇恨。

毫不夸张的讲,阿根廷完全是被美国一步步推向中国怀里的...

作为南美三大强国之一,阿根廷祖上也是阔绰过的。1900年,拥有450万总人口的阿根廷人均GDP高达2756美元,排名世界第12,美洲第3,比瑞典、西班牙、芬兰、意大利这些我们印象中一开始就很富的欧洲国家都要高。到一战爆发前夕,阿根廷人均GDP甚至干翻了法国和德国(1913年,阿根廷人均GDP为3797美元,法德分别是3485美元和3648美元)。

后来趁着两次世界大战的间隙,阿根廷更是闷声发大财:国民识字率超过65%、经济年均增长6%,工业产量上升25%,人均GDP位居拉美第一,战舰、飞机、航母、坦克、潜艇...

列强的基本标配,阿根廷应有尽有!

但现在呢?

这个昔日南美洲唯一的发达国家不但沦为了发展中国家,并且还深陷债务危机和经济危机难以自拔!人民生活水平每况愈下,失业率年年如坐过山车,主权货币不断贬值...而这一切,全拜美国所赐。

二战结束后,阿根廷权力中心从传统殖民利益集团转移到左翼的先进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部门。

尤其是在庇隆上台后,阿根廷高举社会正义、政治主权、经济独立三面大旗,

同时丝毫不加掩饰的发展对苏关系。1947年7月,庇隆发表阿根廷经济独立宣言,他强调要实行经济独立,就意味着必须打破资本帝国主义和国际资本主义的枷锁!

注:庇隆本人跟左翼爱国团体还是有区别的,他之所以跟苏联结交,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阿根廷军队在二战中亲德的立场和拒绝对德宣战而遭到了美国的孤立。

这个资本帝国主义和国际资本主义指的是谁?

答案不言而喻。

美国对此忧心忡忡,当时,苏联挟二战胜利之余威,举着共产国际的大旗全面向拉美地区挺进。如果连拉美头号大国阿根廷都“变色”了,搞不好整个南美洲也会失守。

为了打压庇隆亲苏的势头,美国对阿根廷展开了一系列的经济制裁,除了布雷顿森林体系,IMF、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等几乎所有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均把阿根廷排除在外。因为这些制裁,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的阿根廷,丧失了由以食品加工及装配为主的轻工业,向重化工业、机械工业升级的机会,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期。

1949年,世界农产品价格一路暴跌,阿根廷最大的出口产业损失惨重,再加上多年的自然干旱,国内很快就爆发了经济危机。

没办法,庇隆只能向美国低头!

咱也不知道美国是不是有一次不忠终身不用的精神洁癖哈,虽然庇隆的态度谦虚得跟孙子似的,还表示愿意加入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但老美根本不信任这位初恋是纳粹德国前任是社会主义苏联的海王,私底下又安排人做了两手准备。

一方面深度介入阿根廷政治斗争煽动内乱,1955年,阿根廷军队哗变,不想打内战的庇隆被迫流亡乌拉圭。

通过政变上台的军队高级将领阿兰布鲁就职后想都没想,就全盘推翻庇隆的经济政策,好嘛,这下阿根廷经济更烂了。后面十年,阿根廷政治生态一直在军队哗变上台和交权给民选政府间轮番交替,局面乱得一塌糊涂,各种经济问题愈放愈大!

另一方面要求阿根廷政府加入秃鹰行动。

1968年,美国中情局拉上阿根廷巴西等六个拉美国家,联合执行代号为秃鹰的后院清理计划,以防止共产主义势力向南美地区渗透。为此,CIA专门在拉丁美洲成立了美国陆军学校。虽然挂的是陆军的牌子,但教学内容都是些情报知识。

比如使用药物催眠和电击来诱发囚犯的心理退缩,或者通过威胁暗杀囚犯家庭成员来摧毁其心理防线,CIA真成立了一支在全球范围内活动的杀手特别小组。

除此之外,美国还为参加秃鹰行动的成员国援助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计算机数据库,该数据库包含成千上万涉嫌反叛的人员,并以各种形式集合了有关他们及其好友的身份和信息!

由于得到了美国情报部门和特种部队的全方支持,秃鹰行动逐渐从单纯的反苏反共的政治风暴,发展成参与国打压政敌,排除异己;美国扼杀反对派,扶持极端亲美势力上台,左右拉美内政的大规模政治清洗活动,比起蒋介石的白色恐怖只有过之而无不及!

清洗活动的波及范围有多离谱?一位亲历者是这么说的:

首先,我们杀死所有颠覆者;然后我们将杀死他们的合作者;再然后他们的同情者;最后,我们将杀死胆小什么都不敢做的人

在阿根廷,这场被称之为“肮脏战争”的国家恐怖主义活动,共导致超过三万人被秘密处决,而美国在该事件中扮演的角色包括:

为阿根廷军队提供训练和情报信息;

授意IMF为阿根廷政府提供贷款用于维持统治;

在联合国连续21次扣下针对阿根廷当局的人权控诉;

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基辛格亲自出面为阿根廷军政府摇旗呐喊!

而阿根廷还仅仅是冰山一角:

据不完全统计,秃鹰行动在参与的拉美六国共造成8万人死亡,没参与秃鹰行动的拉美国家也未能幸免,比如危地马拉,在被美国入侵后的31年时间,累计有20万人死于CIA策划的恐怖风暴。

毫不讳言,美国在拉丁美洲玩的这一套,比当年纳粹对付犹太人还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在经历长达二十多年的内乱和政治清洗活动后,原本就举步维艰的阿根廷经济,进一步雪上加霜。1981年,阿根廷通胀率达到600%以上,GDP下降11.4%,制造业产量萎缩22.9%,相较之下,薪资增幅只有可怜的19.2%,把通胀除掉,国民财富蒸发的比水蒸气都快。

接下来便是马岛战争的剧情了,面对民众因经济衰退和大清洗运动对军政府愈发不满的情绪,加尔铁里决定通过收复马尔维拉斯群岛转移矛盾,提振国民对军政府的信心。

问题是谁给的阿根廷或者说加尔铁里敢于单挑英国的勇气?

虽然二战后英国实力被削弱不少,但别忘了,它仍然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和北约成员国,瘦死的骆驼总归比马大,没有十足的把握,你借加尔铁里十个胆子也不敢和英国开战。

没错,正是美国给的勇气!

加尔铁里本人和美国的关系非常密切,秃鹰行动在阿根廷的负责人就是他,而且他还一手推动阿根廷成为美国在南美洲肃清亲苏反美势力的马前卒。1980年7月,阿根廷海军在加尔铁里的授意下卷入玻利维亚政变,推翻临时总统并阻止“南美古巴”的崛起。

正因如此,美国对加尔铁里很是看重,1981年,加尔铁里在美国访问时,受到里根极高规格的接待,并盛赞他是反苏先锋,阿根廷是反苏堡垒。这一通七彩螺旋屁拍下来,加尔铁里当场就飘了,抄着酒杯就和里根称兄道弟,言比称美阿关系情比金坚。

这里根不愧是好莱坞演员出身,飙起戏来不知道比小鲜肉高到哪里去了,又是全面取消对阿根廷的军事禁运,又是促成美阿军事合作,愣是给加尔铁里一种老子要和美国结盟的错觉。

所以,准备搞事儿的时候,加尔铁里也没有对美国藏着掖着,后者的态度一如既往的暧昧,不反对不支持。

不过在加尔铁里看来只要美国不反对即是对阿根廷的鼎力支持!

毕竟英国好歹是受美国保护的北约成员国,要是美国明摆着站队阿根廷,北约岂不是要解体了?

于是自信心爆棚的加尔铁里,在次年马不停蹄的打响马岛战争,但结果却令他大跌眼镜,直呼里根老戏骨好演技。

战争打响后,里根立马和英国取得联系,不仅在第一时间积极为英军提供后勤支援和卫星侦察及导弹引导,还说服整个欧共体及北约,对阿根廷实施最严厉军事禁运和经济制裁。

阿根廷向法国达索重工订购的超级军旗战机和飞鱼导弹被拒绝交付,向美国雷神公司预购的雷达订单被无限期冻结,更令加尔铁里无法接受的是,法国竟然被美国说服向英国移交了很多关键武器的参数,要知道,阿根廷国防体系有70%为法系装备。

没有任何意外,梦幻般开局的马岛战争由于美国的出卖,阿根廷输得一干二净,1983年,加尔铁里战败下台,并因其在战争中的指挥失误,被阿根廷最高法院判刑12年。

1982年,英军组成特混舰队远征马岛,美国新闻周刊的封面:帝国反击战

前有加尔铁里,后有萨达姆和本拉登。别的社团都是杀敌人的小弟祭天,而美国不一样,专杀自己的小弟祭天。我说蒋光头咋总爱插兄弟两刀呀,原来是跟着美爹被言传身教了。

里根为何要往死里坑阿根廷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美国国情的特殊性了,正常的国家是军事为政治服务,但在美国是军事为经济或者说资本服务,美军在本质上只是资本的牧羊犬,资本哪儿有需要便把美元往哪里赶。

我们所熟悉的美国制造战争或策划地区动荡局势,诱使资本回流的收割全球经济的套路,可行性最早就是通过马岛战争验证的!

七十年代,美元因越南战争和石油危机的双重夹击而大肆超发,这边厢美国国内通胀的预期不断升高,那边厢大量热钱就近涌入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为当地带去一波短暂的繁荣期。

终于,在1979年的下半年,第二次石油危机撕下美国经济最后的遮羞布,工业产值大幅下跌,市场物价普遍上涨,失业率激增居高不下,1980年,美国通货膨胀率创下13.4%的新高。

此时刚上台的里根,迫切需要为一个冤大头为美国的危机接盘,你说加尔铁里在这个节骨眼上突然蹦出来,不正好和里根确认过眼神吗?

随着马岛战争的打响,预判阿根廷乃至整个拉美地区投资环境将趋于恶化的美元资本们,集体撤资逃往美国避险。在天量的美元涌入下,当年美国三大股市一扫之前的颓势牛气冲天,经济更是迎来了自美元黄金霸权解体后的首个大爆发大增长的时代!

此后五年时间,美国压抑十年的国内资本,趁着美元历史最高峰值的强劲指数强势杀出国门,将世界各主要美元流出国跌入谷底的固定资产价值,尽数收刮入囊中。

至此,美元以十年走弱,六年走强为基本浮动标准的经济剥削周期,第一次得到完完整整的验证和实现!这为1999年打响的科索沃战争,用欧洲资本出逃打击刚成立的欧元,留下宝贵的行动经验。

退一万步讲,即便美国没有收割需求,也不会帮助加尔铁里收拾英国。

因为里根还有另一重身份:金融资本面向21世纪的全球战略即新自由主义的实施者,而彼时处于撒切尔夫人执政下的英国,正是他在欧洲推行该政策的坚定盟友。所以,美国绝不会容许英国陷入危险之中。

PS

关于新自由主义的解读,详情可参考前文《大国元首发声:祸害世界四十年,清算时刻已至》。

战争结束后,阿根廷经济始终不见半分起色,直到1990年才重新进入高速增长期。但好景不长,2001年,阿根廷经济再度崩溃,主权货币比索闪崩,GDP从2686亿美元的高位一度跌到只剩下977亿美元,创下二战以来阿根廷最大的经济衰退。

顺带提一句,这个记录在十七年后,被亲美派总统西奥·马克里打破了。

面对空前的经济困境,束手无策的阿根廷政府只能向IMF求援,但根据IMF的规定,是大额决议,包括大额援助和借贷决议必须获得85%以上的表决权。其中,仅美国票选的权重就高达17.407%,而其他国家的票选权重均在10%以下,像第二名的日本只有6.464%,中国排在第三,只有6.374%。

这就意味着,美国对IMF有着绝对的控制权,任何小国想在IMF寻求贷款或资金援助,必须经过美国的同意!

美国人是谁?历史上出了名的趁火打劫的主儿,一分钱的本金借贷,他不刮回10块的利息绝不善罢甘休。

于是IMF在美国的操控下,给阿根廷设置了一大堆看似合理,却又步步埋藏惊天杀机的债务陷阱:

第一、削减政府公共开支;

第二、不得为外资进入市场设置任何门槛,并提高非关税外一切税率;

第三、实行汇率自由,允许外国资本自由进出兑换货币;

第四、国有资产做抵押物,若阿政府期限内违约,需变卖国有资产偿还或者抵清债务!

我们来逐条解释下——

借贷方要想在期限内还清债务,肯定得玩命的赚钱,国家亦是如此!

钱从哪里来呢?

财政收入!而财政收入的多少又取决于支柱产业的盈利情况。

阿根廷的支柱性产业有两个,一是畜牧业和粮农出口,二是中低端制造。

但畜牧业在国际市场上有巴西和美国为对手,阿根廷企业想要以价格竞争力维持市场优势,必须依赖政府财政补贴;同样的,九十年代电子产业的兴起,对国家基础设施提出更高的要求,也依赖政府投资基建带动制造业发展。而IMF要求阿根廷政府紧缩银根,意味着政府无法继续用财政扶持产业,结果必然是竞争力孱弱的阿根廷本土企业被打得溃不成军。

然后第二条的作用开始显现:

提高非关税外的一切税率,表面上是通过增加阿根廷财政收入来提高债务清偿能力,但实际上过高的税收将大幅增加本土企业的经营成本,降低他们的市场竞争力;而吸引外资则会让外国企业在进入阿根廷市场时,相对较低的关税,会使国外商品比国产商品更具价格优势。

走到这一步,阿根廷企业必然滑向大量倒闭和破产的深渊,并引爆系统性危机,国内资本迅速出逃。

紧接着第三条的陷阱初现狰狞,由于阿根廷政府已经按照IMF的要求,放弃了对外汇市场的管控,有钱人能随时随地的把手中的比索换成美元规避风险,兑换的人多了就会传播恐慌情绪,并在涟漪效应的扩散下促使更多的人参与到兑换浪潮中。而随着需求越来越大,美元在阿根廷外汇市场已成为稀缺商品,根据供需关系价格肯定上升,而与之挂钩的比索则会越来越不值钱!

经济崩溃了,国家财政拿不出钱,即使能拿出,在比索汇率对美元史诗级大崩盘的背景下也兑换不了足够的美元还债,阿根廷政府只剩下最后一条路:甩卖国有资产偿还债务。

这时贪婪的资本巨额终于张开了它那满是腐肉腥臭味的巨口:在西方市场经济制度的体系内,企业价值采用产品销售利润额作为计算标准,利润高售卖时价格就高,相反,利润低售卖价格就低。

试想身处经济衰退的阿根廷企业盈利水平能好到哪里去?

再加上主权货币比索购买力不断贬值,这时以美元计价的外资企业,能以最低的价格大量收购实际价值远超售卖价值数倍甚至数十倍的企业。只要等到危机结束,不论是转手倒卖还是投入生产,收购方都能赚得盆满钵满。

据统计,在阿根廷从IMF借贷的5年时间里,超过70%的本土企业被欧美大资本集团所瓜分!气得2003年把亲美派赶下台的阿根廷总统基什内尔,也就是克里斯蒂娜的老公发誓:

我要让阿根廷下一代人永远不再听到IMF这个组织的名词!

此后向IMF寻求贷款,便成了阿根廷政治生态的禁区。2018年,阿根廷总统马克里与IMF签订为期3年的500亿美元贷款协议,引发举国愤怒,他本人和深度参与IMF借贷业务的内阁首席部长培尼亚、财政部长杜霍夫内、央行行长卡普托被一同起诉。

2015年,美联储结束QE,再次启动加息收割全球经济的周期,大量美元火速从南美市场撤离,致使阿根廷等国货币闪崩,这次虽然成功打击了克里斯蒂娜及其背后的左翼力量,但也为两年后阿根廷经济的大跳崖埋下了伏笔。

四年后,阿根廷人民和左翼阵营好不容易联手把亲美的马克里赶下台,又倒霉催的遇上全球新冠大流行,GDP下行的趋势依旧没能遏制住,而人均收入也只剩下8350美元。

如果按照购买力计算,阿根廷的人均收入比起120年前,足足萎缩了近八倍之多!就这样,一代南美超级强国在美国的忽悠和接二连三的坑蒙拐骗下,彻底沦为家徒四壁到处欠账,指望着吃救济粮过日子的五保户。

你说阿根廷人能不恨美国吗?

不恨,继承基什内尔遗志的费尔南德斯,压根没有卷土重来的机会!

文章最后,戎评有话说

事实上,在2018年美国国家战略重回大国竞争的时代后,包括外交政策杂志在内的一批精英也在反思,搞垮阿根廷产业究竟是不是做错了?

如果当时美国先以工业基础较为良好的阿根廷和巴西为主要承接地,帮助其完成产业结构多元化升级,再由他们向整个拉美地区进行产业转移,最终形成以美国为首的多梯度美洲新产业分工体系的话,那么,他们不仅能依托物流衔接快的优势完成更高效的自我循环,还可以凭借着就近的地理位置和绝对的军事力量辐射,从而将全球制造业中心牢牢拿捏在自己手里。

现实却是,美国放弃了拉美国家,而不辞辛劳的把技术和产业链转移到万里之外的东亚地区,间接为中国崛起创造了机会窗口,以至于酿成了今日美国因丧失对全球制造业中心的控制,而在大国对抗中频频陷入被动的不利局面。

但持反对意见的人同样实繁有徒。

且不说美洲无法像中国这般在全球战略上,帮助美国击败苏联夺得霸权,最关键的扶持拉美崛起,并不符合美国主流战略家和政治家奉为圭臬的西方传统地缘政治学说的精髓。围堵政策教父尼古拉斯·斯皮克曼的边缘扩张理论讲,任何大国崛起的过程就是不断驱赶本地区其他大国势力,或打压本地区另一强权国家并建立起绝对主导权的过程。

该理论让那些深以为然的西方大国形成了一种比较激进的地缘思维:我周边的国家越弱越好,这样就越利于我攫取地区霸权。相反,我周边如果出现一个强国,不管它是否与我交好,潜在的威胁已经在事实上构成!

而且从底线思维来说,任何世界性霸权都不是千秋万代的,万一美国衰落了还需要一块东山再起的自留地。

很显然,拥有5.9亿的消费市场及廉价劳动力、自然资源丰富和地理位置优越的拉丁美洲,赋予了美国霸权“二次崛起”的所需要的一切条件,而美国需要做的只是尽可能维持这里的落后直到需要它的那天。

毕竟要是拉丁美洲出现了一个地区强国,谁敢保证他不会在美国衰落的时候,不狠狠捅上两刀?更别提心甘情愿的输血了。

须知,拉美地区对美国的无条件奉献,仅仅是因为后者的拳头大,能砸死人!

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即是这个道理!

天堂太远,美国太近,过去七十多年来,美国在拉美欠下了滔天的血债,他们的罪行罄竹难书。这一切的罪与恶,阿根廷4500万人民不会忘记,拉美4亿人民也不会忘记,全球70亿人民更不会忘记!

中国登陆美洲,阿根廷高举义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们,正静静等待着来自东方力量的涤荡...

粉碎美帝国主义七十年暴政统治,还拉美以朗朗乾坤,即在当下!


2022-2-18点击数/观注度 4207
 
咨询电话 13910949198 (李桂松)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京ICP备16017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3178号

技术支持